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家住北京市的孙先生,是一位公安部退休老干部,退休后与老伴同住,平时喜欢看报纸和电视新闻节目。患有糖尿病及高血压10年,5年前,发觉自已有运动迟缓的症状,像系鞋带、扣纽扣比先前缓慢许多,写字越写越小。随后出现左手不自主的轻微颤抖,抓东西费力。不明原因的孙先生于当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被诊断为“帕金森”。长期以来一直以药物来维持,起初药物控制效果不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药物维持病情的时间越来越短,药量越吃越多,可病情却得不到控制。最近出现平衡障碍,转弯变慢,不能独自下楼,但是生活大部分自理、慌张步态、“开关”现象、脸部、颈部、背部僵化,记忆力逐渐下降,情绪低落。孙先生病情的逐渐加重给家人们带来沉重的负担。
康复评定:
1. 常规评定
1) 躯体功能评定:包括肌张力;关节活动范围;肌力;协调性;平衡能力;吞咽功能;构音功能;步行能力等。
2) ADL 评定:包括基本的起居移动动作;身边动作,如进食、更衣、整容、洗澡、排泄;应用动作,如家务、购物、书写、乘车、业余活动;交流能力;本职工作能力;在家庭、单位中的作用;社交能力;自身心身控制能力。
3) 认知和心理情况:包括认知功能;精神状态;对疾病接受能力;焦虑及抑郁状态。
2. PD 专用量表评定:
1) Horhn 分级法(1992年) :
a) Ⅰ期:仅单侧病变。单侧手抖、脚抖或有僵硬感,走路不如平时利索,拿
东西不稳。由于对生活的影响不是很大,往往容易被患者和家属所忽视。如果在这一时期及时治疗,患者症状完全控制希望很大!
b) Ⅱ期:双侧轻度病变。由单侧病变发展到双侧,双手抖,甚至全身抖,僵
直加重,扣纽扣、拿筷子等日常活动变得困难,走路吃力,平衡感差。 c) Ⅲ期:双侧病变伴早期平衡障碍。抬腿困难,腿上像绑着沉重的沙袋,走
路小碎步、拖步且身体前倾,易跌倒。吃饭端不稳碗,夜里翻身、洗澡等日常活动需要家人帮助。
d) Ⅳ期:严重病变需要大量帮助。常不自觉地流口水,吞咽困难,进食缓慢。
言语不清,说话声音很小,要旁人凑近才能听清楚。表情呆板,出现面具脸,面部肌肉也越来越僵硬,脸上无表情,很少眨眼睛,眼球运动也减少。运动艰难,日常生活离不开家人的护理。
e) Ⅴ期:局限于床上或轮椅中,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除非有家人帮助,否则
只能局限于床上或轮椅中。部分患者只有长期卧床,坐下后不能自行站立,卧床后不能自行翻身,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2) 帕金森氏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 ):由六个分量表组成。评定的主要
内容:精神活动、行为和情感障碍;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治疗一周内出现的治疗并发症;病程中疾病的发展程度;在活动功能的最佳状态(“开”是期)和在活动功能最差状态(“关”时期)程度上的差别。每个量表有许多项目,分为0~4级,0代表正常,4代表最严重。这统一等级量表常用作评估患者的进展、对药物反应和康复治疗疗效。
3) 改良的Webster 症状评估量表:对十大症状进行评估,每一症状分为4
级,即正常(0分),轻度不正常(1分),中度不正常(2分)和重
度不正常(3分)。最后把十大症状的分数相加,10分以下为轻度受损,10~20分为中度受损,21~30分为严重受损。
康复治疗:
1. 康复目的
帕金森病康复治疗不能改变本身疾病的进程、结局或疾病的直接损伤,康复治疗对继发性损伤障碍及由此带来的功能残损有重要作用。可延缓病情发展,延
长独立生活能力。主要针对其运动障碍,如震颤、肌强直、运动徐缓和姿势步态异常,开展针对性的康复,预防继发性功能障碍如肌萎缩、骨质疏松、心肺功能下降、驼背、周围循环障碍、压疮、体位性低血压等。
2. 康复方法
1) 松弛训练:肌强制、肌体僵硬是帕金森的一个典型特征。通过缓慢的前庭
刺激,如柔顺的有节奏的来回摇动技术,可使全身肌肉松弛。治疗可以在卧位、坐位和站立位进行。开始时要缓慢,转动时要有节奏;从被动到主动转动;从小范围转动到全范围转动;转动时使患者没有牵拉的感觉,而只有松弛的感觉。
2) 关节活动度训练:一般采取主动或被动的训练方法。训练的重点是牵拉缩
短的、紧张的屈肌,防止挛缩的发生,维持正常的关节活动度。帕金森患者常因屈髋肌发紧而伸髋受限和因股四头肌强直而屈膝受限,所以伸髋、屈膝训练是其一项重要内容。可应用自动抑制技术方法,如PNF 法的挛缩松弛技术,有良好的效果。
3) 姿势训练:重点是活动伸肌,如上肢外展、外旋;下肢外展、内旋。加强
对平衡控制能力的训练,如坐位和站立位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的训练。
4) 步态训练:重点是加快起动速度和步行速度、加大步幅的训练,以保证躯
干和上肢摆动之间的相互交替的协调,确保重心的顺利转移及步态中足跟-足趾的顺序触地运动。
3. 其他训练:
a) 面肌训练:一般使用按摩、牵拉及言语指令其运动,也可通过冰块刺激,
促进舌、面肌的运动。如果进食困难,应做嘴、颊、咀嚼的开闭训练。 b) 呼吸功能的训练:教会患者深呼吸训练,增大胸的运动和改善肺活量,强
调用胸式呼吸。
c) 心理治疗:有严重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的患者,应结合抗抑郁焦虑药物
的同时给予心理治疗。
帕金森病不同时期康复护理
1) 一期患者:此期患者主要是单侧身体受影响,功能减退很小或没有减退。康复前,用解剖图向患者解释四肢的解剖特点和全关节活动范围,使患者对康复训练有一定的认识。给予患侧上下肢全关节范围活动,3次/d,每次10min 。经常伸直掌指关节,展平手掌,可以用健手抓住患侧手的手指,向手背方向搬压,防止掌指关节畸形。根据患者身体耐受情况适当调整训练时间和强度,并指导患者自己掌握康复训练的方法,让其在康复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 自信 心,最终掌握正确的康复方法。
2) 二期患者:患者身体双侧或中线受影响,但没有平衡功能障碍。此期应做双侧的肢体功能锻炼,同时加强耐力训练、视觉暗示锻炼、听觉暗示训练、姿势恢复和肢体舒展锻炼。鼓励患者多与康复师和护理人员交流,讲述康复过程中的感受,及时纠正不正确的训练方法,以便出院后正确地安排训练方法及时间。
3) 三期患者:受损害的第一个症状是直立位反射,当患者转动身体时出现明显的站立不稳或当患者两脚并立,身体被推动时不能保持平衡。功能方面,患者的活动稍受影响,有某些工作能力的损害,但患者能完全过独立生活。此期除肢体的功能锻炼外,以训练平衡功能为主。先进行从坐位到立位的重心移动训练和平衡训练,在关节活动范围内让患者移动重心引起体位反射和防御反应,患者如有碎步时,可穿摩擦力大的胶底鞋防滑倒。有前冲步时,避免穿坡跟鞋,尽量持手杖协助控制前冲,维持平衡。
4) 四期患者:严重的无活动能力,但患者仍可自己走路和站立。此时宜注意患者活动中的安全问题,走路时持拐杖助行。若患者如厕下蹲及起立困难时,可置高凳坐位排便。若患者动作笨拙,常多失误,无法进食者,需有人喂汤饭。穿脱衣服、扣纽扣以及结腰带、鞋带有困难者,均需给予帮助。
5) 五期患者:除非得到帮助只能卧床或坐轮椅。此期应进行肢体主动、被动功能训练,加强肌肉、关节、肢体的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延缓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康复护理的同时要加强基础护理,如患者的进食、沐浴、更衣,加强翻身拍背,做好皮肤护理,预防压疮,预防吸入性肺炎和坠积性肺炎。
一期到三期,病情发展慢,是康复训练的黄金时期。对于一期到三期的PD 患者的康复护理目标是保持或恢复工作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因此在此三期首先要消除患者的心理顾虑,改变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调动患者的自身能力,使其积极配合康复训练。鼓励其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洗衣、做饭、上街购物等,症状轻者可鼓励其继续工作,让患者感到自我价值的体现,对生活也充 满希望。四期和五期患者康复护理目标是加强肢体的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痛苦,延长生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如何分析运动量大小
运动量的强弱,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用于评判的指标也不尽相同。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运动时,不可能选用非常复杂的医疗仪器来监测,所以我们就中老年朋友的特点,提供下面一些简便易行、科学可靠的方法,来帮助大家掌握适合自己的运动量。
1) 对于肌肉力量训练的项目,可隔天做一次,但每次训练所引起的肌肉酸痛
应在24小时内基本消失,否则就是运动量过大或已经引起了运动损伤。而增加关节柔韧性(俗称拉韧带) 的训练则应做到数小时内韧带的不适就能完全消除。
2) 对于有氧运动训练,最简单的运动量计算方法就是用年龄来预计必须达到
的心率,即170或180减去年龄,便是适宜的运动心率,而最大的心率不应超过220或210减去年龄。但对于有心肺疾患的老年人而言,为确保运动安全,必须做一些医学上的运动负荷试验以指导并选择适宜的运动量。此外,若有氧运动中发生胸闷、心慌、头晕等情况,需及时就医重新调整运动量。
3) 除了不同类型的运动,判断其运动量的指标不同外,我们也可以用主观对
疲劳程度的感知结合对运动的兴趣来粗略地作出量化评价。具体方法是先把主观用力程度分为“轻微用力、稍用力、轻度用力、中度用力、明显用力、非常用力、极度用力”七个等级,如果自我评价在中间三个等级的范围内,那么一般来说运动量尚合适,若评价属于前面的两个等级,说明运动量不够,若属于后面的两个等级,也不能断然认为量太大,理应进一步
结合对运动的兴趣评价,如兴趣不减、仍然保持热情,那么运动量可以不变,若感到厌烦、有强迫感,那么往往说明运动量太大了。
4) 此外,一些特殊的病人,其运动量的大小又有其特殊指标。比如,糖尿病
患者运动量的大小是以血糖的高低作为最主要的调整指标;中风患者运动量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不能加重痉挛;下腰痛患者做活动度训练的首要原则是不能引发疼痛等等。
5) 运动量的大小并非一成不变,也并非一直是循序渐进的,有可能会循序渐
“退”,因为现代科学已经证实人体的生理状况中存在着体力、情绪的周期,所以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掌握运动量的灵活变化,有时还应允许在小范围内有一定的退步。
辅助装置的应用和环境改造
1) 为预防畸形,需让患者穿戴必要的矫形支具;
2) 穿衣困难可以借助穿衣辅助器;
3) 为防止息者跌倒,给患者配备合适的助行稳定用具,注意调整助行器的高
度,不要让患者驼背;
4) 鼓励患者坐位时尽量保持腰部挺直,不要长时间团坐在软沙发内;
5) 睡硬板床;
6) 写字、打字桌面高度要正好适合患者在直腰和保持头颈部稍屈曲位下工作;
7) 尽量去掉房间内的地毯和垫子,防止患者被绊倒;
8) 卫生间尽量无障碍,墙壁上安装把手等。
帕金森病的健康教育
1) 皮肤护理:病人因震颤和不自主运动,出汗多,易造成皮肤刺激和不舒适
感,皮肤抵抗力低,这可导致破损和继发皮肤感染,应勤洗勤换,保持皮
肤卫生,中晚年期病人因运动障碍,卧床时间多,应勤翻身勤擦洗,防止局部皮肤受压和改善全身血液循环,预防压疮。
2) 安全护理:指导病人避免登高和操作高速运转的机器,不要单独使用煤气,
热水及锐利器械,防止受伤意外避免让病人进食带刺骨头的食物和使用易碎的器皿;外出时需要人陪伴,尤其时精神智能障碍者其衣服口袋内药放置写有病人姓名、住址和联系电话的“安全卡片”或佩戴手腕识别卡,以防走失。
3) 康复训练:鼓励病人维持和培养兴趣爱好,坚持适当的运动和体育锻炼,
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等,可以延缓身体功能障碍的发生和发展,从而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病人应树立信心,坚持主动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保持关节活动的最大范围,加强日常生活动作训练,进食、穿脱衣服等应尽量自理,卧床病人应协助被活动关节和按摩肢体,预防关节僵硬和肢体挛缩。
4) 自我修饰指导:指导病人进行如鼓腮、伸舌,撅嘴、龇牙、吹吸等面肌功
能训练,可以改善面部表情和吞咽困难,协调发音,督促进食后及时清洁口腔,随身携带纸巾擦尽口角溢出的分泌物,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和着装整洁等,以尽量维护自我形象。
5) 照顾指导:本病为无法根治的疾病,病程长达数十年,家庭成员身心疲惫,
经济负担加重,容易产生无助感,医护人员应关心病人家属,倾听他们的感受,理解他们的处境,尽力帮他们解决困难,走出困境,以便给病人更好的家庭支持,照顾者因关心体贴病人,协助进食,服药和日常生活的照顾,督促病人遵医嘱正确服药防止错服,漏服,细心观察,积极预防并发症和及时识别病情变化。
6) 就诊指导:定期门诊复查,动态了解血压和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指标,当
病人出现发热,外伤,骨折和运动障碍,精神智能障碍加重时及时就诊。
心理辅导
近来强调家庭成员与患者的关系在患者的康复中的作用,由于帕金森病患者功能丧失逐渐加重,影响着生活自理能力,患者常需要依靠配偶或依靠已成立家
庭的中年子女。因此,患者除了遭受机体病痛外,还要体验到依附于别人的感觉。家庭在为残疾患者建立一个合适的康复环境方面起重要作用。而且,在康复治疗前估计康复效果常常要取决于患者及家庭成员的态度、对治疗的反应及生活环境三个方面。如果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很注意尊重患者,鼓励他参与各种活动,这样有利于刺激患者的主动性和生活的积极性,由此患者可在主动参与家庭活动中能康复。本病多发于中老年,精神障碍多表现情绪低落,反应迟钝,行为拘谨,退缩、不愿与人交往等。尤其是忧郁,常无明显诱因处于隐袭发展中,往往易被忽视,故应引起注意,实施心理治疗及护理,多与患者交谈,并引导患者与周围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鼓励亲属多探视,热情关怀,细心观察,防止意外发生。
饮食指导
帕金森病多见老年人,同时合并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消化功能多有减退,胃肠蠕动乏力、痉挛,容易出现便秘及皮肤油脂分泌过多等症状。因此,应结合病人情况,饮食喜好,注意食品的配比结构,以及花色品种的搭配。多食富含纤维素和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多食含酪胺酸的食物如瓜子、杏仁、芝麻、脱脂牛奶等,可促进脑内多巴胺的合成。 适当控制脂肪的摄入,蛋白质饮食不可过量,盲目地给予过高蛋白质饮食可降低左旋多巴的疗效,因为蛋白质消化中产生的大量中性氨基酸,可与左旋多巴竞争入脑而影响其疗效。因此,在膳食中只需适当给予蛋、奶、鱼、肉等食品,保证蛋白质的供应,每日需要量为0.8―1.2克/公斤体重。如有发热、褥疮等情况,应增加蛋白质的供给。患者出汗多,应注意补充水分。服用多巴胺治疗者宜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对咀嚼、吞咽功能障碍者,进食时以坐位为宜,应选择易咀嚼、易吞咽、高营养、高纤维素的食物。进餐前回想吞咽步骤。进餐时让其将口腔多余的唾液咽下,咀嚼时用舌头四处移动食物,一次进食要少,并缓慢进食,进餐后喝水,将残存食物咽下,防止吸人性肺炎。
用药指导及误区
1. 用药指导
1) 抗帕金森病药物需用到足够疗程,足够剂量,方能判断是否有效。因此,
患者不要用药数天,便急于要求医生换药。
2) 抗帕金森病药物宜在饭前一小时、饭后两小时规律性服药。
3) 平时,患者可多食瓜子、杏仁、芝麻和牛奶等食物,以促进多巴胺合成,
改善病症。
4) 抗帕金森病药物有恶心的副作用,服药时,患者可摄入少量碳水化合物,
以减轻恶心症状。
2. 误区
1) 误区一 害怕用药后症状出现波动,疾病早期拒绝服药治疗
有些帕金森病患者认为,“是药三分毒”,迟迟不愿服药治疗,尤其是当他们看到一些患者在长期服用抗帕金森病药物左旋多巴后,出现了症状波动,如开关现象、剂末现象以及精神症状,更让他们陷入了是用药、还是不用药的两难境地。其实,一旦被诊断患有帕金森病后,患者就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为自己的健康打一场持久的保卫战。因为发现症状越早,治疗越早,效果越好。临床证实,发病后1~3年内开始用药的患者,在自理能力、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等方面明显优于发病后4~6年才开始用药的患者。另外,早治疗还可通过延缓疾病的进展而降低治疗费用,因为帕金森病晚期治疗费用远大于早中期费用。值得欣喜的是,随着多种治疗帕金森病药物的出现,联合用药延缓了左旋多巴副作用的出现,并且,安装脑起搏器也为晚期帕金森病患者解开“运动枷锁”。
2) 误区二 服用抗帕金森病药,但从不调整用药量和品种
有一些患者是在服用医生开的抗帕金森病药物,但很少去医院复诊,多年服用同种、同剂量的药物。实际上,帕金森病是慢性进展性疾病,随着疾病的进展,症状会逐渐加重,还可能伴发其他疾病。因此,医生在制定药物治疗方案时,一方面会依据帕金森病患者的病情,另一方面会衡量治疗对伴发疾病的影响,避免治疗方案对伴发病症有不良影响。如对于伴有智能减退的患者,医生会避免给患者应用抗胆碱能药物;对于伴有高血压、心动过速与心绞痛的患者,医生会避免给患者应用司来吉兰;对于伴有肌无力的患者,医生会避免给患者应用安坦等。而对于伴有抑郁症的患者,医生可能给患者应用选择性五羟色胺再
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等。可见,患者若不及时与有经验的医生交流,及时调整用药,不仅不能有效控制病情,还可能引发其他问题。
3) 误区三 安装脑起搏器,可一劳永逸,从此不需再服药
脑起搏器治疗是通过手术将电极植入脑内神经核团,抑制不正常的脑神经元放电来消除帕金森病症状。该疗法并发症少,是继多巴胺药物治疗后的最大进展,特别适合药物控制不理想的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临床证实,晚期帕金森病患者仅通过服药治疗是无法克服长期的“关期”,但通过定时服药,同时进行脑起搏24小时刺激,患者可保持24小时“开期”,摆脱木僵状态。需要说明的是,虽然脑起搏器治疗手段疗效稳定、安全,但脑起搏器并不能完全替代药物。也就是说,安装脑起搏器后,大部分患者仍需服用抗帕金森病药物,只是脑起搏器治疗术后,大部分病人的服药剂量可降低1/3~2/3,个别病人甚至可停用药物。但对术前服药剂量偏大、有明显副作用的患者,医生会酌情为患者减量。注意,疾病晚期安装脑起搏器的患者,减药速度应该缓慢。
预见性指导
1) 老年痴呆
2) 便秘
3) 肌肉萎缩、无力,关节缺乏柔软性及挛缩。
4) 骨质疏松
5) 体位性低血压
6) 压疮
7) 营养不良
8) 下胶静脉回流不畅
9) 心输出量减少及心动过速、肺活量明显降低或运动时呼吸急促等情形。
家庭作业
1) 每天在家中进行有规则的训练和避免长期不活动。
2) 要让病人及家属参与训练
3) 学会正规的伸展和移动体操
4) 学会掌握补偿技能
5) 学会克服少动和“冻结足” 的方法
帕金森康复护理计划
基本信息:
姓名:孙春清 性别:男 年龄:76岁 陪护者:老伴 职业:干部 兴趣爱好:看报纸
病史记录:
1. 帕金森5年,主要症状为双下肢动作协调性差、乏力,症状逐渐加重,服药治疗。
2. 糖尿病、高血压10年服药治疗。
查体:
1. 神清,说话不流畅,稍流涎,右手搓丸,走路不稳。
2. 帕金森三期,
3. 血压160/90mmHg,脉搏76次/min,呼吸20次/min。血糖偏高,未服药,饮食调节。
4. 上肢肌力3级,双下肢肌力3级,肌肉略僵硬,站位平衡3级,单足立位平衡0级,慌张步态,开关现象大约每天出现10次左右。
5. ADL 评分:26分。MMSE 评分:18分。
目前用药: 森福罗1.5mg 3/日,卡左双多巴控释片(息宁)1片半 3/日,恩他卡朋片(珂丹)0.2g 3/日,盐酸金刚烷胺0.1g 2/日,络活喜 1片 qd 6.格列美脲 1片 qd
现存问题:
1. 关节僵硬强直,活动后缓慢.
2. 平衡能力差,走路不稳,慌张步态。
3. 语言不清。
4. 不能独自下楼和洗澡
5. 开关现象大约每天出现10次左右。
6. 四肢肌肉力量下降。
7. 记忆力减退,有出现老年痴呆的危险。
拟解决问题:
1 2 3 4 5 6 7
康复护理目标:(3个月目标)
1. 生命体征规律监测,保持平稳,预防疾病并发症,提前做好干预。
2. 缓解关节肌肉僵直,增大步幅。
3. 血糖到达正常水平。
4. 上肢肌力4级,双下肢肌力4级
康复护理目标:(6个月目标)
1. 单足平衡达到2级。
2. 改善言语功能。
3. 上肢肌力5级,双下肢肌力5级.
康复护理目标:(9个月目标)
1. 可以独自下楼和洗澡。
2. 减少每天的开关现象
3. 维持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康复护理措施:
一.生命体征监测
1. 进行生命体征测量,每次记录,监控各项指标变化情况。
二.增加肌肉力量训练、缓解肌肉僵直(PNF ) 1. 上肢模式(用于治疗肌无力,协调障碍,关节活动受限而引起的功能障碍,也可以通过抗阻对身体其他部分的肌肉产生扩散效应。)
2. 上肢屈曲-内收-外旋模式(上肢D1屈曲); 上肢伸展-外展-内旋模式(上肢D1伸展);
3. 上肢屈曲-外展-外旋模式(上肢D2屈曲) ;上肢伸展-内收-内旋模式(上肢D2伸展);
4. 下肢模式(用于治疗肌无力,协调障碍,关节活动受限而引起的功能障碍,也可以通过抗阻对身体其他部分的肌肉产生扩散效应。)
5. 下肢屈曲-内收-外旋(下肢D1屈曲) 下肢伸展-外展-内旋(下肢D1伸展)
6. 下肢屈曲-外展-内旋(下肢D2屈曲) 下肢伸展-内收-外旋(下肢D2伸展)
二、缓解关节肌肉僵直,增大步幅
1. 站立位双手站在患者面,治疗师双手扶住患者的双手,嘱咐大步向前走,治疗师向后退。(语气坚定的“抬腿”、“大脚趾朝上“、”迈大步“、步行中配合节拍或口哨等)都有助于患者预防或打破冻结状态,向前迈大步)
2. 端坐位把一侧腿盘到另一侧腿的膝盖上,每组60秒,交替进行。
3. 被动牵伸胸大肌,仰卧位双手抱头,治疗师向下按患者双侧肘关节处。被动牵伸股二头肌,仰卧位被动直腿调高。跪位利用患者自身的重量牵伸双侧股四头肌。
三、改善平衡能力
1. 治疗师站在患者前面,扶住患者双手,嘱咐患者抬起一条腿并保持10秒中。
2. 原地踏步走训练,10秒钟一组,5组。
3. 原地进行向左、向右转。
4. 上下楼梯训练。
四、改善言语功能
1. 坚持每天大声读报纸,让家属协助监督。()
五、改善自理能力、减少每天的开关现象
1. 鼓励患者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 治疗患者做些简单的家务,如洗衣服。
4. 按时定量吃药,没有及时吃药而导致的不良现象。
六、改善认知功能
嘱咐患者每日坚持写日记,记录天气情况、身体情况、一
天中大概做了什么事情,治疗师需要每次服务中进行查阅。
健康宣教: 森福罗、卡左双多巴控释片(息宁)、恩他卡朋片(珂丹)、盐酸金刚烷胺、络活喜、格列美脲用药指导及相关不良反应讲解。老人同时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饮食应低盐低脂,所以瓜子、杏仁、芝麻要适量食用,避免血脂升高。定期门诊复查,动态了解血压和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指标,当病人出现发热,外伤,骨折和运动障碍,精神智能障碍加重时及时就诊。
饮食指导:
多食富含纤维素和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多饮水,多食含酪胺酸的食物如瓜子、杏仁、芝麻、脱脂
牛奶等,可促进脑内多巴胺的合成。 适当控制脂肪的摄入,蛋白质饮食不可过量,盲目地给予过高蛋白质饮食可降低左旋多巴的疗效,因为蛋白质消化中产生的大量中性氨基酸,可与左旋多巴竞争入脑而影响其疗效。因此,在膳食中只需适当给予蛋、奶、鱼、肉等食品,保证蛋白质的供应,每日需要量为0.8―1.2克/公斤体重。如有发热、褥疮等情况,应增加蛋白质的供给。患者出汗多,应注意补充水分。服用多巴胺治疗者宜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对咀嚼、吞咽功能障碍者,进食时以坐位为宜,应选择易咀嚼、易吞咽、高营养、高纤维素的食物。进餐前回想吞咽步骤。进餐时让其将口腔多余的唾液咽下,咀嚼时用舌头四处移动食物,一次进食要少,并缓慢进食,进餐后喝水,将残存食物咽下,防止吸人性肺炎。因该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饮食应该已低盐低脂为主。
家庭作业
1. 每天在家中进行有规则的训练。
2. 每天进行三次正规的伸展和移动体操练习
3. 家属协助患者完成原地踏步走训练。
注意事项:
4. 让患者充分了解治疗目的,使其相信通过治疗,可以改善独立生活能力。
5. 由于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康复训练时要注意观察老人是否有低血糖的情况出现,如出现低血糖应立即停止训练。
6. 治疗环境要舒适,治疗过程中要让患者感觉安全,能耐受治疗所提供的感觉刺激。
7. 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应与固定的服药时间想结合,是药物发挥最佳作用时,完成生活惯例性活动。
8. 观察患者有无药物副作用的迹象,有无严重的抑郁迹象。
案例:家住北京市的孙先生,是一位公安部退休老干部,退休后与老伴同住,平时喜欢看报纸和电视新闻节目。患有糖尿病及高血压10年,5年前,发觉自已有运动迟缓的症状,像系鞋带、扣纽扣比先前缓慢许多,写字越写越小。随后出现左手不自主的轻微颤抖,抓东西费力。不明原因的孙先生于当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被诊断为“帕金森”。长期以来一直以药物来维持,起初药物控制效果不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药物维持病情的时间越来越短,药量越吃越多,可病情却得不到控制。最近出现平衡障碍,转弯变慢,不能独自下楼,但是生活大部分自理、慌张步态、“开关”现象、脸部、颈部、背部僵化,记忆力逐渐下降,情绪低落。孙先生病情的逐渐加重给家人们带来沉重的负担。
康复评定:
1. 常规评定
1) 躯体功能评定:包括肌张力;关节活动范围;肌力;协调性;平衡能力;吞咽功能;构音功能;步行能力等。
2) ADL 评定:包括基本的起居移动动作;身边动作,如进食、更衣、整容、洗澡、排泄;应用动作,如家务、购物、书写、乘车、业余活动;交流能力;本职工作能力;在家庭、单位中的作用;社交能力;自身心身控制能力。
3) 认知和心理情况:包括认知功能;精神状态;对疾病接受能力;焦虑及抑郁状态。
2. PD 专用量表评定:
1) Horhn 分级法(1992年) :
a) Ⅰ期:仅单侧病变。单侧手抖、脚抖或有僵硬感,走路不如平时利索,拿
东西不稳。由于对生活的影响不是很大,往往容易被患者和家属所忽视。如果在这一时期及时治疗,患者症状完全控制希望很大!
b) Ⅱ期:双侧轻度病变。由单侧病变发展到双侧,双手抖,甚至全身抖,僵
直加重,扣纽扣、拿筷子等日常活动变得困难,走路吃力,平衡感差。 c) Ⅲ期:双侧病变伴早期平衡障碍。抬腿困难,腿上像绑着沉重的沙袋,走
路小碎步、拖步且身体前倾,易跌倒。吃饭端不稳碗,夜里翻身、洗澡等日常活动需要家人帮助。
d) Ⅳ期:严重病变需要大量帮助。常不自觉地流口水,吞咽困难,进食缓慢。
言语不清,说话声音很小,要旁人凑近才能听清楚。表情呆板,出现面具脸,面部肌肉也越来越僵硬,脸上无表情,很少眨眼睛,眼球运动也减少。运动艰难,日常生活离不开家人的护理。
e) Ⅴ期:局限于床上或轮椅中,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除非有家人帮助,否则
只能局限于床上或轮椅中。部分患者只有长期卧床,坐下后不能自行站立,卧床后不能自行翻身,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2) 帕金森氏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 ):由六个分量表组成。评定的主要
内容:精神活动、行为和情感障碍;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治疗一周内出现的治疗并发症;病程中疾病的发展程度;在活动功能的最佳状态(“开”是期)和在活动功能最差状态(“关”时期)程度上的差别。每个量表有许多项目,分为0~4级,0代表正常,4代表最严重。这统一等级量表常用作评估患者的进展、对药物反应和康复治疗疗效。
3) 改良的Webster 症状评估量表:对十大症状进行评估,每一症状分为4
级,即正常(0分),轻度不正常(1分),中度不正常(2分)和重
度不正常(3分)。最后把十大症状的分数相加,10分以下为轻度受损,10~20分为中度受损,21~30分为严重受损。
康复治疗:
1. 康复目的
帕金森病康复治疗不能改变本身疾病的进程、结局或疾病的直接损伤,康复治疗对继发性损伤障碍及由此带来的功能残损有重要作用。可延缓病情发展,延
长独立生活能力。主要针对其运动障碍,如震颤、肌强直、运动徐缓和姿势步态异常,开展针对性的康复,预防继发性功能障碍如肌萎缩、骨质疏松、心肺功能下降、驼背、周围循环障碍、压疮、体位性低血压等。
2. 康复方法
1) 松弛训练:肌强制、肌体僵硬是帕金森的一个典型特征。通过缓慢的前庭
刺激,如柔顺的有节奏的来回摇动技术,可使全身肌肉松弛。治疗可以在卧位、坐位和站立位进行。开始时要缓慢,转动时要有节奏;从被动到主动转动;从小范围转动到全范围转动;转动时使患者没有牵拉的感觉,而只有松弛的感觉。
2) 关节活动度训练:一般采取主动或被动的训练方法。训练的重点是牵拉缩
短的、紧张的屈肌,防止挛缩的发生,维持正常的关节活动度。帕金森患者常因屈髋肌发紧而伸髋受限和因股四头肌强直而屈膝受限,所以伸髋、屈膝训练是其一项重要内容。可应用自动抑制技术方法,如PNF 法的挛缩松弛技术,有良好的效果。
3) 姿势训练:重点是活动伸肌,如上肢外展、外旋;下肢外展、内旋。加强
对平衡控制能力的训练,如坐位和站立位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的训练。
4) 步态训练:重点是加快起动速度和步行速度、加大步幅的训练,以保证躯
干和上肢摆动之间的相互交替的协调,确保重心的顺利转移及步态中足跟-足趾的顺序触地运动。
3. 其他训练:
a) 面肌训练:一般使用按摩、牵拉及言语指令其运动,也可通过冰块刺激,
促进舌、面肌的运动。如果进食困难,应做嘴、颊、咀嚼的开闭训练。 b) 呼吸功能的训练:教会患者深呼吸训练,增大胸的运动和改善肺活量,强
调用胸式呼吸。
c) 心理治疗:有严重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的患者,应结合抗抑郁焦虑药物
的同时给予心理治疗。
帕金森病不同时期康复护理
1) 一期患者:此期患者主要是单侧身体受影响,功能减退很小或没有减退。康复前,用解剖图向患者解释四肢的解剖特点和全关节活动范围,使患者对康复训练有一定的认识。给予患侧上下肢全关节范围活动,3次/d,每次10min 。经常伸直掌指关节,展平手掌,可以用健手抓住患侧手的手指,向手背方向搬压,防止掌指关节畸形。根据患者身体耐受情况适当调整训练时间和强度,并指导患者自己掌握康复训练的方法,让其在康复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 自信 心,最终掌握正确的康复方法。
2) 二期患者:患者身体双侧或中线受影响,但没有平衡功能障碍。此期应做双侧的肢体功能锻炼,同时加强耐力训练、视觉暗示锻炼、听觉暗示训练、姿势恢复和肢体舒展锻炼。鼓励患者多与康复师和护理人员交流,讲述康复过程中的感受,及时纠正不正确的训练方法,以便出院后正确地安排训练方法及时间。
3) 三期患者:受损害的第一个症状是直立位反射,当患者转动身体时出现明显的站立不稳或当患者两脚并立,身体被推动时不能保持平衡。功能方面,患者的活动稍受影响,有某些工作能力的损害,但患者能完全过独立生活。此期除肢体的功能锻炼外,以训练平衡功能为主。先进行从坐位到立位的重心移动训练和平衡训练,在关节活动范围内让患者移动重心引起体位反射和防御反应,患者如有碎步时,可穿摩擦力大的胶底鞋防滑倒。有前冲步时,避免穿坡跟鞋,尽量持手杖协助控制前冲,维持平衡。
4) 四期患者:严重的无活动能力,但患者仍可自己走路和站立。此时宜注意患者活动中的安全问题,走路时持拐杖助行。若患者如厕下蹲及起立困难时,可置高凳坐位排便。若患者动作笨拙,常多失误,无法进食者,需有人喂汤饭。穿脱衣服、扣纽扣以及结腰带、鞋带有困难者,均需给予帮助。
5) 五期患者:除非得到帮助只能卧床或坐轮椅。此期应进行肢体主动、被动功能训练,加强肌肉、关节、肢体的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延缓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康复护理的同时要加强基础护理,如患者的进食、沐浴、更衣,加强翻身拍背,做好皮肤护理,预防压疮,预防吸入性肺炎和坠积性肺炎。
一期到三期,病情发展慢,是康复训练的黄金时期。对于一期到三期的PD 患者的康复护理目标是保持或恢复工作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因此在此三期首先要消除患者的心理顾虑,改变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调动患者的自身能力,使其积极配合康复训练。鼓励其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洗衣、做饭、上街购物等,症状轻者可鼓励其继续工作,让患者感到自我价值的体现,对生活也充 满希望。四期和五期患者康复护理目标是加强肢体的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痛苦,延长生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如何分析运动量大小
运动量的强弱,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用于评判的指标也不尽相同。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运动时,不可能选用非常复杂的医疗仪器来监测,所以我们就中老年朋友的特点,提供下面一些简便易行、科学可靠的方法,来帮助大家掌握适合自己的运动量。
1) 对于肌肉力量训练的项目,可隔天做一次,但每次训练所引起的肌肉酸痛
应在24小时内基本消失,否则就是运动量过大或已经引起了运动损伤。而增加关节柔韧性(俗称拉韧带) 的训练则应做到数小时内韧带的不适就能完全消除。
2) 对于有氧运动训练,最简单的运动量计算方法就是用年龄来预计必须达到
的心率,即170或180减去年龄,便是适宜的运动心率,而最大的心率不应超过220或210减去年龄。但对于有心肺疾患的老年人而言,为确保运动安全,必须做一些医学上的运动负荷试验以指导并选择适宜的运动量。此外,若有氧运动中发生胸闷、心慌、头晕等情况,需及时就医重新调整运动量。
3) 除了不同类型的运动,判断其运动量的指标不同外,我们也可以用主观对
疲劳程度的感知结合对运动的兴趣来粗略地作出量化评价。具体方法是先把主观用力程度分为“轻微用力、稍用力、轻度用力、中度用力、明显用力、非常用力、极度用力”七个等级,如果自我评价在中间三个等级的范围内,那么一般来说运动量尚合适,若评价属于前面的两个等级,说明运动量不够,若属于后面的两个等级,也不能断然认为量太大,理应进一步
结合对运动的兴趣评价,如兴趣不减、仍然保持热情,那么运动量可以不变,若感到厌烦、有强迫感,那么往往说明运动量太大了。
4) 此外,一些特殊的病人,其运动量的大小又有其特殊指标。比如,糖尿病
患者运动量的大小是以血糖的高低作为最主要的调整指标;中风患者运动量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不能加重痉挛;下腰痛患者做活动度训练的首要原则是不能引发疼痛等等。
5) 运动量的大小并非一成不变,也并非一直是循序渐进的,有可能会循序渐
“退”,因为现代科学已经证实人体的生理状况中存在着体力、情绪的周期,所以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掌握运动量的灵活变化,有时还应允许在小范围内有一定的退步。
辅助装置的应用和环境改造
1) 为预防畸形,需让患者穿戴必要的矫形支具;
2) 穿衣困难可以借助穿衣辅助器;
3) 为防止息者跌倒,给患者配备合适的助行稳定用具,注意调整助行器的高
度,不要让患者驼背;
4) 鼓励患者坐位时尽量保持腰部挺直,不要长时间团坐在软沙发内;
5) 睡硬板床;
6) 写字、打字桌面高度要正好适合患者在直腰和保持头颈部稍屈曲位下工作;
7) 尽量去掉房间内的地毯和垫子,防止患者被绊倒;
8) 卫生间尽量无障碍,墙壁上安装把手等。
帕金森病的健康教育
1) 皮肤护理:病人因震颤和不自主运动,出汗多,易造成皮肤刺激和不舒适
感,皮肤抵抗力低,这可导致破损和继发皮肤感染,应勤洗勤换,保持皮
肤卫生,中晚年期病人因运动障碍,卧床时间多,应勤翻身勤擦洗,防止局部皮肤受压和改善全身血液循环,预防压疮。
2) 安全护理:指导病人避免登高和操作高速运转的机器,不要单独使用煤气,
热水及锐利器械,防止受伤意外避免让病人进食带刺骨头的食物和使用易碎的器皿;外出时需要人陪伴,尤其时精神智能障碍者其衣服口袋内药放置写有病人姓名、住址和联系电话的“安全卡片”或佩戴手腕识别卡,以防走失。
3) 康复训练:鼓励病人维持和培养兴趣爱好,坚持适当的运动和体育锻炼,
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等,可以延缓身体功能障碍的发生和发展,从而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病人应树立信心,坚持主动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保持关节活动的最大范围,加强日常生活动作训练,进食、穿脱衣服等应尽量自理,卧床病人应协助被活动关节和按摩肢体,预防关节僵硬和肢体挛缩。
4) 自我修饰指导:指导病人进行如鼓腮、伸舌,撅嘴、龇牙、吹吸等面肌功
能训练,可以改善面部表情和吞咽困难,协调发音,督促进食后及时清洁口腔,随身携带纸巾擦尽口角溢出的分泌物,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和着装整洁等,以尽量维护自我形象。
5) 照顾指导:本病为无法根治的疾病,病程长达数十年,家庭成员身心疲惫,
经济负担加重,容易产生无助感,医护人员应关心病人家属,倾听他们的感受,理解他们的处境,尽力帮他们解决困难,走出困境,以便给病人更好的家庭支持,照顾者因关心体贴病人,协助进食,服药和日常生活的照顾,督促病人遵医嘱正确服药防止错服,漏服,细心观察,积极预防并发症和及时识别病情变化。
6) 就诊指导:定期门诊复查,动态了解血压和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指标,当
病人出现发热,外伤,骨折和运动障碍,精神智能障碍加重时及时就诊。
心理辅导
近来强调家庭成员与患者的关系在患者的康复中的作用,由于帕金森病患者功能丧失逐渐加重,影响着生活自理能力,患者常需要依靠配偶或依靠已成立家
庭的中年子女。因此,患者除了遭受机体病痛外,还要体验到依附于别人的感觉。家庭在为残疾患者建立一个合适的康复环境方面起重要作用。而且,在康复治疗前估计康复效果常常要取决于患者及家庭成员的态度、对治疗的反应及生活环境三个方面。如果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很注意尊重患者,鼓励他参与各种活动,这样有利于刺激患者的主动性和生活的积极性,由此患者可在主动参与家庭活动中能康复。本病多发于中老年,精神障碍多表现情绪低落,反应迟钝,行为拘谨,退缩、不愿与人交往等。尤其是忧郁,常无明显诱因处于隐袭发展中,往往易被忽视,故应引起注意,实施心理治疗及护理,多与患者交谈,并引导患者与周围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鼓励亲属多探视,热情关怀,细心观察,防止意外发生。
饮食指导
帕金森病多见老年人,同时合并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消化功能多有减退,胃肠蠕动乏力、痉挛,容易出现便秘及皮肤油脂分泌过多等症状。因此,应结合病人情况,饮食喜好,注意食品的配比结构,以及花色品种的搭配。多食富含纤维素和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多食含酪胺酸的食物如瓜子、杏仁、芝麻、脱脂牛奶等,可促进脑内多巴胺的合成。 适当控制脂肪的摄入,蛋白质饮食不可过量,盲目地给予过高蛋白质饮食可降低左旋多巴的疗效,因为蛋白质消化中产生的大量中性氨基酸,可与左旋多巴竞争入脑而影响其疗效。因此,在膳食中只需适当给予蛋、奶、鱼、肉等食品,保证蛋白质的供应,每日需要量为0.8―1.2克/公斤体重。如有发热、褥疮等情况,应增加蛋白质的供给。患者出汗多,应注意补充水分。服用多巴胺治疗者宜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对咀嚼、吞咽功能障碍者,进食时以坐位为宜,应选择易咀嚼、易吞咽、高营养、高纤维素的食物。进餐前回想吞咽步骤。进餐时让其将口腔多余的唾液咽下,咀嚼时用舌头四处移动食物,一次进食要少,并缓慢进食,进餐后喝水,将残存食物咽下,防止吸人性肺炎。
用药指导及误区
1. 用药指导
1) 抗帕金森病药物需用到足够疗程,足够剂量,方能判断是否有效。因此,
患者不要用药数天,便急于要求医生换药。
2) 抗帕金森病药物宜在饭前一小时、饭后两小时规律性服药。
3) 平时,患者可多食瓜子、杏仁、芝麻和牛奶等食物,以促进多巴胺合成,
改善病症。
4) 抗帕金森病药物有恶心的副作用,服药时,患者可摄入少量碳水化合物,
以减轻恶心症状。
2. 误区
1) 误区一 害怕用药后症状出现波动,疾病早期拒绝服药治疗
有些帕金森病患者认为,“是药三分毒”,迟迟不愿服药治疗,尤其是当他们看到一些患者在长期服用抗帕金森病药物左旋多巴后,出现了症状波动,如开关现象、剂末现象以及精神症状,更让他们陷入了是用药、还是不用药的两难境地。其实,一旦被诊断患有帕金森病后,患者就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为自己的健康打一场持久的保卫战。因为发现症状越早,治疗越早,效果越好。临床证实,发病后1~3年内开始用药的患者,在自理能力、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等方面明显优于发病后4~6年才开始用药的患者。另外,早治疗还可通过延缓疾病的进展而降低治疗费用,因为帕金森病晚期治疗费用远大于早中期费用。值得欣喜的是,随着多种治疗帕金森病药物的出现,联合用药延缓了左旋多巴副作用的出现,并且,安装脑起搏器也为晚期帕金森病患者解开“运动枷锁”。
2) 误区二 服用抗帕金森病药,但从不调整用药量和品种
有一些患者是在服用医生开的抗帕金森病药物,但很少去医院复诊,多年服用同种、同剂量的药物。实际上,帕金森病是慢性进展性疾病,随着疾病的进展,症状会逐渐加重,还可能伴发其他疾病。因此,医生在制定药物治疗方案时,一方面会依据帕金森病患者的病情,另一方面会衡量治疗对伴发疾病的影响,避免治疗方案对伴发病症有不良影响。如对于伴有智能减退的患者,医生会避免给患者应用抗胆碱能药物;对于伴有高血压、心动过速与心绞痛的患者,医生会避免给患者应用司来吉兰;对于伴有肌无力的患者,医生会避免给患者应用安坦等。而对于伴有抑郁症的患者,医生可能给患者应用选择性五羟色胺再
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等。可见,患者若不及时与有经验的医生交流,及时调整用药,不仅不能有效控制病情,还可能引发其他问题。
3) 误区三 安装脑起搏器,可一劳永逸,从此不需再服药
脑起搏器治疗是通过手术将电极植入脑内神经核团,抑制不正常的脑神经元放电来消除帕金森病症状。该疗法并发症少,是继多巴胺药物治疗后的最大进展,特别适合药物控制不理想的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临床证实,晚期帕金森病患者仅通过服药治疗是无法克服长期的“关期”,但通过定时服药,同时进行脑起搏24小时刺激,患者可保持24小时“开期”,摆脱木僵状态。需要说明的是,虽然脑起搏器治疗手段疗效稳定、安全,但脑起搏器并不能完全替代药物。也就是说,安装脑起搏器后,大部分患者仍需服用抗帕金森病药物,只是脑起搏器治疗术后,大部分病人的服药剂量可降低1/3~2/3,个别病人甚至可停用药物。但对术前服药剂量偏大、有明显副作用的患者,医生会酌情为患者减量。注意,疾病晚期安装脑起搏器的患者,减药速度应该缓慢。
预见性指导
1) 老年痴呆
2) 便秘
3) 肌肉萎缩、无力,关节缺乏柔软性及挛缩。
4) 骨质疏松
5) 体位性低血压
6) 压疮
7) 营养不良
8) 下胶静脉回流不畅
9) 心输出量减少及心动过速、肺活量明显降低或运动时呼吸急促等情形。
家庭作业
1) 每天在家中进行有规则的训练和避免长期不活动。
2) 要让病人及家属参与训练
3) 学会正规的伸展和移动体操
4) 学会掌握补偿技能
5) 学会克服少动和“冻结足” 的方法
帕金森康复护理计划
基本信息:
姓名:孙春清 性别:男 年龄:76岁 陪护者:老伴 职业:干部 兴趣爱好:看报纸
病史记录:
1. 帕金森5年,主要症状为双下肢动作协调性差、乏力,症状逐渐加重,服药治疗。
2. 糖尿病、高血压10年服药治疗。
查体:
1. 神清,说话不流畅,稍流涎,右手搓丸,走路不稳。
2. 帕金森三期,
3. 血压160/90mmHg,脉搏76次/min,呼吸20次/min。血糖偏高,未服药,饮食调节。
4. 上肢肌力3级,双下肢肌力3级,肌肉略僵硬,站位平衡3级,单足立位平衡0级,慌张步态,开关现象大约每天出现10次左右。
5. ADL 评分:26分。MMSE 评分:18分。
目前用药: 森福罗1.5mg 3/日,卡左双多巴控释片(息宁)1片半 3/日,恩他卡朋片(珂丹)0.2g 3/日,盐酸金刚烷胺0.1g 2/日,络活喜 1片 qd 6.格列美脲 1片 qd
现存问题:
1. 关节僵硬强直,活动后缓慢.
2. 平衡能力差,走路不稳,慌张步态。
3. 语言不清。
4. 不能独自下楼和洗澡
5. 开关现象大约每天出现10次左右。
6. 四肢肌肉力量下降。
7. 记忆力减退,有出现老年痴呆的危险。
拟解决问题:
1 2 3 4 5 6 7
康复护理目标:(3个月目标)
1. 生命体征规律监测,保持平稳,预防疾病并发症,提前做好干预。
2. 缓解关节肌肉僵直,增大步幅。
3. 血糖到达正常水平。
4. 上肢肌力4级,双下肢肌力4级
康复护理目标:(6个月目标)
1. 单足平衡达到2级。
2. 改善言语功能。
3. 上肢肌力5级,双下肢肌力5级.
康复护理目标:(9个月目标)
1. 可以独自下楼和洗澡。
2. 减少每天的开关现象
3. 维持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康复护理措施:
一.生命体征监测
1. 进行生命体征测量,每次记录,监控各项指标变化情况。
二.增加肌肉力量训练、缓解肌肉僵直(PNF ) 1. 上肢模式(用于治疗肌无力,协调障碍,关节活动受限而引起的功能障碍,也可以通过抗阻对身体其他部分的肌肉产生扩散效应。)
2. 上肢屈曲-内收-外旋模式(上肢D1屈曲); 上肢伸展-外展-内旋模式(上肢D1伸展);
3. 上肢屈曲-外展-外旋模式(上肢D2屈曲) ;上肢伸展-内收-内旋模式(上肢D2伸展);
4. 下肢模式(用于治疗肌无力,协调障碍,关节活动受限而引起的功能障碍,也可以通过抗阻对身体其他部分的肌肉产生扩散效应。)
5. 下肢屈曲-内收-外旋(下肢D1屈曲) 下肢伸展-外展-内旋(下肢D1伸展)
6. 下肢屈曲-外展-内旋(下肢D2屈曲) 下肢伸展-内收-外旋(下肢D2伸展)
二、缓解关节肌肉僵直,增大步幅
1. 站立位双手站在患者面,治疗师双手扶住患者的双手,嘱咐大步向前走,治疗师向后退。(语气坚定的“抬腿”、“大脚趾朝上“、”迈大步“、步行中配合节拍或口哨等)都有助于患者预防或打破冻结状态,向前迈大步)
2. 端坐位把一侧腿盘到另一侧腿的膝盖上,每组60秒,交替进行。
3. 被动牵伸胸大肌,仰卧位双手抱头,治疗师向下按患者双侧肘关节处。被动牵伸股二头肌,仰卧位被动直腿调高。跪位利用患者自身的重量牵伸双侧股四头肌。
三、改善平衡能力
1. 治疗师站在患者前面,扶住患者双手,嘱咐患者抬起一条腿并保持10秒中。
2. 原地踏步走训练,10秒钟一组,5组。
3. 原地进行向左、向右转。
4. 上下楼梯训练。
四、改善言语功能
1. 坚持每天大声读报纸,让家属协助监督。()
五、改善自理能力、减少每天的开关现象
1. 鼓励患者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 治疗患者做些简单的家务,如洗衣服。
4. 按时定量吃药,没有及时吃药而导致的不良现象。
六、改善认知功能
嘱咐患者每日坚持写日记,记录天气情况、身体情况、一
天中大概做了什么事情,治疗师需要每次服务中进行查阅。
健康宣教: 森福罗、卡左双多巴控释片(息宁)、恩他卡朋片(珂丹)、盐酸金刚烷胺、络活喜、格列美脲用药指导及相关不良反应讲解。老人同时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饮食应低盐低脂,所以瓜子、杏仁、芝麻要适量食用,避免血脂升高。定期门诊复查,动态了解血压和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指标,当病人出现发热,外伤,骨折和运动障碍,精神智能障碍加重时及时就诊。
饮食指导:
多食富含纤维素和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多饮水,多食含酪胺酸的食物如瓜子、杏仁、芝麻、脱脂
牛奶等,可促进脑内多巴胺的合成。 适当控制脂肪的摄入,蛋白质饮食不可过量,盲目地给予过高蛋白质饮食可降低左旋多巴的疗效,因为蛋白质消化中产生的大量中性氨基酸,可与左旋多巴竞争入脑而影响其疗效。因此,在膳食中只需适当给予蛋、奶、鱼、肉等食品,保证蛋白质的供应,每日需要量为0.8―1.2克/公斤体重。如有发热、褥疮等情况,应增加蛋白质的供给。患者出汗多,应注意补充水分。服用多巴胺治疗者宜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对咀嚼、吞咽功能障碍者,进食时以坐位为宜,应选择易咀嚼、易吞咽、高营养、高纤维素的食物。进餐前回想吞咽步骤。进餐时让其将口腔多余的唾液咽下,咀嚼时用舌头四处移动食物,一次进食要少,并缓慢进食,进餐后喝水,将残存食物咽下,防止吸人性肺炎。因该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饮食应该已低盐低脂为主。
家庭作业
1. 每天在家中进行有规则的训练。
2. 每天进行三次正规的伸展和移动体操练习
3. 家属协助患者完成原地踏步走训练。
注意事项:
4. 让患者充分了解治疗目的,使其相信通过治疗,可以改善独立生活能力。
5. 由于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康复训练时要注意观察老人是否有低血糖的情况出现,如出现低血糖应立即停止训练。
6. 治疗环境要舒适,治疗过程中要让患者感觉安全,能耐受治疗所提供的感觉刺激。
7. 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应与固定的服药时间想结合,是药物发挥最佳作用时,完成生活惯例性活动。
8. 观察患者有无药物副作用的迹象,有无严重的抑郁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