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及反思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广饶县英才学校 王乃霞

一、教材分析:

《蓝色的树叶》这篇课文给我们的启示是:互相帮助,不应成为一句口号。

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每个人的一种责任,一种行为习惯。本

课中的林园园,舍不得把自己的绿铅笔借给同学,说明她在帮助别人方面做得不

够好。教学时既要让学生看到林园园的不足,又要让学生相信林园园会成为一个

助人为乐的好孩子。课文中的事与学生生活十分贴近,学生学习起来会很感兴趣,

轻松易懂。所以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反思,通过读和讨论以及对自

己现实生活的回忆来体会人物内心丰富的感情,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从中受到

启迪。

二、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十分贴近,学生学习起来会很感兴趣,轻松易懂。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术、铅”等9个生字;会写“由、术”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四、教学重点: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五、教学难点:

1、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2、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中蕴涵的道理。

六、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回忆导入

1、同学们,在上课前,老师想来问问:你们平时看到的树叶是什么颜色的?

(指名说

常看到的都是绿色、黄色和红色的。)

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看一种奇特的树叶,它是蓝色的!今天咱们就来学

习《蓝色的树叶》,伸出你的食指,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大家想知

道它为什么是蓝色的吗?

二、感知体悟

1.同学们老师想读一下,请大家用手指坐会儿,听准字音,看看老师能不

能把字音读准。

2. 老师读完了,下面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读完后想想课文讲了发生在谁

和谁之间的一件什么事呢?

同学们,这篇课文中两个孩子的名字是什么呢?(李丽和林园园,板书名字)

3. 大家知道两个孩子的名字了,那你们能试着填一下这段话吗?自己先试一

下。谁来填一下呢?找一个同学读。咱们一块来填一下吧。

三、讲课文

1. ,大家真厉害,都会填了,现在老师把第一自然段在课件上打出来了,我

请一名同学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读的过程中请大家思考:这一段告诉我们李

丽遇到了什么麻烦。

指名读课文,(恩,读得真流利)读完回顾问题:这一段告诉我们李丽遇到

了什么麻烦呢,用课文的原话告诉老师。

是找出来了?个读,(老师没有感到焦急),齐读。

2. 同学们老师以前跟你们说过,咱们的课文中凡是用中括号注音的都是多音

字,在这段话中你知道是那个字吗?教。对啦,教有两个音,分别是一声和四声,

下面跟老师读一下。

3. 同学们,第一段不光有多音字,还有两个生字呢!你找出来了吗?

术 铅 术这个字你能给他组词吗?武术 美术 技术 艺术

铅这个字你能用什么办法记住他呢?换一换,井沿的沿。

这两个字不仅要求人过还要会写呢!教写字。

4同学们刚才我们讲到李丽没找到绿铅笔,我就想借一支绿铅笔,所以她就向

他的同桌借,同学们下面请你们自己读读第二、第三、第四自然段,看看李丽向

林园园借了几次铅笔,林园园又是怎么说的,开始。

5. 同学们,借了几次呀?两次。下面咱们先看第一次。李丽小声对林园园说:“”, 谁来读一读引号里面的话呢?先个读

A 同学们当你先跟你的同学借尺子,你会用这个句子说一说吗?借书呢?哪还有借

背的东西的吗?所以向被人借东西要很客气。那咱们就一起借借绿铅笔把!

老师没有感觉很客气,也没听出小声来

B ,林园园怎么回答呢?l 我还没画完呢?那他怎么说的呢?“吞吞吐吐”那什么是吞吞吐吐呢? 想说,但不痛快的说,谁能读一下这里呢?那现在都完了老师问第一次借,林媛媛

姐给丽丽了吗?没有,什么理由呢?没画完(板书)

6. 他真的没有画完吗?不是,对第二段的第一句就告诉我们了,谁来读读这句话啊?

7. 李丽看看旁边的林园园,他已经把树画好了。同学们这就是林圆圆画的画,指导读 这句话。同学们惹这个字谁说说怎么记住他呢?谁能组词呢?

8. 这次借铅笔失败后李丽只好趴在桌子上看林圆圆画,同学们你能做做这个动作吗? 做趴的动作,边读边做:趴在桌子上。学习桌。

9. 李丽看到林媛媛画好了,他问?个别读。同学们假如有这两种情况那你怎么说呢? 所以现在要用恳求的语气。齐读。

10、大家齐都,李丽都用这种语气了可林园元说是那么呢,李丽怎么回答的,谁来

分角色读一下呢?

11. 这一段林借给李铅笔了吗,没有,为什么?怕弄断。(板书借怕弄断笔尖)

12. 林园终于从盒子里拿出了绿色的铅笔,可是他提了一大堆的要求,谁来读读呢?

分角色读?读完认字,重点学习盒、削和皱。(用生字卡片识字)

13那李丽最终借铅笔了吗?为什么?谁来读读 七、板书设计:

19 蓝色的树叶

李丽 林园园

借 没画完写字

又借 怕笔尖断

借 三个不要

(要相互关心 互相帮助)

八、教学反思

1. 写字教学比较粗糙,还应该更认真一些.

2. 在教学中漏掉了一个教学环节,那就是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读,这个很不好。

3. 在随文识字中没有结合课文的语境来进行,只是用了组词的办法,比较单调。也破坏了文章的整体性。

4. 课文的过渡环节比较生硬,衔接不够自然。

5. 多音字教学方面最好先让学生自己说,老师最后做总结。

6. 板书的设计不够精炼。

7. 在语言训练方面,在创设情境时老师说更好,这样更能锻炼学生的听的能力。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广饶县英才学校 王乃霞

一、教材分析:

《蓝色的树叶》这篇课文给我们的启示是:互相帮助,不应成为一句口号。

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每个人的一种责任,一种行为习惯。本

课中的林园园,舍不得把自己的绿铅笔借给同学,说明她在帮助别人方面做得不

够好。教学时既要让学生看到林园园的不足,又要让学生相信林园园会成为一个

助人为乐的好孩子。课文中的事与学生生活十分贴近,学生学习起来会很感兴趣,

轻松易懂。所以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反思,通过读和讨论以及对自

己现实生活的回忆来体会人物内心丰富的感情,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从中受到

启迪。

二、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十分贴近,学生学习起来会很感兴趣,轻松易懂。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术、铅”等9个生字;会写“由、术”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四、教学重点: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五、教学难点:

1、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2、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中蕴涵的道理。

六、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回忆导入

1、同学们,在上课前,老师想来问问:你们平时看到的树叶是什么颜色的?

(指名说

常看到的都是绿色、黄色和红色的。)

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看一种奇特的树叶,它是蓝色的!今天咱们就来学

习《蓝色的树叶》,伸出你的食指,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大家想知

道它为什么是蓝色的吗?

二、感知体悟

1.同学们老师想读一下,请大家用手指坐会儿,听准字音,看看老师能不

能把字音读准。

2. 老师读完了,下面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读完后想想课文讲了发生在谁

和谁之间的一件什么事呢?

同学们,这篇课文中两个孩子的名字是什么呢?(李丽和林园园,板书名字)

3. 大家知道两个孩子的名字了,那你们能试着填一下这段话吗?自己先试一

下。谁来填一下呢?找一个同学读。咱们一块来填一下吧。

三、讲课文

1. ,大家真厉害,都会填了,现在老师把第一自然段在课件上打出来了,我

请一名同学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读的过程中请大家思考:这一段告诉我们李

丽遇到了什么麻烦。

指名读课文,(恩,读得真流利)读完回顾问题:这一段告诉我们李丽遇到

了什么麻烦呢,用课文的原话告诉老师。

是找出来了?个读,(老师没有感到焦急),齐读。

2. 同学们老师以前跟你们说过,咱们的课文中凡是用中括号注音的都是多音

字,在这段话中你知道是那个字吗?教。对啦,教有两个音,分别是一声和四声,

下面跟老师读一下。

3. 同学们,第一段不光有多音字,还有两个生字呢!你找出来了吗?

术 铅 术这个字你能给他组词吗?武术 美术 技术 艺术

铅这个字你能用什么办法记住他呢?换一换,井沿的沿。

这两个字不仅要求人过还要会写呢!教写字。

4同学们刚才我们讲到李丽没找到绿铅笔,我就想借一支绿铅笔,所以她就向

他的同桌借,同学们下面请你们自己读读第二、第三、第四自然段,看看李丽向

林园园借了几次铅笔,林园园又是怎么说的,开始。

5. 同学们,借了几次呀?两次。下面咱们先看第一次。李丽小声对林园园说:“”, 谁来读一读引号里面的话呢?先个读

A 同学们当你先跟你的同学借尺子,你会用这个句子说一说吗?借书呢?哪还有借

背的东西的吗?所以向被人借东西要很客气。那咱们就一起借借绿铅笔把!

老师没有感觉很客气,也没听出小声来

B ,林园园怎么回答呢?l 我还没画完呢?那他怎么说的呢?“吞吞吐吐”那什么是吞吞吐吐呢? 想说,但不痛快的说,谁能读一下这里呢?那现在都完了老师问第一次借,林媛媛

姐给丽丽了吗?没有,什么理由呢?没画完(板书)

6. 他真的没有画完吗?不是,对第二段的第一句就告诉我们了,谁来读读这句话啊?

7. 李丽看看旁边的林园园,他已经把树画好了。同学们这就是林圆圆画的画,指导读 这句话。同学们惹这个字谁说说怎么记住他呢?谁能组词呢?

8. 这次借铅笔失败后李丽只好趴在桌子上看林圆圆画,同学们你能做做这个动作吗? 做趴的动作,边读边做:趴在桌子上。学习桌。

9. 李丽看到林媛媛画好了,他问?个别读。同学们假如有这两种情况那你怎么说呢? 所以现在要用恳求的语气。齐读。

10、大家齐都,李丽都用这种语气了可林园元说是那么呢,李丽怎么回答的,谁来

分角色读一下呢?

11. 这一段林借给李铅笔了吗,没有,为什么?怕弄断。(板书借怕弄断笔尖)

12. 林园终于从盒子里拿出了绿色的铅笔,可是他提了一大堆的要求,谁来读读呢?

分角色读?读完认字,重点学习盒、削和皱。(用生字卡片识字)

13那李丽最终借铅笔了吗?为什么?谁来读读 七、板书设计:

19 蓝色的树叶

李丽 林园园

借 没画完写字

又借 怕笔尖断

借 三个不要

(要相互关心 互相帮助)

八、教学反思

1. 写字教学比较粗糙,还应该更认真一些.

2. 在教学中漏掉了一个教学环节,那就是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读,这个很不好。

3. 在随文识字中没有结合课文的语境来进行,只是用了组词的办法,比较单调。也破坏了文章的整体性。

4. 课文的过渡环节比较生硬,衔接不够自然。

5. 多音字教学方面最好先让学生自己说,老师最后做总结。

6. 板书的设计不够精炼。

7. 在语言训练方面,在创设情境时老师说更好,这样更能锻炼学生的听的能力。


相关文章

  • 蓝色的树1
  • <蓝色的树叶>教学反思 李爱琴 一.课堂特色自我鉴定: 1.对语文课堂教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对于同一个课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设计方法和思路.我觉得低年级的语文课堂应该是阳光而快乐的课堂,老师是阳光快乐的,学生是阳光快乐的.老 ...查看


  • [蓝色的树叶]教学案例
  • <蓝色的树叶>这篇课文通过写美术课上李丽向林园园借绿铅笔,林园园不愿意借,李丽只好用蓝铅笔画树叶的事,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应该真诚地互相帮助.尽管这篇课文符合本单元的主题,但却是个反面教材,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学了这篇课文后,林园园 ...查看


  • 蓝色的树叶教案 1
  •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 会认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 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4 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帮助. 教学重点: 1 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读准字音,区别字形. 2 有 ...查看


  • 蓝色的树叶教案
  • <蓝色的树叶>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中的林园园,舍不得把自己的绿铅笔借给同学,说明她在帮助别人方面做得不够好.教学时既要让学生看到林园园的不足,又要让学生相信林园园会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切忌把她当作批判的对 ...查看


  • [1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会认识"术.铅"等9个生字,会写"由.吐"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能 ...查看


  • [蓝色的树叶]教案设计
  • <蓝色的树叶>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个生字.会写?é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查看


  • 二年级语文蓝色的树叶
  • 二 年级 语文 蓝色的树叶 教学目标: 1.认识 9 个生字,会写 10 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学会应用:正确.流利.有 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人 ...查看


  • 6蓝色的树叶
  • 6 蓝色的树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习要求掌握的9个生字,会读,会写. 2.学会以对话的形式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对话的形式朗读课文,交流探究的方法完成本课生字教学. (三)情 ...查看


  • 新人美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016)
  • 第1课 我的小天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简单了解居室的功能和特点,以及不同地区.民族的不同文化和习俗. 2.过程与方法:按自己的心愿表现和设计自己的小天地,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康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