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分离技术

精细与专用竺兰曼!!竺兰苎!塑——{忮术

————————————————————————————————————一

,1

避晨

Progress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分离技术

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学院

方岩雄

吕钱江张永成

张蟪

摘要超临界流体的扩散系数比一般液体的扩散系数高一个数虽级,而粘度要低一个数量级。与液‘液萃取系统相比,超临界流体萃取系统具有较快的传质和萃取速度,因此能有效地对固体样品进行萃取分离。常用的超临界流体有乙烯、氙气、一氯三氟乙烷、二氧化碳、乙烷、一氧化二氮、一氟甲烷、丙烷、氨等,应用领域也从早期的灭然香料提取扩展到食品、环境保护、农药、烟草、中药等行业,超临界萃取技术越来越受到国际科技届的广泛关注。但该技术应用于工业化生产尚需一定时口,还需要进一步降低操作成本和设备的造价。

美键词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技术二氧化碳香料

地深人,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tical

注。

!C年来,随着人们对超临界流体性质了解的不断

FluidEx—

被用来萃取非极性和略有极性的物质。

traction,sFE)技术越来越受到国际科技界的广泛关

物质有四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和超临界状态),它们随着温度和压力而改变。在临界点以上,气液两相的界面消失,成为超临界流体(sF)。sF的扩散系数(一104cm2/s)比一般液体的扩散系数f~10。。cm2/s)高一个数量级,而粘度(~104Pa・s)要低于一般液体(~10。3Pa・s)一个数量级。与液一液萃取系统相比,sF系统具有较快的传质和萃取速度,因此能有效地对固体样品进行萃取分离。sF的密度随着温度和压力改变,从而导致它的溶解度参数发生改变,一般而论,sF能有效地溶解非极性固体,它亦能按溶质的极性做选择性的萃取,这使它在分离和分析化学的领域用途很广泛。常用的超临界流体及其性质列于表】。

衷1常用的超临界流体及其性质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工艺

虽然不同公司的超f临界萃取装置各有其特点,

但其基本原理都相同。图l是二氧化碳超I临界萃取装置工作原理示意图。

幽I

从二氧化碳储罐出来的流体,进入可控制温度和压力的萃取器,经一定时间后,携带着溶质的二氧化碳经分离器分出溶质和气体,气体二氧化碳经压缩后重新利用,溶质则被分离得到。整个过程(包括萃取和分离)在一个高压密闭的系统中进行,一般在萃取生物活性物质时,系统中各段温度都不超过65℃,从而可以保证其中的热敏性物质不被破坏,也不会被氧化。

2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的应用

2.1食品工业

在食品工业上,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主要用于从天然物中提取各种脂溶有效成分,其提取率优于有机溶剂萃取,且无溶剂残留,为纯天然产品。成功提取的物质有啤酒花浸膏、咖啡因、亚麻酸、农副产品植物油脂(如小麦胚芽油、米糠油、小米糠

由于二氧化碳具有较低的临界温度和压力、价格便宜、无毒,且具有较低的活性,因此sF—cO:常

油、玉米油、黄蜀葵油、大蒜油、洋葱油、姜油、橄榄壳油、辣椒萃取物、胡椒萃取物、花椒提取物、蛋黄油、

17

万方数据 

技术

尸rDg旧s争—————————————————————————————————————————————————一

进展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2年第6期

鱼油(EPA、DHA)等)、植物种子油料(如沙棘、黑加仑、大豆、可可豆、松籽油、向日葵、棕榈、薏苡仁油、咖啡豆等油脂)、灭然色素(辣椒红、玉米黄、番茄红、紫草色素、栀子黄等)等。

清华大学紫光集团利用超临界萃取技术,成功开发了从啤酒花提取啤酒花浸膏、从桂花提取桂花浸膏、红豆杉中提取紫杉醇、紫草中提取紫草素、小麦胚芽里提取胚芽油、黑加仑里提取籽油、沙棘植物中提取沙棘油、干辣椒中。提取辣椒红色素等系列产品的加工工艺。

“姜油树脂”足以生姜为原料,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而获得的一种棕色半流体油状物,主要成分是姜油和姜辣素。姜油树脂比直接使用生姜香味增强50%~60%,浓烈逼真,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鲜姜的风味。它速溶、无渣,可做火锅底料、凉茶、汤类、蒸、炸、煎、烤及微波食品的调味品。

银杏是我国的特有植物,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从银杏叶中提取的黄酮和内酯的产率达2%(常规化学法为1.o%一1.5%),黄酮含量>24%,内酯含量达6%,其产品得率比常规方法提高近一倍,均达到或超过国际指标要求,而且产品不存在有机溶剂残留,产品质量高。

在美国,有人从葡萄籽中得到了两种提取物。用纯超临界cO,得到的提取物中主要含有脂肪酸、到的提取物中含有酚类化合物,主要是儿茶素、表儿的抵抗人类病原体的性能;极性高的提取物具有抗超临界流体萃取在食品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且为明确农药抽提的难易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温18

万 

方数据现,农药的除去率受温度、压力的影响,与农药的种

类紧密相关。对I船、MEP或NPP来说,在45。c或

50℃下,当压力超过100k∥cm2时,随着压力的上升,出现了除去率反而减少的反常现象,而cAT却未发现特异现象。在35℃、100kg/cm2的压力下,除

去率依I胛>NPP>MEP>cAT的顺序增高。总之,

随着对水或己烷的溶解度越高,或熔点越低越具增高趋势。

利用超临界流体对土壤中的残留农药、烃类及其他有害物质进行提取研究,足近期超临界流体萃取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对于控制土壤的污染,保护环境是很有帮助的。

用超临界co:从水溶液中萃取金属,既可以清洁环境,又可以将金属回收利用。其方法是利用某与金属形成配合物,利用超临界co:将这些金属配中在cr6+、cr3+、zn2+、cu2+的萃取上。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在萃取压力llo一

~40bar、温度为30—45℃进行分离,得到含50%除广东工业大学也开展了农药萜类天然杀虫剂的近几年,烟草行业针对卷烟消费者的习惯,逐渐脂肪醛和甾醇;用甲醇或乙醇改性的超临界co:得茶素和没食子酸。葡萄籽的亲脂性提取物具有很高植物真菌性。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来分离葡萄籽中的抗氧化物,使抗氧化物不会受到空气和光的影响,从而保存了提取物的抗氧化性。同时发现用超临界萃取法和传统方法提取出的糖苷量是一致的,但前者所用时间比后者缩短了1/4,而且整个过程能自动进行。

不断有新的产品开发出来,食品一直是超临界流体萃取研究的主要领域。2,2环境保护

度、压力及农药物性之间的关系,日本进行了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从水溶液中抽提农药的研究。结果发

些配合剂,如六氟乙酰丙酮、乙酰丙酮、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双(三氟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等合物从水溶液中萃取出来。研究表明,六氟乙酰丙酮金属配合物比其他金属配合物在超临界co:中的溶解性耍高近一个数量级。此项研究现在主要集2.3天然农药

180h、萃取温度30一50℃条件下萃取2—3h,然后

将超临界流体与提取物导人分离器,改变压力为5虫菊酯的精制品,完成了除虫菊酯产业化的全部基础研究。此工艺安全、无毒、对环境无污染,产品纯度高、优质,无传统加工技术的溶剂残留;选择分离效果好,提取率高,比用正已烷的提取率高20%一30%,产品得率高o.2%一O.3%,是降低成本的~个重要途径。这一成果使我国在开发无公害生物农药领域与发达国家处于同一水平。

开发研究,小试成果显著。2.4烟草

采用既具有良好风味和香气,且有害成分含量又低的烟草作为卷烟的原料。用超临界萃取技术处理烟草是一项全新的技术。有研究表明:用超临界co,处理烟草技术,包括sF-cO:在烟草中潜伏、sF—co,

堕竺皇主里竺兰曼!竺!兰苎!塑

———————————————————————————————————————————’———————————————————————一J,’.——技

进展PnD9r鸽s

萃取烟草以及co:的释放,都会导致烟草的膨胀和风味的改进。在用sF,cO:处理烟草时,加一定量的乙醇作夹带剂更能体现烟草的风味。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已用于烟碱的提取。由于co,对烟碱的溶解能力受烟草含水鼍的影响,在通常烟草含水量(10%~13%)时,c0:对烟碱溶解能力较差。只有当烟草含25%的水时,cO:才能有效萃取出烟碱。在这里被萃取物是烟碱,超临界流体是cO,,夹带剂是水。有时为r增加夹带剂的极性,还应加人乙醇等分子间引力大的物质。经加夹带剂乙醇.水萃取后的烟草烟碱含量可降低95%。目前发现易于用超I临界co:萃取的天然香料有近6000种,几乎均为陆地生物,属海洋生物的仪

有龙涎香(Ambe删8)与海狸香(c*toreum)两种,并

且分子量也较大。

已成功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提取的天然香料主要有桂花、月桂、茉莉、白兰、树兰、紫罗兰、紫丁油、万寿菊油、红花籽油、香薄荷、芹菜香料、烟草净油、桂皮萃取物、大茴香油、小茴香油、乳香黄连木油以及各种辛香料,用该方法得到的产品特点是:浓度高、色泽鲜艳,头香、鲜感、透发性强,留香持久、使用随着“回归自然”世界潮流的发展及知识经济应用超l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已提取和精制了如用超临界cO:萃取技术进行中药研究开发及万 

方数据(1)萃取能力强,提取率高。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能将目的成分几乎完全提取,从而大大提高产品收率和资源的利用率。

(2)可以有选择地进行中药中多种物质的分离,从而减少杂质,使中药有效成分高度富集,便于减小剂量和质量控制。

(3)能较完好地保存中药有效成分不被破坏。因此,特别适合那些对热敏感性强、容易氧化分解的成分提取。

(4)提取时间快、生产周期短。

(5)超临界cO:萃取,操作参数容易控制,因(6)超l临界co,萃取技术还可直接从单方或复(7)超临界cO:萃取技术还具有抗氧化、灭菌(8)超临界co:萃取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超临界流体萃取研究已从早期的天然香料的提降低操作成本和设备的造价,是超临界流体萃参考文献

Pd唧一”;M.0

B蛐叩,supe唧dtkd

c02麟Ⅱ日ctioⅡ。flipidefrom

maBtedpi日t∞Mo

nulB.Th脚cti蚰日oftlle

Amed∞n

soc0

ely

ofAg血uhul日lEn画ne岫.1998,4l(3):679稍4

M.;脚l盯LT:;Va坤hRM,;cud虾趴;cun盯HG,

F瑚60n越慨岫cⅡ曲0f加Ⅱ1poundB

fm“—pe蒯s

bys“pemdticd

nujd帆h批tionandan越ysis

fbr鲫州cmbid明dB口ocllemicd

activ—

iIi鹧,Joum越of

A鲥cult吼IalldFbod

ch眦汕y,1999,47(12):

504415048

(下转第21页)

19

2.5香料

此,有效成分及产品质量稳定。

方中药中提取不同部位或直接提取浸膏进行药理筛选、开发新药,大大提高新药筛选速度。

作用,有利于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

节省劳动力和大量有机溶剂,有利于减小三废污染。

香、百里香、柑桔、柠檬、鼠尾草叶子、杜松子、迷迭香、雪松油、肉豆蔻油、玫瑰花油、月见草油、熏衣草量少、方便、成本低。2.6中药开发

时代的到来,国家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及创新特色的中医药现代化越来越重视。sFE是实现中药产业现代化的新技术之一。

大蒜素、青蒿素、紫杉醇、紫杉烷、血红素、印楝素、天然胡萝h素、秋水仙碱、异奎宁生物碱、士的宁、薯蓣皂素、吗啡、磷脂、卵磷酯、甘油酯、胆固醇、胆汁酸、脂肪酸、厚朴酚、丹参酮、植物甾醇、维生素E、姜黄油、杏仁脂肪油、当归油、川芎油、珊瑚姜油、紫苏籽油、月见草油、沙棘油、补骨脂等,还进行了蛇床子、银杏叶、大戟、杜仲、苍术、黄芩、阿魏、五味子、柴胡、甘草的提取,从而获得了优质的保健品及药品。

产业化,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

3结语

取,扩展到许多领域,超临界流体萃取在分析检测中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但应用于工业化生产可能尚需一定的时日。至今,超临界流体萃取在工业上的大规模应用还很少,大部分工作都只是在实验室规模,少量可以达到中试规模,其原因是由于超临界流体萃取本身的操作特性,决定了其设备的投资较大,能耗也较大,操作成本较高,因而,当前只适合于加工一些附加值高的产品。

取技术工业化的关键。口

(1]王K

【2]P8llna

翌竺皇主里竺兰苎!竺!苎!塑——技术黼

———_—————_——————_——————_—————_——————‘—————。’——————————一

领域教授以及自动化领域资深专家的一致认可n

专家认为:热水洗脱柠檬酸色谱分离技术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创新技术,是柠檬酸行业多年追求的目标;采用该方法进行的从发酵液到结晶产品的全流程中试居国际领先水平。

"’_’

行模拟并做参数优化,通过显示器可直观地了解色谱分离的参数及吸附和解吸的全过程。4.4连续柱装置

配备连续柱脱色、浓缩和结晶装置,用于处理色谱分离后的粗柠檬酸液,结晶后的母液全部送吸附柱循环使用。

自2000年3月以来,采用热水洗脱柠檬酸色谱分离技术已连续生产柠檬酸106t,经榆测,产品质量符合Fcc标准。

4技术关键

4.1

合成了一种弱酸强碱两性树脂FE-41—1研究合成的弱酸强碱两性树脂FE41-l对柠檬

酸有很强的专一吸附性,对无机盐、糖类、易碳化物、色素和其他有机酸如草酸、葡萄糖酸等没有吸附作用。该树脂对柠檬酸的吸附容量为1.1~1.2∥g干树脂,并具有较强的选择性。树脂吸附所获得的柠檬酸液可在脱色后直接进行浓缩结晶,省去传统的离子交换程序。

4.2常温吸附,热水解吸

FE_41—1树脂不用通常的酸、碱或溶剂解吸,而是在常温下吸附了柠檬酸后,用热水解吸,滤除了菌体的发酵液在高5m、直径0.4m的8根色谱柱上进行操作。进料的发酵液中柠檬酸浓度为11%~13%,洗脱液柠檬酸浓度为20%一24%。4.3配备色谱分离过程仿真软件

色谱分离过程仿真软件能正确对各分离过程进(上接第19页)

[3]h腓ims蛐d阻Rs.;N血010v

bl蹦k

zIvko

5应用前景

应用热水洗脱柠檬酸色谱分离技术,能割除“钙盐法”繁杂的中和过滤、酸解过滤等工序,不再添加新的化学剂,从而大量减少化工材料的消耗,进一步提高产品纯度和收率,降低产品成本;消除了传统J二艺产生的湿石膏排放,为今后柠檬酸生产实现清洁工艺创造了有利条件。

如果这一成果在全国范围推广应用,按目前年产38万t柠檬酸计算,每年可以节约38万t硫酸和38万t碳酸钙,同时减少95万t湿石膏的排放,大大改变柠檬酸行业的生产面貌,将产生十分巨大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口

M;An汕A;Pe【enakAd舢if

L;Do嘣8w帅yuL;Meides

e越r躬tion

of

o㈣hy,l螂,8∞(2):397∞5

cie‘y0f

J.S“percitic血nuid

p印P。r(PiperⅡi盯mL)e8s曲t脚耐l,1kJ0u皿缸ofsu衅’

nu趟日1999.14(3):235之45

[儿]RocheneEA;HamhJB;HillHH

缸2.4一D如m鲫ib:pH蚰d[12jxuzM;codber

Bxtmction

Jr,su咄dtkdnuid麒ⅡactiDnor舢cefI知ts.soil靶ienccSo—

rnalier

Boivent

[4j酬I助e‘;JerIy砒K嘶,supe砌icaIc曲衄d沁mex“舶‘如H

cedan删m1:a咖dv“麒tractionpm蜘咖日肌dchⅢmted8一

of

od

cd“cd

AⅡ埘雌Jou皿d.1998,62(3):602_610

Js,co。p耐蚰n订日“p哪dI州ⅡuId明d

in麒h∞ting

methods

gmmna—o唧衄ol

fmmnce

br肌.

of

№,PhytochemicalAIl由Bi8.2000,ll(4):226_231

【5]葛发欢等,黄花蒿中青蒿素的超临界cOt流体挺取工艺研究,叶1[6]1址allir0

JAOCS,2000,77(5):547{51

【13]zekovi口z;vujicD.;k州ev沁z,sup呻’^tid

国医药工业杂志.2000,31(6):250彩3

INAKuMA:Mitsum蛳YAsUMoT0;M艄删KOGUCHI,

Eff即t0fdr“ng(12):740—74,

methodB

on

tll邢e(T埘r蚺vIll0日riB

175.179

L).cIlfom“卿hia,舢,5t(3_4):

ex【mction

eⅫ瑚硝on

0flycopeneintⅢnmo自kinwi山

[14]O髓蚰丸;0z—As,s“pemdt如砒Ⅱuid戗咖t如n

8up唧iticdc曲0ndioxide.日本食品科学工学会志,1998,45

[7]Qin盼”rIgL舢g;cMenM

herb址andnatu血pl叫ucl

耐g;如,HRc,2000.23(5):397埘

0fEuphorbi・

w“,su删dcal丑uid慨tr丑c60nBtudl…a

pfacticmKD;Lm

in

revkw.T越anb.

[15]№j肋AA蛔啪i肘哪小Al剖。;s日址肼n删。i^yd面A蛔哪n∞.

SupcrcdⅡc越fludi&t晰“onofL丑v彻d山Stoech∞L蛔ncarien.siB(Boi牲)RozeiⅢ,11IeJ咄11日l0fE啪n“d0ilRes哪h,2001.

[8]Bu删Mn;cli舫rd

Snla^NG:她l

609-614

200l,53(4):771.782

MZ.Fx嘶ti…dr钟o№玎ofmetal日uBi嘴忡

chⅫng

8学n蛆,The

Antioxidants丘om

AA;BameYH;w血cM.;

(16]M㈣c;R唧h叽E;s山Bi^.;P0let协M.,Alln叩dml

by叫p啪i血d

13(3):143一148

tmction

ex—

衅呲d“cmnumwi【hAn山n,1999,l”(4):

Ex—

c啦:elpcdm啪蛐dⅡ州越抽g.ch咖icd

E增‘l槐d雌sci憎"e,1998,53(21):37ll_3718

[9]M

T,11即8;M.V出c缸d;P工HJdd舻,su畔d商脚flujd

of

Naturm

[17】Ri眦on

tⅢnon

“quid521j26

sd—I

R08ema什:CoⅢ口嘶吕0nwilh

s叽ic鲥on,An由ticdchemis时,199了,69(10):

nu】d

I』一^,咖J幽4rysfudy埘m8删p唰licdaub删出商de

nic口dne胁10b酏c0嗍嘧。Sep删ionsci村me扣d

tmc60n0f

J;(舢jaM^J;GamhA;A王var既A;C啊kerA.;De

ez—

T耐lndq甜,1998,33(3):4¨423

[18]T(k文;B

ofof

B㈣;k

B觥r,sup黜枷c日1c嘎ex咖tion

L,CheTIlim呷

[10JMei—chihLiⅡ;Mi“90er1hj;Kuo—chj“gwcn,s“pemdticd

邮ac“on0ffhv蚰oldBffoⅢScutellarIaeRadix.JouⅡlm0fchDma一

Vd“k蝴印叩eTIb丘mllkav哪ofI加ms肿MUB

Nalu甜Co”pouⅡds,1998,34(6):668石7l

21

万方数据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分离技术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方岩雄, 吕钱江, 张永成, 张焜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FINE AND SPECIALTY CHEMICALS2002,10(6)9次

参考文献(18条)

1.M T Tena;M Valcárcel;P J Hidalgo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of Natural Antioxidants fromRosemary:Comparison with Liquid Solvent Sonication[外文期刊] 1997(1-3)

2.Takahiro INAKUMA;Mitsumasa YASUMOTO;Masaru KOGUCHI Effect of drying methods on extraction oflycopene in tomato skin with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1998(12)

3.葛发欢 黄花蒿中青蒿素的超临界C02流体提取工艺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0(06)

4.Fred J Eller;Jerry W. King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extraction of cedarwood oil: a study ofextraction parameters and oil characteristics[外文期刊] 2000(04)

5.Ferreira Sandra RS;Nikolov Zivko L;Doraiswamy LK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of black pepper(Piper nigrun L. ) essential oil[外文期刊] 1999(03)

6.Palma M;Taylor LT;Varela RM;Cutler SJ, Cutler HG Fractional extraction of compounds from grapeseeds by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and analysis for antimicrobial and agrochemical activities[外文期刊] 1999(47)

7.T Ozek;B. Bozan;K. H. C. Baser Supercritical CO2 extraction of volatile components from leaves ofLaurus nobilis L[外文期刊] 1998(06)

8.RINCON J;Garcia MA;Garcia A;Alvarez A, Carnicer A, De Lucas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extraction of nicotine from tobacco wastes[外文期刊] 1998(03)9.Marrone C;Reverchon E;Stassi A;Poletto M Almond oil extraction by supercritical CO2: experimentsand modeling[外文期刊] 1998(21)

10.Nalan A Akgun;Mesut Akgun;Salih Dincer Aydin Akgerman,Supercritical Fludi Extraction of LavandulaStoechas L. ssp. cariensis ( Boiss. ) Rozeira 2001(03)

11.Ozcan A;Ozcan AS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of Euphorbiarigida[外文期刊] 2000(05)

12.Zekovic Z;Vujic D;Lepojevic Z Supercritical extraction of thyme ( Thymus vulgaris L. ) 2000(51)13.Bufford MD;Clifford AA;Bartle KD;Lin YH,Wai CM,Smart NG,Ozel MZ Extraction and recovery of metalsusing a supercritical fluid with chelating agents[外文期刊] 1999(4)

14.Qingyong Lang;Chien M.Wai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in herbal and natural product studies-apractical review 2001

15.Xu ZM;Godbor JS Comparison of supercritical fluid and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s in extractinggamma-oryzanol from rice bran[外文期刊] 2000(05)

16.Rochette EA;Harsh JB;Hill HH Jr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of 2,4-D from soils: pH andorganic matter effects[外文期刊] 1998(03)

17.Mei-Chih Lin;Ming-jer Tsai;Kuo-Ching Wen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of flavonoids from

Scutellariae Radix 1999(02)

18.T K Palazoglu;M O Balaban Supercritical CO2 extraction of lipids from roasted pistachio nuts[外文期刊] 1998(03)

本文读者也读过(4条)

1. 刘红梅 超临界CO2萃取天然香料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7(3)2. 李强.LI Qiang 起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应用[期刊论文]-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4)3. 葛毅强.孙爱东.倪元颖.蔡同一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会议论文]-2000

4. 王菊.李春.刘晓华.杨东洁 超临界萃取分离技术及其在精细化工领域的应用[期刊论文]-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9,17(14)

引证文献(9条)

1.伍广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期刊论文]-科技信息 2010(33)

2.王菊.李春.刘晓华.杨东洁 超临界萃取分离技术及其在精细化工领域的应用[期刊论文]-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9(14)

3.徐兆瑜 超临界技术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化工技术与开发 2006(4)

4.王欣.陈庆华.李元瑞 大蒜超临界CO2萃取中若干工艺参数对萃取效果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食品学报 2006(2)5.岳红.张颖.赵晓莉.李晓银 超临界CO2萃取柿叶精油的工艺研究[期刊论文]-林产化学与工业 2005(3)6.岳红.赵晓莉.张颖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柿叶黄酮的工艺研究[期刊论文]-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5(3)7.任清国 微波辅助萃取蚕沙中叶绿素及叶绿酸铜钠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8.张颖 柿天然香料的提取工艺及应用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9.郁亚娟 淮河(江苏段)水体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评价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4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xyzyhxp200206006.aspx

精细与专用竺兰曼!!竺兰苎!塑——{忮术

————————————————————————————————————一

,1

避晨

Progress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分离技术

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学院

方岩雄

吕钱江张永成

张蟪

摘要超临界流体的扩散系数比一般液体的扩散系数高一个数虽级,而粘度要低一个数量级。与液‘液萃取系统相比,超临界流体萃取系统具有较快的传质和萃取速度,因此能有效地对固体样品进行萃取分离。常用的超临界流体有乙烯、氙气、一氯三氟乙烷、二氧化碳、乙烷、一氧化二氮、一氟甲烷、丙烷、氨等,应用领域也从早期的灭然香料提取扩展到食品、环境保护、农药、烟草、中药等行业,超临界萃取技术越来越受到国际科技届的广泛关注。但该技术应用于工业化生产尚需一定时口,还需要进一步降低操作成本和设备的造价。

美键词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技术二氧化碳香料

地深人,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tical

注。

!C年来,随着人们对超临界流体性质了解的不断

FluidEx—

被用来萃取非极性和略有极性的物质。

traction,sFE)技术越来越受到国际科技界的广泛关

物质有四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和超临界状态),它们随着温度和压力而改变。在临界点以上,气液两相的界面消失,成为超临界流体(sF)。sF的扩散系数(一104cm2/s)比一般液体的扩散系数f~10。。cm2/s)高一个数量级,而粘度(~104Pa・s)要低于一般液体(~10。3Pa・s)一个数量级。与液一液萃取系统相比,sF系统具有较快的传质和萃取速度,因此能有效地对固体样品进行萃取分离。sF的密度随着温度和压力改变,从而导致它的溶解度参数发生改变,一般而论,sF能有效地溶解非极性固体,它亦能按溶质的极性做选择性的萃取,这使它在分离和分析化学的领域用途很广泛。常用的超临界流体及其性质列于表】。

衷1常用的超临界流体及其性质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工艺

虽然不同公司的超f临界萃取装置各有其特点,

但其基本原理都相同。图l是二氧化碳超I临界萃取装置工作原理示意图。

幽I

从二氧化碳储罐出来的流体,进入可控制温度和压力的萃取器,经一定时间后,携带着溶质的二氧化碳经分离器分出溶质和气体,气体二氧化碳经压缩后重新利用,溶质则被分离得到。整个过程(包括萃取和分离)在一个高压密闭的系统中进行,一般在萃取生物活性物质时,系统中各段温度都不超过65℃,从而可以保证其中的热敏性物质不被破坏,也不会被氧化。

2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的应用

2.1食品工业

在食品工业上,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主要用于从天然物中提取各种脂溶有效成分,其提取率优于有机溶剂萃取,且无溶剂残留,为纯天然产品。成功提取的物质有啤酒花浸膏、咖啡因、亚麻酸、农副产品植物油脂(如小麦胚芽油、米糠油、小米糠

由于二氧化碳具有较低的临界温度和压力、价格便宜、无毒,且具有较低的活性,因此sF—cO:常

油、玉米油、黄蜀葵油、大蒜油、洋葱油、姜油、橄榄壳油、辣椒萃取物、胡椒萃取物、花椒提取物、蛋黄油、

17

万方数据 

技术

尸rDg旧s争—————————————————————————————————————————————————一

进展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2年第6期

鱼油(EPA、DHA)等)、植物种子油料(如沙棘、黑加仑、大豆、可可豆、松籽油、向日葵、棕榈、薏苡仁油、咖啡豆等油脂)、灭然色素(辣椒红、玉米黄、番茄红、紫草色素、栀子黄等)等。

清华大学紫光集团利用超临界萃取技术,成功开发了从啤酒花提取啤酒花浸膏、从桂花提取桂花浸膏、红豆杉中提取紫杉醇、紫草中提取紫草素、小麦胚芽里提取胚芽油、黑加仑里提取籽油、沙棘植物中提取沙棘油、干辣椒中。提取辣椒红色素等系列产品的加工工艺。

“姜油树脂”足以生姜为原料,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而获得的一种棕色半流体油状物,主要成分是姜油和姜辣素。姜油树脂比直接使用生姜香味增强50%~60%,浓烈逼真,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鲜姜的风味。它速溶、无渣,可做火锅底料、凉茶、汤类、蒸、炸、煎、烤及微波食品的调味品。

银杏是我国的特有植物,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从银杏叶中提取的黄酮和内酯的产率达2%(常规化学法为1.o%一1.5%),黄酮含量>24%,内酯含量达6%,其产品得率比常规方法提高近一倍,均达到或超过国际指标要求,而且产品不存在有机溶剂残留,产品质量高。

在美国,有人从葡萄籽中得到了两种提取物。用纯超临界cO,得到的提取物中主要含有脂肪酸、到的提取物中含有酚类化合物,主要是儿茶素、表儿的抵抗人类病原体的性能;极性高的提取物具有抗超临界流体萃取在食品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且为明确农药抽提的难易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温18

万 

方数据现,农药的除去率受温度、压力的影响,与农药的种

类紧密相关。对I船、MEP或NPP来说,在45。c或

50℃下,当压力超过100k∥cm2时,随着压力的上升,出现了除去率反而减少的反常现象,而cAT却未发现特异现象。在35℃、100kg/cm2的压力下,除

去率依I胛>NPP>MEP>cAT的顺序增高。总之,

随着对水或己烷的溶解度越高,或熔点越低越具增高趋势。

利用超临界流体对土壤中的残留农药、烃类及其他有害物质进行提取研究,足近期超临界流体萃取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对于控制土壤的污染,保护环境是很有帮助的。

用超临界co:从水溶液中萃取金属,既可以清洁环境,又可以将金属回收利用。其方法是利用某与金属形成配合物,利用超临界co:将这些金属配中在cr6+、cr3+、zn2+、cu2+的萃取上。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在萃取压力llo一

~40bar、温度为30—45℃进行分离,得到含50%除广东工业大学也开展了农药萜类天然杀虫剂的近几年,烟草行业针对卷烟消费者的习惯,逐渐脂肪醛和甾醇;用甲醇或乙醇改性的超临界co:得茶素和没食子酸。葡萄籽的亲脂性提取物具有很高植物真菌性。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来分离葡萄籽中的抗氧化物,使抗氧化物不会受到空气和光的影响,从而保存了提取物的抗氧化性。同时发现用超临界萃取法和传统方法提取出的糖苷量是一致的,但前者所用时间比后者缩短了1/4,而且整个过程能自动进行。

不断有新的产品开发出来,食品一直是超临界流体萃取研究的主要领域。2,2环境保护

度、压力及农药物性之间的关系,日本进行了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从水溶液中抽提农药的研究。结果发

些配合剂,如六氟乙酰丙酮、乙酰丙酮、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双(三氟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等合物从水溶液中萃取出来。研究表明,六氟乙酰丙酮金属配合物比其他金属配合物在超临界co:中的溶解性耍高近一个数量级。此项研究现在主要集2.3天然农药

180h、萃取温度30一50℃条件下萃取2—3h,然后

将超临界流体与提取物导人分离器,改变压力为5虫菊酯的精制品,完成了除虫菊酯产业化的全部基础研究。此工艺安全、无毒、对环境无污染,产品纯度高、优质,无传统加工技术的溶剂残留;选择分离效果好,提取率高,比用正已烷的提取率高20%一30%,产品得率高o.2%一O.3%,是降低成本的~个重要途径。这一成果使我国在开发无公害生物农药领域与发达国家处于同一水平。

开发研究,小试成果显著。2.4烟草

采用既具有良好风味和香气,且有害成分含量又低的烟草作为卷烟的原料。用超临界萃取技术处理烟草是一项全新的技术。有研究表明:用超临界co,处理烟草技术,包括sF-cO:在烟草中潜伏、sF—co,

堕竺皇主里竺兰曼!竺!兰苎!塑

———————————————————————————————————————————’———————————————————————一J,’.——技

进展PnD9r鸽s

萃取烟草以及co:的释放,都会导致烟草的膨胀和风味的改进。在用sF,cO:处理烟草时,加一定量的乙醇作夹带剂更能体现烟草的风味。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已用于烟碱的提取。由于co,对烟碱的溶解能力受烟草含水鼍的影响,在通常烟草含水量(10%~13%)时,c0:对烟碱溶解能力较差。只有当烟草含25%的水时,cO:才能有效萃取出烟碱。在这里被萃取物是烟碱,超临界流体是cO,,夹带剂是水。有时为r增加夹带剂的极性,还应加人乙醇等分子间引力大的物质。经加夹带剂乙醇.水萃取后的烟草烟碱含量可降低95%。目前发现易于用超I临界co:萃取的天然香料有近6000种,几乎均为陆地生物,属海洋生物的仪

有龙涎香(Ambe删8)与海狸香(c*toreum)两种,并

且分子量也较大。

已成功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提取的天然香料主要有桂花、月桂、茉莉、白兰、树兰、紫罗兰、紫丁油、万寿菊油、红花籽油、香薄荷、芹菜香料、烟草净油、桂皮萃取物、大茴香油、小茴香油、乳香黄连木油以及各种辛香料,用该方法得到的产品特点是:浓度高、色泽鲜艳,头香、鲜感、透发性强,留香持久、使用随着“回归自然”世界潮流的发展及知识经济应用超l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已提取和精制了如用超临界cO:萃取技术进行中药研究开发及万 

方数据(1)萃取能力强,提取率高。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能将目的成分几乎完全提取,从而大大提高产品收率和资源的利用率。

(2)可以有选择地进行中药中多种物质的分离,从而减少杂质,使中药有效成分高度富集,便于减小剂量和质量控制。

(3)能较完好地保存中药有效成分不被破坏。因此,特别适合那些对热敏感性强、容易氧化分解的成分提取。

(4)提取时间快、生产周期短。

(5)超临界cO:萃取,操作参数容易控制,因(6)超l临界co,萃取技术还可直接从单方或复(7)超临界cO:萃取技术还具有抗氧化、灭菌(8)超临界co:萃取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超临界流体萃取研究已从早期的天然香料的提降低操作成本和设备的造价,是超临界流体萃参考文献

Pd唧一”;M.0

B蛐叩,supe唧dtkd

c02麟Ⅱ日ctioⅡ。flipidefrom

maBtedpi日t∞Mo

nulB.Th脚cti蚰日oftlle

Amed∞n

soc0

ely

ofAg血uhul日lEn画ne岫.1998,4l(3):679稍4

M.;脚l盯LT:;Va坤hRM,;cud虾趴;cun盯HG,

F瑚60n越慨岫cⅡ曲0f加Ⅱ1poundB

fm“—pe蒯s

bys“pemdticd

nujd帆h批tionandan越ysis

fbr鲫州cmbid明dB口ocllemicd

activ—

iIi鹧,Joum越of

A鲥cult吼IalldFbod

ch眦汕y,1999,47(12):

504415048

(下转第21页)

19

2.5香料

此,有效成分及产品质量稳定。

方中药中提取不同部位或直接提取浸膏进行药理筛选、开发新药,大大提高新药筛选速度。

作用,有利于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

节省劳动力和大量有机溶剂,有利于减小三废污染。

香、百里香、柑桔、柠檬、鼠尾草叶子、杜松子、迷迭香、雪松油、肉豆蔻油、玫瑰花油、月见草油、熏衣草量少、方便、成本低。2.6中药开发

时代的到来,国家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及创新特色的中医药现代化越来越重视。sFE是实现中药产业现代化的新技术之一。

大蒜素、青蒿素、紫杉醇、紫杉烷、血红素、印楝素、天然胡萝h素、秋水仙碱、异奎宁生物碱、士的宁、薯蓣皂素、吗啡、磷脂、卵磷酯、甘油酯、胆固醇、胆汁酸、脂肪酸、厚朴酚、丹参酮、植物甾醇、维生素E、姜黄油、杏仁脂肪油、当归油、川芎油、珊瑚姜油、紫苏籽油、月见草油、沙棘油、补骨脂等,还进行了蛇床子、银杏叶、大戟、杜仲、苍术、黄芩、阿魏、五味子、柴胡、甘草的提取,从而获得了优质的保健品及药品。

产业化,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

3结语

取,扩展到许多领域,超临界流体萃取在分析检测中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但应用于工业化生产可能尚需一定的时日。至今,超临界流体萃取在工业上的大规模应用还很少,大部分工作都只是在实验室规模,少量可以达到中试规模,其原因是由于超临界流体萃取本身的操作特性,决定了其设备的投资较大,能耗也较大,操作成本较高,因而,当前只适合于加工一些附加值高的产品。

取技术工业化的关键。口

(1]王K

【2]P8llna

翌竺皇主里竺兰苎!竺!苎!塑——技术黼

———_—————_——————_——————_—————_——————‘—————。’——————————一

领域教授以及自动化领域资深专家的一致认可n

专家认为:热水洗脱柠檬酸色谱分离技术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创新技术,是柠檬酸行业多年追求的目标;采用该方法进行的从发酵液到结晶产品的全流程中试居国际领先水平。

"’_’

行模拟并做参数优化,通过显示器可直观地了解色谱分离的参数及吸附和解吸的全过程。4.4连续柱装置

配备连续柱脱色、浓缩和结晶装置,用于处理色谱分离后的粗柠檬酸液,结晶后的母液全部送吸附柱循环使用。

自2000年3月以来,采用热水洗脱柠檬酸色谱分离技术已连续生产柠檬酸106t,经榆测,产品质量符合Fcc标准。

4技术关键

4.1

合成了一种弱酸强碱两性树脂FE-41—1研究合成的弱酸强碱两性树脂FE41-l对柠檬

酸有很强的专一吸附性,对无机盐、糖类、易碳化物、色素和其他有机酸如草酸、葡萄糖酸等没有吸附作用。该树脂对柠檬酸的吸附容量为1.1~1.2∥g干树脂,并具有较强的选择性。树脂吸附所获得的柠檬酸液可在脱色后直接进行浓缩结晶,省去传统的离子交换程序。

4.2常温吸附,热水解吸

FE_41—1树脂不用通常的酸、碱或溶剂解吸,而是在常温下吸附了柠檬酸后,用热水解吸,滤除了菌体的发酵液在高5m、直径0.4m的8根色谱柱上进行操作。进料的发酵液中柠檬酸浓度为11%~13%,洗脱液柠檬酸浓度为20%一24%。4.3配备色谱分离过程仿真软件

色谱分离过程仿真软件能正确对各分离过程进(上接第19页)

[3]h腓ims蛐d阻Rs.;N血010v

bl蹦k

zIvko

5应用前景

应用热水洗脱柠檬酸色谱分离技术,能割除“钙盐法”繁杂的中和过滤、酸解过滤等工序,不再添加新的化学剂,从而大量减少化工材料的消耗,进一步提高产品纯度和收率,降低产品成本;消除了传统J二艺产生的湿石膏排放,为今后柠檬酸生产实现清洁工艺创造了有利条件。

如果这一成果在全国范围推广应用,按目前年产38万t柠檬酸计算,每年可以节约38万t硫酸和38万t碳酸钙,同时减少95万t湿石膏的排放,大大改变柠檬酸行业的生产面貌,将产生十分巨大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口

M;An汕A;Pe【enakAd舢if

L;Do嘣8w帅yuL;Meides

e越r躬tion

of

o㈣hy,l螂,8∞(2):397∞5

cie‘y0f

J.S“percitic血nuid

p印P。r(PiperⅡi盯mL)e8s曲t脚耐l,1kJ0u皿缸ofsu衅’

nu趟日1999.14(3):235之45

[儿]RocheneEA;HamhJB;HillHH

缸2.4一D如m鲫ib:pH蚰d[12jxuzM;codber

Bxtmction

Jr,su咄dtkdnuid麒ⅡactiDnor舢cefI知ts.soil靶ienccSo—

rnalier

Boivent

[4j酬I助e‘;JerIy砒K嘶,supe砌icaIc曲衄d沁mex“舶‘如H

cedan删m1:a咖dv“麒tractionpm蜘咖日肌dchⅢmted8一

of

od

cd“cd

AⅡ埘雌Jou皿d.1998,62(3):602_610

Js,co。p耐蚰n订日“p哪dI州ⅡuId明d

in麒h∞ting

methods

gmmna—o唧衄ol

fmmnce

br肌.

of

№,PhytochemicalAIl由Bi8.2000,ll(4):226_231

【5]葛发欢等,黄花蒿中青蒿素的超临界cOt流体挺取工艺研究,叶1[6]1址allir0

JAOCS,2000,77(5):547{51

【13]zekovi口z;vujicD.;k州ev沁z,sup呻’^tid

国医药工业杂志.2000,31(6):250彩3

INAKuMA:Mitsum蛳YAsUMoT0;M艄删KOGUCHI,

Eff即t0fdr“ng(12):740—74,

methodB

on

tll邢e(T埘r蚺vIll0日riB

175.179

L).cIlfom“卿hia,舢,5t(3_4):

ex【mction

eⅫ瑚硝on

0flycopeneintⅢnmo自kinwi山

[14]O髓蚰丸;0z—As,s“pemdt如砒Ⅱuid戗咖t如n

8up唧iticdc曲0ndioxide.日本食品科学工学会志,1998,45

[7]Qin盼”rIgL舢g;cMenM

herb址andnatu血pl叫ucl

耐g;如,HRc,2000.23(5):397埘

0fEuphorbi・

w“,su删dcal丑uid慨tr丑c60nBtudl…a

pfacticmKD;Lm

in

revkw.T越anb.

[15]№j肋AA蛔啪i肘哪小Al剖。;s日址肼n删。i^yd面A蛔哪n∞.

SupcrcdⅡc越fludi&t晰“onofL丑v彻d山Stoech∞L蛔ncarien.siB(Boi牲)RozeiⅢ,11IeJ咄11日l0fE啪n“d0ilRes哪h,2001.

[8]Bu删Mn;cli舫rd

Snla^NG:她l

609-614

200l,53(4):771.782

MZ.Fx嘶ti…dr钟o№玎ofmetal日uBi嘴忡

chⅫng

8学n蛆,The

Antioxidants丘om

AA;BameYH;w血cM.;

(16]M㈣c;R唧h叽E;s山Bi^.;P0let协M.,Alln叩dml

by叫p啪i血d

13(3):143一148

tmction

ex—

衅呲d“cmnumwi【hAn山n,1999,l”(4):

Ex—

c啦:elpcdm啪蛐dⅡ州越抽g.ch咖icd

E增‘l槐d雌sci憎"e,1998,53(21):37ll_3718

[9]M

T,11即8;M.V出c缸d;P工HJdd舻,su畔d商脚flujd

of

Naturm

[17】Ri眦on

tⅢnon

“quid521j26

sd—I

R08ema什:CoⅢ口嘶吕0nwilh

s叽ic鲥on,An由ticdchemis时,199了,69(10):

nu】d

I』一^,咖J幽4rysfudy埘m8删p唰licdaub删出商de

nic口dne胁10b酏c0嗍嘧。Sep删ionsci村me扣d

tmc60n0f

J;(舢jaM^J;GamhA;A王var既A;C啊kerA.;De

ez—

T耐lndq甜,1998,33(3):4¨423

[18]T(k文;B

ofof

B㈣;k

B觥r,sup黜枷c日1c嘎ex咖tion

L,CheTIlim呷

[10JMei—chihLiⅡ;Mi“90er1hj;Kuo—chj“gwcn,s“pemdticd

邮ac“on0ffhv蚰oldBffoⅢScutellarIaeRadix.JouⅡlm0fchDma一

Vd“k蝴印叩eTIb丘mllkav哪ofI加ms肿MUB

Nalu甜Co”pouⅡds,1998,34(6):668石7l

21

万方数据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分离技术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方岩雄, 吕钱江, 张永成, 张焜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FINE AND SPECIALTY CHEMICALS2002,10(6)9次

参考文献(18条)

1.M T Tena;M Valcárcel;P J Hidalgo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of Natural Antioxidants fromRosemary:Comparison with Liquid Solvent Sonication[外文期刊] 1997(1-3)

2.Takahiro INAKUMA;Mitsumasa YASUMOTO;Masaru KOGUCHI Effect of drying methods on extraction oflycopene in tomato skin with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1998(12)

3.葛发欢 黄花蒿中青蒿素的超临界C02流体提取工艺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0(06)

4.Fred J Eller;Jerry W. King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extraction of cedarwood oil: a study ofextraction parameters and oil characteristics[外文期刊] 2000(04)

5.Ferreira Sandra RS;Nikolov Zivko L;Doraiswamy LK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of black pepper(Piper nigrun L. ) essential oil[外文期刊] 1999(03)

6.Palma M;Taylor LT;Varela RM;Cutler SJ, Cutler HG Fractional extraction of compounds from grapeseeds by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and analysis for antimicrobial and agrochemical activities[外文期刊] 1999(47)

7.T Ozek;B. Bozan;K. H. C. Baser Supercritical CO2 extraction of volatile components from leaves ofLaurus nobilis L[外文期刊] 1998(06)

8.RINCON J;Garcia MA;Garcia A;Alvarez A, Carnicer A, De Lucas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extraction of nicotine from tobacco wastes[外文期刊] 1998(03)9.Marrone C;Reverchon E;Stassi A;Poletto M Almond oil extraction by supercritical CO2: experimentsand modeling[外文期刊] 1998(21)

10.Nalan A Akgun;Mesut Akgun;Salih Dincer Aydin Akgerman,Supercritical Fludi Extraction of LavandulaStoechas L. ssp. cariensis ( Boiss. ) Rozeira 2001(03)

11.Ozcan A;Ozcan AS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of Euphorbiarigida[外文期刊] 2000(05)

12.Zekovic Z;Vujic D;Lepojevic Z Supercritical extraction of thyme ( Thymus vulgaris L. ) 2000(51)13.Bufford MD;Clifford AA;Bartle KD;Lin YH,Wai CM,Smart NG,Ozel MZ Extraction and recovery of metalsusing a supercritical fluid with chelating agents[外文期刊] 1999(4)

14.Qingyong Lang;Chien M.Wai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in herbal and natural product studies-apractical review 2001

15.Xu ZM;Godbor JS Comparison of supercritical fluid and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s in extractinggamma-oryzanol from rice bran[外文期刊] 2000(05)

16.Rochette EA;Harsh JB;Hill HH Jr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of 2,4-D from soils: pH andorganic matter effects[外文期刊] 1998(03)

17.Mei-Chih Lin;Ming-jer Tsai;Kuo-Ching Wen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of flavonoids from

Scutellariae Radix 1999(02)

18.T K Palazoglu;M O Balaban Supercritical CO2 extraction of lipids from roasted pistachio nuts[外文期刊] 1998(03)

本文读者也读过(4条)

1. 刘红梅 超临界CO2萃取天然香料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7(3)2. 李强.LI Qiang 起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应用[期刊论文]-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4)3. 葛毅强.孙爱东.倪元颖.蔡同一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会议论文]-2000

4. 王菊.李春.刘晓华.杨东洁 超临界萃取分离技术及其在精细化工领域的应用[期刊论文]-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9,17(14)

引证文献(9条)

1.伍广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期刊论文]-科技信息 2010(33)

2.王菊.李春.刘晓华.杨东洁 超临界萃取分离技术及其在精细化工领域的应用[期刊论文]-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9(14)

3.徐兆瑜 超临界技术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化工技术与开发 2006(4)

4.王欣.陈庆华.李元瑞 大蒜超临界CO2萃取中若干工艺参数对萃取效果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食品学报 2006(2)5.岳红.张颖.赵晓莉.李晓银 超临界CO2萃取柿叶精油的工艺研究[期刊论文]-林产化学与工业 2005(3)6.岳红.赵晓莉.张颖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柿叶黄酮的工艺研究[期刊论文]-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5(3)7.任清国 微波辅助萃取蚕沙中叶绿素及叶绿酸铜钠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8.张颖 柿天然香料的提取工艺及应用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9.郁亚娟 淮河(江苏段)水体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评价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4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xyzyhxp200206006.aspx


相关文章

  •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
  • 摘要:介绍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简单说明了该技术 在香料.医药.食品等工业上的应用.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 分离技术 基本原理 前言 超临界流体萃取,又称超临界萃取.压力流体萃取.超临界气体萃取.它是以高压.高密度 ...查看


  •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
  •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 摘要:介绍了超临界流体的特性,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原理.萃取上艺,尤其是超临界流体CO2 萃取技术在食品上业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超临界流体萃取:食品上业:应用 超临界流体萃取 (Super ...查看


  • 超临界流体的应用
  • 大庆师范学院 超临界流体的应用 年 级: 09工四 学 号: [1**********]8 姓 名: 王心 专 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指导老师: 刘海燕 二零一二年三月十八日 摘 要 本论文从超临界流体定义.性质开始介绍,最后谈谈它更多的应 ...查看


  • 双水相萃取和超临界萃取的方法与特点
  • 双水相萃取和超临界萃取的方法与特点 专业 生物工程092 课程 酶工程 老师 王明力 学生 吴志洪 学号 0908110342 2012年12月25日 双水相萃取和超临界萃取的方法与特点 摘 要:双水相萃取技术是一种高效温和的新分离技术,它 ...查看


  • 实验讲义超临界萃取
  • 超临界流体萃取实验讲义 一.超临界流体概述 每个纯物质都有自己确定的三相点.根据相律,当纯物质的气-液-固三相共存时,确定系统状态的自由度为零.将纯物质沿气-液饱和曲线改变温度和压力,当达到图中C 点时体系的性质变得均一,不再分为液体和气体 ...查看


  •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和分子蒸馏技术
  •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和分子蒸馏技术 传统的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水提法.水蒸气蒸馏法和有机溶剂萃取法.它们都有明显的缺陷,如水提法浓缩困难且提取选择性不高,往往会将许多物质提取出而给后续纯化工作带来困难:水蒸气蒸馏法由于温度较高,会引 ...查看


  • 超临界CO2低温萃取技术
  • 那么,什么是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 [绿色分离技术]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是国际上先进的分离技术.具有低温.无毒.分离效率高等特点.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已愈来愈对食品.保健品的质量与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返朴归真 ...查看


  • 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参考文献
  • 近几年有关"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参考文献 1.稻草和毛竹CO_2超临界流体萃取脱木质素研究 [作者] 刘江燕; 武书彬; [文献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1年 02期 [摘要] 采用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脱除 ...查看


  •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中药分离中的应用进展
  • [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0-0340-01 [摘要]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阐述了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发展概况以及其相应的原理.特点和应用,并对其在中药分离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进行了重点介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