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半个世纪以来美国基础教育改革及启示 作者:梅少波
来源:《文教资料》2013年第02期
摘 要: 半个世纪以来,美国公立学校改革以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为主题,主要经历了以公平为基础的教育改革、择校运动和以标准为基础的教育改革等改革运动。联邦政府通过教育立法、发布战略性教育报告和政策文件、制定学术标准等方式参与美国教育改革,成为这一时期美国学校教育改革最显著的特征。
关键词: 美国基础教育改革 以公平为基础的改革 择校运动 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美国的基础教育学校改革,主要由三次改革运动主导——以公平为基础的改革(equity-based reform)、择校运动(school choice)、以标准为基础的改革(standards-based reform),旨在促进教育公平、增加学校选择,以及运用学术标准提高教育质量。[1]这半个世纪的教育改革历程,确立了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两大核心主题,保证教育机会均等,提高教育质量。平等与质量,成为美国基础教育阶段所有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半个世纪以来美国基础教育学校改革的历史进程
(一)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公平为基础的教育改革。
以公平为基础的改革运动成形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当时美国国内主要的政策争端在于扩大非洲裔美国人的公民权利和消除贫困。而教育改革则是民权运动和“反贫困之战”的关键之匙。一方面,民权运动在教育领域取得的成就极大地推动了民权运动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又被视为向贫困开战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1954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布朗诉托皮卡教育委员会”(Brown v.Board of Education of Topeka)一案的审理中判定,公共教育领域的种族隔离是违宪的。这一判决,使受到鼓舞的美国黑人接着又发起了一系列争取更为广泛的民权的运动,并在六十年代取得了相当的成就。进入七十年代,民权运动对社会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受到触发的其他族裔如墨西哥裔、亚裔、印第安人,以及妇女、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也纷纷加入到民权运动中来。民权运动在教育事务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系列教育立法和法院判例上。如《民权法案》(Civil Rights Act of 1964)、《1972年教育修正法案》(Education Amendments of 1972)、《全体残疾儿童教育法案》(Education for All Handicapped Children Act)等。通过这些联邦法案,联邦政府针对少数族裔儿童、妇女和女童、英语水平有限的儿童、残疾儿童,制订了多种多样的政策和计划,用以保障其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
同时期,美国国内另一个社会热点在于“反贫困之战”。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仍然有大量的美国人生活依然赤贫。联邦政府在经过长期的关注和考察之后认为,对付贫困最好的办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半个世纪以来美国基础教育改革及启示 作者:梅少波
来源:《文教资料》2013年第02期
摘 要: 半个世纪以来,美国公立学校改革以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为主题,主要经历了以公平为基础的教育改革、择校运动和以标准为基础的教育改革等改革运动。联邦政府通过教育立法、发布战略性教育报告和政策文件、制定学术标准等方式参与美国教育改革,成为这一时期美国学校教育改革最显著的特征。
关键词: 美国基础教育改革 以公平为基础的改革 择校运动 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美国的基础教育学校改革,主要由三次改革运动主导——以公平为基础的改革(equity-based reform)、择校运动(school choice)、以标准为基础的改革(standards-based reform),旨在促进教育公平、增加学校选择,以及运用学术标准提高教育质量。[1]这半个世纪的教育改革历程,确立了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两大核心主题,保证教育机会均等,提高教育质量。平等与质量,成为美国基础教育阶段所有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半个世纪以来美国基础教育学校改革的历史进程
(一)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公平为基础的教育改革。
以公平为基础的改革运动成形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当时美国国内主要的政策争端在于扩大非洲裔美国人的公民权利和消除贫困。而教育改革则是民权运动和“反贫困之战”的关键之匙。一方面,民权运动在教育领域取得的成就极大地推动了民权运动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又被视为向贫困开战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1954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布朗诉托皮卡教育委员会”(Brown v.Board of Education of Topeka)一案的审理中判定,公共教育领域的种族隔离是违宪的。这一判决,使受到鼓舞的美国黑人接着又发起了一系列争取更为广泛的民权的运动,并在六十年代取得了相当的成就。进入七十年代,民权运动对社会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受到触发的其他族裔如墨西哥裔、亚裔、印第安人,以及妇女、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也纷纷加入到民权运动中来。民权运动在教育事务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系列教育立法和法院判例上。如《民权法案》(Civil Rights Act of 1964)、《1972年教育修正法案》(Education Amendments of 1972)、《全体残疾儿童教育法案》(Education for All Handicapped Children Act)等。通过这些联邦法案,联邦政府针对少数族裔儿童、妇女和女童、英语水平有限的儿童、残疾儿童,制订了多种多样的政策和计划,用以保障其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
同时期,美国国内另一个社会热点在于“反贫困之战”。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仍然有大量的美国人生活依然赤贫。联邦政府在经过长期的关注和考察之后认为,对付贫困最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