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基金投资医药行业的前景分析

  摘要:社会保险基金是老百姓的养命钱,由于其特殊性,社保基金帐户需要进行保值和增值。一方面,应该创新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制度,使社保基金不至于因物价的上涨而贬值;另一方面,也需要确立针对个人的制度安排,使社保基金不至于由于个人的贪欲而流失。因此,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是关系到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的重要问题。本文对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的现状以及社保基金投资医药行业的前景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了一些社保基金投资医药行业的建议。  关键词:社保基金;投资股市;医药行业  一、 社保基金投资的现状分析  我国社保基金主要有四部分组成分别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省级统筹基金、个人账户基金以及企业补充养老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在中国证券报独家披露的年报显示,2010年,基金权益投资收益额为321.22亿元。其中,已实现收益额为426.41亿元,交易类资产公允价值变动额为-105.19亿元。当年投资收益率为4.23%。全国社保基金成立10年以来,累计投资收益额为2772.60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为9.17%。  年报显示,截至2010年末,全国社保基金管理的基金资产总额达8566.90亿元。其中,社保基金直接投资资产为4977.56亿元,占比58.10%;委托投资资产为3589.34亿元,占比41.90%。  自2009年6月执行《境内证券市场转持部分国有股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实施办法》以来,全国社保基金累计转持境内国有股为917.64亿元。其中,股票为695.22亿元,现金为222.42亿元。2010年,全国社保基金收到境内转持国有股为319.80亿元。其中,股票为196.63亿元,现金为123.17亿元。  2010年,全国社保基金收到境外转持国有股为67.54亿元。自2005年执行境外国有股减持改转持政策以来,累计转持境外国有股为500.36亿元。  二、 社保基金的投资股市的现状分析  2001 年,社保基金试点入市,独获中石化3 亿股,成为其第一大战略投资者。半年后,中石化跌破发行价30%,即使委托基金管理,仍于2003 年9 月每股跌至3.35 元,社保基金被深度套牢,浮亏2.61 亿元。2003 年6 月,社保基金采取适度集中的投资模式正式入市。社保基金理事会委托给南方、博时等6 家基金管理公司每家约20 亿-30 亿元的资金额度进入证券市场投资。通过分析公开披露的信息,人们不难了解社保基金入市后的投资组合选择的基本思路:  (1)综合来看,社保基金在二级市场的投资相当谨慎,尤其注重资金的安全性。  (2)社保基金在股票市场投资组合的选择上以低价大盘蓝筹为主,注重中长线理念,适量参与一级市场的增发和配股。  (3)社保基金坚持分散投资的理念,对单只股票投资的规模一般不大,最少的不足200 万元,最多的也不过3300 多万元,并且投资对象涉及电力、钢铁、化工、煤炭、石油、有色金属、物流、汽配、房地产、纺织等众多国民经济的景气行业。  (4)社保基金也注意挖掘那些被市场低估,而其基本面预料不久会有根本改变的所谓“冷门股票”。  最近的有关分析表明,社保基金入市除获得二级市场价格上涨带来的收益外,还分享到逾600万元的红利收益。这至少表明,那些正式入市的社保基金在保证其安全性的同时产生了较好的盈利预期。对此,人们很容易发现,通过证券市场操作实现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必须至少坚持安全性和分散化的原则。  三、 社保基金投资医药行业的前景分析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人们的医药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用于医疗保健的费用不断加大,给医疗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机遇。  1、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新机遇  根据联合国的标准,一个地区60 岁以上人口占到总人口的10%,或者是65 岁以上人口占到总人口的7%,这个地区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据统计,2009 年,我国40 岁~60 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5.76%,总人口超过2.1亿人,这意味着未来20 年,我国平均每年将有1000 万人成为60 岁以上老人,人口老化速度远超前20年。人口老化程度的加剧,使得老年人的患病率大大提高,而与此同时老年人的消费能力也逐渐提升而储蓄意愿明显下降,这些都使得医疗保健需求快速增长,从而带动健康产业的加速发展。  2、慢性病发病率增长较快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和致死率逐年降低,心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骨质疏松和内分泌系统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上升较快。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15 年,中国慢性病造成的直接医疗费用将达到5000 多亿美元。我国目前有高血压患者1.6 亿人,血脂异常患者1.6 亿人,糖尿病患者9000 多万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2000 万人,每年新增肿瘤患者160 万人,新增冠心病75 万人,新增脑卒中患者150 万人。  如果不实施有效的防控措施,我国40 岁以上人群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肿瘤的人数在未来20 年可能增加到现在的2~3倍。据卫生部报告,目前慢性病已经导致45.9%的全球疾病负担,而中国已经达到60%以上。根据卫生部2010 年卫生统计年鉴,2009 年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率居前的疾病分别是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另外神经系统疾病死亡率近20 年上升较快,由1990 年的4.99/10 万上升到2009 年的6.89/10 万。  3、政府和社会的投入持续增加  从政府投入上看,我国政府对于医疗卫生事业的财政投入力度在逐年加大,政府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从2000 年的4.47%提高到2009 年的6.18%,投入金额也由2000年的709.52 亿元增长到2009 年的4685.6 亿元,10 年增长了5.6 倍。  除了国家财政投入外,社会和居民个人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资金也在持续增加。我国卫生费用支出由1990 年的747.4 亿元增加到2009 年的17204.8 亿元,20 年间增加了22 倍。但从卫生费用占GDP 比重这个指标看,20 年间仅由4%提高到5.13%。按照世界银行的数据,发达国家的卫生费用占GDP 的比重超过10%,其中美国达到16%,部分发展中国家也达到6%-8%。我国人均GDP 已经达到4000 美元,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而我国目前的卫生费用占GDP 的比重刚到5%,发展潜力巨大。   4、医改激发民众释放保健需求  国家在2009 年启动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极大地激发了民众医疗保健需求的释放。从全国医疗机构诊疗人次来看,从去年底以来,全国医疗机构的月度诊疗人数的同比增速在快速提高,今年前8 个月,全国医疗机构诊疗人数达到13.9 亿人次,同比增长了8.8%。从出院人数来看,今年前8 个月的出院人数为9332.9 万人,同比增长4.2%。  四、 社保基金投资医药行业的投资建议。  结合医药行业的发展前景,可以看出医药行业在未来将稳健上行。考虑到未来整体经济形式的不确定性和医药行业明确的增长趋势,以及社保基金收益性安全性的特点对于医药行业的介入有以下几个建议:  (1)基于前面的分析发现医药行业未来几年的成长性是有保障的,可以选择具有良好成长性的白马股和长远发展潜力较大的公司。同时选择各子行业中具有良好成长性的白马公司将会最大程度分享行业的高速增长。  (2)顺应医药行业的结构性调整,建议布局大型医药企业集团。  (3)创新是医药行业的生命力,拥有潜力产品的创新型企业也可以作为投资的选择。  (4)医药行业的长期推动力首先是老龄化,老龄化会带来三大疾病的增长,分别是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代谢类疾病,因此对于生产这类药品的企业将长期受益。  (5)顺应医改政策,我们认为主要是两个方向,一个是投资基本药物目录,尤其是其中具有的独家品种的上市公司将重点受益;另一个方向是选择低政策风险的区域。  参考文献:  [1]郑军,《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现代化,2006年8月,第243-244页.  [2]杨爱玲,《浅析我国社保基金保值增值运行状况》[J],特区经济,2007年3月第78-79页.  [3]王宏,《对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探讨》[J],经济师,2005年9月,第283页。  [4]汇川,林义著,《社会保险基金管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2年。  [5]万解秋,贝政新著,《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社,2003年.  [6]李琼,《疏通社保基金投资渠道———访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社会保险理事会副会长郑功成教授》[N],中国财经报, 2002年11月5日,第3页.  [7]史蒂芬罗奇,《中国社会保障体制面临挑战》[N],中国经济时报, 2002年5月4日,第5页。

  摘要:社会保险基金是老百姓的养命钱,由于其特殊性,社保基金帐户需要进行保值和增值。一方面,应该创新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制度,使社保基金不至于因物价的上涨而贬值;另一方面,也需要确立针对个人的制度安排,使社保基金不至于由于个人的贪欲而流失。因此,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是关系到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的重要问题。本文对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的现状以及社保基金投资医药行业的前景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了一些社保基金投资医药行业的建议。  关键词:社保基金;投资股市;医药行业  一、 社保基金投资的现状分析  我国社保基金主要有四部分组成分别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省级统筹基金、个人账户基金以及企业补充养老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在中国证券报独家披露的年报显示,2010年,基金权益投资收益额为321.22亿元。其中,已实现收益额为426.41亿元,交易类资产公允价值变动额为-105.19亿元。当年投资收益率为4.23%。全国社保基金成立10年以来,累计投资收益额为2772.60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为9.17%。  年报显示,截至2010年末,全国社保基金管理的基金资产总额达8566.90亿元。其中,社保基金直接投资资产为4977.56亿元,占比58.10%;委托投资资产为3589.34亿元,占比41.90%。  自2009年6月执行《境内证券市场转持部分国有股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实施办法》以来,全国社保基金累计转持境内国有股为917.64亿元。其中,股票为695.22亿元,现金为222.42亿元。2010年,全国社保基金收到境内转持国有股为319.80亿元。其中,股票为196.63亿元,现金为123.17亿元。  2010年,全国社保基金收到境外转持国有股为67.54亿元。自2005年执行境外国有股减持改转持政策以来,累计转持境外国有股为500.36亿元。  二、 社保基金的投资股市的现状分析  2001 年,社保基金试点入市,独获中石化3 亿股,成为其第一大战略投资者。半年后,中石化跌破发行价30%,即使委托基金管理,仍于2003 年9 月每股跌至3.35 元,社保基金被深度套牢,浮亏2.61 亿元。2003 年6 月,社保基金采取适度集中的投资模式正式入市。社保基金理事会委托给南方、博时等6 家基金管理公司每家约20 亿-30 亿元的资金额度进入证券市场投资。通过分析公开披露的信息,人们不难了解社保基金入市后的投资组合选择的基本思路:  (1)综合来看,社保基金在二级市场的投资相当谨慎,尤其注重资金的安全性。  (2)社保基金在股票市场投资组合的选择上以低价大盘蓝筹为主,注重中长线理念,适量参与一级市场的增发和配股。  (3)社保基金坚持分散投资的理念,对单只股票投资的规模一般不大,最少的不足200 万元,最多的也不过3300 多万元,并且投资对象涉及电力、钢铁、化工、煤炭、石油、有色金属、物流、汽配、房地产、纺织等众多国民经济的景气行业。  (4)社保基金也注意挖掘那些被市场低估,而其基本面预料不久会有根本改变的所谓“冷门股票”。  最近的有关分析表明,社保基金入市除获得二级市场价格上涨带来的收益外,还分享到逾600万元的红利收益。这至少表明,那些正式入市的社保基金在保证其安全性的同时产生了较好的盈利预期。对此,人们很容易发现,通过证券市场操作实现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必须至少坚持安全性和分散化的原则。  三、 社保基金投资医药行业的前景分析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人们的医药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用于医疗保健的费用不断加大,给医疗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机遇。  1、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新机遇  根据联合国的标准,一个地区60 岁以上人口占到总人口的10%,或者是65 岁以上人口占到总人口的7%,这个地区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据统计,2009 年,我国40 岁~60 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5.76%,总人口超过2.1亿人,这意味着未来20 年,我国平均每年将有1000 万人成为60 岁以上老人,人口老化速度远超前20年。人口老化程度的加剧,使得老年人的患病率大大提高,而与此同时老年人的消费能力也逐渐提升而储蓄意愿明显下降,这些都使得医疗保健需求快速增长,从而带动健康产业的加速发展。  2、慢性病发病率增长较快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和致死率逐年降低,心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骨质疏松和内分泌系统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上升较快。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15 年,中国慢性病造成的直接医疗费用将达到5000 多亿美元。我国目前有高血压患者1.6 亿人,血脂异常患者1.6 亿人,糖尿病患者9000 多万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2000 万人,每年新增肿瘤患者160 万人,新增冠心病75 万人,新增脑卒中患者150 万人。  如果不实施有效的防控措施,我国40 岁以上人群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肿瘤的人数在未来20 年可能增加到现在的2~3倍。据卫生部报告,目前慢性病已经导致45.9%的全球疾病负担,而中国已经达到60%以上。根据卫生部2010 年卫生统计年鉴,2009 年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率居前的疾病分别是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另外神经系统疾病死亡率近20 年上升较快,由1990 年的4.99/10 万上升到2009 年的6.89/10 万。  3、政府和社会的投入持续增加  从政府投入上看,我国政府对于医疗卫生事业的财政投入力度在逐年加大,政府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从2000 年的4.47%提高到2009 年的6.18%,投入金额也由2000年的709.52 亿元增长到2009 年的4685.6 亿元,10 年增长了5.6 倍。  除了国家财政投入外,社会和居民个人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资金也在持续增加。我国卫生费用支出由1990 年的747.4 亿元增加到2009 年的17204.8 亿元,20 年间增加了22 倍。但从卫生费用占GDP 比重这个指标看,20 年间仅由4%提高到5.13%。按照世界银行的数据,发达国家的卫生费用占GDP 的比重超过10%,其中美国达到16%,部分发展中国家也达到6%-8%。我国人均GDP 已经达到4000 美元,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而我国目前的卫生费用占GDP 的比重刚到5%,发展潜力巨大。   4、医改激发民众释放保健需求  国家在2009 年启动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极大地激发了民众医疗保健需求的释放。从全国医疗机构诊疗人次来看,从去年底以来,全国医疗机构的月度诊疗人数的同比增速在快速提高,今年前8 个月,全国医疗机构诊疗人数达到13.9 亿人次,同比增长了8.8%。从出院人数来看,今年前8 个月的出院人数为9332.9 万人,同比增长4.2%。  四、 社保基金投资医药行业的投资建议。  结合医药行业的发展前景,可以看出医药行业在未来将稳健上行。考虑到未来整体经济形式的不确定性和医药行业明确的增长趋势,以及社保基金收益性安全性的特点对于医药行业的介入有以下几个建议:  (1)基于前面的分析发现医药行业未来几年的成长性是有保障的,可以选择具有良好成长性的白马股和长远发展潜力较大的公司。同时选择各子行业中具有良好成长性的白马公司将会最大程度分享行业的高速增长。  (2)顺应医药行业的结构性调整,建议布局大型医药企业集团。  (3)创新是医药行业的生命力,拥有潜力产品的创新型企业也可以作为投资的选择。  (4)医药行业的长期推动力首先是老龄化,老龄化会带来三大疾病的增长,分别是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代谢类疾病,因此对于生产这类药品的企业将长期受益。  (5)顺应医改政策,我们认为主要是两个方向,一个是投资基本药物目录,尤其是其中具有的独家品种的上市公司将重点受益;另一个方向是选择低政策风险的区域。  参考文献:  [1]郑军,《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现代化,2006年8月,第243-244页.  [2]杨爱玲,《浅析我国社保基金保值增值运行状况》[J],特区经济,2007年3月第78-79页.  [3]王宏,《对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探讨》[J],经济师,2005年9月,第283页。  [4]汇川,林义著,《社会保险基金管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2年。  [5]万解秋,贝政新著,《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社,2003年.  [6]李琼,《疏通社保基金投资渠道———访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社会保险理事会副会长郑功成教授》[N],中国财经报, 2002年11月5日,第3页.  [7]史蒂芬罗奇,《中国社会保障体制面临挑战》[N],中国经济时报, 2002年5月4日,第5页。


相关文章

  • 中国人脸识别行业研究报告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 ...查看


  • 2018经济学考研就业前景分析
  • Born to win 2018经济学考研就业前景分析 跨考教育郑炳 经济学作为一个大的专业学科,下面还有很多的分支,像西方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数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一直都是每年考研学子关注的重点.下面跨考教育经济学主讲老师郑炳就主要 ...查看


  • 金融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
  • 金融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 一.金融专业就业前景真的很不错,不过需要 你努力学习才行,金融方面以后作资本运作或者融资是很不错的选择,有广阔的人脉的话,保险也是不错的选择,收入也很不错的,给你提供一些参考信息吧,希望能帮助到你:融资/资本运作:经 ...查看


  • 国际金融演讲稿
  • 演讲稿 大纲: 1. 就业状况 2. 就业方向 3. 未来前景分析 正文: [page 1] 大家好,现在由我代表我们团队进行演讲: [page 2] {前言}改变赢得优势 人生的结果一样,但过程是不一样的.在我们活着的几十年里,有人实现了 ...查看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工程与金融管理方向在职研究生就业前景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工程与金融管理方向在职研究生 就业前景 在职申请硕士学位 就业前景: 金融学一直稳居在学生报考专业的前五名,这和其就业行业的高收入是分不开的.以下归结出了几乎所有就业方向,并对此进行了深度解析.希望能给报考金融学在职研究 ...查看


  • 金融学学习书及发展方向
  •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财政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管理.证券投资学.保险学.商业银行业务管理.中央银行业务.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等. 主要课程:西方经济学.国际金融学.货币银行学.金融市场学.世界经济概论.金融工程学. ...查看


  • [留学生回国就业]2017年金融行业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分析
  • [留学生回国就业]2017年金融行业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 分析 从整体上看,金融行业一直都比较热门,其职业前景普遍看好,据大数据的观察统计发现,知名院校的金融学硕士,如果导师影响力较大,在校期间注重实践,同时研究功底比较深厚,刚出校门拿到10 ...查看


  • 金融硕士就业前景解析
  • 金融硕士就业前景解析 金融硕士就业前景深度解析 根据今年来研究生报名的情况来看,金融学专业依旧占据热门的熬头,即使经济危机,也没有动摇它的地位.为什么金融硕士能受到这么多人的青睐?一方面是金融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在于他广阔的就业前景预测. ...查看


  • 金融行业的职业规划
  • 金融服务业素来是人人羡慕的"金饭碗",随着中国金融业的开放,外资银行的进入,国内金融机制的改革,民营的金融机构.保险机构.基金管理公司也在增加,从长远老看,受过比较好的金融专业教育的学生,将会有很多的发展机会.金融学专业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