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自由"的"美"的性灵

  内容摘要:《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她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是徐志摩众多诗歌中成就最高,最能体现其诗歌特色和最为人们所熟知、所喜爱的代表作。本文从康桥与徐志摩,康桥――对永世难忘的“爱”的追求,茫茫人海中灵魂的伴侣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使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作者对美的自然、美的人生、美的梦想的眷恋与追求。

  关键词:徐志摩康桥爱自由美

  

  《再别康桥》再现了人类永恒的爱的主题,徐志摩是一位一生都在追求爱、自由、美的诗人。作者对美好爱情的追求是真挚的,尽管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如愿以偿,但作者还是抒发出自己对爱美好的忠贞之情。

  

  一、康桥与徐志摩

  

  徐志摩,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为世界文学和中国文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诗是中国语言的结晶,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徐志摩一生都在不停地追求真、美和自由。志摩的诗清新美妙,通俗易懂。他的几首杰作如《偶然》、《再别康桥》读来都朗朗上口,深受人们喜爱。

  美丽的康桥,曾在诗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康桥是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诗人于1920年10月―1922年8月,曾游学于此。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说: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胡适说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的确是一语中的。作为一个资产阶级的充满着诗人气质的作家,徐志摩短暂的人生旅途既表现出这位旷世奇才的天真和浪漫,同时亦流露出这位生活在乌托邦之中的理想主义者的幼稚和可笑。在他的诗歌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在以英美的民主度量中国国情时的尴尬与滑稽,而在这之下,同时亦藏着一个知识分子的爱国之心。徐志摩在政治上是个赤子,他的许多散文都揭露社会黑暗,抨击时弊,表现了资产阶级文人慷慨激昂的人道主义情感。

  1928年诗人徐志摩游历了母校剑桥大学。往日美好的回忆在眼前一幕幕地展开:他想到1920年初次到达剑桥的情景,想到了昔日的情人林徽因。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这首诗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上,后收入《猛虎集》。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二、康桥――对永世难忘的“爱”的追求

  

  1920年,还是个无名学子的徐志摩带着他的文学梦“轻轻的”来到了剑桥,也许是上天特别的眷顾,让他不期然地遇到了正处在花季年龄的林徽因。虽然那时已和张幼仪结婚,并育一子,但徐志摩与林徽因还是一见钟情。正如诗人在后来的《情死》中写道“我是你的俘虏”。但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两人终究无法结合在一起。作者心中的那种落寞是非常明显的。诗人在《不再是我的乖乖》中写到“前天我是一个小孩…昨天我是一个情种…今天,唉!为什么要有今天…你从此不再是我的乖乖”。如果说当初徐志摩是孤孤单单的一个人来,情感世界不曾有什么波澜,也就不曾有什么奢求,更无所谓希望、失望了。但林徽因的出现就像一颗小石块投入了平静的湖水中,打破了徐志摩情感的静谧,激起了层层的涟漪,让诗人激情澎湃。然而诗人最终发现无法和心爱的人在一起时,他的失望、痛苦是难以言语的。怎么理解这种由希望到失望的巨大痛苦呢?鲁迅先生曾作过一个经典的譬喻,他说譬如一个沉睡在昏暗的铁屋子中的人,你若不唤醒他,他不觉得痛苦;你若唤醒他,却不能理解他时,他就会万分痛苦。徐志摩的痛苦也正在于此。“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物是人非,沧海桑田,就连可告别的朋友也找不到了,诗人只能“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所以当你读到“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诗情浪漫的诗句时,你应该意识到这其实是诗人对现实无奈的淡淡悲哀,是诗人眼中委屈的泪水,更是诗人心灵伤口上的点点热血。然而徐志摩的伟大正在于此,就像诗人温克尔怡麻尔所说“诗人是不幸的人,满心己是深郁的创口了,却仍在唇间呻吟和哀号吟成清新曼妙的诗句”。

  全诗以“轻轻的”、“走”、“来”、“招手”、“作别云彩”起笔,接着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种种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

  全诗的第二小节,“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那美丽的“金柳”难道不是诗人在绘画自己的情人林徽因的美丽身姿吗?徐志摩不止一次在自己诗作中提到。如《她是睡着了》中写到“她是睡着了…是光下一朵斜依的白莲”等,也用“一身诗意干寻瀑”来赞美她。可见她的美不只是外在的,更是内在的气质衬托出来的,美丽的女子过去有许多,现在有许多,将来也还会有许多,但林徽因只有一个。还有一件事似乎也作为佐证,早年间在北平文教界一直流传着这样的一个美谈,人们将林徽因和韩素梅、凌淑华、谢冰心称之为容颜出众,才智超群的四大名门闺秀。虽然没有人为她们四人排定顺序,但我们总感觉林徽因是最好的。这除了她自身的原因之外,谁又能说这里面没有徐志摩和《再别康桥》的原因呢?如果我们再从另外的角度来看的话,也许作者正在追忆自己和林徽因在康河的夕阳下沐浴着暖暖的余辉约会的情景呢!林徽因那柔美的身姿与那晚风中翻飞起的衣群和着因风婆裟的杨柳。你还分得清谁是徽因?谁是金柳吗?

  只可惜“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感慨悲歌虽不必有,但新娘出嫁了,新郎不是我的淡淡悲哀却是任谁也抹煞不了的。新郎不是我,不是志摩,是谁呢?是梁思成,中国现代著名的建筑学家,是梁启超的儿子。“留也留不住,去也终须去”,徽因的人留不住,就只能让她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了。但这不正说明了林徽因特别的魅力和徐志摩永远的痴情吗?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小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招摇着的油油的青荇不正是那时恋爱中的林徽因给予诗人的特别感受吗?欲拒还迎,欲止又言。那时的徽因正处在“十六岁的花季”,初涉爱河的她的那种羞怯喜悦的神情我们是不难想象的,而志摩呢?志摩是愿意永远沉溺于康河这爱河之中的,他别无所求,只愿做一条青荇,永远地伴随在林微因的身旁。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青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澡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那天上的虹和那彩虹似的梦不正是作者灵魂和性格的写照吗?志摩是爱虹的。他的同学,也是林微因的表兄温源济曾回忆发生在他和徐志摩之间的一件小事。一天正下着雨,志摩兴冲冲地跑来,欲和温同去看雨后的彩虹,温拒绝了徐的邀请。在没有朋友的相陪的情况下,志摩仍然一个人前往――永远不眠的童心和浪漫,正体现出志摩的固执和率直。关于童心和浪漫,有人认为这正是志摩感情失败的一个原因。林徽因所需要的是一个成熟稳重,能给自己带来安全感的男人,而志摩虽然年龄上比林徽因大出八岁,但志摩的骨血里仍然保持着孩童一般的天真,从雨中看彩虹我们不难看出这一点。诚如诗人在《我是个无依无靠的小孩》中所言:“我是个无依无靠的小孩,无意来到生疏的人间。”卢梭说:“能够以我爱的方式来爱我的人尚未出生。”志摩的悲哀想来正在于此。正如志摩后来在《落叶小唱》中所说:“你总不能明白我,你又何苦叫我心伤。”纵然他对徽因的爱恋经历了那么多波折考验,甚至被“揉碎在浮藻间”,但他对林徽因始终是在心底“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痴情如志摩,这世上又有几人?

  当我们从情诗的角度来分析全诗的第五、六小节“寻梦?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的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时,我们很容易就可以看出,这其实是诗人在叙述自己情感历程中由希望到失望的曲折痛苦。记住,是失望不是绝望。对于徽因,志摩是永远不会绝望的,不论是在他的诗歌王国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

  最终徐志摩还是无法与林徽因结合在一起,失落的痛苦中,他转而爱上了像林徽因一样才华出众的有夫之妇陆小曼。那么怎样理解志摩和他众多情人、爱人之间的关系呢?他是不是不忠于爱情和林徽因呢?显然不是,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把男人分为两种:“一种男人是从不同女人身上找寻同一女人的影子,一种男人是在不同的女人身上找寻不同女人的影子。”张幼仪、陆小曼都是影子,林徽因才是志摩真正要找的人儿。真心爱过的人怎能轻易放弃呢?等到志摩真正地回过味来,想要“寻梦”---寻那个1920年在剑桥的梦时,他才发现这一切己是不可能了。对于志摩来说现实中的梦己然不可寻觅,但理想世界中,特别是诗歌的王国中却给了诗人徐志摩圆梦的机会和可能。

  他“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处漫溯”,他去干什么?寻梦!梦什么?梦是康桥,梦是徽因。在诗歌的王国中,诗人凯旋而归,不仅“满载一船星辉”,而且他还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这是多美的意境,多美的寻梦之旅啊!但梦毕竟是梦,有开始就难免会有结束。人不能总生活在梦中,诗人也一样,总要从梦境回归现实。诗的第六节中作者从寻梦的神游之中清醒过来,知道一切挽留的话己多余。“放歌”己不可能。唯有将一切别离或挽留的诗都变成“悄悄”的无言,权当是“别离的笙箫”。当言语无法表达时,用无言的诗歌来表达也许最适合的了,而且诗人也确实是这么做的,他那一首首经典的诗作就是证明。

  如此痴情,就连“夏虫”也为诗人“沉默”。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印度诗人泰戈尔曾在1924年应邀来华讲学,徐志摩与林徽因两人曾共同陪同他到处游览参观。当时的报纸上曾发表了这样一幅照片,照片中间是银须垂胸的慈祥老者泰戈尔,在泰戈尔左边站着潇洒帅气的徐志摩,在他的右边站着风华绝代的林徽因,人们看了这幅照片戏称他们是“松竹梅三友”,公认徐志摩和林徽因真是一对天造地设的“金童玉女”。后来志摩终于没能和徽因在一起,许多人为他们感到遗憾。所以诗人说:就连“夏虫也为我沉默”。此时此地想起往事,想起自己坎坷痛苦的心路历程,除了“沉默”,还能说什么?又能说什么呢?“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在这里诗人已经和康桥融化在一起,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谁还能分清哪是志摩,哪是康桥?

  诗歌最后一节,除了和全诗的第一小节遥相呼应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他把对康桥对徽因的那种刻骨铭心的爱恋表露无遗。诗人志摩不止一次地提到他对康桥的那种永世不忘的依恋。在《康桥再会吧》的长诗中,诗人写到“康桥”你岂非是我生命的源泉,“康桥,你是我难得的知己”。在《我所知道的康桥》散文中,诗人写到“一别两年多了,康桥,谁知我遮拦的田野,独自斜倚在软草里,看第一个大星在天边出现”。不可否认,正是因为有了徽因的存在,康桥的两年时光才会在徐志摩的记忆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徐志摩是主张艺术的诗的。他深崇闻一多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而尤重音乐美。反观这首《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像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三、茫茫人海中灵魂的伴侣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绅士诗人,徐志摩的作品可以代表一个时期新诗的诗魂,人称“诗哲”、“诗圣”并不过分。茅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他以后的继起者未见有能与之并驾齐驱的。他的新诗可堪千古绝唱,他的行为与品格也同样受到同人、朋友、学生的赞赏,他对爱情的执著追求虽为文坛风流佳话,亦留有诸多遗憾,但他那天真无邪,崇尚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情怀,追求人生真谛的精神是惊天地泣鬼神地。难怪这位英年早逝的诗坛巨星的噩耗传来,震惊了海内外。胡适连呼:“天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学!”在他的许多朋友中,没有一个不赞赏佩服他的才华和品行的,正如沈从文所言:“他那种潇洒与宽容,不拘迂,不俗气,不小气,不势利,以及对于普遍人生方汇百物的热情,人格方面美丽放光处,他既然有许多朋友爱他崇敬他,这些人一定会把那种美丽人格移植到本人行为上来。”足见他的人格魅力所在。

  徐志摩曾说“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变成唯一灵魂的伴侣”,当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的不幸时,他“悄悄的走了”一如他当初“悄悄的来”,他“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对后人的启示会永远让熟知他的读者铭记,并将影响更多更多的人。

  

  参考文献:

  [1] 武汉大学文学研究室.文学描写辞典.对康桥的思念徐志摩1982,8.第一版 . 中国青年出版社.

  [2] 马新国. 西方文论史. 1994,4.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3] 顾永康.风流诗人徐志摩. 1988.第一版泰戈尔与“素思玛”四川文艺出版社 .

  [4] 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 2006,3.第一版. 京华出版社.

  内容摘要:《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她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是徐志摩众多诗歌中成就最高,最能体现其诗歌特色和最为人们所熟知、所喜爱的代表作。本文从康桥与徐志摩,康桥――对永世难忘的“爱”的追求,茫茫人海中灵魂的伴侣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使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作者对美的自然、美的人生、美的梦想的眷恋与追求。

  关键词:徐志摩康桥爱自由美

  

  《再别康桥》再现了人类永恒的爱的主题,徐志摩是一位一生都在追求爱、自由、美的诗人。作者对美好爱情的追求是真挚的,尽管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如愿以偿,但作者还是抒发出自己对爱美好的忠贞之情。

  

  一、康桥与徐志摩

  

  徐志摩,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为世界文学和中国文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诗是中国语言的结晶,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徐志摩一生都在不停地追求真、美和自由。志摩的诗清新美妙,通俗易懂。他的几首杰作如《偶然》、《再别康桥》读来都朗朗上口,深受人们喜爱。

  美丽的康桥,曾在诗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康桥是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诗人于1920年10月―1922年8月,曾游学于此。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说: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胡适说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的确是一语中的。作为一个资产阶级的充满着诗人气质的作家,徐志摩短暂的人生旅途既表现出这位旷世奇才的天真和浪漫,同时亦流露出这位生活在乌托邦之中的理想主义者的幼稚和可笑。在他的诗歌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在以英美的民主度量中国国情时的尴尬与滑稽,而在这之下,同时亦藏着一个知识分子的爱国之心。徐志摩在政治上是个赤子,他的许多散文都揭露社会黑暗,抨击时弊,表现了资产阶级文人慷慨激昂的人道主义情感。

  1928年诗人徐志摩游历了母校剑桥大学。往日美好的回忆在眼前一幕幕地展开:他想到1920年初次到达剑桥的情景,想到了昔日的情人林徽因。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这首诗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上,后收入《猛虎集》。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二、康桥――对永世难忘的“爱”的追求

  

  1920年,还是个无名学子的徐志摩带着他的文学梦“轻轻的”来到了剑桥,也许是上天特别的眷顾,让他不期然地遇到了正处在花季年龄的林徽因。虽然那时已和张幼仪结婚,并育一子,但徐志摩与林徽因还是一见钟情。正如诗人在后来的《情死》中写道“我是你的俘虏”。但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两人终究无法结合在一起。作者心中的那种落寞是非常明显的。诗人在《不再是我的乖乖》中写到“前天我是一个小孩…昨天我是一个情种…今天,唉!为什么要有今天…你从此不再是我的乖乖”。如果说当初徐志摩是孤孤单单的一个人来,情感世界不曾有什么波澜,也就不曾有什么奢求,更无所谓希望、失望了。但林徽因的出现就像一颗小石块投入了平静的湖水中,打破了徐志摩情感的静谧,激起了层层的涟漪,让诗人激情澎湃。然而诗人最终发现无法和心爱的人在一起时,他的失望、痛苦是难以言语的。怎么理解这种由希望到失望的巨大痛苦呢?鲁迅先生曾作过一个经典的譬喻,他说譬如一个沉睡在昏暗的铁屋子中的人,你若不唤醒他,他不觉得痛苦;你若唤醒他,却不能理解他时,他就会万分痛苦。徐志摩的痛苦也正在于此。“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物是人非,沧海桑田,就连可告别的朋友也找不到了,诗人只能“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所以当你读到“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诗情浪漫的诗句时,你应该意识到这其实是诗人对现实无奈的淡淡悲哀,是诗人眼中委屈的泪水,更是诗人心灵伤口上的点点热血。然而徐志摩的伟大正在于此,就像诗人温克尔怡麻尔所说“诗人是不幸的人,满心己是深郁的创口了,却仍在唇间呻吟和哀号吟成清新曼妙的诗句”。

  全诗以“轻轻的”、“走”、“来”、“招手”、“作别云彩”起笔,接着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种种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

  全诗的第二小节,“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那美丽的“金柳”难道不是诗人在绘画自己的情人林徽因的美丽身姿吗?徐志摩不止一次在自己诗作中提到。如《她是睡着了》中写到“她是睡着了…是光下一朵斜依的白莲”等,也用“一身诗意干寻瀑”来赞美她。可见她的美不只是外在的,更是内在的气质衬托出来的,美丽的女子过去有许多,现在有许多,将来也还会有许多,但林徽因只有一个。还有一件事似乎也作为佐证,早年间在北平文教界一直流传着这样的一个美谈,人们将林徽因和韩素梅、凌淑华、谢冰心称之为容颜出众,才智超群的四大名门闺秀。虽然没有人为她们四人排定顺序,但我们总感觉林徽因是最好的。这除了她自身的原因之外,谁又能说这里面没有徐志摩和《再别康桥》的原因呢?如果我们再从另外的角度来看的话,也许作者正在追忆自己和林徽因在康河的夕阳下沐浴着暖暖的余辉约会的情景呢!林徽因那柔美的身姿与那晚风中翻飞起的衣群和着因风婆裟的杨柳。你还分得清谁是徽因?谁是金柳吗?

  只可惜“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感慨悲歌虽不必有,但新娘出嫁了,新郎不是我的淡淡悲哀却是任谁也抹煞不了的。新郎不是我,不是志摩,是谁呢?是梁思成,中国现代著名的建筑学家,是梁启超的儿子。“留也留不住,去也终须去”,徽因的人留不住,就只能让她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了。但这不正说明了林徽因特别的魅力和徐志摩永远的痴情吗?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小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招摇着的油油的青荇不正是那时恋爱中的林徽因给予诗人的特别感受吗?欲拒还迎,欲止又言。那时的徽因正处在“十六岁的花季”,初涉爱河的她的那种羞怯喜悦的神情我们是不难想象的,而志摩呢?志摩是愿意永远沉溺于康河这爱河之中的,他别无所求,只愿做一条青荇,永远地伴随在林微因的身旁。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青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澡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那天上的虹和那彩虹似的梦不正是作者灵魂和性格的写照吗?志摩是爱虹的。他的同学,也是林微因的表兄温源济曾回忆发生在他和徐志摩之间的一件小事。一天正下着雨,志摩兴冲冲地跑来,欲和温同去看雨后的彩虹,温拒绝了徐的邀请。在没有朋友的相陪的情况下,志摩仍然一个人前往――永远不眠的童心和浪漫,正体现出志摩的固执和率直。关于童心和浪漫,有人认为这正是志摩感情失败的一个原因。林徽因所需要的是一个成熟稳重,能给自己带来安全感的男人,而志摩虽然年龄上比林徽因大出八岁,但志摩的骨血里仍然保持着孩童一般的天真,从雨中看彩虹我们不难看出这一点。诚如诗人在《我是个无依无靠的小孩》中所言:“我是个无依无靠的小孩,无意来到生疏的人间。”卢梭说:“能够以我爱的方式来爱我的人尚未出生。”志摩的悲哀想来正在于此。正如志摩后来在《落叶小唱》中所说:“你总不能明白我,你又何苦叫我心伤。”纵然他对徽因的爱恋经历了那么多波折考验,甚至被“揉碎在浮藻间”,但他对林徽因始终是在心底“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痴情如志摩,这世上又有几人?

  当我们从情诗的角度来分析全诗的第五、六小节“寻梦?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的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时,我们很容易就可以看出,这其实是诗人在叙述自己情感历程中由希望到失望的曲折痛苦。记住,是失望不是绝望。对于徽因,志摩是永远不会绝望的,不论是在他的诗歌王国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

  最终徐志摩还是无法与林徽因结合在一起,失落的痛苦中,他转而爱上了像林徽因一样才华出众的有夫之妇陆小曼。那么怎样理解志摩和他众多情人、爱人之间的关系呢?他是不是不忠于爱情和林徽因呢?显然不是,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把男人分为两种:“一种男人是从不同女人身上找寻同一女人的影子,一种男人是在不同的女人身上找寻不同女人的影子。”张幼仪、陆小曼都是影子,林徽因才是志摩真正要找的人儿。真心爱过的人怎能轻易放弃呢?等到志摩真正地回过味来,想要“寻梦”---寻那个1920年在剑桥的梦时,他才发现这一切己是不可能了。对于志摩来说现实中的梦己然不可寻觅,但理想世界中,特别是诗歌的王国中却给了诗人徐志摩圆梦的机会和可能。

  他“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处漫溯”,他去干什么?寻梦!梦什么?梦是康桥,梦是徽因。在诗歌的王国中,诗人凯旋而归,不仅“满载一船星辉”,而且他还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这是多美的意境,多美的寻梦之旅啊!但梦毕竟是梦,有开始就难免会有结束。人不能总生活在梦中,诗人也一样,总要从梦境回归现实。诗的第六节中作者从寻梦的神游之中清醒过来,知道一切挽留的话己多余。“放歌”己不可能。唯有将一切别离或挽留的诗都变成“悄悄”的无言,权当是“别离的笙箫”。当言语无法表达时,用无言的诗歌来表达也许最适合的了,而且诗人也确实是这么做的,他那一首首经典的诗作就是证明。

  如此痴情,就连“夏虫”也为诗人“沉默”。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印度诗人泰戈尔曾在1924年应邀来华讲学,徐志摩与林徽因两人曾共同陪同他到处游览参观。当时的报纸上曾发表了这样一幅照片,照片中间是银须垂胸的慈祥老者泰戈尔,在泰戈尔左边站着潇洒帅气的徐志摩,在他的右边站着风华绝代的林徽因,人们看了这幅照片戏称他们是“松竹梅三友”,公认徐志摩和林徽因真是一对天造地设的“金童玉女”。后来志摩终于没能和徽因在一起,许多人为他们感到遗憾。所以诗人说:就连“夏虫也为我沉默”。此时此地想起往事,想起自己坎坷痛苦的心路历程,除了“沉默”,还能说什么?又能说什么呢?“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在这里诗人已经和康桥融化在一起,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谁还能分清哪是志摩,哪是康桥?

  诗歌最后一节,除了和全诗的第一小节遥相呼应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他把对康桥对徽因的那种刻骨铭心的爱恋表露无遗。诗人志摩不止一次地提到他对康桥的那种永世不忘的依恋。在《康桥再会吧》的长诗中,诗人写到“康桥”你岂非是我生命的源泉,“康桥,你是我难得的知己”。在《我所知道的康桥》散文中,诗人写到“一别两年多了,康桥,谁知我遮拦的田野,独自斜倚在软草里,看第一个大星在天边出现”。不可否认,正是因为有了徽因的存在,康桥的两年时光才会在徐志摩的记忆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徐志摩是主张艺术的诗的。他深崇闻一多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而尤重音乐美。反观这首《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像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三、茫茫人海中灵魂的伴侣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绅士诗人,徐志摩的作品可以代表一个时期新诗的诗魂,人称“诗哲”、“诗圣”并不过分。茅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他以后的继起者未见有能与之并驾齐驱的。他的新诗可堪千古绝唱,他的行为与品格也同样受到同人、朋友、学生的赞赏,他对爱情的执著追求虽为文坛风流佳话,亦留有诸多遗憾,但他那天真无邪,崇尚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情怀,追求人生真谛的精神是惊天地泣鬼神地。难怪这位英年早逝的诗坛巨星的噩耗传来,震惊了海内外。胡适连呼:“天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学!”在他的许多朋友中,没有一个不赞赏佩服他的才华和品行的,正如沈从文所言:“他那种潇洒与宽容,不拘迂,不俗气,不小气,不势利,以及对于普遍人生方汇百物的热情,人格方面美丽放光处,他既然有许多朋友爱他崇敬他,这些人一定会把那种美丽人格移植到本人行为上来。”足见他的人格魅力所在。

  徐志摩曾说“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变成唯一灵魂的伴侣”,当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的不幸时,他“悄悄的走了”一如他当初“悄悄的来”,他“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对后人的启示会永远让熟知他的读者铭记,并将影响更多更多的人。

  

  参考文献:

  [1] 武汉大学文学研究室.文学描写辞典.对康桥的思念徐志摩1982,8.第一版 . 中国青年出版社.

  [2] 马新国. 西方文论史. 1994,4.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3] 顾永康.风流诗人徐志摩. 1988.第一版泰戈尔与“素思玛”四川文艺出版社 .

  [4] 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 2006,3.第一版. 京华出版社.


相关文章

  • 徐志摩作品特点
  • 徐志摩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查看


  • 论林语堂20世纪30年代的散文创作乐
  • 摘 要:林语堂是一个学贯中西颇具个性的文化智者.他的散文创作相当丰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社会批评类:(2)文化批判类:(3)生活感悟类.林语堂提倡幽默.闲适和独抒性灵的创作风格.这三种创作风格的相互作用,使得林语堂的散文具有一种与众不 ...查看


  • 林语堂的散文艺术特点
  • 摘要:在现代文学史上,林语堂是一位重要的散文作家,其作品贯通了中西方文化,包含了哲学.艺术.人生等多种内涵,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本文主要分析了林语堂散文中的"性灵"."闲适"."幽默&quo ...查看


  • 飘逸灵动的美质_徐志摩诗歌的独特风格(1)
  • 第24卷第1期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Vol.24No.1JOURNALOFLANGFANGTEACHERSCOLLEGE 2008年2月 Feb.2008 飘逸灵动的美质:徐志摩诗歌的独特风格 李建民 (廊坊广播电视大学大城县分校,河北大城06 ...查看


  • 天真自是一家言_袁枚_性灵_说简论
  • 天真自是一家言 说简论"性灵"--袁枚- 张文萍 (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洛阳 摘要:袁枚论诗主,他强调写诗抒发性情是"性灵""性 争新,"自把新诗写性灵"说的核心内容 ...查看


  • 解读徐志摩[我所知道康桥]之根本
  • 解读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之根本 [摘要]读懂"性灵"之含意是读好<我所知道的康桥>之文的关键,也是读懂徐志摩之人之文的关键.<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的四大部分多次提及"性灵 ...查看


  • 中国文学史第四卷考试小结
  •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1.虚与实的结合2.非凡的叙事才能3.全景式的战争描写4.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5.历史演义体语言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1.白话语体成熟的标志2.同而不同的英雄群像3.传奇性与现实性的结合4. ...查看


  • 贾宝玉人物分析
  • 第一节曹家的盛衰之变 一. 曾经的辉煌--以军功起家的包衣(家奴)世家: 1.明末与后金之战中,五世祖(始祖)曹锡远及高祖曹振彦被俘降,曹振彦被拨入满洲正白旗任包衣汉人佐领. 2.清朝建立时,曹锡远父子"从龙入关". 3 ...查看


  • 206再别康桥
  • 徐志摩(1896-1931),原名章垿,浙江海宁人.他是新月派的盟主和最有代表性的诗人.从1922年自英国留学归来,到1931年因飞机失事身亡,他的诗歌创作只有十年,留下的诗集有四本:<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