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坐标-直方图-折线图做在一起

柏拉图,直方图,管制图绘制方法

目录

第一章 柏拉图制作方法 . ................................................................................................................ 3

1.1、制作方法 . ......................................................................................................................... 3 1.2、举例说明 . ......................................................................................................................... 3 第二章 直方图制作方法 . ................................................................................................................ 7

2.1、直方图的制作步骤 . ......................................................................................................... 7 2.2、举例说明 . ......................................................................................................................... 8 第三章 管制图制作说明 . .............................................................................................................. 11

3.1、各个管制图界限一览表 . ............................................................................................... 11 3.2、符号说明 . ....................................................................................................................... 12 3.3、绘制管制图的步骤 . ....................................................................................................... 13 3.4、管制图使用时之注意事项 . ........................................................................................... 13 3.5、举例说明 . ....................................................................................................................... 14

第一章 柏拉图制作方法

1.1、制作方法

1、 收集制作柏拉图需要的数据,分类输入表格。 2、 将数据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3、 以此计算出这些数据的累积数目和累积百分率。 4、 选择需要的数据生成柱状图。

5、 选择累积百分比,将图表类型变为折线形式。

6、 更改两个纵坐标值将累积百分比的的最大值改为1;将发生数据的最大值改为发生数据

的累计最大值,或大于等于累计最大值。 7、 调整图之间的间隙,美化图形生成柏拉图。

1.2、举例说明

第二步:选择项目,不良数量,累计百分比生成柱状图。

第三步:在图上选择累计百分比图形,点击鼠标右键,选择更改图标类型,以此选择带标记

的折线图。将累计百分比的柱状图变为折线图。

第四步:更改成折线图后,选中折线图,在右键里面选择“设置数据系列格式”随后选择“次

坐标轴”得到如下图像。

第五步:选择累积百分比的坐标轴,点击右键选择“设置坐标轴格式”。在里面将最大值改

为1,最小值为0,其他可按照需求或选择默认设置。

选择数量坐标轴,点击右键选择“设置坐标轴格式”在里面将最大值设置为大于或等于累计不良数的最大值。最小值和间隔可按照需要选择。得到如下图形。

第六步:选中图形点击右键选择“设置数据系列格式”在里面将“分类间隔”调整为零。双

击每个柱子选择不同的颜色可以改变每个柱子的颜色。最后调整后得到如下图形。

第七步:如果要清晰的表达数据,可点击右键在图形上面添加数据标签。

第二章 直方图制作方法

直方图主要用来统计一组数据在某个范围内出现的次数,显示数据在各个区间的分布。

2.1、直方图的制作步骤

1. 收集数据并且记录在纸上. 2. 找出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3. 计算全距.

4. 决定组数与组距.

5. 决定各组的上组界与下组界. 6. 决定组的中心点. 7. 制作次数分配表. 8. 制作直方图.

第一步:收集所需要的数据,并整理。将不良的数据剔除。下表收集了A,B 两种数据的不良。

表一

第二步:计算上述数据的最大值最小值:【=max(数组范围) ,=min(数组范围) 】 第三步:依据下表规则确定分组的数目:一般组数过少, 虽可得到相当简单的表格, 但却失去

次数分配的本质; 组数过过多, 虽然表列详尽, 但无法达到简化的目的.(异常值应先除去再分组). 分组不宜过多, 也不宜过少, 一般用数学家史特吉斯提出的公式计算组数, 其公式为:K=1+3.32 Lgn 一般对数据之分组可参考下表:

表三

按照如表所示的数据我们的本次的分组数目为10。

第四步:确定分组的组解值;组距。

组距计算方法为:7.5,便于计算取8

第一组的下届值确定方法为:

; 测定值的最小位数如

按照此公式本组的组距为

果为整数则为1,小数的话可以取小数所精确到的最后一位(0.1;0.01;0.001……) 。所

表四

第六步:计算表一中的数据在各个组中出现的次数,得到的数据见表四。EXCEL 可用下面的

公式查找。

【=COUNTIF(搜索数值范围,">=该组的下界值")-COUNTIF(搜索数值范围,"> 该组的下界值") 】 第七步:选择各组的“中间值”和“出现的次数”,“A 出现的次数”,“B 出现的次数”制作

直方图。

图一:出现的次数

图三:B 组出现的次数

第三章 管制图制作说明

3.1、各个管制图界限一览表

表一

3.2、符号说明

:样本平均数;

:样本组平均数

; :样本全距;

:

样本组全距平均值;

=

:

相邻两个样本距差的绝对值;

:样本距差的绝对值的平均数;

:每个样本组的不良率;

:平均不良率;

3.3、绘制管制图的步骤

第一步: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

第二步:按照表一所给的数据,分别计算管制图的管制界限。 第三步:绘制管制图。 一、 管制图参数表

表二

N:代表每个样本里面的个体数。

3.4、管制图使用时之注意事项

1、管制图使用前,现场作业应予标准化作业完成;

2、管制图使用前,应先决定管制项目,包括品质特性之选择与取样数量之决定; 3、管制界限千万不可用规格值代替。

4、管制图种类之选择应配合管制项目之决定时搭配之。 5、抽样方法以能取得合理样组为原则。

8、R 管制图没有管制下限,系因R 值是由同组数据据之最大值减最小值而得,因之LCL 取负值没有意义。

9、管制图一定要与制程管制的配置结合。

10、P 管制图如果有点逸出管制下限,亦应采取对策,不能认为不良率低而不必采取对策,

因其异常原因可能来自:

⑴、量具的失灵,须予更新量具,并检讨以前之量测值影响度。 ⑵、良品的判定方法有误,应予立即修正。

⑶、真正有不良率变小的原因,若能掌握原因,则有且国于日后大幅降低不良率。 11、制程管制做得不好,管制图形同虚设,要使管制图发挥效用,应使产品制程能力中之

Cp 值(制程精密度)大于1以上。

3.5、举例说明

X-R 管制图绘制:

第一步:测定不良品收集到如下的数据。

表三

第二步:计算各个样本组的平均数,全距。

表四

第三步:按照表一计算平均数管制图的管制界限, 得到:

表五:平均数管制图界限

图一:平均数管制图

图二:全距管制图

柏拉图,直方图,管制图绘制方法

目录

第一章 柏拉图制作方法 . ................................................................................................................ 3

1.1、制作方法 . ......................................................................................................................... 3 1.2、举例说明 . ......................................................................................................................... 3 第二章 直方图制作方法 . ................................................................................................................ 7

2.1、直方图的制作步骤 . ......................................................................................................... 7 2.2、举例说明 . ......................................................................................................................... 8 第三章 管制图制作说明 . .............................................................................................................. 11

3.1、各个管制图界限一览表 . ............................................................................................... 11 3.2、符号说明 . ....................................................................................................................... 12 3.3、绘制管制图的步骤 . ....................................................................................................... 13 3.4、管制图使用时之注意事项 . ........................................................................................... 13 3.5、举例说明 . ....................................................................................................................... 14

第一章 柏拉图制作方法

1.1、制作方法

1、 收集制作柏拉图需要的数据,分类输入表格。 2、 将数据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3、 以此计算出这些数据的累积数目和累积百分率。 4、 选择需要的数据生成柱状图。

5、 选择累积百分比,将图表类型变为折线形式。

6、 更改两个纵坐标值将累积百分比的的最大值改为1;将发生数据的最大值改为发生数据

的累计最大值,或大于等于累计最大值。 7、 调整图之间的间隙,美化图形生成柏拉图。

1.2、举例说明

第二步:选择项目,不良数量,累计百分比生成柱状图。

第三步:在图上选择累计百分比图形,点击鼠标右键,选择更改图标类型,以此选择带标记

的折线图。将累计百分比的柱状图变为折线图。

第四步:更改成折线图后,选中折线图,在右键里面选择“设置数据系列格式”随后选择“次

坐标轴”得到如下图像。

第五步:选择累积百分比的坐标轴,点击右键选择“设置坐标轴格式”。在里面将最大值改

为1,最小值为0,其他可按照需求或选择默认设置。

选择数量坐标轴,点击右键选择“设置坐标轴格式”在里面将最大值设置为大于或等于累计不良数的最大值。最小值和间隔可按照需要选择。得到如下图形。

第六步:选中图形点击右键选择“设置数据系列格式”在里面将“分类间隔”调整为零。双

击每个柱子选择不同的颜色可以改变每个柱子的颜色。最后调整后得到如下图形。

第七步:如果要清晰的表达数据,可点击右键在图形上面添加数据标签。

第二章 直方图制作方法

直方图主要用来统计一组数据在某个范围内出现的次数,显示数据在各个区间的分布。

2.1、直方图的制作步骤

1. 收集数据并且记录在纸上. 2. 找出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3. 计算全距.

4. 决定组数与组距.

5. 决定各组的上组界与下组界. 6. 决定组的中心点. 7. 制作次数分配表. 8. 制作直方图.

第一步:收集所需要的数据,并整理。将不良的数据剔除。下表收集了A,B 两种数据的不良。

表一

第二步:计算上述数据的最大值最小值:【=max(数组范围) ,=min(数组范围) 】 第三步:依据下表规则确定分组的数目:一般组数过少, 虽可得到相当简单的表格, 但却失去

次数分配的本质; 组数过过多, 虽然表列详尽, 但无法达到简化的目的.(异常值应先除去再分组). 分组不宜过多, 也不宜过少, 一般用数学家史特吉斯提出的公式计算组数, 其公式为:K=1+3.32 Lgn 一般对数据之分组可参考下表:

表三

按照如表所示的数据我们的本次的分组数目为10。

第四步:确定分组的组解值;组距。

组距计算方法为:7.5,便于计算取8

第一组的下届值确定方法为:

; 测定值的最小位数如

按照此公式本组的组距为

果为整数则为1,小数的话可以取小数所精确到的最后一位(0.1;0.01;0.001……) 。所

表四

第六步:计算表一中的数据在各个组中出现的次数,得到的数据见表四。EXCEL 可用下面的

公式查找。

【=COUNTIF(搜索数值范围,">=该组的下界值")-COUNTIF(搜索数值范围,"> 该组的下界值") 】 第七步:选择各组的“中间值”和“出现的次数”,“A 出现的次数”,“B 出现的次数”制作

直方图。

图一:出现的次数

图三:B 组出现的次数

第三章 管制图制作说明

3.1、各个管制图界限一览表

表一

3.2、符号说明

:样本平均数;

:样本组平均数

; :样本全距;

:

样本组全距平均值;

=

:

相邻两个样本距差的绝对值;

:样本距差的绝对值的平均数;

:每个样本组的不良率;

:平均不良率;

3.3、绘制管制图的步骤

第一步: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

第二步:按照表一所给的数据,分别计算管制图的管制界限。 第三步:绘制管制图。 一、 管制图参数表

表二

N:代表每个样本里面的个体数。

3.4、管制图使用时之注意事项

1、管制图使用前,现场作业应予标准化作业完成;

2、管制图使用前,应先决定管制项目,包括品质特性之选择与取样数量之决定; 3、管制界限千万不可用规格值代替。

4、管制图种类之选择应配合管制项目之决定时搭配之。 5、抽样方法以能取得合理样组为原则。

8、R 管制图没有管制下限,系因R 值是由同组数据据之最大值减最小值而得,因之LCL 取负值没有意义。

9、管制图一定要与制程管制的配置结合。

10、P 管制图如果有点逸出管制下限,亦应采取对策,不能认为不良率低而不必采取对策,

因其异常原因可能来自:

⑴、量具的失灵,须予更新量具,并检讨以前之量测值影响度。 ⑵、良品的判定方法有误,应予立即修正。

⑶、真正有不良率变小的原因,若能掌握原因,则有且国于日后大幅降低不良率。 11、制程管制做得不好,管制图形同虚设,要使管制图发挥效用,应使产品制程能力中之

Cp 值(制程精密度)大于1以上。

3.5、举例说明

X-R 管制图绘制:

第一步:测定不良品收集到如下的数据。

表三

第二步:计算各个样本组的平均数,全距。

表四

第三步:按照表一计算平均数管制图的管制界限, 得到:

表五:平均数管制图界限

图一:平均数管制图

图二:全距管制图


相关文章

  • 统计学实验报告模板
  • 实验报告 系 专业 级 班 实验人 刘馨茹 实验地点: B305 实验日期: 2016.4. 实验题目: 数据整理 实验类型: 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 掌握数据整理的基本方法:频数分布.频率分布和累计频数.频率的 编制方法,直方图折线图.曲线 ...查看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本基础知识
  • 第五章 相交和平行 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垂直) 平行 (二).各类角的概念及性质 1.同位角 内错角 同旁内角的定义 2.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性质 (1)邻补角互补 (2)对顶角相等 注:"同" ...查看


  •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说课稿
  •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说课稿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 宋芬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鲁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2)第一章第2节<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新课标 ...查看


  • QC小组发展历史和QC小组活动的开展
  • QC 小组发展历史和QC 小组活动的开展 一.QC 小组发展历史 (一)QC 小组概念:QC 小组是指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组 ...查看


  • 频率分布直方图与折线图知识学习
  • 频率分布直方图与折线图知识讲解 分析数据的一种基本方法是用图将它们画出来,基者用紧凑的表格改变数据的排列方式,作图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从数据中提取信息,二是利用图形传递信息. 本节学习的重点在于通过实例体会分布的意义和作用,在表示样本数据 ...查看


  • 常见的质量控制方法
  • 常见的质量控制方法 对于抽样检验得到的数据,往往需要借助某些工具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整体的质量检验结果.常见的质量控制方法有老7种手段和新7种手段,这些方法简单易行,可以直观地反映抽样检验的数据,因而在采购质量控制中有很好的应用. 1.老 ...查看


  • 伤亡事故统计分析
  • 伤亡事故统计分析 一.伤亡事故统计分析方法 事故统计分析方法是以研究伤亡事故统计为基础的分析方法,伤亡事故统计有描述统计法和推理统计法两种方法. 描述统计法用于概括和描述原始资料总体的特征.它可以提供一种组织归纳和运用资料的方法.最常用的描 ...查看


  • 八年级数学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表
  • 12.1.1 条形图与扇形图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1.认识条形图与扇形图. 2.掌握相关概念. 3.理解比较条形图与扇形图的优缺点. 4.学会如何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二)能力训练要求 1.通过观察.思考等活动,提高合理思维.推理能 ...查看


  •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
  •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作者:陆秀臣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2278 更新时间:2007-3-23 "新世纪"(鲁科版)必修2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一.教材分析 (一)知识脉络 本节教材采用归纳总结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