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S e i lRe o t p ca p r
推动 中小企业 走转型升级之路
推动转型升级 , 既是解 决中小企业发展难题 的有效办 法 , 又是保持 中小企业健 康平稳发展的基本途径
>文 / ) 吴家 曦
45 , 10家 小企业 4 2 2 。规模 以下工业 76 家 去年以来 , 由美 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 球金融风暴对 浙江实体 经济造成 了很 大
影 响 ,中小 企 业 发 展 中积 累 的 结 构 性 、 素 质 性 问题 逐 渐 显 露 出来 。 是 创 业 活力 减 一
市场份额偏 少 。随着国外市 场需求的萎
企业 l3万家 ,个体工业 户 6 . 4 74 7万家 。
从 组 织 形式 看 , 业 组 织 形 式 以私 营 企 业 企
缩、 订单的减少 , 企业生存受到较大威胁。
同时企业产 品科技含量较低 , 只能 占领低 端市场 , 高端市场往往难觅浙江中小企业 产品。 技术结构问题。 中小企业 的产品主要 靠 模仿 ,来料加工 、 E O M业务 比重较大 , 原创性 、 自主性产品偏少 。尽管中小企业 申报的专利 产品不少 ,但含金量不高 , 获 准 的有 效专 利中属 于发明的仅为 75 %。 . 3 大多数 中小企业研 究开发费 用不超过 产
品 销 售 收 入 的 02 , .% 与发 达 国 家 相 差 1 5
为主 , 限责任公 司不 多 , 份有 限公 司 有 股 偏少 。2 0 0 7年全省 规模 以上 中小 工业企 业 中, 私营企业有 33 1 , 6 .%; 3 3 家 占 48 有
弱。受整体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 , 中小企
业创业者 的信心受挫 , 5 . 有 34 %的企业表 示未来 1 2个月内没有新 的投 资打算 。二 是融资困难加剧 。 根据问卷调查 ,47 6. %的 企业存 在不 同程 度 的资金 紧 张情况 , 在
8 1家资 金紧张的企业中 , 6 资金缺 口达 到
了 8. 43亿元 , 企业平均资金 缺 口为 9 93 7. 万元 。三是 创 新能 力不 强 。据调 查 , 有 4 .%的 中小 企业 尚 未开 展技 术创 新 活 08 动, 仅有 2 . 45 %的中小企业拥有创新研 发
倍 以上。而且科技投入结构不合理 , 往往 “ 重设备引进 , 轻消化吸收” 。
资金结构问题。 贷款仍是 中小企业筹 集资金的主要方 式 , 初创企业 的资金主要 是 自有 资金 以及 向亲朋好友借贷 , 企业 发 展到一定规模以后主要靠银行贷款 , 流动 资金 紧张时转 向民间借贷 ,融资成本偏 高 。商业银行贷款存在着 “ 大收小 ” 保 和
“ 收长放短 ” 的结构性 矛盾 , 制约 了成长型
中小 企 业 的 扩 张 和 后 续 发 展
能 力 。此 外 ,
机构 , 而且部分机构是属于无经常性研 发
任务 、 无稳定经 费来源 、 无基本研 发条件 的“ 三无” 机构 。四是盈利水平下降。出现 以上这些困难 和问题 ,原 因是多方面 的,
分 析 其 根 源 , 要有 以下 几 个 方 面 : 主
产业结构 问题 。2 0 年浙江 三次产 08 业 比例为 51: 3 4 ., 济增 长在相 . 5. 1 经 9: 0 当程度上还是依 赖于第二产业 的增长 , 第 二产业对 G P的增 长贡献率达到 5 . D 22 %, 其 中工业增 长对 G P的增长贡献率达到 D 4. 63 %。对工业总量增长贡献较大 的行业 主要是纺织 、 服装 、 机械 、 化学 、 塑料制品 等传统产业 ,高技术产业 比重仍然较低 。 20 0 8年 ,浙江省全部工业 高技术产业 总 产值 占工业总产值 的比重仅 为 7 %。以 . 6 限责任公 司有 6 7 8 9家 , 占 1. 股份 仅 34 %; 有限公 司仅 为 07 . %。从行业分布看 , 中小
高端市场往往难觅 中小企业产品
信用担保体系还不健全 , 区域性金融体系
尚未 建 立 。
人才结构问题 。 一是创业者的文化程 度偏低 。据 问卷调查 , 小企业创业者 的文
化程度 主要 集中在初 中、 中及大专三个 高
企业数量 分布最 多的是传 统劳动 密集型 层 次 , 占 8 .%, 中高 中文化 程度为 共 96 其
61 %, . %。这 在 行业 , 5 前 大行业为纺织业 、 用设 备 、 通 电 4 . 本科 和硕 士学历仅 占 76 气机械 、 金属制品业 、 塑料 制品业 , 比重分
别 为 1.%、11 83 、. 6 %。 52 l.%、. 62 . % %、 0
一
定程度上 制约 了浙江产业层 次的提升
低附加值 的加工制造为主 , 品牌 与研 发相
对薄弱。 企 业结 构 问题 。从 企 业规 模 看 , 浙江
和中小企业 的转型升级。 二是“ 哑铃型” 的 人才结构 尚未打破。 发达国家 的企业人 才 结构是“ 橄榄型” , 的 即低层次劳动力和高
层次人 才 占比小 ,中高级技 术工人 占比
市场结构 问题 。 浙江省是外 贸出口大
省, 中小 企 业 是 出 口的主 力 军 , 长期 “ 头 两
省的大企业数量偏少 ,中型企业不多 , 微 小企业居多 。20 0 7年全 省规模 以上工业
企 业 中 共 有 大 企 业 12家 , 中 型 企 业 9
在外 、 大进 大出” 成 了国际 国内市 场失 形 衡、 高端低端市场失衡 的状况 。相 当一部
大 ; 多 中小企业 的人 才结构则是 “ 许 哑铃
型” “ 的, 中高级蓝领” 奇缺 , 出现 了企业
找
分 中小企业产品依靠出 口欧美为主 , 国内
1 篙 2
一
个高级 钳工 比找一个研 究生 还要难 的
和地 区推动 中小企业 转 型升级 的重要 经
不仅有助于促进社会就业 , 保持社会 和谐
现象。 这不利于浙江产业和企业的转型升
级。
验。 一是 把协作 配套作 为产 业组 织体系建 设 的重要抓手 。经济规律 表明 , 在行业 和 产业 中开展 就 近协 作 配套 完 善 产业 链 ,
是 产业结 构优 化升级 的重要 选择 。鼓励 中小 企 业 与产 业 集 群 内龙 头 企 业 在 生
稳定 , 更有 助于调 整优化 结构 , 动 中小 推 企业转型升级 。一是建立创业政 策体 系。
进 一步加大创业扶持力度 , 制订鼓励创业 的产业政 策 以及扶持 欠发达 地 区民众创
以上这些问题 , 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 中小企业发 展长期 积 累而形成 的结构 性 和素质性 问题 , 也是制约 中小企业 转型升 级的根源所在 。 解决这些问题 是个 长期 而 持续 的过程 , 不是短期 内就能实现 的。当 前必须根据 中小企业 的发展阶段 、 自身条 件和工作实际 , 研究确定符合 中小企业转 企业转型升级 的突 出问题 , 着力构建有利
业 的倾 斜政 策 , 对创 办微利小企业和高新
创业热 情 , 在着力推 动“ 五员 ” 开展微小企 业创业 的同时 , 激发 “ 五家 ” 开展创新型创
产 、 发、 计 、 研 设 营销 等方 面 开展 协 作配 技术企 业适 用相应 的优惠税率 , 激发 民众 套, 建立 稳 定 的协 作 配 套关 系 , “ 、 走 专
精、 、 ” 特 新 的道路 。二是把并 购重组作 为 企业 组织 体系建 设 的重 要抓 手 。经济转 期 。在充分尊 重市场规律 的基础上 , 鼓励 具备 条件 的企业 根据实 际情 况 ,采 取横 向或纵 向的方式 , 并 、 购 、 组行 业 兼 收 重 内中小 企业 , 土地 、 收 、 在 税 固定 资产 处 理 、 资关 系处理 等方 面予 以扶持 , 劳 培育 产业集 群 的领军企 业 。三是在 部分 产业
业 。二是健全创业辅导体系。实行创业培 训制度 , 对首次 申请创业 和准备创业 的人
员实行 免费的创业培训 ,加强创业指导 。 全 面推行 以咨询诊 断为 核心 的创业辅 导 制度 , 建立健全辅导 网络 。三是建立创业
型升级 的具体思路 , 解决影响和制约 中小 型 发 展 阶段 是 企 业 并 购 重 组 的 最 佳 时 于中小企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
推动转型升级 , 既是解决 中小企业发 展难题的有效办法 , 又是 保持 中小企业健 康平稳发展的基本 途径 。 要充分认识
浙江 中小企业 转型升级 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 明
确发展思路 , 取有力措施加以推动。 采 把 调 整 优 化产 业 结 构 、 市场 结构 、 企 业 结 构 作 为 推 动 中 小 企 业 转 型 升 级 的 重
孵化体系 。加快小企 业创业基地建设 , 解
决创业者和小企业创业的空间问题 。 优化
乡镇工 业功能 区和 各类 开发 区内的土地
集群 进行 协 作 配套 与并 购 重组 的试 点 。
制订政 策 ,在 全省选 择一 批特 色产业 集 群开展 协作配 套与并 购重组 试点 ,总结
成功经验 , 向全 省 推 广 。
配置 , 为创业 企业 提供厂房和多方面 的创 业 育成服务。四是建立创业评价体系。把 现 代服务 业 中小企业 纳人成 长性评 价认 定 范围 , 制定适应不 同产业 的成长型 中小 企业评定方 法 , 推动不 同产业 的 中小企业
协调发展 。 把 完 善 公 共 服 务 体 系 建 设 作 为 推 动
要方向。 结构问题是阻碍 中小企业 转型升 级的一个重大 问题 。加快 调整优化结构 , 有利 于 中小 企业 突破 要素 供给趋 紧和生 产 能力过剩 的约束 ,形成新 的经 济增长
点 , 中 小企 业 长 远 发 展 和 稳 定 发 展 的治 是
把推进 融资担 保体 系建 设作 为推 动 中小 企业转型升级 的重要突破 口。 目前 在
市场经济初级 阶段 , 中小 企业信用体 系的 建立 ,仅仅依 靠企业 自身是难 以实 现的 , 需要 通过建 立担保 体 系来 提供 制度 性保 障 和体系支撑 , 才能加 以推进 , 这是 中小 企业解决融资难的基础条件 。 目前浙江担
保体 系在区域覆 盖 、 行业 覆盖 、 服务对 象 覆盖上还不够全面 , 在担保 内容和 方式 上 还较 为单一 ,无法满足企业 融资需求 , 企 业互保 问题 逐渐增多 , 重影响 了区域产 严 业链 的健康 发展。因此 , 进一步加强担 要 保体 系建设 , 构建起保 障区域 经济产业链
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完善公共 服务是转变政府 职能的核心和重点 , 尤其 是在当前经济形势较 为严 峻的情况下 , 为
本之策。一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
展现代农 业 、 农产 品深加工业和有机农产
品业 , 培育发展本省 目前还 没有 但有国际 市场的新 兴轻工类 产业 , 着力发 展提升产 业集群 的衍生 配套 产业 , 重点培 育发 展高 新技术产业 和本省 急需推 进产业 化发 展 的生产性服 务业 。二是调 整优化 市场结
构 。 支 持 中小 企 业 加 大 开 发 国 内 市 场 力
中小企 业提供 优质 的公共服 务就 显得更
为迫切 。 一是加强 中小企业
服务机构 网络 建设 。发挥行业协会 的平 台作用 , 加强服 务功能 。 在全省各地各级建立 中小企业服 务机构 , 形成覆盖全 省的服务体系。培育 扶持一批优质 的中介机构 , 为中小 企业 转 型升级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 二是构建中小 企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平台。 围绕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 推进 公共技术与产 品检NN. 务 平台建设 ;围绕突破 中小企业 融资瓶 颈 ,
度, 开辟 国际新市场 , 创新 营销模式 。 引导 中小企业着力提高 自主创新能力 , 拓展 中 高端市场 , 不断提 高产 品的核心竞争力和 附加值 。三是调整优 化企业结构 。引导中 小企业进行产权 制度 或股 份制改造 , 改善 化、 集约 化 、 息化 、 信 品牌 化 和 国际 化等
健康发展 的“ 防火墙 ” 要把互助共济体系 。 建设作为融资担保体 系的新突破 口 , 鼓励
在企业之间建立互助共 济保 险制度 , 在企 业 资金 出现 困难 的时候 ,进 行 自救和互 救, 帮助企业 渡过难 关 ; 要把 再担保 体 系 和借鉴西方发达 国家和地区 的成功经 验 , 担保专项资金 , 推动 民间出资 的担保 机构
推进 融资创新 平 台建设 ; 围绕 中小企业发 展 的信息需 求 ,推进信 息化服 务平 台建
设 ;围绕提升 中小 企业管理创新能力 , 推 进经营管理者培训平 台建设 ; 围绕强化 中 台建设 。 三是建 立中小企业发展景气度监 测网点。 时反 映中小企业发展 中出现 的 及
企业治理结构 。 实施专业化 、 精益化 、 高端 建设作为融资担保体系 的新支撑点 。 习 学 “ 七化 ” 战略 , 引导 企业转 变经营方 式 , 树
立一批“ 化 ” 七 系列 的示 范 企 业 。
探索 由政府 出资成立再 担保机构 , 设立再 小企业理论和政策研究 , 推进发展研究平 的健康有序发展 , 这是制度性保 障担 保体
系建设 的有效方 法。
把 建 立 中 小 企 业 创 业 推 进 体 系 作 为
把鼓 励协作配 套与并购 重组作 为推 动 中小 企业转型升级 的重要抓手。 过协 通 作 配套 和并购重组 ,对资源进行再配置 , 有效发挥各种资 源的功效 , 这是发达 国家
新 问题新 情况 , 掌握 中小 企业 的话语权和
政策 的导 向权 。 固 ( 者为经济和信 息化委 员会副主任 ) 作
推动中小企 业转 型升 级的重要基础 。 创业
翳1 3
特稿
S e i lRe o t p ca p r
推动 中小企业 走转型升级之路
推动转型升级 , 既是解 决中小企业发展难题 的有效办 法 , 又是保持 中小企业健 康平稳发展的基本途径
>文 / ) 吴家 曦
45 , 10家 小企业 4 2 2 。规模 以下工业 76 家 去年以来 , 由美 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 球金融风暴对 浙江实体 经济造成 了很 大
影 响 ,中小 企 业 发 展 中积 累 的 结 构 性 、 素 质 性 问题 逐 渐 显 露 出来 。 是 创 业 活力 减 一
市场份额偏 少 。随着国外市 场需求的萎
企业 l3万家 ,个体工业 户 6 . 4 74 7万家 。
从 组 织 形式 看 , 业 组 织 形 式 以私 营 企 业 企
缩、 订单的减少 , 企业生存受到较大威胁。
同时企业产 品科技含量较低 , 只能 占领低 端市场 , 高端市场往往难觅浙江中小企业 产品。 技术结构问题。 中小企业 的产品主要 靠 模仿 ,来料加工 、 E O M业务 比重较大 , 原创性 、 自主性产品偏少 。尽管中小企业 申报的专利 产品不少 ,但含金量不高 , 获 准 的有 效专 利中属 于发明的仅为 75 %。 . 3 大多数 中小企业研 究开发费 用不超过 产
品 销 售 收 入 的 02 , .% 与发 达 国 家 相 差 1 5
为主 , 限责任公 司不 多 , 份有 限公 司 有 股 偏少 。2 0 0 7年全省 规模 以上 中小 工业企 业 中, 私营企业有 33 1 , 6 .%; 3 3 家 占 48 有
弱。受整体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 , 中小企
业创业者 的信心受挫 , 5 . 有 34 %的企业表 示未来 1 2个月内没有新 的投 资打算 。二 是融资困难加剧 。 根据问卷调查 ,47 6. %的 企业存 在不 同程 度 的资金 紧 张情况 , 在
8 1家资 金紧张的企业中 , 6 资金缺 口达 到
了 8. 43亿元 , 企业平均资金 缺 口为 9 93 7. 万元 。三是 创 新能 力不 强 。据调 查 , 有 4 .%的 中小 企业 尚 未开 展技 术创 新 活 08 动, 仅有 2 . 45 %的中小企业拥有创新研 发
倍 以上。而且科技投入结构不合理 , 往往 “ 重设备引进 , 轻消化吸收” 。
资金结构问题。 贷款仍是 中小企业筹 集资金的主要方 式 , 初创企业 的资金主要 是 自有 资金 以及 向亲朋好友借贷 , 企业 发 展到一定规模以后主要靠银行贷款 , 流动 资金 紧张时转 向民间借贷 ,融资成本偏 高 。商业银行贷款存在着 “ 大收小 ” 保 和
“ 收长放短 ” 的结构性 矛盾 , 制约 了成长型
中小 企 业 的 扩 张 和 后 续 发 展
能 力 。此 外 ,
机构 , 而且部分机构是属于无经常性研 发
任务 、 无稳定经 费来源 、 无基本研 发条件 的“ 三无” 机构 。四是盈利水平下降。出现 以上这些困难 和问题 ,原 因是多方面 的,
分 析 其 根 源 , 要有 以下 几 个 方 面 : 主
产业结构 问题 。2 0 年浙江 三次产 08 业 比例为 51: 3 4 ., 济增 长在相 . 5. 1 经 9: 0 当程度上还是依 赖于第二产业 的增长 , 第 二产业对 G P的增 长贡献率达到 5 . D 22 %, 其 中工业增 长对 G P的增长贡献率达到 D 4. 63 %。对工业总量增长贡献较大 的行业 主要是纺织 、 服装 、 机械 、 化学 、 塑料制品 等传统产业 ,高技术产业 比重仍然较低 。 20 0 8年 ,浙江省全部工业 高技术产业 总 产值 占工业总产值 的比重仅 为 7 %。以 . 6 限责任公 司有 6 7 8 9家 , 占 1. 股份 仅 34 %; 有限公 司仅 为 07 . %。从行业分布看 , 中小
高端市场往往难觅 中小企业产品
信用担保体系还不健全 , 区域性金融体系
尚未 建 立 。
人才结构问题 。 一是创业者的文化程 度偏低 。据 问卷调查 , 小企业创业者 的文
化程度 主要 集中在初 中、 中及大专三个 高
企业数量 分布最 多的是传 统劳动 密集型 层 次 , 占 8 .%, 中高 中文化 程度为 共 96 其
61 %, . %。这 在 行业 , 5 前 大行业为纺织业 、 用设 备 、 通 电 4 . 本科 和硕 士学历仅 占 76 气机械 、 金属制品业 、 塑料 制品业 , 比重分
别 为 1.%、11 83 、. 6 %。 52 l.%、. 62 . % %、 0
一
定程度上 制约 了浙江产业层 次的提升
低附加值 的加工制造为主 , 品牌 与研 发相
对薄弱。 企 业结 构 问题 。从 企 业规 模 看 , 浙江
和中小企业 的转型升级。 二是“ 哑铃型” 的 人才结构 尚未打破。 发达国家 的企业人 才 结构是“ 橄榄型” , 的 即低层次劳动力和高
层次人 才 占比小 ,中高级技 术工人 占比
市场结构 问题 。 浙江省是外 贸出口大
省, 中小 企 业 是 出 口的主 力 军 , 长期 “ 头 两
省的大企业数量偏少 ,中型企业不多 , 微 小企业居多 。20 0 7年全 省规模 以上工业
企 业 中 共 有 大 企 业 12家 , 中 型 企 业 9
在外 、 大进 大出” 成 了国际 国内市 场失 形 衡、 高端低端市场失衡 的状况 。相 当一部
大 ; 多 中小企业 的人 才结构则是 “ 许 哑铃
型” “ 的, 中高级蓝领” 奇缺 , 出现 了企业
找
分 中小企业产品依靠出 口欧美为主 , 国内
1 篙 2
一
个高级 钳工 比找一个研 究生 还要难 的
和地 区推动 中小企业 转 型升级 的重要 经
不仅有助于促进社会就业 , 保持社会 和谐
现象。 这不利于浙江产业和企业的转型升
级。
验。 一是 把协作 配套作 为产 业组 织体系建 设 的重要抓手 。经济规律 表明 , 在行业 和 产业 中开展 就 近协 作 配套 完 善 产业 链 ,
是 产业结 构优 化升级 的重要 选择 。鼓励 中小 企 业 与产 业 集 群 内龙 头 企 业 在 生
稳定 , 更有 助于调 整优化 结构 , 动 中小 推 企业转型升级 。一是建立创业政 策体 系。
进 一步加大创业扶持力度 , 制订鼓励创业 的产业政 策 以及扶持 欠发达 地 区民众创
以上这些问题 , 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 中小企业发 展长期 积 累而形成 的结构 性 和素质性 问题 , 也是制约 中小企业 转型升 级的根源所在 。 解决这些问题 是个 长期 而 持续 的过程 , 不是短期 内就能实现 的。当 前必须根据 中小企业 的发展阶段 、 自身条 件和工作实际 , 研究确定符合 中小企业转 企业转型升级 的突 出问题 , 着力构建有利
业 的倾 斜政 策 , 对创 办微利小企业和高新
创业热 情 , 在着力推 动“ 五员 ” 开展微小企 业创业 的同时 , 激发 “ 五家 ” 开展创新型创
产 、 发、 计 、 研 设 营销 等方 面 开展 协 作配 技术企 业适 用相应 的优惠税率 , 激发 民众 套, 建立 稳 定 的协 作 配 套关 系 , “ 、 走 专
精、 、 ” 特 新 的道路 。二是把并 购重组作 为 企业 组织 体系建 设 的重 要抓 手 。经济转 期 。在充分尊 重市场规律 的基础上 , 鼓励 具备 条件 的企业 根据实 际情 况 ,采 取横 向或纵 向的方式 , 并 、 购 、 组行 业 兼 收 重 内中小 企业 , 土地 、 收 、 在 税 固定 资产 处 理 、 资关 系处理 等方 面予 以扶持 , 劳 培育 产业集 群 的领军企 业 。三是在 部分 产业
业 。二是健全创业辅导体系。实行创业培 训制度 , 对首次 申请创业 和准备创业 的人
员实行 免费的创业培训 ,加强创业指导 。 全 面推行 以咨询诊 断为 核心 的创业辅 导 制度 , 建立健全辅导 网络 。三是建立创业
型升级 的具体思路 , 解决影响和制约 中小 型 发 展 阶段 是 企 业 并 购 重 组 的 最 佳 时 于中小企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
推动转型升级 , 既是解决 中小企业发 展难题的有效办法 , 又是 保持 中小企业健 康平稳发展的基本 途径 。 要充分认识
浙江 中小企业 转型升级 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 明
确发展思路 , 取有力措施加以推动。 采 把 调 整 优 化产 业 结 构 、 市场 结构 、 企 业 结 构 作 为 推 动 中 小 企 业 转 型 升 级 的 重
孵化体系 。加快小企 业创业基地建设 , 解
决创业者和小企业创业的空间问题 。 优化
乡镇工 业功能 区和 各类 开发 区内的土地
集群 进行 协 作 配套 与并 购 重组 的试 点 。
制订政 策 ,在 全省选 择一 批特 色产业 集 群开展 协作配 套与并 购重组 试点 ,总结
成功经验 , 向全 省 推 广 。
配置 , 为创业 企业 提供厂房和多方面 的创 业 育成服务。四是建立创业评价体系。把 现 代服务 业 中小企业 纳人成 长性评 价认 定 范围 , 制定适应不 同产业 的成长型 中小 企业评定方 法 , 推动不 同产业 的 中小企业
协调发展 。 把 完 善 公 共 服 务 体 系 建 设 作 为 推 动
要方向。 结构问题是阻碍 中小企业 转型升 级的一个重大 问题 。加快 调整优化结构 , 有利 于 中小 企业 突破 要素 供给趋 紧和生 产 能力过剩 的约束 ,形成新 的经 济增长
点 , 中 小企 业 长 远 发 展 和 稳 定 发 展 的治 是
把推进 融资担 保体 系建 设作 为推 动 中小 企业转型升级 的重要突破 口。 目前 在
市场经济初级 阶段 , 中小 企业信用体 系的 建立 ,仅仅依 靠企业 自身是难 以实 现的 , 需要 通过建 立担保 体 系来 提供 制度 性保 障 和体系支撑 , 才能加 以推进 , 这是 中小 企业解决融资难的基础条件 。 目前浙江担
保体 系在区域覆 盖 、 行业 覆盖 、 服务对 象 覆盖上还不够全面 , 在担保 内容和 方式 上 还较 为单一 ,无法满足企业 融资需求 , 企 业互保 问题 逐渐增多 , 重影响 了区域产 严 业链 的健康 发展。因此 , 进一步加强担 要 保体 系建设 , 构建起保 障区域 经济产业链
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完善公共 服务是转变政府 职能的核心和重点 , 尤其 是在当前经济形势较 为严 峻的情况下 , 为
本之策。一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
展现代农 业 、 农产 品深加工业和有机农产
品业 , 培育发展本省 目前还 没有 但有国际 市场的新 兴轻工类 产业 , 着力发 展提升产 业集群 的衍生 配套 产业 , 重点培 育发 展高 新技术产业 和本省 急需推 进产业 化发 展 的生产性服 务业 。二是调 整优化 市场结
构 。 支 持 中小 企 业 加 大 开 发 国 内 市 场 力
中小企 业提供 优质 的公共服 务就 显得更
为迫切 。 一是加强 中小企业
服务机构 网络 建设 。发挥行业协会 的平 台作用 , 加强服 务功能 。 在全省各地各级建立 中小企业服 务机构 , 形成覆盖全 省的服务体系。培育 扶持一批优质 的中介机构 , 为中小 企业 转 型升级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 二是构建中小 企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平台。 围绕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 推进 公共技术与产 品检NN. 务 平台建设 ;围绕突破 中小企业 融资瓶 颈 ,
度, 开辟 国际新市场 , 创新 营销模式 。 引导 中小企业着力提高 自主创新能力 , 拓展 中 高端市场 , 不断提 高产 品的核心竞争力和 附加值 。三是调整优 化企业结构 。引导中 小企业进行产权 制度 或股 份制改造 , 改善 化、 集约 化 、 息化 、 信 品牌 化 和 国际 化等
健康发展 的“ 防火墙 ” 要把互助共济体系 。 建设作为融资担保体 系的新突破 口 , 鼓励
在企业之间建立互助共 济保 险制度 , 在企 业 资金 出现 困难 的时候 ,进 行 自救和互 救, 帮助企业 渡过难 关 ; 要把 再担保 体 系 和借鉴西方发达 国家和地区 的成功经 验 , 担保专项资金 , 推动 民间出资 的担保 机构
推进 融资创新 平 台建设 ; 围绕 中小企业发 展 的信息需 求 ,推进信 息化服 务平 台建
设 ;围绕提升 中小 企业管理创新能力 , 推 进经营管理者培训平 台建设 ; 围绕强化 中 台建设 。 三是建 立中小企业发展景气度监 测网点。 时反 映中小企业发展 中出现 的 及
企业治理结构 。 实施专业化 、 精益化 、 高端 建设作为融资担保体系 的新支撑点 。 习 学 “ 七化 ” 战略 , 引导 企业转 变经营方 式 , 树
立一批“ 化 ” 七 系列 的示 范 企 业 。
探索 由政府 出资成立再 担保机构 , 设立再 小企业理论和政策研究 , 推进发展研究平 的健康有序发展 , 这是制度性保 障担 保体
系建设 的有效方 法。
把 建 立 中 小 企 业 创 业 推 进 体 系 作 为
把鼓 励协作配 套与并购 重组作 为推 动 中小 企业转型升级 的重要抓手。 过协 通 作 配套 和并购重组 ,对资源进行再配置 , 有效发挥各种资 源的功效 , 这是发达 国家
新 问题新 情况 , 掌握 中小 企业 的话语权和
政策 的导 向权 。 固 ( 者为经济和信 息化委 员会副主任 ) 作
推动中小企 业转 型升 级的重要基础 。 创业
翳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