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动物儿歌 教案

正安二小一年级语文下册公开课教案

教师:杨晓春

识字5《动物儿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①会读“蜻、蜓”等12个生字,会写“迷. 造. 运”等7个生字; ②能正确. 流利地朗读儿歌;

③初步感知形声字的构字方法,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①借助拼音及多种形式地读读准字词;

②利用课件. 表演读等形式正确. 流利地朗读韵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文中小动物的生活习性,热爱小动物。

教学重点:

运用形声字的识字规律自主识字。

教学难点

“迷”字偏旁及结构关系;。

教学资源:课件 生字卡片和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1.师: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春天过去了,夏天就要到了,在这么美丽的夏天,小动物们在干些什么活动呢?(出示课文插图)

2.师:说一说你都看到了哪些小动物呢?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童谣, 看图识字。

1.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们呀就住在咱们课本的54页,快翻看书,大声的读读这首《动物儿歌》吧。

2.检查朗读,

请六名同学给我们大家展示一下他们朗读,一人一行。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果他读正确了,你们大家就跟着读一句;如果他读错了你们大家就教他读一遍。

3.小老师教得好,大家学得更认真!小动物们呀觉得大家真厉害,,争着从课文里跑出来,还想再考考你们呢! (出示生字课件)

(1)齐读——开火车读——抽读

(2)游戏:找朋友

三、探究规律,培养能力。

1. 发现规律:读着读着,你发现了什么? 规律:我发现了这些字都有虫字旁。师:为什么这些小动物的名字都有虫字旁?

2. 请小朋友再仔细读读他们的名字。规律:去掉偏旁你又发现了什么? 小结:原来,这些字的一部分都跟这个字的读音有很大的关系,汉字中有许多这样的字,一边表示字的意思,另一边表示字的读音。我们把表示意思的一边叫做这个汉字的形旁或者义旁;把表示读音的一边称作这个字的声旁,把按照形旁和声旁创造出来的汉字我们叫做形声字。

3.根据规律猜字:根据形声字的这个特点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地认识其他小动物。

点击课件,出示词语:蜈蚣 蚜虫 蝈蝈 蚂蟥等

4.根据形声字这个特点,还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本课这四个生字呢。 课件出示:粮 (食 ) 迷 造 运

小结:迷和米声调不同,造和告声母不同,可它们也都是形声字。这又告诉我们,有些形声字的声旁会有些小变化啊。我们还要学会灵活运用才行呢!

四、读读儿歌,再识生字。

1. 一边读儿歌一边从儿歌中用括号标出动物的名称。

2. 标出之后再和同桌读一读。

五、赏读儿歌,熟悉句式。

1.师生合作读:我来问你来答。 什么半空展翅飞?

例:蜻蜓半空展翅飞。

2. 生生合作读:谁还能问得和老师不一样?

3. 仿写句子: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课件出示。

六、带动作读儿歌,总结全文

1、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和我们玩了一节课,下面就请同学们站起来,一边做动作一边读,如果背会了小动物们就更喜欢你了。准备好,开始。

2.这节课我们不但认识了六种可爱的小动物,会读了12个生字,还学会了一项重要的识字本领-----用形声字认字。那请同学一定要把学到的知识牢牢记在脑子里啊。

板书 : 6动物儿歌

蜻蜓展翅飞蝴蝶捉迷藏

蚯蚓造宫殿蚂蚁运食粮

蝌蚪游得欢蜘蛛结网忙

正安二小一年级语文下册公开课教案

教师:杨晓春

识字5《动物儿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①会读“蜻、蜓”等12个生字,会写“迷. 造. 运”等7个生字; ②能正确. 流利地朗读儿歌;

③初步感知形声字的构字方法,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①借助拼音及多种形式地读读准字词;

②利用课件. 表演读等形式正确. 流利地朗读韵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文中小动物的生活习性,热爱小动物。

教学重点:

运用形声字的识字规律自主识字。

教学难点

“迷”字偏旁及结构关系;。

教学资源:课件 生字卡片和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1.师: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春天过去了,夏天就要到了,在这么美丽的夏天,小动物们在干些什么活动呢?(出示课文插图)

2.师:说一说你都看到了哪些小动物呢?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童谣, 看图识字。

1.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们呀就住在咱们课本的54页,快翻看书,大声的读读这首《动物儿歌》吧。

2.检查朗读,

请六名同学给我们大家展示一下他们朗读,一人一行。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果他读正确了,你们大家就跟着读一句;如果他读错了你们大家就教他读一遍。

3.小老师教得好,大家学得更认真!小动物们呀觉得大家真厉害,,争着从课文里跑出来,还想再考考你们呢! (出示生字课件)

(1)齐读——开火车读——抽读

(2)游戏:找朋友

三、探究规律,培养能力。

1. 发现规律:读着读着,你发现了什么? 规律:我发现了这些字都有虫字旁。师:为什么这些小动物的名字都有虫字旁?

2. 请小朋友再仔细读读他们的名字。规律:去掉偏旁你又发现了什么? 小结:原来,这些字的一部分都跟这个字的读音有很大的关系,汉字中有许多这样的字,一边表示字的意思,另一边表示字的读音。我们把表示意思的一边叫做这个汉字的形旁或者义旁;把表示读音的一边称作这个字的声旁,把按照形旁和声旁创造出来的汉字我们叫做形声字。

3.根据规律猜字:根据形声字的这个特点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地认识其他小动物。

点击课件,出示词语:蜈蚣 蚜虫 蝈蝈 蚂蟥等

4.根据形声字这个特点,还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本课这四个生字呢。 课件出示:粮 (食 ) 迷 造 运

小结:迷和米声调不同,造和告声母不同,可它们也都是形声字。这又告诉我们,有些形声字的声旁会有些小变化啊。我们还要学会灵活运用才行呢!

四、读读儿歌,再识生字。

1. 一边读儿歌一边从儿歌中用括号标出动物的名称。

2. 标出之后再和同桌读一读。

五、赏读儿歌,熟悉句式。

1.师生合作读:我来问你来答。 什么半空展翅飞?

例:蜻蜓半空展翅飞。

2. 生生合作读:谁还能问得和老师不一样?

3. 仿写句子: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课件出示。

六、带动作读儿歌,总结全文

1、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和我们玩了一节课,下面就请同学们站起来,一边做动作一边读,如果背会了小动物们就更喜欢你了。准备好,开始。

2.这节课我们不但认识了六种可爱的小动物,会读了12个生字,还学会了一项重要的识字本领-----用形声字认字。那请同学一定要把学到的知识牢牢记在脑子里啊。

板书 : 6动物儿歌

蜻蜓展翅飞蝴蝶捉迷藏

蚯蚓造宫殿蚂蚁运食粮

蝌蚪游得欢蜘蛛结网忙


相关文章

  •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小朋友,想一想
  • 活动过程: 一.通过猜谜语的形式,初步熟悉儿歌的主要内容 1.老师说谜面:"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动物鼻子长?" 2.幼儿自由猜测,老师对幼儿的答案不做任何评价. 3.老师提问:"小朋友猜得对不对呢?你们听:鼻子 ...查看


  • 中班教案儿歌伞
  • 伞 西田各庄中心园 郭景书 中一班 2012年3月20日 目标: 1.理解儿歌中小动物与伞之间的关系,学习朗诵儿歌. 2.能结合生活经验大胆想象,并尝试用儿歌中的句型仿编句子. 准备: 1.大树.蚂蚁.蘑菇.青蛙.荷叶等小图,片句卡, 2. ...查看


  • 动物儿歌教案
  •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会认"蜻.蜓.迷"等生字,会写"间.迷.造"等生字.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这些小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培养观察小动物的 ...查看


  • 幼儿园大班[十二生肖]教案
  • 大班语言活动<十二生肖>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纲要>中指出:社会性的教育是在日常生活中,借助于日常生活,并且为了日常生活而进行的.动物,对于孩子来说,一直都是一个感兴趣的话题,特别是大班的孩子开始对自己的属相(十二 ...查看


  •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小动物过桥
  • [设计意图]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要以活动的形式来帮助幼儿学习语言.那如何让幼儿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来表达对此作品的理解,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展想象,仿编一句短句呢?幼儿对小动物有一种很特殊的感情,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查看


  •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虫虫虫虫爬
  • 活动背景: 儿歌<虫虫虫虫爬>简单.有趣,每一幅图画联结起来就像是一幅慢慢展开的分格漫画,陆续出场的角色将儿歌内容一波一波地推进.采用了循环儿歌的形式,有很强的节奏感.每一句的末尾和下一句的开头呼应,非常有利于幼儿进行预测.同时 ...查看


  •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动一动真有趣]
  •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动一动真有趣> 教师:屈老师 设计意图: 模仿小动物做动作活动身体,是小班幼儿的最爱.活动中,我借助于图片和好玩的动物头饰,让幼儿在欢快的儿歌中体验模仿操带来的快乐,体验游戏的乐趣,身体各部位得到了一定的 ...查看


  •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小小鸟
  • 活动目标: 1.学习朗诵儿歌,丰富相应的词语如"见面"."碰一碰"."飞". 2.通过玩手指游戏和结伴表演,感知.理解和表达儿歌的内容. 3.愿意与同伴相互合作.共同表演. 活动准 ...查看


  •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儿歌[大家来上幼儿园]
  •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愿意跟读儿歌,能与老师一起朗诵儿歌. 2.知道上幼儿园是很快乐的,小朋友在一起很开心. 3.幼儿能积极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第一课时: 一.活动准备: 1.幼儿园的背景图 2.儿歌中的动物图片 3.字卡 二.活动过程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