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区拆迁办优化发展环境
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上半年以来,我办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活动中,以项目化管理为抓手,以优化政务环境、规范行政行为和推进管理创新为基本任务和切入点,通过抓巩固提升、抓重点亮点、抓改革创新,着力推进政府职能和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促进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全力打造“低成本、高效率、无干扰”经济发展环境,努力把我区建设成为“环境圣地、投资高地、发展宝地”,为实现富民强区提供有力支持和良好服务。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开展专项效能监察,确保政令畅通。组织开展城中村改造、旧城区改造公益项目等专项效能监察。实行效能监察专员、首席服务员、项目联络员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着力监察项目实施中的办事效率、办事质量,尤其是各类手续审批和办理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快速处置问题,确保政令进一步畅通、效能进一步提升。
(二)积极做好为开发企业服务工作。进一步深化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活动,树立“全员、全程、全方位”服务理念,规范行政征收、行政检查等执法行为,大力推进服务环境建设。加强动态性跟踪督查,查纠慢服务、假服务、不服务甚至“吃、拿、卡、要”等问题,确保服务开发企业各项政策
措施落实,为开发企业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三)行政效能制度体系建设扎实有效。1、实施“三项制度”。强化首问责任,全面实行首问事项登记制,去向公示制,将限时办结纳入目标管理,严格考核,将行政效能考评结果与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奖惩挂钩。2、完善多层监督长效机制。强化效能监督,确保措施到位。通过常态化的明查暗访、突击检查等形式,加强对本部门工作作风、工作纪律、服务态度等方面监督检查;强化工作督查,确保决策执行。3、将重点项目、民生工程等明确到每个责任科室,确保了重点项目建设等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强化社会监督,拓宽监督渠道。4、通过政务公开栏,主动接受服务对象和群众监督,确保公开透明操作;广泛接受社会舆论监督,设立了效能举报电话,广泛听取群众投诉和意见建议,收到了良好效果。
(四)继续对行政权力大的关键岗位、重点科室实施重点效能监察。通过日常工作考核、动态跟踪问效、季度集中评查卷宗等,综合评价这些关键岗位、科室服务质量、办事效率,评选出“优、差”。严格科学运用考评结果,切实抓好问责落实,同时督促关键岗位抓好整改,完善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和行政效能,着力解决政务环境不优和行政效能不高的“中梗阻”问题。
(五)继续加强政务公开,拓宽公开渠道,积极推行阳光政务建设。政务服务必须实现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要在
优化政务环境上下功夫,行政审批要少,服务质量要优;在政务平台建设上下功夫,在推进标准化服务上下功夫,特别是制度、运行的标准化一定要规范有序、科学运行、规范运行;在便民服务上下功夫,切实抓好便民延伸服务,向开发企业延伸;在提高行政效能上下功夫,把提速、提效放在首位,抓好效能问责。以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为目标,以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为最大追求,切实加强政务服务的自身建设,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二、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不够统一,重视程度有差距。
(二)改革创新意识不强,墨守陈规,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不能采取新的办法加以解决。
(三)延伸服务不够深入,服务群众上有差距。
三、解决措施
具体要做好“五个抓”:
一是抓科学决策,推行阳光政务。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完善决策程序,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和听证制度,对因违规决策造成重大损失的,严肃追究责任。
二是抓效能提高行政效率。建立完善行政服务体系,推进集中办公、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建设统一公共服务平台,加大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行政投诉制、办事公开制等制度规定的执行力度。
三是抓依法行政,降低办事成本。加强法律法规等专项培训,切实提高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严肃处理违规违法行为。
四是抓公开监督,畅通民意渠道。依法、依规扩大公开事项,创新完善监督方式和制度,切实提升透明度和公信力。
五是抓行风政风,创新服务细节。加快推进行风政风建设制度化,加大纠风力度。
四、下半年工作计划
1、深化为开发企业服务,亲商服务。服务开发企业共谋发展,“亲商、安商、富商”,大力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平台,不断提高服务效率,为入区企业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
2、抓好在建项目建设。细化目标任务,强化责任意识,加大协调力度,定出施工进程表和完工时间,进一步提高效能、优化服务。在开发企业面临困难时,主动关心开发企业,为开发企业排忧解难,和开发企业共度难关。
长安区拆迁改造办公室
2011年7月7日
长安区拆迁办优化发展环境
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上半年以来,我办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活动中,以项目化管理为抓手,以优化政务环境、规范行政行为和推进管理创新为基本任务和切入点,通过抓巩固提升、抓重点亮点、抓改革创新,着力推进政府职能和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促进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全力打造“低成本、高效率、无干扰”经济发展环境,努力把我区建设成为“环境圣地、投资高地、发展宝地”,为实现富民强区提供有力支持和良好服务。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开展专项效能监察,确保政令畅通。组织开展城中村改造、旧城区改造公益项目等专项效能监察。实行效能监察专员、首席服务员、项目联络员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着力监察项目实施中的办事效率、办事质量,尤其是各类手续审批和办理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快速处置问题,确保政令进一步畅通、效能进一步提升。
(二)积极做好为开发企业服务工作。进一步深化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活动,树立“全员、全程、全方位”服务理念,规范行政征收、行政检查等执法行为,大力推进服务环境建设。加强动态性跟踪督查,查纠慢服务、假服务、不服务甚至“吃、拿、卡、要”等问题,确保服务开发企业各项政策
措施落实,为开发企业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三)行政效能制度体系建设扎实有效。1、实施“三项制度”。强化首问责任,全面实行首问事项登记制,去向公示制,将限时办结纳入目标管理,严格考核,将行政效能考评结果与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奖惩挂钩。2、完善多层监督长效机制。强化效能监督,确保措施到位。通过常态化的明查暗访、突击检查等形式,加强对本部门工作作风、工作纪律、服务态度等方面监督检查;强化工作督查,确保决策执行。3、将重点项目、民生工程等明确到每个责任科室,确保了重点项目建设等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强化社会监督,拓宽监督渠道。4、通过政务公开栏,主动接受服务对象和群众监督,确保公开透明操作;广泛接受社会舆论监督,设立了效能举报电话,广泛听取群众投诉和意见建议,收到了良好效果。
(四)继续对行政权力大的关键岗位、重点科室实施重点效能监察。通过日常工作考核、动态跟踪问效、季度集中评查卷宗等,综合评价这些关键岗位、科室服务质量、办事效率,评选出“优、差”。严格科学运用考评结果,切实抓好问责落实,同时督促关键岗位抓好整改,完善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和行政效能,着力解决政务环境不优和行政效能不高的“中梗阻”问题。
(五)继续加强政务公开,拓宽公开渠道,积极推行阳光政务建设。政务服务必须实现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要在
优化政务环境上下功夫,行政审批要少,服务质量要优;在政务平台建设上下功夫,在推进标准化服务上下功夫,特别是制度、运行的标准化一定要规范有序、科学运行、规范运行;在便民服务上下功夫,切实抓好便民延伸服务,向开发企业延伸;在提高行政效能上下功夫,把提速、提效放在首位,抓好效能问责。以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为目标,以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为最大追求,切实加强政务服务的自身建设,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二、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不够统一,重视程度有差距。
(二)改革创新意识不强,墨守陈规,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不能采取新的办法加以解决。
(三)延伸服务不够深入,服务群众上有差距。
三、解决措施
具体要做好“五个抓”:
一是抓科学决策,推行阳光政务。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完善决策程序,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和听证制度,对因违规决策造成重大损失的,严肃追究责任。
二是抓效能提高行政效率。建立完善行政服务体系,推进集中办公、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建设统一公共服务平台,加大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行政投诉制、办事公开制等制度规定的执行力度。
三是抓依法行政,降低办事成本。加强法律法规等专项培训,切实提高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严肃处理违规违法行为。
四是抓公开监督,畅通民意渠道。依法、依规扩大公开事项,创新完善监督方式和制度,切实提升透明度和公信力。
五是抓行风政风,创新服务细节。加快推进行风政风建设制度化,加大纠风力度。
四、下半年工作计划
1、深化为开发企业服务,亲商服务。服务开发企业共谋发展,“亲商、安商、富商”,大力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平台,不断提高服务效率,为入区企业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
2、抓好在建项目建设。细化目标任务,强化责任意识,加大协调力度,定出施工进程表和完工时间,进一步提高效能、优化服务。在开发企业面临困难时,主动关心开发企业,为开发企业排忧解难,和开发企业共度难关。
长安区拆迁改造办公室
2011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