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页作业(八) 大气的水平运动
在水平方向上,空气从气压高的地方向气压低的地方运动。据此完成1、2题。
1.右侧是形成北半球近地面风的各种力的示意图,关于图中各箭头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a从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b是摩擦力,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越小 ③c是使风向发生变化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④c是使风向向右偏转的地转偏向力 A.①② C.①④
B.①③ D.③④
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南半球风向的箭头是 (
)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a为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c为地转偏向力且向右偏。第2题,南半球向左偏。
答案:1.C 2.C
下图表示某一高度上的气压分布,A、B为等压线,PA>PB。读图,完成3、4题。
3.若此地在南半球,则C点的风向可能为( ) A.西南风、南风 C.西北风、北风
B.东南风、南风 D.东北风、北风
4.若此地位于高空,则C点的风向可能为( ) A.西风、南风 C.东风、北风
B.北风、南风 D.东风、西风
解析:第3题,南半球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左偏,高空风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风向为南风;近地面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风向为西南风。第4题,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北半球为北风,南半球为南风。
答案:3.A 4.B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近地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完成5、6题。
5.N地风向为( ) A.东北风 C.西北风
B.东南风 D.西南风
6.M、N、P、Q四地中,风力最强的是( ) A.M地 C.P地
B.N地 D.Q地
解析:第5题,由题意可知,P地气压低于N地,则N地的气压梯度力垂直于N地的等压线,大致由北指向南;根据纬度确定该地位于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风向向右偏,因而N地风向为东北风。第6题,四地中,Q地等压线最密集,故风力最强。
答案:5.A 6.D
7.如下图所示,一架飞机在南半球高空自东向西飞行,飞机左侧是高压,可以判断(
)
A.顺风飞行 C.风从北侧吹来
B.逆风飞行 D.风从南侧吹来
解析:由题意可知,高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由南向北,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风向向左偏,直至与等压线平行,这时风从东向西吹,所以飞机顺风飞行。
答案:A
8.读等压线图(单位:hPa),完成下列各题。
(1)假设本图是近地面等压线图,A处吹东北风,则A点位于________________(填“南”或“北”)半球。
(2)假设本图是高空等压线图,A处吹南风,则A点位于________________(填“南”或“北”)半球。
(3)如果本图位于我国河南省,在不考虑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情况下,A点吹________________风。
解析:第(1)题,风是指大气的水平运动,其方向受三种力的影响,即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当三种力平衡时,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已知风向为东北风,根据风向原理可知A点位于南半球。第(2)题,假设条件是“高空等压线”,因此可以不考虑摩擦力。根据已知风向同样可以进一步推理得知A点位于北半球。第(3)题,解题的关键是排除定向思维的干扰,因为题干已说明不考虑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在这个假设条件下,风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
答案:(1)南 (2)北 (3)东
下图实线为等压线,虚线为近地面风向轨迹图,④是稳定风向,读图完成9、10题。
9.试比较②③两地风力的大小( ) A.②>③ C.②=③
10.有关④地的风向,正确的是( ) A.西风 C.东南风
B.东风 D.西北风 B.②<③ D.不能确定
解析:第9题,比较风力的大小主要看等压线的疏密程度,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则风力大,稀疏则风力小。从图中可以看出,②地等压线比③地密集,所以②地风力大于③地。第10题,根据“近地面风向轨迹图”确定④地风向,再根据指向标的方向判定为西风。
答案:9.A 10.A
读下图,完成11、12题。
11.与M地相比,N地( ) A.气温高、气压低 C.气温高、气压高
B.气温低、气压高 D.气温低、气压低
12.若图示地区位于北半球,则M、N两地间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C.西南风
B.西北风 D.东北风
解析:第11题,由图中等压面的分布可知,近地面M地为低压,N地为高压,说明N地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第12题,在北半球,M、N两地间的风右偏为东南风。
答案:11.B 12.A
下图为南半球某地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图中从甲地到乙地的气流方向,正确的是( ) A.① C.③
B.② D.④
14.图示a、b、c、d四点中,风力最小的是( ) A.a C.c
B.b D.d
解析:第13题,地转偏向力在风的形成过程中时刻都在起着作用,并且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向左偏。第14题,在同一比例尺的地图中,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答案:13.C 14.A
15.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①②两地就气压分布状况而言,①地比②地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①②两地相比,气流上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A、C两处相比,_____________处风力较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北半球右偏,即为当地风向。第(2)题,①②两地的气压值分别为998
答案:(1)C (2)低
(3)① 近地面气压低时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 (4)A 等压线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
活页作业(八) 大气的水平运动
在水平方向上,空气从气压高的地方向气压低的地方运动。据此完成1、2题。
1.右侧是形成北半球近地面风的各种力的示意图,关于图中各箭头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a从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b是摩擦力,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越小 ③c是使风向发生变化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④c是使风向向右偏转的地转偏向力 A.①② C.①④
B.①③ D.③④
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南半球风向的箭头是 (
)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a为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c为地转偏向力且向右偏。第2题,南半球向左偏。
答案:1.C 2.C
下图表示某一高度上的气压分布,A、B为等压线,PA>PB。读图,完成3、4题。
3.若此地在南半球,则C点的风向可能为( ) A.西南风、南风 C.西北风、北风
B.东南风、南风 D.东北风、北风
4.若此地位于高空,则C点的风向可能为( ) A.西风、南风 C.东风、北风
B.北风、南风 D.东风、西风
解析:第3题,南半球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左偏,高空风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风向为南风;近地面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风向为西南风。第4题,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北半球为北风,南半球为南风。
答案:3.A 4.B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近地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完成5、6题。
5.N地风向为( ) A.东北风 C.西北风
B.东南风 D.西南风
6.M、N、P、Q四地中,风力最强的是( ) A.M地 C.P地
B.N地 D.Q地
解析:第5题,由题意可知,P地气压低于N地,则N地的气压梯度力垂直于N地的等压线,大致由北指向南;根据纬度确定该地位于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风向向右偏,因而N地风向为东北风。第6题,四地中,Q地等压线最密集,故风力最强。
答案:5.A 6.D
7.如下图所示,一架飞机在南半球高空自东向西飞行,飞机左侧是高压,可以判断(
)
A.顺风飞行 C.风从北侧吹来
B.逆风飞行 D.风从南侧吹来
解析:由题意可知,高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由南向北,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风向向左偏,直至与等压线平行,这时风从东向西吹,所以飞机顺风飞行。
答案:A
8.读等压线图(单位:hPa),完成下列各题。
(1)假设本图是近地面等压线图,A处吹东北风,则A点位于________________(填“南”或“北”)半球。
(2)假设本图是高空等压线图,A处吹南风,则A点位于________________(填“南”或“北”)半球。
(3)如果本图位于我国河南省,在不考虑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情况下,A点吹________________风。
解析:第(1)题,风是指大气的水平运动,其方向受三种力的影响,即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当三种力平衡时,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已知风向为东北风,根据风向原理可知A点位于南半球。第(2)题,假设条件是“高空等压线”,因此可以不考虑摩擦力。根据已知风向同样可以进一步推理得知A点位于北半球。第(3)题,解题的关键是排除定向思维的干扰,因为题干已说明不考虑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在这个假设条件下,风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
答案:(1)南 (2)北 (3)东
下图实线为等压线,虚线为近地面风向轨迹图,④是稳定风向,读图完成9、10题。
9.试比较②③两地风力的大小( ) A.②>③ C.②=③
10.有关④地的风向,正确的是( ) A.西风 C.东南风
B.东风 D.西北风 B.②<③ D.不能确定
解析:第9题,比较风力的大小主要看等压线的疏密程度,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则风力大,稀疏则风力小。从图中可以看出,②地等压线比③地密集,所以②地风力大于③地。第10题,根据“近地面风向轨迹图”确定④地风向,再根据指向标的方向判定为西风。
答案:9.A 10.A
读下图,完成11、12题。
11.与M地相比,N地( ) A.气温高、气压低 C.气温高、气压高
B.气温低、气压高 D.气温低、气压低
12.若图示地区位于北半球,则M、N两地间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C.西南风
B.西北风 D.东北风
解析:第11题,由图中等压面的分布可知,近地面M地为低压,N地为高压,说明N地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第12题,在北半球,M、N两地间的风右偏为东南风。
答案:11.B 12.A
下图为南半球某地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图中从甲地到乙地的气流方向,正确的是( ) A.① C.③
B.② D.④
14.图示a、b、c、d四点中,风力最小的是( ) A.a C.c
B.b D.d
解析:第13题,地转偏向力在风的形成过程中时刻都在起着作用,并且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向左偏。第14题,在同一比例尺的地图中,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答案:13.C 14.A
15.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①②两地就气压分布状况而言,①地比②地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①②两地相比,气流上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A、C两处相比,_____________处风力较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北半球右偏,即为当地风向。第(2)题,①②两地的气压值分别为998
答案:(1)C (2)低
(3)① 近地面气压低时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 (4)A 等压线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