我们先看看阅读有多重要!
一项广泛的国际阅读研究在32个国家的21万名儿童中展开,在9岁组儿童中,前4名的国家分别是:芬兰(569分)、美国(547分)、瑞典(539分)、法国(531分)。 国外对于阅读的研究很多,我们不妨从以上的数据中推论:越是发达的国家,其儿童的阅读水平越高;
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如果孩子随处都能接触到书籍,那么他的阅读兴趣就容易被激发;
同时另一项研究也表明,孩子在13岁之前发展的主要是记忆力,13岁之后记忆力不会增长,甚至出现倒退,相反,在13岁之前,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很慢,13岁时几乎是直线增长到较高的水平,所以一定要抓住孩子在学前阶段乃至小学让孩子多读书,因为在中国,孩子的学习压力很大,但初中之前的阶段,还是要让孩子多读书,读书多了理解力就高了,理解力好了,其他各科学习起来也就容易了。
常听有的家长说孩子做错理科的题,有时并不是自己不会做,而是理解不了题的意思。另外如果单纯教孩子认字,告诉孩子字的意思,往往并不一定会用,通过读书,在相应的语境中学习词汇和表达,孩子往往接受的更快,运用的更好,这样作文自然不会成为日后考试的难题,写作是日积月累的过程。
怎样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呢?
让孩子的身边充斥着不同种类的印刷品,报纸、杂志、书籍、辞典„„是让孩子爱上读书的一个好方法。所以,不要把你家的书籍束之高阁,而是放在孩子随手可以拿到的地方,餐桌、床头、沙发靠背甚至汽车后排座位上。慢慢地,在家里确立一个看书或者讲故事的时间,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并且让孩子从中感受到乐趣。
那么,从现在开始,与孩子一起分享朗读的乐趣,大声为孩子读书吧,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什么是绘本:
绘本是社会达到美的境界的桥梁。
绘本风靡的时代,您是否愿意了解一下什么是绘本,什么是好绘本,为什么要给孩子读好绘本呢?
即使在绘本源起的西方,它的概念至今也并未有统一的定论。绘本在英文中是PictureBook(图画书),绘本则是源自日文的习惯。在我国台湾地区,图画书与绘本常常被混用,绘本用于较为严格意义的图画故事书,而图画书的界定有时相当宽泛,甚至包括非虚构的知识类图画书、玩具书、歌谣等。
绘本不等于“有画的书”,它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特别强调文与图的内在关系。文字与图画共同担当讲故事的重要角色,图画不再仅仅是辅助和诠释文字的作用。一些相当著名的绘本甚至只有图,而完全没有文字。不过也有许多的绘本是图、文之间取得一种平衡的关系,相互衬托,营造出整个绘本的感觉出来。绘本实际上包括儿童绘本和成人绘本两种类型,但二者之间的界限不是很明确。
一般认为,现代意义的绘本(图画书)诞生于19世纪后半叶的欧美,凯迪克、格林纳威、波特都是早期的杰出代表。在亚洲,日本的绘本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起步,至70年代崛起,目前已成为绘本的泱泱大国。我国台湾地区的绘本大致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起步,至80年代后渐入佳境。 绘本虽然一般都比较简短,但需要家长帮助孩子去理解其中的意思。
绘本不仅仅属于孩子,也属于成人。对孩子来说,美好的图片与美好的文字,构建起他心中超越现实的王国。孩子心思单纯,相信它是真的。相信,使幻想成为内心的一种基调。即使慢慢长大,童年幻想的光芒褪却,这基调却依旧沉实,在胸口发出热量。这热量,代表爱,代表善,代表勇气,代表正直,代表信念,代表美。代表我们在世间曾经拥有过的但也是最容易被忘却的道理。道理有时很脆弱,经不起一丝丝损坏;有时很有力,可以支撑一个人由小到大日益混浊复杂的生活。道理与故意的、闪耀的、赞颂的、强烈的一切无关,它没有面具,也不加粉饰。
道理总是与一些平凡的朴素的事物相互联系,比如季节、大自然、母亲、孩子„„诚实的道理,不过是真实、纯洁和微小,不过是一个小故事里的几行诗句。--安妮宝贝
我们先看看阅读有多重要!
一项广泛的国际阅读研究在32个国家的21万名儿童中展开,在9岁组儿童中,前4名的国家分别是:芬兰(569分)、美国(547分)、瑞典(539分)、法国(531分)。 国外对于阅读的研究很多,我们不妨从以上的数据中推论:越是发达的国家,其儿童的阅读水平越高;
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如果孩子随处都能接触到书籍,那么他的阅读兴趣就容易被激发;
同时另一项研究也表明,孩子在13岁之前发展的主要是记忆力,13岁之后记忆力不会增长,甚至出现倒退,相反,在13岁之前,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很慢,13岁时几乎是直线增长到较高的水平,所以一定要抓住孩子在学前阶段乃至小学让孩子多读书,因为在中国,孩子的学习压力很大,但初中之前的阶段,还是要让孩子多读书,读书多了理解力就高了,理解力好了,其他各科学习起来也就容易了。
常听有的家长说孩子做错理科的题,有时并不是自己不会做,而是理解不了题的意思。另外如果单纯教孩子认字,告诉孩子字的意思,往往并不一定会用,通过读书,在相应的语境中学习词汇和表达,孩子往往接受的更快,运用的更好,这样作文自然不会成为日后考试的难题,写作是日积月累的过程。
怎样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呢?
让孩子的身边充斥着不同种类的印刷品,报纸、杂志、书籍、辞典„„是让孩子爱上读书的一个好方法。所以,不要把你家的书籍束之高阁,而是放在孩子随手可以拿到的地方,餐桌、床头、沙发靠背甚至汽车后排座位上。慢慢地,在家里确立一个看书或者讲故事的时间,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并且让孩子从中感受到乐趣。
那么,从现在开始,与孩子一起分享朗读的乐趣,大声为孩子读书吧,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什么是绘本:
绘本是社会达到美的境界的桥梁。
绘本风靡的时代,您是否愿意了解一下什么是绘本,什么是好绘本,为什么要给孩子读好绘本呢?
即使在绘本源起的西方,它的概念至今也并未有统一的定论。绘本在英文中是PictureBook(图画书),绘本则是源自日文的习惯。在我国台湾地区,图画书与绘本常常被混用,绘本用于较为严格意义的图画故事书,而图画书的界定有时相当宽泛,甚至包括非虚构的知识类图画书、玩具书、歌谣等。
绘本不等于“有画的书”,它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特别强调文与图的内在关系。文字与图画共同担当讲故事的重要角色,图画不再仅仅是辅助和诠释文字的作用。一些相当著名的绘本甚至只有图,而完全没有文字。不过也有许多的绘本是图、文之间取得一种平衡的关系,相互衬托,营造出整个绘本的感觉出来。绘本实际上包括儿童绘本和成人绘本两种类型,但二者之间的界限不是很明确。
一般认为,现代意义的绘本(图画书)诞生于19世纪后半叶的欧美,凯迪克、格林纳威、波特都是早期的杰出代表。在亚洲,日本的绘本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起步,至70年代崛起,目前已成为绘本的泱泱大国。我国台湾地区的绘本大致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起步,至80年代后渐入佳境。 绘本虽然一般都比较简短,但需要家长帮助孩子去理解其中的意思。
绘本不仅仅属于孩子,也属于成人。对孩子来说,美好的图片与美好的文字,构建起他心中超越现实的王国。孩子心思单纯,相信它是真的。相信,使幻想成为内心的一种基调。即使慢慢长大,童年幻想的光芒褪却,这基调却依旧沉实,在胸口发出热量。这热量,代表爱,代表善,代表勇气,代表正直,代表信念,代表美。代表我们在世间曾经拥有过的但也是最容易被忘却的道理。道理有时很脆弱,经不起一丝丝损坏;有时很有力,可以支撑一个人由小到大日益混浊复杂的生活。道理与故意的、闪耀的、赞颂的、强烈的一切无关,它没有面具,也不加粉饰。
道理总是与一些平凡的朴素的事物相互联系,比如季节、大自然、母亲、孩子„„诚实的道理,不过是真实、纯洁和微小,不过是一个小故事里的几行诗句。--安妮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