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世三公一帝王--盟主袁绍背后的门阀士族力量

1995年播放《三国演义》的时候,大家年纪都不算太大,对历史的压根谈不上有什么热衷;前些年穿越小说开始走红,这些年百家讲坛火了易中天、于丹等不少人,加上阎崇年耳光事件爆发的草根历史研究热,以及《明朝那些事儿》等一票戏说或者白话说正史的书籍,掀起了新一轮的所谓国学热,于是近来《新三国》的播出,在引来了数不清的漫骂(在下好像还没看到或者听到过什么正面的评价)的同时,也多出了许多疑问考证。如今大家已不像从前那样一切以《三国演义》为所有标准,尽管大家并不想听到《三国演义》中所谓正面主角的人物,在正史中有哪些不堪或者被严重夸大,但这一点都不妨碍大家希望从真正的历史中更多的去了解那些在《三国演义》中充当重要配角的人物,比如袁家到底有多大,袁绍和袁术何以在雄踞一方的时候能够得到如此多的支持……

“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相信大家对李寻欢家并不陌生,虚构的世界中,为了突出李家的显赫(在下料来,必然也是古龙应对金庸祖上的“一门七进士,叔侄两翰林”吧),故有此说,但若真与历史上的豪门比,还真是萤火之光与日月争辉,要知道晚唐有句流行的话叫,“进士轻薄”,宋明清三朝,进士及第,也只是有了做官的资格,探花,进士及第第三名。“旧时王谢堂前燕”,才是真正的门阀大家,“五世三公一帝王”,才是士族门第的最高标杆。这王谢,说的是东晋的王家与谢家,王家是谁?王羲之家。谢家是谁?创造中国以少胜多最高纪录的谢安、谢玄的家族;这“五世三公一帝王”,便是东汉的袁家,也就是袁绍和袁术两兄弟的家族。

首先介绍一下何谓三公。三公九卿制是秦汉时期的官制,最早由李斯建议,三公乃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其中丞相为文官最高首长,主管行政;太尉为武官最高首长,主管军事;御史大夫掌监察。九卿在此就不做详述。至隋文帝创三省六部制之前,三公九卿制一直沿用至两晋,但其官名却早已发生了改变,汉武帝时改“太尉”之名为“大司马”,汉成帝时改“御史大夫”之名为“大司空”,汉哀帝时改“丞相”更为“大司徒”。到了袁家五世三公之时,用的便是这后者的官名。

袁绍袁术的高祖袁安,字邵公,通过举孝廉,任阴平长、任城令。至明帝时,任楚郡太守、河南尹。多年后历任太仆、司空、司徒。以袁安为起点,汝南袁氏成为东汉有名的世家大族。

PS:有个成语叫“袁安困雪”,《后汉书.袁安传》是这么记载的,“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皆饿,不宜干人。’令以为贤,举为孝廉。”

袁安已降,袁绍袁术的曾祖父,即袁安的的儿子袁京官拜司空;袁绍袁术的祖父,即袁京的儿子袁汤更牛逼,司空、司徒、太尉都干过;袁绍袁术的父亲,即袁汤的儿子袁逢亦至司空,甚至袁逢的弟弟袁隗亦至司徒、太傅。四世中居三公之位者多达五人,故号称“四世三公”,门生故吏自然遍布朝野。到此为止,是为“四世三公”。为什么要跟“五世三公一帝王”划分开呢?因为这四世三公,在历史上,是被公认为实至名归的。袁绍官拜大将军、太尉,大家都知道怎么来的,至于袁术自号“仲家皇帝”,更是被视为笑柄尔。

如此门第,在可谓权势滔天,盛极一时啊。袁绍袁术继承家业,其号召力,自然不是当时的宦官之后曹操,落魄中山靖王之后刘备可比的。但说到各地方的门生故吏以及大多数的地方官吏如何都对袁家的两个代表都不遗余力的支持,就要说说汉朝的选官体制了。

汉朝的选官制度称为察举,察举一般有孝廉、贤良、秀才等科。举孝廉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曹操就是二十岁被举孝廉,入洛阳为郎的;贤良则是不定期的选材,就是皇帝挂了换新皇帝,或者国家发生什么天灾(古代意为上天为国家执政错误的警示)等时候,由皇帝对全国下诏选举人才;秀才后称“茂才”(避东汉光武帝刘秀之讳,改称茂才),熟悉“茂才科”的人应该知道,这是选拔特殊人才时的名目,在汉朝,一般是是国家为应对各种突发事件而征集的人才,比如军事行动需要军事人才啊,比如黄河决堤时需要治水人才等等。除此三种之外,当然还有一条重要的通道,即丞相、列侯、刺史、守相等推举,简单来 说也就是两千石的官吏都有权利推举,不论是中央官员还是地方官员。而实际上,只有举孝廉(汉武帝时起,规定每个州郡每年必须推举孝廉到中央,当然各地名额都是有限的)和高官的推举,才是最主要的入仕途径。袁家四世五人官居三公之职位(他们担任两千石官吏时就已经可以推举了)超过半个世纪,在地方和在中央推举之人,数不胜数,遍及全国各个角落,这些人被推举的人,自然视自己为袁家的门生故吏,以主公尊袁家之家主。

当时不论是孝廉、贤良、茂才还是高官推举,都必须通过考核才能任官职,要是通不过考核,那还是得洗洗睡,也就是说,想当官,还得有学问,学问哪来?读书呗。汉朝读书不比如今,那年头可没有纸,一片竹简只能写二十多个字,要抄的话得体力活暂且不计,这竹简与笔墨成本,也不是平常人能但得起的,所以那时候才有种说法叫“留子黄金,不如留子一经”(汉代重经学),家中藏书的资本,便成为了为官仕途的资本。谁家书最多?当然是高官士族门第了,他们才有钱有学识藏书,有钱商人没用,工商不得入仕……所以,生在大家族里才有书读,袁家无疑具备了这个条件。袁家的子弟,亲戚,朋友,自然就汇集到了袁阀的门下,外地一些次一级的或者差一些的门第,也会想办法将自己的子弟后代送入袁家求学,而极少数的贫穷子弟,也有可能因为才俊被袁家欣赏而收入门生,这一切都因为袁家无与伦比的政治资本和书本资本。

积累到袁绍这一辈,盘根错节的门生故吏,已经遍及整个中国的每一个角落,所以当袁绍登高一呼,要救大汉与倾倒之时,天下响应,也正是因为这种支持,袁绍才能理所当然的成为十八路诸侯的盟主,也正是因为这种关系,担任会盟伐董卓的联军粮草,才会由袁术负责(不是袁家人发话,别人未必肯以粮草资助)。袁绍和袁术(尤其是袁绍,因为自身的品格与修养远超袁术,又以上一代长子的继子身份自称袁家这一代的家主)正是承袭了这四世的政治和财富积累,才能在最初阶段一呼百应,独占鳌头,众望所归。

这一切,就是盟主袁绍背后真正的力量。这遍及各地的士族门第,曾经帮助光武帝成功登顶,所以那一刻,袁绍也相信自己一定能依靠袁阀背后的强大力量复制刘秀的成功……

1995年播放《三国演义》的时候,大家年纪都不算太大,对历史的压根谈不上有什么热衷;前些年穿越小说开始走红,这些年百家讲坛火了易中天、于丹等不少人,加上阎崇年耳光事件爆发的草根历史研究热,以及《明朝那些事儿》等一票戏说或者白话说正史的书籍,掀起了新一轮的所谓国学热,于是近来《新三国》的播出,在引来了数不清的漫骂(在下好像还没看到或者听到过什么正面的评价)的同时,也多出了许多疑问考证。如今大家已不像从前那样一切以《三国演义》为所有标准,尽管大家并不想听到《三国演义》中所谓正面主角的人物,在正史中有哪些不堪或者被严重夸大,但这一点都不妨碍大家希望从真正的历史中更多的去了解那些在《三国演义》中充当重要配角的人物,比如袁家到底有多大,袁绍和袁术何以在雄踞一方的时候能够得到如此多的支持……

“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相信大家对李寻欢家并不陌生,虚构的世界中,为了突出李家的显赫(在下料来,必然也是古龙应对金庸祖上的“一门七进士,叔侄两翰林”吧),故有此说,但若真与历史上的豪门比,还真是萤火之光与日月争辉,要知道晚唐有句流行的话叫,“进士轻薄”,宋明清三朝,进士及第,也只是有了做官的资格,探花,进士及第第三名。“旧时王谢堂前燕”,才是真正的门阀大家,“五世三公一帝王”,才是士族门第的最高标杆。这王谢,说的是东晋的王家与谢家,王家是谁?王羲之家。谢家是谁?创造中国以少胜多最高纪录的谢安、谢玄的家族;这“五世三公一帝王”,便是东汉的袁家,也就是袁绍和袁术两兄弟的家族。

首先介绍一下何谓三公。三公九卿制是秦汉时期的官制,最早由李斯建议,三公乃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其中丞相为文官最高首长,主管行政;太尉为武官最高首长,主管军事;御史大夫掌监察。九卿在此就不做详述。至隋文帝创三省六部制之前,三公九卿制一直沿用至两晋,但其官名却早已发生了改变,汉武帝时改“太尉”之名为“大司马”,汉成帝时改“御史大夫”之名为“大司空”,汉哀帝时改“丞相”更为“大司徒”。到了袁家五世三公之时,用的便是这后者的官名。

袁绍袁术的高祖袁安,字邵公,通过举孝廉,任阴平长、任城令。至明帝时,任楚郡太守、河南尹。多年后历任太仆、司空、司徒。以袁安为起点,汝南袁氏成为东汉有名的世家大族。

PS:有个成语叫“袁安困雪”,《后汉书.袁安传》是这么记载的,“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皆饿,不宜干人。’令以为贤,举为孝廉。”

袁安已降,袁绍袁术的曾祖父,即袁安的的儿子袁京官拜司空;袁绍袁术的祖父,即袁京的儿子袁汤更牛逼,司空、司徒、太尉都干过;袁绍袁术的父亲,即袁汤的儿子袁逢亦至司空,甚至袁逢的弟弟袁隗亦至司徒、太傅。四世中居三公之位者多达五人,故号称“四世三公”,门生故吏自然遍布朝野。到此为止,是为“四世三公”。为什么要跟“五世三公一帝王”划分开呢?因为这四世三公,在历史上,是被公认为实至名归的。袁绍官拜大将军、太尉,大家都知道怎么来的,至于袁术自号“仲家皇帝”,更是被视为笑柄尔。

如此门第,在可谓权势滔天,盛极一时啊。袁绍袁术继承家业,其号召力,自然不是当时的宦官之后曹操,落魄中山靖王之后刘备可比的。但说到各地方的门生故吏以及大多数的地方官吏如何都对袁家的两个代表都不遗余力的支持,就要说说汉朝的选官体制了。

汉朝的选官制度称为察举,察举一般有孝廉、贤良、秀才等科。举孝廉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曹操就是二十岁被举孝廉,入洛阳为郎的;贤良则是不定期的选材,就是皇帝挂了换新皇帝,或者国家发生什么天灾(古代意为上天为国家执政错误的警示)等时候,由皇帝对全国下诏选举人才;秀才后称“茂才”(避东汉光武帝刘秀之讳,改称茂才),熟悉“茂才科”的人应该知道,这是选拔特殊人才时的名目,在汉朝,一般是是国家为应对各种突发事件而征集的人才,比如军事行动需要军事人才啊,比如黄河决堤时需要治水人才等等。除此三种之外,当然还有一条重要的通道,即丞相、列侯、刺史、守相等推举,简单来 说也就是两千石的官吏都有权利推举,不论是中央官员还是地方官员。而实际上,只有举孝廉(汉武帝时起,规定每个州郡每年必须推举孝廉到中央,当然各地名额都是有限的)和高官的推举,才是最主要的入仕途径。袁家四世五人官居三公之职位(他们担任两千石官吏时就已经可以推举了)超过半个世纪,在地方和在中央推举之人,数不胜数,遍及全国各个角落,这些人被推举的人,自然视自己为袁家的门生故吏,以主公尊袁家之家主。

当时不论是孝廉、贤良、茂才还是高官推举,都必须通过考核才能任官职,要是通不过考核,那还是得洗洗睡,也就是说,想当官,还得有学问,学问哪来?读书呗。汉朝读书不比如今,那年头可没有纸,一片竹简只能写二十多个字,要抄的话得体力活暂且不计,这竹简与笔墨成本,也不是平常人能但得起的,所以那时候才有种说法叫“留子黄金,不如留子一经”(汉代重经学),家中藏书的资本,便成为了为官仕途的资本。谁家书最多?当然是高官士族门第了,他们才有钱有学识藏书,有钱商人没用,工商不得入仕……所以,生在大家族里才有书读,袁家无疑具备了这个条件。袁家的子弟,亲戚,朋友,自然就汇集到了袁阀的门下,外地一些次一级的或者差一些的门第,也会想办法将自己的子弟后代送入袁家求学,而极少数的贫穷子弟,也有可能因为才俊被袁家欣赏而收入门生,这一切都因为袁家无与伦比的政治资本和书本资本。

积累到袁绍这一辈,盘根错节的门生故吏,已经遍及整个中国的每一个角落,所以当袁绍登高一呼,要救大汉与倾倒之时,天下响应,也正是因为这种支持,袁绍才能理所当然的成为十八路诸侯的盟主,也正是因为这种关系,担任会盟伐董卓的联军粮草,才会由袁术负责(不是袁家人发话,别人未必肯以粮草资助)。袁绍和袁术(尤其是袁绍,因为自身的品格与修养远超袁术,又以上一代长子的继子身份自称袁家这一代的家主)正是承袭了这四世的政治和财富积累,才能在最初阶段一呼百应,独占鳌头,众望所归。

这一切,就是盟主袁绍背后真正的力量。这遍及各地的士族门第,曾经帮助光武帝成功登顶,所以那一刻,袁绍也相信自己一定能依靠袁阀背后的强大力量复制刘秀的成功……


相关文章

  • 历史上的刘备为什么不重用赵云
  • 历史上的刘备为什么不重用赵云 没别的原因,在那乱世之中. 为官清廉.一将功成万骨枯,盛行门阀制度,"四世三公"的身世是决定因素. 第三个原因是赵云时运不济,徐晃?三国9中像张飞这种常常醉酒鞭打士卒的人居然都有84的统帅, ...查看


  • 刘备为何不重用赵云?这其中到底有怎样的秘密
  • 刘备为何不重用赵云?这其中到底有怎样的秘密 刘备为何不重用赵云?有人总结赵云不是出身贵族,没有马超的身价,不是结义兄弟,没有关张的关系,不是很早出名,没有黄忠的名声,这三无谁还会重用啊.事实是这样吗?来揭秘吧对此提出自己的观点. 有人说赵云 ...查看


  • 文史常识12-汉代察举制度与魏晋九品中正制
  • 文史常识12-汉代察举制度与魏晋九品中正制.txt机会就像秃子头上一根毛,你抓住就抓住了,抓不住就没了.我和你说了10分钟的话,但却没有和你产生任何争论.那么,我们之间一定有个人变得虚伪无比!过错是短暂的遗憾,错过是永远的遗憾.相遇是缘,相 ...查看


  • 柳宗元做官何和用人之道
  • 柳宗元论官场和为人之道 唐代官制 唐承隋制,官场仍由门阀士族主导,一般人很难挤进去,当时大多数读书人靠投门托情.投机钻营来求官取利,这已是社会的常态.为求官阿谀权势,以至卑躬屈膝,时人也不为耻.读书人上书权贵,献文献诗显白取媚蔚然成风.这股 ...查看


  • 中国古代宗法制的产生及其影响
  • 中国古代宗法制的产生及其影响 王明娇,池州学院历史与社会学系09级综合文科教育专业 摘 要:宗法制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制度之一,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甚至在当今社会宗法制的影响依然很大.本文将系统的阐述何为宗法制?宗法制是怎样产生的 ...查看


  •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一.门阀世族的形成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阶级结构有了变化,门阀世族取代了秦汉时期世家地主的地位.门阀世族是世家地主的继承,也是世家地主的发展,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地主阶级内部属于占统治的等级.在地主阶级内部 ...查看


  • 古代的门阀制度与姓氏族谱
  • 广西   贺州    董全吉 <汉书?地理志>载:"周爵五等,而士三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满五十为附庸.盖千八百国.".<史记>云:"周封五等:公.侯.伯.子.男&qu ...查看


  • 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与拓跋民族精神的丧失
  • 第22卷第6期 V01.22No.6 许昌学院学报 JOURNAL0FXUCHAN(:UNIVERSITY 2003年第6期 No.6.20()3 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与拓跋民族精神的丧失 赵向群.侯文昌 (西北师范大学吏学院,甘肃兰州7300 ...查看


  •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
  •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 引:南北朝史的视野 [南朝化or北朝化] 唐长孺"南朝化":唐代经济.政治.军事以及文化诸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它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由前期向后期的转变.但这些变化,或者说这些变化中的最重要部分,乃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