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识别比喻句的四种方法(必修)

准确识别比喻句的四种方法    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运用了比喻修辞格有四种方法,掌握了它们,不但可以加深对比喻的认识,还有助于了解比喻与借代、比拟、比喻义、比较的区别。1.构成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这是区别借喻和借代的关键。  例如:  ①离开这个阎王殿!就是饿死也比在这里强。  ②远处来了两个红领巾。  句①中,地主的家和“阎王殿”之间有相似点,所以属于比喻中的借喻。句②中“红领巾”和它所代本体“少先队员”之间没有相似点,“红领巾”只是 “少先队员”的特征,用特征代替本体,是借代。另外,正因为本体和喻体之间有相似点,所以,凡是借喻只要加上本体和喻词就可以构成明喻,而借代却不能。如句①可以变为“地主的家像个阎王殿”,句②变为“少先队员像红领巾”则不能成立。2.喻体的隐、现是区别比喻和比拟的根本标志。(见《汉语修辞美学》447页)  例如:  ①曙色像一片翠蓝的水流动在原野的尽头。  ②曙色流动在原野的尽头。  句①中出现了喻体“一片翠蓝的水”,句②中出现了本体“曙色”和比拟词语“流动”,  而喻体没有出现,所以句①是比喻,句②是比拟。3.比喻中本体和喻体的关系必须是临时产生的,而比喻义是一个词的固定义项。这是区别比喻和比喻义的关键。  例如:  ①党是太阳,我是花。  ②我们要放下思想包袱。  句①中,“党”在词典中的解释是“政党,在我国特指中国共产党”,没有“太阳”的意思,而且“太阳”也没有“党”的意义,它们之间的联系是临时产生的,换一下环境,党还可以是“灯塔”和“舵手”,所以是比喻。同理,“我”和“花”之间也是这种临时的联系。而句②中“包袱”一词在使用的过程中,表示“思想负担”的意义已固定下来而成为“包袱”一词的一个义项,它不是临时产生的,所以属于词的比喻义,而不属于比喻修辞格。4.不同类的事物才可以相互比喻。这是区别比喻和比较的关键。  例如:  ①她长得像一束百合花。  ②她长得像她姐姐。  句①中“人”与“百合花”不是同类事物,所以构成比喻。句②中“她”和“她姐姐”是同类事物,都是人类,所以是比较。  掌握了以上四种方法,我们在判断一个句子是否运用了比喻这种修辞方法的时候,就容易多了。     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如:  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  ②不要大锅饭。(“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  ③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花白胡子是以特征代本体)  ④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雷锋”以具体的形象代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 

准确识别比喻句的四种方法    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运用了比喻修辞格有四种方法,掌握了它们,不但可以加深对比喻的认识,还有助于了解比喻与借代、比拟、比喻义、比较的区别。1.构成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这是区别借喻和借代的关键。  例如:  ①离开这个阎王殿!就是饿死也比在这里强。  ②远处来了两个红领巾。  句①中,地主的家和“阎王殿”之间有相似点,所以属于比喻中的借喻。句②中“红领巾”和它所代本体“少先队员”之间没有相似点,“红领巾”只是 “少先队员”的特征,用特征代替本体,是借代。另外,正因为本体和喻体之间有相似点,所以,凡是借喻只要加上本体和喻词就可以构成明喻,而借代却不能。如句①可以变为“地主的家像个阎王殿”,句②变为“少先队员像红领巾”则不能成立。2.喻体的隐、现是区别比喻和比拟的根本标志。(见《汉语修辞美学》447页)  例如:  ①曙色像一片翠蓝的水流动在原野的尽头。  ②曙色流动在原野的尽头。  句①中出现了喻体“一片翠蓝的水”,句②中出现了本体“曙色”和比拟词语“流动”,  而喻体没有出现,所以句①是比喻,句②是比拟。3.比喻中本体和喻体的关系必须是临时产生的,而比喻义是一个词的固定义项。这是区别比喻和比喻义的关键。  例如:  ①党是太阳,我是花。  ②我们要放下思想包袱。  句①中,“党”在词典中的解释是“政党,在我国特指中国共产党”,没有“太阳”的意思,而且“太阳”也没有“党”的意义,它们之间的联系是临时产生的,换一下环境,党还可以是“灯塔”和“舵手”,所以是比喻。同理,“我”和“花”之间也是这种临时的联系。而句②中“包袱”一词在使用的过程中,表示“思想负担”的意义已固定下来而成为“包袱”一词的一个义项,它不是临时产生的,所以属于词的比喻义,而不属于比喻修辞格。4.不同类的事物才可以相互比喻。这是区别比喻和比较的关键。  例如:  ①她长得像一束百合花。  ②她长得像她姐姐。  句①中“人”与“百合花”不是同类事物,所以构成比喻。句②中“她”和“她姐姐”是同类事物,都是人类,所以是比较。  掌握了以上四种方法,我们在判断一个句子是否运用了比喻这种修辞方法的时候,就容易多了。     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如:  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  ②不要大锅饭。(“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  ③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花白胡子是以特征代本体)  ④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雷锋”以具体的形象代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 


相关文章

  • 鱼我所欲也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 >教案   何小宇教学目标设计(一)知识与技能: 1.积累基本文言文词汇.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3.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二)过程与方法:在诵读中探究作者怎样提出论点展开论证的.(三)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 ...查看


  • 初中语文总复习教案(二)(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第五.六课时 词语(成语)及运用 一.考点分析 近几年中考试题中,对于词语的考查,主要偏重于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分辨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感情色彩,并能能够根据语言环境正确使用词语. 中考中所考查的词语,往往是两音节的或者是成语 ...查看


  • 诗歌鉴赏方法指导--鉴赏李杜的诗篇(苏教版九年级必修)
  •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2. 指导学生学会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1. 体会诗歌意境美.2. 归纳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语同学们,中国是诗歌的王国,而唐朝更是盛 ...查看


  • 语文新人教版必修1写作:优美的汉字1
  • <优美的汉字>教案(内含练习) --人教版·必修一·写作 一.教学目标 学习有关汉字知识,正确识记现代汉语的字形. 二.难点.重点分析 怎样识记和纠正错别字? 分析:识记和纠正错别字的主要办法是熟悉汉字的结构,善于识别错别字.错 ...查看


  • 22.[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
  • 22.<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快速阅读,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理清文章思路. 2.丰富科学知识,提高搜集筛选资料的能力. 3.理解说明的思路及说明方法. 4.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教学重点: ...查看


  • 高中语文必修三[琵琶行(并序)]教案
  • 高中语文必修三<琵琶行(并序)>教案 教学博苑 01-17 0619 高中语文必修三<琵琶行(并序)>教案 教学目标: 学习音乐艺术的描写技巧,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对艺术的领悟力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 ...查看


  • 高一语文必修一期末知识点汇总
  • 第一单元--诗歌 一.单元教材及学习重点说明: 这个单元主要指导学生鉴赏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本单元有中国诗歌.外国诗歌,大都是广为传诵的名篇佳作.主题可以共用一个"情"字来概括:<沁园春长沙>中的革命豪情,& ...查看


  • 2013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 2013年高考考试大纲(新课标)--语文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查看


  •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2.6琵琶行并序课后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3
  • 6 琵琶行并序 一.基础巩固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 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迁谪/牵挂 商贾/辜负 赠送/铮铮然 ...... B. 漂沦/腈纶 憔悴/渔樵 英俊/九江郡 ...... C. 衣裳/霓裳 幽咽/呜咽 行伍/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