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个性化教育的困惑

作者:张萍

2008年05期

  老师:

  您好。现在我们都在倡导个性化教育,但对于个性化教育,我存有这样的一些困惑。

  我们知道,幼儿的个性表现在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言行中,而教师的儿童观、教育观决定了他是否能真正尊重儿童个性,让每个儿童感受到老师的爱心,享受到教育的快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到,“教师应面向全体幼儿,关注幼儿个体差异”,这里的“关注个体差异”应该也是个性化教育的一个层面,那么个性化教育应该是指对于那些比较个别的、很容易引起老师注意的个别孩子的教育,使他们能够富有个性地发展,还是指面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针对他们的能力、已有经验、学习方式和存在问题给予的教育呢?

  《纲要》中首先指出的是面向全体幼儿,那么我想个性化教育是不是就比较偏重于刚才提到的第二种情况。举个例子,我们在游戏区域中设置的玩具材料都是具有层次性的,用来满足不同水平和发展状况的幼儿操作的需要。对于一种材料,我们在制作和投放的过程中,把它分为难、一般、容易三个层次。一个幼儿,如果能够比较顺利地操作较难的层次,我们就知道他在这方面的能力是强的;如果能够比较顺利地操作中间的层次,我们就知道他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如果幼儿连操作材料的“容易”这一层次都有困难,我们就能够了解他在这方面(材料所要发展幼儿的能力)的能力可能还有待加强。那么能力强、能力一般、能力弱的这些幼儿实际上是三个群体,在这三个群体中,教师面对的依然是全体幼儿,只不过是把全班幼儿更加细化,然后在小群体中再关注个体。

  最近,我们班投放了一套塑料长条玩具,长条可以随意弯折,上面有小孔和突起,可以互相插起来,分正反面。我们班孩子都特别喜欢这个玩具,在经过几次对这个玩具的操作摆弄后,他们开始尝试着把突起和小孔插起来制作出一个大桃心。其中有一名幼儿,由于从小在家被大人过分包办代替,动作发展极度不协调,当他看到别人做出桃心时也想模仿着制作,可是他不知道需要把长条玩具弯起来再对上。他反复尝试了五六遍都失败了,于是他求助于我。我觉得作为教师不应该马上就去告诉他,而是应该支持他自主探索,便对他说:“你看看丹丹是怎么做的。”我帮助他向丹丹借来作品,引导他参照别人的作品模仿制作,他看后又尝试操作了几遍还是没有成功,又过来请我帮忙。这时我觉得还是不能直接就去帮助他,便告诉他:“你问问丹丹是怎么做的。”(借助同伴资源)丹丹向他介绍:“就是弯过来对在一起。”听完丹丹的介绍,他又开始尝试去弯玩具。大约尝试了二十多遍,都以失败告终,他再次向我求助。我想这时应该是介入到他探索中的时候了。我鼓励他再试试,终于有一次,他一只手把长条的一端弯过来了,我便帮助他把另一只手上的另一端也弯了过来,长条的两端终于都弯过来了。至此,他总算成功了吧。可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他虽然能够把玩具弯过来,可是没法跟别的小朋友一样把小孔对着突起插起来,他实际上分不清正反面。

  最后,那个孩子还是成功了。至于他是怎么突破了最后那个对于他来说的难点的,我不得而知,因为我被别的幼儿叫去解决其他的问题了。等我再次关注到他的时候,他已经很得意地拿着自己做的桃心欣赏了。通过这次观察,我还知道了这名幼儿是一个对问题很执著的孩子,并且勇于尝试,不怕失败。

  但是在孩子自主解决问题这一关键环节,他又经历了怎样的尝试,最后终于取得成功,我没有能够细致地观察到,这也是我深感遗憾的地方。这也再次引发了我的思考:在指导幼儿区域游戏活动的时候,教师怎么做到既能够关注到幼儿探索时思想的变化,每一阶段获得了什么经验,又能够照顾到全体幼儿的情况呢?

作者介绍:张萍 北京市西城区曙光幼儿园

作者:张萍

2008年05期

  老师:

  您好。现在我们都在倡导个性化教育,但对于个性化教育,我存有这样的一些困惑。

  我们知道,幼儿的个性表现在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言行中,而教师的儿童观、教育观决定了他是否能真正尊重儿童个性,让每个儿童感受到老师的爱心,享受到教育的快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到,“教师应面向全体幼儿,关注幼儿个体差异”,这里的“关注个体差异”应该也是个性化教育的一个层面,那么个性化教育应该是指对于那些比较个别的、很容易引起老师注意的个别孩子的教育,使他们能够富有个性地发展,还是指面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针对他们的能力、已有经验、学习方式和存在问题给予的教育呢?

  《纲要》中首先指出的是面向全体幼儿,那么我想个性化教育是不是就比较偏重于刚才提到的第二种情况。举个例子,我们在游戏区域中设置的玩具材料都是具有层次性的,用来满足不同水平和发展状况的幼儿操作的需要。对于一种材料,我们在制作和投放的过程中,把它分为难、一般、容易三个层次。一个幼儿,如果能够比较顺利地操作较难的层次,我们就知道他在这方面的能力是强的;如果能够比较顺利地操作中间的层次,我们就知道他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如果幼儿连操作材料的“容易”这一层次都有困难,我们就能够了解他在这方面(材料所要发展幼儿的能力)的能力可能还有待加强。那么能力强、能力一般、能力弱的这些幼儿实际上是三个群体,在这三个群体中,教师面对的依然是全体幼儿,只不过是把全班幼儿更加细化,然后在小群体中再关注个体。

  最近,我们班投放了一套塑料长条玩具,长条可以随意弯折,上面有小孔和突起,可以互相插起来,分正反面。我们班孩子都特别喜欢这个玩具,在经过几次对这个玩具的操作摆弄后,他们开始尝试着把突起和小孔插起来制作出一个大桃心。其中有一名幼儿,由于从小在家被大人过分包办代替,动作发展极度不协调,当他看到别人做出桃心时也想模仿着制作,可是他不知道需要把长条玩具弯起来再对上。他反复尝试了五六遍都失败了,于是他求助于我。我觉得作为教师不应该马上就去告诉他,而是应该支持他自主探索,便对他说:“你看看丹丹是怎么做的。”我帮助他向丹丹借来作品,引导他参照别人的作品模仿制作,他看后又尝试操作了几遍还是没有成功,又过来请我帮忙。这时我觉得还是不能直接就去帮助他,便告诉他:“你问问丹丹是怎么做的。”(借助同伴资源)丹丹向他介绍:“就是弯过来对在一起。”听完丹丹的介绍,他又开始尝试去弯玩具。大约尝试了二十多遍,都以失败告终,他再次向我求助。我想这时应该是介入到他探索中的时候了。我鼓励他再试试,终于有一次,他一只手把长条的一端弯过来了,我便帮助他把另一只手上的另一端也弯了过来,长条的两端终于都弯过来了。至此,他总算成功了吧。可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他虽然能够把玩具弯过来,可是没法跟别的小朋友一样把小孔对着突起插起来,他实际上分不清正反面。

  最后,那个孩子还是成功了。至于他是怎么突破了最后那个对于他来说的难点的,我不得而知,因为我被别的幼儿叫去解决其他的问题了。等我再次关注到他的时候,他已经很得意地拿着自己做的桃心欣赏了。通过这次观察,我还知道了这名幼儿是一个对问题很执著的孩子,并且勇于尝试,不怕失败。

  但是在孩子自主解决问题这一关键环节,他又经历了怎样的尝试,最后终于取得成功,我没有能够细致地观察到,这也是我深感遗憾的地方。这也再次引发了我的思考:在指导幼儿区域游戏活动的时候,教师怎么做到既能够关注到幼儿探索时思想的变化,每一阶段获得了什么经验,又能够照顾到全体幼儿的情况呢?

作者介绍:张萍 北京市西城区曙光幼儿园


相关文章

  • 城市小学生家庭沟通及教育困惑现状调查
  • 城市小学生家庭沟通及教育困惑现状调查 福建福州教育学院二附小 肖铭 家庭教育是影响每一个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社会向学校教育提出如此高的任务,如果没有整个社会,尤其是高质量的家庭的配合,这个学校就很难完成这个任务 ...查看


  • 幼儿园教师性别教育观念现状研究
  • 2008年第7.8期(总第411.412期)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 EarlyChildhoodEducationfEducationalSciences) No.7.8,2008 General No.4t1.412 ・教师发展・ 幼儿园 ...查看


  • 办公室主任岗位管理案例及分析报告
  • 办公室主任岗位管理案例及分析报告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在芜湖举办的安徽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层管理干部办公室主任省级培训班,通过学习,收获颇丰.学校办公室是学校的重要职能部门,作为学校校务办公室主任,既联系上下,又协调左右,既是学校领导的参谋, ...查看


  • 搜集到关于小课题研究的一个资料
  • 徐凤辉搜集到的小课题材料与大家共享. 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 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 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苏霍姆林斯基 一.什么是小课题研究 小课题是指教师对教学 ...查看


  • 心理健康手抄报: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
  • 摘要: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国民精神风貌的塑造和国家的强盛.因此,笔者结合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探究影响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 ...查看


  • 作业也是一种课程资源
  •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是一项影响深远的课题,亟待人们从理论到实践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作业作为教学环节的任务指派形式,与课程教学的历史可以说是基本等长的,但将其作为一 ...查看


  • 2015年初一年级心理健康课课堂总结
  • 七年级心理健康课课堂总结 一学期的心理教学工作结束了, 在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为使学校的心理教学能够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提高全体学生共性的心理品质,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塑造良好的人格,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在教学实践中,对学 ...查看


  • 关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评价的几点思考
  • 关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评价的几点思考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花园小学校 徐 萍 评价对科学教学具有不可忽视的导向作用,因此,要想使小学科学新课程改革顺利开展,就必须对评价加以改革,以全新的课程理念为准绳,以课堂教学评价为规范,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与 ...查看


  • 基层干部教育培训模式创新
  • 基层党校干部教育培训模式的创新与思考 梁英金 (中共横县县委党校, 广西 横县 530300) [摘 要]创新干部培训模式一直是党校工作的重头戏,当前基层党校如何唱好这出戏,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校.干部学校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中的重要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