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中小企业成功的奥秘及启示
在德国,超级跨国大企业名闻遐迩,但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势头敢与大企业相匹敌,中小企业已占德国企业总数的98%以上,中小企业的产品要占德国产品的7O%至90%的市场份额,德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很大一部分是由它们创造的,它们创造了全部德国利税的50%,雇佣了全部职工的三分之二以上,培训了全部学员工的80%,占整个国民经济总值的40%,即使在金融风波欧元动荡期间仍保持稳定发展,新建企业超过破产企业,中小企业对德国经济贡献实在功不可没。
一、奥秘
(一)市场营销国际化是成功的途径
由于规模较小,所以中小企业在规模上不占优势。为避免与大企业发生正面冲突,德国中小企业通常将自己的资源集中于一个非常狭窄的市场缝隙中,从事专业化生产。然后,力争在那一特定的市场缝隙中坐上头一把交椅,从生产角度讲,它不分散自己的力量,然而在销售方面,它们却四面出击,开展国际化的营销和销售,它们认为,只有市场营销国际化,才能使企业有赖以生存的空间。德国中小企业市场营销国际化过程开始于本世纪5O年代。时至今日,那些成功的中小企业平均每家拥有9.6个国外分支机构。与世界其他国家同样规模的企业相比,这个数字是非常大的。在国外市场建立自己的分支机构(一般是销售和服务机构),这是德国中小企业的特色。德国成功的中小企业9O%以上在美国市场上有自己的分支机构,一半以上在日本建立了自己的全国性服务网络。这种现象在其他国家的中小企业中是没有的。
(二)科技先导是成功的关键
实行科技兴业在德国已经是大多数中小企业成功的关键。
为了增加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准,德国教科研技部设立“小型企业参与基金”,每年提供约6亿马克(约占科研促进总额36%)促进中小企业实施技术革新计划,特别鼓励中小企业在加工技术、信息技术、材料研究、激光技术、生物技术和环保技术等领域进行研究和开发新产品,并为此提供优惠贷款。鼓励中小企业与科研机构进行科研合作和技术转让,如向中小企业提供科研人员或企业派人到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并为此提供科研津贴。联邦政府还为中小企业改善环境项目,如污水处理、空气净化、垃圾处理和节能等提供优惠贷款。德各州也通过技术咨询、推荐科技人员、提供科研津贴等促进中小企业的技术革新。为了保持优质,中小企业拥有超过一般水准、有事业心的职工创造的尖端技术成就,这些高新技术辅以服务客户精心琢磨的售后服务方案,往往是中小业成功合剂的配料。技术上的领先为中小企业的优质产品提供了保证。人均专利的拥有量一直是德国中小企业的优势,如CHINAMARXET事紧固技术、结构建筑构件系统的生产。人均拥有的专利数目是每百名职工达239件。
(三)敢于创业是成功的基石
德国中小企业多为家族式经营,一向具有很强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声望”,其企业在历史上富有传统的自强、自立、冒险和奋进精神,使德国获得“创业之国”的美称。中小企业是德国这个创业者之国的天之骄子。这些不声不响的获胜者,诀窍常常简单得令人惊讶:“敢于创业,在世界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例如和来公司(MATT)生产口琴和手风琴,占世界市场份额的85%,阿诺尔德和里希特公司生产的35毫米电影摄影机,占世界市场份额的70%,梅尔克林公司生产的模型火车,占世界市场份额的55%。而只有1o名职工的卡尔·耶格尔公司,生产的香柱、香棒占世界市场份额的70%。它们以灵活的经营策略和见缝插针的竞争力克服经济萧条的压力,这是有活力的中小企业的标志。有自信,合的中小企业家的一句口号叫做“不是大的打败小的”,而是“快的打败慢的”。当别人在经济萧条中坐等良机时,中小企业已经作出了投资决策。据统计,德国每年建立的新企业大约有45万家,关闭大约34万家,有11万余家企业在竞争中扎下了根,其中大部分是中小企业。在更新换代的德国中小企业中,已经扎根的中小企业比以往更年轻化、专业化,大多是行家里手,他们较为开放,较少抠框框,肯动脑筋,较具现代技术和管理经验。他们比过去更积极参与国际市场活动,千方百计占取国际市场份额。
(四)职业培训是成功的条件
德国的教育制度(包括正规教育制度和非正规教育制度)对青年就业者提出了严格要求,它不仅要求就业者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训练,而且还需要就业者接受专门职业教育培训,否则,就很难找到就业岗位。学历(包括职业教育培训的经历)越高的人越容易找到好的工作(如经营管理、研究开发、教学咨询等),获取高的收入,否则,不仅收人较低而且找工作都很困难。德国中小企业着力于增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适应性和快速反应,以跟上瞬息万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与产品结构的变化。德国中小企业更为重视经理与职工的素质和对经理、职工的再培训、再教育,德国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参与经济、技术、财政和企业管理等方面的职业培训,并为此提供补贴。为鼓励中小企业参加职业培训,以适应迅速变化的经济形势,提高企业竞争力,德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特别是新成立的中小企业的领导参加职业培训和各种讲座提供高补贴。
(五)政策措施是成功的保障
国家是中小企业政策的制定者,联合会和协会是中小企业的最重要的服务机构。首先,中小企业政策在德国极受重视。联邦政府不久前提出了专门为中小企业释放新的增长力的投资和工作岗位的行动纲领。联邦和各州提出了扶持中小企业大约600项措施,同时还制定了财政金融政策,主要有一般性财政援助,促进研究并发放贷款、改善地区经济结构补贴、改善环境优惠政策、职业教育资助贷款,促进咨询补贴、新建企业资助等七大类。分别由政府有关部门和银行、信贷机构专门负责直接兑现。德国政府还通过制定《反对限制竞争法》,建立执法机构等,为中小企业自由发展创造公平条件,增强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竞争的能力。第二,支持中小企业到国外参展。联邦政府认为,到国外参展是扩大企业影响和产品出口的重要渠道。由子中小企业到国外参展,从人员、经验到经费都有一定的困难,联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措施: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联邦经济部和德经济展览委员会合作组织企业到国外参展;德驻外使团为参展企业做协助工作;给新联邦州和参展企业提供辛钡占。德企业到国外参加欧盟联合展览。还可向欧盟申请补贴。德各州也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到国外参展。第三,促进中小企业产品出口。德国是世界第二大出口国,,/3的工作岗位直接或间接依赖于出口,中小企业在德出口经济中的作用十分重要。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出口,采取的措施有:改善出口咨询服务,并为中小企业的出口咨询提供补贴;为中小企业提供优惠的短期和中长期出口信贷以及出口信贷担保。
二、几点启示与思考
1.经济繁荣与公平竞争
德国的发展实践证明,繁荣来自于竞争,而促进国家繁荣的主要途径就是要反对限制竞争。这一点是德国整个宏观经济制度建立的基点,也是德国制定法律与经济的核心。德国在这方面的经验对我国具有很重要的启发意义:国有企业应尽快走出保护的“风雨伞”,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则需要进一步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增强与国有企业公平竞争的能力。要从法律制度上确定企业之间公平竞争、反对限制竞争的原则,并通过各项具体的经济政策得到落实。
2.营造环境与优化服务
德国的经验表明,为使中小企业发展有一个宽松的环境,政府是制定政策的:制定经济政策、社会发展政策、税收政策等等;政府是创建体制的:竞争体制;政府是实施一系列措施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措施;政府是维护秩序的:经济监督、行业监督、法制监督。简而言之,政府利用取得的税收收人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地为中小企业提供多种服务。
3.教育制度与经济发展
我国的教育制度没有与经济发展很好地联系起来,没有同人们就业、收人因素联系起来,从而出现了人才浪费、人才流失的极不正常现象,长期下去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是极其不利的。改变这种状况的思路主要有3点:一是把教育制度与经济制度相结合,把人们接受教育的程度与人们的就业选择、收入分配相联系,鼓励人们积极上进、多学知识;二是完善教育体系,在发展正规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并逐步把职业教育或职业培训作为人们就业选择的基本条件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提高我国企业职工的专业水平;三是进一步加强与巩固国民强制性义务教育的年限;四是增加教育投资,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提供资金保证。
(文章来源:德语空间)
德国中小企业成功的奥秘及启示
在德国,超级跨国大企业名闻遐迩,但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势头敢与大企业相匹敌,中小企业已占德国企业总数的98%以上,中小企业的产品要占德国产品的7O%至90%的市场份额,德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很大一部分是由它们创造的,它们创造了全部德国利税的50%,雇佣了全部职工的三分之二以上,培训了全部学员工的80%,占整个国民经济总值的40%,即使在金融风波欧元动荡期间仍保持稳定发展,新建企业超过破产企业,中小企业对德国经济贡献实在功不可没。
一、奥秘
(一)市场营销国际化是成功的途径
由于规模较小,所以中小企业在规模上不占优势。为避免与大企业发生正面冲突,德国中小企业通常将自己的资源集中于一个非常狭窄的市场缝隙中,从事专业化生产。然后,力争在那一特定的市场缝隙中坐上头一把交椅,从生产角度讲,它不分散自己的力量,然而在销售方面,它们却四面出击,开展国际化的营销和销售,它们认为,只有市场营销国际化,才能使企业有赖以生存的空间。德国中小企业市场营销国际化过程开始于本世纪5O年代。时至今日,那些成功的中小企业平均每家拥有9.6个国外分支机构。与世界其他国家同样规模的企业相比,这个数字是非常大的。在国外市场建立自己的分支机构(一般是销售和服务机构),这是德国中小企业的特色。德国成功的中小企业9O%以上在美国市场上有自己的分支机构,一半以上在日本建立了自己的全国性服务网络。这种现象在其他国家的中小企业中是没有的。
(二)科技先导是成功的关键
实行科技兴业在德国已经是大多数中小企业成功的关键。
为了增加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准,德国教科研技部设立“小型企业参与基金”,每年提供约6亿马克(约占科研促进总额36%)促进中小企业实施技术革新计划,特别鼓励中小企业在加工技术、信息技术、材料研究、激光技术、生物技术和环保技术等领域进行研究和开发新产品,并为此提供优惠贷款。鼓励中小企业与科研机构进行科研合作和技术转让,如向中小企业提供科研人员或企业派人到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并为此提供科研津贴。联邦政府还为中小企业改善环境项目,如污水处理、空气净化、垃圾处理和节能等提供优惠贷款。德各州也通过技术咨询、推荐科技人员、提供科研津贴等促进中小企业的技术革新。为了保持优质,中小企业拥有超过一般水准、有事业心的职工创造的尖端技术成就,这些高新技术辅以服务客户精心琢磨的售后服务方案,往往是中小业成功合剂的配料。技术上的领先为中小企业的优质产品提供了保证。人均专利的拥有量一直是德国中小企业的优势,如CHINAMARXET事紧固技术、结构建筑构件系统的生产。人均拥有的专利数目是每百名职工达239件。
(三)敢于创业是成功的基石
德国中小企业多为家族式经营,一向具有很强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声望”,其企业在历史上富有传统的自强、自立、冒险和奋进精神,使德国获得“创业之国”的美称。中小企业是德国这个创业者之国的天之骄子。这些不声不响的获胜者,诀窍常常简单得令人惊讶:“敢于创业,在世界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例如和来公司(MATT)生产口琴和手风琴,占世界市场份额的85%,阿诺尔德和里希特公司生产的35毫米电影摄影机,占世界市场份额的70%,梅尔克林公司生产的模型火车,占世界市场份额的55%。而只有1o名职工的卡尔·耶格尔公司,生产的香柱、香棒占世界市场份额的70%。它们以灵活的经营策略和见缝插针的竞争力克服经济萧条的压力,这是有活力的中小企业的标志。有自信,合的中小企业家的一句口号叫做“不是大的打败小的”,而是“快的打败慢的”。当别人在经济萧条中坐等良机时,中小企业已经作出了投资决策。据统计,德国每年建立的新企业大约有45万家,关闭大约34万家,有11万余家企业在竞争中扎下了根,其中大部分是中小企业。在更新换代的德国中小企业中,已经扎根的中小企业比以往更年轻化、专业化,大多是行家里手,他们较为开放,较少抠框框,肯动脑筋,较具现代技术和管理经验。他们比过去更积极参与国际市场活动,千方百计占取国际市场份额。
(四)职业培训是成功的条件
德国的教育制度(包括正规教育制度和非正规教育制度)对青年就业者提出了严格要求,它不仅要求就业者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训练,而且还需要就业者接受专门职业教育培训,否则,就很难找到就业岗位。学历(包括职业教育培训的经历)越高的人越容易找到好的工作(如经营管理、研究开发、教学咨询等),获取高的收入,否则,不仅收人较低而且找工作都很困难。德国中小企业着力于增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适应性和快速反应,以跟上瞬息万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与产品结构的变化。德国中小企业更为重视经理与职工的素质和对经理、职工的再培训、再教育,德国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参与经济、技术、财政和企业管理等方面的职业培训,并为此提供补贴。为鼓励中小企业参加职业培训,以适应迅速变化的经济形势,提高企业竞争力,德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特别是新成立的中小企业的领导参加职业培训和各种讲座提供高补贴。
(五)政策措施是成功的保障
国家是中小企业政策的制定者,联合会和协会是中小企业的最重要的服务机构。首先,中小企业政策在德国极受重视。联邦政府不久前提出了专门为中小企业释放新的增长力的投资和工作岗位的行动纲领。联邦和各州提出了扶持中小企业大约600项措施,同时还制定了财政金融政策,主要有一般性财政援助,促进研究并发放贷款、改善地区经济结构补贴、改善环境优惠政策、职业教育资助贷款,促进咨询补贴、新建企业资助等七大类。分别由政府有关部门和银行、信贷机构专门负责直接兑现。德国政府还通过制定《反对限制竞争法》,建立执法机构等,为中小企业自由发展创造公平条件,增强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竞争的能力。第二,支持中小企业到国外参展。联邦政府认为,到国外参展是扩大企业影响和产品出口的重要渠道。由子中小企业到国外参展,从人员、经验到经费都有一定的困难,联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措施: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联邦经济部和德经济展览委员会合作组织企业到国外参展;德驻外使团为参展企业做协助工作;给新联邦州和参展企业提供辛钡占。德企业到国外参加欧盟联合展览。还可向欧盟申请补贴。德各州也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到国外参展。第三,促进中小企业产品出口。德国是世界第二大出口国,,/3的工作岗位直接或间接依赖于出口,中小企业在德出口经济中的作用十分重要。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出口,采取的措施有:改善出口咨询服务,并为中小企业的出口咨询提供补贴;为中小企业提供优惠的短期和中长期出口信贷以及出口信贷担保。
二、几点启示与思考
1.经济繁荣与公平竞争
德国的发展实践证明,繁荣来自于竞争,而促进国家繁荣的主要途径就是要反对限制竞争。这一点是德国整个宏观经济制度建立的基点,也是德国制定法律与经济的核心。德国在这方面的经验对我国具有很重要的启发意义:国有企业应尽快走出保护的“风雨伞”,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则需要进一步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增强与国有企业公平竞争的能力。要从法律制度上确定企业之间公平竞争、反对限制竞争的原则,并通过各项具体的经济政策得到落实。
2.营造环境与优化服务
德国的经验表明,为使中小企业发展有一个宽松的环境,政府是制定政策的:制定经济政策、社会发展政策、税收政策等等;政府是创建体制的:竞争体制;政府是实施一系列措施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措施;政府是维护秩序的:经济监督、行业监督、法制监督。简而言之,政府利用取得的税收收人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地为中小企业提供多种服务。
3.教育制度与经济发展
我国的教育制度没有与经济发展很好地联系起来,没有同人们就业、收人因素联系起来,从而出现了人才浪费、人才流失的极不正常现象,长期下去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是极其不利的。改变这种状况的思路主要有3点:一是把教育制度与经济制度相结合,把人们接受教育的程度与人们的就业选择、收入分配相联系,鼓励人们积极上进、多学知识;二是完善教育体系,在发展正规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并逐步把职业教育或职业培训作为人们就业选择的基本条件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提高我国企业职工的专业水平;三是进一步加强与巩固国民强制性义务教育的年限;四是增加教育投资,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提供资金保证。
(文章来源:德语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