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科举曾现"零录取":因奸臣李林甫妒贤嫉能|科举|零录取

唐朝科举曾现“零录取”:因奸臣李林甫妒贤嫉能

2015年07月17日 14: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郭华悦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人参与 1评论

核心提示:若要追根溯源的话,问题就出在李林甫身上。这位当年的主考官,是当时玄宗身旁最大的奸臣,他妒贤嫉能。在李林甫看来,如今自己权倾朝野,满朝文武都在控制下,日子过得挺滋润的。可若是进了新人,谁能保证不会有一些骨头硬一点的愣头青,一门心思为民请命,把他这个大奸臣揭发出来?

影视中的李林甫 资料图

本文摘自:中新网,作者:郭华悦,原题为:《唐代一次“零录取率”的考试:因奸臣李林甫妒贤嫉能》

如今的高考,不可能发生“零录取率”这种事儿。哪怕竞争最激烈的年代,录取率也有三分之一左右。可在唐朝,就曾发生过“零录取率”的乌龙事件。

那是在天宝六年,唐玄宗已经由前期的励精图治,进入了后期的昏庸无能。这一年,举行科举考试,意在网罗天下才子。而赴考的人,也和往年一样,熙熙攘攘,不计其数。而最后的结果,令人大跌眼镜:一个都没考上。

换言之,录取率为零。这种事儿,还是破天荒头一遭。

若要追根溯源的话,问题就出在李林甫身上。这位当年的主考官,是当时玄宗身旁最大的奸臣,他妒贤嫉能。在李林甫看来,如今自己权倾朝野,满朝文武都在控制下,日子过得挺滋润的。可若是进了新人,谁能保证不会有一些骨头硬一点的愣头青,一门心思为民请命,把他这个大奸臣揭发出来?

对于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文人来说,这种事并非不可能发生。再昏暗的年代,也总有那么一些人,不顾自己安危,一心报国。李林甫之流,最怕的也是这种人。所以,一来担心自己地位受威胁,二来担心外人接触唐玄宗,会生出变故,所以李林甫干脆就来个釜底抽薪,一个都不要,把危机扼杀在摇篮中。

对于位高权重的李林甫来说,一个都不录取,不是啥难事儿。问题在于,怎么向皇上解释?李林甫经过一番考虑,向唐玄宗表示祝贺,说芸芸考生中,一个都没考上,这其实是好事!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不正说明,人才都已经被朝廷搜罗殆尽,一个都没遗漏,才导致民间赴考的人都没考上吗?

唐玄宗听着,也乐了。天下升平,英雄尽为己用,还有什么比这更高枕无忧?

而在这场考试中,有一个名垂青史的才子,却不幸中枪了,他就是杜甫。本来赴京赶考的他,信心满满,哪料到参加的,竟是一场早就预定零录取的考试!不管他多有才华,这场一开始就注定是悲剧的考试,也不是他个人之力能扭转的。

最可悲的,不是零这个数据。而是当这个数据出炉后,身为一把手的唐玄宗,竟然没意识到身处危急中,以至于危机恶化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责任编辑:刘涛]

标签:科举 零录取 李林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人参与 1评论

1 条评论 / 1 人参与 网

唐朝科举曾现“零录取”:因奸臣李林甫妒贤嫉能

2015年07月17日 14: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郭华悦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人参与 1评论

核心提示:若要追根溯源的话,问题就出在李林甫身上。这位当年的主考官,是当时玄宗身旁最大的奸臣,他妒贤嫉能。在李林甫看来,如今自己权倾朝野,满朝文武都在控制下,日子过得挺滋润的。可若是进了新人,谁能保证不会有一些骨头硬一点的愣头青,一门心思为民请命,把他这个大奸臣揭发出来?

影视中的李林甫 资料图

本文摘自:中新网,作者:郭华悦,原题为:《唐代一次“零录取率”的考试:因奸臣李林甫妒贤嫉能》

如今的高考,不可能发生“零录取率”这种事儿。哪怕竞争最激烈的年代,录取率也有三分之一左右。可在唐朝,就曾发生过“零录取率”的乌龙事件。

那是在天宝六年,唐玄宗已经由前期的励精图治,进入了后期的昏庸无能。这一年,举行科举考试,意在网罗天下才子。而赴考的人,也和往年一样,熙熙攘攘,不计其数。而最后的结果,令人大跌眼镜:一个都没考上。

换言之,录取率为零。这种事儿,还是破天荒头一遭。

若要追根溯源的话,问题就出在李林甫身上。这位当年的主考官,是当时玄宗身旁最大的奸臣,他妒贤嫉能。在李林甫看来,如今自己权倾朝野,满朝文武都在控制下,日子过得挺滋润的。可若是进了新人,谁能保证不会有一些骨头硬一点的愣头青,一门心思为民请命,把他这个大奸臣揭发出来?

对于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文人来说,这种事并非不可能发生。再昏暗的年代,也总有那么一些人,不顾自己安危,一心报国。李林甫之流,最怕的也是这种人。所以,一来担心自己地位受威胁,二来担心外人接触唐玄宗,会生出变故,所以李林甫干脆就来个釜底抽薪,一个都不要,把危机扼杀在摇篮中。

对于位高权重的李林甫来说,一个都不录取,不是啥难事儿。问题在于,怎么向皇上解释?李林甫经过一番考虑,向唐玄宗表示祝贺,说芸芸考生中,一个都没考上,这其实是好事!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不正说明,人才都已经被朝廷搜罗殆尽,一个都没遗漏,才导致民间赴考的人都没考上吗?

唐玄宗听着,也乐了。天下升平,英雄尽为己用,还有什么比这更高枕无忧?

而在这场考试中,有一个名垂青史的才子,却不幸中枪了,他就是杜甫。本来赴京赶考的他,信心满满,哪料到参加的,竟是一场早就预定零录取的考试!不管他多有才华,这场一开始就注定是悲剧的考试,也不是他个人之力能扭转的。

最可悲的,不是零这个数据。而是当这个数据出炉后,身为一把手的唐玄宗,竟然没意识到身处危急中,以至于危机恶化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责任编辑:刘涛]

标签:科举 零录取 李林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人参与 1评论

1 条评论 / 1 人参与 网


相关文章

  • 康震品李白5
  • 康震品李白5(2009-02-07 20:13:11) 标签:教育杂谈 文化 学习公社 杂谈 知识/探索 分类:大语文 李林甫阻碍了李白的前程吗(1) 有人认为,唐玄宗后期荒淫骄奢,不理朝政,李林甫则大权独揽,嫉贤妒能,造成朝政腐败,政治黑 ...查看


  • 盛世中国的历史警示
  • "盛世"中国的历史警示 [摘要]中国封建社会出现过3次公认的"盛世".它们都是在前朝大乱之后,经过新一代封建统治者们拨乱反正.励精图治.最终实现新的大治的结果.汉朝的无为而治,唐朝的居安思危,清朝的乾 ...查看


  • 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
  • NO1. 中国历代十大奸臣之赵高 赵高原本是春秋时期的赵国人,小的时候就被宫刑做了太监,赵高这个人非常精通狱法,秦始皇知道以后就册封赵高为中车府令并让他教导自己的小儿子胡亥.秦始皇死后赵高伙同胡亥杀死了秦始皇的长子扶苏,还有蒙恬等秦朝大将. ...查看


  • 古往今来的十大奸臣
  • 1 古往今来的十大奸臣 文/点子牛 奸臣啥样?对君上皇帝,满脸推笑,逢迎献媚.迎合溜须.见风 使舵.八面玲珑.结党营私.贪赃枉法.排除异己.自私到底,对大 公无私者恨之入骨,不除掉忠贤之士那是睡不着觉的主:对老百姓可 不得了,横征暴敛.滥杀 ...查看


  • 李白身世死亡之谜
  • 摘要: 唐代大诗人李白为后世留下了许多流芳百世的诗篇.然而,这位大诗人的身世到底怎样,至今还是一个尚未解开的谜. 李白出道之谜 唐朝长安元年,也就是武则天执政后期的公元701年,李白出生于安西都护府的碎叶城(碎叶在当时的安西四镇最西端,是西 ...查看


  • 唐玄宗李隆基:开元盛世与安史之乱
  • 在奶奶武则天死后,中宗懦弱无能,结果朝政大权落到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之手,原来发动政变恢复唐朝的功臣.宰相张柬之也被他们贬官驱逐,太子李重俊被杀.韦皇后效仿原来武则天的做法,让自己的兄长韦温掌握大权,对于女儿安乐公主的违法卖官鬻爵也不加制止, ...查看


  • 人教版八上历史武则天.唐太宗.成吉思汗的历史评价
  • 武则天: 武则天以女性身份,先后以皇后.皇太后和女皇帝的名义,参与政治,统治中国,长达半个世纪之久,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特殊现象.在她身前身后,她的功过是非是人们谈论的重要话题.有人说她倒行逆施,荒淫残暴:有人说她知人善任,忧劳天下:有人说她昏 ...查看


  • 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 1
  • 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 奸臣".指不忠于君主,弄权误国营私.残害忠良之臣.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庆父,赵高,梁冀,董卓,来俊臣,李林甫,秦桧,严嵩,魏忠贤,和珅. 庆父,春秋时鲁桓公之子,鲁庄公庶兄.又称仲庆父.共仲或孟 氏.庄公去世, ...查看


  • 中国古代十大奸相 十个恶名昭彰的宰相级官员
  • 中国古代十大奸相指我国封建社会时的十个恶名昭彰的宰相级的官员,他们以赵高.秦桧等为代表,这些人共同的特点是独揽大权.结党营私.陷害忠良.横征暴敛.奢侈无度,造成朝政黑暗.边防松弛.民不聊生,给整个国家.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 赵高 赵高(?-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