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科学答案1

小学五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教材培训材料

第一单元 白天和黑夜

1、阳和影子

一、问题解答

问题1、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答:一是方向的变化:西----东,二是长度的变化:长---短--长。

问题2、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答: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相反。

问题3、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答:太阳越高影子越短,太阳越低影子越长。

问题4、预测气温的变化和太阳的位置变化有什么关系。

答:太阳越低,温度越低,太阳越高,温度越高。

二、教法分析

本单元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学生常见的影子、太阳、月亮,通过一系列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在初步认识太阳、月亮、运动的基础上,将学生的视角逐渐引向昼夜交替变化对生物以及人类的影响。

建议教学思路如下:

通过直接观察太阳视运动(观察太阳)和间接了解太阳的视运动(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指导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太阳的视运动规律。

引入: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入手,用场景图——太阳的日出和日落即太阳在天空中视运动现象引入。

建议:

1. 充分调用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说说亲身观察到的或是在影像资料上看到的日出、日落的情景,为下一步观察太阳视运动的活动做好准备。

2. 指导学生认识太阳的基本运动规律,如东升西落等,为后续的观察活动奠定知识前提。

活动1:认识一天中太阳的位置变化和高度变化,描述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方位和高度。

建议:

• 认清方位,最好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来描述。

• 借助参照物(如大树,房屋,旗杆等)描述太阳的位置。

• 用拳头表示太阳高度,只是一个相对模糊的计量方法。由于学生拳头大小的差异, 观察的结果可能各人不一样。只要学生找出规律即可。

活动2:记录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发现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

1、画教学楼的影子。

2、画阳光下铅笔的影子。器材准备:指南针、记录纸、橡皮、小棒(10厘米)、尺、 钟表、温度计。

3、讨论: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

建议:

1.先让孩子预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会变化吗?会怎样变化?

2.画大楼的影子,可以根据学校具体情况,任选物体画影子。

3. 制作观察影子的小仪器时,先用指南针定好南北方向后,在白纸上标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可以先定方向,然后把纸按方向摆正,再在纸上标识方向。再在纸上定好小棒的位置。

4. 观察记录应该延续一整天。利用每节下课时间去记录一次,一直延续到放学,这样学生能够获得一天的数据。

活动3:在室内用手电筒模拟阳光下影子变化,寻找规律

器材准备: 手电筒、竹篾、小标杆。

1、模拟活动

2、讨论:A阳光下影子的方向与太阳位置的关系B影子的长短与太阳高度的关系C预测气温的变化与太阳的位置的关系

建议:

1. 模拟活动前或后,一定要让学生讨论知道手电筒和竹篾分别代表太阳和太阳在天空中运动的轨迹,小标杆的作用是产生影子,代表地球上能产生影子的物体。

2. 对于学生预测气温的变化,教师不必表态,只是让学生通过实测来说明气温和太阳位置的关系。

本课主要活动:连续记录影子——侧重于科学探究

三、实验与制作

实验名称:太阳下影子变化的模拟实验。

实验准备:手电筒、绳子、橡皮、铅笔、呼啦圈等

实验过程:用手电筒代替太阳,把手电筒用细绳挂在呼啦圈上。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方落下,影子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由西向动转动。

实验结论:1、早上和傍晚的影子最长,中午的影子最短。

2、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相反。

2、太阳钟

一、问题解答

问题1、人们利用什么知识来制造不同形状的日晷?

答:人们利用了太阳位置和影子的关系的知识。

二、教法分析

认识古代的计时工具——日晷和其他计时工具。了解太阳钟的计时原理。能做一个用太阳的影子表示时间的“钟表”。

建议教学思路如下:

活动1:阅读资料,通过展示古代的日晷了解有关日晷 的知识 。

活动2:设计并制作日晷:两种简易太阳钟的制作,1、小棍投影,石头标影位;2、半圆纸上标刻度,纸板尖影映时间。

步骤:1、为学生准备好标有刻度的半圆形卡纸和三角形硬纸板

2 、学生将三角形纸板粘贴到半圆形卡纸后

3、到室外确定好方位,在阳光下验证一下当时的时间与纸盘上的时间是否一致 ,检验制作的是否准确。

拓展活动:玩手掌日晷:面向正南方,手掌摊开(上午左手,下午右手),用拇指夹住一枝笔,使笔与手掌垂直。拇指关节对着正南。影子落在手上的不同位置代表着不同的时间。

本课主要活动:设计制作日晷——侧重于科学探究技能

三、实验与制作

实验名称:制作简单的太阳钟

实验准备:卡纸、指南针、硬纸板等

实验过程:书上比较详细。

3、昼夜交替

一、问题解答

问题1、根据太阳的东升西落现象,你认为地球仪应该朝哪个方向转动?

答:逆时针转动。

问题2、如果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20点,那么,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观众应该分别在什么时候收看实况直播?

答:从时差具体计算:德国—6;美国:-18——-12;澳大利亚+1.30或+2或+2.30。让学生进行计算,或按白天、黑夜等词语来描述。

二、教法分析

在前两课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太阳的运动,进一步揭示出表面现象是太阳在运动,而实际上是地球在运动(自转)。

建议教学思路如下:

导入:观察同一地区的白天和黑夜的不同现象

建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当地白天和黑夜的情况,由大量的现象描述,产生对昼夜现象更加清晰的认识。此外,还需了解当早晨面向南方的时候,太阳出现在那一边,傍晚的时候太阳又从那一边落下,为下面做模拟实验做好准备。

活动1:模拟实验——讨论地球自转引起的变化

做模拟实验的时候需要学生考虑:灯光的位置、地球仪的方向、观察到的明暗变化,最关键的是学生需要考虑怎样才能模拟出和地球上相似的昼夜交替的现象。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用地球仪绕着灯光转动;另一种是地球仪和灯光的位置不变,只旋转地球仪。这时候就需要让学生考虑怎样旋转才能出现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相类似的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方落下。

关键:

1. 注意几个细节:地球仪应逆时针转动;把投影仪的光射向地球仪;投影仪不能靠地球太近,要让投影仪射出的光“包围”地球仪。

2. “地球仪应朝哪个方向转动”的讨论,提到模拟实验前进行。

活动2:观察模型——讨论同一时刻的晨昏变化

1、观察灯光下的地球仪,根据明暗的不同和明暗的趋势,判断出那些地方是白天,哪些地方是黑夜;哪些地方是早晨,哪些地方是黄昏。

2、知识应用。

活动3:阅读资料:古人对昼夜变化的认识过程

列举历史上比较著名的几种昼夜成因观点,进行人类探索昼夜成因的科学史教育。 建议:1.可以用多媒体介绍有关对昼夜形成原因的科学史。

2.讨论这几种传说和理论当中哪一种更加可信。

3.列出这几种理论中合理的成分(所谓合理就是理论的阐述和解释与实际的观测是一致的)。

4.列出这几种理论中不合理的解释之处,鼓励学生对这些理论提出质疑。

5.了解目前的合理解释。

本课主要活动:模拟地球自转的实验——侧重于分析

三、实验与制作

实验名称: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

实验准备:地球仪、手电筒等

实验过程:用手电筒水平照射地球仪,会发现向着手电筒的一面变亮了,背着的一面没有变亮,逆时针转动地球仪,地球仪亮着和黑的一面不断变换。

实验结论: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随着地球的转动,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

4、看月亮

一、问题解答

问题1、交流月相日记,你能发现月相变化的规律吗?

答: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残月——下弦月——娥眉月——新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

二、教法分析

观察发现一个月期间月亮的运行变化的规律。

交流:心中的月亮——了解学学生前概念

1、画出自己记忆中的月亮,从中了解学生对月亮的变化已经知道什么、了解什么,对关于月亮的哪些问题感兴趣等

2、根据不同月亮的形状给月亮排序。学生可能出些多种排列方法,在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想法,把这些排序方法当成是学生的一种已有经验,在实际观察以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观察结果来纠正自己原有概念的错误,而不在课堂上根据老师或者书本的介绍来直接纠正学生错误概念。

活动:连续观察月亮——总结规律

建议教学思路如下:

1、观察前: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给月相记日记。观察月相要记些什么?(阳历、农历、观察地点、观察时间、月亮的方位、天气等)记录多长时间合适?观察记录的目的是什么?

2、观察中:定期组织交流月相日记检查学生有没有坚持观察月亮。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保持他们的观察热情,促使他们能够坚持下来。这一过程比他们得到月相变化的知识更为重要。

3、观察后:就自己的发现,总结出月相变化的规律。

活动:观察月亮盒中的月相变化。

主要活动:讨论如何记录月相连续记录月相

三、实验与观察

观察名称:观察月相:

让学生把观察到的月相的变化,画出来。训练学生观察的毅力和耐心。

5、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一、问题解答

问题1、蜜蜂和蝙蝠会不会相遇吗?为什么?

答:不会相遇,因为蜜蜂在白天活动,蝙蝠在晚上活动。

问题2、你一天的作息时间是怎样安排的?

答: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安排作息时间。

二、教法分析

单元总结课。

揭示植物、动物和人的生命活动具有一个“自己上发条”和“自己调节”的生物钟。知道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 。

建议教学思路如下:

活动1:昼夜对植物的影响——花钟

通过查询资料的方式了解白天活动的动物和夜间活动的动物,选择典型的夜间活动的动物进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动物适应白昼还是黑夜的活动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比如动物的身体构造、天敌活动的时间、食物来源等。

活动2:昼夜对人体的影响——人体生物钟

以谈话的形式展开关于生物钟的讨论。

活动3:昼夜对动物的影响——昼行动物和夜行动物

拓展:利用昼夜对植物的影响规律来改造植物

提交任务——收集资料——科学讨论——形成共识

主要活动:调查活动——植物、人、动物的一天

第二单元 光与色彩

1、光的行进

一、问题解答

问题1、你能说出哪些是自然光,哪些是人造光吗?

答:萤火、闪电、太阳是自然光;蜡烛、灯泡是人造光。

问题2、你怎样解释下面光的现象?

答:光是沿直线行进的。

二、教法分析

本课是“光与色彩”单元的启始课,通过学生观察、实验,让学生认识光源和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建议教学思路如下:

1、认识光源——自然,人造

2、认识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直接观察:透射过密林的阳光、乌云后面射出的阳光、夜间的车灯光柱这三幅插图唤起学生的相关表象,使学生很容易地推测出光沿直线行进

用实验证明:手电筒的光穿过所有纸板上的孔照到墙上”的实验

3、小孔成像(制作小孔成像):进一步认识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主要活动:验证光沿直线传播的(误区和途径)

三、实验与制作

实验名称:用什么办法可以观察光在水中行进的方向?

实验准备:手电筒、水、烧杯、等

实验过程:在烧杯对着的两侧画一个小圆圈,用手电筒水平照射一侧的小圆圈,会发现光落在了对面的小圆圈上。

实验结论:这说明光在水中也是沿直线行进的。

2、照镜子(平面镜和凹凸面镜)

一、问题解答

问题1、你知道闪亮的玻璃幕墙、皎洁的月亮……是怎样发光的吗?

答:都是反射的太阳光。

问题2、直立两面镜子,不断变换他们的角度,观察镜中物体的变化。

二、教法分析

通过上一节课的探究,学生已经对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直线传播的光遇到其他物体阻挡时,会怎样呢,本课通过研究生活中熟悉的用品——镜子,来探究光的反射现象,说明镜子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建议教学思路如下:

利用镜子探究光的反射现象导入:认识光的反射现象,建立光的反射概念。

1、“引阳光入教室”:聚焦活动,调动学生原有的玩镜子的经验,很快融入探究的情境。

2、“怎么让她的脸亮起来”:进一步的探究活动,认识到人的脸也会反光。

3、“你知道闪亮的玻璃幕墙和皎洁的月亮是怎样发光的吗”这个问题意在让学生认识到,几乎每种物体都会反射光线,而且,越光滑的表面,反射效果越好。

活动:研究光的反射

1、观察镜子里的物体:图1:感性地认识到光路是可逆的;图2:认识到镜子中的影像与实际物体是左右相反的。

2、两面镜子:两面镜子彼此互相映照产生

3、体验反方向:镜子成像特点的应用 A借助镜子读左右相反的文字 B让笔在镜子里五角星的缝隙间行走

拓展:利用反射现象(用平面镜做玩具或游戏)

1、日光接力打靶游戏:分析光的反射路线。

2. 制作潜望镜:有一定难度。,先让学生观察一个做好的潜望镜,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制作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画图分析潜望镜的工作原理,教师也可演示画出第一条光线。

3. 制作万花筒方法见参考资料。

研讨:其他形式的反射现象(凹凸面镜)

1、认识这些现象

注意:A 可让学生先预测一下:把镜面弯曲,会照出什么样的像?

再让他们去照汤匙的正反面。B只要学生能发现凹面镜中的影像是上下颠倒的,而凸面镜中的影像是正立的即可。

2、生活中的运用

3、研究透镜

一、问题解答

问题1、把一根直的吸管或铅笔插进水中,从上面看,从侧面看水中的吸管或铅笔,你有什么发现?

答:会发现吸管或铅笔变弯了。

二、教法分析

光在直线传播中存在两个基本现象:反射和折射。前面两课认识了光的直线传播后,本课将继续探究透镜的折射现象。

建议教学思路如下:

导入:从生活中水的折射现象引入

活动:研究光经过透镜时的现象

1、比较透镜外形特点:准备一些放大镜和老花眼镜、近视眼镜

2、利用透镜观察物体:放大和缩小

3、当光线穿过透镜时:聚光和发散

4、研究利用透镜成像的规律

注意:提醒学生不要用凸透镜对着太阳看,以防灼伤眼睛。

拓展:组合透镜(望远镜的产生)

三、实验与制作:

实验名称: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

实验准备:凸透镜、凹透镜、白纸等

实验过程:1、分别用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物体。

2、让阳光穿过凸透镜,观察聚焦情况。3、把凸透镜对着窗户,观察成像的情况。 实验结论:凸透镜有放大物体的作用,能聚光成像。凹透镜有缩小物体的的作用。

4、七色光

一、问题解答

问题1、在圆盘上涂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快速旋转转盘,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答:圆盘变成白色,因为阳光是右七种色光组成。

问题2、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纸看下面的图案,你将会有惊奇的发现!你能试着解释自己看到的现象吗?

答:如红色滤光片只允许红色光透过,当他覆盖在有红绿图案的白纸上时,只会让白纸上的红光透过,使纸看起来是红色的;白纸上红色图案反射的红光也被透过来了,但因为和纸一样是红色,所以看起来就如同隐去了一般,而绿色线条反射的绿光是不能透过来的,所以看起来是黑色的,格外清楚。

二、教法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对光的各种现象有了初步的认识,对日常生活中的色彩也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带领他们进一步探究光与色彩的关系。

建议教学思路如下:

1、制造彩虹:也可用喷雾器或三棱镜做光的色散实验

2、组合白光:旋转七色盘

3、解释实验现象:白色的太阳光由七种单色光构成,而在一定条件下,七彩光又能合成白色光。

4、牛顿的光学实验。

5、拓展组合颜色:不同的单色光会合成不同的彩色光;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一定比例的这三种彩色光可以合成白色光。

6、滤光实验(颜色的形成):物体呈现什么颜色取决于它反射什么颜色的光

三、实验与制作

1、实验名称:制造彩虹。

实验过程、方法和结论见课本P26。

2、实验名称:滤光实验

实验准备:手电筒、玻璃纸、白纸等

实验过程:(1)将3支手电筒各罩上红、蓝、绿3种颜色的玻璃纸。(2)桌上放一块白纸。(3)分别用这三支手电筒照白色的纸。会发现白纸分别呈现红、蓝、绿三种颜色。

实验结论:玻璃纸把光中的其他色都过滤掉了,只允许玻璃纸自身的颜色透过。

第三单元《电和磁》

1、简单电路

一、问题解答

问题1:圣诞树上的小灯泡是怎样亮起来的?

答: 导线把灯泡和电源连接起来,形成了电流的通路,灯泡就亮了。

问题2:电线应该接触到灯泡的什么部位?

答:灯泡有两个触点,一端连在灯泡的下侧部,一端连在灯泡的下部凸起,正确连接这两个触点,灯才会亮。

问题3:将小灯泡换成其他用电器会怎样?

答:换成发光器,它会发光;换成小喇叭,它会发出声响。

二、教法分析

灯亮了在生活中是一种最常见的现象,也是学生认识电的开始。向学生提问灯泡是怎样亮起来时,学生可能回答出里面有导线、电池、开关等一些材料。但对它们是如何组合的,怎样使小电珠亮起来等问题,学生还不是十分清楚,我们借助本次活动以达到探究的最终目的,使学生对电的认识有一个新的发展。

三、活动过程

1.让小灯泡亮起来。

上课开始,先让学生说一说圣诞树上的彩灯是怎样亮起来的,教师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给学生一些物品,让他们使小灯泡亮起来,同时建议学生把连接的情况画下来。然后总结电珠亮的原因。

2.连接其他电器,了解所有用电器的通用连接方法。

3、 生合作探究,把更多材料接入电路中,展示成果。

4.小组研讨,寻求新的发现同学们刚才连接了许多电路,有什么新的发现?在不同的电路中,小电珠的亮度一样吗?

5、总结课下调查家庭电路俄连接方法。

2、导体和绝缘体

一、问题解答

问题1:如果连接在电路中的导线断了,用其他物品来连接,电流还能通过吗? 答:有的物品可以,比如钢尺、铁钉、刀片;有的不可以,比如橡皮、塑料尺。 问题2:检验水的导电性?

答:不纯净的水会导电。

二、教法分析

学生认识了基本电路,同时能根据自己的设计连接电路。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来认识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同时联系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电器、电料和工具,分辨它们各部分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作用。

三、活动过程

1.提出问题:物体都能导电吗?

让学生预测,说出相关的一些原由。

2.验证物体能否导电。

(1)学生根据自己的预测,自己设计如何进行验证。

(2)水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一种物质,关于水的导电性能,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一些想法和预测,让学生用各种不同的水亲自试一试,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

(3)在学生紧张的活动之余,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进行人体导电游戏。工具箱中已经配备了验电球,教师只需要讲清楚要求就可以了,同时对学生的游戏提出相关的问题,如验电球为什么能发光等,促使学生在每次的活动中都有所思考和领悟。

(4)学生的活动结束后,把猜想与实验结果相比较。做以上两个活动的总结。归纳出哪些材料容易导电,哪些材料不容易导电,它们的特点是什么。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出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3.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导体和绝缘体?分别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它们有什么作用?学生根据自己生活中的认识可以举出许多的实例,与小组的同学进行交流。

3、探测暗盒里的电路

一、问题解答

问题1:怎样判定握在手心里的电线是连着的,还是断开的?

答:用连接起来的电池和电珠进行试探,如果是连着的,电珠就会亮;如果是断开的,电珠就不会亮。

二、教法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会了基本电路的连接,并亲手组装了一个简单电路,还明确了电路的组成条件。这部分的内容是引导学生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去探求未知的世界和领域。

利用检测器去检验暗箱中的电路,对学生来说,看到现象较为容易,关键是根据现象画内部电路图,这是对学生思维的一种挑战。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探究,用心体验。

三、活动过程

1、 出问题,创设研究情境。

我们已经能够设计和连接简单的电路,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种电路,是我们看不到的电路,你有办法画出它的电路图吗?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使学生进入到问题的情境中。

2、利用检测器检验暗箱的电路。

学生可能会提出看不到,怎样研究呢?教师可以提供暗箱让学生研究,在小组内交流意见和想法,引导学生借助一种装置来检测,通过在暗箱外部观察到的现象来判断暗箱内电路的连接。当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后,让学生设计验证的方案,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在验证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事项,注意每两只泡钉正反都要检测,不要漏掉。关键是在检测中的验证记录,最终学生要根据验证记录来判断暗箱的电路。

3、活动记录的整理与交流汇报。

学生的验证活动结束后,让学生根据他们自己的研究和记录进行整理,画出暗箱中的电路图。学生们可以小组间进行交流,说出自己小组验证的一些想法和依据。这一部分学生的交流主要是依据检测器中小灯泡的变化来判断暗箱中的电路,无形中学生对电路的认识又加深了,同时在验证中增强了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

学生在汇报验证结果的时候,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说出他们是怎样检验的、在检验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和困难、是怎样解决的、是根据什么现象来判断暗箱内的电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等。目的就是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和掌握解暗箱问题时的一些方法和策略。

4、打开暗箱验证自己的判断。

这个环节对学生来说是最激动人心的一刻,马上就会知道自己的检验结果是否正确。教师在此环节的教学中一定要明确,这不只是检验学生判断的对与错,而是让学生在这个活动中有深刻的思考、反思与领悟,这才是活动设计的出发点和最终的落脚点。

学生验证结束以后,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所想、所思。

4、研究磁铁

一、问题解答

问题1:磁铁的性质?

答:(1)磁铁能吸铁;(2)磁性可以传递(3)磁铁两极磁性最强,中间磁性最弱(4)磁铁可以指示南北方向(5)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等。

问题2:关于磁铁的性质,你还有哪些新的发现?

答:磁铁可以隔着物体吸铁;磁铁摔断以后还是会有两极;磁铁会干扰无线信号的接收等。

问题3:如何消去缝衣针的磁性?

答:(1)用木棒敲击缝衣针

(2)把缝衣针放在火上烤

(3)把缝衣针与大磁铁放在一起

二、教法分析

磁铁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学生对磁铁有一定了解和认识,但对磁铁的一些性质还比较模糊。在活动中就是让学生从磁铁的吸铁性开始逐步对磁力的大小、磁力大小的变化进行探究,进而比较全面地认识磁铁。

活动过程:

1.认识各种形状的磁铁。

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他所知道的关于磁铁的一些知识。可以让其他学生补充,以此了解学生对磁铁的认识程度。

老师可以出示一些磁铁,让学生知道磁铁的形状有各种各样的。

2.研究磁铁的一些基本性质。

学生已经知道磁铁的吸铁性,可以问学生还知道关于磁铁的哪些事情,你还想知道些什么,逐步引导学生去研究和发现。

要研究磁铁的性质,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条形磁铁、环形磁铁、大头针、回形针、指南针、水杯、水等一些研究的用具。这一部分活动的展开,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自由地研究,不需要为学生规定统一的要求。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强调的是学生的发现记录,学生应仔细、完整地记录下在探究中的每一个现象。

因此,本活动虽然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发现,并不是无目的随便放手,学生在研究中要注意以正确的科学方法去指导自己的发现。

在学生的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间的交流,学生在交流汇报中可能会认识到磁铁有很多性质,不管学生发现的多与少,只要是学生的发现就应给予肯定。

指南针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学生很早就有认识,但关于指南针的一些事情学生不一定知道很多,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指南针就是一块小磁铁,让学生在小组内验证磁铁也可以指示南北方向。这一部分的教学不要太深入。

3.制作磁铁。

在学生制作磁铁的基础上,可以让他们根据磁铁的性质,来完成磁铁玩具的制作,在交流汇报中,要讲清楚用到了磁铁的什么性质。在应用中巩固研究的成果。

4.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已经发现了关于磁铁的许多知识,那么在生活中磁铁是怎样为我们服务的呢?可以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在什么地方用到了磁铁,运用了磁铁的什么性质。

在活动中要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的研究要为生活服务,生活中的现象是我们进行研究的素材和第一手资料

5、电磁铁

一、问题解答

问题1:电磁铁的特点?

答:(1)电磁铁通电后会有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2)电磁铁有两极,而且两极可以改变

问题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

答: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匝数会改变电磁铁的磁力。

问题3:电磁铁和磁铁的异同?

答:相同点:都有南北极,都可用来指示方向;

不同点:电磁铁的磁性、磁力大小和磁极的方向可以控制和改变,磁铁却不可以。

二、教法分析

在学生学习了电和磁铁的基础上来认识电磁铁,让学生明确电磁铁与电和磁之间的关系。电磁铁在通电的状态下具有了磁铁的一些性质,其中所蕴涵的秘密将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研究电磁铁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挑战,但是在此研究过程中可以增强学生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活动过程:

1.制作电磁铁。

教师在开课时,利用电磁铁的装置做一个小游戏。接通电源吸铁、断开电源磁性消失,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会提出疑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从而引发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个装置。指导学生把导线缠绕在大铁钉上(铁钉事先要用火烧过消磁),然后把导线的两端接在电池的正负极上,用铁钉去接触大头针或回形针,学生会发现铁钉有了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可以引导学生给这种装置起个名字——电磁铁。同时,可以指导学生比较电磁铁与永久磁铁的异同。

2.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

学生在玩电磁铁中,教师引导学生去观察他们的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一样吗,学生会发现他们制作的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或回形针的数量不一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学生会提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系呢”的问题。

学生根据以前认识的“假设与搜集证据”、“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作出假设:可能与电池的多少有关系、可能与导线在铁钉上缠绕的圈数多少有关系等(也可能有的学生提出与中间的铁钉粗细有关系),教师与学生一起对他们提出的假设整理归类。学生根据自己的假设,设计实验方案。由于学生在四年级下学期已经对控制变量有一定的认识和研究,教师这一部分的指导不必太细,相信学生能够说出不变的条件和需要改变的条件。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找几位学生说一下如果想研究与电池的多少有关系,应考虑到哪些问题呢?学生可能会说出保持不变的条件是:线圈缠绕的多少不变、缠绕的方向不变、铁钉的大小不变;需要改变的条件是电池数量的变化。

学生在活动中的记录可以按照教科书后面的记录形式来完成。

学生分组完成活动,每组只做验证一种假设的实验,全班可分成几个不同项目的实验组。活动结束后,请每组代表汇报实验结果,最后师生共同小结:与电池的多少有关系,电池越多,磁力越大;与导线缠绕的圈数有关系,圈数越多,磁力越大。

3.分辨电磁铁的两极。

提问:我们已经知道磁铁有两极,那电磁铁是否也具有两极呢?你有方法验证吗?学生会想到用电磁铁去和指南针接触,通过指南针的变化发现电磁铁的两极。

在学生探究发现电磁铁两极活动结束后,让学生汇报:有的学生可能说钉子帽是南极、钉子尖是北极。也有的学生会说:钉子帽是北极、钉子尖是南极。在汇报中学生会发现他们的探究结果不一样,为什么?教师可借此时机,让学生展开讨论,影响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学生们也许会想到与其他小组交流一下,看看其他小组的装置,也可能在小组中继续验证他们的猜想。对学生们的这些做法,教师应鼓励他们坚持下去,给他们一些时间去搞清楚。

学生在继续研究中会发现原来是电池两极的连接位置变化而导致电磁铁两极的改变,也可能是绕线的方向改变使电磁铁的极性改变。学生们会惊呼真是太神奇了。

这个活动设计的因素相对少一些。因此,教师不必给予过多的指导,相信学生会有自己的发现。

4.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磁铁在生活中应用的比较广泛,同学们已经说出了磁铁的许多实例,那电磁铁的事情你们知道多少呢?让学生说说他们知道的一些事情。

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

1、测量呼吸和心跳

一、问题解答

问题1:我们运动的时候,身体会有哪些变化?

答:人运动后会感到热,出现流汗、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脸色变红、疲倦等反应。 问题2:测测自己在安静状态下1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答:一般每分钟呼吸20次左右,心跳80次左右。

问题3:测量自己运动结束时和休息3分钟后,1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发现的规律。 答:运动会使心跳和呼吸迅速加快,休息后心跳呼吸又慢慢恢复。

二、教法分析

一个有生命的人,总是一刻不停地进行着呼吸,而他的心脏也在不停地跳动,呼吸和心脏的跳动会伴随着一个人从生到死。应该说,呼吸和脉搏跳动是我们很熟悉的生理现象。但是,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呢?他们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作为小学生,我们怎样通过测量呼吸和脉搏的跳动来认识自己的身体呢?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我们在运动时,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问题提出后,可以让学生直接表述自己的感受。教师注意学生是否提出了呼吸和心跳加速的变化。当学生说出这两种变化时,教师可以追问:“同什么时候相比,呼吸和心跳加速了呢?”学生会回答:“同没有运动的时候相比。”这样,就为下一个环节做好了铺垫。

2.测量自己静坐时1分钟呼吸、心跳和脉搏次数

在测量之前,教师应该给学生讲清楚:一吸一呼算一次呼吸,而且,测量时不能故意加快或减慢自己呼吸的频串,应该像平时呼吸那样。测量脉搏的跳动时,可以同1分钟心跳的次数进行比较,从而发现两者的频率是一样的。所以,我们测量脉搏的跳动,就知道了1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怎样来测量呢?应该先找到自己手腕处的脉搏,方法是:伸出自己

的左手(也可以是右手,我们先以左手为例),掌心向上,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指肚并排放在左手手腕外侧,通过中指指肚就可以感觉到手腕处脉搏的跳动,测心跳时,可以让学生制作一个与书中一样的简易听诊器。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预测一下,自己静坐时1分钟呼吸和脉搏眺动的次数是多少。然后让两个人为一组,互相测量。方法是:由教师统一计时,一个学生给自己测量1分钟呼吸的次数,由另外一个人给他测量1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这样,在同一时间里测量出了呼吸和脉搏的次数(也可以由学生计时,但教师计时可以让学生更专心于测量)。然后两个人交换测量,并把测量的数据填在活动记录上。

测量运动结束时呼吸和脉搏的次数时,应该让学生运动一停止,就立刻测量,而不能休息一会儿后再测量。所以,学生采取的活动不宜太剧烈,时间也不宜过长。建议活动方式采用高抬腿原地跑,逐渐加快,做1分钟(也可采用如仰卧起坐、俯卧撑等活动)。当学生休息3分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第三次测量呼吸和脉搏跳动的次数,在学生休息的3分钟时间里,教师可以安排1分钟进行测量、余下时间认识人体呼吸器官和血液循环系统图的活动。

3.分析比较三次测量的数据

当把活动前静坐、活动结束后、活动结束休息3分钟后,在1分钟里呼吸和脉搏跳动的次数搜集上来之后,教师就要组织学生对这三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一下你测量的这三个结果,你有什么发现?”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归纳:人运动之后,呼吸和脉搏跳动的次数都增加了;休息之后,两者都要减少,并逐渐恢复到静坐时的频率(有条件,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测量需要多长时间,呼吸和脉搏跳动能恢复到静坐时的速度)。

4.组织学生讨论,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教师提问:“通过上面的测量和比较,你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想进一步研究?”

本课的主体是测量、采集数据、整理分析数据作出合理的解释并得出结论,应该让学生意识到,一个认识的产生是来源于对这个事物的研究而不是听别人讲的,科学的认识产生于对证据的分析。

2、肺和呼吸

一、问题解答

问题1:呼吸时,空气要进入哪些器官?

答: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问题2:为什么我们要呼吸?

答:因为人体必须利用大量的氧气把一切营养物质转化为可供人体直接吸收的东西,同时需要把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及时排出体外。这就是生命赖以存在的新陈代谢活动。

问题3:肺活量大,对健康有什么好处?

答:肺活量大意味着呼吸系统功能好,能为身体提供足够多的氧气,能够胜任比较大的体能消耗任务。

问题4:一个人的肺活量是有哪些因素决定的?

答:一般来说,一个人的肺活量受体力、呼吸肌强弱,肺组织和胸廓弹性,呼吸道通畅程度等因素的影响。运动对增加肺活量的作用很大。

二、教法分析

本课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几组活动,让学生比较全面的认识自己的呼吸循环是怎样的,从而对自己的某些生理现象有一个比较科学的认识。书中的石灰水实验是帮助学生认识入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而对于入主要吸入氧气,并没有安排实验,教师可以通过燃烧实验来帮助学生认识。

活动过程:

1.做石灰水和气体混合实验,认识我们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导入时,教师先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但你知道我们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分别是什么吗?提出问题之后,让学生讨论、猜测,然后教师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问:“用什么方法能证明我们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分别是什么呢?”这一问题主要是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先自己想办法进行验证。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我们吸进的气体主要是身边的空气,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2.认识呼吸器官

教师问:“我们知道,呼吸让我们吸进含有丰富氧气的空气,呼出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废气,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我们身体内的哪个器官进行交换呢?”让学生先试着解释,然后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的资料,让学生从资料中获得呼吸的有关知识。

谈话:“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现在对呼吸器官知道了些什么?”

3.测一测自己的肺活量。

首先,在导入时,教师可以与学生谈话:“为什么参加体育锻炼时有的人很轻松,而有的人却总是气喘吁吁呢?”“运动员在跑步时呼吸非常均匀,而我们却总觉得呼吸跟不上呢?”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参加体育活动的感受,谈一谈他们的想法。教师应该把谈话的主题引到肺活量方面来,为下一环节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教师先为学生讲清楚肺活量的含义,然后提出问题:“想知道自己的肺活量是多少吗?”测量之前,可以让学生先猜一猜(以毫升为单位),并向学生讲清楚,一定要吸足气。然后再组织学生测量自己的肺活量,并把测量结果填写在活动记录上,在小组内进行比较,看看谁的肺活量最大。

接下来教师布置任务:“把肺活量大的同学每分钟呼吸的次数和肺活量小的同学进行比较,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比较,教师应该做好指导:肺活量越大,每分钟呼吸的次数越少。为了能更好的说明问题,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在全班内进行比较。在学生比较并发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肺活量大,对健康有什么好处呢?”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

4.保护肺要注意什么?

先让学生在组内讨论,然后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交流。

最后,教师还可以引发学生思考:我们人类的哪些行为习惯给我们生活的这个家园带来了破坏,给我们人类自身造成了伤害。

课后作业,鼓励学生从各个方面搜集资料,设计制作鼓励人们戒烟的小报。

3、心脏和血液循环

一、问题解答

问题1:心脏的形状像什么?你知道它的大小和位置吗?

答:心脏的形状像桃子,位于左胸部,在胸骨的后面,肋骨的内侧。心脏的大小和紧握的拳头差不多。

问题2:心脏不断地跳动是在干什么?

答:推动血液在血管里不断地循环流动,保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和生命活动。 问题3:为什么运动时呼吸和心跳会同时加快?

答: 因为运动时身体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养料。

二、教法分析

人为什么有心跳?我们的心脏为何不停地跳动?解答这些问题,就要深入到人体内部,科学地认识自身的生理现象,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 认识心脏和心跳

1. 谈话: 今天我们先来搞一个比赛,比赛就叫“看谁找得快”要求大家在老师说完比赛内容后,迅速去找,然后坐端正。(比赛内容是在身体上找出一处有血管的地方)

2. 教师讲解:

血管遍布我们的身体,它们有的粗,有的却很细,最细的毛细血管10根合起来才有一根头发粗,如果把一个人全身的血管连起来,足足有9.6万多千米,这个长度是1路车从姚家跑到火车站4800多趟的距离!血管里装满了血液。血液在血管里是静止的吗?你怎么知道的?

3. 提问: 那么是什么推动血液在血管里不停的流动?

4. 学生猜测,汇报。

5.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 血液要想在血管里不停流动,必须有一个动力源,这个动力源就是心脏。你知道心脏是什么样子吗?

6. 学生回答。

7.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出示心脏模型,向学生介绍心脏的形状和大小: 心脏是由肌肉构成的,形状像一个桃子,大小和自己的拳头接近,成人的心脏重量在300克左右,和一个大鸡腿的重量差不多。

8. 提问: 心脏大致在我们身体的什么位置,请你找找看。

9. 学生找后汇报。

10. 提问: 你根据什么找到心脏的位置的?

11. 根据学生回答再问: 你知道心脏是怎样跳动的?

12.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导学生看课件并小结:

心跳就是由心脏的收缩与舒张产生的,人们常常用心脏停止跳动来表明生命的结束。的确,只要还有一口气,心脏就会跳动。一个正常人的心脏每天跳动10万次左右。

13. 学生手握滴管反复挤压松开,体会心脏的收缩与舒张。

(二) 认识心跳的作用

1. 心脏不停的跳动和血液在血管里不停的流动有什么关系呢?(学生猜测)我们来研究一下。

2. 指导学生利用在水中挤压滴管来模拟心脏跳动。要求: 边操作边体会自己的猜测是否准确,并说理由。

3. 学生汇报后教师出示课件,学生对照课件试着说心脏跳动与血液流动的关系。

4. 教师讲解:

心脏就像一个泵一样,借助不停的收缩和舒张来压出血液,同时又抽进血液,把血液泵到全身各处血管中。血管也跟着收缩和舒张,这就是脉搏。血液就是这样在全身不停的流动。

5. 上节课我们已经测出一分钟的心跳和脉搏是相同的,请用刚才探索到的知识解释为什么会这样?

(三) 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

1. 血液为什么要不停的流动呢?你能联系前几课所学的知识推测一下吗?

2. 结合猜想,教师出示课件讲解。

3. 小组讨论: 为什么运动之后,呼吸和心跳会同时加快?

(四) 讨论应该怎样关爱自己的心脏

四、总结

每个人的血液时刻都要在身体里不停地循环流动,心脏和血管是人体的两大血液循环器官,其中心脏相当于血液循环的泵,由它提供动力,血液才能循环,所以我们应该保护好我们的心脏,回家把本课所学向自己的父母宣传一下,让他们也能认真保护心脏,好吗?

第五单元《解释与建立模型》

1、 解释

一、问题解答

问题1:从身高曲线图上,可以发现什么规律性的东西?

答:(1)年龄增长,身高也随之增长(2)身高的增长不是匀速的,也就是说,并不是每年会长同样的高度(3)女孩和男孩的身高增长虽然总体趋势一样,但是女孩在某个时期比男孩长得快一些。

问题2:对两只小动物在雪地里留下的脚印可以作何解释?

答:因为两只鸟的脚印一只大,一只小,大鸟接近小鸟时,速度加快,中间的脚印零乱,看来经过了一番搏斗,小鸟被大鸟吃掉了,所以最后只留下了大鸟的脚印。

问题3:对彩色水点实验的解释。

答:一些颜色其实原本并不是你所看见的那样,它是由不同颜色混合后组成的。 问题4:苹果腐烂的说法判断。

答:前四句是事实,后三句是解释。

二、教法分析

本课是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解释与模型》的第一课,是苏教版教科书“过程与方法显性化训练”的重要一课。

让学生通过《解释与模型》的学习,知道如何建立模型,如何运用模型对某些现象进行解释。而要让学生达到这样的要求,首先要让学生理解解释的含义,理解解释与事实之间的关系,弄清楚在什么情况下解释是正确的,是事实;在什么情况下解释是不正确的,不是事实。教师应该让学生亲身经历一定的活动,在活动中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本节课可以安排1课时进行,但建议按照两课时进行活动,因为这样,会有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维训练,以使学生能较好的分清解释与事实之间的关系。

活动过程:

一、初步理解什么是解释

1、创设情景,初步了解什么是解释

(1)教师用手搂着腹部,捧着腹部,蹲下,掏出纸巾擦额头,一脸痛苦状。然后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

2、出示脚印图,做出合理的解释

(1)从左向右逐步展示脚印图。

提问:这是小动物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呵呵,这两只小动物之间还有点情节呢。你们有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提问:刚才你们观察到的与想到的有什么不同呢?

4、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可以获得许多现象(事实),如……通过对这些观察的现象(事实)进行思考、分析、判断,对事实与事实之间的原因进行说明,关系进行推理,规律进行说明,这就是解释。今天我们就学习《解释》

二、运用知识经验做出合理的解释

1、谈话,刚才我们观察了,现在我们来做个实验。教师演示:这是两杯体积基本都是200毫升的水,所不同的是一杯凉水,一杯温水。我们要用两支滴管各向两杯滴一滴墨水,要看看有什么现象产生。注意,实验前有一个要求,要在同样的高度,同时滴入一滴墨水,能不能做到。

2、教师添加热水,学生实验、观察。

3、你们对这个观察到的现象有什么解释?学生交流。

4、小结:我们刚才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了解释,但是不是就是正确、合理的呢?我们能不能就凭这次的实验就做出这样的结论呢?还需要一定的证据来证明,建议你们课后再查一查资料,做一些实验,有了更多的证据以后,你才能作出更合理、正确的解释,或得出更正确的结论。

三、理解事实与解释的关系

教师出示一只苹果,让学生观察,先观察好的一个面,慢慢转向烂的一面。

1、谈话,对于这只苹果有7句描述的话,出示贴到黑班上,你们看看,这7句中哪几句是事实?哪几句是解释?

2、发记录卡给每组,小组谈论,填写记录卡。

3、以小组汇报展示,质疑。

4、提问:这些解释都是正确的吗?

5、小结:解释不一定就是事实,它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为了做出正确的解释,需要在获得充分证据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合理的思考,得到正确的解释。而正确的解释也可以成为事实。

四、认识到一个正确的解释是要经过不断的修正来完善的

1、出示一袋饼干,谈话:这是什么?正常人是怎样看到饼干这些物体的呢?你对看到物体这个现象有什么解释?

2、这个解释是通过科学家很多年、好多代的努力,做出的五种解释,这每种解释在当时都有一定的合理性。看看科学家们经历过哪些解释。看书P58。

3、交流,你更同意哪种解释呢?

4、小结:看了这些资料,你认为一个正确的解释需要经历过一个怎样的过程呢?(长期观察、调查、实验、分析、思考,不断修正,不断完善)。

2、建立模型

一、问题解答

问题1:你见过什么模型?起什么作用

答:(1)手臂活动模型,让我们了解肌肉的工作原理

(2)桃花模型,让我们了解花的结构

二、教法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学会解释之后,学习借助模型、画图等方式介绍自己的解释,让别人理解自己的解释。所谓“模型”就是我们对不易见到的事物或现象的一种描述形式,它是一种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学生在学习这节课之前,曾经历过用模型解释的过程,如:在三年级上册《测气温》一课中用曲线图解释一天气温的变化情况,还有本册第一单元中的建立地表模型说明地表的复杂多样,但这些活动只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这种科学探究活动方法的浅显的认识,并没有在学生的头脑中,对“模型”建构起清晰、整体的认识。还有一点应该注意,在学生的意识中有可能将建立模型等同于飞机模型、汽车模型,这些模型的目的不是解释某一现象,而是一种复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黑匣子探秘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解释,这节课首先就请同学们来解释这只黑匣子。这是一个密封的盒子,盒子里有一个滚珠和一些用厚纸板做的障碍物。厚纸板粘在盒子的某个部位,不许打开盒子,想办法知道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并做出解释。现在考虑一下怎样才能知道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以及怎样做出解释。

2.学生汇报。(板书学生提供的方法)

3.谈话:同学们已经知道怎样找障碍物的方法,而我们今天就采用画图的方法进行“解释”。

4.提供给学生同样的,包括里面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正面四角标有A、B、C、D的黑匣子。并提供标有A、B、C、D的图纸。

5.学生分组搜集有关盒子的事实。

6.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

7.全班交流。(学生将各组研究结果粘贴在黑板上)

二、用模型解释

1.谈话:同学们是不是非常想知道盒子内的障碍物究竟是什么样的?可惜的是我们并不能够打开这个盒子,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类似与“黑匣子”的事物,我们人类并不能直接观察它而获得结果,只能依靠这样那样的方法去推测。你们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科学家又是如何解释的?

2.教师出示三球仪(模型)、自然界水的循环(课件)。让学生说说对这些模型的认识以及作用,还可以说一说根据这些模型懂得了什么。

3.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用画图的方法解释了“黑匣子”,又知道用模型可以解释太阳、地球、月亮之间的关系,用动画可以演示自然界水的循环,这些都是科学研究中很重要的方法——“用模型解释”(板书)。

4.思考并交流:用模型解释事物或现象要经历怎样的过程?

5.谈话:同学们现在是不是还想知道盒子内的障碍物究竟是什么样的?能否根据本课所学,采用画图以外的方法解释盒内的障碍物?

我们下节课将继续进行“黑匣子探秘”。

第二课时

一、“黑匣子探秘”

1.提问:想到采用画图以外的方法解释盒内的障碍物的方法了吗?

2.谈话:这节课我们用一个盒子和厚纸板,通过收集到的有关“黑匣子”的信息,再造一个“黑匣子”,用这样的模型去解释盒内的障碍物。(这一环节最好引导学生自行讨论得出)

3.学生依据图画制作模型。

4.学生依据自制模型对“黑匣子”做出解释。

5.依据各组的研究结果,推测盒内的障碍物最有可能是什么样的和在什么位置。

二、作业:做一个肘关节模型,并解释肘部

小学五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教材培训材料

第一单元 白天和黑夜

1、阳和影子

一、问题解答

问题1、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答:一是方向的变化:西----东,二是长度的变化:长---短--长。

问题2、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答: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相反。

问题3、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答:太阳越高影子越短,太阳越低影子越长。

问题4、预测气温的变化和太阳的位置变化有什么关系。

答:太阳越低,温度越低,太阳越高,温度越高。

二、教法分析

本单元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学生常见的影子、太阳、月亮,通过一系列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在初步认识太阳、月亮、运动的基础上,将学生的视角逐渐引向昼夜交替变化对生物以及人类的影响。

建议教学思路如下:

通过直接观察太阳视运动(观察太阳)和间接了解太阳的视运动(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指导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太阳的视运动规律。

引入: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入手,用场景图——太阳的日出和日落即太阳在天空中视运动现象引入。

建议:

1. 充分调用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说说亲身观察到的或是在影像资料上看到的日出、日落的情景,为下一步观察太阳视运动的活动做好准备。

2. 指导学生认识太阳的基本运动规律,如东升西落等,为后续的观察活动奠定知识前提。

活动1:认识一天中太阳的位置变化和高度变化,描述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方位和高度。

建议:

• 认清方位,最好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来描述。

• 借助参照物(如大树,房屋,旗杆等)描述太阳的位置。

• 用拳头表示太阳高度,只是一个相对模糊的计量方法。由于学生拳头大小的差异, 观察的结果可能各人不一样。只要学生找出规律即可。

活动2:记录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发现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

1、画教学楼的影子。

2、画阳光下铅笔的影子。器材准备:指南针、记录纸、橡皮、小棒(10厘米)、尺、 钟表、温度计。

3、讨论: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

建议:

1.先让孩子预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会变化吗?会怎样变化?

2.画大楼的影子,可以根据学校具体情况,任选物体画影子。

3. 制作观察影子的小仪器时,先用指南针定好南北方向后,在白纸上标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可以先定方向,然后把纸按方向摆正,再在纸上标识方向。再在纸上定好小棒的位置。

4. 观察记录应该延续一整天。利用每节下课时间去记录一次,一直延续到放学,这样学生能够获得一天的数据。

活动3:在室内用手电筒模拟阳光下影子变化,寻找规律

器材准备: 手电筒、竹篾、小标杆。

1、模拟活动

2、讨论:A阳光下影子的方向与太阳位置的关系B影子的长短与太阳高度的关系C预测气温的变化与太阳的位置的关系

建议:

1. 模拟活动前或后,一定要让学生讨论知道手电筒和竹篾分别代表太阳和太阳在天空中运动的轨迹,小标杆的作用是产生影子,代表地球上能产生影子的物体。

2. 对于学生预测气温的变化,教师不必表态,只是让学生通过实测来说明气温和太阳位置的关系。

本课主要活动:连续记录影子——侧重于科学探究

三、实验与制作

实验名称:太阳下影子变化的模拟实验。

实验准备:手电筒、绳子、橡皮、铅笔、呼啦圈等

实验过程:用手电筒代替太阳,把手电筒用细绳挂在呼啦圈上。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方落下,影子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由西向动转动。

实验结论:1、早上和傍晚的影子最长,中午的影子最短。

2、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相反。

2、太阳钟

一、问题解答

问题1、人们利用什么知识来制造不同形状的日晷?

答:人们利用了太阳位置和影子的关系的知识。

二、教法分析

认识古代的计时工具——日晷和其他计时工具。了解太阳钟的计时原理。能做一个用太阳的影子表示时间的“钟表”。

建议教学思路如下:

活动1:阅读资料,通过展示古代的日晷了解有关日晷 的知识 。

活动2:设计并制作日晷:两种简易太阳钟的制作,1、小棍投影,石头标影位;2、半圆纸上标刻度,纸板尖影映时间。

步骤:1、为学生准备好标有刻度的半圆形卡纸和三角形硬纸板

2 、学生将三角形纸板粘贴到半圆形卡纸后

3、到室外确定好方位,在阳光下验证一下当时的时间与纸盘上的时间是否一致 ,检验制作的是否准确。

拓展活动:玩手掌日晷:面向正南方,手掌摊开(上午左手,下午右手),用拇指夹住一枝笔,使笔与手掌垂直。拇指关节对着正南。影子落在手上的不同位置代表着不同的时间。

本课主要活动:设计制作日晷——侧重于科学探究技能

三、实验与制作

实验名称:制作简单的太阳钟

实验准备:卡纸、指南针、硬纸板等

实验过程:书上比较详细。

3、昼夜交替

一、问题解答

问题1、根据太阳的东升西落现象,你认为地球仪应该朝哪个方向转动?

答:逆时针转动。

问题2、如果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20点,那么,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观众应该分别在什么时候收看实况直播?

答:从时差具体计算:德国—6;美国:-18——-12;澳大利亚+1.30或+2或+2.30。让学生进行计算,或按白天、黑夜等词语来描述。

二、教法分析

在前两课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太阳的运动,进一步揭示出表面现象是太阳在运动,而实际上是地球在运动(自转)。

建议教学思路如下:

导入:观察同一地区的白天和黑夜的不同现象

建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当地白天和黑夜的情况,由大量的现象描述,产生对昼夜现象更加清晰的认识。此外,还需了解当早晨面向南方的时候,太阳出现在那一边,傍晚的时候太阳又从那一边落下,为下面做模拟实验做好准备。

活动1:模拟实验——讨论地球自转引起的变化

做模拟实验的时候需要学生考虑:灯光的位置、地球仪的方向、观察到的明暗变化,最关键的是学生需要考虑怎样才能模拟出和地球上相似的昼夜交替的现象。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用地球仪绕着灯光转动;另一种是地球仪和灯光的位置不变,只旋转地球仪。这时候就需要让学生考虑怎样旋转才能出现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相类似的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方落下。

关键:

1. 注意几个细节:地球仪应逆时针转动;把投影仪的光射向地球仪;投影仪不能靠地球太近,要让投影仪射出的光“包围”地球仪。

2. “地球仪应朝哪个方向转动”的讨论,提到模拟实验前进行。

活动2:观察模型——讨论同一时刻的晨昏变化

1、观察灯光下的地球仪,根据明暗的不同和明暗的趋势,判断出那些地方是白天,哪些地方是黑夜;哪些地方是早晨,哪些地方是黄昏。

2、知识应用。

活动3:阅读资料:古人对昼夜变化的认识过程

列举历史上比较著名的几种昼夜成因观点,进行人类探索昼夜成因的科学史教育。 建议:1.可以用多媒体介绍有关对昼夜形成原因的科学史。

2.讨论这几种传说和理论当中哪一种更加可信。

3.列出这几种理论中合理的成分(所谓合理就是理论的阐述和解释与实际的观测是一致的)。

4.列出这几种理论中不合理的解释之处,鼓励学生对这些理论提出质疑。

5.了解目前的合理解释。

本课主要活动:模拟地球自转的实验——侧重于分析

三、实验与制作

实验名称: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

实验准备:地球仪、手电筒等

实验过程:用手电筒水平照射地球仪,会发现向着手电筒的一面变亮了,背着的一面没有变亮,逆时针转动地球仪,地球仪亮着和黑的一面不断变换。

实验结论: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随着地球的转动,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

4、看月亮

一、问题解答

问题1、交流月相日记,你能发现月相变化的规律吗?

答: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残月——下弦月——娥眉月——新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

二、教法分析

观察发现一个月期间月亮的运行变化的规律。

交流:心中的月亮——了解学学生前概念

1、画出自己记忆中的月亮,从中了解学生对月亮的变化已经知道什么、了解什么,对关于月亮的哪些问题感兴趣等

2、根据不同月亮的形状给月亮排序。学生可能出些多种排列方法,在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想法,把这些排序方法当成是学生的一种已有经验,在实际观察以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观察结果来纠正自己原有概念的错误,而不在课堂上根据老师或者书本的介绍来直接纠正学生错误概念。

活动:连续观察月亮——总结规律

建议教学思路如下:

1、观察前: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给月相记日记。观察月相要记些什么?(阳历、农历、观察地点、观察时间、月亮的方位、天气等)记录多长时间合适?观察记录的目的是什么?

2、观察中:定期组织交流月相日记检查学生有没有坚持观察月亮。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保持他们的观察热情,促使他们能够坚持下来。这一过程比他们得到月相变化的知识更为重要。

3、观察后:就自己的发现,总结出月相变化的规律。

活动:观察月亮盒中的月相变化。

主要活动:讨论如何记录月相连续记录月相

三、实验与观察

观察名称:观察月相:

让学生把观察到的月相的变化,画出来。训练学生观察的毅力和耐心。

5、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一、问题解答

问题1、蜜蜂和蝙蝠会不会相遇吗?为什么?

答:不会相遇,因为蜜蜂在白天活动,蝙蝠在晚上活动。

问题2、你一天的作息时间是怎样安排的?

答: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安排作息时间。

二、教法分析

单元总结课。

揭示植物、动物和人的生命活动具有一个“自己上发条”和“自己调节”的生物钟。知道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 。

建议教学思路如下:

活动1:昼夜对植物的影响——花钟

通过查询资料的方式了解白天活动的动物和夜间活动的动物,选择典型的夜间活动的动物进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动物适应白昼还是黑夜的活动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比如动物的身体构造、天敌活动的时间、食物来源等。

活动2:昼夜对人体的影响——人体生物钟

以谈话的形式展开关于生物钟的讨论。

活动3:昼夜对动物的影响——昼行动物和夜行动物

拓展:利用昼夜对植物的影响规律来改造植物

提交任务——收集资料——科学讨论——形成共识

主要活动:调查活动——植物、人、动物的一天

第二单元 光与色彩

1、光的行进

一、问题解答

问题1、你能说出哪些是自然光,哪些是人造光吗?

答:萤火、闪电、太阳是自然光;蜡烛、灯泡是人造光。

问题2、你怎样解释下面光的现象?

答:光是沿直线行进的。

二、教法分析

本课是“光与色彩”单元的启始课,通过学生观察、实验,让学生认识光源和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建议教学思路如下:

1、认识光源——自然,人造

2、认识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直接观察:透射过密林的阳光、乌云后面射出的阳光、夜间的车灯光柱这三幅插图唤起学生的相关表象,使学生很容易地推测出光沿直线行进

用实验证明:手电筒的光穿过所有纸板上的孔照到墙上”的实验

3、小孔成像(制作小孔成像):进一步认识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主要活动:验证光沿直线传播的(误区和途径)

三、实验与制作

实验名称:用什么办法可以观察光在水中行进的方向?

实验准备:手电筒、水、烧杯、等

实验过程:在烧杯对着的两侧画一个小圆圈,用手电筒水平照射一侧的小圆圈,会发现光落在了对面的小圆圈上。

实验结论:这说明光在水中也是沿直线行进的。

2、照镜子(平面镜和凹凸面镜)

一、问题解答

问题1、你知道闪亮的玻璃幕墙、皎洁的月亮……是怎样发光的吗?

答:都是反射的太阳光。

问题2、直立两面镜子,不断变换他们的角度,观察镜中物体的变化。

二、教法分析

通过上一节课的探究,学生已经对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直线传播的光遇到其他物体阻挡时,会怎样呢,本课通过研究生活中熟悉的用品——镜子,来探究光的反射现象,说明镜子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建议教学思路如下:

利用镜子探究光的反射现象导入:认识光的反射现象,建立光的反射概念。

1、“引阳光入教室”:聚焦活动,调动学生原有的玩镜子的经验,很快融入探究的情境。

2、“怎么让她的脸亮起来”:进一步的探究活动,认识到人的脸也会反光。

3、“你知道闪亮的玻璃幕墙和皎洁的月亮是怎样发光的吗”这个问题意在让学生认识到,几乎每种物体都会反射光线,而且,越光滑的表面,反射效果越好。

活动:研究光的反射

1、观察镜子里的物体:图1:感性地认识到光路是可逆的;图2:认识到镜子中的影像与实际物体是左右相反的。

2、两面镜子:两面镜子彼此互相映照产生

3、体验反方向:镜子成像特点的应用 A借助镜子读左右相反的文字 B让笔在镜子里五角星的缝隙间行走

拓展:利用反射现象(用平面镜做玩具或游戏)

1、日光接力打靶游戏:分析光的反射路线。

2. 制作潜望镜:有一定难度。,先让学生观察一个做好的潜望镜,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制作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画图分析潜望镜的工作原理,教师也可演示画出第一条光线。

3. 制作万花筒方法见参考资料。

研讨:其他形式的反射现象(凹凸面镜)

1、认识这些现象

注意:A 可让学生先预测一下:把镜面弯曲,会照出什么样的像?

再让他们去照汤匙的正反面。B只要学生能发现凹面镜中的影像是上下颠倒的,而凸面镜中的影像是正立的即可。

2、生活中的运用

3、研究透镜

一、问题解答

问题1、把一根直的吸管或铅笔插进水中,从上面看,从侧面看水中的吸管或铅笔,你有什么发现?

答:会发现吸管或铅笔变弯了。

二、教法分析

光在直线传播中存在两个基本现象:反射和折射。前面两课认识了光的直线传播后,本课将继续探究透镜的折射现象。

建议教学思路如下:

导入:从生活中水的折射现象引入

活动:研究光经过透镜时的现象

1、比较透镜外形特点:准备一些放大镜和老花眼镜、近视眼镜

2、利用透镜观察物体:放大和缩小

3、当光线穿过透镜时:聚光和发散

4、研究利用透镜成像的规律

注意:提醒学生不要用凸透镜对着太阳看,以防灼伤眼睛。

拓展:组合透镜(望远镜的产生)

三、实验与制作:

实验名称: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

实验准备:凸透镜、凹透镜、白纸等

实验过程:1、分别用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物体。

2、让阳光穿过凸透镜,观察聚焦情况。3、把凸透镜对着窗户,观察成像的情况。 实验结论:凸透镜有放大物体的作用,能聚光成像。凹透镜有缩小物体的的作用。

4、七色光

一、问题解答

问题1、在圆盘上涂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快速旋转转盘,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答:圆盘变成白色,因为阳光是右七种色光组成。

问题2、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纸看下面的图案,你将会有惊奇的发现!你能试着解释自己看到的现象吗?

答:如红色滤光片只允许红色光透过,当他覆盖在有红绿图案的白纸上时,只会让白纸上的红光透过,使纸看起来是红色的;白纸上红色图案反射的红光也被透过来了,但因为和纸一样是红色,所以看起来就如同隐去了一般,而绿色线条反射的绿光是不能透过来的,所以看起来是黑色的,格外清楚。

二、教法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对光的各种现象有了初步的认识,对日常生活中的色彩也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带领他们进一步探究光与色彩的关系。

建议教学思路如下:

1、制造彩虹:也可用喷雾器或三棱镜做光的色散实验

2、组合白光:旋转七色盘

3、解释实验现象:白色的太阳光由七种单色光构成,而在一定条件下,七彩光又能合成白色光。

4、牛顿的光学实验。

5、拓展组合颜色:不同的单色光会合成不同的彩色光;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一定比例的这三种彩色光可以合成白色光。

6、滤光实验(颜色的形成):物体呈现什么颜色取决于它反射什么颜色的光

三、实验与制作

1、实验名称:制造彩虹。

实验过程、方法和结论见课本P26。

2、实验名称:滤光实验

实验准备:手电筒、玻璃纸、白纸等

实验过程:(1)将3支手电筒各罩上红、蓝、绿3种颜色的玻璃纸。(2)桌上放一块白纸。(3)分别用这三支手电筒照白色的纸。会发现白纸分别呈现红、蓝、绿三种颜色。

实验结论:玻璃纸把光中的其他色都过滤掉了,只允许玻璃纸自身的颜色透过。

第三单元《电和磁》

1、简单电路

一、问题解答

问题1:圣诞树上的小灯泡是怎样亮起来的?

答: 导线把灯泡和电源连接起来,形成了电流的通路,灯泡就亮了。

问题2:电线应该接触到灯泡的什么部位?

答:灯泡有两个触点,一端连在灯泡的下侧部,一端连在灯泡的下部凸起,正确连接这两个触点,灯才会亮。

问题3:将小灯泡换成其他用电器会怎样?

答:换成发光器,它会发光;换成小喇叭,它会发出声响。

二、教法分析

灯亮了在生活中是一种最常见的现象,也是学生认识电的开始。向学生提问灯泡是怎样亮起来时,学生可能回答出里面有导线、电池、开关等一些材料。但对它们是如何组合的,怎样使小电珠亮起来等问题,学生还不是十分清楚,我们借助本次活动以达到探究的最终目的,使学生对电的认识有一个新的发展。

三、活动过程

1.让小灯泡亮起来。

上课开始,先让学生说一说圣诞树上的彩灯是怎样亮起来的,教师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给学生一些物品,让他们使小灯泡亮起来,同时建议学生把连接的情况画下来。然后总结电珠亮的原因。

2.连接其他电器,了解所有用电器的通用连接方法。

3、 生合作探究,把更多材料接入电路中,展示成果。

4.小组研讨,寻求新的发现同学们刚才连接了许多电路,有什么新的发现?在不同的电路中,小电珠的亮度一样吗?

5、总结课下调查家庭电路俄连接方法。

2、导体和绝缘体

一、问题解答

问题1:如果连接在电路中的导线断了,用其他物品来连接,电流还能通过吗? 答:有的物品可以,比如钢尺、铁钉、刀片;有的不可以,比如橡皮、塑料尺。 问题2:检验水的导电性?

答:不纯净的水会导电。

二、教法分析

学生认识了基本电路,同时能根据自己的设计连接电路。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来认识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同时联系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电器、电料和工具,分辨它们各部分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作用。

三、活动过程

1.提出问题:物体都能导电吗?

让学生预测,说出相关的一些原由。

2.验证物体能否导电。

(1)学生根据自己的预测,自己设计如何进行验证。

(2)水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一种物质,关于水的导电性能,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一些想法和预测,让学生用各种不同的水亲自试一试,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

(3)在学生紧张的活动之余,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进行人体导电游戏。工具箱中已经配备了验电球,教师只需要讲清楚要求就可以了,同时对学生的游戏提出相关的问题,如验电球为什么能发光等,促使学生在每次的活动中都有所思考和领悟。

(4)学生的活动结束后,把猜想与实验结果相比较。做以上两个活动的总结。归纳出哪些材料容易导电,哪些材料不容易导电,它们的特点是什么。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出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3.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导体和绝缘体?分别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它们有什么作用?学生根据自己生活中的认识可以举出许多的实例,与小组的同学进行交流。

3、探测暗盒里的电路

一、问题解答

问题1:怎样判定握在手心里的电线是连着的,还是断开的?

答:用连接起来的电池和电珠进行试探,如果是连着的,电珠就会亮;如果是断开的,电珠就不会亮。

二、教法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会了基本电路的连接,并亲手组装了一个简单电路,还明确了电路的组成条件。这部分的内容是引导学生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去探求未知的世界和领域。

利用检测器去检验暗箱中的电路,对学生来说,看到现象较为容易,关键是根据现象画内部电路图,这是对学生思维的一种挑战。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探究,用心体验。

三、活动过程

1、 出问题,创设研究情境。

我们已经能够设计和连接简单的电路,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种电路,是我们看不到的电路,你有办法画出它的电路图吗?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使学生进入到问题的情境中。

2、利用检测器检验暗箱的电路。

学生可能会提出看不到,怎样研究呢?教师可以提供暗箱让学生研究,在小组内交流意见和想法,引导学生借助一种装置来检测,通过在暗箱外部观察到的现象来判断暗箱内电路的连接。当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后,让学生设计验证的方案,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在验证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事项,注意每两只泡钉正反都要检测,不要漏掉。关键是在检测中的验证记录,最终学生要根据验证记录来判断暗箱的电路。

3、活动记录的整理与交流汇报。

学生的验证活动结束后,让学生根据他们自己的研究和记录进行整理,画出暗箱中的电路图。学生们可以小组间进行交流,说出自己小组验证的一些想法和依据。这一部分学生的交流主要是依据检测器中小灯泡的变化来判断暗箱中的电路,无形中学生对电路的认识又加深了,同时在验证中增强了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

学生在汇报验证结果的时候,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说出他们是怎样检验的、在检验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和困难、是怎样解决的、是根据什么现象来判断暗箱内的电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等。目的就是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和掌握解暗箱问题时的一些方法和策略。

4、打开暗箱验证自己的判断。

这个环节对学生来说是最激动人心的一刻,马上就会知道自己的检验结果是否正确。教师在此环节的教学中一定要明确,这不只是检验学生判断的对与错,而是让学生在这个活动中有深刻的思考、反思与领悟,这才是活动设计的出发点和最终的落脚点。

学生验证结束以后,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所想、所思。

4、研究磁铁

一、问题解答

问题1:磁铁的性质?

答:(1)磁铁能吸铁;(2)磁性可以传递(3)磁铁两极磁性最强,中间磁性最弱(4)磁铁可以指示南北方向(5)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等。

问题2:关于磁铁的性质,你还有哪些新的发现?

答:磁铁可以隔着物体吸铁;磁铁摔断以后还是会有两极;磁铁会干扰无线信号的接收等。

问题3:如何消去缝衣针的磁性?

答:(1)用木棒敲击缝衣针

(2)把缝衣针放在火上烤

(3)把缝衣针与大磁铁放在一起

二、教法分析

磁铁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学生对磁铁有一定了解和认识,但对磁铁的一些性质还比较模糊。在活动中就是让学生从磁铁的吸铁性开始逐步对磁力的大小、磁力大小的变化进行探究,进而比较全面地认识磁铁。

活动过程:

1.认识各种形状的磁铁。

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他所知道的关于磁铁的一些知识。可以让其他学生补充,以此了解学生对磁铁的认识程度。

老师可以出示一些磁铁,让学生知道磁铁的形状有各种各样的。

2.研究磁铁的一些基本性质。

学生已经知道磁铁的吸铁性,可以问学生还知道关于磁铁的哪些事情,你还想知道些什么,逐步引导学生去研究和发现。

要研究磁铁的性质,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条形磁铁、环形磁铁、大头针、回形针、指南针、水杯、水等一些研究的用具。这一部分活动的展开,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自由地研究,不需要为学生规定统一的要求。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强调的是学生的发现记录,学生应仔细、完整地记录下在探究中的每一个现象。

因此,本活动虽然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发现,并不是无目的随便放手,学生在研究中要注意以正确的科学方法去指导自己的发现。

在学生的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间的交流,学生在交流汇报中可能会认识到磁铁有很多性质,不管学生发现的多与少,只要是学生的发现就应给予肯定。

指南针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学生很早就有认识,但关于指南针的一些事情学生不一定知道很多,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指南针就是一块小磁铁,让学生在小组内验证磁铁也可以指示南北方向。这一部分的教学不要太深入。

3.制作磁铁。

在学生制作磁铁的基础上,可以让他们根据磁铁的性质,来完成磁铁玩具的制作,在交流汇报中,要讲清楚用到了磁铁的什么性质。在应用中巩固研究的成果。

4.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已经发现了关于磁铁的许多知识,那么在生活中磁铁是怎样为我们服务的呢?可以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在什么地方用到了磁铁,运用了磁铁的什么性质。

在活动中要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的研究要为生活服务,生活中的现象是我们进行研究的素材和第一手资料

5、电磁铁

一、问题解答

问题1:电磁铁的特点?

答:(1)电磁铁通电后会有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2)电磁铁有两极,而且两极可以改变

问题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

答: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匝数会改变电磁铁的磁力。

问题3:电磁铁和磁铁的异同?

答:相同点:都有南北极,都可用来指示方向;

不同点:电磁铁的磁性、磁力大小和磁极的方向可以控制和改变,磁铁却不可以。

二、教法分析

在学生学习了电和磁铁的基础上来认识电磁铁,让学生明确电磁铁与电和磁之间的关系。电磁铁在通电的状态下具有了磁铁的一些性质,其中所蕴涵的秘密将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研究电磁铁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挑战,但是在此研究过程中可以增强学生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活动过程:

1.制作电磁铁。

教师在开课时,利用电磁铁的装置做一个小游戏。接通电源吸铁、断开电源磁性消失,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会提出疑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从而引发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个装置。指导学生把导线缠绕在大铁钉上(铁钉事先要用火烧过消磁),然后把导线的两端接在电池的正负极上,用铁钉去接触大头针或回形针,学生会发现铁钉有了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可以引导学生给这种装置起个名字——电磁铁。同时,可以指导学生比较电磁铁与永久磁铁的异同。

2.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

学生在玩电磁铁中,教师引导学生去观察他们的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一样吗,学生会发现他们制作的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或回形针的数量不一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学生会提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系呢”的问题。

学生根据以前认识的“假设与搜集证据”、“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作出假设:可能与电池的多少有关系、可能与导线在铁钉上缠绕的圈数多少有关系等(也可能有的学生提出与中间的铁钉粗细有关系),教师与学生一起对他们提出的假设整理归类。学生根据自己的假设,设计实验方案。由于学生在四年级下学期已经对控制变量有一定的认识和研究,教师这一部分的指导不必太细,相信学生能够说出不变的条件和需要改变的条件。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找几位学生说一下如果想研究与电池的多少有关系,应考虑到哪些问题呢?学生可能会说出保持不变的条件是:线圈缠绕的多少不变、缠绕的方向不变、铁钉的大小不变;需要改变的条件是电池数量的变化。

学生在活动中的记录可以按照教科书后面的记录形式来完成。

学生分组完成活动,每组只做验证一种假设的实验,全班可分成几个不同项目的实验组。活动结束后,请每组代表汇报实验结果,最后师生共同小结:与电池的多少有关系,电池越多,磁力越大;与导线缠绕的圈数有关系,圈数越多,磁力越大。

3.分辨电磁铁的两极。

提问:我们已经知道磁铁有两极,那电磁铁是否也具有两极呢?你有方法验证吗?学生会想到用电磁铁去和指南针接触,通过指南针的变化发现电磁铁的两极。

在学生探究发现电磁铁两极活动结束后,让学生汇报:有的学生可能说钉子帽是南极、钉子尖是北极。也有的学生会说:钉子帽是北极、钉子尖是南极。在汇报中学生会发现他们的探究结果不一样,为什么?教师可借此时机,让学生展开讨论,影响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学生们也许会想到与其他小组交流一下,看看其他小组的装置,也可能在小组中继续验证他们的猜想。对学生们的这些做法,教师应鼓励他们坚持下去,给他们一些时间去搞清楚。

学生在继续研究中会发现原来是电池两极的连接位置变化而导致电磁铁两极的改变,也可能是绕线的方向改变使电磁铁的极性改变。学生们会惊呼真是太神奇了。

这个活动设计的因素相对少一些。因此,教师不必给予过多的指导,相信学生会有自己的发现。

4.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磁铁在生活中应用的比较广泛,同学们已经说出了磁铁的许多实例,那电磁铁的事情你们知道多少呢?让学生说说他们知道的一些事情。

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

1、测量呼吸和心跳

一、问题解答

问题1:我们运动的时候,身体会有哪些变化?

答:人运动后会感到热,出现流汗、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脸色变红、疲倦等反应。 问题2:测测自己在安静状态下1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答:一般每分钟呼吸20次左右,心跳80次左右。

问题3:测量自己运动结束时和休息3分钟后,1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发现的规律。 答:运动会使心跳和呼吸迅速加快,休息后心跳呼吸又慢慢恢复。

二、教法分析

一个有生命的人,总是一刻不停地进行着呼吸,而他的心脏也在不停地跳动,呼吸和心脏的跳动会伴随着一个人从生到死。应该说,呼吸和脉搏跳动是我们很熟悉的生理现象。但是,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呢?他们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作为小学生,我们怎样通过测量呼吸和脉搏的跳动来认识自己的身体呢?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我们在运动时,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问题提出后,可以让学生直接表述自己的感受。教师注意学生是否提出了呼吸和心跳加速的变化。当学生说出这两种变化时,教师可以追问:“同什么时候相比,呼吸和心跳加速了呢?”学生会回答:“同没有运动的时候相比。”这样,就为下一个环节做好了铺垫。

2.测量自己静坐时1分钟呼吸、心跳和脉搏次数

在测量之前,教师应该给学生讲清楚:一吸一呼算一次呼吸,而且,测量时不能故意加快或减慢自己呼吸的频串,应该像平时呼吸那样。测量脉搏的跳动时,可以同1分钟心跳的次数进行比较,从而发现两者的频率是一样的。所以,我们测量脉搏的跳动,就知道了1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怎样来测量呢?应该先找到自己手腕处的脉搏,方法是:伸出自己

的左手(也可以是右手,我们先以左手为例),掌心向上,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指肚并排放在左手手腕外侧,通过中指指肚就可以感觉到手腕处脉搏的跳动,测心跳时,可以让学生制作一个与书中一样的简易听诊器。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预测一下,自己静坐时1分钟呼吸和脉搏眺动的次数是多少。然后让两个人为一组,互相测量。方法是:由教师统一计时,一个学生给自己测量1分钟呼吸的次数,由另外一个人给他测量1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这样,在同一时间里测量出了呼吸和脉搏的次数(也可以由学生计时,但教师计时可以让学生更专心于测量)。然后两个人交换测量,并把测量的数据填在活动记录上。

测量运动结束时呼吸和脉搏的次数时,应该让学生运动一停止,就立刻测量,而不能休息一会儿后再测量。所以,学生采取的活动不宜太剧烈,时间也不宜过长。建议活动方式采用高抬腿原地跑,逐渐加快,做1分钟(也可采用如仰卧起坐、俯卧撑等活动)。当学生休息3分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第三次测量呼吸和脉搏跳动的次数,在学生休息的3分钟时间里,教师可以安排1分钟进行测量、余下时间认识人体呼吸器官和血液循环系统图的活动。

3.分析比较三次测量的数据

当把活动前静坐、活动结束后、活动结束休息3分钟后,在1分钟里呼吸和脉搏跳动的次数搜集上来之后,教师就要组织学生对这三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一下你测量的这三个结果,你有什么发现?”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归纳:人运动之后,呼吸和脉搏跳动的次数都增加了;休息之后,两者都要减少,并逐渐恢复到静坐时的频率(有条件,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测量需要多长时间,呼吸和脉搏跳动能恢复到静坐时的速度)。

4.组织学生讨论,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教师提问:“通过上面的测量和比较,你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想进一步研究?”

本课的主体是测量、采集数据、整理分析数据作出合理的解释并得出结论,应该让学生意识到,一个认识的产生是来源于对这个事物的研究而不是听别人讲的,科学的认识产生于对证据的分析。

2、肺和呼吸

一、问题解答

问题1:呼吸时,空气要进入哪些器官?

答: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问题2:为什么我们要呼吸?

答:因为人体必须利用大量的氧气把一切营养物质转化为可供人体直接吸收的东西,同时需要把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及时排出体外。这就是生命赖以存在的新陈代谢活动。

问题3:肺活量大,对健康有什么好处?

答:肺活量大意味着呼吸系统功能好,能为身体提供足够多的氧气,能够胜任比较大的体能消耗任务。

问题4:一个人的肺活量是有哪些因素决定的?

答:一般来说,一个人的肺活量受体力、呼吸肌强弱,肺组织和胸廓弹性,呼吸道通畅程度等因素的影响。运动对增加肺活量的作用很大。

二、教法分析

本课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几组活动,让学生比较全面的认识自己的呼吸循环是怎样的,从而对自己的某些生理现象有一个比较科学的认识。书中的石灰水实验是帮助学生认识入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而对于入主要吸入氧气,并没有安排实验,教师可以通过燃烧实验来帮助学生认识。

活动过程:

1.做石灰水和气体混合实验,认识我们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导入时,教师先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但你知道我们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分别是什么吗?提出问题之后,让学生讨论、猜测,然后教师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问:“用什么方法能证明我们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分别是什么呢?”这一问题主要是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先自己想办法进行验证。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我们吸进的气体主要是身边的空气,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2.认识呼吸器官

教师问:“我们知道,呼吸让我们吸进含有丰富氧气的空气,呼出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废气,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我们身体内的哪个器官进行交换呢?”让学生先试着解释,然后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的资料,让学生从资料中获得呼吸的有关知识。

谈话:“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现在对呼吸器官知道了些什么?”

3.测一测自己的肺活量。

首先,在导入时,教师可以与学生谈话:“为什么参加体育锻炼时有的人很轻松,而有的人却总是气喘吁吁呢?”“运动员在跑步时呼吸非常均匀,而我们却总觉得呼吸跟不上呢?”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参加体育活动的感受,谈一谈他们的想法。教师应该把谈话的主题引到肺活量方面来,为下一环节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教师先为学生讲清楚肺活量的含义,然后提出问题:“想知道自己的肺活量是多少吗?”测量之前,可以让学生先猜一猜(以毫升为单位),并向学生讲清楚,一定要吸足气。然后再组织学生测量自己的肺活量,并把测量结果填写在活动记录上,在小组内进行比较,看看谁的肺活量最大。

接下来教师布置任务:“把肺活量大的同学每分钟呼吸的次数和肺活量小的同学进行比较,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比较,教师应该做好指导:肺活量越大,每分钟呼吸的次数越少。为了能更好的说明问题,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在全班内进行比较。在学生比较并发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肺活量大,对健康有什么好处呢?”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

4.保护肺要注意什么?

先让学生在组内讨论,然后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交流。

最后,教师还可以引发学生思考:我们人类的哪些行为习惯给我们生活的这个家园带来了破坏,给我们人类自身造成了伤害。

课后作业,鼓励学生从各个方面搜集资料,设计制作鼓励人们戒烟的小报。

3、心脏和血液循环

一、问题解答

问题1:心脏的形状像什么?你知道它的大小和位置吗?

答:心脏的形状像桃子,位于左胸部,在胸骨的后面,肋骨的内侧。心脏的大小和紧握的拳头差不多。

问题2:心脏不断地跳动是在干什么?

答:推动血液在血管里不断地循环流动,保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和生命活动。 问题3:为什么运动时呼吸和心跳会同时加快?

答: 因为运动时身体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养料。

二、教法分析

人为什么有心跳?我们的心脏为何不停地跳动?解答这些问题,就要深入到人体内部,科学地认识自身的生理现象,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 认识心脏和心跳

1. 谈话: 今天我们先来搞一个比赛,比赛就叫“看谁找得快”要求大家在老师说完比赛内容后,迅速去找,然后坐端正。(比赛内容是在身体上找出一处有血管的地方)

2. 教师讲解:

血管遍布我们的身体,它们有的粗,有的却很细,最细的毛细血管10根合起来才有一根头发粗,如果把一个人全身的血管连起来,足足有9.6万多千米,这个长度是1路车从姚家跑到火车站4800多趟的距离!血管里装满了血液。血液在血管里是静止的吗?你怎么知道的?

3. 提问: 那么是什么推动血液在血管里不停的流动?

4. 学生猜测,汇报。

5.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 血液要想在血管里不停流动,必须有一个动力源,这个动力源就是心脏。你知道心脏是什么样子吗?

6. 学生回答。

7.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出示心脏模型,向学生介绍心脏的形状和大小: 心脏是由肌肉构成的,形状像一个桃子,大小和自己的拳头接近,成人的心脏重量在300克左右,和一个大鸡腿的重量差不多。

8. 提问: 心脏大致在我们身体的什么位置,请你找找看。

9. 学生找后汇报。

10. 提问: 你根据什么找到心脏的位置的?

11. 根据学生回答再问: 你知道心脏是怎样跳动的?

12.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导学生看课件并小结:

心跳就是由心脏的收缩与舒张产生的,人们常常用心脏停止跳动来表明生命的结束。的确,只要还有一口气,心脏就会跳动。一个正常人的心脏每天跳动10万次左右。

13. 学生手握滴管反复挤压松开,体会心脏的收缩与舒张。

(二) 认识心跳的作用

1. 心脏不停的跳动和血液在血管里不停的流动有什么关系呢?(学生猜测)我们来研究一下。

2. 指导学生利用在水中挤压滴管来模拟心脏跳动。要求: 边操作边体会自己的猜测是否准确,并说理由。

3. 学生汇报后教师出示课件,学生对照课件试着说心脏跳动与血液流动的关系。

4. 教师讲解:

心脏就像一个泵一样,借助不停的收缩和舒张来压出血液,同时又抽进血液,把血液泵到全身各处血管中。血管也跟着收缩和舒张,这就是脉搏。血液就是这样在全身不停的流动。

5. 上节课我们已经测出一分钟的心跳和脉搏是相同的,请用刚才探索到的知识解释为什么会这样?

(三) 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

1. 血液为什么要不停的流动呢?你能联系前几课所学的知识推测一下吗?

2. 结合猜想,教师出示课件讲解。

3. 小组讨论: 为什么运动之后,呼吸和心跳会同时加快?

(四) 讨论应该怎样关爱自己的心脏

四、总结

每个人的血液时刻都要在身体里不停地循环流动,心脏和血管是人体的两大血液循环器官,其中心脏相当于血液循环的泵,由它提供动力,血液才能循环,所以我们应该保护好我们的心脏,回家把本课所学向自己的父母宣传一下,让他们也能认真保护心脏,好吗?

第五单元《解释与建立模型》

1、 解释

一、问题解答

问题1:从身高曲线图上,可以发现什么规律性的东西?

答:(1)年龄增长,身高也随之增长(2)身高的增长不是匀速的,也就是说,并不是每年会长同样的高度(3)女孩和男孩的身高增长虽然总体趋势一样,但是女孩在某个时期比男孩长得快一些。

问题2:对两只小动物在雪地里留下的脚印可以作何解释?

答:因为两只鸟的脚印一只大,一只小,大鸟接近小鸟时,速度加快,中间的脚印零乱,看来经过了一番搏斗,小鸟被大鸟吃掉了,所以最后只留下了大鸟的脚印。

问题3:对彩色水点实验的解释。

答:一些颜色其实原本并不是你所看见的那样,它是由不同颜色混合后组成的。 问题4:苹果腐烂的说法判断。

答:前四句是事实,后三句是解释。

二、教法分析

本课是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解释与模型》的第一课,是苏教版教科书“过程与方法显性化训练”的重要一课。

让学生通过《解释与模型》的学习,知道如何建立模型,如何运用模型对某些现象进行解释。而要让学生达到这样的要求,首先要让学生理解解释的含义,理解解释与事实之间的关系,弄清楚在什么情况下解释是正确的,是事实;在什么情况下解释是不正确的,不是事实。教师应该让学生亲身经历一定的活动,在活动中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本节课可以安排1课时进行,但建议按照两课时进行活动,因为这样,会有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维训练,以使学生能较好的分清解释与事实之间的关系。

活动过程:

一、初步理解什么是解释

1、创设情景,初步了解什么是解释

(1)教师用手搂着腹部,捧着腹部,蹲下,掏出纸巾擦额头,一脸痛苦状。然后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

2、出示脚印图,做出合理的解释

(1)从左向右逐步展示脚印图。

提问:这是小动物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呵呵,这两只小动物之间还有点情节呢。你们有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提问:刚才你们观察到的与想到的有什么不同呢?

4、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可以获得许多现象(事实),如……通过对这些观察的现象(事实)进行思考、分析、判断,对事实与事实之间的原因进行说明,关系进行推理,规律进行说明,这就是解释。今天我们就学习《解释》

二、运用知识经验做出合理的解释

1、谈话,刚才我们观察了,现在我们来做个实验。教师演示:这是两杯体积基本都是200毫升的水,所不同的是一杯凉水,一杯温水。我们要用两支滴管各向两杯滴一滴墨水,要看看有什么现象产生。注意,实验前有一个要求,要在同样的高度,同时滴入一滴墨水,能不能做到。

2、教师添加热水,学生实验、观察。

3、你们对这个观察到的现象有什么解释?学生交流。

4、小结:我们刚才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了解释,但是不是就是正确、合理的呢?我们能不能就凭这次的实验就做出这样的结论呢?还需要一定的证据来证明,建议你们课后再查一查资料,做一些实验,有了更多的证据以后,你才能作出更合理、正确的解释,或得出更正确的结论。

三、理解事实与解释的关系

教师出示一只苹果,让学生观察,先观察好的一个面,慢慢转向烂的一面。

1、谈话,对于这只苹果有7句描述的话,出示贴到黑班上,你们看看,这7句中哪几句是事实?哪几句是解释?

2、发记录卡给每组,小组谈论,填写记录卡。

3、以小组汇报展示,质疑。

4、提问:这些解释都是正确的吗?

5、小结:解释不一定就是事实,它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为了做出正确的解释,需要在获得充分证据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合理的思考,得到正确的解释。而正确的解释也可以成为事实。

四、认识到一个正确的解释是要经过不断的修正来完善的

1、出示一袋饼干,谈话:这是什么?正常人是怎样看到饼干这些物体的呢?你对看到物体这个现象有什么解释?

2、这个解释是通过科学家很多年、好多代的努力,做出的五种解释,这每种解释在当时都有一定的合理性。看看科学家们经历过哪些解释。看书P58。

3、交流,你更同意哪种解释呢?

4、小结:看了这些资料,你认为一个正确的解释需要经历过一个怎样的过程呢?(长期观察、调查、实验、分析、思考,不断修正,不断完善)。

2、建立模型

一、问题解答

问题1:你见过什么模型?起什么作用

答:(1)手臂活动模型,让我们了解肌肉的工作原理

(2)桃花模型,让我们了解花的结构

二、教法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学会解释之后,学习借助模型、画图等方式介绍自己的解释,让别人理解自己的解释。所谓“模型”就是我们对不易见到的事物或现象的一种描述形式,它是一种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学生在学习这节课之前,曾经历过用模型解释的过程,如:在三年级上册《测气温》一课中用曲线图解释一天气温的变化情况,还有本册第一单元中的建立地表模型说明地表的复杂多样,但这些活动只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这种科学探究活动方法的浅显的认识,并没有在学生的头脑中,对“模型”建构起清晰、整体的认识。还有一点应该注意,在学生的意识中有可能将建立模型等同于飞机模型、汽车模型,这些模型的目的不是解释某一现象,而是一种复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黑匣子探秘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解释,这节课首先就请同学们来解释这只黑匣子。这是一个密封的盒子,盒子里有一个滚珠和一些用厚纸板做的障碍物。厚纸板粘在盒子的某个部位,不许打开盒子,想办法知道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并做出解释。现在考虑一下怎样才能知道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以及怎样做出解释。

2.学生汇报。(板书学生提供的方法)

3.谈话:同学们已经知道怎样找障碍物的方法,而我们今天就采用画图的方法进行“解释”。

4.提供给学生同样的,包括里面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正面四角标有A、B、C、D的黑匣子。并提供标有A、B、C、D的图纸。

5.学生分组搜集有关盒子的事实。

6.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

7.全班交流。(学生将各组研究结果粘贴在黑板上)

二、用模型解释

1.谈话:同学们是不是非常想知道盒子内的障碍物究竟是什么样的?可惜的是我们并不能够打开这个盒子,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类似与“黑匣子”的事物,我们人类并不能直接观察它而获得结果,只能依靠这样那样的方法去推测。你们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科学家又是如何解释的?

2.教师出示三球仪(模型)、自然界水的循环(课件)。让学生说说对这些模型的认识以及作用,还可以说一说根据这些模型懂得了什么。

3.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用画图的方法解释了“黑匣子”,又知道用模型可以解释太阳、地球、月亮之间的关系,用动画可以演示自然界水的循环,这些都是科学研究中很重要的方法——“用模型解释”(板书)。

4.思考并交流:用模型解释事物或现象要经历怎样的过程?

5.谈话:同学们现在是不是还想知道盒子内的障碍物究竟是什么样的?能否根据本课所学,采用画图以外的方法解释盒内的障碍物?

我们下节课将继续进行“黑匣子探秘”。

第二课时

一、“黑匣子探秘”

1.提问:想到采用画图以外的方法解释盒内的障碍物的方法了吗?

2.谈话:这节课我们用一个盒子和厚纸板,通过收集到的有关“黑匣子”的信息,再造一个“黑匣子”,用这样的模型去解释盒内的障碍物。(这一环节最好引导学生自行讨论得出)

3.学生依据图画制作模型。

4.学生依据自制模型对“黑匣子”做出解释。

5.依据各组的研究结果,推测盒内的障碍物最有可能是什么样的和在什么位置。

二、作业:做一个肘关节模型,并解释肘部


相关文章

  • 小学生数学学习观_结构与特点的研究
  • 2006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识码:A 第1期 文章编号:100124918(2006)0120063268 小学生数学学习观:结构与特点的研究 李 琼 3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摘 要:采用问卷法,. ...查看


  • 北岭小学l李小玉四年级下册语文百花园三导学案和答案
  • 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语文百花园三(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备课人:李小玉 审核人: 班级:四年级 姓名: 学习目标: 能根据句子表达的不同意思,区别多音字"好"的读音,认识表示并列关系的句式并会造句,读背科学名言. 一 ...查看


  • 第24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全国中小学生决赛答案
  • 第24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全国中小学生(江苏地区)"嬉戏谷"杯金钥匙科技竞赛 小学个人决赛赛题答案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知识题(本题由选择题和判断题组成,共30题,每题1.5分,共45分.中高年级全做) ( ...查看


  • 小学三年级探究性学科学
  • 小学三年级探究性学科学 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唐韵 <小学科学>的前身是以前的<自然>课,而现在更名为<小学科学>.以前经常说到自然科学,<自然>课强调自然界的内容,而<小学科学>应 ...查看


  • 2014-2015辅导员1
  • 2014-2015年度福建省少先队辅导员网络培训在线考试 考试人员:林赛梅/试卷总分: 100/考试总时长: 60分钟 一.单选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颁授雏鹰金章的条件有:( ). 本题得 2 分 A.小学阶段 ...查看


  • 小学科学六年级试卷
  • 彼得教育www.bideedu.com 免费资源 无需注册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终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 1.常用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滑轮. . . 2.提高材料的弯曲能力,可以增加材料的厚度,还可以改变材料的 . 3. ...查看


  • 小学科学五年级一单元测试及答案
  • 一单元 1.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规律是(A) A.西-东:长-短-长B 东-西:低-高-低C 东-西:长-短-长 2.日晷是测量(B)工具 A体积 B时间 C长度 3.昼夜形成的原因是(C) A太阳的东升西落 B乌云的遮盖 C地球的 ...查看


  • 一年级科学课到底怎么上?
  • 先立规矩再讲课 强调观察.体验.动手 2017-09-19 听涛小学102班的孩子课后得到黄豆奖励 彩虹城小学学生正在测量叶子的长度 半山实验学校老师带学生在校园里观察植物 高新实验学校学生在课堂上种豆苗 商报记者 夏莹 陈彦汝 汪嘉伟 若 ...查看


  • 2015小学科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科学学科 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命题情况 本次期末考试的试题,既注重了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减少了死记硬背的试题,增加了对所学基础知识的实际应用.本次考试题型丰富,便于学生解答 ...查看


  • 小学科学教师校本培训资料
  • 小学科学教师校本培训资料 一.填空题. 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 科学素养 )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 科学探究 )为主的学习活动. 2.<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科学探究).(科学知识).(情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