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学(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3045 课程名称:保险学 英文名称:Insurance 学分:4学时 总学时:72学时
实验(上机)学时:0学时 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经济、管理类
一、课程说明
(一)编写本大纲的指导思想:本课程以马列主义经济为指导,着重介绍保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掌握保险学的基本原理,深化对保险的了解,明确保险在经济、金融领域的重要作用,理解制定保险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理论联系实际地分析保险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学习其他各门保险专业课程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
(1)通过将保险置于宏观经济、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的分析,理解保险产生的必然性
(2)通过对保险本身性质和规律的探讨,应掌握保险学的基本原理、原则,基本知识,基本技术方法,以便指导今后的保险实践。
(3)对保险理论、知识、方法的基础训练,使学员能初步掌握所学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运用于保险实务的实践中。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
风险与保险主要介绍风险与保险的一些基本理论。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风险;风险管理,可保风险及保险的基本概念,把握纯粹风险与投机风险的区别及可保风险的特征,分析道德风险的防范问题,认识保险与类似制度的区别,明确保险的职能和作用。
保险的起源与发展主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保险业产生的基础,介绍世界保险业以及我国保险业产生和发的历史。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保险业产生的基础,认识保险业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立足现状、展望未来。
保险合同着重介绍保险合同的有关基本原理。即在说明保险合同的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保险合同的特征,阐明保险合同的主体,客体和内容以及保险合同的订立、变更和儿终止。本章是保险学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全面系统地理解掌握本章内容。
保险的基本原则着重介绍保险的几大基本原则,如最大诚信原则、近因原则和保险利益原则等。保险的基本原则亦是保险学原理的重要内容,因此,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并深入地理解。
保险经营主要阐述保险经营活动的环节。这些环节是由展业、承保、再保险、防灾防损和理赔等组成,它们互为依存、互相影响,共同构成了保险的整体经营。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保险经营的基本环节以及各环节的主要内容。
保险市场主要介绍保险市场的概况。保险市场由保险供求双方及中介者构
成,由保险监管机关行使监督和管理权。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对保险市场有一个初步地了解。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本课程着重介绍保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本课程教学重点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分别是:
(1)风险与保险;(2)保险合同;(3)保险的基本原则;(4)保险市场;(5)保险经营;(6) 保险监管。
教学难点为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的费率计算。 (四)知识范围及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风险与风险管理、保险制度、保险合同、保险基本原则、财产保险、人身保险、保险经营、保险监督与管理等内容。学生通过该课程可以熟练掌握保险学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对保险专业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保险问题的能力
“政治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经济数学”是保险学课程的前期必修课,与该课程关系极为密切。
(五)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的选用:
教材:《保险学》(第二版),尹成远、王香兰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参考文献:
1.《保险学》,魏华林,林宝清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2.《财产保险》,郑功成.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1 3.《保险学》,张洪涛,郑功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保险学原理》,陈继儒,肖梅花.中国财政出版社, 2000 5.《保险经营风险防范机制研究》,卓志.西南财大出版社, 1998 6.《保险学教程》,刘金章.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7
7.《保险概论》,刘子操,王桂芝,于贵华.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8 8.《保险概论》,刘连生.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0 9.《人身保险》,魏迎宁.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3
10.《人身保险》,陈朝先,陶存文.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2 11.《保险学》,孙祁祥.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12.《保险学原理》,许谨良.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7 13.《风险管理》,陈仕亮.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4 14.《保险概论》,刘连生.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0 15.《保险学》,王绪瑾.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9
16.《保险法教程》,覃有土,李玉泉.法律出版社, 1997 17.《再保险》,胡炳志.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8 18.《再保险》,陈朝先.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3
19.《保险专业知识与实务》,人事部考试中心.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8. 20.《.风险管理与保险》,(美)特瑞斯·普雷切特,琼·丝米特,海伦·多
平豪斯,詹姆斯·艾瑟琳.孙祁祥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1.“Life Insurance” (Twelfth Edition), Kenneth Black, Jr.& Harold.D.Skipper,
Jr. 1998
22.“Introdution to risk Management and Insurance”(Sixth Edition),Mark S.
Dorfman ,清华大学出版社(影印版),1998.
23.“Iternational Risk and Insurance:An Evironment-Managerial approach”,
Harold D. Skipper,Jr McGraw-Hil
二、学时分配
三、课程内容
第1章 风险、风险管理与保险
教学目的和要求: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风险的分类、风险管理的过程,掌握风险的概念、特征、风险因素、可保风险的条件以及风险管理与保险的关系。
重点和难点:重点是风险的概念、可保风险的条件。难点是风险管理的操作。 主要内容:风险的概念与分类,风险管理的过程,风险管理与保险。 学时:5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第1章 风险、风险管理及保险
1. 1风险 1. 2风险管理
1. 3风险管理与保险 思考题:
1.什么是风险?风险的特征有哪些?
2.可保风险的条件有哪些?
3.风险因素有那几部分组成?他们有何关系? 4.如何对风险进行分类?
5.风险管理的过程包括那几个步骤? 6风险管理与保险有何关系?
第2章 保险的产生与发展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保险产生的基础;了解保险的产生和发展;弄清中国和世界保险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重点和难点:重点是保险产生的基础。
主要内容:保险的产生和发展;中国和世界保险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学时:5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第2章 保险的产生与发展
2.1保险产生的基础 2.2保险的产生和发展
2.3中国保险业的现状与世界保险业的现状 思考题:
1.保险产生的基础是什么? 2.古代有哪些保险思想?
3.现代海上保险的萌芽和初级形式。 4.保险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5.世界保险的发展趋势。
第3章 保险的概念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介绍了保险学中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它是全书的总纲,它阐述了保险的概念、保险运行的要素,介绍了保险的有关学说、保险常见的几种分类方法,分析了保险与相关经济行为的区别与联系,重点阐述了保险的职能与作用。学习中重点掌握保险的概念、构成要素、职能和作用。
重点和难点:重点是保险的概念、保险运行的要素及其职能和作用。
主要内容:保险的概念、保险运行的要素,保险的有关学说和分类方法,保险与相关经济行为的区别与联系,保险的职能与作用。 学时:5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第3章 保险的概念
3.1保险的概念 3.2保险的分类
3.3保险的职能与作用 思考题:
1、简述保险的概念。
2、保险成立与运行的要素包括哪些?
3、保险与储蓄、保险与赌博、保险与自保的联系与区别。 4、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5、对再保险、共同保险、重复保险加以区别。 6、试述保险的基本职能。
7、保险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表现在哪几方面? 8、论述保险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
第4章 保险合同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保险合同的概念、特征、主体、客体、内容、形式以及保险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终止的相关内容,了解保险合同的解释原则及争议处理方式。 重点和难点:重点是保险合同的概念、特征、主体、客体、内容、形式。
主要内容:保险合同的概念、特征和要素,保险合同的解释原则及争议处理方式。 学时:6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第4章 保险合同
4.1保险合同的特征 4.2保险合同的要素
4.3保险合同的订立、成立、生效 4.4保险合同的履行及变更 4.5保险合同的解除与终止
4.6保险合同的解释原则及争议处理 思考题:
1.保险合同有何特征? 2.保险合同的主体的哪些? 3.保险合同应包括哪些内容? 4.保险合同的形式有哪些? 5.试述保险合同的变更。
6.保险合同解除与终止的原因是什么?
7.简述保险合同的解释原则及争议处理方式。
第5章 保险运行的基本原则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需要掌握保险运行中的基本原则——保险利益原则、最大诚信原则、近因原则和补偿原则(其派生原则包括代位追偿原则和分摊原则)的概念、订立本原则的意义及内容,明确规定了保险双方当事人必须履行这几个基本原则。
重点和难点:重点是保险利益原则、最大诚信原则、近因原则和补偿原则及内容。难点是保险利益原则的理解。
主要内容:保险利益原则、最大诚信原则、近因原则和补偿原则及内容。 学时:5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第5章 保险运行的基本原则
5.1保险利益原则 5.2最大诚信原则 5.3近因原则 5.4补偿原则 思考题:
1.什么是保险利益原则?保险利益原则的确立意义是什么? 2.什么是最大诚信原则?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构成保险利益原则的条件有哪些?各类保险的保险利益是哪些? 4.什么是补偿原则?其限制条件有哪些?
5.什么是代位追偿原则和分摊原则?其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6..什么是近因原则?在运用近因原则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6章 人身保险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人身保险的各种分类以及各个险种的特征。重点掌握人身保险的概念、特点及作用;掌握人身保险的三大部分——人寿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保险的概念、特征、包括险种以及费率计算依据、方法和责任准备金的提取方式。 重点和难点:重点是人身保险的概念、特点,人寿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保险的概念、特征。难点是保险费率计算依据、方法和责任准备金的提取方式。 主要内容:人身保险的概念、特点及作用,人寿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保险的概念、特征、包括险种以及费率计算依据、方法和责任准备金的提取方式。 学时:5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第6章 人身保险
6.1人身保险概述 6.2人寿保险 6.3意外伤害保险 6.4健康保险
6.5人身保险费率的计算及准备金的提取 思考题:
1.什么是人身保险?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社会保险有何联系和区别? 2.人身保险有哪些作用?
3.什么是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它和人寿保险有何区别? 4.什么是健康保险?健康保险有何特征? 5.计算人寿保险费率时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6.计算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费率的依据是什么? 7.计算健康保险的费率有哪几种计算原则?
第7章 财产保险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对财产保险的概念、财产保险的特征进行了阐述,并对财产保险的形成和发展做了综合介绍,讲解了财产保险费率的厘定方法及财产保险准备金的种类和提存方法。
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掌握财产保险的概念及其特征,难点为纯保险费率的制定。
主要内容:财产保险的概念、财产保险的特征,财产保险的形成和发展,财产保险费率的厘定及财产保险准备金的提存。 学时:5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第7章 财产保险
7.1财产保险概述
7.2财产保险费率及准备金 7.3财产保险种类 思考题:
1、简述财产保险的概念。
2、财产保险的产生发展过程谈财产保险的保险标的、保险危险的变化过程。 3、财产保险特征的具体表现。
4、财产保险的保险费率由哪几部分构成?如何测定财产保险的纯费率?
5、财产保险准备金有哪几种?未决赔款准备金、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提存方法有哪几种?
第8章 保险市场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保险市场、保险供给、保险需求等基本概念,掌握保险市场构成要素、特征、模式和组织方式,掌握保险供求的影响因素、曲线、弹性及二者的均衡。
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掌握保险市场构成要素、特征、模式和组织方式,掌握保险供求的影响因素、曲线、弹性及二者的均衡。
主要内容:保险市场、保险供给、保险需求的基本概念,保险市场构成要素、特征、模式和组织方式以及保险供求的影响因素。 学时:5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第8章 保险市场
8.1保险市场概述 8.2保险市场的需求
8.3保险市场供给、供给曲线 思考题:
1.述保险市场及其模式。我国保险市场应选择什么样的模式,为什么?。 2.保险市场的供求及其各自的影响因素。 3.试述保险商品供求弹性及其种类。
第9章 保险经营的环节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保险经营的基本原则、特征、基本环节。了解保险产品开发的意义及投保人的基本权利,了解保险人承保的程序及控制保险责任的方式,了解保险防灾的内容和理赔的基本原则及程序
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掌握保险经营的基本原则、特征、基本环节。 主要内容:保险经营的基本原则、特征、基本环节。 学时:5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第9章 保险经营的环节
9.1保险经营概述 9.2保险经营的环节 思考题:
1. 保险经营应遵循那些原则?
2. 简述新险种开发的特点及策略。你认为我国现阶段的新险种开发中,应重点解决什
么问题?
3. 保险公司业务承保中有哪些具体审核项目,简述对这些项目审核时的主要要求? 4. 保险公司在业务承保中如何控制保险责任? 5. 简述保险公司理赔的基本原则及基本程序。
第10章 再保险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再保险的基本概况、基本职能和再保险经营,掌握与再保险有关的概念,以及再保险与原保险、共同保险的关系。重点掌握再保险的两种类别:比例再保险与非比例再保险。
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再保险的两种类别:比例再保险与非比例再保险。 主要内容:再保险的基本概况、基本职能和再保险经营。 学时:5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第8章 再保险
8.1再保险概述
8.2比例与非比例再保险 8.3再保险业务的经营与管理 8.4再保险市场
8.5我国的再保险市场 思考题:
1. 再保险与原保险和共同保险有何异同? 2.简述再保险的职能与作用。
3.比较比例再保险与非比例再保险的不同。 4.再保险合同有哪些形式。 5.自留额确定的依据是什么? 6.简述分出业务管理的原则。 7. 再保险市场的主体有哪些? 8.如何完善我国再保险市场。
第11章 保险营销与购买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保险营销的概念、特点及保险营销环境分析,掌握选择目标市场应考虑的因素及可供选择的目标市场策略;掌握保险营销渠道及其种类、直接营销渠道和间接营销渠道的利弊以及保险的基本购买原则。了解保险营销管理的程序、选择目标市场的过程;了解制定保险企业的竞争策略需要考虑的因素;了解保险营销渠道的选择和如何选择保险中介人。
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掌握保险营销的概念、特点、保险营销环境及保险的基本购买原则。 主要内容:保险营销的概念、特点及保险营销环境分析,保险目标市场、营销渠道及保险的基本购买原则。 学时:5
第11章 保险营销与购买
11.1保险营销概述 11.2保险营销策略 11.3保险营销渠道 11.4保险的购买 思考题:
1.什么是保险营销? 保险营销具有哪些特点? 2.请分析保险营销环境对保险营销策略的影响。 3.什么是保险市场细分?如何选择目标市场? 4.请比较险种不同生命周期的营销策略。 5.如何理解竞争地位与竞争策略的关系?
6.请比较直接营销渠道和间接营销渠道的优势。 7.保险的基本购买原则有哪些?
第12章 保险经营效益及经营风险防范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保险经营效益的概念、提高保险经营效益的途径以及衡量保险经营效益的技术指标;掌握保险经营风险的特征、类型以及风险防范方法。 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掌握保险经营效益的概念、提高保险经营效益的途径以及衡量保险经营效益的技术指标,难点是保险风险防范方法。 主要内容:保险经营效益的概念、提高保险经营效益的途径以及衡量保险经营效益的技术指标;保险经营风险的特征、类型以及风险防范方法。 学时:5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第12章 保险经营效益及经营风险防范
12.1保险经营效益 12.2保险经营风险 12.3保险经营风险防范 思考题:
1.什么是保险经营效益?提高保险经营效益的途径有哪些? 2.衡量保险经营效益的技术指标有哪些? 3.简述保险经营风险的特征。 4.保险经营风险的类型有哪些? 5.如何防范保险经营风险
第13章 保险基金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保险基金与社会后备基金的关系、我国保险基金运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保险基金的分类及存在形态。掌握保险基金的性质与特征,掌握保险基金运用的方式。
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掌握保险基金的性质与特征,掌握保险基金运用的方式。 主要内容:保险基金与社会后备基金的关系、我国保险基金运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保险基金的分类及存在形态,保险基金的性质与特征,保险基金运用的方式。 学时:5
第13章 保险基金
13.1保险基金概述
13.2保险基金运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13.3我国保险公司的保险基金运用 思考题:
1、社会后备基金包括哪几种主要形式? 2、保险基金的特征有哪些?性质是什么? 3、按不同的标准对保险基金进行分类。 4、保险基金运用方式有哪些?
5、简述我国保险基金运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14章 保险监管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重点掌握保险监管的必要性、原则、目标、体系及方式。掌握保险机构监管、保险财务监管、保险业务经营及报表帐簿监管的主要要求,了解其他国家监管的要求及我国监管的情况。
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掌握保险监管的必要性、原则、目标、体系及方式。
主要内容:保险监管的必要性、原则、目标、体系及方式。保险机构监管、保险财务监管、保险业务经营及报表帐簿的监管。 学时:6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第14章 保险监管及立法
14.1保险监管概述
14.2保险监管的体系方式 14.3保险机构监管 14.4保险财务监管
14.5保险业务经营及报表帐薄的监管 14.6中国保险市场的完善 思考题:
1.为什么要进行保险监管?
2.保险监管有哪些原则?监管目标是什么? 3.简述保险监管体系构成。 4.保险监管方式有哪些?
5.保险公司整顿与接管有何不同?
6.为什么要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进行监管? 7.如何完善我国的保险监管?
保险学(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3045 课程名称:保险学 英文名称:Insurance 学分:4学时 总学时:72学时
实验(上机)学时:0学时 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经济、管理类
一、课程说明
(一)编写本大纲的指导思想:本课程以马列主义经济为指导,着重介绍保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掌握保险学的基本原理,深化对保险的了解,明确保险在经济、金融领域的重要作用,理解制定保险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理论联系实际地分析保险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学习其他各门保险专业课程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
(1)通过将保险置于宏观经济、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的分析,理解保险产生的必然性
(2)通过对保险本身性质和规律的探讨,应掌握保险学的基本原理、原则,基本知识,基本技术方法,以便指导今后的保险实践。
(3)对保险理论、知识、方法的基础训练,使学员能初步掌握所学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运用于保险实务的实践中。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
风险与保险主要介绍风险与保险的一些基本理论。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风险;风险管理,可保风险及保险的基本概念,把握纯粹风险与投机风险的区别及可保风险的特征,分析道德风险的防范问题,认识保险与类似制度的区别,明确保险的职能和作用。
保险的起源与发展主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保险业产生的基础,介绍世界保险业以及我国保险业产生和发的历史。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保险业产生的基础,认识保险业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立足现状、展望未来。
保险合同着重介绍保险合同的有关基本原理。即在说明保险合同的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保险合同的特征,阐明保险合同的主体,客体和内容以及保险合同的订立、变更和儿终止。本章是保险学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全面系统地理解掌握本章内容。
保险的基本原则着重介绍保险的几大基本原则,如最大诚信原则、近因原则和保险利益原则等。保险的基本原则亦是保险学原理的重要内容,因此,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并深入地理解。
保险经营主要阐述保险经营活动的环节。这些环节是由展业、承保、再保险、防灾防损和理赔等组成,它们互为依存、互相影响,共同构成了保险的整体经营。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保险经营的基本环节以及各环节的主要内容。
保险市场主要介绍保险市场的概况。保险市场由保险供求双方及中介者构
成,由保险监管机关行使监督和管理权。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对保险市场有一个初步地了解。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本课程着重介绍保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本课程教学重点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分别是:
(1)风险与保险;(2)保险合同;(3)保险的基本原则;(4)保险市场;(5)保险经营;(6) 保险监管。
教学难点为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的费率计算。 (四)知识范围及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风险与风险管理、保险制度、保险合同、保险基本原则、财产保险、人身保险、保险经营、保险监督与管理等内容。学生通过该课程可以熟练掌握保险学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对保险专业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保险问题的能力
“政治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经济数学”是保险学课程的前期必修课,与该课程关系极为密切。
(五)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的选用:
教材:《保险学》(第二版),尹成远、王香兰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参考文献:
1.《保险学》,魏华林,林宝清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2.《财产保险》,郑功成.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1 3.《保险学》,张洪涛,郑功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保险学原理》,陈继儒,肖梅花.中国财政出版社, 2000 5.《保险经营风险防范机制研究》,卓志.西南财大出版社, 1998 6.《保险学教程》,刘金章.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7
7.《保险概论》,刘子操,王桂芝,于贵华.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8 8.《保险概论》,刘连生.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0 9.《人身保险》,魏迎宁.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3
10.《人身保险》,陈朝先,陶存文.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2 11.《保险学》,孙祁祥.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12.《保险学原理》,许谨良.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7 13.《风险管理》,陈仕亮.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4 14.《保险概论》,刘连生.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0 15.《保险学》,王绪瑾.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9
16.《保险法教程》,覃有土,李玉泉.法律出版社, 1997 17.《再保险》,胡炳志.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8 18.《再保险》,陈朝先.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3
19.《保险专业知识与实务》,人事部考试中心.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8. 20.《.风险管理与保险》,(美)特瑞斯·普雷切特,琼·丝米特,海伦·多
平豪斯,詹姆斯·艾瑟琳.孙祁祥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1.“Life Insurance” (Twelfth Edition), Kenneth Black, Jr.& Harold.D.Skipper,
Jr. 1998
22.“Introdution to risk Management and Insurance”(Sixth Edition),Mark S.
Dorfman ,清华大学出版社(影印版),1998.
23.“Iternational Risk and Insurance:An Evironment-Managerial approach”,
Harold D. Skipper,Jr McGraw-Hil
二、学时分配
三、课程内容
第1章 风险、风险管理与保险
教学目的和要求: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风险的分类、风险管理的过程,掌握风险的概念、特征、风险因素、可保风险的条件以及风险管理与保险的关系。
重点和难点:重点是风险的概念、可保风险的条件。难点是风险管理的操作。 主要内容:风险的概念与分类,风险管理的过程,风险管理与保险。 学时:5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第1章 风险、风险管理及保险
1. 1风险 1. 2风险管理
1. 3风险管理与保险 思考题:
1.什么是风险?风险的特征有哪些?
2.可保风险的条件有哪些?
3.风险因素有那几部分组成?他们有何关系? 4.如何对风险进行分类?
5.风险管理的过程包括那几个步骤? 6风险管理与保险有何关系?
第2章 保险的产生与发展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保险产生的基础;了解保险的产生和发展;弄清中国和世界保险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重点和难点:重点是保险产生的基础。
主要内容:保险的产生和发展;中国和世界保险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学时:5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第2章 保险的产生与发展
2.1保险产生的基础 2.2保险的产生和发展
2.3中国保险业的现状与世界保险业的现状 思考题:
1.保险产生的基础是什么? 2.古代有哪些保险思想?
3.现代海上保险的萌芽和初级形式。 4.保险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5.世界保险的发展趋势。
第3章 保险的概念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介绍了保险学中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它是全书的总纲,它阐述了保险的概念、保险运行的要素,介绍了保险的有关学说、保险常见的几种分类方法,分析了保险与相关经济行为的区别与联系,重点阐述了保险的职能与作用。学习中重点掌握保险的概念、构成要素、职能和作用。
重点和难点:重点是保险的概念、保险运行的要素及其职能和作用。
主要内容:保险的概念、保险运行的要素,保险的有关学说和分类方法,保险与相关经济行为的区别与联系,保险的职能与作用。 学时:5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第3章 保险的概念
3.1保险的概念 3.2保险的分类
3.3保险的职能与作用 思考题:
1、简述保险的概念。
2、保险成立与运行的要素包括哪些?
3、保险与储蓄、保险与赌博、保险与自保的联系与区别。 4、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5、对再保险、共同保险、重复保险加以区别。 6、试述保险的基本职能。
7、保险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表现在哪几方面? 8、论述保险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
第4章 保险合同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保险合同的概念、特征、主体、客体、内容、形式以及保险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终止的相关内容,了解保险合同的解释原则及争议处理方式。 重点和难点:重点是保险合同的概念、特征、主体、客体、内容、形式。
主要内容:保险合同的概念、特征和要素,保险合同的解释原则及争议处理方式。 学时:6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第4章 保险合同
4.1保险合同的特征 4.2保险合同的要素
4.3保险合同的订立、成立、生效 4.4保险合同的履行及变更 4.5保险合同的解除与终止
4.6保险合同的解释原则及争议处理 思考题:
1.保险合同有何特征? 2.保险合同的主体的哪些? 3.保险合同应包括哪些内容? 4.保险合同的形式有哪些? 5.试述保险合同的变更。
6.保险合同解除与终止的原因是什么?
7.简述保险合同的解释原则及争议处理方式。
第5章 保险运行的基本原则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需要掌握保险运行中的基本原则——保险利益原则、最大诚信原则、近因原则和补偿原则(其派生原则包括代位追偿原则和分摊原则)的概念、订立本原则的意义及内容,明确规定了保险双方当事人必须履行这几个基本原则。
重点和难点:重点是保险利益原则、最大诚信原则、近因原则和补偿原则及内容。难点是保险利益原则的理解。
主要内容:保险利益原则、最大诚信原则、近因原则和补偿原则及内容。 学时:5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第5章 保险运行的基本原则
5.1保险利益原则 5.2最大诚信原则 5.3近因原则 5.4补偿原则 思考题:
1.什么是保险利益原则?保险利益原则的确立意义是什么? 2.什么是最大诚信原则?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构成保险利益原则的条件有哪些?各类保险的保险利益是哪些? 4.什么是补偿原则?其限制条件有哪些?
5.什么是代位追偿原则和分摊原则?其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6..什么是近因原则?在运用近因原则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6章 人身保险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人身保险的各种分类以及各个险种的特征。重点掌握人身保险的概念、特点及作用;掌握人身保险的三大部分——人寿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保险的概念、特征、包括险种以及费率计算依据、方法和责任准备金的提取方式。 重点和难点:重点是人身保险的概念、特点,人寿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保险的概念、特征。难点是保险费率计算依据、方法和责任准备金的提取方式。 主要内容:人身保险的概念、特点及作用,人寿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保险的概念、特征、包括险种以及费率计算依据、方法和责任准备金的提取方式。 学时:5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第6章 人身保险
6.1人身保险概述 6.2人寿保险 6.3意外伤害保险 6.4健康保险
6.5人身保险费率的计算及准备金的提取 思考题:
1.什么是人身保险?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社会保险有何联系和区别? 2.人身保险有哪些作用?
3.什么是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它和人寿保险有何区别? 4.什么是健康保险?健康保险有何特征? 5.计算人寿保险费率时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6.计算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费率的依据是什么? 7.计算健康保险的费率有哪几种计算原则?
第7章 财产保险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对财产保险的概念、财产保险的特征进行了阐述,并对财产保险的形成和发展做了综合介绍,讲解了财产保险费率的厘定方法及财产保险准备金的种类和提存方法。
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掌握财产保险的概念及其特征,难点为纯保险费率的制定。
主要内容:财产保险的概念、财产保险的特征,财产保险的形成和发展,财产保险费率的厘定及财产保险准备金的提存。 学时:5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第7章 财产保险
7.1财产保险概述
7.2财产保险费率及准备金 7.3财产保险种类 思考题:
1、简述财产保险的概念。
2、财产保险的产生发展过程谈财产保险的保险标的、保险危险的变化过程。 3、财产保险特征的具体表现。
4、财产保险的保险费率由哪几部分构成?如何测定财产保险的纯费率?
5、财产保险准备金有哪几种?未决赔款准备金、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提存方法有哪几种?
第8章 保险市场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保险市场、保险供给、保险需求等基本概念,掌握保险市场构成要素、特征、模式和组织方式,掌握保险供求的影响因素、曲线、弹性及二者的均衡。
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掌握保险市场构成要素、特征、模式和组织方式,掌握保险供求的影响因素、曲线、弹性及二者的均衡。
主要内容:保险市场、保险供给、保险需求的基本概念,保险市场构成要素、特征、模式和组织方式以及保险供求的影响因素。 学时:5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第8章 保险市场
8.1保险市场概述 8.2保险市场的需求
8.3保险市场供给、供给曲线 思考题:
1.述保险市场及其模式。我国保险市场应选择什么样的模式,为什么?。 2.保险市场的供求及其各自的影响因素。 3.试述保险商品供求弹性及其种类。
第9章 保险经营的环节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保险经营的基本原则、特征、基本环节。了解保险产品开发的意义及投保人的基本权利,了解保险人承保的程序及控制保险责任的方式,了解保险防灾的内容和理赔的基本原则及程序
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掌握保险经营的基本原则、特征、基本环节。 主要内容:保险经营的基本原则、特征、基本环节。 学时:5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第9章 保险经营的环节
9.1保险经营概述 9.2保险经营的环节 思考题:
1. 保险经营应遵循那些原则?
2. 简述新险种开发的特点及策略。你认为我国现阶段的新险种开发中,应重点解决什
么问题?
3. 保险公司业务承保中有哪些具体审核项目,简述对这些项目审核时的主要要求? 4. 保险公司在业务承保中如何控制保险责任? 5. 简述保险公司理赔的基本原则及基本程序。
第10章 再保险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再保险的基本概况、基本职能和再保险经营,掌握与再保险有关的概念,以及再保险与原保险、共同保险的关系。重点掌握再保险的两种类别:比例再保险与非比例再保险。
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再保险的两种类别:比例再保险与非比例再保险。 主要内容:再保险的基本概况、基本职能和再保险经营。 学时:5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第8章 再保险
8.1再保险概述
8.2比例与非比例再保险 8.3再保险业务的经营与管理 8.4再保险市场
8.5我国的再保险市场 思考题:
1. 再保险与原保险和共同保险有何异同? 2.简述再保险的职能与作用。
3.比较比例再保险与非比例再保险的不同。 4.再保险合同有哪些形式。 5.自留额确定的依据是什么? 6.简述分出业务管理的原则。 7. 再保险市场的主体有哪些? 8.如何完善我国再保险市场。
第11章 保险营销与购买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保险营销的概念、特点及保险营销环境分析,掌握选择目标市场应考虑的因素及可供选择的目标市场策略;掌握保险营销渠道及其种类、直接营销渠道和间接营销渠道的利弊以及保险的基本购买原则。了解保险营销管理的程序、选择目标市场的过程;了解制定保险企业的竞争策略需要考虑的因素;了解保险营销渠道的选择和如何选择保险中介人。
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掌握保险营销的概念、特点、保险营销环境及保险的基本购买原则。 主要内容:保险营销的概念、特点及保险营销环境分析,保险目标市场、营销渠道及保险的基本购买原则。 学时:5
第11章 保险营销与购买
11.1保险营销概述 11.2保险营销策略 11.3保险营销渠道 11.4保险的购买 思考题:
1.什么是保险营销? 保险营销具有哪些特点? 2.请分析保险营销环境对保险营销策略的影响。 3.什么是保险市场细分?如何选择目标市场? 4.请比较险种不同生命周期的营销策略。 5.如何理解竞争地位与竞争策略的关系?
6.请比较直接营销渠道和间接营销渠道的优势。 7.保险的基本购买原则有哪些?
第12章 保险经营效益及经营风险防范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保险经营效益的概念、提高保险经营效益的途径以及衡量保险经营效益的技术指标;掌握保险经营风险的特征、类型以及风险防范方法。 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掌握保险经营效益的概念、提高保险经营效益的途径以及衡量保险经营效益的技术指标,难点是保险风险防范方法。 主要内容:保险经营效益的概念、提高保险经营效益的途径以及衡量保险经营效益的技术指标;保险经营风险的特征、类型以及风险防范方法。 学时:5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第12章 保险经营效益及经营风险防范
12.1保险经营效益 12.2保险经营风险 12.3保险经营风险防范 思考题:
1.什么是保险经营效益?提高保险经营效益的途径有哪些? 2.衡量保险经营效益的技术指标有哪些? 3.简述保险经营风险的特征。 4.保险经营风险的类型有哪些? 5.如何防范保险经营风险
第13章 保险基金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保险基金与社会后备基金的关系、我国保险基金运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保险基金的分类及存在形态。掌握保险基金的性质与特征,掌握保险基金运用的方式。
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掌握保险基金的性质与特征,掌握保险基金运用的方式。 主要内容:保险基金与社会后备基金的关系、我国保险基金运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保险基金的分类及存在形态,保险基金的性质与特征,保险基金运用的方式。 学时:5
第13章 保险基金
13.1保险基金概述
13.2保险基金运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13.3我国保险公司的保险基金运用 思考题:
1、社会后备基金包括哪几种主要形式? 2、保险基金的特征有哪些?性质是什么? 3、按不同的标准对保险基金进行分类。 4、保险基金运用方式有哪些?
5、简述我国保险基金运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14章 保险监管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重点掌握保险监管的必要性、原则、目标、体系及方式。掌握保险机构监管、保险财务监管、保险业务经营及报表帐簿监管的主要要求,了解其他国家监管的要求及我国监管的情况。
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掌握保险监管的必要性、原则、目标、体系及方式。
主要内容:保险监管的必要性、原则、目标、体系及方式。保险机构监管、保险财务监管、保险业务经营及报表帐簿的监管。 学时:6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第14章 保险监管及立法
14.1保险监管概述
14.2保险监管的体系方式 14.3保险机构监管 14.4保险财务监管
14.5保险业务经营及报表帐薄的监管 14.6中国保险市场的完善 思考题:
1.为什么要进行保险监管?
2.保险监管有哪些原则?监管目标是什么? 3.简述保险监管体系构成。 4.保险监管方式有哪些?
5.保险公司整顿与接管有何不同?
6.为什么要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进行监管? 7.如何完善我国的保险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