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电缆沟施工技术交底
裕溪路改造工程第三项目经理部
沟槽开挖及回填施工技术交底
一、主要机具及材料
1、主要机具
挖掘机、水准仪、钢卷尺、铁锹、小线等。
2、主要材料
白石灰、木桩等。
二、施工准备
1、现场已进行局部的平整,将施工区域地上地下障碍物清理完毕,做好排水工作,将现场埋设的地下电缆、给水、雨水、污水等管线做好标识。
2、根据正确设计图纸编制施工方案、施工技术交底,并在土方开挖前对工人及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交底,负责施工的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阅读并理解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
3、土方开挖机具已经进场,已经检查合格。
4、土方作业人员应熟悉图纸,掌握现场测量桩及水准点的位置。开挖定位控制线(桩)、水准基点及开挖的边线位置及尺寸,必须经过检核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
5、各种计量设备资料齐全,检核合格。
三、施工要求
1、土方开挖技术要求
本工程为裕溪路电缆入地工程,具体施工路段依据。局部地段堆土较高,其他土质良好。
(1)、土方施工采取机械挖土为主,同时人工清槽配合。使用反铲挖土机采取反铲挖土法,沟槽较深处应分层分段反铲接力开挖法。
(2)、挖土方施工分段、分部进行,开挖时现场设旁站员有专人统一指挥,设专业测量人员实时进行标高控制及基底平整度控制,并及时恢复开挖边线,撒灰线正确指导施工。
(3)、测量人员抄出标高线,并钉上水平标高木楔,拉通线控制基底标高及基底平整度。指挥作业人员依据标高控制点进行基底平整控制,清底、修坡一律使用平锹,禁止扰动原状土。
(4)、沟槽边坡如需支护的,应按规范设计要求进行防护。
(5)、沟槽放线:沟槽中心线距道路中心线。详见管线综合断面图。
2、土方开挖雨期施工技术要求与措施
(1)、为保证雨 期施工期间沟槽安全,进入雨期施工前,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开挖土方前,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尽量避免雨天开挖。
(2)、进入现场的设备和车辆必须进行保养和防雨保护措施,并准备好足够的防洪器材和排水机械设备。遇雨时,应对沟槽边坡或正在施工的边坡,进行检查,必要时使用彩条塑料防雨布覆盖,防止边坡不稳定造成滑坡施工。另外须对沟槽内坡底排水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疏通,准备好抽水泵,并安排抽水,禁止沟槽内积水,影响下一步施工。
(3)、每次挖槽施工完毕后,必须将各种机械车辆停靠在较高位置处,并与沟槽边保持一定距离,以防水淹或倾覆。
(4)、遇雨应立即停止土方开挖及边坡支护施工,当土方挖至基底突然遇雨时,严谨上人走动或手推车行驶以防扰动基底,待雨停基底干燥后清除表层土。
(5)、遇到雨天前后,应提前对现场所有动力及照明线路、供配电电器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线路老化、安装不良以及跑漏电现象,必须及时修理和更换,严禁迁就使用。另外,遇雨时应关闭现场所有用电设施,以免发生危险。
(6)、施工过程中挖出的泥土应及时清理至旁边,保持区域内场地平整,确保雨后场地内不积水。
3、垫层浇筑
管沟开挖后必须浇注C15砼垫层。
1、工艺流程图
2、垫层施工技术要求
混凝土浇筑时,应分段分区进行,如连续进行面积较大时,要支设模板分块浇筑,接茬处按施工缝处理。本工程采用C15商品混凝土,一次约10m3,浇筑的长度约100m。垫层厚度100mm。
(1)、基底表面清理:把基底表面尘土、杂物均应清理干净;并洒
水湿润,但表面不得留有积水。
(2)、本工程砼采用商品砼,当砼到场后由试验员对砼坍落度、运输单进行检验,分析砼运输单是否超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质检员每2小时对到场砼抽查一次。资料员收集砼资料:砼配合比申请通知单、砼出厂合格证(32天内提供)、砼运输单。
(3)、砼浇筑过程中要及时振捣,在2h内必须振捣完毕,否则应按规范规定留置施工缝。
(4)、砼振捣:采用平板式或插入式振捣器,砼要振捣密实,不能漏振。
(5)、找平:砼振捣密实后,按标杆检查一下上平,然后用大杠刮平、表面再用木抹子搓平。如垫层较薄时,应严格控制铺摊厚度。
(6)、砼的养护:已浇筑完的砼,应在12h左右覆盖和浇水(如果积水较多应及时排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七昼夜。
4排管安装
1、工艺流程图
2、排管安装技术要求
安装前应先进检查管子是否有破裂、是否符合规格型号要求。然后进行底层管枕下半部分的铺设,按照设计间距2m铺设。在将底层管子按要求卡入管枕中,然后卡入上半部分管枕,采用此方法进行多层叠加铺设。
连接时要保证接头两侧管子在同一水平线上,接头处一定要紧
密,防止脱落和进水。安装时采用橡皮锤由一端向另一端轻轻敲击,使至牢固。排管安装成型后采用经纬仪和水准仪进行复测,使排管的轴线和标高均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报验。
一段管线铺设完毕后,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细沙填充,填沙时采用木方条进行捣实,横向过路管和纵向过路管,管道安装完毕后进行模板安装调整后,按照设计要求在电缆保护管周围及电缆管间采用C15砼浇筑,然后进行管沟回填夯实。
5 管沟土方回填
1、施工流程图
2、土方回填技术 (1)先将电缆管沟内的杂物进行检查和清理基坑槽或管沟基底处理: 土方回填前应清除基底的垃圾树根等杂物去除积水淤泥如在松土上填方应在基底压实后再进行
(2)填土应尽量采用同类土填筑并宜控制土的含水率在最优含水量范围内当采用不同的土壤填筑时应按土类有规则的分层铺填将透水性大的土层置于透水性较小的土层之下不得混杂使用边坡不得用透水性较小的土封闭以利水分排除和基土稳定并避免在填方内形成水囊和产生滑动现象
(3) 回填土从场地最低部分开始由一端向另端自下而上分层铺填每层虚铺厚度用人工木夯夯实时砂质土不大于300mm ,粘性土为
200mm ,用打夯机夯实时不大于300mm 土块粒径不大于50mm
(4) 深浅坑槽相连时应先填深坑槽相平后与浅坑全面分层填夯若采取分段填夯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修筑阶梯形边坡每台阶高为500mm 宽为1000mm 碾迹重叠500—1000mm 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应小于1000mm 接缝部位不得在基础墙角柱墩等重要部位
(5)人工夯填土用60—80kg 的木夯或铁石夯举高不小于500mm 打夯按一定方向进行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两遍纵横交叉分层夯打夯实基槽及地坪时行夯基坑槽或管沟基底处理 分层回填夯实 取样试验路线应由四周开始然 后向中间夯打每层夯实遍数3~6 遍
(6)打夯机夯实时打夯之前对填土初步整平打夯机依次夯打均匀分布不留间隙两机平行时其间距不小于3m 同一打夯路线上前后间距不得小于10m
(7)取样试验
基坑和管沟回填每20~50m 取样一组但每层均不少于一组取样部位在每层压实后的下半部灌砂法取样应为每层压实后的全部深度,填土压实后的干密度应有90%以上符合设计要求其余10%的最低值与设计值之差不得大于0.08t/ m3 且不应集中。
四、其他
本交底中未尽事宜,请执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顶管施工技术及
验收规范试行》及合肥电力规划设计院《裕溪路电力干线入地改造工程》施工图。
10kv电缆沟施工技术交底
裕溪路改造工程第三项目经理部
沟槽开挖及回填施工技术交底
一、主要机具及材料
1、主要机具
挖掘机、水准仪、钢卷尺、铁锹、小线等。
2、主要材料
白石灰、木桩等。
二、施工准备
1、现场已进行局部的平整,将施工区域地上地下障碍物清理完毕,做好排水工作,将现场埋设的地下电缆、给水、雨水、污水等管线做好标识。
2、根据正确设计图纸编制施工方案、施工技术交底,并在土方开挖前对工人及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交底,负责施工的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阅读并理解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
3、土方开挖机具已经进场,已经检查合格。
4、土方作业人员应熟悉图纸,掌握现场测量桩及水准点的位置。开挖定位控制线(桩)、水准基点及开挖的边线位置及尺寸,必须经过检核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
5、各种计量设备资料齐全,检核合格。
三、施工要求
1、土方开挖技术要求
本工程为裕溪路电缆入地工程,具体施工路段依据。局部地段堆土较高,其他土质良好。
(1)、土方施工采取机械挖土为主,同时人工清槽配合。使用反铲挖土机采取反铲挖土法,沟槽较深处应分层分段反铲接力开挖法。
(2)、挖土方施工分段、分部进行,开挖时现场设旁站员有专人统一指挥,设专业测量人员实时进行标高控制及基底平整度控制,并及时恢复开挖边线,撒灰线正确指导施工。
(3)、测量人员抄出标高线,并钉上水平标高木楔,拉通线控制基底标高及基底平整度。指挥作业人员依据标高控制点进行基底平整控制,清底、修坡一律使用平锹,禁止扰动原状土。
(4)、沟槽边坡如需支护的,应按规范设计要求进行防护。
(5)、沟槽放线:沟槽中心线距道路中心线。详见管线综合断面图。
2、土方开挖雨期施工技术要求与措施
(1)、为保证雨 期施工期间沟槽安全,进入雨期施工前,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开挖土方前,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尽量避免雨天开挖。
(2)、进入现场的设备和车辆必须进行保养和防雨保护措施,并准备好足够的防洪器材和排水机械设备。遇雨时,应对沟槽边坡或正在施工的边坡,进行检查,必要时使用彩条塑料防雨布覆盖,防止边坡不稳定造成滑坡施工。另外须对沟槽内坡底排水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疏通,准备好抽水泵,并安排抽水,禁止沟槽内积水,影响下一步施工。
(3)、每次挖槽施工完毕后,必须将各种机械车辆停靠在较高位置处,并与沟槽边保持一定距离,以防水淹或倾覆。
(4)、遇雨应立即停止土方开挖及边坡支护施工,当土方挖至基底突然遇雨时,严谨上人走动或手推车行驶以防扰动基底,待雨停基底干燥后清除表层土。
(5)、遇到雨天前后,应提前对现场所有动力及照明线路、供配电电器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线路老化、安装不良以及跑漏电现象,必须及时修理和更换,严禁迁就使用。另外,遇雨时应关闭现场所有用电设施,以免发生危险。
(6)、施工过程中挖出的泥土应及时清理至旁边,保持区域内场地平整,确保雨后场地内不积水。
3、垫层浇筑
管沟开挖后必须浇注C15砼垫层。
1、工艺流程图
2、垫层施工技术要求
混凝土浇筑时,应分段分区进行,如连续进行面积较大时,要支设模板分块浇筑,接茬处按施工缝处理。本工程采用C15商品混凝土,一次约10m3,浇筑的长度约100m。垫层厚度100mm。
(1)、基底表面清理:把基底表面尘土、杂物均应清理干净;并洒
水湿润,但表面不得留有积水。
(2)、本工程砼采用商品砼,当砼到场后由试验员对砼坍落度、运输单进行检验,分析砼运输单是否超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质检员每2小时对到场砼抽查一次。资料员收集砼资料:砼配合比申请通知单、砼出厂合格证(32天内提供)、砼运输单。
(3)、砼浇筑过程中要及时振捣,在2h内必须振捣完毕,否则应按规范规定留置施工缝。
(4)、砼振捣:采用平板式或插入式振捣器,砼要振捣密实,不能漏振。
(5)、找平:砼振捣密实后,按标杆检查一下上平,然后用大杠刮平、表面再用木抹子搓平。如垫层较薄时,应严格控制铺摊厚度。
(6)、砼的养护:已浇筑完的砼,应在12h左右覆盖和浇水(如果积水较多应及时排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七昼夜。
4排管安装
1、工艺流程图
2、排管安装技术要求
安装前应先进检查管子是否有破裂、是否符合规格型号要求。然后进行底层管枕下半部分的铺设,按照设计间距2m铺设。在将底层管子按要求卡入管枕中,然后卡入上半部分管枕,采用此方法进行多层叠加铺设。
连接时要保证接头两侧管子在同一水平线上,接头处一定要紧
密,防止脱落和进水。安装时采用橡皮锤由一端向另一端轻轻敲击,使至牢固。排管安装成型后采用经纬仪和水准仪进行复测,使排管的轴线和标高均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报验。
一段管线铺设完毕后,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细沙填充,填沙时采用木方条进行捣实,横向过路管和纵向过路管,管道安装完毕后进行模板安装调整后,按照设计要求在电缆保护管周围及电缆管间采用C15砼浇筑,然后进行管沟回填夯实。
5 管沟土方回填
1、施工流程图
2、土方回填技术 (1)先将电缆管沟内的杂物进行检查和清理基坑槽或管沟基底处理: 土方回填前应清除基底的垃圾树根等杂物去除积水淤泥如在松土上填方应在基底压实后再进行
(2)填土应尽量采用同类土填筑并宜控制土的含水率在最优含水量范围内当采用不同的土壤填筑时应按土类有规则的分层铺填将透水性大的土层置于透水性较小的土层之下不得混杂使用边坡不得用透水性较小的土封闭以利水分排除和基土稳定并避免在填方内形成水囊和产生滑动现象
(3) 回填土从场地最低部分开始由一端向另端自下而上分层铺填每层虚铺厚度用人工木夯夯实时砂质土不大于300mm ,粘性土为
200mm ,用打夯机夯实时不大于300mm 土块粒径不大于50mm
(4) 深浅坑槽相连时应先填深坑槽相平后与浅坑全面分层填夯若采取分段填夯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修筑阶梯形边坡每台阶高为500mm 宽为1000mm 碾迹重叠500—1000mm 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应小于1000mm 接缝部位不得在基础墙角柱墩等重要部位
(5)人工夯填土用60—80kg 的木夯或铁石夯举高不小于500mm 打夯按一定方向进行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两遍纵横交叉分层夯打夯实基槽及地坪时行夯基坑槽或管沟基底处理 分层回填夯实 取样试验路线应由四周开始然 后向中间夯打每层夯实遍数3~6 遍
(6)打夯机夯实时打夯之前对填土初步整平打夯机依次夯打均匀分布不留间隙两机平行时其间距不小于3m 同一打夯路线上前后间距不得小于10m
(7)取样试验
基坑和管沟回填每20~50m 取样一组但每层均不少于一组取样部位在每层压实后的下半部灌砂法取样应为每层压实后的全部深度,填土压实后的干密度应有90%以上符合设计要求其余10%的最低值与设计值之差不得大于0.08t/ m3 且不应集中。
四、其他
本交底中未尽事宜,请执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顶管施工技术及
验收规范试行》及合肥电力规划设计院《裕溪路电力干线入地改造工程》施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