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眼-林洪彦

《神奇的眼睛》教学案例展评

林洪彦

一、教学目标

1.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语言、文字、绘图等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会查阅书籍及其他信息源;能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

2.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愿意合作交流;积极查阅资料,关心新科技、新发明。

3.了解显微镜的主要结构;了解新型观察仪器的种类和主要用途。

二、教科书分析

本课是在探究了眼睛的基本构造、凸透镜的特点之后延伸出的一节课,主要探究显微镜、望远镜等辅助人眼观察物体的一些仪器,通过认识、了解这些仪器的名称、功能,使学生感悟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理解科学是为生活服务的道理。

三、活动准备:

教科书用文字的形式提示学生要为课堂探究准备:凸透镜、凹透镜、硬纸板、纸筒、胶带、放大镜、显微镜等物品。本课探究活动还需要丰富的观察材料,如各种观察仪器的图片、显微镜观察切片等,教科书没有显示出来,要一并加以准备。

在开展准备活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览全文,对本课需要的探

究材料有个全面的认识,然后分组准备。教师也要准备一些视频资料、分组观察用显微镜、各种仪器的简单介绍材料等。

四、活动过程:

1.活动一:我们看到了什么?包括三个层次。

一是提出问题。

教科书以情景图的形式呈现出学生观察一杯水的活动,卡通语言:‚什么也没看到啊。‛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怎样才能看到水里面有什么?‛提示学生认识显微镜,情景图中显示了一架待用的显微镜、滴管和载波片。

二是认识显微镜。

教科书没有专门呈现显微镜结构的图示,但是,暗示了要使用显微镜,就必须要先了解、认识显微镜的结构。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光学仪器,已有300多年的发展史。自从有了显微镜,人们看到了许多过去看不到的微小生物和构成生物的基本单元——细胞。目前,不仅有能放大千余倍的光学显微镜,而且有放大几十万倍的电子显微镜,使我们对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规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显微镜的主要结构(下图)包括:镜座、镜臂、目镜、物镜、载物台、反光镜、准焦螺旋等。

三是学习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

教科书出示了一幅学生用显微镜观察一滴水的情景图。使用显微镜观察一滴水,要先对光:用拇指和中指移动旋转器(切忌手持物镜移动),使低倍镜对准镜台的通光孔(当转动听到碰叩声

时,说明物镜光轴已对准镜筒中心)。打开光圈,上升集光器,并将反光镜转向光源,以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右眼睁开),同时调节反光镜方向,直到视野内的光线均匀明亮为止。然后放臵玻片标本:取一玻片标本放在镜台上,一定使有盖玻片的一面朝上,切不可放反,用推片器弹簧夹夹住,然后旋转推片器螺旋,将所要观察的部位调到通光孔的正中。第三是调节焦距:以左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地上升至物镜距标本片约5毫米处,应注意在上升镜台时,切勿在目镜上观察。一定要从右侧看着镜台上升,以免上升过多,造成镜头或标本片的损坏。然后,两眼同时睁开,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左手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下降,直到视野中出现清晰的物象为止。如果物象不在视野中心,可调节推片器将其调到中心(注意移动玻片的方向与视野物象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如果视野内的亮度不合适,可通过升降集光器的位臵或开闭光圈的大小来调节,如果在调节焦距时,镜台下降已超过工作距离(>5.40mm)而未见到物象,说明此次操作失败,则应重新操作,切不可心急而盲目地上升镜台。

使用单筒显微镜时,要养成用左眼观察的习惯(因一般用右手画图),观察时要两眼同时睁开,不要睁一只闭一只,因为这样易于疲劳。为了训练学生习惯于两眼同时睁开观察,可剪一块长约14cm,宽约6cm的长方形硬纸片,在靠近左端处挖一个直径比镜筒上端外径略小的圆孔,把圆孔套在镜筒上段,观察时两

眼同时睁开,利用纸片的右端挡住右眼的视线,这样训练一段时间后,就能习惯于两眼同时睁开,然后把纸片去掉。

2.活动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发明了各种各样的‚眼睛‛。 包括两个环节。

一是认识各种观察仪器。教科书以图片配文字的形式呈现了生命探测仪、哈勃望远镜、电子胃镜、CT扫描仪、电子验钞机、电子监控设备等辅助人们观察的仪器。卡通语言:‚人类的‘眼睛’还有哪些?‛提示学生进一步交流课前准备搜集到的资料,认识更多的关于这方面的仪器设备。

二是了解各种观察仪器的功能。教科书呈现了一个资料卡,介绍了电子胃镜的主要组成和功能。这只是一个提示,意在提示学生要针对上各环节认识到的各种观察仪器进行功能的认识,不仅知道各种观察仪器的名称,还要了解各种观察仪器的用途、结构、种类等。

3.自由活动:

提出了一个活动指向:做一个望远镜。教科书呈现了一个研讨情景图,图中两个学生坐在桌前讨论望远镜的制作方法,桌上摆放有凹透镜、凸透镜。卡通语言:‚把凸透镜和凹透镜组合在一起会怎样呢?‛意在提示学生选择不同的凹透镜、凸透镜组合,探究制作方法。教科书还呈现一个学生使用望远镜的情景图,卡通语言:‚我看到………‛意在提示学生制作好望远镜之后要检验制作的效果。

开展活动时,教师要先引导学生研讨望远镜的主要结构,最好能给学生提供望远镜模型,出示望远镜结构解剖图,知道望远镜的主要组成。然后提供给学生凹透镜、凸透镜,利用凹透镜、凸透镜组合,认识望远镜的成像道理。最后指导学生制作,课上时间不能制作完成,可以放在课下制作。

4.拓展活动:

提出了两个活动指向:一是查阅资料,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等观察工具的发明、发展史。二是利用显微镜和望远镜做一些观察。旨在学习了显微镜、望远镜的使用方法之后,了解更多的关于显微镜、望远镜的知识。

开展活动时,可以在课上布臵学生课下的活动要点,采取网络查询、报刊书籍查询的办法,写出调查报告,以书面的形式提交,并在合适的时候予以检查。

《神奇的眼睛》教学案例展评

林洪彦

一、教学目标

1.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语言、文字、绘图等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会查阅书籍及其他信息源;能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

2.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愿意合作交流;积极查阅资料,关心新科技、新发明。

3.了解显微镜的主要结构;了解新型观察仪器的种类和主要用途。

二、教科书分析

本课是在探究了眼睛的基本构造、凸透镜的特点之后延伸出的一节课,主要探究显微镜、望远镜等辅助人眼观察物体的一些仪器,通过认识、了解这些仪器的名称、功能,使学生感悟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理解科学是为生活服务的道理。

三、活动准备:

教科书用文字的形式提示学生要为课堂探究准备:凸透镜、凹透镜、硬纸板、纸筒、胶带、放大镜、显微镜等物品。本课探究活动还需要丰富的观察材料,如各种观察仪器的图片、显微镜观察切片等,教科书没有显示出来,要一并加以准备。

在开展准备活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览全文,对本课需要的探

究材料有个全面的认识,然后分组准备。教师也要准备一些视频资料、分组观察用显微镜、各种仪器的简单介绍材料等。

四、活动过程:

1.活动一:我们看到了什么?包括三个层次。

一是提出问题。

教科书以情景图的形式呈现出学生观察一杯水的活动,卡通语言:‚什么也没看到啊。‛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怎样才能看到水里面有什么?‛提示学生认识显微镜,情景图中显示了一架待用的显微镜、滴管和载波片。

二是认识显微镜。

教科书没有专门呈现显微镜结构的图示,但是,暗示了要使用显微镜,就必须要先了解、认识显微镜的结构。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光学仪器,已有300多年的发展史。自从有了显微镜,人们看到了许多过去看不到的微小生物和构成生物的基本单元——细胞。目前,不仅有能放大千余倍的光学显微镜,而且有放大几十万倍的电子显微镜,使我们对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规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显微镜的主要结构(下图)包括:镜座、镜臂、目镜、物镜、载物台、反光镜、准焦螺旋等。

三是学习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

教科书出示了一幅学生用显微镜观察一滴水的情景图。使用显微镜观察一滴水,要先对光:用拇指和中指移动旋转器(切忌手持物镜移动),使低倍镜对准镜台的通光孔(当转动听到碰叩声

时,说明物镜光轴已对准镜筒中心)。打开光圈,上升集光器,并将反光镜转向光源,以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右眼睁开),同时调节反光镜方向,直到视野内的光线均匀明亮为止。然后放臵玻片标本:取一玻片标本放在镜台上,一定使有盖玻片的一面朝上,切不可放反,用推片器弹簧夹夹住,然后旋转推片器螺旋,将所要观察的部位调到通光孔的正中。第三是调节焦距:以左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地上升至物镜距标本片约5毫米处,应注意在上升镜台时,切勿在目镜上观察。一定要从右侧看着镜台上升,以免上升过多,造成镜头或标本片的损坏。然后,两眼同时睁开,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左手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下降,直到视野中出现清晰的物象为止。如果物象不在视野中心,可调节推片器将其调到中心(注意移动玻片的方向与视野物象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如果视野内的亮度不合适,可通过升降集光器的位臵或开闭光圈的大小来调节,如果在调节焦距时,镜台下降已超过工作距离(>5.40mm)而未见到物象,说明此次操作失败,则应重新操作,切不可心急而盲目地上升镜台。

使用单筒显微镜时,要养成用左眼观察的习惯(因一般用右手画图),观察时要两眼同时睁开,不要睁一只闭一只,因为这样易于疲劳。为了训练学生习惯于两眼同时睁开观察,可剪一块长约14cm,宽约6cm的长方形硬纸片,在靠近左端处挖一个直径比镜筒上端外径略小的圆孔,把圆孔套在镜筒上段,观察时两

眼同时睁开,利用纸片的右端挡住右眼的视线,这样训练一段时间后,就能习惯于两眼同时睁开,然后把纸片去掉。

2.活动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发明了各种各样的‚眼睛‛。 包括两个环节。

一是认识各种观察仪器。教科书以图片配文字的形式呈现了生命探测仪、哈勃望远镜、电子胃镜、CT扫描仪、电子验钞机、电子监控设备等辅助人们观察的仪器。卡通语言:‚人类的‘眼睛’还有哪些?‛提示学生进一步交流课前准备搜集到的资料,认识更多的关于这方面的仪器设备。

二是了解各种观察仪器的功能。教科书呈现了一个资料卡,介绍了电子胃镜的主要组成和功能。这只是一个提示,意在提示学生要针对上各环节认识到的各种观察仪器进行功能的认识,不仅知道各种观察仪器的名称,还要了解各种观察仪器的用途、结构、种类等。

3.自由活动:

提出了一个活动指向:做一个望远镜。教科书呈现了一个研讨情景图,图中两个学生坐在桌前讨论望远镜的制作方法,桌上摆放有凹透镜、凸透镜。卡通语言:‚把凸透镜和凹透镜组合在一起会怎样呢?‛意在提示学生选择不同的凹透镜、凸透镜组合,探究制作方法。教科书还呈现一个学生使用望远镜的情景图,卡通语言:‚我看到………‛意在提示学生制作好望远镜之后要检验制作的效果。

开展活动时,教师要先引导学生研讨望远镜的主要结构,最好能给学生提供望远镜模型,出示望远镜结构解剖图,知道望远镜的主要组成。然后提供给学生凹透镜、凸透镜,利用凹透镜、凸透镜组合,认识望远镜的成像道理。最后指导学生制作,课上时间不能制作完成,可以放在课下制作。

4.拓展活动:

提出了两个活动指向:一是查阅资料,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等观察工具的发明、发展史。二是利用显微镜和望远镜做一些观察。旨在学习了显微镜、望远镜的使用方法之后,了解更多的关于显微镜、望远镜的知识。

开展活动时,可以在课上布臵学生课下的活动要点,采取网络查询、报刊书籍查询的办法,写出调查报告,以书面的形式提交,并在合适的时候予以检查。


相关文章

  • 新建文神奇的丝瓜教案
  • <神奇的丝瓜>教案 设计:刘林涛 教学目标:感受丝瓜的神奇 重点:通过朗读来感受丝瓜的神奇 难点:抓住朴实的言语来感受丝瓜的神奇 一:导入:设置情景朗读题目:<神奇的丝瓜> 1.如果你不相信神奇的是"丝瓜& ...查看


  • 不可不知的世界五千年神气现象
  • 无奇不有的自然奥秘(1) 无奇不有的自然奥秘(2) 无奇不有的自然奥秘(3) 无奇不有的自然奥秘(4) 无奇不有的自然奥秘(5) 无奇不有的自然奥秘(6) 无奇不有的自然奥秘(7) 无奇不有的自然奥秘(8) 无奇不有的自然奥秘(9) 无奇不 ...查看


  • 费波纳契神奇数列周期线知识
  • FC股票知识网-专业的股票知识网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RSS订阅 FC股票知识 股票入门基础 炒股技巧 股票形态 成交量专题 均线理论 金融书籍下载 盘口分析 在线留言 赢家江恩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搜索 热门标签 13日均 ...查看


  • 大班语言活动:神奇小火车
  • 大班语言活动:神奇小火车 设计意图: "神奇的小火车"是大班主题活动"你变我变大家变"中的一个语言活动.故事主要讲述乘坐小火车的乘客下车后发生的神奇的变化,非常切合大班幼儿好奇好想象的特点. 活动目标 ...查看


  • [神奇的丝瓜]教案
  • 课题 14.神奇的丝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茁壮"."瓜藤". "凸出"."杞人忧天"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查看


  • 神奇的丝瓜教学设计 1
  • 一,导入 1. 大家见过丝瓜吗?说说自己见过的丝瓜是什么样子的?谁能用一个词语概括一下自 己印象中的丝瓜? 2. 下面请同学们来欣赏几张丝瓜的图片 3. 是呀,丝瓜是一种很普通的植物,可在季羡林老先生的笔下,却成了<神奇的丝瓜> ...查看


  • 神奇的克隆教案 1
  • 8 神奇的克隆 教材简析: 这篇科普文章介绍了什么是克隆的一般知识,说明了克隆技术是造福人类的 科技成果,指出了克隆技术有着诱人的前景.全文共9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1-2):说明什么是克隆.先由孙悟空的神话故事引出克隆概念.接 ...查看


  • [[庄家克星]系列精华指标]1安全线
  • [<庄家克星>系列精华指标]通达信.大智慧.分析家.同花顺等通用指标 今天把收集整理的[<庄家克星>系列精华指标]上传给大家.这组指标其实是很早在分析家股软上推出的指标,原先是加密的,后经破解在网上流传了几个,很不完 ...查看


  • 新版神奇校车读后感
  • 新版神奇校车读后感(一) 今天我读完了<神奇校车>这一套书.这套书里讲了一个很古怪的老师弗瑞丝小姐,弗瑞丝小姐每天上课都穿着奇形怪状的衣服.她还有一辆神奇的校车,这辆校车能变成各种各样的东西.弗瑞丝小姐经常带领同学们去旅行.她们 ...查看


  • [神奇的丝瓜]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通过抓关键句和关键字来感受丝瓜的神奇: 2.启发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说出丝瓜的神奇之处 2.通过本文的学习,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微笑面对生活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 品读课文,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