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从《小山回家》开始,到“故乡三部曲”、《三峡好人》,再到《世界》、《天注定》,最后到《山河故人》,他把镜头对准底层社会,倾心关照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展现出世纪转型时期的中国一方及世界一隅。30年的时间,从汾阳到上海,最后到澳大利亚,山河已变,故人也已不在。
关键词:空间;符号;记忆
作者简介:张臻年(1992.1-),男,甘肃武威人,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戏剧与影视学。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5--01
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迟早是要分开的。
《山河故人》讲述了三段故事,1999年,2014年,2025年,导演用一种很巧妙的方法把它们区分开来,那就是用不同的画幅比,从1.33:1到1.85:1,到最后的2.35:1,其实细看之下我们还会发现,在第一段中是用山西方言在对话,在第二段中是用普通话在对话,在第三段中是用英语在对话,将时间的跨度消弭于其中,就这一点而言,不得不佩服贾樟柯处理时间的那种巧妙。
1、何为几何关系?何为代数关系?
《山河故人》甫一开头,伴随着《go west》的那段舞蹈瞬间就把我们带回了九十年代,那段音乐、那段舞蹈,就是我记忆当中的九十年代,那个年代的人们,流行跳迪斯科,所以那段音乐、那段舞蹈让80后、90后的那些人都很有感触。赵涛开场第一句就很震惊,“我们之间是什么问题?代数问题?还是几何问题”,这就留下来一个悬念,何为代数问题?何为几何问题?
在接下来的观影中我们会发现了,三角问题就是几何问题,而三角问题恰恰就是沈涛、张晋生、梁建军他们之间的关系问题,最终沈涛选择了张晋生,此刻三角已变成两角,不再稳定,所以梁子选择了离开。在沈涛选择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张晋生是煤老板,而梁子仅仅是一个煤矿工人,在现实面前沈涛最终还是选择了金钱,金钱其实就是所谓的代数问题。
2、影片中的符号
在影片中,反复出现了几个东西。一是钥匙,出现了四次,第一次是梁子离开山西,把钥匙扔到了屋顶;第二次是梁子因病回到汾阳之后,沈涛把他扔掉的钥匙还给了他;第三次是在火车上,沈涛把家里的钥匙给了到乐一副;第四次是在澳洲,到乐脖子上戴着钥匙;在影片的最后,到乐依旧没有回到母亲身边,只能看着大海,听着涛声,钥匙成了他对母亲的唯一记忆,是两代人之间唯一的思念。第二个反复出现的东西是叶倩文的《珍重》和pet shop boys的《go west》这两首音乐,一首是对过去的回忆,一首是对未来的向往,两首音乐,两种不同的风格,演绎出了几十年来中国社会的悲欢离合。
在澳洲,张晋生和到乐父子俩,他们之间的交流竟要靠到乐的中文老师Mia来进行翻译,到乐的一句妈咪,让沈涛感到很陌生,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那些移民二代的悲哀,其实这也在反思,当下很多父母从小把孩子送到国外、或者去一些国际学校去学习,到头来往往就是他们失去了他们的母语,连父母的交流都需要翻译,这不得不是一种讽刺。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如何去平衡本土化与国际化,这是一个大问题,不要一味地为了追求国际化,而丧失了自己最基本的东西,这是不应该的。
影片的最后,沈涛独自在雪中起舞,相比于时代的变迁来说,个人又能算得了什么,个人终究会淹没在时代的洪流之下,山河已变,故人不在。
影片开始于春天,结尾于冬天,刚好就是一年,一年四季其实就是人的一生,一个轮回,有因必定有果,就像沈涛选择了张晋生之后,还是和张晋生离婚了;正如张晋生把儿子到乐送到国际小学读书,最后移民澳洲,最终父子俩的交流还要靠翻译来进行,这就是因果,也许沈涛选择了梁子之后,又会有另一种的因果吧。
在贾樟柯的电影中会反复出现一个东西――煤矿,在《站台》中,韩三明饰演的那个在煤窑工作的崔明亮的表弟,在《山峡好人》中,韩三明饰演的那个去重庆奉节寻找妻子的山西煤矿工人,在《天注定》中那个和村长互相勾结的煤老板,在《山河故人》中,煤老板张晋生,矿工梁子,所有这些人物都和煤矿联系在一起。煤矿其实就是山西的形象,是贾樟柯记忆中的故乡,而那些矿工则是身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贾樟柯用这样一种东西,既是对故乡的一种记忆,同时也是对底层人物的一种关照。
贾樟柯的电影会与社会事件联系的很紧密,《三峡好人》中,为修建三峡大坝,库区的人们被迫搬迁,背井离乡。《天注定》中的连环杀手周克华案,富士康跳楼事件,胡文海事件,政府公职人员骚扰服务员被杀案。《山河故人》中的僧人为猝死在候车室的老人超度事件,所有这些都反映出了世纪转型时期的中国一方以及历史一隅,表面上几十年的发展让中国社会越来越好,但是透过官方的历史,去寻求最真实的民间记忆,我们就会发现光鲜背后的那种悲哀,这正如贾樟柯所说的:“我去拍电影,也是因为觉得自己有些不满,有一种生命的体验,非常多的人的生活状况被遮蔽掉了。若干年后想想大多数中国人是怎么生活的,如果你从当时的银幕上寻找,全是假的,全是谎话。这样看来,我觉得电影真的是一个记忆的方法。” 贾樟柯以他强烈的人文关怀,用镜头去描写底层社会的生活,向观众展现一个与我们想象有所不同的、形态万千的底层社会的生活场景。
摘 要:从《小山回家》开始,到“故乡三部曲”、《三峡好人》,再到《世界》、《天注定》,最后到《山河故人》,他把镜头对准底层社会,倾心关照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展现出世纪转型时期的中国一方及世界一隅。30年的时间,从汾阳到上海,最后到澳大利亚,山河已变,故人也已不在。
关键词:空间;符号;记忆
作者简介:张臻年(1992.1-),男,甘肃武威人,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戏剧与影视学。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5--01
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迟早是要分开的。
《山河故人》讲述了三段故事,1999年,2014年,2025年,导演用一种很巧妙的方法把它们区分开来,那就是用不同的画幅比,从1.33:1到1.85:1,到最后的2.35:1,其实细看之下我们还会发现,在第一段中是用山西方言在对话,在第二段中是用普通话在对话,在第三段中是用英语在对话,将时间的跨度消弭于其中,就这一点而言,不得不佩服贾樟柯处理时间的那种巧妙。
1、何为几何关系?何为代数关系?
《山河故人》甫一开头,伴随着《go west》的那段舞蹈瞬间就把我们带回了九十年代,那段音乐、那段舞蹈,就是我记忆当中的九十年代,那个年代的人们,流行跳迪斯科,所以那段音乐、那段舞蹈让80后、90后的那些人都很有感触。赵涛开场第一句就很震惊,“我们之间是什么问题?代数问题?还是几何问题”,这就留下来一个悬念,何为代数问题?何为几何问题?
在接下来的观影中我们会发现了,三角问题就是几何问题,而三角问题恰恰就是沈涛、张晋生、梁建军他们之间的关系问题,最终沈涛选择了张晋生,此刻三角已变成两角,不再稳定,所以梁子选择了离开。在沈涛选择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张晋生是煤老板,而梁子仅仅是一个煤矿工人,在现实面前沈涛最终还是选择了金钱,金钱其实就是所谓的代数问题。
2、影片中的符号
在影片中,反复出现了几个东西。一是钥匙,出现了四次,第一次是梁子离开山西,把钥匙扔到了屋顶;第二次是梁子因病回到汾阳之后,沈涛把他扔掉的钥匙还给了他;第三次是在火车上,沈涛把家里的钥匙给了到乐一副;第四次是在澳洲,到乐脖子上戴着钥匙;在影片的最后,到乐依旧没有回到母亲身边,只能看着大海,听着涛声,钥匙成了他对母亲的唯一记忆,是两代人之间唯一的思念。第二个反复出现的东西是叶倩文的《珍重》和pet shop boys的《go west》这两首音乐,一首是对过去的回忆,一首是对未来的向往,两首音乐,两种不同的风格,演绎出了几十年来中国社会的悲欢离合。
在澳洲,张晋生和到乐父子俩,他们之间的交流竟要靠到乐的中文老师Mia来进行翻译,到乐的一句妈咪,让沈涛感到很陌生,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那些移民二代的悲哀,其实这也在反思,当下很多父母从小把孩子送到国外、或者去一些国际学校去学习,到头来往往就是他们失去了他们的母语,连父母的交流都需要翻译,这不得不是一种讽刺。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如何去平衡本土化与国际化,这是一个大问题,不要一味地为了追求国际化,而丧失了自己最基本的东西,这是不应该的。
影片的最后,沈涛独自在雪中起舞,相比于时代的变迁来说,个人又能算得了什么,个人终究会淹没在时代的洪流之下,山河已变,故人不在。
影片开始于春天,结尾于冬天,刚好就是一年,一年四季其实就是人的一生,一个轮回,有因必定有果,就像沈涛选择了张晋生之后,还是和张晋生离婚了;正如张晋生把儿子到乐送到国际小学读书,最后移民澳洲,最终父子俩的交流还要靠翻译来进行,这就是因果,也许沈涛选择了梁子之后,又会有另一种的因果吧。
在贾樟柯的电影中会反复出现一个东西――煤矿,在《站台》中,韩三明饰演的那个在煤窑工作的崔明亮的表弟,在《山峡好人》中,韩三明饰演的那个去重庆奉节寻找妻子的山西煤矿工人,在《天注定》中那个和村长互相勾结的煤老板,在《山河故人》中,煤老板张晋生,矿工梁子,所有这些人物都和煤矿联系在一起。煤矿其实就是山西的形象,是贾樟柯记忆中的故乡,而那些矿工则是身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贾樟柯用这样一种东西,既是对故乡的一种记忆,同时也是对底层人物的一种关照。
贾樟柯的电影会与社会事件联系的很紧密,《三峡好人》中,为修建三峡大坝,库区的人们被迫搬迁,背井离乡。《天注定》中的连环杀手周克华案,富士康跳楼事件,胡文海事件,政府公职人员骚扰服务员被杀案。《山河故人》中的僧人为猝死在候车室的老人超度事件,所有这些都反映出了世纪转型时期的中国一方以及历史一隅,表面上几十年的发展让中国社会越来越好,但是透过官方的历史,去寻求最真实的民间记忆,我们就会发现光鲜背后的那种悲哀,这正如贾樟柯所说的:“我去拍电影,也是因为觉得自己有些不满,有一种生命的体验,非常多的人的生活状况被遮蔽掉了。若干年后想想大多数中国人是怎么生活的,如果你从当时的银幕上寻找,全是假的,全是谎话。这样看来,我觉得电影真的是一个记忆的方法。” 贾樟柯以他强烈的人文关怀,用镜头去描写底层社会的生活,向观众展现一个与我们想象有所不同的、形态万千的底层社会的生活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