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怎样"立德树人"

张晓红

小学科学涉猎面广,有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环境等方面的知识,与学生生活和今后的学习密切相关。如何让学生从枯燥的背诵、被动的观察变为积极主动参与实验探究,亲自感知并得出结论,提高科学探究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应该立什么样的“德”、树什么样的“人”?

【问题分析】

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种种不正常现象

小学各科要进行学月考试、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学生被人为分出各种“落后生”“失败者”,很多学生生活在灰色地带及恐惧之中。病态竞争愈演愈烈,学生缺乏最基本的安全感,就难以生成对他人的责任感,反而学会了对各种信息的隐藏,学会了各种利己损人、告状、报复等冷漠行为。

“考什么就教什么”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原则。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等主科学习时间多,“副科”常被“主科”挤占挪用。这样的教育背离了生活的意义。

知识学习时间特别多,决定了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被“圈养”的状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监管太过,学校便以“杜绝安全隐患”为名,对学生实行更加严格的“圈养”。学生座位学期内相对固定,小组讨论人员固定,学生只熟悉身边的几名同学。甚至有的学校禁止“优生”“劣生”、交往,这种“隔离”,直接影响了学生之间的正常交往。

【应对策略】

形成科学活动展示模式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对小学六年级科学课期末的学情调研进行了调整:放弃了用一张试卷调研学情的形式,而采用了小学六年级科学探究能力展示活动的形式。经过三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3·6·12·6·36”科学活动展示模式。

“3”是指成立3级组织机构,一是成立组织领导兼巡视组,由教育行政部门各级领导组成;二是成立监察组,由片区督导组的组长组成;三是成立“科学探究能力展示活动检测队”。

“6”是指确立6套科学探究能力展示题。根据小学生科学的培养目标,提供了足够数量的展示练习内容,提前15天公布。从中随机抽出6个作为展示测评内容,提前1天公布。

“12”是指展示活动室设检测队队员12名。我们建立了科学探究能力展示活动检测员“库”,检测员任期两年,由一线专职科学教师和教研室、教仪站相关人员组成。

“6”是指参加展示的有6个小组,每组6位学生。

“36”是指每组由36位学生组成。

科学探究能力展示活动均在学生本校设置,学校按要求准备好实验仪器设备,备齐材料。

【科研效果】

学生在科学课上成长了

我们通过对六年级三届学生的学情调研表明,学生喜欢科学这门课了,喜欢在科学探究室上科学课,喜欢对同一题目提出不同问题,喜欢对同一问题提出不同猜想,喜欢用探究数据回答问题,喜欢与班上的任何同学共同探究问题,喜欢自己动手制作学具。同时,师生合作探究的现象时有发生,学生能及时地帮助教师改进探究方案……

学生得到探究题目后,能自主选择实验器材,小组合作完成。在强调小组合作探究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人人参与,在讨论中互相补充,真正培养了合作能力,实现了在合作中学习,主动获取了技能与知识。

在探究训练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尊重。学生没有“优”和“劣”的标签,只有角色的分工,有的担任材料员、有的担任操作员等。角色之间的协作是整个探究过程的主题,如果有一个角色完成自己任务时存在一定困难,那么其他角色成员要主动关心、帮助、补充,直至被帮助者完成任务为止。

社会支持理论和心理研究表明,离个体最近的个人和组织形成其核心社会交往网络,空间距离与交往频率、给予支持的可能性呈正相关。科学探究能力展示活动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更多的学生伙伴,有效地打破了人为“圈养”的局面。同住在一个小区的三位同学,前五年时间竟然不知道是住在同一小区,现在发现,“原来你也在这里”。

学生在完成探究能力展示活动后,小公民意识得到培养。对探究所取得的成绩,6位学生必须签字确认。签字在法律上意味着承认合同中条款的约定,我们之所以要这样做,就是要在学生生活的河流里,引入一股未来生活的水流。让学生从签字入手,认识到合格小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培养法律意识。

在小组训练和展示的过程中,学生的共赢、生态观得到了培养。学生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个人成绩的高低与其他5位同学关系密切。在实验中,学生从选择器材、设计实验和汇报情况到得出实验结论、收放器材,有条不紊,养成了良好习惯。

【延伸思考】

不断改进

科学探究能力展示活动是减轻学生负担的一项新举措。但在展示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与改进。如,监测的内容怎样纵深发展,检测的范围怎么从六年级推广、普及到其他年级、学科,如何将小学科学学科的监测作为课题研究、深度推进等,都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教师进修校、游仙区教育研究室)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6年09月01日 星期四

张晓红

小学科学涉猎面广,有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环境等方面的知识,与学生生活和今后的学习密切相关。如何让学生从枯燥的背诵、被动的观察变为积极主动参与实验探究,亲自感知并得出结论,提高科学探究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应该立什么样的“德”、树什么样的“人”?

【问题分析】

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种种不正常现象

小学各科要进行学月考试、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学生被人为分出各种“落后生”“失败者”,很多学生生活在灰色地带及恐惧之中。病态竞争愈演愈烈,学生缺乏最基本的安全感,就难以生成对他人的责任感,反而学会了对各种信息的隐藏,学会了各种利己损人、告状、报复等冷漠行为。

“考什么就教什么”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原则。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等主科学习时间多,“副科”常被“主科”挤占挪用。这样的教育背离了生活的意义。

知识学习时间特别多,决定了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被“圈养”的状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监管太过,学校便以“杜绝安全隐患”为名,对学生实行更加严格的“圈养”。学生座位学期内相对固定,小组讨论人员固定,学生只熟悉身边的几名同学。甚至有的学校禁止“优生”“劣生”、交往,这种“隔离”,直接影响了学生之间的正常交往。

【应对策略】

形成科学活动展示模式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对小学六年级科学课期末的学情调研进行了调整:放弃了用一张试卷调研学情的形式,而采用了小学六年级科学探究能力展示活动的形式。经过三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3·6·12·6·36”科学活动展示模式。

“3”是指成立3级组织机构,一是成立组织领导兼巡视组,由教育行政部门各级领导组成;二是成立监察组,由片区督导组的组长组成;三是成立“科学探究能力展示活动检测队”。

“6”是指确立6套科学探究能力展示题。根据小学生科学的培养目标,提供了足够数量的展示练习内容,提前15天公布。从中随机抽出6个作为展示测评内容,提前1天公布。

“12”是指展示活动室设检测队队员12名。我们建立了科学探究能力展示活动检测员“库”,检测员任期两年,由一线专职科学教师和教研室、教仪站相关人员组成。

“6”是指参加展示的有6个小组,每组6位学生。

“36”是指每组由36位学生组成。

科学探究能力展示活动均在学生本校设置,学校按要求准备好实验仪器设备,备齐材料。

【科研效果】

学生在科学课上成长了

我们通过对六年级三届学生的学情调研表明,学生喜欢科学这门课了,喜欢在科学探究室上科学课,喜欢对同一题目提出不同问题,喜欢对同一问题提出不同猜想,喜欢用探究数据回答问题,喜欢与班上的任何同学共同探究问题,喜欢自己动手制作学具。同时,师生合作探究的现象时有发生,学生能及时地帮助教师改进探究方案……

学生得到探究题目后,能自主选择实验器材,小组合作完成。在强调小组合作探究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人人参与,在讨论中互相补充,真正培养了合作能力,实现了在合作中学习,主动获取了技能与知识。

在探究训练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尊重。学生没有“优”和“劣”的标签,只有角色的分工,有的担任材料员、有的担任操作员等。角色之间的协作是整个探究过程的主题,如果有一个角色完成自己任务时存在一定困难,那么其他角色成员要主动关心、帮助、补充,直至被帮助者完成任务为止。

社会支持理论和心理研究表明,离个体最近的个人和组织形成其核心社会交往网络,空间距离与交往频率、给予支持的可能性呈正相关。科学探究能力展示活动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更多的学生伙伴,有效地打破了人为“圈养”的局面。同住在一个小区的三位同学,前五年时间竟然不知道是住在同一小区,现在发现,“原来你也在这里”。

学生在完成探究能力展示活动后,小公民意识得到培养。对探究所取得的成绩,6位学生必须签字确认。签字在法律上意味着承认合同中条款的约定,我们之所以要这样做,就是要在学生生活的河流里,引入一股未来生活的水流。让学生从签字入手,认识到合格小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培养法律意识。

在小组训练和展示的过程中,学生的共赢、生态观得到了培养。学生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个人成绩的高低与其他5位同学关系密切。在实验中,学生从选择器材、设计实验和汇报情况到得出实验结论、收放器材,有条不紊,养成了良好习惯。

【延伸思考】

不断改进

科学探究能力展示活动是减轻学生负担的一项新举措。但在展示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与改进。如,监测的内容怎样纵深发展,检测的范围怎么从六年级推广、普及到其他年级、学科,如何将小学科学学科的监测作为课题研究、深度推进等,都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教师进修校、游仙区教育研究室)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6年09月01日 星期四


相关文章

  •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2015-07-24 06:09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与教育的根本任务"理论研讨会内容摘登 本期主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q ...查看


  • 家长在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率带作用浅析
  • 家长在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率带作用浅析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 ...查看


  •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立德树人
  • 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立德树人" 德格县城关一完小 李树康 摘要:<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要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我们必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潜移默化的 ...查看


  • 立德树人育桃李_同心共筑中国梦
  • 立德树人 同心共筑中国梦 叙永县城郊中学:陈波 2013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梦激励着中华儿女的斗志.在学校的组织下,我认真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l ...查看


  • 德育工作总结立德树人
  • 立德树人,同心共铸更好的自己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前辈: 大家好,我是来自车家坪小学的杨永. 1956年,先辈们本着为教育奉献出力的初衷,创建了大渡口区车家坪小学.发展至今, 共有17位教职员工,设6个教学班级,计266名学生.58载春华秋 ...查看


  • 怎样做一个四好老师
  • 教师怎样做一个"四好"老师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教师: 大家好.我是小星星.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怎样做一个"四好"老师>. 在今年6月3日召开的自治区党委教育教师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 ...查看


  • 从十八大报告中"立德树人"看医学生教育
  • 从十八大报告中"立德树人"看医学生教育 作者:王君娜 刘波 荣光涛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2013年第03期 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 ...查看


  • 立德树人立德树人.素质教育与内涵式发展
  • 立德树人.素质教育与内涵式发展 南开大学校长 龚克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总体布局中,把教育放在"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首位,以"人民满意"为总要求,特别强调了教育的"根本任务&qu ...查看


  • 大学立德树人应处理好教书育人与服务育人的关系_侯菊英
  • 大学立德树人应处理好教书育人与服务育人的关系 侯菊英 [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通过具体的育人活动来实现的.在大学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明晰教书育人必须体现和贯彻服务,实现教书育人与服务育人的统一,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方能更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