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否定观 1

《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实验中学政治组 何志攀

【教材与学情分析】

马克思主义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因此,创新意识是第十课、也是整个辩证法部分的落脚点。因此树立创新意识是本课最重要的任务。

但是,回顾现实生活中,学生和整个社会的思想实际究竟问题何在呢?是不注重创新,还是不能准确地、完整地理解创新呢?在社会各界高喊创新口号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一方面是口头承认创新,但是对创新麻木不仁、因循怠惰;另一方面则是在创新口号下的浮躁心理,以及对自己传统的隔膜与忽视乃至自轻自贱。因此,问题的解决不能简单地渲染创新的意义,而是要从理论上澄清困惑,正本清源,通过对“辩证否定”理论的梳理,让学生学会将继承与发展统一起来,认识到无继承则创新失去前提;无创新则继承失去活力和方向,要在创新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既反对保守主义——“肯定一切”;又反对虚无主义——“否定一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辩证否定观的内涵; ⊙理解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理解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理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2)能力目标:

⊙学会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自我和社会,能指出形而上学否定观的错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创新意识,反对全盘肯定的保守主义,认同没有创新、没有自我的否定,就没有发展。

⊙树立继承意识,反对全盘否定的虚无主义,认同辩证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

1

既保留又克服。

【教学重点】:辩证否定的含义。

【教学难点】: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课堂分析与讨论的教学方法,在师生的互动中得出本课时的重要结论。

【教学准备】:制作PowerPoint课件。 【教学过程】:

2

3

4

5

5

6

【本课特色】

1.对现实热点的关注

近年来关于汉字的繁简之争热度不断升温。而各种争论的背后往往代表的是不同的发展观。汉字要不要改革?当年推行简化字利弊如何?今天恢复繁体字是否违背了“发展的大趋势”?等等问题人们都争论不休。如何看待这些争论?没有正确的思想方法是不行的。而汉字只是近代中国文化变迁的一个缩影,汉字的命运也是整个中华文化命运的体现。而能够把汉字的问题梳理清楚,学生对中华文化发展的问题也能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分析,从而感悟到中间蕴含的普遍规律。

2.对思想困惑的澄清

汉字繁简之争的关键,一个是要不要简化,一个是简化的效果如何。前一个关系到对发展的认同。我通过让学生观察思考汉字的演变趋势,让学生明确了发展就是变革,就是否定的理念,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前进。但是接下来问题就在于既然发展是大势所趋,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为繁体字说话?这恐怕不能用简单的“保守主义”来概括。而通过对汉字简化史的回顾,我们会发现,当年的改革曾一度步入歧途:废除汉字,走拼音化方向。让学生对这些尘封历史的重新回顾,人们会发现这种“步入歧途”背后是有深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因的,那就是“否定一切”、割裂联系的形而上学否定观。因此,改是必然的,但不能割裂历史,而这就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的“扬弃”。

3.对文化使命的强调

“以往的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学习理论是为了指导实践。我们中华文化发展的困境,最重要的就是“丧失自信力”,妄图以割裂传统、推倒重来的方式重建文化;其次就是创新不力,由于失去了民族自信,人们更多地是想借助外在的力量。那么本课一方面指出了创新的意义,一方面指出了“否定一切”的创新的不可能的。从而塑造学生“自信而不保守”的心态,像王选先生那样,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推动中华文化不断发展。

7

《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实验中学政治组 何志攀

【教材与学情分析】

马克思主义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因此,创新意识是第十课、也是整个辩证法部分的落脚点。因此树立创新意识是本课最重要的任务。

但是,回顾现实生活中,学生和整个社会的思想实际究竟问题何在呢?是不注重创新,还是不能准确地、完整地理解创新呢?在社会各界高喊创新口号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一方面是口头承认创新,但是对创新麻木不仁、因循怠惰;另一方面则是在创新口号下的浮躁心理,以及对自己传统的隔膜与忽视乃至自轻自贱。因此,问题的解决不能简单地渲染创新的意义,而是要从理论上澄清困惑,正本清源,通过对“辩证否定”理论的梳理,让学生学会将继承与发展统一起来,认识到无继承则创新失去前提;无创新则继承失去活力和方向,要在创新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既反对保守主义——“肯定一切”;又反对虚无主义——“否定一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辩证否定观的内涵; ⊙理解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理解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理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2)能力目标:

⊙学会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自我和社会,能指出形而上学否定观的错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创新意识,反对全盘肯定的保守主义,认同没有创新、没有自我的否定,就没有发展。

⊙树立继承意识,反对全盘否定的虚无主义,认同辩证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

1

既保留又克服。

【教学重点】:辩证否定的含义。

【教学难点】: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课堂分析与讨论的教学方法,在师生的互动中得出本课时的重要结论。

【教学准备】:制作PowerPoint课件。 【教学过程】:

2

3

4

5

5

6

【本课特色】

1.对现实热点的关注

近年来关于汉字的繁简之争热度不断升温。而各种争论的背后往往代表的是不同的发展观。汉字要不要改革?当年推行简化字利弊如何?今天恢复繁体字是否违背了“发展的大趋势”?等等问题人们都争论不休。如何看待这些争论?没有正确的思想方法是不行的。而汉字只是近代中国文化变迁的一个缩影,汉字的命运也是整个中华文化命运的体现。而能够把汉字的问题梳理清楚,学生对中华文化发展的问题也能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分析,从而感悟到中间蕴含的普遍规律。

2.对思想困惑的澄清

汉字繁简之争的关键,一个是要不要简化,一个是简化的效果如何。前一个关系到对发展的认同。我通过让学生观察思考汉字的演变趋势,让学生明确了发展就是变革,就是否定的理念,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前进。但是接下来问题就在于既然发展是大势所趋,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为繁体字说话?这恐怕不能用简单的“保守主义”来概括。而通过对汉字简化史的回顾,我们会发现,当年的改革曾一度步入歧途:废除汉字,走拼音化方向。让学生对这些尘封历史的重新回顾,人们会发现这种“步入歧途”背后是有深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因的,那就是“否定一切”、割裂联系的形而上学否定观。因此,改是必然的,但不能割裂历史,而这就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的“扬弃”。

3.对文化使命的强调

“以往的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学习理论是为了指导实践。我们中华文化发展的困境,最重要的就是“丧失自信力”,妄图以割裂传统、推倒重来的方式重建文化;其次就是创新不力,由于失去了民族自信,人们更多地是想借助外在的力量。那么本课一方面指出了创新的意义,一方面指出了“否定一切”的创新的不可能的。从而塑造学生“自信而不保守”的心态,像王选先生那样,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推动中华文化不断发展。

7


相关文章

  •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否定之否定规律)
  •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否定之否定规律) 教育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忆目标 (1)辩证否定观的内涵: (2)辩证否定法的本质: (3)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2.理解目标 (1)辩证否定是自我否定:辩证否定观与书本知识和权威思 ...查看


  • 辩证否定观答题思路
  • ※※生活与哲学※※ 第十课 辩证否定观答题思路 →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 一."辩证否定观"答题思路 →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一."辩证否定观 ...查看


  • 辩证否定观
  •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树立创新意识 基本观点必背: 辩证否定观: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有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 ...查看


  • 浅析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生活的影响
  • 浅析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生活的影响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它表明事物自身发展的整个过程是由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诸环节构成的.其中否定之否定是过程的核心,是事物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矛盾的解决形式. 否定之否定的第一个阶段是辩 ...查看


  • 政治怎么背得快背得牢--马哲
  •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它使哲 ...查看


  • 马克思主义之否定性的辩证法
  • 马克思主义之否定性的辩证法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曾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所谓: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姑且不论其中所含之禅意,单是这种否定之否定的思维方式就足见其高明 ...查看


  • 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与现代性问题研究
  • 西南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 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与现代性问题研究 论文题目:<资本论>中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 院 .所.中心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专业或专业领域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 实践发展过程研究 ...查看


  • 辩证法详解
  • 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一) 唯物辩证法的体系 1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2 .唯物辩证法的体系 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包括质量互变规律 ( 揭示事物的两种属性和发展过程的两种形式 ) .对立统一规 ...查看


  •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发展历程
  •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发展历程 恩格斯在给威·桑巴特的信中写道:"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最重要的看法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