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朝代龙图腾的演变过程

各个朝代龙图腾的演变过程

学号:1361010704

姓名:周颖怡

中国是龙的故乡,是龙文化的发源地,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在封建时代,人们把龙当成了是神威和力量的象征,对其加以崇拜,又由于吉祥观念的驱使,人们把龙奉为吉祥神物,加以信仰、礼奉,并给与各种形式的表现。龙作为中国的图腾,与中华民族有着根深蒂固的情结,不管是在建筑、服饰、瓷器、雕塑、绘画等都有龙纹的特殊文化。

下面我想主要介绍一下各个朝代龙纹的演变过程。

1.原始社会时期 ——原始龙纹的形成。

原始氏族社会,先民本能地为了生存,发展,需要与大自然的各种灾害、猛兽与氏族之间不断进行生存较量,为了便于识别,每个氏族都确立用一种图样来作为本氏族的标志----族徽,也就是氏族图腾。在氏族社会中,古人崇拜大自然,往往相信自己的祖先是一种特定的动物、植物或其它的东西,这种物种就成为氏族祖先的象征和保护神,于是就把大自然中的各种强者的神物形象画在旗帜等物体上,以求其保护和精神上的寄托。图腾还有用来显示自己氏族强大的作用,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强大的氏族征服吞并了其他氏族,同时也吞并了这些氏族的图腾纹样,选取某些优秀的部分重新组合在自己的图腾纹样中。如以蛇纹为图腾的氏族逐渐强大起来,吸取了其它图腾的鹿角、鹰爪、鱼尾等,经过不断变化,就形成了龙的原始形象,也就是原始龙纹。

2.商周时期——龙纹真正形成。

原始龙纹脱掉“原始”二字,即由原龙纹变成真正的龙纹,大约是在商周时期。商王朝非常重视宗教与巫术,也就十分重视宗教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礼器——青铜器的铸造。商周时我国青铜制造业发达,龙纹是作为象征天命神权的青铜器主要装饰而设计的。青铜器作为沟通各种神灵的礼器,本身就有宗教的意义,青铜器上的纹饰则有更浓郁的宗教色彩,即通过各种象征性的纹饰,向人们展示应崇拜的神灵,求其保护,免受各种灾害。这种纹饰中,原龙纹成为主要的部分。 虽然青铜器上的龙纹图案十分丰富,但以龙作青铜器上的装饰图案最早只见于商代后期,而商代中期的陶器上仍然用龙纹装饰,可见商代青铜器上的龙纹应源于陶器。青铜器的装饰纹样也采用严格按照器形结构分区和中轴对称的构图方法。“龙”在商代形成的一个突出标志是龙开始有了角。当然这时龙角的形状还不固定,而且角形状比较多,有尖形角、花冠形角、牛角形角等。商以前的龙形象中并没有角,在商代龙却生出角来,其中原因,在于商代对角的崇拜。

3.春秋战国时期——达到新的顶峰。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时期的文学艺术,已摆脱商周时期的凝滞、拘谨、划一的格局。青铜工艺也渐向具有实用意义的轻型和多样化发展。龙纹造型新巧,写实作风的分岔角兽体型龙纹和龙头与几何纹、蔓藤纹、蔓草纹组合的变体龙纹,代表着春秋战国时期装饰纹样的基本风貌。这种变体龙纹到秦汉时期,仍在铜镜、带勾、玉佩等工艺装饰中广为使用。

4.汉代——龙纹造型的真正定型期。

西汉初年,龙成为专制皇权的象征。因此,龙纹及龙的气势和神韵更为汉代玉文化增添了异彩。汉代龙造型均注重突出龙的神态和气势,特别是龙的身体上少见战国玉龙那种繁密的装饰。汉代龙经常出现在佩、璜、带勾、玉环和玉璧上,圆雕龙十分罕见。、汉代龙造型优美,生气勃勃,已从红山文化那种简单的团形龙,发展到了有角、有尾、四肢齐全、与后

世相差无几的神龙了,是中国历史上最具精神、最具魅力的玉龙。用简化、单纯化的形象表现生命的千姿百态,以剪影式的质朴造型表现激昂的神情动作。强化力感,夸张动势,简化细节,注重神采,是汉代龙纹图案手法的精髓。

5.唐代——臻完美成熟之境。

唐朝政治安定,国力强盛,经济实力雄厚,文化艺术发达,是中国封建社会空前繁荣的时期。当时宫廷有严格规定,除皇帝以外任何人不准用龙纹作装饰。这一时期图案形式的龙多出现在玉器、金银器等御用器上。陶瓷器上的龙多为雕塑龙,品种有青瓷、白瓷及三彩釉陶。特别是唐三彩双龙耳瓶,造型挺拔庄重,堪称唐代陶瓷中的杰作。唐代玉龙不但继承了汉龙的基本造型和神韵,而且更加成熟、完善,富有一种流动向上的美感。

6.宋元——龙纹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它从战国时期以前的蛇状条形,经历了秦汉时期的走兽形,到宋代又恢复到战国时期以前的形状,头部增添了附加物,龙体更加修长洒脱,并在矫健奔跃中透露出清秀的美感,奠定了龙世俗形象的写实风格,使龙经历了二千多年的发展和演变,与凤一起双双完成了中国龙凤图案的基本定型。与唐玉龙相比,宋玉龙精细有余而威武不足。但是造型比较生动,奔马形特征消失,玉龙经常飞跃、游戏于海水云纹之间。可见明高濂“宋工制玉,发古之巧,形后之拙,无奈宋人焉”的高度评价,是恰如其分的。自元代始,景德镇逐渐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景德镇生产的卵白釉瓷、青花瓷及釉里红瓷等多用龙纹装饰,

7.明清。

明清时期,在是最高封建权威象征的思想更加突出,封律帝王仿佛生活在龙的世界里,他们穿"龙袍"、带"龙冠"、坐"龙位"、住"龙庭",用"龙器",从屋里到屋外,从房顶到廊柱,到处都有龙的踪迹。明代初期,朝廷开始在景德镇设置专门生产御用器的瓷厂,称之为"御器厂",从此明清时期各个朝代的瓷器上,龙纹图案比比皆是。剪纸,蓝印花布,刺绣,挑花,家具,建筑装饰等等,常用龙纹作装饰。从明、清两代各时期的龙纹对比来看,明代龙纹大多雄劲有力。

总而言之:

中国古代玉器中的龙纹造型,踏着时代的步伐,历经数千年的变化发展,至今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那矫健的身躯,不断变化、不断丰富的形象,深具中国各时代的文化特色。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人们不再把龙当做专制皇权的象征,而是把它当做民族文化的象征,从而成为激发爱国热情,鼓舞人们奋发向上的巨大精神力量。

各个朝代龙图腾的演变过程

学号:1361010704

姓名:周颖怡

中国是龙的故乡,是龙文化的发源地,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在封建时代,人们把龙当成了是神威和力量的象征,对其加以崇拜,又由于吉祥观念的驱使,人们把龙奉为吉祥神物,加以信仰、礼奉,并给与各种形式的表现。龙作为中国的图腾,与中华民族有着根深蒂固的情结,不管是在建筑、服饰、瓷器、雕塑、绘画等都有龙纹的特殊文化。

下面我想主要介绍一下各个朝代龙纹的演变过程。

1.原始社会时期 ——原始龙纹的形成。

原始氏族社会,先民本能地为了生存,发展,需要与大自然的各种灾害、猛兽与氏族之间不断进行生存较量,为了便于识别,每个氏族都确立用一种图样来作为本氏族的标志----族徽,也就是氏族图腾。在氏族社会中,古人崇拜大自然,往往相信自己的祖先是一种特定的动物、植物或其它的东西,这种物种就成为氏族祖先的象征和保护神,于是就把大自然中的各种强者的神物形象画在旗帜等物体上,以求其保护和精神上的寄托。图腾还有用来显示自己氏族强大的作用,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强大的氏族征服吞并了其他氏族,同时也吞并了这些氏族的图腾纹样,选取某些优秀的部分重新组合在自己的图腾纹样中。如以蛇纹为图腾的氏族逐渐强大起来,吸取了其它图腾的鹿角、鹰爪、鱼尾等,经过不断变化,就形成了龙的原始形象,也就是原始龙纹。

2.商周时期——龙纹真正形成。

原始龙纹脱掉“原始”二字,即由原龙纹变成真正的龙纹,大约是在商周时期。商王朝非常重视宗教与巫术,也就十分重视宗教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礼器——青铜器的铸造。商周时我国青铜制造业发达,龙纹是作为象征天命神权的青铜器主要装饰而设计的。青铜器作为沟通各种神灵的礼器,本身就有宗教的意义,青铜器上的纹饰则有更浓郁的宗教色彩,即通过各种象征性的纹饰,向人们展示应崇拜的神灵,求其保护,免受各种灾害。这种纹饰中,原龙纹成为主要的部分。 虽然青铜器上的龙纹图案十分丰富,但以龙作青铜器上的装饰图案最早只见于商代后期,而商代中期的陶器上仍然用龙纹装饰,可见商代青铜器上的龙纹应源于陶器。青铜器的装饰纹样也采用严格按照器形结构分区和中轴对称的构图方法。“龙”在商代形成的一个突出标志是龙开始有了角。当然这时龙角的形状还不固定,而且角形状比较多,有尖形角、花冠形角、牛角形角等。商以前的龙形象中并没有角,在商代龙却生出角来,其中原因,在于商代对角的崇拜。

3.春秋战国时期——达到新的顶峰。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时期的文学艺术,已摆脱商周时期的凝滞、拘谨、划一的格局。青铜工艺也渐向具有实用意义的轻型和多样化发展。龙纹造型新巧,写实作风的分岔角兽体型龙纹和龙头与几何纹、蔓藤纹、蔓草纹组合的变体龙纹,代表着春秋战国时期装饰纹样的基本风貌。这种变体龙纹到秦汉时期,仍在铜镜、带勾、玉佩等工艺装饰中广为使用。

4.汉代——龙纹造型的真正定型期。

西汉初年,龙成为专制皇权的象征。因此,龙纹及龙的气势和神韵更为汉代玉文化增添了异彩。汉代龙造型均注重突出龙的神态和气势,特别是龙的身体上少见战国玉龙那种繁密的装饰。汉代龙经常出现在佩、璜、带勾、玉环和玉璧上,圆雕龙十分罕见。、汉代龙造型优美,生气勃勃,已从红山文化那种简单的团形龙,发展到了有角、有尾、四肢齐全、与后

世相差无几的神龙了,是中国历史上最具精神、最具魅力的玉龙。用简化、单纯化的形象表现生命的千姿百态,以剪影式的质朴造型表现激昂的神情动作。强化力感,夸张动势,简化细节,注重神采,是汉代龙纹图案手法的精髓。

5.唐代——臻完美成熟之境。

唐朝政治安定,国力强盛,经济实力雄厚,文化艺术发达,是中国封建社会空前繁荣的时期。当时宫廷有严格规定,除皇帝以外任何人不准用龙纹作装饰。这一时期图案形式的龙多出现在玉器、金银器等御用器上。陶瓷器上的龙多为雕塑龙,品种有青瓷、白瓷及三彩釉陶。特别是唐三彩双龙耳瓶,造型挺拔庄重,堪称唐代陶瓷中的杰作。唐代玉龙不但继承了汉龙的基本造型和神韵,而且更加成熟、完善,富有一种流动向上的美感。

6.宋元——龙纹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它从战国时期以前的蛇状条形,经历了秦汉时期的走兽形,到宋代又恢复到战国时期以前的形状,头部增添了附加物,龙体更加修长洒脱,并在矫健奔跃中透露出清秀的美感,奠定了龙世俗形象的写实风格,使龙经历了二千多年的发展和演变,与凤一起双双完成了中国龙凤图案的基本定型。与唐玉龙相比,宋玉龙精细有余而威武不足。但是造型比较生动,奔马形特征消失,玉龙经常飞跃、游戏于海水云纹之间。可见明高濂“宋工制玉,发古之巧,形后之拙,无奈宋人焉”的高度评价,是恰如其分的。自元代始,景德镇逐渐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景德镇生产的卵白釉瓷、青花瓷及釉里红瓷等多用龙纹装饰,

7.明清。

明清时期,在是最高封建权威象征的思想更加突出,封律帝王仿佛生活在龙的世界里,他们穿"龙袍"、带"龙冠"、坐"龙位"、住"龙庭",用"龙器",从屋里到屋外,从房顶到廊柱,到处都有龙的踪迹。明代初期,朝廷开始在景德镇设置专门生产御用器的瓷厂,称之为"御器厂",从此明清时期各个朝代的瓷器上,龙纹图案比比皆是。剪纸,蓝印花布,刺绣,挑花,家具,建筑装饰等等,常用龙纹作装饰。从明、清两代各时期的龙纹对比来看,明代龙纹大多雄劲有力。

总而言之:

中国古代玉器中的龙纹造型,踏着时代的步伐,历经数千年的变化发展,至今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那矫健的身躯,不断变化、不断丰富的形象,深具中国各时代的文化特色。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人们不再把龙当做专制皇权的象征,而是把它当做民族文化的象征,从而成为激发爱国热情,鼓舞人们奋发向上的巨大精神力量。


相关文章

  • 2016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
  •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周易>借助于具体的形象符号,启发人们把握事物的抽象意义,崇尚一种 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思维方式.<周易·系辞传>:"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 ...查看


  • 茶在我国各个朝代的演变
  • 一.唐代茶文化的特点 唐代确定了以煎茶法为核心的一整套茶艺技术,强调了茶的美学.意境和氛围.将人的精神与茶事相结合,强调人的品格和思想情操,注重人茶合一.奠定了将茶事活动与儒.佛.道思想文化相结合的中国茶道精神基本框架.将茶道精神与自然山水 ...查看


  •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学案10
  • 高二历史模块三学案(10) 第三单元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一.本课目标 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了解京剧等 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重点: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中国书 ...查看


  • 研究龙图腾参考书目
  • Will Dragon reamain as Chinese totem ? The unique national character of China---always harmany 目的 述说中国龙图腾的由来,对中国龙做进一步解说, ...查看


  • 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官方语言是什么
  • 我国官方标准语早期称为雅言.雅音.通语.正音,明清称为官话,清代又开始称为国语,1956年改称普通话.清末编审国语及民国确定新国音以后,北京官话成为中国官方的标准语. 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官话有一定继承性,同时因政权的变迁.定都不同等因素,也在 ...查看


  • 八年级语文上册 25[诗词五首 渔家傲]教学案 语文版
  • 渔家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诗词是通过描写哪些意象来表情达意的 过程与方法 训练朗读,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词作所表现的征人远征边塞.远离家乡的痛苦.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词作所表现的征人远征边塞.远离 ...查看


  • [中国古代服饰中的审美意识]阅读答案
  • 中国古代服饰中的审美意识 ①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演变. ②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不同派别的意识形态渗透到服饰美学思想中,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审美主 ...查看


  • 重庆23中高二上半期考试语文试题
  • 重庆23中高二上半期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从审美的角度来看,龙无疑是古人的一种艺术创造.它是从鱼.鳄.蛇和云.电.虹等一个个具体物象而来,经过由众多人参与的模糊集合,形成一个建立在各个具体物象之上,又涵蕴着各个具 ...查看


  • 中国历史朝代版图的演变过程(文史结合,很有学习参考价值)
  • 夏 朝 夏朝是中国史书上记载的第一个朝代.夏朝活动的主要区域是黄河中下游一带(相当于今山西.河南.河北地区),都城建于安邑. 商 朝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夏.商.周并称为中国的"三代". 商 商朝的统治区域,以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