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秘史:一位内刊创办者的非常记忆

如果不是编辑部约稿,我还没想到公司内刊已出到第100期了.

1997年6月,公司上市。1997年8月,我被董事会从广州召至武汉,参与总部管理。1998年1月,内刊创刊,我兼任主编。2000年8月,我于聘任期满后辞去了在总部的任职,包括兼任的内刊主编。

内刊的刊名现已作了局部更改。

因为是刊物的创办人和首任主编,编辑部希望我能为这第100期写点东西,谈谈当年办刊的经历,并对现在的工作提点意见,以此作为纪念。

一个企业内刊,持续不断地办到第100期,实属不易。这一事实说明了刊物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企业上下对它的重视,也说明了历届编辑人员的劳动卓有成效。因此,适当纪念一下未尝不可,回顾和追述一下办刊的经历也是有意义的。

此即撰写本文的缘由。

先说一说我当时为什么要办这刊物。

我到总部的时候,公司正面临着这样的形势:一方面,上市使公司有了资金,有了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从民营企业变成公众公司以后,外界对公司经营管理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了。公司如果不能走向规范化管理,不能给投资者合理的回报,那将有更大风险。

但公司组织当时的状况却令人堪忧。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原有经营团队中有人对规范化管理有利益上和观念上的冲突。举个例子来说吧:就为了推行“财务一条线”的制度,遇到的抵抗就非常激烈。有的公司总经理把总部下派的会计骂得哭着跑回来,没别的理由,就是不想接受财务监督。还有的总经理则用拉拢收买的办法,让财务人员背弃职责,为他私开账户,转移货款。有的人甚至利用职务之便,干些违法乱纪的勾当,给公司造成严重危害。与此同时,诸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些似是而非的说法却成了抵制监督管理的理由。

经营班子中的纷争还发生在另一类问题上:由于大家都是初涉市场经济的新手,谁都没有成熟的经验,因此,许多问题都需要我们一点一滴地摸索,都会把我们卷到不同见解的争论中去,而一些技术性的争论往往又演化为人事纷争,或者跟人事纷争缠夹在一起,闹得人很不愉快。

除了经营班子的问题外,处在转折动荡中的员工也有各种各样的思想问题:刚兼并过来的国企的职工还不很适应新的企业体制,还心存疑虑和抵触;一些因产业调整被遣散的员工跟公司打起了官司;经营中出现的困难也让不少人觉得公司前途黯淡……

针对公司这种状况,董事会从上市后的第十天起,就在大连连续召开了五天会议,作出了转变观念,调整产业,整顿组织等一系列重要决策。我来到总部,就面临界着整顿组织的任务。对我来说,这确实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在完成这项任务的过程中,我感觉到,要改善公司的状况,单单靠组织人事措施,撤换几个不称职的人是不够的,必须在全公司范围内推动思想观念的转变,推动企业文化的改造和建设。考虑到这一点时,我就想到了办刊。

应该说,我产生办刊的想法,同我个人具备一点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是有关的。我父亲在国民党时期就是著名报人,同时又是当地工商界人士和中共地下党员。我自己也接受过新闻专业的函授教育,并有过在杂志社从事编辑工作的经历。这一份公司内刊也不是我在我们公司办的第一个刊物。1994年公司把我从北京调到武汉

如果不是编辑部约稿,我还没想到公司内刊已出到第100期了.

1997年6月,公司上市。1997年8月,我被董事会从广州召至武汉,参与总部管理。1998年1月,内刊创刊,我兼任主编。2000年8月,我于聘任期满后辞去了在总部的任职,包括兼任的内刊主编。

内刊的刊名现已作了局部更改。

因为是刊物的创办人和首任主编,编辑部希望我能为这第100期写点东西,谈谈当年办刊的经历,并对现在的工作提点意见,以此作为纪念。

一个企业内刊,持续不断地办到第100期,实属不易。这一事实说明了刊物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企业上下对它的重视,也说明了历届编辑人员的劳动卓有成效。因此,适当纪念一下未尝不可,回顾和追述一下办刊的经历也是有意义的。

此即撰写本文的缘由。

先说一说我当时为什么要办这刊物。

我到总部的时候,公司正面临着这样的形势:一方面,上市使公司有了资金,有了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从民营企业变成公众公司以后,外界对公司经营管理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了。公司如果不能走向规范化管理,不能给投资者合理的回报,那将有更大风险。

但公司组织当时的状况却令人堪忧。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原有经营团队中有人对规范化管理有利益上和观念上的冲突。举个例子来说吧:就为了推行“财务一条线”的制度,遇到的抵抗就非常激烈。有的公司总经理把总部下派的会计骂得哭着跑回来,没别的理由,就是不想接受财务监督。还有的总经理则用拉拢收买的办法,让财务人员背弃职责,为他私开账户,转移货款。有的人甚至利用职务之便,干些违法乱纪的勾当,给公司造成严重危害。与此同时,诸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些似是而非的说法却成了抵制监督管理的理由。

经营班子中的纷争还发生在另一类问题上:由于大家都是初涉市场经济的新手,谁都没有成熟的经验,因此,许多问题都需要我们一点一滴地摸索,都会把我们卷到不同见解的争论中去,而一些技术性的争论往往又演化为人事纷争,或者跟人事纷争缠夹在一起,闹得人很不愉快。

除了经营班子的问题外,处在转折动荡中的员工也有各种各样的思想问题:刚兼并过来的国企的职工还不很适应新的企业体制,还心存疑虑和抵触;一些因产业调整被遣散的员工跟公司打起了官司;经营中出现的困难也让不少人觉得公司前途黯淡……

针对公司这种状况,董事会从上市后的第十天起,就在大连连续召开了五天会议,作出了转变观念,调整产业,整顿组织等一系列重要决策。我来到总部,就面临界着整顿组织的任务。对我来说,这确实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在完成这项任务的过程中,我感觉到,要改善公司的状况,单单靠组织人事措施,撤换几个不称职的人是不够的,必须在全公司范围内推动思想观念的转变,推动企业文化的改造和建设。考虑到这一点时,我就想到了办刊。

应该说,我产生办刊的想法,同我个人具备一点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是有关的。我父亲在国民党时期就是著名报人,同时又是当地工商界人士和中共地下党员。我自己也接受过新闻专业的函授教育,并有过在杂志社从事编辑工作的经历。这一份公司内刊也不是我在我们公司办的第一个刊物。1994年公司把我从北京调到武汉


相关文章

  • 古今中外书籍大全
  • 古今中外书籍大全 作者:迪种宝 古今中外书籍大全 网络十年 四大名著 中国名家 诗词朗读 世界文豪世界名著 经济管理 世界名家 二十五史 美文大师武侠小说 知道系列 名家绘画 十三经注 官场小说百家讲坛 白话古籍 中外科幻 做人做事 唐诗鉴 ...查看


  • 黄河象化石出土秘史
  • 1973年,合水县农民挖掘沙土时,发现一段洁白的象牙.经过发掘组35天的发掘,化石终于全部露出:这是一头大象的骨架,它斜斜地插在沙土里,脚踩着石头. 这具化石被命名"黄河象".它身高4米,体长8米,象牙长达3米多,好像两 ...查看


  • [杨贵妃秘史]雷人台词抢先看 哪句雷语最穿越
  • 来源: 网易娱乐专稿(文/翟小蹦) 由尤小刚导演一手打造的秘史系列第四部重头大戏<杨贵妃秘史>剑走偏锋,以其雷人的台词聚焦了观众们的眼球.观众们大呼这是一部"穿越剧".网易娱乐现盘点<杨贵妃秘史> ...查看


  • 武则天风流秘史:第一个男宠是和尚,身材高大威猛!
  • 武则天风流秘史:第一个男宠是和尚,身材高大威猛!千古女皇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一生杀人无数,不过也开创了盛世.武则天在后认为世备受争议,男权主义认为她是作乱,并违反封建礼教,拥有男宠无数.但是论治国之才,武则天绝对能排得上名, ...查看


  • [中国简史]读后感
  • <中国简史>读后感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吕思勉著)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我不是颇有研究的史学家,更不是文笔辛辣的评论家,相对于<中国简史>这本宏大的书,我显得太多于稚嫩,读不出它的缺失与不 ...查看


  • 晚清.民国时期山西的新闻出版
  • 黄河新闻网 2006-07-27 16:49:47 星期四 晚清.民国时期的山西报纸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江苏阳湖(今武进县)人程淯在太原创办<晋报>,此为山西有报之始.该报为山西官报,内容广泛,是一份涉及到工业.农业 ...查看


  • 成吉思汗墓葬所在与蒙古早期历史地理
  • 成吉思汗墓葬所在与蒙古早期历史地理 陈得芝 [作者简介]陈得芝,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关 键 词]成吉思汗"陵寝"/起辇谷/尼鲁温-乞颜蒙古 成吉思汗墓地所在是历史-考古学界长期探究的问题.依据可信的汉.蒙文 和波斯文 ...查看


  • 内地十大最贵电视剧排行榜
  • 新<三国>在香港的卖价创下了内地剧集之最. 新<三国>(导演:高希希 主演:陈建斌.陆毅.陈好.何润东) 总售价:2.3亿(共86集) 单集价格:267万(首轮4卫视共160万/集+二轮3卫视9地面共72万/集+网络 ...查看


  • 武则天秘史
  • 古装史诗巨制<武则天秘史>该片由人气演员殷桃,实力派演员刘晓庆.斯琴高娃联袂出演,讲述了武则天这样一个拥有超人的智慧.绝顶的才能.心狠手辣的女人跌宕起伏的一生. 剧名:武则天秘史 剧集:45集 武则天秘史演员表: 殷桃-----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