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教学质量评价的反思

高职探析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月

对高职教学质量评价的反思

○漆明龙

[摘要]

高职教育的“教育性”决定了其教学活动具有实践性、随机性、生命体验性和不可复制性,与普通高等教育一

“职业性”和培养目标又使高职教学评价的主体、内容、样,存在着教学质量评价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之间的矛盾;高职教育的

方式和结果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以高职教育的特性和培养目标为价值标准,以目标评价模式为视角,在反思现行高职教学质量评价诸要素的基础上构建了以能力为价值取向、凸显企业主体地位、评价内容与方式“实践化”、评价结果效用多元化的高职教学质量评价实现模式。

[关键词]

高职;教学质量评价

“高、职、教”。“高、职、教”实际上从三的高等层次,即“教、职、高”。根据这一

个维度给予了高职教育独特的定位。划分标准,高职教育具有教育性、职业“高”确定了高职教育的层次,从这个性和高等性三种特性,从而确定了高维度来看,高职教育归属高等教育范职教学的评价标准的基本价值取向和畴,有别于中等和初等教育;“职”确定基本内容。了高职教育的类型,从这个维度来看,(二)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高等层高职教育归属职业教育的范畴,有别

于普通教育;次,其培养目标在于让学生“教”确定了高职教育仍“会工作”。然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因而必“会工作”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它有须以培养人为宗旨,遵循教育规律。在别于中等职业学校培养技术工人的目市场经济条件下,当教育规律与经济标,更强调学生独立发现、分析、解决规律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矛盾时,需优问题的综合能力;二是有别于培养学先遵循教育规律。术型和工程型人才的普通高等教育,

当然,确定价值标准还需明确强调学生技能和技术的掌握,服务一“高、职、教”三者之间的关系。笔者认线。为,高职教育是一种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类型中的层次”。

教育具有实践性、操作性、技术技能因此,高职教育首先是一种教育,再是

性、综合性的特点,那么,在这样的前一种职业教育,最后才是职业教育中

近年来,教学质量评价屡遭非议,

甚至触及到其存在的必要性。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其教育和职业的双重属性增加了教学评价的复杂性,因而也招来了更多的批判之声。笔者认为,教学质量评价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问题的实质在于评价的价值标准与实现形式之间的一致性。

一、高职教学质量评价的价值标准评价的首要环节在于确定评价标准,而价值标准又是确定评价标准的必要前提。高职教育的特性和培养目标设定了高职教育的教学评价有别于其他类型和层次的教育,也设定了教学评价标志的基本价值取向。

(一)高职教育的特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性可以归结为

网络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新颖独特的环境。网络一方面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便利和乐趣,但网络也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也使许多学生长期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不能自拔,对其心理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侵蚀,出现一系列的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因此,高职院校要把网络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当作一件大事来抓,要充分发挥校园信息的作用,尽可能把一些流入学校的消极消息过滤,又对一些难以过滤的消极信息进行平衡。在网络日常管理中,要加强检查和监控,保证校园网信息传播的有序性。同时,加强法制教育、健全法制,要依靠法制所具有的强制性导向作用克服网络环境育人功能的自发消极因素,增强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指导他们识别良莠,提高自我约束和自我保护的能力,鼓励他们进行网络道德创新,提高个人修养水平,养成道德自律的好习惯。通过建构宽松自由又规范有序的网络环境,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强化在无人监督的环境下自觉约束自己的网络行为,增强自我意识和行为责任意识,增强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水平,使他们正确认识虚拟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

(三)重视学习环境建设

针对高职学生学习无力的现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进取的学习环境很必要,而且是当务之急。要严格考试制度,奖优罚劣,坚决杜绝作弊现象;充实图书资料,建立多功能阅览室,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经常聘请知名学者、教授到校讲课,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还可

成立就业指导小组,经常给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帮助学生寻

找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并推荐品学兼优的学生优先就业;根据高职生自身的特点,可经常让学生到对口单位实习,派专人指导,为学生顺利就业提前做好准备;根据学生的需要开设各种培训班,增强学生的竞争实力;重视优良校风和班风的培育,营造民主平等的心理氛围,倡导团结合作互助精神,养成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要优化课堂教学环境,应当运用心理学规律,优化学生成长的心理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之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能用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渗透性的心理教育,让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中迅速增长才干,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参考文献:[1]单强.推动“四化”建设,打造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体系[DB/OL].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info29196.htm,2007-10-27.

[2]欧阳丹.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青年研究,2003,(3):29-30.

[3]SusanN.Noeksema,ChristopherG.Davis.Thanksforsharingthat:Ruminatorsandtheirsocialsupportnetwork[J].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99,77(4):801-814.

[4]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7-98.

(作者单位:湖南,岳阳职业技术学院414000)

102

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月

提下,高职教学及其质量能否评价?如何评价?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找到与评价的价值标准一致的恰当的评价模式。

二、目标评价模式视角下的高职教学质量评价

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评价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书中指出,

判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教育目标的过程”,“目标的用意在于使学生的行为类型产生某些期望的变化,因而,评价就是判定这些行为变化实际发生的程度的过程”。由此,泰勒创立了目标评价模式。尽管后人对目标模式的评价褒贬兼有,但它的基本思想仍然在实践操作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对评价主体的反思

教学质量评价是评价主体主观能动的过程。不同的评价主体站在不同的立场、以不同的视角对教学进行评价。评价主体选择及其所处的地位直接决定教学质量评价的内容、形式及其与价值标准的适应性。

当前,高职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具有复杂性,用人单位、教育行政部门、家长、学校、教师、学生等都已进入评价主体的行列。近年来,“高校教学工作评估”的开展,教育行政部门在高职教学质量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另一方面,学校作为教育教学的专门机构,在教学评价中长期起主导作用。由此形成了教育系统内部评价为主,用人单位和社会评价为辅的格局。

(二)对评价内容的反思

评价内容是不同评价主体博弈的具体体现。教育行政部门注重对高职院校的规范和管理,往往通过人员、组织、物质、技术、信息和管理等因素群的外部量化特征来对高职教育教学进行评价;社会(用人单位、家长等)则注重对教育教学结果,如学生的技术技能、综合素质和能力、就业状况等的评价;学校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是教育行政部门评价和社会评价的平衡器,通过确定相关评价内容和评价机制,一方面要符合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价要求;另一方面要符合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期望。

然而,从实践层面来看,高职院校的教学评价内容仍然带有明显的普通高校色彩,职业性缺失。以理论知识点的考核和评价为主,实践性内容的考核所占比例不大,甚至某些操作性的技术技能内容也被简化为知识性的考核。

(三)对评价方式的反思

高职教学质量的评价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普通高校教学评价方式的移植,因而教育性、知识性突出而职业性、实践性不足。长期以来,高职教学质量评价多采用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等评价方式。无论对教师、学生,还是对教学的评价,通常以统一的量化指标来衡量,即以标准的价值来评价多样化的教学现实。由于高职教育教学的实践性强,注重综合素质和能力,因而以标准价值确定的评价标准容易使高职教学质量评价陷入教条主义的

“会工作”泥潭,不仅不能达到让学生

的培养目标,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对高职教学产生唯知识、唯理论的导向,日益偏离高职教育的宗旨。

(四)对评价结果的反思

评价结果的表现形式以及评价结果的使用直接关系评价目的的实现程度。就评价结果的表现形式而言,当前高职教学评价的主要表现形式仍然是数字或变相的数字(如优秀、优良、合格、不合格等),这些表现形式决定了对评价结果的使用范围仅仅局限于功利性目的,其反馈、激励和调节作用没有发挥。特别是对于高职教育教学而言,一个简单的数字根本不足以说明学生综合能力和索质的发展状况,更不能说明学院整体的教学质量水平,对改进教学质量的参考价值甚微。

三、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学质量评价的设定

高职教学质量评价的价值标准在于高职教育的特性和培养目标。因此,在目标评价模式下,培养目标设定了评价的理念、主体、内容、方式以及结果效用等诸要素。

(一)能力本位的价值取向“会工作”内在地设定了高职教学质量评价的价值取向不是学历本位,而是能力本位的。首先,“会工作”所指的是具备工作所需要的能力,而学历不代表能力;其次,“会工作”是综合能力和素质的体现,包括技术、技能、沟通、协调、职业道德以及对国家相关政策和法律、行业规范、操作规范、工作惯例的了解和运用,这些能力是书斋式教学所无法培养的。因此,教学质量评价主体的选择、评价内容与方式的确定、评价结果的使用都要以“能力”为价值导向。

(二)企业主体地位的凸显“校企合作”是具有高职特色的办学模式,随着“工学交替”、“订单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企业在高职教育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企业不仅成为高职办学的投资者、教育成果的享用者,更是深入到高职教育教学的内部,如直接参与师资队

伍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因此,在“企业全程参与”的校企深度合作模式下,企业应当成为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之一。

当然,在教学质量评价中,校企双方也应有明确的分工,以发挥各自特长。例如,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由企业把关,属于高等教育范畴的目标考核由学院确定,属于专业技术范畴的具体要求由企业规定和组织考核。

“实践化”(三)评价内容与方式的

轻在高职教学评价中,“重知识、

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普遍存在,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背道而驰。加之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形成的“考什么、学什么;怎么考、怎么学”的考试文化,评价内容与方式则成为高职教学的指挥棒。

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高职教学质量评价的内容与方式应当“实践化”。就评价内容而言,重心应当放在对实践操作内容的考核,对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活动开展、学生实际技术、技能和综合能力发展的评价都应以是否服务于“会工作”为价值标准;就评价方式而言,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需强化定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以口试、操作性考试、档案袋评价等形式真实反映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评价结果效用的多元化

评价不是目的,评价结果具有明显的导向、激励和调节功能。因此,评价结果对于不同的主体具有不同的效用。通过评价,对学校要起到制定较高标准的长远发展规划,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作用;对社会用人单位,要起到为学校的发展,为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不遗余力的人力支持、参与学校办学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作用;对于家长,要起到协同学校共同育人的作用;对于教师,要起到改进教法、提高授课能力与水平的作用;对于学生,要起到自我反思、引导发展和改进方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Tyler,R.W.(1949).BasicProciplesofCurriculumandInstuction.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

[2]首珩.高职学院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5,(1).

[3]陈玉华,武智慧,姚虹华,张东林.民

航服务专业校企全程合作教育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2).

[4]荀玉森.对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研究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3,(12).

(作者单位: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103

高职探析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月

对高职教学质量评价的反思

○漆明龙

[摘要]

高职教育的“教育性”决定了其教学活动具有实践性、随机性、生命体验性和不可复制性,与普通高等教育一

“职业性”和培养目标又使高职教学评价的主体、内容、样,存在着教学质量评价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之间的矛盾;高职教育的

方式和结果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以高职教育的特性和培养目标为价值标准,以目标评价模式为视角,在反思现行高职教学质量评价诸要素的基础上构建了以能力为价值取向、凸显企业主体地位、评价内容与方式“实践化”、评价结果效用多元化的高职教学质量评价实现模式。

[关键词]

高职;教学质量评价

“高、职、教”。“高、职、教”实际上从三的高等层次,即“教、职、高”。根据这一

个维度给予了高职教育独特的定位。划分标准,高职教育具有教育性、职业“高”确定了高职教育的层次,从这个性和高等性三种特性,从而确定了高维度来看,高职教育归属高等教育范职教学的评价标准的基本价值取向和畴,有别于中等和初等教育;“职”确定基本内容。了高职教育的类型,从这个维度来看,(二)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高等层高职教育归属职业教育的范畴,有别

于普通教育;次,其培养目标在于让学生“教”确定了高职教育仍“会工作”。然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因而必“会工作”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它有须以培养人为宗旨,遵循教育规律。在别于中等职业学校培养技术工人的目市场经济条件下,当教育规律与经济标,更强调学生独立发现、分析、解决规律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矛盾时,需优问题的综合能力;二是有别于培养学先遵循教育规律。术型和工程型人才的普通高等教育,

当然,确定价值标准还需明确强调学生技能和技术的掌握,服务一“高、职、教”三者之间的关系。笔者认线。为,高职教育是一种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类型中的层次”。

教育具有实践性、操作性、技术技能因此,高职教育首先是一种教育,再是

性、综合性的特点,那么,在这样的前一种职业教育,最后才是职业教育中

近年来,教学质量评价屡遭非议,

甚至触及到其存在的必要性。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其教育和职业的双重属性增加了教学评价的复杂性,因而也招来了更多的批判之声。笔者认为,教学质量评价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问题的实质在于评价的价值标准与实现形式之间的一致性。

一、高职教学质量评价的价值标准评价的首要环节在于确定评价标准,而价值标准又是确定评价标准的必要前提。高职教育的特性和培养目标设定了高职教育的教学评价有别于其他类型和层次的教育,也设定了教学评价标志的基本价值取向。

(一)高职教育的特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性可以归结为

网络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新颖独特的环境。网络一方面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便利和乐趣,但网络也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也使许多学生长期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不能自拔,对其心理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侵蚀,出现一系列的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因此,高职院校要把网络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当作一件大事来抓,要充分发挥校园信息的作用,尽可能把一些流入学校的消极消息过滤,又对一些难以过滤的消极信息进行平衡。在网络日常管理中,要加强检查和监控,保证校园网信息传播的有序性。同时,加强法制教育、健全法制,要依靠法制所具有的强制性导向作用克服网络环境育人功能的自发消极因素,增强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指导他们识别良莠,提高自我约束和自我保护的能力,鼓励他们进行网络道德创新,提高个人修养水平,养成道德自律的好习惯。通过建构宽松自由又规范有序的网络环境,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强化在无人监督的环境下自觉约束自己的网络行为,增强自我意识和行为责任意识,增强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水平,使他们正确认识虚拟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

(三)重视学习环境建设

针对高职学生学习无力的现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进取的学习环境很必要,而且是当务之急。要严格考试制度,奖优罚劣,坚决杜绝作弊现象;充实图书资料,建立多功能阅览室,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经常聘请知名学者、教授到校讲课,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还可

成立就业指导小组,经常给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帮助学生寻

找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并推荐品学兼优的学生优先就业;根据高职生自身的特点,可经常让学生到对口单位实习,派专人指导,为学生顺利就业提前做好准备;根据学生的需要开设各种培训班,增强学生的竞争实力;重视优良校风和班风的培育,营造民主平等的心理氛围,倡导团结合作互助精神,养成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要优化课堂教学环境,应当运用心理学规律,优化学生成长的心理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之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能用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渗透性的心理教育,让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中迅速增长才干,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参考文献:[1]单强.推动“四化”建设,打造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体系[DB/OL].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info29196.htm,2007-10-27.

[2]欧阳丹.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青年研究,2003,(3):29-30.

[3]SusanN.Noeksema,ChristopherG.Davis.Thanksforsharingthat:Ruminatorsandtheirsocialsupportnetwork[J].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99,77(4):801-814.

[4]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7-98.

(作者单位:湖南,岳阳职业技术学院414000)

102

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月

提下,高职教学及其质量能否评价?如何评价?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找到与评价的价值标准一致的恰当的评价模式。

二、目标评价模式视角下的高职教学质量评价

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评价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书中指出,

判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教育目标的过程”,“目标的用意在于使学生的行为类型产生某些期望的变化,因而,评价就是判定这些行为变化实际发生的程度的过程”。由此,泰勒创立了目标评价模式。尽管后人对目标模式的评价褒贬兼有,但它的基本思想仍然在实践操作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对评价主体的反思

教学质量评价是评价主体主观能动的过程。不同的评价主体站在不同的立场、以不同的视角对教学进行评价。评价主体选择及其所处的地位直接决定教学质量评价的内容、形式及其与价值标准的适应性。

当前,高职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具有复杂性,用人单位、教育行政部门、家长、学校、教师、学生等都已进入评价主体的行列。近年来,“高校教学工作评估”的开展,教育行政部门在高职教学质量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另一方面,学校作为教育教学的专门机构,在教学评价中长期起主导作用。由此形成了教育系统内部评价为主,用人单位和社会评价为辅的格局。

(二)对评价内容的反思

评价内容是不同评价主体博弈的具体体现。教育行政部门注重对高职院校的规范和管理,往往通过人员、组织、物质、技术、信息和管理等因素群的外部量化特征来对高职教育教学进行评价;社会(用人单位、家长等)则注重对教育教学结果,如学生的技术技能、综合素质和能力、就业状况等的评价;学校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是教育行政部门评价和社会评价的平衡器,通过确定相关评价内容和评价机制,一方面要符合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价要求;另一方面要符合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期望。

然而,从实践层面来看,高职院校的教学评价内容仍然带有明显的普通高校色彩,职业性缺失。以理论知识点的考核和评价为主,实践性内容的考核所占比例不大,甚至某些操作性的技术技能内容也被简化为知识性的考核。

(三)对评价方式的反思

高职教学质量的评价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普通高校教学评价方式的移植,因而教育性、知识性突出而职业性、实践性不足。长期以来,高职教学质量评价多采用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等评价方式。无论对教师、学生,还是对教学的评价,通常以统一的量化指标来衡量,即以标准的价值来评价多样化的教学现实。由于高职教育教学的实践性强,注重综合素质和能力,因而以标准价值确定的评价标准容易使高职教学质量评价陷入教条主义的

“会工作”泥潭,不仅不能达到让学生

的培养目标,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对高职教学产生唯知识、唯理论的导向,日益偏离高职教育的宗旨。

(四)对评价结果的反思

评价结果的表现形式以及评价结果的使用直接关系评价目的的实现程度。就评价结果的表现形式而言,当前高职教学评价的主要表现形式仍然是数字或变相的数字(如优秀、优良、合格、不合格等),这些表现形式决定了对评价结果的使用范围仅仅局限于功利性目的,其反馈、激励和调节作用没有发挥。特别是对于高职教育教学而言,一个简单的数字根本不足以说明学生综合能力和索质的发展状况,更不能说明学院整体的教学质量水平,对改进教学质量的参考价值甚微。

三、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学质量评价的设定

高职教学质量评价的价值标准在于高职教育的特性和培养目标。因此,在目标评价模式下,培养目标设定了评价的理念、主体、内容、方式以及结果效用等诸要素。

(一)能力本位的价值取向“会工作”内在地设定了高职教学质量评价的价值取向不是学历本位,而是能力本位的。首先,“会工作”所指的是具备工作所需要的能力,而学历不代表能力;其次,“会工作”是综合能力和素质的体现,包括技术、技能、沟通、协调、职业道德以及对国家相关政策和法律、行业规范、操作规范、工作惯例的了解和运用,这些能力是书斋式教学所无法培养的。因此,教学质量评价主体的选择、评价内容与方式的确定、评价结果的使用都要以“能力”为价值导向。

(二)企业主体地位的凸显“校企合作”是具有高职特色的办学模式,随着“工学交替”、“订单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企业在高职教育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企业不仅成为高职办学的投资者、教育成果的享用者,更是深入到高职教育教学的内部,如直接参与师资队

伍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因此,在“企业全程参与”的校企深度合作模式下,企业应当成为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之一。

当然,在教学质量评价中,校企双方也应有明确的分工,以发挥各自特长。例如,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由企业把关,属于高等教育范畴的目标考核由学院确定,属于专业技术范畴的具体要求由企业规定和组织考核。

“实践化”(三)评价内容与方式的

轻在高职教学评价中,“重知识、

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普遍存在,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背道而驰。加之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形成的“考什么、学什么;怎么考、怎么学”的考试文化,评价内容与方式则成为高职教学的指挥棒。

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高职教学质量评价的内容与方式应当“实践化”。就评价内容而言,重心应当放在对实践操作内容的考核,对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活动开展、学生实际技术、技能和综合能力发展的评价都应以是否服务于“会工作”为价值标准;就评价方式而言,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需强化定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以口试、操作性考试、档案袋评价等形式真实反映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评价结果效用的多元化

评价不是目的,评价结果具有明显的导向、激励和调节功能。因此,评价结果对于不同的主体具有不同的效用。通过评价,对学校要起到制定较高标准的长远发展规划,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作用;对社会用人单位,要起到为学校的发展,为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不遗余力的人力支持、参与学校办学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作用;对于家长,要起到协同学校共同育人的作用;对于教师,要起到改进教法、提高授课能力与水平的作用;对于学生,要起到自我反思、引导发展和改进方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Tyler,R.W.(1949).BasicProciplesofCurriculumandInstuction.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

[2]首珩.高职学院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5,(1).

[3]陈玉华,武智慧,姚虹华,张东林.民

航服务专业校企全程合作教育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2).

[4]荀玉森.对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研究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3,(12).

(作者单位: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103


相关文章

  • 重庆市高职院校人文素质选修课开设现状反思
  • 2 1 年 02 和 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J 1 0 2第 3 卷第三期 u. 1 2 l 总第 7 期 7 重庆市高职院校人文素质选修课开设现状反思 张益萍 ( 重庆 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重庆 413 ) 031 [ 要] 文通过对重庆市部 ...查看


  • 高职教师继续教育培养模式及培养效果的评价体系研究
  • 摘 要:教育界对高职技能型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研究,定性分析多,定量研究甚少.文章提出高职技能型教师继续教育模式体系是多元化的,首次提出高职技能型教师继续教育多层次目标体系内容,并尝试提出模糊评价高职技能型教师继续教育培养效果的思路. 关键词 ...查看


  • 试论高职院校教研室实行精细化管理的思考
  • 关于训练机构教研室精细化管理的几点看法 摘要:教研室是训练机构教学管理的基层组织,是教学.科研.师资培训.教书育人等职能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在训练机构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训练机构要重视教研室建设,加强精细化管理,走内涵发展 ...查看


  •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 第32卷第5期2014年9月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Vol.32No.5Sep.2014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白 杨 (西安航空学院招生就业指导中心,陕西西安710077) 摘 要: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于学生的评价体系主要有 ...查看


  • 形成性评价在高职英语视听说课程中应用的案例研究
  • 摘要:常用的课程评价包括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而较之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更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找出问题症结所在,也能帮助老师从学生的反馈中反思教学过程,调整教学计划,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采用实验方式和问卷调查方 ...查看


  • 高职[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性教学活动反思
  • 提要如何根据学校实际和课程内容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本文根据高职<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实施,对课程实践性教学活动的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 ...查看


  • 高职教育中实施PBL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模式,其基本要求就是以学科领域的问题作为学习的出发点,将体验和经验的获得作为知识学习的重要途径,该模式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和技能的掌握,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 ...查看


  • 近年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综述
  • GAOZHIYANJIU高职研究 近年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综述 □郭 摘 扬王琴 要: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状的理性分析,从人才培养目标.过程. 内容.方法.学制和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查看


  • 高职教育中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 摘要:随着信息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对于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授课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也要求学生通过有效的实践训练提升操作技能,同时要求实现学生职业道德水平的提升.现阶段,我国社会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