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请以“你,温暖了我的视线”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题解
任何一个作文题目,都有出题者的目的及意图,而这个目的、意图或明显或隐含于作文题目及要求中。
一 写作对象和题眼。审视本题目,本题目的写作对象是“你”,我们根据这一意象拓展思维,从它的本义出发,运用发散思维可联想到其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类比义,“你”可以是指某个人,还可以指一种心态、一种涵养、一种品性、一种信念、一种胸怀。从这些方面构思确定新的写作意象,作文才会有新意。
本题目的题眼是“温暖”,它可以是形容词,指一种感觉得到的暖和,也可以是动词,使人感到温暖,从整个题目来审视,“温暖”在此题目中应作动词。本题眼决定了文章所写的“你”是正面向上的,能在某方面激励自己,或给自己以启示的人、事、物、情等。
二 明确写作重点。“你,温暖了我的视线”,落笔前确定:“你”是谁?为什么“温暖”我?能“温暖了我的视线”的必有魅力,是文化价值还是情感引力。作者对于能体现“温暖”的情景、场面应是文章的核心所在,必须详写之处应着眼于人、景、物的特点,挖掘身后的价值所在。中学生作文写感受,尤其是个性化的感受最受青睐。“你,温暖了我的视线”,使自己“温暖”的情感、场景应详细描写,写出画面感。
三 适当点题不可少。考场作文有“两限”:一是字数有限;二是批阅时间有限。了解到这一特点,作文时主题不可太含蓄、太隐晦,必须入题快,行文中适当小结性点题。点题可以是直接性点题,也可以改变句式,或运用修辞艺术点题,结尾处须总结性点题升华。
例文一
你,温暖了我的视线 张仕锐
冬天的某个下午,在教室里经历了一场“考试大战”的我们正做着“战后休整”,大部分同学都借此课间十分钟前往厕所“新陈代谢”。剩下的都是“重伤兵”,有的用肘顶着桌面,手不停地揉着困倦的眼睛,有的索性往头上闷件外套,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此等景象加上冬日特有的宁静,教室里便弥漫着懒惰的气息。
我的脑袋昏昏沉沉,眼睛却莫名其妙地闭不上,打个盹儿都难,就这么欲睡不睡,欲醒不醒,只得靠着椅背,手指无力地转着笔、发呆,看着眼前这堵贴着课程表的墙,似乎映上了那熟悉而又久违的金黄,空中的一粒粒尘埃也闪闪发亮,神秘又迷人,那是――阳光!我顿时睡意全无、欣喜不已,似乎体内的细胞被瞬间激活,顿时起身向室外走去。阴了好几天了,这会儿终于放晴了。
我靠着栏杆,抬头望着天空,朵朵白云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可爱,阳光照在我身上,强烈的光线使我眯上眼,在冬日中冷得发麻的心也充满了热量。
阳光下,似乎一切都覆盖了一层金黄,绿茵球场也从暗绿变成了明亮的黄绿色,冲击着我的视线,让我畅快不已。远处干活儿的工人们,已经没有了冬日的懒惰气息,一个个动作潇洒有力。高楼大厦高低分明,在反光面及阴影中,由远及近,由近到远,渐高渐低,充满着层次感,这一切都是那么让人舒心、开朗。阳光,神奇的阳光,你温暖了我的视线。
多少个清晨,当我起床拉开窗帘后,一束强烈的阳光瞬间毫无阻拦地冲进我的房间,照在我伸着懒腰的身体上,照在床上、桌子上,连空中的一粒粒尘埃都在阳光下闪烁,无声缓慢地飘动,似一颗颗恒星般美丽。每当这时,心中便涌出一股暖流,无限的希望油然而生,如滔滔黄河水般无法遏止,似乎一切困难都如眼前的尘埃般渺小。阳光,你温暖了我的视线,也温暖了我的心。
佳作点评
一篇文章能否打动人心取决于这篇文章的内容材料,文字有感于生活,同理能够感动人心的文字往往来自真实的生活。作者善于捕捉生活中那个真实细节中蕴涵的美,以小见大,从细微处捕捉最朴实的感觉――平常见惯的阳光在作者的笔下是如此有生命力,作者细腻的文笔描绘一粒粒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和静默在阳光恩泽下的大千世界,侧面反映了阳光照亮了作者因繁忙疲惫而黯淡下来的内心世界,给予作者光和希望。在无形中紧扣文章题目,令读者眼前一亮。全文没有华美的文字修饰,而是用朴实的文字刻画出一幅幅温暖生动的景象――学业的繁忙、阳光的美丽,情感真实而不矫情。
(徐平)
例文二
你,温暖了我的视线 邓科
见过磕长头的人吗?
他们的脸和手都很脏,可是心却很干净。
――《可可西里》
太阳不懈地烘烤着灼人的沙石。磕长头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向前挪移,队伍向道路两头无限延伸以致一眼望不到边。健壮的青年小伙儿,满脸沧桑的中年男子,面庞俊秀却不失豪气的姑娘,以及佝偻的老人,他们身着色彩纷杂的衣服,鲜艳明丽,让人看了喜悦而温暖。
他们虔诚地朝向心中的方向,深深叩首在温热的沙石路上。他们的脸与衣服上沾着黑糊糊的泥沙,显得颓丧又落魄,破旧的鞋子也已经磨穿了,四肢遍布猩红的血迹。只有眼睛还是那么明亮,神色安详宁静,如佛祖的微笑,又似他们头顶清澈的蓝天。
万水千山,手脚残破,心似石坚。这是怎样强大的信念?我为他们的谦卑与执著所震撼,只有一种莫名的温暖和宁静溢上心来。
一磕一起问,上身伏地,双膝挪移,再深深叩首,沙石棱角刺磨着他们的四肢,灼人的太阳考验着他们的心志,然而他们仿佛丝毫没有疲惫与痛苦的感觉,神情悠然安闲。身上色彩明丽的藏服,在太阳的照耀下竟像是一丛丛盛开的花,让人如沐春光般温暖而平和。
所幸,世上还有那么一方净土,它有邈远广阔的天穹和考验意志的沙石路;所幸,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眼睛似穹天般澄明,再长再远的沙石路也无法阻碍他们前行;所幸,我曾有幸亲眼目睹这样的壮观场面,并且心怀真诚与崇敬。那时那刻,有一种执著植进我的心底,有一种热血贯穿我的身体,有一种温暖充斥我的眼眸。
每当我在人生路上跌倒,或踌躇不前时,眼前总会浮现那些磕长头的人们的身影。他们神情平静、眼神坚定,让我全身充满了力量。于是我站起身,抖落一身的疲惫,继续前行。 我知道,是你,磕长头的人,是你永不止息的脚步,温暖了我的视线,更温暖了我的心。
佳作点评
本文的题记一问一答,引发读者思考,“心却很干净”直接点明中心主旨又余味悠长。文章中对磕长头的景象有着生动的描写,突出刻画了磕长头者心之诚挚,意志之坚定,恰当的比喻使语言优美,强烈的画面感更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温暖着读者的心。作者多处或直接或间接地点题,自然不露痕迹。对这些磕长头的人,我们不仅感慨他们的行为,也从他们身上学到坚持与真诚。
(徐平)
例文三
你,温暖了我的视线 连哲婷
我时常深情凝望,你在一片泥土里埋藏的一个季节;在枯枝败叶里寄存的希望。因你,落红也有了芬芳。
有时,你是一棵树,长在我回家的必经之路上。诗人的慧眼发现了你:“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你把悲欢藏匿在枝叶里,欢乐时的你在暖春送我一抹青青的绿;安详的你没有悲欢的姿势,在瓜熟蒂落的深秋赠予我一条毛毯,金色毛毯美如梦幻。啊,你以你的淡然教我学会勇敢,给予我临危不惧的那份勇气。你化作那棵树,用四季不一样的诗意的风景,温暖我的视线。
你也是一股潜伏在静夜中的思念,窗外洒进你用来伴我无眠的月光,孤独是你在我耳畔温柔的哼唱。我提起笔记录下你唯美的模样,心中笼上一层淡淡的喜悦――是你给了我这片宁静,让我遇见被喧嚣掩盖的真我,品味享受这份孤独。你化作那一轮宁静的明月,用一份诗意的安宁,温暖着我的视线。
你还是浓缩在书上的几行字,那是你的缩影,是智慧的诗人为你勾画的“素描”。悲伤时你叹:“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博爱的你歌颂这世间万物的爱:“你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暧,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那一行行诗句,无不温暖着我的视线。
你让我的爱有了宽度,让我的审美定格在了永恒而不是肤浅。
有人把你称为“诗意”,可是我觉得天然朴实的你不需要任何名字。你是一种感觉、一种心境、一种思想,因此你无处不在。你还是石缝中冲破的一抹绿,一张温暖的笑靥,只要用心感受,凝神细视,你就能温暖我的视线。
感谢你无时无刻的陪伴,让我在喧嚣的世俗中得到宁静,还我一片清心,给予我永不忘记的美好记忆。
其实,你就是那一抹阳光,总在我无意问的回眸后,温暖我的视线。
佳作点评
遇到这个题目,一般小作者都会从实处着笔,给“你”找一个实实在在的载体。可本文的小作者却另辟蹊径,以一切美为“你”,从“树”到“月光”到“诗句”,一切让小作者心灵震颤宁静的就是“你”。以这种虚物为对象行文,很容易让读者不知所云,但小作者非常巧妙地于每一小节后明确点题,使文章主题鲜明,表达得含蓄不晦涩,值得回味又简洁明白。充满灵气的优美语言,以及恰当的引用也是本文的一大亮点。
(徐平)
题目
请以“你,温暖了我的视线”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题解
任何一个作文题目,都有出题者的目的及意图,而这个目的、意图或明显或隐含于作文题目及要求中。
一 写作对象和题眼。审视本题目,本题目的写作对象是“你”,我们根据这一意象拓展思维,从它的本义出发,运用发散思维可联想到其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类比义,“你”可以是指某个人,还可以指一种心态、一种涵养、一种品性、一种信念、一种胸怀。从这些方面构思确定新的写作意象,作文才会有新意。
本题目的题眼是“温暖”,它可以是形容词,指一种感觉得到的暖和,也可以是动词,使人感到温暖,从整个题目来审视,“温暖”在此题目中应作动词。本题眼决定了文章所写的“你”是正面向上的,能在某方面激励自己,或给自己以启示的人、事、物、情等。
二 明确写作重点。“你,温暖了我的视线”,落笔前确定:“你”是谁?为什么“温暖”我?能“温暖了我的视线”的必有魅力,是文化价值还是情感引力。作者对于能体现“温暖”的情景、场面应是文章的核心所在,必须详写之处应着眼于人、景、物的特点,挖掘身后的价值所在。中学生作文写感受,尤其是个性化的感受最受青睐。“你,温暖了我的视线”,使自己“温暖”的情感、场景应详细描写,写出画面感。
三 适当点题不可少。考场作文有“两限”:一是字数有限;二是批阅时间有限。了解到这一特点,作文时主题不可太含蓄、太隐晦,必须入题快,行文中适当小结性点题。点题可以是直接性点题,也可以改变句式,或运用修辞艺术点题,结尾处须总结性点题升华。
例文一
你,温暖了我的视线 张仕锐
冬天的某个下午,在教室里经历了一场“考试大战”的我们正做着“战后休整”,大部分同学都借此课间十分钟前往厕所“新陈代谢”。剩下的都是“重伤兵”,有的用肘顶着桌面,手不停地揉着困倦的眼睛,有的索性往头上闷件外套,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此等景象加上冬日特有的宁静,教室里便弥漫着懒惰的气息。
我的脑袋昏昏沉沉,眼睛却莫名其妙地闭不上,打个盹儿都难,就这么欲睡不睡,欲醒不醒,只得靠着椅背,手指无力地转着笔、发呆,看着眼前这堵贴着课程表的墙,似乎映上了那熟悉而又久违的金黄,空中的一粒粒尘埃也闪闪发亮,神秘又迷人,那是――阳光!我顿时睡意全无、欣喜不已,似乎体内的细胞被瞬间激活,顿时起身向室外走去。阴了好几天了,这会儿终于放晴了。
我靠着栏杆,抬头望着天空,朵朵白云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可爱,阳光照在我身上,强烈的光线使我眯上眼,在冬日中冷得发麻的心也充满了热量。
阳光下,似乎一切都覆盖了一层金黄,绿茵球场也从暗绿变成了明亮的黄绿色,冲击着我的视线,让我畅快不已。远处干活儿的工人们,已经没有了冬日的懒惰气息,一个个动作潇洒有力。高楼大厦高低分明,在反光面及阴影中,由远及近,由近到远,渐高渐低,充满着层次感,这一切都是那么让人舒心、开朗。阳光,神奇的阳光,你温暖了我的视线。
多少个清晨,当我起床拉开窗帘后,一束强烈的阳光瞬间毫无阻拦地冲进我的房间,照在我伸着懒腰的身体上,照在床上、桌子上,连空中的一粒粒尘埃都在阳光下闪烁,无声缓慢地飘动,似一颗颗恒星般美丽。每当这时,心中便涌出一股暖流,无限的希望油然而生,如滔滔黄河水般无法遏止,似乎一切困难都如眼前的尘埃般渺小。阳光,你温暖了我的视线,也温暖了我的心。
佳作点评
一篇文章能否打动人心取决于这篇文章的内容材料,文字有感于生活,同理能够感动人心的文字往往来自真实的生活。作者善于捕捉生活中那个真实细节中蕴涵的美,以小见大,从细微处捕捉最朴实的感觉――平常见惯的阳光在作者的笔下是如此有生命力,作者细腻的文笔描绘一粒粒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和静默在阳光恩泽下的大千世界,侧面反映了阳光照亮了作者因繁忙疲惫而黯淡下来的内心世界,给予作者光和希望。在无形中紧扣文章题目,令读者眼前一亮。全文没有华美的文字修饰,而是用朴实的文字刻画出一幅幅温暖生动的景象――学业的繁忙、阳光的美丽,情感真实而不矫情。
(徐平)
例文二
你,温暖了我的视线 邓科
见过磕长头的人吗?
他们的脸和手都很脏,可是心却很干净。
――《可可西里》
太阳不懈地烘烤着灼人的沙石。磕长头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向前挪移,队伍向道路两头无限延伸以致一眼望不到边。健壮的青年小伙儿,满脸沧桑的中年男子,面庞俊秀却不失豪气的姑娘,以及佝偻的老人,他们身着色彩纷杂的衣服,鲜艳明丽,让人看了喜悦而温暖。
他们虔诚地朝向心中的方向,深深叩首在温热的沙石路上。他们的脸与衣服上沾着黑糊糊的泥沙,显得颓丧又落魄,破旧的鞋子也已经磨穿了,四肢遍布猩红的血迹。只有眼睛还是那么明亮,神色安详宁静,如佛祖的微笑,又似他们头顶清澈的蓝天。
万水千山,手脚残破,心似石坚。这是怎样强大的信念?我为他们的谦卑与执著所震撼,只有一种莫名的温暖和宁静溢上心来。
一磕一起问,上身伏地,双膝挪移,再深深叩首,沙石棱角刺磨着他们的四肢,灼人的太阳考验着他们的心志,然而他们仿佛丝毫没有疲惫与痛苦的感觉,神情悠然安闲。身上色彩明丽的藏服,在太阳的照耀下竟像是一丛丛盛开的花,让人如沐春光般温暖而平和。
所幸,世上还有那么一方净土,它有邈远广阔的天穹和考验意志的沙石路;所幸,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眼睛似穹天般澄明,再长再远的沙石路也无法阻碍他们前行;所幸,我曾有幸亲眼目睹这样的壮观场面,并且心怀真诚与崇敬。那时那刻,有一种执著植进我的心底,有一种热血贯穿我的身体,有一种温暖充斥我的眼眸。
每当我在人生路上跌倒,或踌躇不前时,眼前总会浮现那些磕长头的人们的身影。他们神情平静、眼神坚定,让我全身充满了力量。于是我站起身,抖落一身的疲惫,继续前行。 我知道,是你,磕长头的人,是你永不止息的脚步,温暖了我的视线,更温暖了我的心。
佳作点评
本文的题记一问一答,引发读者思考,“心却很干净”直接点明中心主旨又余味悠长。文章中对磕长头的景象有着生动的描写,突出刻画了磕长头者心之诚挚,意志之坚定,恰当的比喻使语言优美,强烈的画面感更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温暖着读者的心。作者多处或直接或间接地点题,自然不露痕迹。对这些磕长头的人,我们不仅感慨他们的行为,也从他们身上学到坚持与真诚。
(徐平)
例文三
你,温暖了我的视线 连哲婷
我时常深情凝望,你在一片泥土里埋藏的一个季节;在枯枝败叶里寄存的希望。因你,落红也有了芬芳。
有时,你是一棵树,长在我回家的必经之路上。诗人的慧眼发现了你:“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你把悲欢藏匿在枝叶里,欢乐时的你在暖春送我一抹青青的绿;安详的你没有悲欢的姿势,在瓜熟蒂落的深秋赠予我一条毛毯,金色毛毯美如梦幻。啊,你以你的淡然教我学会勇敢,给予我临危不惧的那份勇气。你化作那棵树,用四季不一样的诗意的风景,温暖我的视线。
你也是一股潜伏在静夜中的思念,窗外洒进你用来伴我无眠的月光,孤独是你在我耳畔温柔的哼唱。我提起笔记录下你唯美的模样,心中笼上一层淡淡的喜悦――是你给了我这片宁静,让我遇见被喧嚣掩盖的真我,品味享受这份孤独。你化作那一轮宁静的明月,用一份诗意的安宁,温暖着我的视线。
你还是浓缩在书上的几行字,那是你的缩影,是智慧的诗人为你勾画的“素描”。悲伤时你叹:“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博爱的你歌颂这世间万物的爱:“你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暧,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那一行行诗句,无不温暖着我的视线。
你让我的爱有了宽度,让我的审美定格在了永恒而不是肤浅。
有人把你称为“诗意”,可是我觉得天然朴实的你不需要任何名字。你是一种感觉、一种心境、一种思想,因此你无处不在。你还是石缝中冲破的一抹绿,一张温暖的笑靥,只要用心感受,凝神细视,你就能温暖我的视线。
感谢你无时无刻的陪伴,让我在喧嚣的世俗中得到宁静,还我一片清心,给予我永不忘记的美好记忆。
其实,你就是那一抹阳光,总在我无意问的回眸后,温暖我的视线。
佳作点评
遇到这个题目,一般小作者都会从实处着笔,给“你”找一个实实在在的载体。可本文的小作者却另辟蹊径,以一切美为“你”,从“树”到“月光”到“诗句”,一切让小作者心灵震颤宁静的就是“你”。以这种虚物为对象行文,很容易让读者不知所云,但小作者非常巧妙地于每一小节后明确点题,使文章主题鲜明,表达得含蓄不晦涩,值得回味又简洁明白。充满灵气的优美语言,以及恰当的引用也是本文的一大亮点。
(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