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基础物理教育课程的改革和创新教育的提出,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充分激活课堂教学氛围呢?为此,笔者深入、认真学习了新课标的相关资料,结合当代学生实际情况,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得出了一套较好的教学策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物理教育 课程 改革 创新教育 初中物理起始阶段的教学效果如何,不仅影响学生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而且还会影响到高中阶段文理分流的趋向。教学实践清楚地告诉我们,这个阶段第一学期的前半期尤为重要。八年级学生拿到物理课本后,一般都显得很自豪,想学好物理的求知欲很迫切。但是很快又发现,他们因受“物理难学”说法的影响,对物理学习产生了一种害怕、畏难心理,尤其是女同学。因此,为了使八年级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步入学习物理的正轨,授课老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新教材的优势,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下面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体会。 一、挖掘新教材的亮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八年级学生刚接触物理感觉非常新鲜,对学好物理也十分渴望,但是当他们进入课程学习后,能否保持浓厚的兴趣,是他们能否学好物理的关键。新教材图文并茂、形式新颖、内容生动活泼切合了学生的心理实际,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只要教师能够重视新教材,发挥新教材的优势,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就能比较容易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我们应因势利导,让学生阅读课本上的那些具有现代气息、形象直观、色彩鲜艳的插图。让学生感受到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这样学生对课本内容的印象深了,对物理就有了感情。其次师生齐动手,发挥物理实验优势。教材上的演示实验、学生随堂实验、分组实验、课外小实险较原教材多很多。认真做好这些实验,既能清楚地引入概念,顺利地得出规律,启发引导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疏通新教材的难点,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新教材注意联系实际,涉及到的内容很广。但是不是书上所有的内容都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也不是书上所有字句都要求学生学懂、学会,因此我们不要人为地增加教材的难度。教师应当认真分析、钻研新教材,备好课,力求讲得通俗、简洁、浅显,尽量为学生疏通教材,适当降低难度。使学生不感到物理知识难学,同时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三、联系实际,发挥生活资源优势 风霜雨露、雷鸣电闪、潮起潮落、月圆月缺、蓝天白云、雨后彩虹、水中倒影等等奇妙的现象从小就深深地吸引住我们。物理知识的形成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的感知,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更便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1. 妥善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初中学生已具有相当多的生活经验,其中包含着大量的与物理有关的现象或者问题,例如,雷电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压水井手柄越长越省力;骑车上坡是走S形省力;刀磨得越锋利切东西越快等等。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经验,对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形成新概念会有很大的帮助。 2.让学生积极地进行生活体验 学生在生活中体验物理知识既有利于理解掌握有关的物理知识,同时也为学习新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学习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后,要求学生在坐火车或汽车时,在车站观察并排的车的运动情况,体验由于运动的相对性而带来的神奇的现象,并在开车和刹车时体验由于惯性使人体向后倒和向前倾的现象。 3.让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初中教材,很多物理知识就在学生的身边,布置一些生活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让学生思考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无疑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学习液化知识前,布置让学生观察从冰箱刚拿出的饮料瓶外有水珠的现象。观察烧开水从壶嘴向外喷“白气”的现象,并思考为什么离开壶嘴一段距离才看出“白气”?让学生思考早晨雾是怎样形成的?草上的露珠是怎样形成的?蒸馒头冒“白气”和冬天我们口中呼出的“白气”是否一样?等等,这样既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就在身边,也使学生思考问题有针对性,学习时更加得心应手。 四、加强师生沟通,建立师生感情 沟通向来是师生之间共同进步的催化剂。课上是导师,课下是朋友,这是师生共同的向往。老师经常与学生闲聊,可以架起师生友谊的桥梁,消除学生心目中对老师的戒备心理,从而喜欢上物理。八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只要老师接触他们,就特别爱说、爱问。他们问得最多的话是,“物理好学吗?” 、“物理有趣吗?” 、“物理有用吗?”那种迫切要求学好物理的愿望显而易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认真回答问题,积极给他们鼓励,这样不但能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而且也能使教师自己看到希望。真正让我们成为学生自我发展的促进者,理想探求的指路者,心理困扰的排除者。 五、改变教学模式,把课堂时间回归给学生 以前的教学模式都是“满堂灌”,老师一个人在课堂上唱独角戏,学生的动手、动脑、讨论的能力得不到锻炼与发挥,课堂氛围沉闷,效果不佳。为此,我在课堂上大胆创新,采用“三个三分之一”的教学模式,即教师讲解时间占课堂时间的三分之一,学生动脑思考时间占课堂时间的三分之一,学生动手做题时间也占课堂时间的三分之一。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探究、讨论问题。课堂氛围活跃,又能使学生掌握好当天所学的知识,效果非常显著。 六、渗透探究思维方法的教学,激活发散性 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挖掘教材中采用的思维方法,在课堂上有意识地进行传授并注意学生探究思维的发散性、科学性的培养。思维的一些具体方法,诸如:分析法、类比法、等效法、替代法、分类法等等,这些方法一旦被学生所掌握,便会大大增强其思维的发散性与科学性,会更有效地理解巩固和运用知识,并提高主动学习的水平,同时还能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懂得用发散性、科学性思维方法去探究问题。正如赞科夫所说:“教会思考,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 总之,初中物理入门阶段的前期,授课老师应当重视学生的心理,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适当放慢教学进度,着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只要我们坚持课程标准,不降低教学要求,随着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深层次变化,一定会为日后物理的教学打下稳固扎实的基础。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教师必须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和各种方法进行教学,根据学生的需要为前提,充分启发学生的探究思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活课堂教学氛围,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理想境界。
摘要:随着基础物理教育课程的改革和创新教育的提出,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充分激活课堂教学氛围呢?为此,笔者深入、认真学习了新课标的相关资料,结合当代学生实际情况,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得出了一套较好的教学策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物理教育 课程 改革 创新教育 初中物理起始阶段的教学效果如何,不仅影响学生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而且还会影响到高中阶段文理分流的趋向。教学实践清楚地告诉我们,这个阶段第一学期的前半期尤为重要。八年级学生拿到物理课本后,一般都显得很自豪,想学好物理的求知欲很迫切。但是很快又发现,他们因受“物理难学”说法的影响,对物理学习产生了一种害怕、畏难心理,尤其是女同学。因此,为了使八年级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步入学习物理的正轨,授课老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新教材的优势,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下面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体会。 一、挖掘新教材的亮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八年级学生刚接触物理感觉非常新鲜,对学好物理也十分渴望,但是当他们进入课程学习后,能否保持浓厚的兴趣,是他们能否学好物理的关键。新教材图文并茂、形式新颖、内容生动活泼切合了学生的心理实际,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只要教师能够重视新教材,发挥新教材的优势,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就能比较容易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我们应因势利导,让学生阅读课本上的那些具有现代气息、形象直观、色彩鲜艳的插图。让学生感受到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这样学生对课本内容的印象深了,对物理就有了感情。其次师生齐动手,发挥物理实验优势。教材上的演示实验、学生随堂实验、分组实验、课外小实险较原教材多很多。认真做好这些实验,既能清楚地引入概念,顺利地得出规律,启发引导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疏通新教材的难点,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新教材注意联系实际,涉及到的内容很广。但是不是书上所有的内容都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也不是书上所有字句都要求学生学懂、学会,因此我们不要人为地增加教材的难度。教师应当认真分析、钻研新教材,备好课,力求讲得通俗、简洁、浅显,尽量为学生疏通教材,适当降低难度。使学生不感到物理知识难学,同时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三、联系实际,发挥生活资源优势 风霜雨露、雷鸣电闪、潮起潮落、月圆月缺、蓝天白云、雨后彩虹、水中倒影等等奇妙的现象从小就深深地吸引住我们。物理知识的形成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的感知,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更便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1. 妥善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初中学生已具有相当多的生活经验,其中包含着大量的与物理有关的现象或者问题,例如,雷电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压水井手柄越长越省力;骑车上坡是走S形省力;刀磨得越锋利切东西越快等等。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经验,对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形成新概念会有很大的帮助。 2.让学生积极地进行生活体验 学生在生活中体验物理知识既有利于理解掌握有关的物理知识,同时也为学习新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学习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后,要求学生在坐火车或汽车时,在车站观察并排的车的运动情况,体验由于运动的相对性而带来的神奇的现象,并在开车和刹车时体验由于惯性使人体向后倒和向前倾的现象。 3.让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初中教材,很多物理知识就在学生的身边,布置一些生活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让学生思考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无疑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学习液化知识前,布置让学生观察从冰箱刚拿出的饮料瓶外有水珠的现象。观察烧开水从壶嘴向外喷“白气”的现象,并思考为什么离开壶嘴一段距离才看出“白气”?让学生思考早晨雾是怎样形成的?草上的露珠是怎样形成的?蒸馒头冒“白气”和冬天我们口中呼出的“白气”是否一样?等等,这样既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就在身边,也使学生思考问题有针对性,学习时更加得心应手。 四、加强师生沟通,建立师生感情 沟通向来是师生之间共同进步的催化剂。课上是导师,课下是朋友,这是师生共同的向往。老师经常与学生闲聊,可以架起师生友谊的桥梁,消除学生心目中对老师的戒备心理,从而喜欢上物理。八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只要老师接触他们,就特别爱说、爱问。他们问得最多的话是,“物理好学吗?” 、“物理有趣吗?” 、“物理有用吗?”那种迫切要求学好物理的愿望显而易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认真回答问题,积极给他们鼓励,这样不但能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而且也能使教师自己看到希望。真正让我们成为学生自我发展的促进者,理想探求的指路者,心理困扰的排除者。 五、改变教学模式,把课堂时间回归给学生 以前的教学模式都是“满堂灌”,老师一个人在课堂上唱独角戏,学生的动手、动脑、讨论的能力得不到锻炼与发挥,课堂氛围沉闷,效果不佳。为此,我在课堂上大胆创新,采用“三个三分之一”的教学模式,即教师讲解时间占课堂时间的三分之一,学生动脑思考时间占课堂时间的三分之一,学生动手做题时间也占课堂时间的三分之一。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探究、讨论问题。课堂氛围活跃,又能使学生掌握好当天所学的知识,效果非常显著。 六、渗透探究思维方法的教学,激活发散性 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挖掘教材中采用的思维方法,在课堂上有意识地进行传授并注意学生探究思维的发散性、科学性的培养。思维的一些具体方法,诸如:分析法、类比法、等效法、替代法、分类法等等,这些方法一旦被学生所掌握,便会大大增强其思维的发散性与科学性,会更有效地理解巩固和运用知识,并提高主动学习的水平,同时还能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懂得用发散性、科学性思维方法去探究问题。正如赞科夫所说:“教会思考,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 总之,初中物理入门阶段的前期,授课老师应当重视学生的心理,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适当放慢教学进度,着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只要我们坚持课程标准,不降低教学要求,随着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深层次变化,一定会为日后物理的教学打下稳固扎实的基础。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教师必须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和各种方法进行教学,根据学生的需要为前提,充分启发学生的探究思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活课堂教学氛围,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