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量力而行

谭新木

10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助邻国,保香港,受到了世界各国关注和赞扬;十年后当新一轮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的时候,全世界再次将目光投向中国。希望中国“英雄救美”的呼声不绝于耳,让中国在即将召开的“第二次布雷顿森林会议”上扮演当年美国角色的说法也开始流传了。

听起来的确让人感觉不错。毕竟,更强的实力意味着更大的责任,更不用说当世界老大了。但是,只要中南海还没有被溢美之辞熏得昏昏然,飘飘然,就很容易看出来,中国还不具备这样的金钢钻,揽不了这个磁器活。中国应该积极参与抵御金融风暴的努力,但当不了头,也不应该当头。

60多年前的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实质上是对美国在战争期间确立的无可争议的全面霸主地位在金融领域的确认。虽然美国后来亲手推翻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的霸权地位被削弱,但它仍然是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美国在其它领域的霸主地位还得到了加强。这次金融危机发端于美国,华尔街被冲击得满目疮痍。但是,美国领先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及由此带来的持续增长的劳动生产率,将为实体经济提供减震保护和自我恢复能力。金融危机并没有改变世界格局,远未到重新洗牌的时候。

欧洲和美国看好中国,重要的原因是中国拥有近2万亿的外汇储备。且不说这些外汇储备是以中国廉价劳动力的血汗和资源的廉价转移为代价累积起来的,也不说这些外汇储备随着中国在海外投资的失误已经大大缩水,只要看看这次金融风暴的深度和广度就能明白,假如使用不当,即使全部砸进去恐怕水花都掀不起一个。

审慎并不意味着无所作为,历来“危”和“机”并存。只不过中国政府在处理这场全球性危机的时候,要把握好轻重,掌握好次序。

首先,要不惜一切稳住中国国内经济。虽然由于体制的不同,中国的金融体系受到的打击似乎不如西方严重,但实体经济受到的影响却令人担忧。第三季度GDP增长速度下降到9%,为5年来最低,而且放缓的速度超过了预期,已经给北京发出了警告,因为中国保障就业和收入增长的GDP底线是8%。自身不保,何谈救人?现在,中国国内股市低迷,楼市不振,企业盈利下滑,经济硬着陆的风险依然存在。

中国政府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在推出降息、放松信贷限制等系列货币政策后,北京又宣布了总额为4万亿元的巨额财政刺激计划,以通过投资一些与民生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来拉动内需,创造就业。据专家们估计,这次经济刺激计划可能拉动GDP约1.8至2个百分点。作为世界许多国家的重要市场和贸易伙伴,保持中国经济继续高速增长就是对这些国家的支持。

其次,要大力援助亚洲邻国。这是地区经济一体化趋势发展的需要,也是地缘政治的需要。中国与很多亚洲国家已经形成一个产业链,利益密切相关。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防止了危机的进一步扩散,树立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那时候,日本牵头成立地区性货币基金的意图遭到了美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反对而不了了之。现在美国无暇西顾,中国可以大力推进以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为基础的“清迈倡议”的多边化进程,在区域货币合作机制的建立中发挥主导作用。

欧洲之所以将定于15日在华盛顿召开的20国首脑金融会议称为“第二次布雷顿森林会议”,是想借此机会改革目前国际金融体系中监管缺位、投机猖獗的现状,同时挑战美国的金融霸权地位。中国可以对欧洲努力予以支持,尤其是在IMF的决策机制改革方面。IMF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成立,以维护当时确定的固定汇率制。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IMF的作用被弱化和异化,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甚至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沦为美国向亚洲各国施压的工具。现在,美国在IMF仍然拥有在重大事务上一票否决的权力,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投票权不能反映其经济实力。

假如在解决好国内问题和帮助邻国之外还有余力,中国应该对美国施以援手。但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增持美国国债吗?中国已经拥有太多了。美国有经济学家指出,中国、日本和中东产油国长期大量持有美国国债,客观上为美国提供了低成本资本,为其信用过度扩张埋下了伏笔。增持美国国债并非良方。收购美国优质资产?几乎可以肯定会遭到极大的阻挠并且可能在日后成为“中国威胁”的证据,前景并不看好。或许可行的办法之一是美国允许向中国出口所需的高科技产品。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而且保持了灵活性。假如哪天不合适了,双方随时可以中止交易。如果美国还不同意,那么中国就可以转而向俄罗斯或者其它国家去购买石油去了。

(本文作者谭新木曾任新华社驻华盛顿和耶路撒冷记者。文中所述谨代表他个人的观点)

谭新木

10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助邻国,保香港,受到了世界各国关注和赞扬;十年后当新一轮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的时候,全世界再次将目光投向中国。希望中国“英雄救美”的呼声不绝于耳,让中国在即将召开的“第二次布雷顿森林会议”上扮演当年美国角色的说法也开始流传了。

听起来的确让人感觉不错。毕竟,更强的实力意味着更大的责任,更不用说当世界老大了。但是,只要中南海还没有被溢美之辞熏得昏昏然,飘飘然,就很容易看出来,中国还不具备这样的金钢钻,揽不了这个磁器活。中国应该积极参与抵御金融风暴的努力,但当不了头,也不应该当头。

60多年前的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实质上是对美国在战争期间确立的无可争议的全面霸主地位在金融领域的确认。虽然美国后来亲手推翻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的霸权地位被削弱,但它仍然是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美国在其它领域的霸主地位还得到了加强。这次金融危机发端于美国,华尔街被冲击得满目疮痍。但是,美国领先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及由此带来的持续增长的劳动生产率,将为实体经济提供减震保护和自我恢复能力。金融危机并没有改变世界格局,远未到重新洗牌的时候。

欧洲和美国看好中国,重要的原因是中国拥有近2万亿的外汇储备。且不说这些外汇储备是以中国廉价劳动力的血汗和资源的廉价转移为代价累积起来的,也不说这些外汇储备随着中国在海外投资的失误已经大大缩水,只要看看这次金融风暴的深度和广度就能明白,假如使用不当,即使全部砸进去恐怕水花都掀不起一个。

审慎并不意味着无所作为,历来“危”和“机”并存。只不过中国政府在处理这场全球性危机的时候,要把握好轻重,掌握好次序。

首先,要不惜一切稳住中国国内经济。虽然由于体制的不同,中国的金融体系受到的打击似乎不如西方严重,但实体经济受到的影响却令人担忧。第三季度GDP增长速度下降到9%,为5年来最低,而且放缓的速度超过了预期,已经给北京发出了警告,因为中国保障就业和收入增长的GDP底线是8%。自身不保,何谈救人?现在,中国国内股市低迷,楼市不振,企业盈利下滑,经济硬着陆的风险依然存在。

中国政府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在推出降息、放松信贷限制等系列货币政策后,北京又宣布了总额为4万亿元的巨额财政刺激计划,以通过投资一些与民生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来拉动内需,创造就业。据专家们估计,这次经济刺激计划可能拉动GDP约1.8至2个百分点。作为世界许多国家的重要市场和贸易伙伴,保持中国经济继续高速增长就是对这些国家的支持。

其次,要大力援助亚洲邻国。这是地区经济一体化趋势发展的需要,也是地缘政治的需要。中国与很多亚洲国家已经形成一个产业链,利益密切相关。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防止了危机的进一步扩散,树立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那时候,日本牵头成立地区性货币基金的意图遭到了美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反对而不了了之。现在美国无暇西顾,中国可以大力推进以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为基础的“清迈倡议”的多边化进程,在区域货币合作机制的建立中发挥主导作用。

欧洲之所以将定于15日在华盛顿召开的20国首脑金融会议称为“第二次布雷顿森林会议”,是想借此机会改革目前国际金融体系中监管缺位、投机猖獗的现状,同时挑战美国的金融霸权地位。中国可以对欧洲努力予以支持,尤其是在IMF的决策机制改革方面。IMF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成立,以维护当时确定的固定汇率制。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IMF的作用被弱化和异化,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甚至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沦为美国向亚洲各国施压的工具。现在,美国在IMF仍然拥有在重大事务上一票否决的权力,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投票权不能反映其经济实力。

假如在解决好国内问题和帮助邻国之外还有余力,中国应该对美国施以援手。但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增持美国国债吗?中国已经拥有太多了。美国有经济学家指出,中国、日本和中东产油国长期大量持有美国国债,客观上为美国提供了低成本资本,为其信用过度扩张埋下了伏笔。增持美国国债并非良方。收购美国优质资产?几乎可以肯定会遭到极大的阻挠并且可能在日后成为“中国威胁”的证据,前景并不看好。或许可行的办法之一是美国允许向中国出口所需的高科技产品。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而且保持了灵活性。假如哪天不合适了,双方随时可以中止交易。如果美国还不同意,那么中国就可以转而向俄罗斯或者其它国家去购买石油去了。

(本文作者谭新木曾任新华社驻华盛顿和耶路撒冷记者。文中所述谨代表他个人的观点)


相关文章

  • 我的中国梦演讲稿:量力而行,量才而用
  • --假如我有一所学校 人们常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个好士兵".我就是一个典型的"不好士兵",因为我从没想过当一名校长.拥有一所学校.因此,头脑中也从没有系统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更没有执掌一所学校 ...查看


  • 一定要量力而行
  • 一定要量力而行 本报评论员 中国又掀起了"遗产热".据说目前中国有包括杭州西湖在内的35个项目正式备选申遗,其中"中国丹霞"六地共为申遗花费十几亿元.固然,申遗成功会对当地经济带来一定的活力,但是这种 ...查看


  • 与时俱进科学驾驭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
  • [摘要]"十二五"时期,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第一要义,统筹兼顾,量力而行: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鼓励低收入者信贷性消费和预期性消费:加大民生性 ...查看


  • 做企业要量力而行
  • 黄彦达 Diplomat外交官集团中国市场部总经理(台湾) 你能聊聊"外交官"箱包这个品牌的历史吗? 黄彦达:1971年,我们在台湾成立了这个品牌,是我父亲一手创立的.这个品牌最初的主要产品是拉杆箱.旅行箱,销往全世界3 ...查看


  • 克里谈中美新型关系: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2014年07月10日
  • 克里谈中美新型关系: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2014年07月10日 00:05 据中国日报网7月9日报道,美国国务卿克里在周三上午举行的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联合开场会上表示,在历史上,守成大国和新兴大国确实有竞争的趋势.但是包括奥巴马总统在内 ...查看


  • 日防卫大臣妄谈钓鱼岛剑指中国 专家:三思而行
  • 日本海上保安厅在官网上公布的所谓日方巡逻船在钓鱼岛附近应对中国公务船的视频截图.来源:央视 人民网北京8月25日电 (邱越)23日,日本新任防卫大臣稻田朋美高调视察了日本海上自卫队,及驻日美军横须贺基地,强调称将进一步深化美日同盟,以应对所 ...查看


  • 2015山西省农村信用社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1.农村信用社所有营业网点应依照( )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A.<银行营业场所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规定> B .<金融营业场所.金库安全防护暂行规定> C.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2.库房管理应达到( ) A.无火灾 B.无 ...查看


  • 中国与阿尔巴尼亚的外交关系
  • 中国与阿尔巴尼亚的外交关系 1949年11月23日,中国同阿尔巴尼亚建交.在建交的68年间,两国从海内知己到水火不容,其中曲折大众虽有谈论,但一般也只是谈其表面,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们会发现所有的事情都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不少可以给今天的 ...查看


  • 知与行:从知而行之到行而知之
  •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知而行之,义也.安而行之,义也.知而行之则善,知而不行则耻,不知而不行则庸,不知而行则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