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中财政的基本特征

四、财政的基本特征

(一)阶级性与公共性

由财政与国家或政府的关系,产生了财政并存的两个鲜明特征,即阶级性与公共性。

1.国家历来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政府则是执行统治阶级意志的权力机构,财政具有阶级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国家又是一个公共权力中心,并且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前提的。这就决定了财政既具有阶级性,又具有公共性,是两者相统一的一种分配形式。其公共性是指财政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属性,阶级性是指政府财政在履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职责时总是优先考虑统治阶级的利益。

2.公与私是相对应的。政府财政历来就是履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职责或办“公事”的一种分配形式,公共性是其天生的特质。在我国过去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尽管政府包揽的事务过多过宽,但也没有包揽私人的全部事务,如没有包揽家庭理财,没有包揽企业财务,甚至国有企业财务也不是完全属于财政范围。

在市场经济下,财政的公共性仍包含了其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一般公共特质,但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政府与市场的分工,其满足的社会公共需要是以市场失灵为出发点的,有其特定的内容,范围更广泛。这种市场经济下特有的财政模式即“公共财政”。因此,在财政的公共性与公共财政的关系上应特别强调两点:

①财政的公共性是其天生的,不是因冠以“公共财政”的名称而存在。

②财政天生就具有公共性,但其天生的公共性不等于“公共财政”。

(二)强制性与无直接偿还性

财政的强制性是指财政这种经济行为及其运行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力,通过颁布法令来实施的。财政的强制性是由政府作为一个公共权力中心和政治统治机构的身份决定的。首先,财政收入具有强制性。税收就是典型的强制性收入形式。其次,财政支出也具有强制性。在财政支出规模和用途的安排中,众多的公民可能有不同的主张,但财政支出不能按某一公民的意愿进行决策。即使在民主政治下,也必须通过一定的政治程序作出决策并依法强制执行。由此而言,财政本质上是一种超经济的分配形式。

财政的无直接偿还性说明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从整个财政收支过程来看,财政是具有偿还性的。因为财政从公众手里取得收入,还用于为公众提供公共物品。其次,这种偿还不是直接的,即每一个纳税人都无权要求从公共支出中享受与其纳税额等值的福利。由于国家征税筹集的是提供公共物品的费用,因此,就直接的税收征纳关系来讲,是无偿的。

财政的强制性和无直接偿还性是一致或相互依存的。强制的重要原因就是其是无偿或不直接偿还的。

强制性和无直接偿还性是财政区别于一般经济分配形式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三)收支的对称性或平衡性

财政运行的基本过程就是收入和支出,因而收支的对称性构成财政运行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处理财政收支的关系上,虽然久有“以收定支”和“以支定收”的争论,但这都说明收支是财政运行过程中相互制约的两方,收支是否平衡是财政运行的主要矛盾,收支平衡是财政运行本身的内在的客观要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财政收支平衡对经济的影响是中性的。要发挥财政的某种政策功能就需要打破财政收支的平衡状态,但这种失衡性的政策操作也必须围绕收支平衡这个轴心,不能过度和失控。有的国家规定财政赤字和国债发行的上限,或通过立法来制约公债的发行,就是这个道理。

四、财政的基本特征

(一)阶级性与公共性

由财政与国家或政府的关系,产生了财政并存的两个鲜明特征,即阶级性与公共性。

1.国家历来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政府则是执行统治阶级意志的权力机构,财政具有阶级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国家又是一个公共权力中心,并且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前提的。这就决定了财政既具有阶级性,又具有公共性,是两者相统一的一种分配形式。其公共性是指财政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属性,阶级性是指政府财政在履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职责时总是优先考虑统治阶级的利益。

2.公与私是相对应的。政府财政历来就是履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职责或办“公事”的一种分配形式,公共性是其天生的特质。在我国过去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尽管政府包揽的事务过多过宽,但也没有包揽私人的全部事务,如没有包揽家庭理财,没有包揽企业财务,甚至国有企业财务也不是完全属于财政范围。

在市场经济下,财政的公共性仍包含了其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一般公共特质,但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政府与市场的分工,其满足的社会公共需要是以市场失灵为出发点的,有其特定的内容,范围更广泛。这种市场经济下特有的财政模式即“公共财政”。因此,在财政的公共性与公共财政的关系上应特别强调两点:

①财政的公共性是其天生的,不是因冠以“公共财政”的名称而存在。

②财政天生就具有公共性,但其天生的公共性不等于“公共财政”。

(二)强制性与无直接偿还性

财政的强制性是指财政这种经济行为及其运行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力,通过颁布法令来实施的。财政的强制性是由政府作为一个公共权力中心和政治统治机构的身份决定的。首先,财政收入具有强制性。税收就是典型的强制性收入形式。其次,财政支出也具有强制性。在财政支出规模和用途的安排中,众多的公民可能有不同的主张,但财政支出不能按某一公民的意愿进行决策。即使在民主政治下,也必须通过一定的政治程序作出决策并依法强制执行。由此而言,财政本质上是一种超经济的分配形式。

财政的无直接偿还性说明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从整个财政收支过程来看,财政是具有偿还性的。因为财政从公众手里取得收入,还用于为公众提供公共物品。其次,这种偿还不是直接的,即每一个纳税人都无权要求从公共支出中享受与其纳税额等值的福利。由于国家征税筹集的是提供公共物品的费用,因此,就直接的税收征纳关系来讲,是无偿的。

财政的强制性和无直接偿还性是一致或相互依存的。强制的重要原因就是其是无偿或不直接偿还的。

强制性和无直接偿还性是财政区别于一般经济分配形式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三)收支的对称性或平衡性

财政运行的基本过程就是收入和支出,因而收支的对称性构成财政运行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处理财政收支的关系上,虽然久有“以收定支”和“以支定收”的争论,但这都说明收支是财政运行过程中相互制约的两方,收支是否平衡是财政运行的主要矛盾,收支平衡是财政运行本身的内在的客观要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财政收支平衡对经济的影响是中性的。要发挥财政的某种政策功能就需要打破财政收支的平衡状态,但这种失衡性的政策操作也必须围绕收支平衡这个轴心,不能过度和失控。有的国家规定财政赤字和国债发行的上限,或通过立法来制约公债的发行,就是这个道理。


相关文章

  • 财政与税收教学大纲
  • <财政与税收>课程教学大纲 一.<财政与税收>课程说明 (一)课程代码:财政与税收 (二)开课对象:2010级金融与证券专业 (三)课程性质: 财政与税收是武夷山职业学院金融与证券专业(专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财政与 ...查看


  • 财政学教学大纲
  • <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 学分:2学分 总学时:32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正确认识财政与经济的辩征关系,深刻领会财政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 ...查看


  •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一.<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该课程系统阐述财政学和金融学两大经济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及其运动规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查看


  • 财政重要概念
  • 财政重要概念 1.财政是历史范畴.客观范畴.经济范畴.分配范畴. 2.财政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的基本特征. 3.自然经济--家计制度.市场经济--公共财政制度.计划经济--国家财政制度 4.市场经济下财政最为典型的特征是"公共性&q ...查看


  • 1财政学(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 第一节 财政概念  财政的基本含义和基本特征 1."财政"一词的来源 财政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综观我国几千年留下来的古籍,可以找到关于古代财政即政府理财之道的记载,如"国计"."国 ...查看


  • 试论财政公共关系基本特征
  • 造成一个政通人和.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和谐局面,在人民群众中树立"创新.务实.廉政.高效"的政府形象,这应当是我国各级政府的根本工作目标.财政部门作为政府经济管理的主要机构之一,如果单纯凭借强化管理职能这一硬性手段来实现 ...查看


  • [财政学]第一章到第三章
  • 财政学大纲 第一章 财政的概念与财政的职能 第一节财政的概念 1. 市场失灵及其主要表现 市场失灵:纯粹市场机制的现实调节结果不能达到理想状态. 条件性市场缺陷包括:竞争失灵.外部效应.信息不充分.交易成本和偏好不合理. 原生性市场缺陷包括 ...查看


  • 社会保障与财政讲义
  • 831 社会保障与财政 社会保障学部分 第一部分 一. 社会保障的制度结构与理论基础 (一) 社会保障思想的变迁 1. 中外早期社会保障思想 2. 福利国家论 3. 福利经济学与国家干预理论 (二) 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沿革 1. 社会保障制 ...查看


  • 财政与税务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 <财政与税务> 名词解释 1. 资源配置:是指人的知识.劳动力.资本.土地等在不同用途和不同受益者之间进行分配和组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部门结构.区域结构等,以取得最佳效率. 2. 财政收入:又称国家收入,是国家凭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