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第2期外语学刊2002。№2
总第109期
FORElGN
L州GUAGE
REs】三ARCH
SerialNo109
翻译本质“二层次’’论
高
玉
(浙江师范大学,金华321004)
提要:从语言学的角度看,翻译既是技术问题,又是文化问题,这是两个不同的层面。在语言作为工具的层面上,翻译是技术问题;在语言作为思想或思维的层面上,翻译是文化问题。翻译在前一层面上可以“等值”或“等效”,在后一层面上则不可能“等值”或“等效”。
关键词:翻译;语言;文化;技术;等值;等效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02)02—0081—04
厂.Ⅵ文主要从语言学的角度论述翻译的本质。对面。在语言作为工具的层面上,翻译是技术问题;在语\二阀译的本质是什么?有不同的说法。泰特勒说:
言作为思想本体的层面上,翻译是文化问题。
有文化交流就有翻译。中国的翻译非常早,周代、“好的翻译应该是把原作的长处如此完备地移注入另就有很复杂的分工,负责对南方各地的翻译称为“象一种语言,以使译入语所属国家的本地人能明白地领胥”,负责北方的翻译称为“译”【5J。孔颖达对“译”的注悟,强烈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解是:“译,陈也,谓陈说外内之言。”¨,贾公彦的解释受的一样。”…巴尔胡达罗夫把翻译定义为“是把一种是:“译即易,谓换易言语使相解也。”u1在词源意义上,语言的言语产物(话语),在保持内容不变的情况下改翻译本质上是语言问题。中国古代最典型、最有代表变为另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2】。费道罗夫说:“翻译性的翻译是佛经翻译。在佛经翻译中,虽然道安和玄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奘等人已经深刻地认识到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问的统一中所业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题,比如道安提出“三不易”,其二为:“愚智天隔,圣人来。”¨’奈达的定义是:“翻译就是在译入语中再现与原叵阶;乃欲以千岁之上微言,传使合百王之下末俗,二语的讯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物。”H1还有很多,不逐一不易也。”【8’玄奘提出“五种不翻”【9】,这都涉及到翻译列举。这些定义虽然在具体观点上有很大的不同,但的深层的思想和文化问题,但总的来说,在中国古代观总括起来可以说就是:翻译本质上是语言形式的问题,念中,翻译从根本上是“名实”,即“词”与“物”的关系问它是不同语言之间的“等值”或“等效”转换,它要求内题,本质上是语言技术问题。两种文化思想之间的差容上的尽可能忠实与准确。从后面的分析我们将会看异似乎只是“名物不同”n01,“名实丧于不谨”n“,所以到,这些关于翻译本质的观点实际上是传统语言学的翻译就是通过甲种语言把乙种语言所包含的实在包括演绎结论。而且,从实践来看,这些定义与其说是一种物质实在与思想“实在”表达出来。道安的“五失本”和理论,还不如说是一种理想。我认为,翻译可以归结为法云、慧远、僧等人所斤斤计较的“文”“质”问题都充分语言问题,但绝不仅仅只是语言技巧问题,同时还是语说明了这一点。
言深层的思想思维和文化问题。语言既是工具,又是中国古代翻译思想的深层基础是中国传统的语言思想本体,这是两个不同的层面,相应地,翻译作为语工具观。在传统的语言工具观看来,一定思想和一定言问题也可以区分为两个层次,即技术层面和文化层
的物质一样是可以脱离具体的语言而存在的,所以思想
收稿日期:2001—02-22
・81
・
万
方数据
可以从一种语言转移到另一种语言中去而不失本真。在语言工具观看来,语言只是形式,是实在,即内容的外壳,而形式和内容是可以分离的。中国古代只承认与异域的语言形式之间的不同,而不承认不同民族思想思维之间的根本差别,(陆象山的话非常有代表性,他说:“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南海、北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上有圣人出焉,此
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下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1z’世界“心”“理”同一,差别只是“心”“理”
的表象和形式,所以翻译是技术或科学,它解决的是表层的问题,于思想文化的创造不具有根本性关联。)
语言是工具的观点在中国近代并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所以,中国近代的翻译观也没有大的变化。虽然中西从话语方式到思想思维到文化的巨大差异冲击了传统的翻译观。最早倡导向西方学习的王韬就以陆象山的理论为依据,认为中西文化并没有根本性的差异:“夫天道无私,终归乎一。由今日而观其分,则同而异;由他日而观其合,则异而同。……请一言以决之日,其道在同。”【l3】“天下之道,一而已矣。”【14】“天下之理一本散为万殊,万殊归于一本。”【l鄙根据这样一种观点,翻译其实是一种很简单的即“形而下”的技术性工作。
中国近代翻译虽然很繁荣,但从理论上对翻译本
质的深刻追问却很缺乏。被称为译学“第一”【l酣的严复也没有对翻译的概念进行限定。他的“译事三难:信、达、雅”¨7’确立了中国近现代翻译的基本准则,但并没有限定翻译本身。从他关于信达雅及其关系的论述中,我们还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窥测到他的翻译的基本观念。由于具体的翻译实践,严复意识到了中西语言之间存在着深刻的隔阂,并且正是这种隔阂造成了中西交流的困难,比如他说:“夫与华人言西治,常苦于难言其真。”【l引这已经深刻地触及到翻译的真谛。但总的来说,在翻译观上,严复坚信思想作为纯客观可以脱离语言而存在,坚信“等值”的存在,坚信翻译是一种语言技巧。他在《天演论》“自序”中说:“即至大义微言,古之人殚毕生之精力,以从事于一学。当其有得,藏之一心则为理,动之口舌、著之简策则为词。”【I"这是典型的传统的语言工具观,正是这种传统语言工具观决定了他的传统翻译观。他认为翻译是词句的问题,所以苦苦觅求词语,竟然到“一名之立,旬月踟蹰”啪’的地步。
在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上,特别是从语言的角度来理解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王国维是少有的先觉者,他认识到:“夫言语者,代表国民之思想者也,思想之精粗广狭,视言语之精粗广狭以为准,观其言语,而其国民之思想可知矣。”“言语者,思想之代表也,故新思想之输入,即新言语输入之意味也。”【211语言差异的深处是思想的差异,所以翻译绝不仅仅只是语言形式的问题,而且是语言的更深层的思维或思想的问题。所以“西洋之思想之不能骤输入我中国”,“即令一时输入,非与我中国固有之思想相化,决不能保其势力”o【223王国维
・82・
万
方数据深刻地认识到了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所造成的言说方式的根本性不同,翻译之难还不在于对两种语言所包含的思想文化的各自理解,而更在于二者之间的难以交流或转换。对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文化,“若译之为他国语,则他国语之与此语相当者,其意义不必若是之广,即令其意义等于此语,或广于此语,然其所得应用之处,不必尽同,故不贯串不统一之病,自不能免。而欲求其贯串统一,势不能不用意义更广之语,然语意愈广者,其语愈虚。于是古人之说之特质渐不可见,所存者其肤廓耳”。一言以蔽之,“中国语之不能译为外国语者,何可胜道!”∞1反过来也是如此,并不是所有的外国思想都可以用中文进行表达的。所以,翻译对于母语来说,与其说是“转换”,还不如说是创造。
可惜的是,王国维的翻译思想在当时并不是普遍的观点,并不被重视。所以,近代翻译的主体思想还是传统的,还是建立在传统语言工具观上的名实论、技术论,以为有一种可以脱离具体语言的纯粹的思想,翻译就是把这种抽象的思想用另一种语言具体地表达出来,以为有客观的“真”存在。翻译之所以没有达到“信”,是因为语言技术问题,是没有找到恰当的词语,是言说问题,即“达”和“雅”的问题,而不是思想文化本身的交流问题。马建忠曾提出所谓“善译”,要求原文与译文之间“而曾无毫发出入于其间”,“能使阅者所得之益与观原文无异”【24J。这可以说是完全不承认语言系统不同所造成的思想文化之间的差异。近代以来,翻、译史上长期关于译名、译音、意译、直译、可译与不可译等问题的争论都充分说明了近代翻译思想的传统性。
们绝不能否定翻译的名实性、技术性,但翻译不是单纯的名实问题、技术问题,在语言形式
的背后还隐藏着深刻的思想文化问题。这里,翻译本质最终归结为语言本质。语言的本质实际上构成了翻译的本质的基础。
什么是语言的本质?传统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类表达感情、交流思想的工具。而现代语言学则认为,语言不仅仅只是工具,同时还是思想本身。语言作为一个系统,它具有其内在的独立的功能。语言是人创造出来的,但语言一旦被创造出来,它就不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具有自足性。语言是人类思想文化的家园,它维系着人类的文明,使人类文化不断繁衍并向着更高的方向发展。语言是积累的,延续的,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漫长的生命历程,作为个体的人和作为集体的群体在它面前实在是短暂的、部分的、些微的,所以,语言作为系统,作为一种强大的历史力量从根本上决定了作为个体的人的思想思维与文化。不是人控制语言,而是语言控制人。人以语言为家,人就是栖居在语言的家中。现代语言哲学已经充分证明,术语、概念、范畴,话语方式本身就是思想,概念即思想、思维,思想思维亦即概念,二者一而二,二而一。没有赤裸裸的思想,思想是与语言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思维的过程、思想的过程也即语言的过程,具体的思想是与具体的
语言相联系的,不同的语言体系、话语方式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想体系。绝不能否认语言的工具性,但也不能否认语言的思想性。我认为语言既是工具,又是思想本身,这是两个不同的层面,即工具的层面和思想的层面。语言在“形而下”的层次上是“器”,在“形而上”的层次上即“道”,“器亦道,道亦器”ⅢJ,二者是一体的。在日常生活领域,在物质领域,语言主要是工具;
在文化哲学领域,语言主要是思想。在工具的层面上,
世界上不同语言之间没有本质的差别,可以互相转换、翻译;在思想的层面上,各种不同体系的语言有着根本的不同,在这一层面上,语言之间不能转换,翻译具有
巨大的局限。
根据现代语言学的观念来重新审视翻译,我们发现,翻译并不是一个“元”性质,即不可再分的概念,翻译作为一个笼统的概念主要是外在表象上的统一性,从内在即内容上,它可以作更进一步的剖析。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翻译其实也有一个层次的问题,一是技
术的层次,一是艺术的层次。在语言作为工具的层面
上,翻译作为一种语言活动是技术,是科学,有客观标准,比如英语中的“Sea”就是中文中的“海”,“Sun”就是“太阳”,“Moon”就是“月亮”等。在翻译中,语言在这一层次上不存在理解、诠释和解说的问题,大多数都可以进行对应转换。我们可以把“Sun”翻译为“太阳”,也可以把它翻译为“日”,但都不从根本上影响翻译的“等
值”性质。事实上,对于物质实在性的名词包括物质文
-化名词都可以作如是等值转换,一些比较固定的有规律可循的语言现象,比如语法也可以进行技术上的处理,达到“等效”翻译。“等值”和“等效”翻译并不是说
在两种语言中找对应的词和对应的语法,有没有相对
等的词并不从根本上影响“等值”或不“等值”,翻译中创造的新词也可以是“等值”和“等效”的,比如“麦克风”和“Microphone”就是等值的。这里,“麦克风”与其说是翻译还不如说是在固有的汉语中增加了一个新词,它和语言内部的词语增生没有本质的区别。翻译在语言工具性的层面上是技术,是科学,具有客观性,我把它称为“技术层次”或“科学层次”。而在语言作为思想思维的层面上,翻译作为一种语言活动是艺术,是文化。比如“科学”、“民主”、“理性”、“人权”等都是翻
译词汇,但“science”和“科学”、“democracy”和“民主”、
“rational”和“理性”、“humanfights”和“人权”是有很大的不同的,“science”、“humanrights”等在英语语境中,其意义是和英美人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思维方式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它的意义在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体系中才是完整的。在汉语语境中,人们总是按照汉字思维去理解“科学”、“民主”等,而不是按照英语思维去理解它们。所以,“科学”、“人权”等在汉语语境中,其意义就和汉民族的历史文化以及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
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就深深地打上了汉语思想的
烙印,要理解其涵义,必须把它放置到现代汉语体系中去才能把握。这不是创造一个新词的问题,不单单是
万
方数据一个语言活动,而从根本上是一种复杂的文化交流活动,它潜藏着复杂的思想思维衍变过程。
所以,在语言的思想层面上,翻译是文化,是艺术,具有创造性,我称之为“艺术层面”或“文化层面”。对于翻译的思想文化性质,近代翻译史上的著名人物如严复、鲁迅等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到。比如《天演论》“导言十三”“制私”中有这样一段译文:“李将军必取霸陵尉而杀之,可谓过矣。然以飞将威名,二千石之重,尉何物,乃以等闲视之,其憾之者犹人情也。”【2叫赫胥黎的《天演论》中怎么会有李广的掌故呢?这其实是严复的“换例译法”,以“李广霸陵尉事相类”。这种译法其实已经深刻地涉及到翻译中的文化问题。鲁迅主张“直
译”也是以一种文化观作为深层的理论基础的。中国
近现代翻译史上长期关于“可译与不可译”的争论都涉
及到翻译的文化本质问题。
现代译论则比较充分地证明了翻译的文化性质。奈达认为,单纯地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翻译是很不够的,“同任何一种作为语言学符号的语言打交道而不立即认识到它同整个文化情景的本质联系是决不可能的”【2"。当今国际译学界普遍认为:译学研究的方向,重点是文化研究,而不是语言转换研究;翻译是原作的改写和处理,是跨文化转换。㈣1语言不是思想的物质外壳,语言即思想文化本身。王佐良说:“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2引所以,当代中国翻译界非常强调翻译的文化交流性。王克非说:“翻译虽是两种语言文字的转换,但又决不仅仅是两种语言文字的转换,它代表了社会的交往、文化的沟通与互惠互促。”啪1关世杰说:“翻译不是电报码式的转换,而是沟通。实际上,称职的翻译不是词句转换的‘对号者’,而应是沟通者。”【3”蔡毅说:“把翻译的定义界定为话语的语际转变是片面的。”限’这些意见都是非常有道理的。
纵观中国近现代翻译理论史,我们看到,有人认为翻译是技术,有人认为翻译是艺术,有人强调翻译的科学性,有人强调翻译的思想文化性,这都没有错。技术、科学、艺术、思想文化都是翻译的特性。关键是这些特性是在什么层次上而言,它们的关系又是什么样的。我认为,过去关于翻译的一些迷误主要是在它的技术与艺术、科学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上的混乱。翻译既是技术又是艺术,既是科学又是文化,只是它们属于两个不同的层次,翻译作为技术和科学,主要是在物质的层次上,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翻译作为技术和科学主要是在语言作为工具的层面上而言。相对应,翻译作为艺术和文化,主要是在精神的层次上。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翻译作为艺术和文化主要是在语言作为思想的层面上而言。在技术层面上,翻译具有客观性,具有机械性,在这一层面上,翻译不仅可译,而且可以“等值”、“等效”,达到准确无误。在文化层面上,翻译具有创造性,同时又深深地受制于民族的传统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是一种有如艺术创作一样的复杂的文化活动。在这一层面上,翻译有不可译性。所谓“不可译性”,并不是绝对
・83・
地不能翻译,而是相对地不能翻译,就是翻译不是“等值”所操语言体系的‘偏见”,不可能是纯客观的。在这一层面
“等效”的,而具有诠释性,必然带有诠释者个人的理解和
上,翻译是跨文化的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泰特勒.《论翻译的原则》,引自沈苏儒《论信达雅—严复翻译理论研究》,商务印书馆,1998:120.[2]巴尔胡达罗夫.《语言与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1.[3]费道罗夫.《翻译理论概要》,中华书局,1955.
(4]奈达.《翻译理论与实践》,引自沈苏儒《论信达雅一严复翻译理论研究》,商务印书馆,1998:131.
[5]《礼记・王制》,原文:“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日象,西方曰狄辊,北方日译.”[6]孔颖达.《礼记正义》,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7]贾公彦.《J习礼义疏》,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
[8)道安.倜£诃钵罗若波罗蜜经钞序》,《全晋文》卷152,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关于“三不易”的诠释,可
参见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华书局,1955.
[9)周敦义.《翻译名义集序》,见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50.
[10]支谦.《法句经序》,《全唐文》卷986.关于作者及文章的考证见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2:14—16.
[11]僧睿.《大品经序》.
[12]杨简.《象山先生行状》,《陆九渊集》卷33,中华书局,1980:388.[13]王韬.《漫游随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100.
[14]王韬.《原道》,《搜园文录外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35.
(15]王韬.《哥伦布传赞》,《万国公报》第42卷,上海广学会刊印.
[163参见蔡元培.《五十年来中国之哲学》,《蔡元培选集》上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71.又参见李泽厚《论严复》,纯严
复与严译名著》,商务印书馆,1982:128.
[17J620]严复.《天演论・译例言》,王械编俨复集》第五册,中华书局,1986:132l、1322.(18)严复.《论世变之亟》,王杖编俨复集》第一册,中华书局,1986:2.
[19]严复.《天演论・自序》,王杖编《严复集》第五册,中华书局,1986:1319.
[21]王国维.《论新学语之输入》,《王国维文集》第三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40、41.[22)王国维.《论近年之学术界》,《王国维文集》第三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r7:39.
[23]王国维.《书辜氏汤生英译(中庸)后》,《王国维文集》第三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r7:46、47.
(24)马建忠。《拟设翻译书院议》,《适可斋记言》卷4,傈西学议一冯桂芬、马建忠集》,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225.
[25]《河南程氏遗书》卷1,《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4.
(26]严复.《天演论・导言十三・制私》,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严复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38.(27]转引自沈苏儒《论信达雅一严复翻译理论研究》,商务印书馆,1998:164.
[28]参见赵家琏.《当代Ai-'T哮派简介》,《中国翻译》,1996(5).
(29]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翻译通讯》,1984(1).(30]王克非.《论翻译研究之分类》,《翻译通讯》,199r7(1).[31]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50.
(32]蔡毅.《关于国外翻译理论的三大核心概念一翻译的实质、可译性和等值》,《中国翻译》,1995(6).
【责任编辑:王松鹤】
・84・
万
方数据
翻译本质"二层次"论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高玉
浙江师范大学,金华,321004外语学刊
FOREIGN LANGUAGES RESEARCH2002(2)5次
参考文献(32条)
1. 泰特勒 论翻译的原则 19982. 巴尔胡达罗夫 语言与翻译 19853. 费道罗夫 翻译理论概要 19554. 奈达 翻译理论与实践 19985. ,原文6. 孔颖达 礼记正义 19807. 贾公彦 周礼义疏 1980
8. 道安 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钞序 19559. 周敦义 翻译名义集序 1984
10. 支谦.,卷986.关于作者及文章的考证见陈福康 199211. 僧睿 大品经序
12. 杨简 像山先生行状 198013. 王韬 漫游随录 198214. 王韬 原道 199815. 王韬 哥伦布传赞
16. 蔡元培 五十年来中国之哲学 199317. 李泽厚 论严复 198218. 严复 天演论 198619. 严复 论世变之亟 198620. 严复 天演论 1986
21. 王国维 论新学语之输入 199722. 王国维 论近年之学术界 199723. 王国维 书辜氏汤生英译后 199724. 马建忠 拟设翻译书院议 199425. 《河南程氏遗书》卷1 198126. 严复 天演论·导言十三·制私 199627. 沈苏儒 论信达雅-严复翻译理论研究 199828. 赵家璡 当代翻译学派简介 1996(05)29. 王佐良 翻译中的文化比较 1984(01)30. 王克非 论翻译研究之分类 1997(01)31. 关世杰 跨文化交流学 1995
32. 蔡毅 关于国外翻译理论的三大核心概念-翻译的实质、可译性和等值 1995(06)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王妍 关于翻译本质的认识[期刊论文]-科技信息2009(10)2. 杨雅洁 翻译本质新论[期刊论文]-法制与社会2009(18)3. 张高锋. 任君 谈翻译与再创作[期刊论文]-社科纵横2006,21(7)4. 刘典忠 从关联理论角度看翻译的本质[期刊论文]-考试周刊2007(44)
5. 陈大亮. CHEN Da-liang 翻译本质的形而上反思[期刊论文]-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14(1)6. 司显柱 译作一定要忠实原作吗?--翻译本质的再认识[期刊论文]-上海科技翻译2002(4)
7. 杨自俭. YANG Zi-jian 对翻译本质属性的认识——《自由派翻译传统研究》序[期刊论文]-上海翻译2008(1)8. 杨海青 浅谈交际中的语境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学位论文]20079. 陈盛荣 论语境与话语交际的关系[学位论文]2005
10. 魏欣欣. 林大津. WEI Xin-xin. LIN Da-jin "翻译的本质是再叙事"——Mona Baker讲座题解及其他[期刊论文]-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10(6)
引证文献(5条)
1. 居丽萍 关于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再创造"问题[期刊论文]-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4)2. 原莉 "用+名词"结构的俄译[期刊论文]-中国科技博览 2010(9)
3. 梁淑梅. 吴伟根 林业文献英译现状与对策研究[期刊论文]-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4. 梁淑梅. 吴伟根 论翻译标准"信"与林业文献英译现状[期刊论文]-鸡西大学学报 2009(2)5. 朱德芬 论翻译的本质[期刊论文]-文教资料 2008(23)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wyxk200202017.aspx
2002年第2期外语学刊2002。№2
总第109期
FORElGN
L州GUAGE
REs】三ARCH
SerialNo109
翻译本质“二层次’’论
高
玉
(浙江师范大学,金华321004)
提要:从语言学的角度看,翻译既是技术问题,又是文化问题,这是两个不同的层面。在语言作为工具的层面上,翻译是技术问题;在语言作为思想或思维的层面上,翻译是文化问题。翻译在前一层面上可以“等值”或“等效”,在后一层面上则不可能“等值”或“等效”。
关键词:翻译;语言;文化;技术;等值;等效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02)02—0081—04
厂.Ⅵ文主要从语言学的角度论述翻译的本质。对面。在语言作为工具的层面上,翻译是技术问题;在语\二阀译的本质是什么?有不同的说法。泰特勒说:
言作为思想本体的层面上,翻译是文化问题。
有文化交流就有翻译。中国的翻译非常早,周代、“好的翻译应该是把原作的长处如此完备地移注入另就有很复杂的分工,负责对南方各地的翻译称为“象一种语言,以使译入语所属国家的本地人能明白地领胥”,负责北方的翻译称为“译”【5J。孔颖达对“译”的注悟,强烈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解是:“译,陈也,谓陈说外内之言。”¨,贾公彦的解释受的一样。”…巴尔胡达罗夫把翻译定义为“是把一种是:“译即易,谓换易言语使相解也。”u1在词源意义上,语言的言语产物(话语),在保持内容不变的情况下改翻译本质上是语言问题。中国古代最典型、最有代表变为另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2】。费道罗夫说:“翻译性的翻译是佛经翻译。在佛经翻译中,虽然道安和玄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奘等人已经深刻地认识到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问的统一中所业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题,比如道安提出“三不易”,其二为:“愚智天隔,圣人来。”¨’奈达的定义是:“翻译就是在译入语中再现与原叵阶;乃欲以千岁之上微言,传使合百王之下末俗,二语的讯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物。”H1还有很多,不逐一不易也。”【8’玄奘提出“五种不翻”【9】,这都涉及到翻译列举。这些定义虽然在具体观点上有很大的不同,但的深层的思想和文化问题,但总的来说,在中国古代观总括起来可以说就是:翻译本质上是语言形式的问题,念中,翻译从根本上是“名实”,即“词”与“物”的关系问它是不同语言之间的“等值”或“等效”转换,它要求内题,本质上是语言技术问题。两种文化思想之间的差容上的尽可能忠实与准确。从后面的分析我们将会看异似乎只是“名物不同”n01,“名实丧于不谨”n“,所以到,这些关于翻译本质的观点实际上是传统语言学的翻译就是通过甲种语言把乙种语言所包含的实在包括演绎结论。而且,从实践来看,这些定义与其说是一种物质实在与思想“实在”表达出来。道安的“五失本”和理论,还不如说是一种理想。我认为,翻译可以归结为法云、慧远、僧等人所斤斤计较的“文”“质”问题都充分语言问题,但绝不仅仅只是语言技巧问题,同时还是语说明了这一点。
言深层的思想思维和文化问题。语言既是工具,又是中国古代翻译思想的深层基础是中国传统的语言思想本体,这是两个不同的层面,相应地,翻译作为语工具观。在传统的语言工具观看来,一定思想和一定言问题也可以区分为两个层次,即技术层面和文化层
的物质一样是可以脱离具体的语言而存在的,所以思想
收稿日期:2001—02-22
・81
・
万
方数据
可以从一种语言转移到另一种语言中去而不失本真。在语言工具观看来,语言只是形式,是实在,即内容的外壳,而形式和内容是可以分离的。中国古代只承认与异域的语言形式之间的不同,而不承认不同民族思想思维之间的根本差别,(陆象山的话非常有代表性,他说:“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南海、北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上有圣人出焉,此
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下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1z’世界“心”“理”同一,差别只是“心”“理”
的表象和形式,所以翻译是技术或科学,它解决的是表层的问题,于思想文化的创造不具有根本性关联。)
语言是工具的观点在中国近代并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所以,中国近代的翻译观也没有大的变化。虽然中西从话语方式到思想思维到文化的巨大差异冲击了传统的翻译观。最早倡导向西方学习的王韬就以陆象山的理论为依据,认为中西文化并没有根本性的差异:“夫天道无私,终归乎一。由今日而观其分,则同而异;由他日而观其合,则异而同。……请一言以决之日,其道在同。”【l3】“天下之道,一而已矣。”【14】“天下之理一本散为万殊,万殊归于一本。”【l鄙根据这样一种观点,翻译其实是一种很简单的即“形而下”的技术性工作。
中国近代翻译虽然很繁荣,但从理论上对翻译本
质的深刻追问却很缺乏。被称为译学“第一”【l酣的严复也没有对翻译的概念进行限定。他的“译事三难:信、达、雅”¨7’确立了中国近现代翻译的基本准则,但并没有限定翻译本身。从他关于信达雅及其关系的论述中,我们还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窥测到他的翻译的基本观念。由于具体的翻译实践,严复意识到了中西语言之间存在着深刻的隔阂,并且正是这种隔阂造成了中西交流的困难,比如他说:“夫与华人言西治,常苦于难言其真。”【l引这已经深刻地触及到翻译的真谛。但总的来说,在翻译观上,严复坚信思想作为纯客观可以脱离语言而存在,坚信“等值”的存在,坚信翻译是一种语言技巧。他在《天演论》“自序”中说:“即至大义微言,古之人殚毕生之精力,以从事于一学。当其有得,藏之一心则为理,动之口舌、著之简策则为词。”【I"这是典型的传统的语言工具观,正是这种传统语言工具观决定了他的传统翻译观。他认为翻译是词句的问题,所以苦苦觅求词语,竟然到“一名之立,旬月踟蹰”啪’的地步。
在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上,特别是从语言的角度来理解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王国维是少有的先觉者,他认识到:“夫言语者,代表国民之思想者也,思想之精粗广狭,视言语之精粗广狭以为准,观其言语,而其国民之思想可知矣。”“言语者,思想之代表也,故新思想之输入,即新言语输入之意味也。”【211语言差异的深处是思想的差异,所以翻译绝不仅仅只是语言形式的问题,而且是语言的更深层的思维或思想的问题。所以“西洋之思想之不能骤输入我中国”,“即令一时输入,非与我中国固有之思想相化,决不能保其势力”o【223王国维
・82・
万
方数据深刻地认识到了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所造成的言说方式的根本性不同,翻译之难还不在于对两种语言所包含的思想文化的各自理解,而更在于二者之间的难以交流或转换。对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文化,“若译之为他国语,则他国语之与此语相当者,其意义不必若是之广,即令其意义等于此语,或广于此语,然其所得应用之处,不必尽同,故不贯串不统一之病,自不能免。而欲求其贯串统一,势不能不用意义更广之语,然语意愈广者,其语愈虚。于是古人之说之特质渐不可见,所存者其肤廓耳”。一言以蔽之,“中国语之不能译为外国语者,何可胜道!”∞1反过来也是如此,并不是所有的外国思想都可以用中文进行表达的。所以,翻译对于母语来说,与其说是“转换”,还不如说是创造。
可惜的是,王国维的翻译思想在当时并不是普遍的观点,并不被重视。所以,近代翻译的主体思想还是传统的,还是建立在传统语言工具观上的名实论、技术论,以为有一种可以脱离具体语言的纯粹的思想,翻译就是把这种抽象的思想用另一种语言具体地表达出来,以为有客观的“真”存在。翻译之所以没有达到“信”,是因为语言技术问题,是没有找到恰当的词语,是言说问题,即“达”和“雅”的问题,而不是思想文化本身的交流问题。马建忠曾提出所谓“善译”,要求原文与译文之间“而曾无毫发出入于其间”,“能使阅者所得之益与观原文无异”【24J。这可以说是完全不承认语言系统不同所造成的思想文化之间的差异。近代以来,翻、译史上长期关于译名、译音、意译、直译、可译与不可译等问题的争论都充分说明了近代翻译思想的传统性。
们绝不能否定翻译的名实性、技术性,但翻译不是单纯的名实问题、技术问题,在语言形式
的背后还隐藏着深刻的思想文化问题。这里,翻译本质最终归结为语言本质。语言的本质实际上构成了翻译的本质的基础。
什么是语言的本质?传统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类表达感情、交流思想的工具。而现代语言学则认为,语言不仅仅只是工具,同时还是思想本身。语言作为一个系统,它具有其内在的独立的功能。语言是人创造出来的,但语言一旦被创造出来,它就不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具有自足性。语言是人类思想文化的家园,它维系着人类的文明,使人类文化不断繁衍并向着更高的方向发展。语言是积累的,延续的,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漫长的生命历程,作为个体的人和作为集体的群体在它面前实在是短暂的、部分的、些微的,所以,语言作为系统,作为一种强大的历史力量从根本上决定了作为个体的人的思想思维与文化。不是人控制语言,而是语言控制人。人以语言为家,人就是栖居在语言的家中。现代语言哲学已经充分证明,术语、概念、范畴,话语方式本身就是思想,概念即思想、思维,思想思维亦即概念,二者一而二,二而一。没有赤裸裸的思想,思想是与语言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思维的过程、思想的过程也即语言的过程,具体的思想是与具体的
语言相联系的,不同的语言体系、话语方式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想体系。绝不能否认语言的工具性,但也不能否认语言的思想性。我认为语言既是工具,又是思想本身,这是两个不同的层面,即工具的层面和思想的层面。语言在“形而下”的层次上是“器”,在“形而上”的层次上即“道”,“器亦道,道亦器”ⅢJ,二者是一体的。在日常生活领域,在物质领域,语言主要是工具;
在文化哲学领域,语言主要是思想。在工具的层面上,
世界上不同语言之间没有本质的差别,可以互相转换、翻译;在思想的层面上,各种不同体系的语言有着根本的不同,在这一层面上,语言之间不能转换,翻译具有
巨大的局限。
根据现代语言学的观念来重新审视翻译,我们发现,翻译并不是一个“元”性质,即不可再分的概念,翻译作为一个笼统的概念主要是外在表象上的统一性,从内在即内容上,它可以作更进一步的剖析。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翻译其实也有一个层次的问题,一是技
术的层次,一是艺术的层次。在语言作为工具的层面
上,翻译作为一种语言活动是技术,是科学,有客观标准,比如英语中的“Sea”就是中文中的“海”,“Sun”就是“太阳”,“Moon”就是“月亮”等。在翻译中,语言在这一层次上不存在理解、诠释和解说的问题,大多数都可以进行对应转换。我们可以把“Sun”翻译为“太阳”,也可以把它翻译为“日”,但都不从根本上影响翻译的“等
值”性质。事实上,对于物质实在性的名词包括物质文
-化名词都可以作如是等值转换,一些比较固定的有规律可循的语言现象,比如语法也可以进行技术上的处理,达到“等效”翻译。“等值”和“等效”翻译并不是说
在两种语言中找对应的词和对应的语法,有没有相对
等的词并不从根本上影响“等值”或不“等值”,翻译中创造的新词也可以是“等值”和“等效”的,比如“麦克风”和“Microphone”就是等值的。这里,“麦克风”与其说是翻译还不如说是在固有的汉语中增加了一个新词,它和语言内部的词语增生没有本质的区别。翻译在语言工具性的层面上是技术,是科学,具有客观性,我把它称为“技术层次”或“科学层次”。而在语言作为思想思维的层面上,翻译作为一种语言活动是艺术,是文化。比如“科学”、“民主”、“理性”、“人权”等都是翻
译词汇,但“science”和“科学”、“democracy”和“民主”、
“rational”和“理性”、“humanfights”和“人权”是有很大的不同的,“science”、“humanrights”等在英语语境中,其意义是和英美人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思维方式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它的意义在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体系中才是完整的。在汉语语境中,人们总是按照汉字思维去理解“科学”、“民主”等,而不是按照英语思维去理解它们。所以,“科学”、“人权”等在汉语语境中,其意义就和汉民族的历史文化以及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
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就深深地打上了汉语思想的
烙印,要理解其涵义,必须把它放置到现代汉语体系中去才能把握。这不是创造一个新词的问题,不单单是
万
方数据一个语言活动,而从根本上是一种复杂的文化交流活动,它潜藏着复杂的思想思维衍变过程。
所以,在语言的思想层面上,翻译是文化,是艺术,具有创造性,我称之为“艺术层面”或“文化层面”。对于翻译的思想文化性质,近代翻译史上的著名人物如严复、鲁迅等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到。比如《天演论》“导言十三”“制私”中有这样一段译文:“李将军必取霸陵尉而杀之,可谓过矣。然以飞将威名,二千石之重,尉何物,乃以等闲视之,其憾之者犹人情也。”【2叫赫胥黎的《天演论》中怎么会有李广的掌故呢?这其实是严复的“换例译法”,以“李广霸陵尉事相类”。这种译法其实已经深刻地涉及到翻译中的文化问题。鲁迅主张“直
译”也是以一种文化观作为深层的理论基础的。中国
近现代翻译史上长期关于“可译与不可译”的争论都涉
及到翻译的文化本质问题。
现代译论则比较充分地证明了翻译的文化性质。奈达认为,单纯地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翻译是很不够的,“同任何一种作为语言学符号的语言打交道而不立即认识到它同整个文化情景的本质联系是决不可能的”【2"。当今国际译学界普遍认为:译学研究的方向,重点是文化研究,而不是语言转换研究;翻译是原作的改写和处理,是跨文化转换。㈣1语言不是思想的物质外壳,语言即思想文化本身。王佐良说:“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2引所以,当代中国翻译界非常强调翻译的文化交流性。王克非说:“翻译虽是两种语言文字的转换,但又决不仅仅是两种语言文字的转换,它代表了社会的交往、文化的沟通与互惠互促。”啪1关世杰说:“翻译不是电报码式的转换,而是沟通。实际上,称职的翻译不是词句转换的‘对号者’,而应是沟通者。”【3”蔡毅说:“把翻译的定义界定为话语的语际转变是片面的。”限’这些意见都是非常有道理的。
纵观中国近现代翻译理论史,我们看到,有人认为翻译是技术,有人认为翻译是艺术,有人强调翻译的科学性,有人强调翻译的思想文化性,这都没有错。技术、科学、艺术、思想文化都是翻译的特性。关键是这些特性是在什么层次上而言,它们的关系又是什么样的。我认为,过去关于翻译的一些迷误主要是在它的技术与艺术、科学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上的混乱。翻译既是技术又是艺术,既是科学又是文化,只是它们属于两个不同的层次,翻译作为技术和科学,主要是在物质的层次上,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翻译作为技术和科学主要是在语言作为工具的层面上而言。相对应,翻译作为艺术和文化,主要是在精神的层次上。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翻译作为艺术和文化主要是在语言作为思想的层面上而言。在技术层面上,翻译具有客观性,具有机械性,在这一层面上,翻译不仅可译,而且可以“等值”、“等效”,达到准确无误。在文化层面上,翻译具有创造性,同时又深深地受制于民族的传统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是一种有如艺术创作一样的复杂的文化活动。在这一层面上,翻译有不可译性。所谓“不可译性”,并不是绝对
・83・
地不能翻译,而是相对地不能翻译,就是翻译不是“等值”所操语言体系的‘偏见”,不可能是纯客观的。在这一层面
“等效”的,而具有诠释性,必然带有诠释者个人的理解和
上,翻译是跨文化的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泰特勒.《论翻译的原则》,引自沈苏儒《论信达雅—严复翻译理论研究》,商务印书馆,1998:120.[2]巴尔胡达罗夫.《语言与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1.[3]费道罗夫.《翻译理论概要》,中华书局,1955.
(4]奈达.《翻译理论与实践》,引自沈苏儒《论信达雅一严复翻译理论研究》,商务印书馆,1998:131.
[5]《礼记・王制》,原文:“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日象,西方曰狄辊,北方日译.”[6]孔颖达.《礼记正义》,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7]贾公彦.《J习礼义疏》,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
[8)道安.倜£诃钵罗若波罗蜜经钞序》,《全晋文》卷152,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关于“三不易”的诠释,可
参见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华书局,1955.
[9)周敦义.《翻译名义集序》,见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50.
[10]支谦.《法句经序》,《全唐文》卷986.关于作者及文章的考证见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2:14—16.
[11]僧睿.《大品经序》.
[12]杨简.《象山先生行状》,《陆九渊集》卷33,中华书局,1980:388.[13]王韬.《漫游随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100.
[14]王韬.《原道》,《搜园文录外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35.
(15]王韬.《哥伦布传赞》,《万国公报》第42卷,上海广学会刊印.
[163参见蔡元培.《五十年来中国之哲学》,《蔡元培选集》上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71.又参见李泽厚《论严复》,纯严
复与严译名著》,商务印书馆,1982:128.
[17J620]严复.《天演论・译例言》,王械编俨复集》第五册,中华书局,1986:132l、1322.(18)严复.《论世变之亟》,王杖编俨复集》第一册,中华书局,1986:2.
[19]严复.《天演论・自序》,王杖编《严复集》第五册,中华书局,1986:1319.
[21]王国维.《论新学语之输入》,《王国维文集》第三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40、41.[22)王国维.《论近年之学术界》,《王国维文集》第三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r7:39.
[23]王国维.《书辜氏汤生英译(中庸)后》,《王国维文集》第三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r7:46、47.
(24)马建忠。《拟设翻译书院议》,《适可斋记言》卷4,傈西学议一冯桂芬、马建忠集》,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225.
[25]《河南程氏遗书》卷1,《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4.
(26]严复.《天演论・导言十三・制私》,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严复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38.(27]转引自沈苏儒《论信达雅一严复翻译理论研究》,商务印书馆,1998:164.
[28]参见赵家琏.《当代Ai-'T哮派简介》,《中国翻译》,1996(5).
(29]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翻译通讯》,1984(1).(30]王克非.《论翻译研究之分类》,《翻译通讯》,199r7(1).[31]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50.
(32]蔡毅.《关于国外翻译理论的三大核心概念一翻译的实质、可译性和等值》,《中国翻译》,1995(6).
【责任编辑:王松鹤】
・84・
万
方数据
翻译本质"二层次"论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高玉
浙江师范大学,金华,321004外语学刊
FOREIGN LANGUAGES RESEARCH2002(2)5次
参考文献(32条)
1. 泰特勒 论翻译的原则 19982. 巴尔胡达罗夫 语言与翻译 19853. 费道罗夫 翻译理论概要 19554. 奈达 翻译理论与实践 19985. ,原文6. 孔颖达 礼记正义 19807. 贾公彦 周礼义疏 1980
8. 道安 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钞序 19559. 周敦义 翻译名义集序 1984
10. 支谦.,卷986.关于作者及文章的考证见陈福康 199211. 僧睿 大品经序
12. 杨简 像山先生行状 198013. 王韬 漫游随录 198214. 王韬 原道 199815. 王韬 哥伦布传赞
16. 蔡元培 五十年来中国之哲学 199317. 李泽厚 论严复 198218. 严复 天演论 198619. 严复 论世变之亟 198620. 严复 天演论 1986
21. 王国维 论新学语之输入 199722. 王国维 论近年之学术界 199723. 王国维 书辜氏汤生英译后 199724. 马建忠 拟设翻译书院议 199425. 《河南程氏遗书》卷1 198126. 严复 天演论·导言十三·制私 199627. 沈苏儒 论信达雅-严复翻译理论研究 199828. 赵家璡 当代翻译学派简介 1996(05)29. 王佐良 翻译中的文化比较 1984(01)30. 王克非 论翻译研究之分类 1997(01)31. 关世杰 跨文化交流学 1995
32. 蔡毅 关于国外翻译理论的三大核心概念-翻译的实质、可译性和等值 1995(06)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王妍 关于翻译本质的认识[期刊论文]-科技信息2009(10)2. 杨雅洁 翻译本质新论[期刊论文]-法制与社会2009(18)3. 张高锋. 任君 谈翻译与再创作[期刊论文]-社科纵横2006,21(7)4. 刘典忠 从关联理论角度看翻译的本质[期刊论文]-考试周刊2007(44)
5. 陈大亮. CHEN Da-liang 翻译本质的形而上反思[期刊论文]-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14(1)6. 司显柱 译作一定要忠实原作吗?--翻译本质的再认识[期刊论文]-上海科技翻译2002(4)
7. 杨自俭. YANG Zi-jian 对翻译本质属性的认识——《自由派翻译传统研究》序[期刊论文]-上海翻译2008(1)8. 杨海青 浅谈交际中的语境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学位论文]20079. 陈盛荣 论语境与话语交际的关系[学位论文]2005
10. 魏欣欣. 林大津. WEI Xin-xin. LIN Da-jin "翻译的本质是再叙事"——Mona Baker讲座题解及其他[期刊论文]-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10(6)
引证文献(5条)
1. 居丽萍 关于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再创造"问题[期刊论文]-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4)2. 原莉 "用+名词"结构的俄译[期刊论文]-中国科技博览 2010(9)
3. 梁淑梅. 吴伟根 林业文献英译现状与对策研究[期刊论文]-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4. 梁淑梅. 吴伟根 论翻译标准"信"与林业文献英译现状[期刊论文]-鸡西大学学报 2009(2)5. 朱德芬 论翻译的本质[期刊论文]-文教资料 2008(23)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wyxk200202017.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