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足站立平衡测试
令受试者单腿站立于稳定的站立支持面上,在矢状面、额状面、水平面这三个平面内进行睁眼、闭眼测试,通过观察受试者在各平面内的身体姿势和手臂位置的动态变化和完成动作质量的情况,是否出现Trendelenburg姿势,
正常姿势 Trendelenburg姿势
图4-1 特伦德伦伯格(Trendelenburg)姿势
特伦德伦伯格(Trendelenburg)阳性:单腿支撑站立时,如果非支撑腿的骨盆及臀褶下降,即对侧髋下沉,则为Trendelenburg(+)。
身体侧移或摆动,向内或者向外旋转等特征,以及记录身体平衡时间来比较分析受试者核心稳定性情况,以此评估核心训练前后机体控制平衡的能力。
三个平面内单足站立平衡测试方法
平面 测试要求 测试重点
矢状面
评估矢状面上腹肌、股四
受试者身体背对墙,距墙8cm单足站立,
头肌和髋部屈肌产生离
使身体缓慢后倾,头部贴向但不触及墙壁,
心的力量,髋和背部伸肌
同时平稳站立;
产的生向心力量。 受试者单足侧向墙壁站立,内侧腿与墙壁距
评估腰方肌、展髋肌和脊
离8cm,用内侧腿单足支撑站立,使内侧肩
柱旁长肌群在额状面上
轻轻往墙方向移动,但不触及墙壁,同时平
的离心力量。
稳站立;
受试者站于垂直墙角的45°中线上,身体评估腹肌、旋髋肌和背部左右各离墙8cm,单足站立,站立侧的肩向伸肌在水平面运动时的对侧墙偏移但不触及墙壁,同时平稳站立; 协同水平。
额状面
水平面
具体要求如下:
① 要求受试者睁眼(如若是闭眼单足站立平衡测试,则闭眼),赤足,两手叉
腰,两腿并拢直立,脚尖朝前。
② 双腿站在地板上,当听到“开始”口令时,部分重心转移至单腿上直到单腿支撑站立(如若是闭眼单足站立平衡测试,则在闭眼的同时单腿支撑站立),站立支撑腿1/4屈曲,另一腿屈膝提足,脚离地约15cm,并开始计时。 ③ 当在测试平面内出现支撑腿移动、非支撑腿触地、非支撑腿与支撑腿接触、闭眼测试时睁眼、手离开腰时测试停止,记录睁眼(或闭眼)状态下的单脚站立的时间。
④ 休息2分钟,再换腿进行另一侧腿的测试。
⑤ 增加难度,站立支撑腿从1/4屈曲提高到1/2屈曲,再进行一次三个平面的睁眼、闭眼单足站立平衡测试。
⑥ 重复测试5次,每次间隔10min,取其中三次最佳成绩的平均数进行数理统计。 注意事项如下:
① 测试地点应选择安静、宽敞的室内空间,以防外界因素干扰测试; ② 在测试前,令受试者充分学习和了解测试内容; ③ 工作人员应站在受试者的正面进行测试;
④ 正式测试期间,工作人员除了喊“开始”和“停止”,此外不给予任何语言提示;
⑤ 测试时应安排专人对受试者实施保护,尤其对有眩晕等现象的受试者需要慎重对待。
训练前单足站立平衡能力测试(矢状面)结果
训练前单足站立平衡能力测试(额状面)结果
训练前单足站立平衡能力测试(水平面)结果
单足站立平衡测试
令受试者单腿站立于稳定的站立支持面上,在矢状面、额状面、水平面这三个平面内进行睁眼、闭眼测试,通过观察受试者在各平面内的身体姿势和手臂位置的动态变化和完成动作质量的情况,是否出现Trendelenburg姿势,
正常姿势 Trendelenburg姿势
图4-1 特伦德伦伯格(Trendelenburg)姿势
特伦德伦伯格(Trendelenburg)阳性:单腿支撑站立时,如果非支撑腿的骨盆及臀褶下降,即对侧髋下沉,则为Trendelenburg(+)。
身体侧移或摆动,向内或者向外旋转等特征,以及记录身体平衡时间来比较分析受试者核心稳定性情况,以此评估核心训练前后机体控制平衡的能力。
三个平面内单足站立平衡测试方法
平面 测试要求 测试重点
矢状面
评估矢状面上腹肌、股四
受试者身体背对墙,距墙8cm单足站立,
头肌和髋部屈肌产生离
使身体缓慢后倾,头部贴向但不触及墙壁,
心的力量,髋和背部伸肌
同时平稳站立;
产的生向心力量。 受试者单足侧向墙壁站立,内侧腿与墙壁距
评估腰方肌、展髋肌和脊
离8cm,用内侧腿单足支撑站立,使内侧肩
柱旁长肌群在额状面上
轻轻往墙方向移动,但不触及墙壁,同时平
的离心力量。
稳站立;
受试者站于垂直墙角的45°中线上,身体评估腹肌、旋髋肌和背部左右各离墙8cm,单足站立,站立侧的肩向伸肌在水平面运动时的对侧墙偏移但不触及墙壁,同时平稳站立; 协同水平。
额状面
水平面
具体要求如下:
① 要求受试者睁眼(如若是闭眼单足站立平衡测试,则闭眼),赤足,两手叉
腰,两腿并拢直立,脚尖朝前。
② 双腿站在地板上,当听到“开始”口令时,部分重心转移至单腿上直到单腿支撑站立(如若是闭眼单足站立平衡测试,则在闭眼的同时单腿支撑站立),站立支撑腿1/4屈曲,另一腿屈膝提足,脚离地约15cm,并开始计时。 ③ 当在测试平面内出现支撑腿移动、非支撑腿触地、非支撑腿与支撑腿接触、闭眼测试时睁眼、手离开腰时测试停止,记录睁眼(或闭眼)状态下的单脚站立的时间。
④ 休息2分钟,再换腿进行另一侧腿的测试。
⑤ 增加难度,站立支撑腿从1/4屈曲提高到1/2屈曲,再进行一次三个平面的睁眼、闭眼单足站立平衡测试。
⑥ 重复测试5次,每次间隔10min,取其中三次最佳成绩的平均数进行数理统计。 注意事项如下:
① 测试地点应选择安静、宽敞的室内空间,以防外界因素干扰测试; ② 在测试前,令受试者充分学习和了解测试内容; ③ 工作人员应站在受试者的正面进行测试;
④ 正式测试期间,工作人员除了喊“开始”和“停止”,此外不给予任何语言提示;
⑤ 测试时应安排专人对受试者实施保护,尤其对有眩晕等现象的受试者需要慎重对待。
训练前单足站立平衡能力测试(矢状面)结果
训练前单足站立平衡能力测试(额状面)结果
训练前单足站立平衡能力测试(水平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