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体系的构建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生产行为准则的总和。结合安全生产的实际,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体系的构建,不仅包括物质文化内容和精神文化内容,而且还包括企业职工安全生产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只有把这三者有机结合,才能共同构建起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体系。
(一)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物质文化建设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物质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企业安全标志、建筑设施、技术装备、施工作业环境、安全规章制度、安全管理行为等的建设。
1.安全规章制度。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是企业在安全管理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带有强制性的义务和保障员工一定权利的规定,是实现企业安全目标的有力措施和手段。企业安全规章制度作为职工安全行为规范的模式,使企业有序地组织生产要素,使工人从事施工生产活动能安全顺利地进行。
2.安全标志。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标志是以安全标志性的物化形态来显示本企业的安全文化特征。如企业的安全徽章、袖标、安全信号、安全标语牌、警句、安全橱窗、安全板报、安全标志性建筑等。在许多安全管理先进的企业,都有一整套的企业安全标志,这些安全标志明显而形象地概括企业安全文化的独特色彩,令人留下该企业重视安全管理工作的深刻印象。
3.施工作业环境和工作条件。施工作业环境和工作条件是指企业员工在施工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生产、办公、休息和生活的场所。包括机关办公楼、俱乐部、建筑工地“五小”设施、施工作业场地、防寒保温及防暑、防雨设施等。以改善员工施工作业环境和工作条件为主要内容的环境建设是企业安全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4.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行为。如施工中以“安全第一”为核心的作业活动,企业内部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目标的安全公共关系活动,对事故的处理采取“四不放过”处理原则等等。这些行为都是企业安全哲学、安全价值观念、安全道德规范的具体实施和直接体现,也是这些精神性活动取得成效的关键。
(二)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精神文化建设
企业安全文化的精神文化建设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根本。它隐藏在物质文化建设的背后,却直接表现为精神活动,直接具有文化的特征,它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它大致包括企业安全哲学、企业安全精神和安全目标等。
1.企业安全哲学。企业安全哲学是企业安全人格化的基础,是企业安全形成独特风格的源泉,是企业安全文化的遗传密码,是企业员工进行总体安全信息选择的综合方法。在安全生产处于严峻的形势下,企业迫切需要形成自己的企业安全哲学。要创造具有本企业特色和风格的安全哲学,必须依靠全体员工的创新精神,以及对安全的不懈追求和努力。
2.企业安全精神。企业安全精神是企业安全文化的表现形式,又是企业安全的灵魂。企业安全精神是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安全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它反过来又为企业的施工生产经营服务,为企业安全管理活动提供精神支柱和前进的动力,激励、统帅企业员工的意志,使得企业员工在企业安全精神的指导下自觉地为实现企业安全目标而不懈地努力。
3.企业安全目标。它是企业开展安全管理的目的和标准。企业安全目标是一个多元体系,制定企业安全目标时,应高于企业目前的安全水平,还应考虑安全目标的复杂性、动态性、现实性。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遵照客观规律办事,达到企业安全目标的最优化,以激励员工实现安全目标的信心和毅力。
(三)企业职工安全生产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1.培养和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管理素质。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知识水平的高低、工作责任心的强弱,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起着重要作用。
2.培养和提高工人安全生产的素质。①加强安全生产方面的系列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民工文化程度低,不能阅读安全教育教材与有关的安全规定或阅读能力差,对安全教育的实际收效有显著影响,故应加强安全生产方面的系列教育和经常性教育。②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生产活动。包括班前安全活动,日常安全生产总结活动、伤亡事故分析活动、安全生产的“取经送宝”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不断提高认识,扩大安全生产知识和学习先进的安全生产经验。③对职工安全生产素质的状况定期进行调查分析活动,并针对调查结果采取有效的提高措施分步骤地进行。④提高工人安全生产监督能力。施工现场是人-机-物系统交叉作业的动态过程。工人安全生产既是保证自己的健康,同时也要保护其他作业工人的安全。通过有效的奖惩措施,来提高工人安全生产监督能力,从而提高其安全生产素质。
企业安全文化的概念和特点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以下简称“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渐塑造形成的特定文化,是企业文化理论和现代安全管理相结合的产物,是安全生产活动和业绩所体现的企业人本观念和社会责任的总和。
建筑行业施工作业与其他生产作业比较,存在着许多
不同的特点:如施工工程的复杂性,一个单位工程往往由若干个工序、分项、分部工程组成;施工管理的综合性,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系统的管理和控制;施工环境的差劣性,多为露天、高处、深坑作业;作业方式的艰苦性,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的手工作业;员工安康的危险性,一时一事一丝疏忽,就可能发生大事故。由于施工作业的存在不安全因素,更加凸现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企业安全文化的内容和要求
企业安全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宽泛,但就其主要表现形态来看,大体包括安全意识、安全管理(行为)和安全资源这三个层次。
安全意识是否确立,是企业是否安全生产的关键。企业安全意识不是哪几个人的意识,而是包括企业领导、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在内的全员意识。
安全意识首先是法规意识。企业员工只有把安全行为上升到法律的高度来认识,才能做到合规守法。其次是人本意识,各级领导要牢固树立“关心群众、关爱员工”的观念,每个员工也要牢固树立“珍惜自己和他人生命”的观点。再次是责任意识,“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应当成为全员共同的自觉意识,安全生产才有了根本保障。最后是风险意识。建筑施工是危险风险很大的行业,所以我们必须树立安全风险和忧患意识。
安全管理包括方针目标、危险源辨识、管理体系、资源措施、培训教育、程序准则(制度、责任制、规程)、运行控制、过程监测和总结评价等一系列“PDCA”循环管理,其
中最主要的是运行控制(制定并实施程序)和过程监测。所有的策划方案都要在过程中落实,最终的安全业绩要籍以过程来保证,所以加强过程控制和监测,是确保安全管理的根本任务。
安全资源是企业安全文化的物质基础,有硬资源和软资源两种。硬资源一般指物化资源,如安全环境(现场围挡、场地道路、临时建筑、水电通讯等)、安全设施(外架、护网、护栏、支模等)、安全器材(消防、劳保、保健等)及其相关的安全经费。软资源一般指非物化的资源,如安全信息,安全技术和安全保障措施等。即使是软资源,说到底还是要通过硬资源才能得以实施、发挥功效。从这个意义上,硬资源是安全管理基础的基础,也是展现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建设企业安全文化有什么目的和意义呢?
一是确保树立安全意识。只有通过安全文化这种细雨润物般的浸润,和风拂面般的熏陶和日积月累的沉淀,才能确保全员逐步形成施工安全的自觉意识。
二是确保加强安全管理。安全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权益和价值观念,进行人性化的管理。安全文化不仅没有脱离安全管理,而且要作为“推进器”结合安全管理同步进行,做到软硬兼施,双管齐下。
三是确保完善安全设施。施工现场安全设施是企业安全文化的物化形象和具体表现。只有站在安全文化的高度,安全设施的策划和实施才能做到完整、完善和完美。
四是确保促进企业文化。企业安全文化既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好了,自然会促进整个企业文化的建设和提升,赢得社会公众更多更好的信誉。此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加强安全意识、安全管理和安全资源,减免了事故产生,降低了安全成本,保证了施工正常进行,履行了社会责任,最终无疑会提高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体系的构建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生产行为准则的总和。结合安全生产的实际,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体系的构建,不仅包括物质文化内容和精神文化内容,而且还包括企业职工安全生产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只有把这三者有机结合,才能共同构建起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体系。
(一)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物质文化建设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物质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企业安全标志、建筑设施、技术装备、施工作业环境、安全规章制度、安全管理行为等的建设。
1.安全规章制度。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是企业在安全管理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带有强制性的义务和保障员工一定权利的规定,是实现企业安全目标的有力措施和手段。企业安全规章制度作为职工安全行为规范的模式,使企业有序地组织生产要素,使工人从事施工生产活动能安全顺利地进行。
2.安全标志。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标志是以安全标志性的物化形态来显示本企业的安全文化特征。如企业的安全徽章、袖标、安全信号、安全标语牌、警句、安全橱窗、安全板报、安全标志性建筑等。在许多安全管理先进的企业,都有一整套的企业安全标志,这些安全标志明显而形象地概括企业安全文化的独特色彩,令人留下该企业重视安全管理工作的深刻印象。
3.施工作业环境和工作条件。施工作业环境和工作条件是指企业员工在施工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生产、办公、休息和生活的场所。包括机关办公楼、俱乐部、建筑工地“五小”设施、施工作业场地、防寒保温及防暑、防雨设施等。以改善员工施工作业环境和工作条件为主要内容的环境建设是企业安全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4.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行为。如施工中以“安全第一”为核心的作业活动,企业内部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目标的安全公共关系活动,对事故的处理采取“四不放过”处理原则等等。这些行为都是企业安全哲学、安全价值观念、安全道德规范的具体实施和直接体现,也是这些精神性活动取得成效的关键。
(二)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精神文化建设
企业安全文化的精神文化建设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根本。它隐藏在物质文化建设的背后,却直接表现为精神活动,直接具有文化的特征,它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它大致包括企业安全哲学、企业安全精神和安全目标等。
1.企业安全哲学。企业安全哲学是企业安全人格化的基础,是企业安全形成独特风格的源泉,是企业安全文化的遗传密码,是企业员工进行总体安全信息选择的综合方法。在安全生产处于严峻的形势下,企业迫切需要形成自己的企业安全哲学。要创造具有本企业特色和风格的安全哲学,必须依靠全体员工的创新精神,以及对安全的不懈追求和努力。
2.企业安全精神。企业安全精神是企业安全文化的表现形式,又是企业安全的灵魂。企业安全精神是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安全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它反过来又为企业的施工生产经营服务,为企业安全管理活动提供精神支柱和前进的动力,激励、统帅企业员工的意志,使得企业员工在企业安全精神的指导下自觉地为实现企业安全目标而不懈地努力。
3.企业安全目标。它是企业开展安全管理的目的和标准。企业安全目标是一个多元体系,制定企业安全目标时,应高于企业目前的安全水平,还应考虑安全目标的复杂性、动态性、现实性。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遵照客观规律办事,达到企业安全目标的最优化,以激励员工实现安全目标的信心和毅力。
(三)企业职工安全生产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1.培养和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管理素质。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知识水平的高低、工作责任心的强弱,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起着重要作用。
2.培养和提高工人安全生产的素质。①加强安全生产方面的系列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民工文化程度低,不能阅读安全教育教材与有关的安全规定或阅读能力差,对安全教育的实际收效有显著影响,故应加强安全生产方面的系列教育和经常性教育。②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生产活动。包括班前安全活动,日常安全生产总结活动、伤亡事故分析活动、安全生产的“取经送宝”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不断提高认识,扩大安全生产知识和学习先进的安全生产经验。③对职工安全生产素质的状况定期进行调查分析活动,并针对调查结果采取有效的提高措施分步骤地进行。④提高工人安全生产监督能力。施工现场是人-机-物系统交叉作业的动态过程。工人安全生产既是保证自己的健康,同时也要保护其他作业工人的安全。通过有效的奖惩措施,来提高工人安全生产监督能力,从而提高其安全生产素质。
企业安全文化的概念和特点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以下简称“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渐塑造形成的特定文化,是企业文化理论和现代安全管理相结合的产物,是安全生产活动和业绩所体现的企业人本观念和社会责任的总和。
建筑行业施工作业与其他生产作业比较,存在着许多
不同的特点:如施工工程的复杂性,一个单位工程往往由若干个工序、分项、分部工程组成;施工管理的综合性,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系统的管理和控制;施工环境的差劣性,多为露天、高处、深坑作业;作业方式的艰苦性,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的手工作业;员工安康的危险性,一时一事一丝疏忽,就可能发生大事故。由于施工作业的存在不安全因素,更加凸现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企业安全文化的内容和要求
企业安全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宽泛,但就其主要表现形态来看,大体包括安全意识、安全管理(行为)和安全资源这三个层次。
安全意识是否确立,是企业是否安全生产的关键。企业安全意识不是哪几个人的意识,而是包括企业领导、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在内的全员意识。
安全意识首先是法规意识。企业员工只有把安全行为上升到法律的高度来认识,才能做到合规守法。其次是人本意识,各级领导要牢固树立“关心群众、关爱员工”的观念,每个员工也要牢固树立“珍惜自己和他人生命”的观点。再次是责任意识,“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应当成为全员共同的自觉意识,安全生产才有了根本保障。最后是风险意识。建筑施工是危险风险很大的行业,所以我们必须树立安全风险和忧患意识。
安全管理包括方针目标、危险源辨识、管理体系、资源措施、培训教育、程序准则(制度、责任制、规程)、运行控制、过程监测和总结评价等一系列“PDCA”循环管理,其
中最主要的是运行控制(制定并实施程序)和过程监测。所有的策划方案都要在过程中落实,最终的安全业绩要籍以过程来保证,所以加强过程控制和监测,是确保安全管理的根本任务。
安全资源是企业安全文化的物质基础,有硬资源和软资源两种。硬资源一般指物化资源,如安全环境(现场围挡、场地道路、临时建筑、水电通讯等)、安全设施(外架、护网、护栏、支模等)、安全器材(消防、劳保、保健等)及其相关的安全经费。软资源一般指非物化的资源,如安全信息,安全技术和安全保障措施等。即使是软资源,说到底还是要通过硬资源才能得以实施、发挥功效。从这个意义上,硬资源是安全管理基础的基础,也是展现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建设企业安全文化有什么目的和意义呢?
一是确保树立安全意识。只有通过安全文化这种细雨润物般的浸润,和风拂面般的熏陶和日积月累的沉淀,才能确保全员逐步形成施工安全的自觉意识。
二是确保加强安全管理。安全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权益和价值观念,进行人性化的管理。安全文化不仅没有脱离安全管理,而且要作为“推进器”结合安全管理同步进行,做到软硬兼施,双管齐下。
三是确保完善安全设施。施工现场安全设施是企业安全文化的物化形象和具体表现。只有站在安全文化的高度,安全设施的策划和实施才能做到完整、完善和完美。
四是确保促进企业文化。企业安全文化既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好了,自然会促进整个企业文化的建设和提升,赢得社会公众更多更好的信誉。此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加强安全意识、安全管理和安全资源,减免了事故产生,降低了安全成本,保证了施工正常进行,履行了社会责任,最终无疑会提高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