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性选择理论视角看罗尔斯原初状态方法的困难*
王
嘉
210046冤
渊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袁南京
摘要院现代经济学中的理性选择理论和罗尔斯的原初状态方法袁都运用了移情方法进行人际比较遥在理性选择理论视角下袁罗尔斯将无法具体化的事态纳入人际比较的移情视角中进行考量袁错误运用了最大最小值标准袁因此造成其正义理论的困难遥
关键词院移情曰移情偏好曰理性选择理论曰原初状态曰方法的困难中图分类号院月苑员圆援缘怨
文献标志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1-862X渊2014冤04-00源怨-00远
运用移情来说明人际比较问题是现代社会科学理论中的一种重要方法遥在现代道德渊政治冤哲学尧经济学理论中袁对移情最简单的描述袁就是换位思考渊或换位想象冤院对他人的相关处境袁或自身可能的相关处境的体验尧考量或想象遥在罗尔斯的原初状态方法中袁无知之幕屏蔽掉个人的背景信息袁实际上就是迫使选择主体站在每一可能处境上去考量遥与之相对照袁在现代经济学中袁理性选择理论明确地运用移情偏好来解决人际比较问题遥但是理性选择理论的研究者们认为袁罗尔斯在原初状态下对最有利者和最不利者的社会基本益品进行移情考量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最大最小值进行推论的方法袁是不合理的袁这造成了罗尔斯正义理论不可克服的困难遥
一尧理性选择理论中的移情偏好与罗尔斯原初状态方法中的移情特征理性选择理论是现代经济学和政治科学分析理性选择问题的重要理论袁它的基本假设是斯密的理性野经济人冶袁即以理性自利为基础的主体在行为及选择中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遥美国耶
本刊网址窑在线杂志院憎憎憎援躁澡造贼援灶藻贼援糟灶
鲁大学的格林和沙皮罗概括出现代理性选择理
论的几种得到普遍认可的特征遥首先袁理性的行动涉及个人功利渊效用冤的最大化袁野个人被假定为对别人的命运不感兴趣袁除非他人的命运侵犯了他们特殊的利益最大化战略冶咱1暂18遥其次袁理性选择理论本身必须遵循野前后一致冶原则遥第三袁理性选择理论中所考量的功利最大化的行动者是个人遥布坎南和塔洛克指出袁集体行动也就是许多个人的行动袁所以应当把个人偏好的顺序和个人面临的选择作为理性选择理论的基本内容院野因为理性选择解说的机制是个人的偏好和信念袁所以理性选择解说不能根据别的实体而只能根据个人来预测遥冶咱1暂21在理性选择理论中袁个人就是最大化的基本单位遥赖克甚至指出袁只有当野关于理性决定的中心命题是个人的时候袁社会科学中前后一致的普遍化才有可能冶咱1暂21遥最后袁理性选择理论是假定行动者是以野正常冶的可预见的方式最大化他们的功利期望遥咱1暂18-23
虽然理性选择理论的中心命题是个人的偏好袁但在理性选择中也需要考虑野他人冶的偏好遥个体的偏好分析提供了个体选择的自身比较袁而社会福利排序则提供了个人偏好与他人偏好的
研人才培育基金项目渊13QNPY02冤曰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青蓝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院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曰江苏省高校哲社重点研究基地资助项目曰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科
作者简介院王嘉渊1979要冤袁哲学博士袁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遥主要研究方向:伦理学基础理论尧政治哲学尧现代西方哲学遥
源怨
比较袁即人际比较遥福利经济学以及理性选择理论的早期重要代表约翰窑海萨尼将个体选择与社会福利的人际比较对应于个体的主观偏好和个体的伦理偏好遥个体的主观偏好就是在实际选择中揭示出的偏好袁而个体的伦理偏好则是对作为一个整体的团体福利作出的判断遥对作为一个整体的团体福利作出判断袁意味着判断主体必须不偏不倚地顾及团体中每一个个体的主观偏好遥为了确保判断主体恪守不偏不倚的视角袁海萨尼也像罗尔斯那样袁假设作判断者并不知晓其在团体中的实际身份袁而只知道成为他们中任何一人的可能性都一样大遥通过将此种对信息的限制处境模型化袁海萨尼发明了自己的野无知之幕冶遥可以看出袁海萨尼在伦理思想上也被认为是一个康德主义者袁和罗尔斯一样袁他的无知之幕被视作道德社会合理性的先验证明遥咱2暂358
虽然海萨尼的无知之幕或原初状态方法被认为是康德式的先验主义方法袁但其理性选择理论的前提却是功利主义的遥和大多数理性选择理论一样袁海萨尼无知之幕下的理想的观察者的基本特征是理性自利的野经济人冶袁而且社会福利指数以个体效用指数的总和的形式表现出来遥和古典功利主义不同的是袁海萨尼在无知之幕的人际比较框架下引入了野移情偏好冶袁即袁在不知道自己在团体的实际身份的设定下袁观察者需要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处境上进行考量遥在这一点上袁海萨尼的无知之幕和罗尔斯的无知之幕有着极为相似的地方袁即无知之幕下的代理人必须通过站在别人地位上进行考量来进行道德选择遥罗尔斯原初状态的设置袁虽然只是要求选择主体屏蔽掉自身的偏好信息袁但是在对自身偏好信息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作判断袁就相当于必须对所有可能的偏好情况都进行考量遥因此袁原初状态所保证的袁实际是一种彻底的移情作用袁即换位于每一种可能主体的处境上袁进行考量和抉择遥这是原初状态下选择主体所面临的实际思维状况遥
但是两者之间的区别也是明显的遥虽然罗尔斯的原初状态设定迫使代理人站在每一种处境下进行考量袁因而原初状态下的各方实际实现了彻底的同情或移情袁但是罗尔斯本人不可能认同这一点遥在罗尔斯的原初状态理论中袁是没有同情或移情概念的遥相反袁同情理论恰是罗尔斯所反对的古典功利主义的内容遥而海萨尼的原初状缘园
态的人际比较理论中明确包含了移情偏好遥移情偏好的使用袁使伦理偏好中的人际比较成为可能遥移情偏好在海萨尼的无知之幕中就是意味着站在别人的地位去体察别人的主观偏好遥
另一位理性选择理论在当代的著名代表尧英国经济学家尧博弈论学者肯窑宾默尔在海萨尼的主观偏好和伦理偏好渊或移情偏好冤模型的基础上袁提出了生存博弈和道德博弈模型遥生存博弈和海萨尼的主观偏好相关袁它表现了现实的人类互动袁每一个个体都按照自身渊主体冤的偏好即主观偏好而行动遥生存博弈带来的结果是稳定的袁它必然是一种野纳什均衡冶院在给定他人行为的情况下袁每个个体都最大化其自身的效用遥生存博弈就像罗尔斯无知之幕状态下分别站在最有利者或最不利者的处境上进行选择院最有利者在最大化自身效用的原则下袁必然会选择诸如最大最大化原则这种均衡下的社会制度安排曰而最不利者同样在最大化自身效用的原则下袁必然选择诸如最大最小化原则这种均衡下的社会制度安排遥道德博弈则是在各种可能处境之间袁通过移情的方法袁去衡量或比较哪一种均衡应该被选择遥将其放在罗尔斯的理论背景中袁就是通过移情的方法袁在最有利者和最不利者的处境之间进行比较和选择遥
在海萨尼尧罗尔斯和宾默尔的伦理偏好尧原初状态以及道德博弈理论中体现出的换位于他人的处境或偏好进行考量尧选择的方法袁就是在现代社会科学中得到普遍应用的移情方法遥法国经济学史家菲利普窑方丹认为袁移情偏好理论是由海萨尼圆园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尧野战后福利经济学家视作解决如何在效用上进行人际比较的棘手问题的关键冶咱3暂405的移情理论袁最早被用来解释遥经济学18和和19政世治科纪学的中经济学家和政治科学家们如何看待人们在解读他人意向和行为中的认同作用袁但是袁野到了20世纪袁经济学家们倾向于将移情之采集他人意向及行为信息的作用撇开袁而代之聚焦于其仅仅作为一种人际效用比较的工具冶咱3暂388弈以及海萨尼的无知之幕虽然与遥宾罗默尔斯尔的的原道德博初状态存在着诸多不同之处要要要例如宾默尔的道德博弈被认为是真实的人类社会演化过程中个体选择的反映袁而罗尔斯的原初状态则是假想的思想实验要要要但是与罗尔斯的原初状态一样袁宾默尔的道德博弈和海萨尼的无知之幕也保证了
一种基于换位想象的视角或立场院野为了计算什么是可以实现的均衡渊他冤确实需要从他人的立场出发思考的能力冶袁而且野为了制定他本来的计划他还需要能在不同的假设条件下从自己未来的立场来考虑冶咱2暂76如果说罗尔斯遥
的原初状态方法只是体现了移情偏好的特征袁而没有明确使用移情的概念袁那么以海萨尼和宾默尔为代表的理性选择理论则是旗帜鲜明地将移情偏好作为其理论的基本方法设置遥宾默尔不仅认为移情偏好是解决人际比较问题的基本工具袁而且现实中的移情心理还是人性的重要基础遥他说院野移情认同对人类社会的存在非常关键冶咱2暂347一个偶尔需要强调一下袁野的我次不认为要问题移袁情相认反同袁只我是认为它是人性的基础遥冶咱2暂346经济学家和哲学家在深化对其认识的同时袁需要巩固其作为一种经济学尧政治科学尧伦理学之人际比较的重要工具的地位遥但是在利用移情偏好进行人际比较的问题上袁海萨尼尧宾默尔这些经济学者和罗尔斯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遥其中最主要的一点袁是前者利用移情进行比较的事态袁是具体的事态袁而后者拿来进行移情比较的事态袁是极为简化或极为笼统的关于社会基本善的选择问题遥也正是在这一点以及与之相关的问题上袁海萨尼和宾默尔提出了对罗尔斯原初状态方法的批判遥
二尧罗尔斯原初状态方法中最大最小值标准的困难对罗尔斯原初状态方法的批评袁在关于罗尔斯正义理论的研究中占了很大的比重遥很多有分量的研究者们从各种角度对罗尔斯提出的这一极富魅力又极具争议的方法质疑遥海萨尼和宾默尔这两位经济学家也不例外袁他们的批判首先是从罗尔斯在原初状态方法中采用的最大最小值标准开始袁并根据这一点指出罗尔斯原初状态方法在选择移情事态上的错误遥
海萨尼专门批评过罗尔斯的最大最小化规则遥他对罗尔斯的无知之幕本身并不反对袁因为无知之幕本身是保证一个不偏不倚视角的有力工具遥但是无知之幕本身并不能提供一个选择的标准或规则袁必须有一个与之相应的令人信服的选择规则才行遥而罗尔斯提供的最大最小值规则袁在海萨尼看来袁是一个野令人吃惊冶的非理性从理性选择理论视角看罗尔斯原初状态方法的困难
的决策规则遥之所以说它是非理性的袁是野因为它要求我们按照如下假设来行事院我们遵循的任何政策将总是产生耶最坏的可能后果爷袁即使这种后果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冶咱4暂72之幕下用最大最小值原则遥来也做就决策是说袁袁那如果么在我们就无知会总是为了避免在概率上可能性极小的最坏的结果而放弃大量的选择遥用海萨尼举的例子来说就是院野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循它袁我们将无法吃任何东西袁因为总会有微小的几率食物中会含有有害的细菌遥我们甚至无法穿越最僻静的乡间小路袁因为我们可能会被车撞遥我们也没法结婚袁因为总有某些风险的存在袁也许只是很小的风险袁我们的婚姻就会毁于灾难遥冶咱4暂72
宾默尔在道德博弈问题上袁更偏向于海萨尼而不是罗尔斯遥他也认识到移情式偏好在理性选择问题上所起的基础作用袁而移情作用正是罗尔斯无知之幕的基本特点渊虽然罗尔斯在其理论中并没有提及这一点冤遥但是和海萨尼一样袁宾默尔认为罗尔斯将最大最小值规则用于处于原初状态下订立契约的基本标准是无法得到证明的遥宾默尔指出袁如果将最大最小值标准作为冯窑诺依曼-摩根斯坦博弈理论中二人零和博弈的一种规则袁是没有问题的袁甚至可以说野在二人博弈与零和博弈中的基础概念就是最大最小值标准冶遥咱2暂381二人零和博弈是指参与博弈的双方袁在严格竞争下袁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袁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野零冶遥因而在诸如亚当和夏娃参与的二人零和博弈中袁双方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自身的安全水平遥对于亚当来说袁他的安全水平是指袁无论夏娃做怎样的选择袁亚当在博弈中能够确定得到的最大期望收益遥在博弈中袁亚当必须假设夏娃会预测到他的策略选择袁因此亚当和夏娃都宁可选择使对方的收益最小化的策略来最大化自己的收益袁而不是选择最大化自己的收益的策略遥在这种情形下袁亚当采用最大最小值标准是合乎理性的遥野因而在参与者都是理性的情况下袁博弈论学者很乐意在二人零和博弈中推荐最大最小值标准遥冶咱2暂383
但宾默尔随即指出院野我认为最大最小值标准在二人零和博弈的冯窑诺依曼-摩根斯坦理论中的成功不可避免地被当成了是解决一般决策问题的规则遥冶对于宾默尔来说袁野冯窑诺依曼的二人零和博弈理论根本没有提供在一般条件下最
缘员
大最小标准作为决策规则的证明冶咱2暂383说袁最大最小值标准只是在二人零和博遥弈也中可就是以作为一种选择规则袁但是根本不能作为在一般条件下的选择标准遥罗尔斯用作决定社会基本制度的制定的原初状态袁绝不可能是一种零和博弈袁即使我们把原初状态下的各方简化为最有利者和最不利者袁也不能将其视作二人零和博弈遥这一点仅从罗尔斯对差别原则的链式连接的描述中就可以看出院在一个有多个有关代表的基本结构中袁首先要最大限度地增加状况最差的代表的福利曰其次袁为了最差代表的平等福利袁要最大限度地增加次最差代表的福利曰如此类推直到最后院为了所有前面n-1代表的平等福利袁最大限度地增加状况最好的代表的福利遥如果罗尔斯将社会状态视作零和博弈袁那么任何阶层福利的增加袁都将意味着余者福利的减少袁而不可能出现所有阶层代表福利都得到改善的状况遥
海萨尼和宾默尔对罗尔斯最大最小值原则的批判虽然有点过于激烈袁但他的主要论据是合理的遥实际上罗尔斯是野武断地冶用最大最小值原则迫使我们采纳最不利者的立场来做决定遥对社会经济尧政治制度安排来说袁对最不利者进行特别的野照顾冶是无可非议甚至必要的袁但是不能通过在无知之幕之下简单地运用最大最小值原则来说明遥海萨尼和罗尔斯的关键不同在于袁虽然海萨尼的无知之幕实际上也要求决策者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袁但并不像罗尔斯那样实际仅仅要求站在最不利者群体的立场上选择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遥具体地说袁海萨尼认为通过想象而实现的移情式偏好能够在无知之幕之后达成均衡问题的一致袁而在不同均衡之间进行选择并不仅仅是最有利者和最不利者这样的情形袁而是各种具体的情形遥
三尧理性选择理论在具体化事态上的移情与罗尔
斯原初状态方法在野宏大冶事态上的移情对海萨尼所分析的罗尔斯最大最小值标准的不合理性袁宾默尔指出了其症结所在院野罗尔斯在预测原初状态可得出的结论时的决策理论并不正统袁他摒弃了功利主义理论而偏爱他关于基本善的概念袁这使他可以避开困扰功利主义的人际比较的难题遥冶咱2暂57宾默尔认为罗尔斯用基本善缘圆
或基本益品的概念把人际比较的问题大大简化了袁甚至可以说根本野无视冶宾默尔意义上的人际比较问题遥对于罗尔斯列举出的野官员的权力与特权冶尧野自尊的社会基础冶和野收入与财富冶这些社会野基本善冶袁宾默尔指出院野经济学家不喜欢建立在这类不易捉摸的概念基础上的理论遥即使罗尔斯的基本善的概念可以用精确的术语来定义袁也仍然面临着指数化问题遥冶咱2暂341
宾默尔提出的这些问题的确是罗尔斯理论甚至很多道德-政治哲学理论中的弱点遥实际上我们无法用罗尔斯那种极为简化的方式来平衡不同处境下的个体之间在基本善问题上的观念冲突遥不同的个人会以不同的方式来评价这些基本善遥就像宾默尔举的一个例子袁如果夏娃是一名流行歌星袁她一秒钟的劳动就可以换一台肾透析仪袁但这并不是说一秒钟时间对她的价值与一台肾透析仪对患了肾衰竭的亚当的价值是相同的遥不同处境下的个人袁对基本善也不可能简单地取得一致意见遥野如果真存在每个人都评价一致的基本善袁道德哲学就会变成非常容易的事遥冶咱2暂342像宾默尔这样的博弈论学者在这些问题上的优势是袁他们会把相关问题现实化尧具体化尧指数化袁用数学方法来分析具体处境下的效用问题袁对理性选择进行说明遥如果我们必须考虑的不仅是最有利者和最不利者这样的处境袁而且包括流行歌星和肾衰竭患者这样的不同处境袁那么我们就根本无法用极为简化的模式来说明选择问题遥
因此袁宾默尔的道德博弈实际上是一种野薄冶的无知之幕遥它要求在自然主义而非先验主义的意义上袁从日常生活演化的角度对现实中个别具体的理性选择问题进行说明遥虽然宾默尔的目标并不是在社会基本制度上做选择袁而且他的理论也拒绝给出一个具有先验意义的普遍化道德-政治原则袁但是和海萨尼一样袁宾默尔在实际行为中个体按照主观偏好行事与在道德推理中通过想象按照移情式偏好各自行事的领域之间作了区分袁从而为解决在罗尔斯原初状态下无法进行的所谓的人际比较提供了一种途径遥
宾默尔和海萨尼的博弈论运用了大量的数学分析袁本文无法论及袁只能从伦理学的意义上论其原则遥就海萨尼的理性选择理论来说袁他认为在给定期望效用理论的公理的情况下袁伦理偏好就必须采取社会福利排序的形式遥而社会福利
排序可以通过社会福利函数表达出来袁社会福利函数中社会福利指数是个体效用指数的总和袁而且每个个体的效用指数都是个体主观偏好的表现遥这样袁海萨尼的理性选择理论就以个体的主观偏好为基础袁在无知之幕下袁辅以移情式的偏好袁构建出一种野公正冶的人际比较模式遥与之相应袁宾默尔的人际比较模式袁同样是建立在主观偏好和移情偏好的基础上遥但宾默尔是从生存博弈和道德博弈的角度来阐述的遥在生存博弈中袁每个人都按照主观偏好而行动遥每个个人生存博弈的结果都是稳定的纳什均衡遥但是如果涉及人际比较问题袁就要在不同的均衡之间做选择袁此时就不能只考虑个人的主观偏好袁而要将移情偏好纳入考虑遥举例来说袁作为一个现代人袁假设我的个人偏好是希望用树叶做的衣服来遮蔽裸露的身体袁而不是吃一个苹果袁但是如果要将其他处境下的个人偏好纳入考量袁从而进行道德博弈袁就必须通过移情作用袁设身处地地将自己放在他人的处境下进行权衡遥例如袁当我知道亚当对自己裸露的身体完全是一种坦然的态度袁而苹果对夏娃来说非常的甘美可口袁那么很显然袁在移情偏好中袁我会希望夏娃能够吃到一个苹果袁而不是亚当穿上用树叶做成的衣裳遥换句话说袁在这种通过移情作用实现的道德博弈中袁我更希望身处夏娃吃苹果的处境中袁而不是身处亚当穿树叶做成的衣服的处境中遥这就是我的移情偏好遥
把自己放在亚当或夏娃的地位上进行想象袁就是一种移情作用遥在这个意义上袁宾默尔建立了自己的野无知之幕冶遥这种无知之幕与罗尔斯的无知之幕在移情特征上袁有着共同之处遥根据本文已做的分析袁罗尔斯的无知之幕为我们提供的袁仅仅是一个站在不同处境上考察个体偏好的立场袁从这个意义上讲袁罗尔斯的无知之幕体现的是一种野彻底冶的移情遥但是宾默尔以及海萨尼的无知之幕与罗尔斯的无知之幕的重要不同在于袁罗尔斯将无知之幕下需要考虑的问题袁精简为基本善的比较问题袁并试图由此得出一个关于社会基本结构的公正原则袁而海萨尼和宾默尔的无知之幕要去解决的袁则是提供更为现实而具体的人际比较模型袁这些模型不仅是以数学方式实现的袁而且不限于基本善以及社会基本结构的比较尧选择问题遥所以宾默尔认为他的无知之幕与罗尔斯的无知之幕相比较是相当野薄冶的袁它不需从理性选择理论视角看罗尔斯原初状态方法的困难
要野移选情择主体彻底摈除自身的偏好袁而只要求进行即冶遥
使在夏娃觉得苹果很甜而亚当觉得穿不穿树叶衣裳无所谓的例子中袁也只是极为简化的情形遥比方说袁虽然根据苹果对于夏娃很甜而树叶衣裳对于亚当来说无所谓这一事实袁我们的移情偏好显示为宁愿成为吃苹果的夏娃而不成为穿树叶衣裳的亚当遥但是如果进一步考虑其他的影响因素袁比如夏娃获得苹果非常困难袁而亚当随手就可以获得树叶衣裳袁那么上述移情偏好就需要进行重新考虑遥博弈论学者眼中的生存博弈与道德博弈就是在这些现实而具体的情形下进行的遥而罗尔斯为得出差别原则在无知之幕下实际只考虑两种处境袁即最有利者和最不利者遥在这两种处境之间拿来比较的消费品束也被简化为基本善遥但是不管是从本文的分析来看袁还是从宾默尔尧海萨尼以及很多哲学家尧经济学家的分析来看袁罗尔斯对这两种处境下的基本善所进行的比较袁都是失败的遥因为正如海萨尼和宾默尔指出的袁罗尔斯拿来进行比较的标准袁即最大最小值原则袁也是有问题的.
回过头来看海萨尼和宾默尔的伦理偏好尧道德博弈理论袁它们能不能提供一个对社会基本制度进行选择的标准呢钥经济学上用博弈论的方法计算效用的数学分析方法袁可以相对有效地解决有着具体规定的经济尧政治甚至日常的理性选择问题袁但是对于社会基本结构这样野笼统冶的选择问题来说袁用这种方法就没有办法解决遥例如二人零和博弈和囚徒困境博弈袁都是在很具体的情况下计算各方的收益情况遥而关于社会基本结构的问题实际上是没法具体化的袁或者换句话说袁是没法野还原冶到具体的程度的遥就算罗尔斯将社会基本益品的种类简化到五种袁在宾默尔看来也是非常不具体的遥阿玛蒂亚窑森对此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袁并且进行了经济学上的论证渊在此不展开引述冤院野不存在对一组人的不平等的简单的度量方法耶使袁最并且我们能差够者进入最好的经济学爷价值这样观一个往往的理简太性单规复杂选择则理论来反映袁而不的袁遥能被如或冶咱5暂146
者说理性选择理论能够处理的问题袁都是有着严格而具体限定的问题遥不管是囚徒困境还是零和博弈袁都是某种受到严格条件约束的具体情境遥像罗尔斯所提出的关于社会基本制度原则的选择问题袁
缘猿
就像宾默尔所认为的袁是相当笼统的问题遥比如在原初状态下以社会基本益品为条件进行选择袁在理性选择理论看来就是相当笼统的限制性条件袁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袁是相当简化的限制性条件遥对此罗尔斯也有所认识遥他说院野对于一位关心社会正义和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家来说袁基本益品指数仅仅是临时性的修补而不是经得起检验的理论遥噎噎经济学家的回应一部分是正确的院在经济学家的意识中基本益品指数并非是一种理论袁相反它属于一种正义观念袁在自由选择条件下这种正义观念成为了理性善的传统遥因此问题不再是如何对某种心理活动进行精神的测度或其他类似只属于科学研究有关问题遥然而袁它更是一个道德和实践问题遥冶咱2暂64
罗尔斯所说那种只属于科学研究的问题袁实际上包含在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内遥换句话说袁罗尔斯认为社会基本益品问题乃至正义问题袁应该在道德和实践的范畴内得以解决袁而不是通过经济学的方法遥所以在社会基本结构的基本原则的选择这样的野宏大冶问题上袁与其用基于移情偏好的道德博弈方法去理解袁不如用同情视角的方法遥海萨尼和宾默尔的移情视角袁从根本上说还是以理性利己主义为基本假定的遥但是同情和共同感袁虽然不能完全将其视作非利己主义的视角袁但是从形式上来说与利己主义视角有着重要的区别遥从同情视角出发袁虽然我们不能通过站在别人的偏好的角度对具体状况下的个人效用或总体效用最大化均衡的选择进行具体的计算袁但是也可以说
明人类在道德生活以及道德演化过程中袁为什么有站在非对等处境上关心他人福利的倾向遥况且哲学上提出的基本假设往往长久地指引着包括经济学在内的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旨趣袁就像斯密的野经济人冶假设一样遥这也正像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所说的院野哲学家只能阐明问题袁并说院耶这是你必须正视的问题遥爷我的贡献也许就在于把问题提得比以前更清楚了遥我解释了人们必须去寻找什么袁然后再由经济学家或社会科学家去寻求可能的答案袁即寻找能够满足我所说的在现实世界中必须满足的那些需要的原则遥冶咱6暂239
参考文献院
咱1暂格林袁沙皮罗.理性选择理论的病变院政治学应用批咱2暂肯窑宾默尔.博弈论与社会契约渊第1卷冤咱M暂.上海院咱3暂PhilippeFontaine.TheChangingPlaceofEmpathyinWelfareEconomics咱J暂.HistoryofPoliticalEcono鄄my33院3.2001.
咱4暂JohnC.Harsanyi.JohnRawls爷TheoryofJustice院SomeCriticalComments咱酝暂椅Justice袁PoliticalLiber鄄Rawls.Cambridge院CambridgeUniversityPress袁2008.科学技术出版社袁2004.
alism袁andUtilitarianism院ThemesfromHarsanyiand咱5暂阿玛蒂亚窑森.集体选择与社会福利咱M暂.上海院上海咱6暂麦基.思想家咱M暂.北京院三联书店袁1987.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袁2003.
判咱M暂.桂林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袁2004.
渊责任编辑吴勇冤
渊上接第员员园页冤
性尧CEO薪酬与绩效咱J暂.山西财经大学学报袁咱16暂吴大庆.对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识别与评咱1苑暂沈小燕.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契约类型的选择咱J暂.南咱1愿暂宋增基袁夏铭.行长薪酬尧薪酬差距与银行绩效咱19暂葛兆强.中国金融发展四题咱J暂.长白学刊袁2012袁
渊02冤院101原108.
咱J暂.财经研究袁2011袁渊10冤院135原143.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袁2013袁渊02冤院126原134.75原82.
2010袁渊10冤院88原94.
咱10暂黄志忠袁郗群.薪酬制度考虑外部监管了吗钥要要要咱11暂蒋海袁等.监管尧多重代理与商业银行治理的最优咱12暂戴云袁沈小燕.垄断企业高管要员工薪酬差距与
企业绩效关系研究咱J暂.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袁2013袁渊06冤院110原116.
咱13暂朱学义.基于双任务代理模型的股权激励及其经咱14暂陈学彬.中国商业银行薪酬激励机制分析咱J暂.金咱15暂宋增基袁杨天赋袁王戈阳.上市银行董事会独立
融研究袁2005袁渊园7冤院76原94.验证据咱J暂.求索袁2012袁渊12冤院5原7.
激励契约设计咱J暂.经济研究袁2010袁渊园4冤院40原52.2009袁渊12冤院49原55.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咱J暂.南开管理评论袁
价咱J暂.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袁2013袁渊园2冤院
渊责任编辑明笃冤
缘源
从理性选择理论视角看罗尔斯原初状态方法的困难*
王
嘉
210046冤
渊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袁南京
摘要院现代经济学中的理性选择理论和罗尔斯的原初状态方法袁都运用了移情方法进行人际比较遥在理性选择理论视角下袁罗尔斯将无法具体化的事态纳入人际比较的移情视角中进行考量袁错误运用了最大最小值标准袁因此造成其正义理论的困难遥
关键词院移情曰移情偏好曰理性选择理论曰原初状态曰方法的困难中图分类号院月苑员圆援缘怨
文献标志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1-862X渊2014冤04-00源怨-00远
运用移情来说明人际比较问题是现代社会科学理论中的一种重要方法遥在现代道德渊政治冤哲学尧经济学理论中袁对移情最简单的描述袁就是换位思考渊或换位想象冤院对他人的相关处境袁或自身可能的相关处境的体验尧考量或想象遥在罗尔斯的原初状态方法中袁无知之幕屏蔽掉个人的背景信息袁实际上就是迫使选择主体站在每一可能处境上去考量遥与之相对照袁在现代经济学中袁理性选择理论明确地运用移情偏好来解决人际比较问题遥但是理性选择理论的研究者们认为袁罗尔斯在原初状态下对最有利者和最不利者的社会基本益品进行移情考量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最大最小值进行推论的方法袁是不合理的袁这造成了罗尔斯正义理论不可克服的困难遥
一尧理性选择理论中的移情偏好与罗尔斯原初状态方法中的移情特征理性选择理论是现代经济学和政治科学分析理性选择问题的重要理论袁它的基本假设是斯密的理性野经济人冶袁即以理性自利为基础的主体在行为及选择中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遥美国耶
本刊网址窑在线杂志院憎憎憎援躁澡造贼援灶藻贼援糟灶
鲁大学的格林和沙皮罗概括出现代理性选择理
论的几种得到普遍认可的特征遥首先袁理性的行动涉及个人功利渊效用冤的最大化袁野个人被假定为对别人的命运不感兴趣袁除非他人的命运侵犯了他们特殊的利益最大化战略冶咱1暂18遥其次袁理性选择理论本身必须遵循野前后一致冶原则遥第三袁理性选择理论中所考量的功利最大化的行动者是个人遥布坎南和塔洛克指出袁集体行动也就是许多个人的行动袁所以应当把个人偏好的顺序和个人面临的选择作为理性选择理论的基本内容院野因为理性选择解说的机制是个人的偏好和信念袁所以理性选择解说不能根据别的实体而只能根据个人来预测遥冶咱1暂21在理性选择理论中袁个人就是最大化的基本单位遥赖克甚至指出袁只有当野关于理性决定的中心命题是个人的时候袁社会科学中前后一致的普遍化才有可能冶咱1暂21遥最后袁理性选择理论是假定行动者是以野正常冶的可预见的方式最大化他们的功利期望遥咱1暂18-23
虽然理性选择理论的中心命题是个人的偏好袁但在理性选择中也需要考虑野他人冶的偏好遥个体的偏好分析提供了个体选择的自身比较袁而社会福利排序则提供了个人偏好与他人偏好的
研人才培育基金项目渊13QNPY02冤曰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青蓝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院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曰江苏省高校哲社重点研究基地资助项目曰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科
作者简介院王嘉渊1979要冤袁哲学博士袁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遥主要研究方向:伦理学基础理论尧政治哲学尧现代西方哲学遥
源怨
比较袁即人际比较遥福利经济学以及理性选择理论的早期重要代表约翰窑海萨尼将个体选择与社会福利的人际比较对应于个体的主观偏好和个体的伦理偏好遥个体的主观偏好就是在实际选择中揭示出的偏好袁而个体的伦理偏好则是对作为一个整体的团体福利作出的判断遥对作为一个整体的团体福利作出判断袁意味着判断主体必须不偏不倚地顾及团体中每一个个体的主观偏好遥为了确保判断主体恪守不偏不倚的视角袁海萨尼也像罗尔斯那样袁假设作判断者并不知晓其在团体中的实际身份袁而只知道成为他们中任何一人的可能性都一样大遥通过将此种对信息的限制处境模型化袁海萨尼发明了自己的野无知之幕冶遥可以看出袁海萨尼在伦理思想上也被认为是一个康德主义者袁和罗尔斯一样袁他的无知之幕被视作道德社会合理性的先验证明遥咱2暂358
虽然海萨尼的无知之幕或原初状态方法被认为是康德式的先验主义方法袁但其理性选择理论的前提却是功利主义的遥和大多数理性选择理论一样袁海萨尼无知之幕下的理想的观察者的基本特征是理性自利的野经济人冶袁而且社会福利指数以个体效用指数的总和的形式表现出来遥和古典功利主义不同的是袁海萨尼在无知之幕的人际比较框架下引入了野移情偏好冶袁即袁在不知道自己在团体的实际身份的设定下袁观察者需要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处境上进行考量遥在这一点上袁海萨尼的无知之幕和罗尔斯的无知之幕有着极为相似的地方袁即无知之幕下的代理人必须通过站在别人地位上进行考量来进行道德选择遥罗尔斯原初状态的设置袁虽然只是要求选择主体屏蔽掉自身的偏好信息袁但是在对自身偏好信息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作判断袁就相当于必须对所有可能的偏好情况都进行考量遥因此袁原初状态所保证的袁实际是一种彻底的移情作用袁即换位于每一种可能主体的处境上袁进行考量和抉择遥这是原初状态下选择主体所面临的实际思维状况遥
但是两者之间的区别也是明显的遥虽然罗尔斯的原初状态设定迫使代理人站在每一种处境下进行考量袁因而原初状态下的各方实际实现了彻底的同情或移情袁但是罗尔斯本人不可能认同这一点遥在罗尔斯的原初状态理论中袁是没有同情或移情概念的遥相反袁同情理论恰是罗尔斯所反对的古典功利主义的内容遥而海萨尼的原初状缘园
态的人际比较理论中明确包含了移情偏好遥移情偏好的使用袁使伦理偏好中的人际比较成为可能遥移情偏好在海萨尼的无知之幕中就是意味着站在别人的地位去体察别人的主观偏好遥
另一位理性选择理论在当代的著名代表尧英国经济学家尧博弈论学者肯窑宾默尔在海萨尼的主观偏好和伦理偏好渊或移情偏好冤模型的基础上袁提出了生存博弈和道德博弈模型遥生存博弈和海萨尼的主观偏好相关袁它表现了现实的人类互动袁每一个个体都按照自身渊主体冤的偏好即主观偏好而行动遥生存博弈带来的结果是稳定的袁它必然是一种野纳什均衡冶院在给定他人行为的情况下袁每个个体都最大化其自身的效用遥生存博弈就像罗尔斯无知之幕状态下分别站在最有利者或最不利者的处境上进行选择院最有利者在最大化自身效用的原则下袁必然会选择诸如最大最大化原则这种均衡下的社会制度安排曰而最不利者同样在最大化自身效用的原则下袁必然选择诸如最大最小化原则这种均衡下的社会制度安排遥道德博弈则是在各种可能处境之间袁通过移情的方法袁去衡量或比较哪一种均衡应该被选择遥将其放在罗尔斯的理论背景中袁就是通过移情的方法袁在最有利者和最不利者的处境之间进行比较和选择遥
在海萨尼尧罗尔斯和宾默尔的伦理偏好尧原初状态以及道德博弈理论中体现出的换位于他人的处境或偏好进行考量尧选择的方法袁就是在现代社会科学中得到普遍应用的移情方法遥法国经济学史家菲利普窑方丹认为袁移情偏好理论是由海萨尼圆园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尧野战后福利经济学家视作解决如何在效用上进行人际比较的棘手问题的关键冶咱3暂405的移情理论袁最早被用来解释遥经济学18和和19政世治科纪学的中经济学家和政治科学家们如何看待人们在解读他人意向和行为中的认同作用袁但是袁野到了20世纪袁经济学家们倾向于将移情之采集他人意向及行为信息的作用撇开袁而代之聚焦于其仅仅作为一种人际效用比较的工具冶咱3暂388弈以及海萨尼的无知之幕虽然与遥宾罗默尔斯尔的的原道德博初状态存在着诸多不同之处要要要例如宾默尔的道德博弈被认为是真实的人类社会演化过程中个体选择的反映袁而罗尔斯的原初状态则是假想的思想实验要要要但是与罗尔斯的原初状态一样袁宾默尔的道德博弈和海萨尼的无知之幕也保证了
一种基于换位想象的视角或立场院野为了计算什么是可以实现的均衡渊他冤确实需要从他人的立场出发思考的能力冶袁而且野为了制定他本来的计划他还需要能在不同的假设条件下从自己未来的立场来考虑冶咱2暂76如果说罗尔斯遥
的原初状态方法只是体现了移情偏好的特征袁而没有明确使用移情的概念袁那么以海萨尼和宾默尔为代表的理性选择理论则是旗帜鲜明地将移情偏好作为其理论的基本方法设置遥宾默尔不仅认为移情偏好是解决人际比较问题的基本工具袁而且现实中的移情心理还是人性的重要基础遥他说院野移情认同对人类社会的存在非常关键冶咱2暂347一个偶尔需要强调一下袁野的我次不认为要问题移袁情相认反同袁只我是认为它是人性的基础遥冶咱2暂346经济学家和哲学家在深化对其认识的同时袁需要巩固其作为一种经济学尧政治科学尧伦理学之人际比较的重要工具的地位遥但是在利用移情偏好进行人际比较的问题上袁海萨尼尧宾默尔这些经济学者和罗尔斯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遥其中最主要的一点袁是前者利用移情进行比较的事态袁是具体的事态袁而后者拿来进行移情比较的事态袁是极为简化或极为笼统的关于社会基本善的选择问题遥也正是在这一点以及与之相关的问题上袁海萨尼和宾默尔提出了对罗尔斯原初状态方法的批判遥
二尧罗尔斯原初状态方法中最大最小值标准的困难对罗尔斯原初状态方法的批评袁在关于罗尔斯正义理论的研究中占了很大的比重遥很多有分量的研究者们从各种角度对罗尔斯提出的这一极富魅力又极具争议的方法质疑遥海萨尼和宾默尔这两位经济学家也不例外袁他们的批判首先是从罗尔斯在原初状态方法中采用的最大最小值标准开始袁并根据这一点指出罗尔斯原初状态方法在选择移情事态上的错误遥
海萨尼专门批评过罗尔斯的最大最小化规则遥他对罗尔斯的无知之幕本身并不反对袁因为无知之幕本身是保证一个不偏不倚视角的有力工具遥但是无知之幕本身并不能提供一个选择的标准或规则袁必须有一个与之相应的令人信服的选择规则才行遥而罗尔斯提供的最大最小值规则袁在海萨尼看来袁是一个野令人吃惊冶的非理性从理性选择理论视角看罗尔斯原初状态方法的困难
的决策规则遥之所以说它是非理性的袁是野因为它要求我们按照如下假设来行事院我们遵循的任何政策将总是产生耶最坏的可能后果爷袁即使这种后果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冶咱4暂72之幕下用最大最小值原则遥来也做就决策是说袁袁那如果么在我们就无知会总是为了避免在概率上可能性极小的最坏的结果而放弃大量的选择遥用海萨尼举的例子来说就是院野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循它袁我们将无法吃任何东西袁因为总会有微小的几率食物中会含有有害的细菌遥我们甚至无法穿越最僻静的乡间小路袁因为我们可能会被车撞遥我们也没法结婚袁因为总有某些风险的存在袁也许只是很小的风险袁我们的婚姻就会毁于灾难遥冶咱4暂72
宾默尔在道德博弈问题上袁更偏向于海萨尼而不是罗尔斯遥他也认识到移情式偏好在理性选择问题上所起的基础作用袁而移情作用正是罗尔斯无知之幕的基本特点渊虽然罗尔斯在其理论中并没有提及这一点冤遥但是和海萨尼一样袁宾默尔认为罗尔斯将最大最小值规则用于处于原初状态下订立契约的基本标准是无法得到证明的遥宾默尔指出袁如果将最大最小值标准作为冯窑诺依曼-摩根斯坦博弈理论中二人零和博弈的一种规则袁是没有问题的袁甚至可以说野在二人博弈与零和博弈中的基础概念就是最大最小值标准冶遥咱2暂381二人零和博弈是指参与博弈的双方袁在严格竞争下袁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袁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野零冶遥因而在诸如亚当和夏娃参与的二人零和博弈中袁双方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自身的安全水平遥对于亚当来说袁他的安全水平是指袁无论夏娃做怎样的选择袁亚当在博弈中能够确定得到的最大期望收益遥在博弈中袁亚当必须假设夏娃会预测到他的策略选择袁因此亚当和夏娃都宁可选择使对方的收益最小化的策略来最大化自己的收益袁而不是选择最大化自己的收益的策略遥在这种情形下袁亚当采用最大最小值标准是合乎理性的遥野因而在参与者都是理性的情况下袁博弈论学者很乐意在二人零和博弈中推荐最大最小值标准遥冶咱2暂383
但宾默尔随即指出院野我认为最大最小值标准在二人零和博弈的冯窑诺依曼-摩根斯坦理论中的成功不可避免地被当成了是解决一般决策问题的规则遥冶对于宾默尔来说袁野冯窑诺依曼的二人零和博弈理论根本没有提供在一般条件下最
缘员
大最小标准作为决策规则的证明冶咱2暂383说袁最大最小值标准只是在二人零和博遥弈也中可就是以作为一种选择规则袁但是根本不能作为在一般条件下的选择标准遥罗尔斯用作决定社会基本制度的制定的原初状态袁绝不可能是一种零和博弈袁即使我们把原初状态下的各方简化为最有利者和最不利者袁也不能将其视作二人零和博弈遥这一点仅从罗尔斯对差别原则的链式连接的描述中就可以看出院在一个有多个有关代表的基本结构中袁首先要最大限度地增加状况最差的代表的福利曰其次袁为了最差代表的平等福利袁要最大限度地增加次最差代表的福利曰如此类推直到最后院为了所有前面n-1代表的平等福利袁最大限度地增加状况最好的代表的福利遥如果罗尔斯将社会状态视作零和博弈袁那么任何阶层福利的增加袁都将意味着余者福利的减少袁而不可能出现所有阶层代表福利都得到改善的状况遥
海萨尼和宾默尔对罗尔斯最大最小值原则的批判虽然有点过于激烈袁但他的主要论据是合理的遥实际上罗尔斯是野武断地冶用最大最小值原则迫使我们采纳最不利者的立场来做决定遥对社会经济尧政治制度安排来说袁对最不利者进行特别的野照顾冶是无可非议甚至必要的袁但是不能通过在无知之幕之下简单地运用最大最小值原则来说明遥海萨尼和罗尔斯的关键不同在于袁虽然海萨尼的无知之幕实际上也要求决策者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袁但并不像罗尔斯那样实际仅仅要求站在最不利者群体的立场上选择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遥具体地说袁海萨尼认为通过想象而实现的移情式偏好能够在无知之幕之后达成均衡问题的一致袁而在不同均衡之间进行选择并不仅仅是最有利者和最不利者这样的情形袁而是各种具体的情形遥
三尧理性选择理论在具体化事态上的移情与罗尔
斯原初状态方法在野宏大冶事态上的移情对海萨尼所分析的罗尔斯最大最小值标准的不合理性袁宾默尔指出了其症结所在院野罗尔斯在预测原初状态可得出的结论时的决策理论并不正统袁他摒弃了功利主义理论而偏爱他关于基本善的概念袁这使他可以避开困扰功利主义的人际比较的难题遥冶咱2暂57宾默尔认为罗尔斯用基本善缘圆
或基本益品的概念把人际比较的问题大大简化了袁甚至可以说根本野无视冶宾默尔意义上的人际比较问题遥对于罗尔斯列举出的野官员的权力与特权冶尧野自尊的社会基础冶和野收入与财富冶这些社会野基本善冶袁宾默尔指出院野经济学家不喜欢建立在这类不易捉摸的概念基础上的理论遥即使罗尔斯的基本善的概念可以用精确的术语来定义袁也仍然面临着指数化问题遥冶咱2暂341
宾默尔提出的这些问题的确是罗尔斯理论甚至很多道德-政治哲学理论中的弱点遥实际上我们无法用罗尔斯那种极为简化的方式来平衡不同处境下的个体之间在基本善问题上的观念冲突遥不同的个人会以不同的方式来评价这些基本善遥就像宾默尔举的一个例子袁如果夏娃是一名流行歌星袁她一秒钟的劳动就可以换一台肾透析仪袁但这并不是说一秒钟时间对她的价值与一台肾透析仪对患了肾衰竭的亚当的价值是相同的遥不同处境下的个人袁对基本善也不可能简单地取得一致意见遥野如果真存在每个人都评价一致的基本善袁道德哲学就会变成非常容易的事遥冶咱2暂342像宾默尔这样的博弈论学者在这些问题上的优势是袁他们会把相关问题现实化尧具体化尧指数化袁用数学方法来分析具体处境下的效用问题袁对理性选择进行说明遥如果我们必须考虑的不仅是最有利者和最不利者这样的处境袁而且包括流行歌星和肾衰竭患者这样的不同处境袁那么我们就根本无法用极为简化的模式来说明选择问题遥
因此袁宾默尔的道德博弈实际上是一种野薄冶的无知之幕遥它要求在自然主义而非先验主义的意义上袁从日常生活演化的角度对现实中个别具体的理性选择问题进行说明遥虽然宾默尔的目标并不是在社会基本制度上做选择袁而且他的理论也拒绝给出一个具有先验意义的普遍化道德-政治原则袁但是和海萨尼一样袁宾默尔在实际行为中个体按照主观偏好行事与在道德推理中通过想象按照移情式偏好各自行事的领域之间作了区分袁从而为解决在罗尔斯原初状态下无法进行的所谓的人际比较提供了一种途径遥
宾默尔和海萨尼的博弈论运用了大量的数学分析袁本文无法论及袁只能从伦理学的意义上论其原则遥就海萨尼的理性选择理论来说袁他认为在给定期望效用理论的公理的情况下袁伦理偏好就必须采取社会福利排序的形式遥而社会福利
排序可以通过社会福利函数表达出来袁社会福利函数中社会福利指数是个体效用指数的总和袁而且每个个体的效用指数都是个体主观偏好的表现遥这样袁海萨尼的理性选择理论就以个体的主观偏好为基础袁在无知之幕下袁辅以移情式的偏好袁构建出一种野公正冶的人际比较模式遥与之相应袁宾默尔的人际比较模式袁同样是建立在主观偏好和移情偏好的基础上遥但宾默尔是从生存博弈和道德博弈的角度来阐述的遥在生存博弈中袁每个人都按照主观偏好而行动遥每个个人生存博弈的结果都是稳定的纳什均衡遥但是如果涉及人际比较问题袁就要在不同的均衡之间做选择袁此时就不能只考虑个人的主观偏好袁而要将移情偏好纳入考虑遥举例来说袁作为一个现代人袁假设我的个人偏好是希望用树叶做的衣服来遮蔽裸露的身体袁而不是吃一个苹果袁但是如果要将其他处境下的个人偏好纳入考量袁从而进行道德博弈袁就必须通过移情作用袁设身处地地将自己放在他人的处境下进行权衡遥例如袁当我知道亚当对自己裸露的身体完全是一种坦然的态度袁而苹果对夏娃来说非常的甘美可口袁那么很显然袁在移情偏好中袁我会希望夏娃能够吃到一个苹果袁而不是亚当穿上用树叶做成的衣裳遥换句话说袁在这种通过移情作用实现的道德博弈中袁我更希望身处夏娃吃苹果的处境中袁而不是身处亚当穿树叶做成的衣服的处境中遥这就是我的移情偏好遥
把自己放在亚当或夏娃的地位上进行想象袁就是一种移情作用遥在这个意义上袁宾默尔建立了自己的野无知之幕冶遥这种无知之幕与罗尔斯的无知之幕在移情特征上袁有着共同之处遥根据本文已做的分析袁罗尔斯的无知之幕为我们提供的袁仅仅是一个站在不同处境上考察个体偏好的立场袁从这个意义上讲袁罗尔斯的无知之幕体现的是一种野彻底冶的移情遥但是宾默尔以及海萨尼的无知之幕与罗尔斯的无知之幕的重要不同在于袁罗尔斯将无知之幕下需要考虑的问题袁精简为基本善的比较问题袁并试图由此得出一个关于社会基本结构的公正原则袁而海萨尼和宾默尔的无知之幕要去解决的袁则是提供更为现实而具体的人际比较模型袁这些模型不仅是以数学方式实现的袁而且不限于基本善以及社会基本结构的比较尧选择问题遥所以宾默尔认为他的无知之幕与罗尔斯的无知之幕相比较是相当野薄冶的袁它不需从理性选择理论视角看罗尔斯原初状态方法的困难
要野移选情择主体彻底摈除自身的偏好袁而只要求进行即冶遥
使在夏娃觉得苹果很甜而亚当觉得穿不穿树叶衣裳无所谓的例子中袁也只是极为简化的情形遥比方说袁虽然根据苹果对于夏娃很甜而树叶衣裳对于亚当来说无所谓这一事实袁我们的移情偏好显示为宁愿成为吃苹果的夏娃而不成为穿树叶衣裳的亚当遥但是如果进一步考虑其他的影响因素袁比如夏娃获得苹果非常困难袁而亚当随手就可以获得树叶衣裳袁那么上述移情偏好就需要进行重新考虑遥博弈论学者眼中的生存博弈与道德博弈就是在这些现实而具体的情形下进行的遥而罗尔斯为得出差别原则在无知之幕下实际只考虑两种处境袁即最有利者和最不利者遥在这两种处境之间拿来比较的消费品束也被简化为基本善遥但是不管是从本文的分析来看袁还是从宾默尔尧海萨尼以及很多哲学家尧经济学家的分析来看袁罗尔斯对这两种处境下的基本善所进行的比较袁都是失败的遥因为正如海萨尼和宾默尔指出的袁罗尔斯拿来进行比较的标准袁即最大最小值原则袁也是有问题的.
回过头来看海萨尼和宾默尔的伦理偏好尧道德博弈理论袁它们能不能提供一个对社会基本制度进行选择的标准呢钥经济学上用博弈论的方法计算效用的数学分析方法袁可以相对有效地解决有着具体规定的经济尧政治甚至日常的理性选择问题袁但是对于社会基本结构这样野笼统冶的选择问题来说袁用这种方法就没有办法解决遥例如二人零和博弈和囚徒困境博弈袁都是在很具体的情况下计算各方的收益情况遥而关于社会基本结构的问题实际上是没法具体化的袁或者换句话说袁是没法野还原冶到具体的程度的遥就算罗尔斯将社会基本益品的种类简化到五种袁在宾默尔看来也是非常不具体的遥阿玛蒂亚窑森对此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袁并且进行了经济学上的论证渊在此不展开引述冤院野不存在对一组人的不平等的简单的度量方法耶使袁最并且我们能差够者进入最好的经济学爷价值这样观一个往往的理简太性单规复杂选择则理论来反映袁而不的袁遥能被如或冶咱5暂146
者说理性选择理论能够处理的问题袁都是有着严格而具体限定的问题遥不管是囚徒困境还是零和博弈袁都是某种受到严格条件约束的具体情境遥像罗尔斯所提出的关于社会基本制度原则的选择问题袁
缘猿
就像宾默尔所认为的袁是相当笼统的问题遥比如在原初状态下以社会基本益品为条件进行选择袁在理性选择理论看来就是相当笼统的限制性条件袁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袁是相当简化的限制性条件遥对此罗尔斯也有所认识遥他说院野对于一位关心社会正义和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家来说袁基本益品指数仅仅是临时性的修补而不是经得起检验的理论遥噎噎经济学家的回应一部分是正确的院在经济学家的意识中基本益品指数并非是一种理论袁相反它属于一种正义观念袁在自由选择条件下这种正义观念成为了理性善的传统遥因此问题不再是如何对某种心理活动进行精神的测度或其他类似只属于科学研究有关问题遥然而袁它更是一个道德和实践问题遥冶咱2暂64
罗尔斯所说那种只属于科学研究的问题袁实际上包含在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内遥换句话说袁罗尔斯认为社会基本益品问题乃至正义问题袁应该在道德和实践的范畴内得以解决袁而不是通过经济学的方法遥所以在社会基本结构的基本原则的选择这样的野宏大冶问题上袁与其用基于移情偏好的道德博弈方法去理解袁不如用同情视角的方法遥海萨尼和宾默尔的移情视角袁从根本上说还是以理性利己主义为基本假定的遥但是同情和共同感袁虽然不能完全将其视作非利己主义的视角袁但是从形式上来说与利己主义视角有着重要的区别遥从同情视角出发袁虽然我们不能通过站在别人的偏好的角度对具体状况下的个人效用或总体效用最大化均衡的选择进行具体的计算袁但是也可以说
明人类在道德生活以及道德演化过程中袁为什么有站在非对等处境上关心他人福利的倾向遥况且哲学上提出的基本假设往往长久地指引着包括经济学在内的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旨趣袁就像斯密的野经济人冶假设一样遥这也正像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所说的院野哲学家只能阐明问题袁并说院耶这是你必须正视的问题遥爷我的贡献也许就在于把问题提得比以前更清楚了遥我解释了人们必须去寻找什么袁然后再由经济学家或社会科学家去寻求可能的答案袁即寻找能够满足我所说的在现实世界中必须满足的那些需要的原则遥冶咱6暂239
参考文献院
咱1暂格林袁沙皮罗.理性选择理论的病变院政治学应用批咱2暂肯窑宾默尔.博弈论与社会契约渊第1卷冤咱M暂.上海院咱3暂PhilippeFontaine.TheChangingPlaceofEmpathyinWelfareEconomics咱J暂.HistoryofPoliticalEcono鄄my33院3.2001.
咱4暂JohnC.Harsanyi.JohnRawls爷TheoryofJustice院SomeCriticalComments咱酝暂椅Justice袁PoliticalLiber鄄Rawls.Cambridge院CambridgeUniversityPress袁2008.科学技术出版社袁2004.
alism袁andUtilitarianism院ThemesfromHarsanyiand咱5暂阿玛蒂亚窑森.集体选择与社会福利咱M暂.上海院上海咱6暂麦基.思想家咱M暂.北京院三联书店袁1987.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袁2003.
判咱M暂.桂林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袁2004.
渊责任编辑吴勇冤
渊上接第员员园页冤
性尧CEO薪酬与绩效咱J暂.山西财经大学学报袁咱16暂吴大庆.对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识别与评咱1苑暂沈小燕.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契约类型的选择咱J暂.南咱1愿暂宋增基袁夏铭.行长薪酬尧薪酬差距与银行绩效咱19暂葛兆强.中国金融发展四题咱J暂.长白学刊袁2012袁
渊02冤院101原108.
咱J暂.财经研究袁2011袁渊10冤院135原143.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袁2013袁渊02冤院126原134.75原82.
2010袁渊10冤院88原94.
咱10暂黄志忠袁郗群.薪酬制度考虑外部监管了吗钥要要要咱11暂蒋海袁等.监管尧多重代理与商业银行治理的最优咱12暂戴云袁沈小燕.垄断企业高管要员工薪酬差距与
企业绩效关系研究咱J暂.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袁2013袁渊06冤院110原116.
咱13暂朱学义.基于双任务代理模型的股权激励及其经咱14暂陈学彬.中国商业银行薪酬激励机制分析咱J暂.金咱15暂宋增基袁杨天赋袁王戈阳.上市银行董事会独立
融研究袁2005袁渊园7冤院76原94.验证据咱J暂.求索袁2012袁渊12冤院5原7.
激励契约设计咱J暂.经济研究袁2010袁渊园4冤院40原52.2009袁渊12冤院49原55.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咱J暂.南开管理评论袁
价咱J暂.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袁2013袁渊园2冤院
渊责任编辑明笃冤
缘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