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中小企业走转型升级之路

特稿 

S e i lRe o t p ca   p r  

推动 中小企业 走转型升级之路 

推动转型升级 , 既是解 决中小企业发展难题 的有效办 法 , 又是保持 中小企业健  康平稳发展的基本途径 

>文 / ) 吴家 曦 

45 , 10家 小企业 4 2 2 。规模 以下工业  76 家 去年以来 , 由美 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  球金融风暴对 浙江实体 经济造成 了很 大 

影 响 ,中小 企 业 发 展 中积 累 的 结 构 性 、 素  质 性 问题 逐 渐 显 露 出来 。 是 创 业 活力 减  一

市场份额偏 少 。随着国外市 场需求的萎 

企业 l3万家 ,个体工业 户 6 . 4 74 7万家 。  

从 组 织 形式 看 , 业 组 织 形 式 以私 营 企 业  企

缩、 订单的减少 , 企业生存受到较大威胁。  

同时企业产 品科技含量较低 , 只能 占领低  端市场 , 高端市场往往难觅浙江中小企业  产品。   技术结构问题。 中小企业 的产品主要  靠 模仿 ,来料加工 、 E O M业务 比重较大 ,   原创性 、 自主性产品偏少 。尽管中小企业  申报的专利 产品不少 ,但含金量不高 , 获  准 的有 效专 利中属 于发明的仅为 75 %。 . 3   大多数 中小企业研 究开发费 用不超过 产 

品 销 售 收 入 的 02 , .% 与发 达 国 家 相 差 1  5

为主 , 限责任公 司不 多 , 份有 限公 司  有 股 偏少 。2 0 0 7年全省 规模 以上 中小 工业企  业 中, 私营企业有 33 1 , 6 .%; 3 3 家 占 48 有 

弱。受整体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 , 中小企 

业创业者 的信心受挫 , 5 . 有 34 %的企业表  示未来 1 2个月内没有新 的投 资打算 。二  是融资困难加剧 。 根据问卷调查 ,47 6. %的  企业存 在不 同程 度 的资金 紧 张情况 , 在 

8 1家资 金紧张的企业中 , 6 资金缺 口达 到 

了 8. 43亿元 , 企业平均资金 缺 口为 9 93 7.   万元 。三是 创 新能 力不 强 。据调 查 , 有  4 .%的 中小 企业 尚 未开 展技 术创 新 活  08 动, 仅有 2 . 45 %的中小企业拥有创新研 发 

倍 以上。而且科技投入结构不合理 , 往往  “ 重设备引进 , 轻消化吸收”  。

资金结构问题。 贷款仍是 中小企业筹  集资金的主要方 式 , 初创企业 的资金主要  是 自有 资金 以及 向亲朋好友借贷 , 企业 发  展到一定规模以后主要靠银行贷款 , 流动  资金 紧张时转 向民间借贷 ,融资成本偏  高 。商业银行贷款存在着 “ 大收小 ” 保 和 

“ 收长放短 ” 的结构性 矛盾 , 制约 了成长型 

中小 企 业 的 扩 张 和 后 续 发 展

能 力 。此 外 ,  

机构 , 而且部分机构是属于无经常性研 发 

任务 、 无稳定经 费来源 、 无基本研 发条件  的“ 三无” 机构 。四是盈利水平下降。出现  以上这些困难 和问题 ,原 因是多方面 的,  

分 析 其 根 源 , 要有 以下 几 个 方 面 : 主  

产业结构 问题 。2 0 年浙江 三次产  08 业 比例为 51: 3 4 ., 济增 长在相  . 5. 1 经 9: 0 当程度上还是依 赖于第二产业 的增长 , 第  二产业对 G P的增 长贡献率达到 5 .   D 22 %, 其 中工业增 长对 G P的增长贡献率达到  D 4. 63 %。对工业总量增长贡献较大 的行业  主要是纺织 、 服装 、 机械 、 化学 、 塑料制品  等传统产业 ,高技术产业 比重仍然较低 。   20 0 8年 ,浙江省全部工业 高技术产业 总  产值 占工业总产值 的比重仅 为 7 %。以  . 6 限责任公 司有 6 7 8 9家 , 占 1. 股份  仅 34 %; 有限公 司仅 为 07 . %。从行业分布看 , 中小 

高端市场往往难觅 中小企业产品 

信用担保体系还不健全 , 区域性金融体系 

尚未 建 立 。  

人才结构问题 。 一是创业者的文化程  度偏低 。据 问卷调查 , 小企业创业者 的文 

化程度 主要 集中在初 中、 中及大专三个  高

企业数量 分布最 多的是传 统劳动 密集型  层 次 , 占 8 .%, 中高 中文化 程度为  共 96 其

61 %, . %。这 在  行业 , 5 前 大行业为纺织业 、 用设 备 、 通 电  4 . 本科 和硕 士学历仅 占 76 气机械 、 金属制品业 、 塑料 制品业 , 比重分 

别 为 1.%、11 83 、. 6 %。 52 l.%、. 62 .   % %、 0

定程度上 制约 了浙江产业层 次的提升 

低附加值 的加工制造为主 , 品牌 与研 发相 

对薄弱。   企 业结 构 问题 。从 企 业规 模 看 , 浙江  

和中小企业 的转型升级。 二是“ 哑铃型” 的  人才结构 尚未打破。 发达国家 的企业人 才  结构是“ 橄榄型” , 的 即低层次劳动力和高 

层次人 才 占比小 ,中高级技 术工人 占比 

市场结构 问题 。 浙江省是外 贸出口大 

省, 中小 企 业 是 出 口的主 力 军 , 长期 “ 头  两

省的大企业数量偏少 ,中型企业不多 , 微  小企业居多 。20 0 7年全 省规模 以上工业 

企 业 中 共 有 大 企 业 12家 , 中 型 企 业  9

在外 、 大进 大出” 成 了国际 国内市 场失  形 衡、 高端低端市场失衡 的状况 。相 当一部 

大 ; 多 中小企业 的人 才结构则是 “ 许 哑铃 

型” “ 的, 中高级蓝领” 奇缺 , 出现 了企业

找 

分 中小企业产品依靠出 口欧美为主 , 国内 

1   篙    2

个高级 钳工 比找一个研 究生 还要难 的 

和地 区推动 中小企业 转 型升级 的重要 经 

不仅有助于促进社会就业 , 保持社会 和谐 

现象。 这不利于浙江产业和企业的转型升 

级。  

验。 一是 把协作 配套作 为产 业组 织体系建  设 的重要抓手 。经济规律 表明 , 在行业 和  产业 中开展 就 近协 作 配套 完 善 产业 链 ,  

是 产业结 构优 化升级 的重要 选择 。鼓励  中小 企 业 与产 业 集 群 内龙 头 企 业 在 生 

稳定 , 更有 助于调 整优化 结构 , 动 中小  推 企业转型升级 。一是建立创业政 策体 系。  

进 一步加大创业扶持力度 , 制订鼓励创业  的产业政 策 以及扶持 欠发达 地 区民众创 

以上这些问题 , 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  中小企业发 展长期 积 累而形成 的结构 性  和素质性 问题 , 也是制约 中小企业 转型升  级的根源所在 。 解决这些问题 是个 长期 而  持续 的过程 , 不是短期 内就能实现 的。当  前必须根据 中小企业 的发展阶段 、 自身条  件和工作实际 , 研究确定符合 中小企业转  企业转型升级 的突 出问题 , 着力构建有利 

业 的倾 斜政 策 , 对创 办微利小企业和高新 

创业热 情 , 在着力推 动“ 五员 ” 开展微小企  业创业 的同时 , 激发 “ 五家 ” 开展创新型创 

产 、 发、 计 、 研 设 营销 等方 面 开展 协 作配  技术企 业适 用相应 的优惠税率 , 激发 民众  套, 建立 稳 定 的协 作 配 套关 系 , “ 、 走 专  

精、 、 ” 特 新 的道路 。二是把并 购重组作 为  企业 组织 体系建 设 的重 要抓 手 。经济转  期 。在充分尊 重市场规律 的基础上 , 鼓励  具备 条件 的企业 根据实 际情 况 ,采 取横  向或纵 向的方式 , 并 、 购 、 组行 业  兼 收 重 内中小 企业 , 土地 、 收 、 在 税 固定 资产 处  理 、 资关 系处理 等方 面予 以扶持 , 劳 培育  产业集 群 的领军企 业 。三是在 部分 产业 

业 。二是健全创业辅导体系。实行创业培  训制度 , 对首次 申请创业 和准备创业 的人 

员实行 免费的创业培训 ,加强创业指导 。   全 面推行 以咨询诊 断为 核心 的创业辅 导  制度 , 建立健全辅导 网络 。三是建立创业 

型升级 的具体思路 , 解决影响和制约 中小  型 发 展 阶段 是 企 业 并 购 重 组 的 最 佳 时  于中小企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  

推动转型升级 , 既是解决 中小企业发  展难题的有效办法 , 又是 保持 中小企业健  康平稳发展的基本 途径 。 要充分认识

浙江  中小企业 转型升级 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 明 

确发展思路 , 取有力措施加以推动。 采   把 调 整 优 化产 业 结 构 、 市场 结构 、 企  业 结 构 作 为 推 动 中 小 企 业 转 型 升 级 的 重 

孵化体系 。加快小企 业创业基地建设 , 解 

决创业者和小企业创业的空间问题 。 优化 

乡镇工 业功能 区和 各类 开发 区内的土地 

集群 进行 协 作 配套 与并 购 重组 的试 点 。  

制订政 策 ,在 全省选 择一 批特 色产业 集  群开展 协作配 套与并 购重组 试点 ,总结 

成功经验 , 向全 省 推 广 。  

配置 , 为创业 企业 提供厂房和多方面 的创  业 育成服务。四是建立创业评价体系。把  现 代服务 业 中小企业 纳人成 长性评 价认  定 范围 , 制定适应不 同产业 的成长型 中小  企业评定方 法 , 推动不 同产业 的 中小企业 

协调发展 。   把 完 善 公 共 服 务 体 系 建 设 作 为 推 动 

要方向。 结构问题是阻碍 中小企业 转型升  级的一个重大 问题 。加快 调整优化结构 ,   有利 于 中小 企业 突破 要素 供给趋 紧和生  产 能力过剩 的约束 ,形成新 的经 济增长 

点 , 中 小企 业 长 远 发 展 和 稳 定 发 展 的治  是

把推进 融资担 保体 系建 设作 为推 动  中小 企业转型升级 的重要突破 口。 目前  在

市场经济初级 阶段 , 中小 企业信用体 系的  建立 ,仅仅依 靠企业 自身是难 以实 现的 ,   需要 通过建 立担保 体 系来 提供 制度 性保  障 和体系支撑 , 才能加 以推进 , 这是 中小  企业解决融资难的基础条件 。 目前浙江担 

保体 系在区域覆 盖 、 行业 覆盖 、 服务对 象  覆盖上还不够全面 , 在担保 内容和 方式 上  还较 为单一 ,无法满足企业 融资需求 , 企  业互保 问题 逐渐增多 , 重影响 了区域产  严 业链 的健康 发展。因此 , 进一步加强担  要 保体 系建设 , 构建起保 障区域 经济产业链 

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完善公共  服务是转变政府 职能的核心和重点 , 尤其  是在当前经济形势较 为严 峻的情况下 , 为 

本之策。一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 

展现代农 业 、 农产 品深加工业和有机农产 

品业 , 培育发展本省 目前还 没有 但有国际  市场的新 兴轻工类 产业 , 着力发 展提升产  业集群 的衍生 配套 产业 , 重点培 育发 展高  新技术产业 和本省 急需推 进产业 化发 展  的生产性服 务业 。二是调 整优化 市场结 

构 。 支 持 中小 企 业 加 大 开 发 国 内 市 场 力 

中小企 业提供 优质 的公共服 务就 显得更 

为迫切 。 一是加强 中小企业

服务机构 网络  建设 。发挥行业协会 的平 台作用 , 加强服  务功能 。 在全省各地各级建立 中小企业服  务机构 , 形成覆盖全 省的服务体系。培育  扶持一批优质 的中介机构 , 为中小 企业 转  型升级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 二是构建中小  企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平台。 围绕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 推进 公共技术与产 品检NN. 务  平台建设 ;围绕突破 中小企业 融资瓶 颈 ,  

度, 开辟 国际新市场 , 创新 营销模式 。 引导  中小企业着力提高 自主创新能力 , 拓展 中  高端市场 , 不断提 高产 品的核心竞争力和  附加值 。三是调整优 化企业结构 。引导中  小企业进行产权 制度 或股 份制改造 , 改善  化、 集约 化 、 息化 、 信 品牌 化 和 国际 化等 

健康发展 的“ 防火墙 ” 要把互助共济体系  。 建设作为融资担保体 系的新突破 口 , 鼓励 

在企业之间建立互助共 济保 险制度 , 在企  业 资金 出现 困难 的时候 ,进 行 自救和互  救, 帮助企业 渡过难 关 ; 要把 再担保 体 系  和借鉴西方发达 国家和地区 的成功经 验 ,   担保专项资金 , 推动 民间出资 的担保 机构 

推进 融资创新 平 台建设 ; 围绕 中小企业发  展 的信息需 求 ,推进信 息化服 务平 台建 

设 ;围绕提升 中小 企业管理创新能力 , 推  进经营管理者培训平 台建设 ; 围绕强化 中  台建设 。 三是建 立中小企业发展景气度监  测网点。 时反 映中小企业发展 中出现 的  及

企业治理结构 。 实施专业化 、 精益化 、 高端  建设作为融资担保体系 的新支撑点 。 习  学 “ 七化 ” 战略 , 引导 企业转 变经营方 式 , 树 

立一批“ 化 ” 七 系列 的示 范 企 业 。  

探索 由政府 出资成立再 担保机构 , 设立再  小企业理论和政策研究 , 推进发展研究平  的健康有序发展 , 这是制度性保 障担 保体 

系建设 的有效方 法。  

把 建 立 中 小 企 业 创 业 推 进 体 系 作 为 

把鼓 励协作配 套与并购 重组作 为推  动 中小 企业转型升级 的重要抓手。 过协  通 作 配套 和并购重组 ,对资源进行再配置 ,   有效发挥各种资 源的功效 , 这是发达 国家 

新 问题新 情况 , 掌握 中小 企业 的话语权和 

政策 的导 向权 。 固  ( 者为经济和信 息化委 员会副主任 ) 作  

推动中小企 业转 型升 级的重要基础 。 创业 

翳1    3

特稿 

S e i lRe o t p ca   p r  

推动 中小企业 走转型升级之路 

推动转型升级 , 既是解 决中小企业发展难题 的有效办 法 , 又是保持 中小企业健  康平稳发展的基本途径 

>文 / ) 吴家 曦 

45 , 10家 小企业 4 2 2 。规模 以下工业  76 家 去年以来 , 由美 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  球金融风暴对 浙江实体 经济造成 了很 大 

影 响 ,中小 企 业 发 展 中积 累 的 结 构 性 、 素  质 性 问题 逐 渐 显 露 出来 。 是 创 业 活力 减  一

市场份额偏 少 。随着国外市 场需求的萎 

企业 l3万家 ,个体工业 户 6 . 4 74 7万家 。  

从 组 织 形式 看 , 业 组 织 形 式 以私 营 企 业  企

缩、 订单的减少 , 企业生存受到较大威胁。  

同时企业产 品科技含量较低 , 只能 占领低  端市场 , 高端市场往往难觅浙江中小企业  产品。   技术结构问题。 中小企业 的产品主要  靠 模仿 ,来料加工 、 E O M业务 比重较大 ,   原创性 、 自主性产品偏少 。尽管中小企业  申报的专利 产品不少 ,但含金量不高 , 获  准 的有 效专 利中属 于发明的仅为 75 %。 . 3   大多数 中小企业研 究开发费 用不超过 产 

品 销 售 收 入 的 02 , .% 与发 达 国 家 相 差 1  5

为主 , 限责任公 司不 多 , 份有 限公 司  有 股 偏少 。2 0 0 7年全省 规模 以上 中小 工业企  业 中, 私营企业有 33 1 , 6 .%; 3 3 家 占 48 有 

弱。受整体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 , 中小企 

业创业者 的信心受挫 , 5 . 有 34 %的企业表  示未来 1 2个月内没有新 的投 资打算 。二  是融资困难加剧 。 根据问卷调查 ,47 6. %的  企业存 在不 同程 度 的资金 紧 张情况 , 在 

8 1家资 金紧张的企业中 , 6 资金缺 口达 到 

了 8. 43亿元 , 企业平均资金 缺 口为 9 93 7.   万元 。三是 创 新能 力不 强 。据调 查 , 有  4 .%的 中小 企业 尚 未开 展技 术创 新 活  08 动, 仅有 2 . 45 %的中小企业拥有创新研 发 

倍 以上。而且科技投入结构不合理 , 往往  “ 重设备引进 , 轻消化吸收”  。

资金结构问题。 贷款仍是 中小企业筹  集资金的主要方 式 , 初创企业 的资金主要  是 自有 资金 以及 向亲朋好友借贷 , 企业 发  展到一定规模以后主要靠银行贷款 , 流动  资金 紧张时转 向民间借贷 ,融资成本偏  高 。商业银行贷款存在着 “ 大收小 ” 保 和 

“ 收长放短 ” 的结构性 矛盾 , 制约 了成长型 

中小 企 业 的 扩 张 和 后 续 发 展

能 力 。此 外 ,  

机构 , 而且部分机构是属于无经常性研 发 

任务 、 无稳定经 费来源 、 无基本研 发条件  的“ 三无” 机构 。四是盈利水平下降。出现  以上这些困难 和问题 ,原 因是多方面 的,  

分 析 其 根 源 , 要有 以下 几 个 方 面 : 主  

产业结构 问题 。2 0 年浙江 三次产  08 业 比例为 51: 3 4 ., 济增 长在相  . 5. 1 经 9: 0 当程度上还是依 赖于第二产业 的增长 , 第  二产业对 G P的增 长贡献率达到 5 .   D 22 %, 其 中工业增 长对 G P的增长贡献率达到  D 4. 63 %。对工业总量增长贡献较大 的行业  主要是纺织 、 服装 、 机械 、 化学 、 塑料制品  等传统产业 ,高技术产业 比重仍然较低 。   20 0 8年 ,浙江省全部工业 高技术产业 总  产值 占工业总产值 的比重仅 为 7 %。以  . 6 限责任公 司有 6 7 8 9家 , 占 1. 股份  仅 34 %; 有限公 司仅 为 07 . %。从行业分布看 , 中小 

高端市场往往难觅 中小企业产品 

信用担保体系还不健全 , 区域性金融体系 

尚未 建 立 。  

人才结构问题 。 一是创业者的文化程  度偏低 。据 问卷调查 , 小企业创业者 的文 

化程度 主要 集中在初 中、 中及大专三个  高

企业数量 分布最 多的是传 统劳动 密集型  层 次 , 占 8 .%, 中高 中文化 程度为  共 96 其

61 %, . %。这 在  行业 , 5 前 大行业为纺织业 、 用设 备 、 通 电  4 . 本科 和硕 士学历仅 占 76 气机械 、 金属制品业 、 塑料 制品业 , 比重分 

别 为 1.%、11 83 、. 6 %。 52 l.%、. 62 .   % %、 0

定程度上 制约 了浙江产业层 次的提升 

低附加值 的加工制造为主 , 品牌 与研 发相 

对薄弱。   企 业结 构 问题 。从 企 业规 模 看 , 浙江  

和中小企业 的转型升级。 二是“ 哑铃型” 的  人才结构 尚未打破。 发达国家 的企业人 才  结构是“ 橄榄型” , 的 即低层次劳动力和高 

层次人 才 占比小 ,中高级技 术工人 占比 

市场结构 问题 。 浙江省是外 贸出口大 

省, 中小 企 业 是 出 口的主 力 军 , 长期 “ 头  两

省的大企业数量偏少 ,中型企业不多 , 微  小企业居多 。20 0 7年全 省规模 以上工业 

企 业 中 共 有 大 企 业 12家 , 中 型 企 业  9

在外 、 大进 大出” 成 了国际 国内市 场失  形 衡、 高端低端市场失衡 的状况 。相 当一部 

大 ; 多 中小企业 的人 才结构则是 “ 许 哑铃 

型” “ 的, 中高级蓝领” 奇缺 , 出现 了企业

找 

分 中小企业产品依靠出 口欧美为主 , 国内 

1   篙    2

个高级 钳工 比找一个研 究生 还要难 的 

和地 区推动 中小企业 转 型升级 的重要 经 

不仅有助于促进社会就业 , 保持社会 和谐 

现象。 这不利于浙江产业和企业的转型升 

级。  

验。 一是 把协作 配套作 为产 业组 织体系建  设 的重要抓手 。经济规律 表明 , 在行业 和  产业 中开展 就 近协 作 配套 完 善 产业 链 ,  

是 产业结 构优 化升级 的重要 选择 。鼓励  中小 企 业 与产 业 集 群 内龙 头 企 业 在 生 

稳定 , 更有 助于调 整优化 结构 , 动 中小  推 企业转型升级 。一是建立创业政 策体 系。  

进 一步加大创业扶持力度 , 制订鼓励创业  的产业政 策 以及扶持 欠发达 地 区民众创 

以上这些问题 , 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  中小企业发 展长期 积 累而形成 的结构 性  和素质性 问题 , 也是制约 中小企业 转型升  级的根源所在 。 解决这些问题 是个 长期 而  持续 的过程 , 不是短期 内就能实现 的。当  前必须根据 中小企业 的发展阶段 、 自身条  件和工作实际 , 研究确定符合 中小企业转  企业转型升级 的突 出问题 , 着力构建有利 

业 的倾 斜政 策 , 对创 办微利小企业和高新 

创业热 情 , 在着力推 动“ 五员 ” 开展微小企  业创业 的同时 , 激发 “ 五家 ” 开展创新型创 

产 、 发、 计 、 研 设 营销 等方 面 开展 协 作配  技术企 业适 用相应 的优惠税率 , 激发 民众  套, 建立 稳 定 的协 作 配 套关 系 , “ 、 走 专  

精、 、 ” 特 新 的道路 。二是把并 购重组作 为  企业 组织 体系建 设 的重 要抓 手 。经济转  期 。在充分尊 重市场规律 的基础上 , 鼓励  具备 条件 的企业 根据实 际情 况 ,采 取横  向或纵 向的方式 , 并 、 购 、 组行 业  兼 收 重 内中小 企业 , 土地 、 收 、 在 税 固定 资产 处  理 、 资关 系处理 等方 面予 以扶持 , 劳 培育  产业集 群 的领军企 业 。三是在 部分 产业 

业 。二是健全创业辅导体系。实行创业培  训制度 , 对首次 申请创业 和准备创业 的人 

员实行 免费的创业培训 ,加强创业指导 。   全 面推行 以咨询诊 断为 核心 的创业辅 导  制度 , 建立健全辅导 网络 。三是建立创业 

型升级 的具体思路 , 解决影响和制约 中小  型 发 展 阶段 是 企 业 并 购 重 组 的 最 佳 时  于中小企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  

推动转型升级 , 既是解决 中小企业发  展难题的有效办法 , 又是 保持 中小企业健  康平稳发展的基本 途径 。 要充分认识

浙江  中小企业 转型升级 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 明 

确发展思路 , 取有力措施加以推动。 采   把 调 整 优 化产 业 结 构 、 市场 结构 、 企  业 结 构 作 为 推 动 中 小 企 业 转 型 升 级 的 重 

孵化体系 。加快小企 业创业基地建设 , 解 

决创业者和小企业创业的空间问题 。 优化 

乡镇工 业功能 区和 各类 开发 区内的土地 

集群 进行 协 作 配套 与并 购 重组 的试 点 。  

制订政 策 ,在 全省选 择一 批特 色产业 集  群开展 协作配 套与并 购重组 试点 ,总结 

成功经验 , 向全 省 推 广 。  

配置 , 为创业 企业 提供厂房和多方面 的创  业 育成服务。四是建立创业评价体系。把  现 代服务 业 中小企业 纳人成 长性评 价认  定 范围 , 制定适应不 同产业 的成长型 中小  企业评定方 法 , 推动不 同产业 的 中小企业 

协调发展 。   把 完 善 公 共 服 务 体 系 建 设 作 为 推 动 

要方向。 结构问题是阻碍 中小企业 转型升  级的一个重大 问题 。加快 调整优化结构 ,   有利 于 中小 企业 突破 要素 供给趋 紧和生  产 能力过剩 的约束 ,形成新 的经 济增长 

点 , 中 小企 业 长 远 发 展 和 稳 定 发 展 的治  是

把推进 融资担 保体 系建 设作 为推 动  中小 企业转型升级 的重要突破 口。 目前  在

市场经济初级 阶段 , 中小 企业信用体 系的  建立 ,仅仅依 靠企业 自身是难 以实 现的 ,   需要 通过建 立担保 体 系来 提供 制度 性保  障 和体系支撑 , 才能加 以推进 , 这是 中小  企业解决融资难的基础条件 。 目前浙江担 

保体 系在区域覆 盖 、 行业 覆盖 、 服务对 象  覆盖上还不够全面 , 在担保 内容和 方式 上  还较 为单一 ,无法满足企业 融资需求 , 企  业互保 问题 逐渐增多 , 重影响 了区域产  严 业链 的健康 发展。因此 , 进一步加强担  要 保体 系建设 , 构建起保 障区域 经济产业链 

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完善公共  服务是转变政府 职能的核心和重点 , 尤其  是在当前经济形势较 为严 峻的情况下 , 为 

本之策。一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 

展现代农 业 、 农产 品深加工业和有机农产 

品业 , 培育发展本省 目前还 没有 但有国际  市场的新 兴轻工类 产业 , 着力发 展提升产  业集群 的衍生 配套 产业 , 重点培 育发 展高  新技术产业 和本省 急需推 进产业 化发 展  的生产性服 务业 。二是调 整优化 市场结 

构 。 支 持 中小 企 业 加 大 开 发 国 内 市 场 力 

中小企 业提供 优质 的公共服 务就 显得更 

为迫切 。 一是加强 中小企业

服务机构 网络  建设 。发挥行业协会 的平 台作用 , 加强服  务功能 。 在全省各地各级建立 中小企业服  务机构 , 形成覆盖全 省的服务体系。培育  扶持一批优质 的中介机构 , 为中小 企业 转  型升级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 二是构建中小  企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平台。 围绕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 推进 公共技术与产 品检NN. 务  平台建设 ;围绕突破 中小企业 融资瓶 颈 ,  

度, 开辟 国际新市场 , 创新 营销模式 。 引导  中小企业着力提高 自主创新能力 , 拓展 中  高端市场 , 不断提 高产 品的核心竞争力和  附加值 。三是调整优 化企业结构 。引导中  小企业进行产权 制度 或股 份制改造 , 改善  化、 集约 化 、 息化 、 信 品牌 化 和 国际 化等 

健康发展 的“ 防火墙 ” 要把互助共济体系  。 建设作为融资担保体 系的新突破 口 , 鼓励 

在企业之间建立互助共 济保 险制度 , 在企  业 资金 出现 困难 的时候 ,进 行 自救和互  救, 帮助企业 渡过难 关 ; 要把 再担保 体 系  和借鉴西方发达 国家和地区 的成功经 验 ,   担保专项资金 , 推动 民间出资 的担保 机构 

推进 融资创新 平 台建设 ; 围绕 中小企业发  展 的信息需 求 ,推进信 息化服 务平 台建 

设 ;围绕提升 中小 企业管理创新能力 , 推  进经营管理者培训平 台建设 ; 围绕强化 中  台建设 。 三是建 立中小企业发展景气度监  测网点。 时反 映中小企业发展 中出现 的  及

企业治理结构 。 实施专业化 、 精益化 、 高端  建设作为融资担保体系 的新支撑点 。 习  学 “ 七化 ” 战略 , 引导 企业转 变经营方 式 , 树 

立一批“ 化 ” 七 系列 的示 范 企 业 。  

探索 由政府 出资成立再 担保机构 , 设立再  小企业理论和政策研究 , 推进发展研究平  的健康有序发展 , 这是制度性保 障担 保体 

系建设 的有效方 法。  

把 建 立 中 小 企 业 创 业 推 进 体 系 作 为 

把鼓 励协作配 套与并购 重组作 为推  动 中小 企业转型升级 的重要抓手。 过协  通 作 配套 和并购重组 ,对资源进行再配置 ,   有效发挥各种资 源的功效 , 这是发达 国家 

新 问题新 情况 , 掌握 中小 企业 的话语权和 

政策 的导 向权 。 固  ( 者为经济和信 息化委 员会副主任 ) 作  

推动中小企 业转 型升 级的重要基础 。 创业 

翳1    3


相关文章

  • 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转型升级之路_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转型升级之路 作者:钟院生 来源:<广东教育·职教版>2013年第08期 摘要:推动现代产业体系转型升级,必然要求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本文从广 ...查看


  • 苏州的加工贸易及其转型升级之路
  • 苏州的加工贸易及其转型升级之路 目录 第1章 前言 第2章 加工贸易概述 第3章 苏州加工贸易概况 3.1苏州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 3.2苏州加工贸易发展特点 3.3加工贸易对苏州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3.4苏州加工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4章 ...查看


  • 东莞制造业的创新发展之路
  • [摘要]在全球竞争与合作日益紧密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在加紧抢抓新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争取把握在全球创新竞争中的主动权.我国也在加紧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东莞作为制造业较为先进的城市,也顺应市场的发展,积极的寻求制造业的升级转型. [关键词]创 ...查看


  • 从"创新扬州"解读扬州产业转型升级新路径
  • 摘要:近年来,江苏扬州在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同时,积极发展绿色新能源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文章从"三个扬州"的基础――"创新扬州"入手,解读扬州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关键词:"三个扬州&quo ...查看


  • 两化深度融合加速新型工业化发展 稳中求进新动力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在全球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的背景下,德国提出了工业4.0,美国提出了工业互联网.在新一轮的经济博弈下,我国需要充分挖掘 ...查看


  • 中国餐饮产业发展趋势
  •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深化发展,餐饮业收入连续20年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行业和商贸领域的活跃行业.而自2012年年初开始,全国餐饮市场出现疲软现象,最终以15.6%这一创下1991年以来(除2003年非典)最低的增幅水 ...查看


  • 跨界融合_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之路
  • 文化发展与文化产业研究 跨界融合: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之路 李凤亮 宗祖盼 摘 要 跨界融合作为当前文化产业领域最主要的特征和发展趋势之一,对于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业态创新具有重要作用,其融合的形态突出表现为跨门类融合.跨要素 ...查看


  • 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东莞六个金点子
  • 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 东莞六个金点子.12月21日,东莞时报报道,近日,广东省委政策研究室印发<东莞推动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做法与启示>(下称<启示>).东莞六条经验具体是:拓内销,"解"外需市 ...查看


  • 云南旅游"猛药治沉疴":宁愿不要数据增长也要整顿好
  • 云南旅游"猛药治沉疴":宁愿不要数据增长也要整顿好 2017-05-27 17:45:48 来源: <瞭望>新闻周刊 关注新华网 微信 微博 Qzone 0 评论 图集 原标题:云南旅游"猛药治沉疴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