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大气的水平运动

活页作业(八) 大气的水平运动

在水平方向上,空气从气压高的地方向气压低的地方运动。据此完成1、2题。

1.右侧是形成北半球近地面风的各种力的示意图,关于图中各箭头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a从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b是摩擦力,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越小 ③c是使风向发生变化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④c是使风向向右偏转的地转偏向力 A.①② C.①④

B.①③ D.③④

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南半球风向的箭头是 (

)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a为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c为地转偏向力且向右偏。第2题,南半球向左偏。

答案:1.C 2.C

下图表示某一高度上的气压分布,A、B为等压线,PA>PB。读图,完成3、4题。

3.若此地在南半球,则C点的风向可能为( ) A.西南风、南风 C.西北风、北风

B.东南风、南风 D.东北风、北风

4.若此地位于高空,则C点的风向可能为( ) A.西风、南风 C.东风、北风

B.北风、南风 D.东风、西风

解析:第3题,南半球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左偏,高空风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风向为南风;近地面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风向为西南风。第4题,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北半球为北风,南半球为南风。

答案:3.A 4.B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近地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完成5、6题。

5.N地风向为( ) A.东北风 C.西北风

B.东南风 D.西南风

6.M、N、P、Q四地中,风力最强的是( ) A.M地 C.P地

B.N地 D.Q地

解析:第5题,由题意可知,P地气压低于N地,则N地的气压梯度力垂直于N地的等压线,大致由北指向南;根据纬度确定该地位于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风向向右偏,因而N地风向为东北风。第6题,四地中,Q地等压线最密集,故风力最强。

答案:5.A 6.D

7.如下图所示,一架飞机在南半球高空自东向西飞行,飞机左侧是高压,可以判断(

)

A.顺风飞行 C.风从北侧吹来

B.逆风飞行 D.风从南侧吹来

解析:由题意可知,高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由南向北,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风向向左偏,直至与等压线平行,这时风从东向西吹,所以飞机顺风飞行。

答案:A

8.读等压线图(单位:hPa),完成下列各题。

(1)假设本图是近地面等压线图,A处吹东北风,则A点位于________________(填“南”或“北”)半球。

(2)假设本图是高空等压线图,A处吹南风,则A点位于________________(填“南”或“北”)半球。

(3)如果本图位于我国河南省,在不考虑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情况下,A点吹________________风。

解析:第(1)题,风是指大气的水平运动,其方向受三种力的影响,即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当三种力平衡时,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已知风向为东北风,根据风向原理可知A点位于南半球。第(2)题,假设条件是“高空等压线”,因此可以不考虑摩擦力。根据已知风向同样可以进一步推理得知A点位于北半球。第(3)题,解题的关键是排除定向思维的干扰,因为题干已说明不考虑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在这个假设条件下,风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

答案:(1)南 (2)北 (3)东

下图实线为等压线,虚线为近地面风向轨迹图,④是稳定风向,读图完成9、10题。

9.试比较②③两地风力的大小( ) A.②>③ C.②=③

10.有关④地的风向,正确的是( ) A.西风 C.东南风

B.东风 D.西北风 B.②<③ D.不能确定

解析:第9题,比较风力的大小主要看等压线的疏密程度,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则风力大,稀疏则风力小。从图中可以看出,②地等压线比③地密集,所以②地风力大于③地。第10题,根据“近地面风向轨迹图”确定④地风向,再根据指向标的方向判定为西风。

答案:9.A 10.A

读下图,完成11、12题。

11.与M地相比,N地( ) A.气温高、气压低 C.气温高、气压高

B.气温低、气压高 D.气温低、气压低

12.若图示地区位于北半球,则M、N两地间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C.西南风

B.西北风 D.东北风

解析:第11题,由图中等压面的分布可知,近地面M地为低压,N地为高压,说明N地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第12题,在北半球,M、N两地间的风右偏为东南风。

答案:11.B 12.A

下图为南半球某地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图中从甲地到乙地的气流方向,正确的是( ) A.① C.③

B.② D.④

14.图示a、b、c、d四点中,风力最小的是( ) A.a C.c

B.b D.d

解析:第13题,地转偏向力在风的形成过程中时刻都在起着作用,并且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向左偏。第14题,在同一比例尺的地图中,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答案:13.C 14.A

15.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①②两地就气压分布状况而言,①地比②地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①②两地相比,气流上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A、C两处相比,_____________处风力较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北半球右偏,即为当地风向。第(2)题,①②两地的气压值分别为998

答案:(1)C (2)低

(3)① 近地面气压低时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 (4)A 等压线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

活页作业(八) 大气的水平运动

在水平方向上,空气从气压高的地方向气压低的地方运动。据此完成1、2题。

1.右侧是形成北半球近地面风的各种力的示意图,关于图中各箭头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a从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b是摩擦力,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越小 ③c是使风向发生变化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④c是使风向向右偏转的地转偏向力 A.①② C.①④

B.①③ D.③④

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南半球风向的箭头是 (

)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a为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c为地转偏向力且向右偏。第2题,南半球向左偏。

答案:1.C 2.C

下图表示某一高度上的气压分布,A、B为等压线,PA>PB。读图,完成3、4题。

3.若此地在南半球,则C点的风向可能为( ) A.西南风、南风 C.西北风、北风

B.东南风、南风 D.东北风、北风

4.若此地位于高空,则C点的风向可能为( ) A.西风、南风 C.东风、北风

B.北风、南风 D.东风、西风

解析:第3题,南半球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左偏,高空风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风向为南风;近地面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风向为西南风。第4题,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北半球为北风,南半球为南风。

答案:3.A 4.B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近地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完成5、6题。

5.N地风向为( ) A.东北风 C.西北风

B.东南风 D.西南风

6.M、N、P、Q四地中,风力最强的是( ) A.M地 C.P地

B.N地 D.Q地

解析:第5题,由题意可知,P地气压低于N地,则N地的气压梯度力垂直于N地的等压线,大致由北指向南;根据纬度确定该地位于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风向向右偏,因而N地风向为东北风。第6题,四地中,Q地等压线最密集,故风力最强。

答案:5.A 6.D

7.如下图所示,一架飞机在南半球高空自东向西飞行,飞机左侧是高压,可以判断(

)

A.顺风飞行 C.风从北侧吹来

B.逆风飞行 D.风从南侧吹来

解析:由题意可知,高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由南向北,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风向向左偏,直至与等压线平行,这时风从东向西吹,所以飞机顺风飞行。

答案:A

8.读等压线图(单位:hPa),完成下列各题。

(1)假设本图是近地面等压线图,A处吹东北风,则A点位于________________(填“南”或“北”)半球。

(2)假设本图是高空等压线图,A处吹南风,则A点位于________________(填“南”或“北”)半球。

(3)如果本图位于我国河南省,在不考虑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情况下,A点吹________________风。

解析:第(1)题,风是指大气的水平运动,其方向受三种力的影响,即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当三种力平衡时,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已知风向为东北风,根据风向原理可知A点位于南半球。第(2)题,假设条件是“高空等压线”,因此可以不考虑摩擦力。根据已知风向同样可以进一步推理得知A点位于北半球。第(3)题,解题的关键是排除定向思维的干扰,因为题干已说明不考虑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在这个假设条件下,风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

答案:(1)南 (2)北 (3)东

下图实线为等压线,虚线为近地面风向轨迹图,④是稳定风向,读图完成9、10题。

9.试比较②③两地风力的大小( ) A.②>③ C.②=③

10.有关④地的风向,正确的是( ) A.西风 C.东南风

B.东风 D.西北风 B.②<③ D.不能确定

解析:第9题,比较风力的大小主要看等压线的疏密程度,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则风力大,稀疏则风力小。从图中可以看出,②地等压线比③地密集,所以②地风力大于③地。第10题,根据“近地面风向轨迹图”确定④地风向,再根据指向标的方向判定为西风。

答案:9.A 10.A

读下图,完成11、12题。

11.与M地相比,N地( ) A.气温高、气压低 C.气温高、气压高

B.气温低、气压高 D.气温低、气压低

12.若图示地区位于北半球,则M、N两地间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C.西南风

B.西北风 D.东北风

解析:第11题,由图中等压面的分布可知,近地面M地为低压,N地为高压,说明N地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第12题,在北半球,M、N两地间的风右偏为东南风。

答案:11.B 12.A

下图为南半球某地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图中从甲地到乙地的气流方向,正确的是( ) A.① C.③

B.② D.④

14.图示a、b、c、d四点中,风力最小的是( ) A.a C.c

B.b D.d

解析:第13题,地转偏向力在风的形成过程中时刻都在起着作用,并且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向左偏。第14题,在同一比例尺的地图中,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答案:13.C 14.A

15.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①②两地就气压分布状况而言,①地比②地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①②两地相比,气流上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A、C两处相比,_____________处风力较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北半球右偏,即为当地风向。第(2)题,①②两地的气压值分别为998

答案:(1)C (2)低

(3)① 近地面气压低时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 (4)A 等压线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


相关文章

  • 高一地理必修Ⅰ期末试卷
  • 高一地理必修Ⅰ期末试卷(A卷) 考生注意:1.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双项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答在第Ⅱ卷上,考试结束,将第Ⅱ卷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70分) 一. 选择题:(共70分) (一) 单项选择题 ...查看


  •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 一二章知识点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1. 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恒星.星云.行星.流星.彗星,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 体. 恒星特点:①自身可以发光.发热:②体积.质量巨大: ③距离遥远. 彗星 哈雷彗星 76周 ...查看


  •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题
  • 高一地理 必修一第一单元题 1. 图中甲.乙.丙.丁四点中,与"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 ) A 甲 B .乙 C.丙 D.丁 2.图中四地的自转线速度 ( ) A .甲>乙>丙> ...查看


  • 高一地理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高一地理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地理组 一.学情分析 高一新生虽然在初中已经学过两年的地理知识,但由于地理科目不参加中考等原因,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普遍较差,而初中地理知识又是进一步学习高中地理知识的基础,因此,高一学生会感觉地理难 ...查看


  • 高中地理[气旋和反气旋]教学设计中图版必修1
  • <气旋和反气旋>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 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 二.设计理念 <气旋和反气旋>的教学设计是本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遵循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原则, ...查看


  • 高一地理必修1总结(上)
  • 复习课一 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3.赤道的周长约4万千米,经线圈长约4万千米 二.地球仪 ★㈡经 ...查看


  • 高一地理教学总结
  • 高一地理教学总结 昌吉州二中 杨俊 本学期我在高一年级从事四个班级的地理教学,现在已经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完成两个模块的教学任务和三个模块的复习,面临学业水平考试的过关,现就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第一,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情 ...查看


  • 高一地理必修1期中考试试题
  • 时量:80分钟 总分:100分 (考试范围: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二节 ) 2008.11. 15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8分,请将答案填在后面的答题卡上!) 1.光年是 A.速度单位 B.距离单位 C.时间单位 D.体积单位 2. ...查看


  • 一中高一地理必修1期末试题
  • 高一地理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8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