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绿色物流

  摘要:21世纪,人类面临人口膨胀、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的三大危机,绿色物流将倍受关注。绿色物流从环境的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形成了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现代绿色物流强调了全局和长远的利益,强调了全方位对环境的关注,体现了企业的绿色形象,是一种全新的物流形态。

  关键词: 绿色物流 集约资源 逆向物流

  

  一、 绿色物流的内涵

  

  绿色物流是近几年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目前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定义。但是在国际上,绿色物流已作为继绿色制造、绿色消费之后的又一个新的绿色热点,受到广泛的关注。由A.M.布鲁尔、K.J.巴顿和D.A.亨舍尔合著的《供应链管理和物流手册》一书中,认为由“绿色(Green)”和“物流(Logistics)”组合在一起的“绿色物流(green logistics)”一词,代表着与环境相协调的高效运输配送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 18354-2001)》中规定,绿色物流(Environmental Logistics)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

  绿色物流既包括企业的绿色物流,又包括社会对绿色物流的管理、规范和控制。从绿色物流的范围来看,它既包括各个单项的绿色物流功能要素(如绿色运输、绿色包装、绿色储存等),还包括为实现资源再利用而进行的废弃物循环物流。

  �集约资源。这是绿色物流最本质的内容,也是发展物流的主要指导思想之一。通过整合现有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企业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这正是可持续发展所提倡的。这也是我国发展绿色物流亟待逾越的障碍。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例,我国有的地区在新建物流中心时,没有考虑和原有物流硬件设施的兼容问题,结果新的修起来,旧的就弃置了,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据悉,我国物流设施空置率高达60%,这显然与物流发展的方向背道而驰,更不要说绿色物流了。

  �绿色运输。毫无疑问,运输过程中的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是物流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绿色运输首先是要对货运网点、配送中心的设置做合理布局与规划,通过缩短路线和降低空载率,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绿色运输的另一个要求是改进内燃机技术和使用清洁燃料,以提高能效。绿色运输还应当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泄漏问题,以免对局部地区造成严重的环境危害。

  �绿色仓储。绿色仓储要求仓库布局合理,以节约运输成本。布局过于密集,会增加运输的次数,从而增加资源消耗;布局过于松散,则会降低运输的效率,增加空载率。仓库建设前还应当进行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充分考虑仓库建设对所在地的环境影响。例如,易燃易爆商品仓库不应设置在居民区,有害物质仓库不应设置在重要水源地附近。

  �绿色包装。包装是商品营销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大量的包装材料在使用一次以后就被消费者遗弃,从而造成环境问题。例如现在我国比较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就是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随地遗弃引起的。绿色包装要求提供包装服务的物流企业进行绿色包装改造,包括:使用环保材料、提高材质利用率、设计折叠式包装以减少空载率、建立包装回用制度等。

  逆向物流。逆向物流是指所有与资源循环、资源替代、资源回用和资源处置有关的物流活动,它能够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减少对原材料的需求,常被发达国家作为建设循环型经济的重要举措。实施逆向物流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有完善的商品召回制度、废物回收制度以及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制度。在我国,逆向物流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只是局限于废旧物资回收、生活垃圾分类等初级行为,经济效益尚不明显。我国的逆向物流工作基本上是在政府的组织下进行的,作为企业自身行为的逆向物流活动还不多见。

  

  二、 绿色物流发展的必要性

  

  绿色物流适应了世界社会发展的潮流,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一些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逐渐淡化,环境壁垒逐渐兴起,为此,ISO14000?成为众多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ISO14000的两个基本思想就是预防污染和持续改进,它要求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使其经营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最小。而国外物流企业起步早,物流经营管理水平相当完善,势必给国内物流企业带来巨大冲击。进入WTO后,我国物流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一席之地,发展绿色物流将是其理性选择。

  绿色物流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绿色物流与绿色制造、绿色消费共同构成了一个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经济循环系统。绿色制造是制造领域的研究热点,指以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方式制造绿色产品,是一种生产行为;绿色消费是以消费者为主体的消费行为,三者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

  绿色物流是最大限度降低经营成本的必由之路。专家分析认为,产品从投产到销出,制造加工时间仅占10%,而几乎90%的时间为储运、装卸、分装、二次加工、信息处理等物流过程。因此,物流专业化无疑为降低成本奠定了基础。绿色物流强调的是:低投入→大物流的方式。绿色物流不仅是一般物流成本的降低,更重视的是绿色化和由此带来的节能、高效、少污染。

  

  三、 我国绿色物流的差距

  

   我国物流业的起步较晚,绿色物流还刚刚兴起,人们对它的认识还非常有限,在绿色物流的服务水平和研究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国际上先进技术国家在绿色物流的观念上、政策上以及技术上均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1]

  观念上的差距。一方面,领导和政府的观念仍未转变,绿色物流的思想还没确立,部分政府领导对物流的推进尚且放任自流,更何况面向的是更进一步的绿色物流。仅有物流的思想而没有绿色化的概念,还缺乏发展的前瞻性,与时代的步伐存在差距。另一方面,经营者和消费者对域外物流绿色经营消费理念仍非常淡薄,绿色物流的思想几乎为零。经营者展现给我们的是绿色产品、绿色标志、绿色营销和绿色服务,消费者追求的是绿色消费、绿色享用和绿色保障,而其中的绿色通道――物流环节,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心。因此在发展物流的同时,要尽快提高认识,更新思想,把绿色物流作为世界全方位绿色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确认和面向绿色物流的未来。

  政策性的差距。绿色物流是当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因为如此,绿色物流的实施不仅是企业的事情,而且还必须从政府约束的角度,对现有的物流体制强化管理,构筑绿色物流建立与发展的框架,做好绿色物流的政策性建设。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在绿色物流的政策性引导上,制订了诸如控制污染发生源,限制交通量和控制交通流的相关政策和法规,而且还从物流业发展的合理布局上为物流的绿色化铺平道路。如日本在1966年就制订了《流通业务城市街道整备法》,以提高大城市的流通机能,增强城市物流的绿色化功能。尽管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一直在致力于环境污染方面的政策和法规的制订和颁布,但针对物流行业的还不是很多。打破地区、部门和行业的局限,按照大流通、绿色化的思路来进行全国的物流规划整体设计,是我国发展物流在政策性问题上必须正视的大事情。

  技术上的差距。绿色物流的关键所在,不仅依赖物流绿色思想的建立,物流政策的制订和遵循,更离不开绿色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而我们的物流技术和绿色要求有较大的差距。目前我国物流业基本上是各自为政,存在物流行业内部的无序发展和无序竞争状态,对环保造成很大的压力;在机械化方面,物流机械化的程度和先进性与绿色物流要求还有距离;物流材料的使用上,与绿色物流倡导的可重用性、可降解性也存在巨大的差距;在物流的自动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环节上,绿色物流更是无从谈起。

  

  作者单位:中州大学

  (编辑 雨露)

  

  参考文献:

   [1]高本河,魏际刚. 绿色物流在国外的发展及我国的差距[J].物流技术,2005,12:56-58.

   [2]李刚. 绿色物流[J] .营销学苑,2005,9:23-26.

  摘要:21世纪,人类面临人口膨胀、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的三大危机,绿色物流将倍受关注。绿色物流从环境的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形成了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现代绿色物流强调了全局和长远的利益,强调了全方位对环境的关注,体现了企业的绿色形象,是一种全新的物流形态。

  关键词: 绿色物流 集约资源 逆向物流

  

  一、 绿色物流的内涵

  

  绿色物流是近几年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目前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定义。但是在国际上,绿色物流已作为继绿色制造、绿色消费之后的又一个新的绿色热点,受到广泛的关注。由A.M.布鲁尔、K.J.巴顿和D.A.亨舍尔合著的《供应链管理和物流手册》一书中,认为由“绿色(Green)”和“物流(Logistics)”组合在一起的“绿色物流(green logistics)”一词,代表着与环境相协调的高效运输配送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 18354-2001)》中规定,绿色物流(Environmental Logistics)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

  绿色物流既包括企业的绿色物流,又包括社会对绿色物流的管理、规范和控制。从绿色物流的范围来看,它既包括各个单项的绿色物流功能要素(如绿色运输、绿色包装、绿色储存等),还包括为实现资源再利用而进行的废弃物循环物流。

  �集约资源。这是绿色物流最本质的内容,也是发展物流的主要指导思想之一。通过整合现有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企业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这正是可持续发展所提倡的。这也是我国发展绿色物流亟待逾越的障碍。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例,我国有的地区在新建物流中心时,没有考虑和原有物流硬件设施的兼容问题,结果新的修起来,旧的就弃置了,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据悉,我国物流设施空置率高达60%,这显然与物流发展的方向背道而驰,更不要说绿色物流了。

  �绿色运输。毫无疑问,运输过程中的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是物流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绿色运输首先是要对货运网点、配送中心的设置做合理布局与规划,通过缩短路线和降低空载率,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绿色运输的另一个要求是改进内燃机技术和使用清洁燃料,以提高能效。绿色运输还应当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泄漏问题,以免对局部地区造成严重的环境危害。

  �绿色仓储。绿色仓储要求仓库布局合理,以节约运输成本。布局过于密集,会增加运输的次数,从而增加资源消耗;布局过于松散,则会降低运输的效率,增加空载率。仓库建设前还应当进行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充分考虑仓库建设对所在地的环境影响。例如,易燃易爆商品仓库不应设置在居民区,有害物质仓库不应设置在重要水源地附近。

  �绿色包装。包装是商品营销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大量的包装材料在使用一次以后就被消费者遗弃,从而造成环境问题。例如现在我国比较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就是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随地遗弃引起的。绿色包装要求提供包装服务的物流企业进行绿色包装改造,包括:使用环保材料、提高材质利用率、设计折叠式包装以减少空载率、建立包装回用制度等。

  逆向物流。逆向物流是指所有与资源循环、资源替代、资源回用和资源处置有关的物流活动,它能够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减少对原材料的需求,常被发达国家作为建设循环型经济的重要举措。实施逆向物流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有完善的商品召回制度、废物回收制度以及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制度。在我国,逆向物流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只是局限于废旧物资回收、生活垃圾分类等初级行为,经济效益尚不明显。我国的逆向物流工作基本上是在政府的组织下进行的,作为企业自身行为的逆向物流活动还不多见。

  

  二、 绿色物流发展的必要性

  

  绿色物流适应了世界社会发展的潮流,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一些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逐渐淡化,环境壁垒逐渐兴起,为此,ISO14000?成为众多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ISO14000的两个基本思想就是预防污染和持续改进,它要求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使其经营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最小。而国外物流企业起步早,物流经营管理水平相当完善,势必给国内物流企业带来巨大冲击。进入WTO后,我国物流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一席之地,发展绿色物流将是其理性选择。

  绿色物流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绿色物流与绿色制造、绿色消费共同构成了一个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经济循环系统。绿色制造是制造领域的研究热点,指以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方式制造绿色产品,是一种生产行为;绿色消费是以消费者为主体的消费行为,三者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

  绿色物流是最大限度降低经营成本的必由之路。专家分析认为,产品从投产到销出,制造加工时间仅占10%,而几乎90%的时间为储运、装卸、分装、二次加工、信息处理等物流过程。因此,物流专业化无疑为降低成本奠定了基础。绿色物流强调的是:低投入→大物流的方式。绿色物流不仅是一般物流成本的降低,更重视的是绿色化和由此带来的节能、高效、少污染。

  

  三、 我国绿色物流的差距

  

   我国物流业的起步较晚,绿色物流还刚刚兴起,人们对它的认识还非常有限,在绿色物流的服务水平和研究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国际上先进技术国家在绿色物流的观念上、政策上以及技术上均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1]

  观念上的差距。一方面,领导和政府的观念仍未转变,绿色物流的思想还没确立,部分政府领导对物流的推进尚且放任自流,更何况面向的是更进一步的绿色物流。仅有物流的思想而没有绿色化的概念,还缺乏发展的前瞻性,与时代的步伐存在差距。另一方面,经营者和消费者对域外物流绿色经营消费理念仍非常淡薄,绿色物流的思想几乎为零。经营者展现给我们的是绿色产品、绿色标志、绿色营销和绿色服务,消费者追求的是绿色消费、绿色享用和绿色保障,而其中的绿色通道――物流环节,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心。因此在发展物流的同时,要尽快提高认识,更新思想,把绿色物流作为世界全方位绿色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确认和面向绿色物流的未来。

  政策性的差距。绿色物流是当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因为如此,绿色物流的实施不仅是企业的事情,而且还必须从政府约束的角度,对现有的物流体制强化管理,构筑绿色物流建立与发展的框架,做好绿色物流的政策性建设。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在绿色物流的政策性引导上,制订了诸如控制污染发生源,限制交通量和控制交通流的相关政策和法规,而且还从物流业发展的合理布局上为物流的绿色化铺平道路。如日本在1966年就制订了《流通业务城市街道整备法》,以提高大城市的流通机能,增强城市物流的绿色化功能。尽管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一直在致力于环境污染方面的政策和法规的制订和颁布,但针对物流行业的还不是很多。打破地区、部门和行业的局限,按照大流通、绿色化的思路来进行全国的物流规划整体设计,是我国发展物流在政策性问题上必须正视的大事情。

  技术上的差距。绿色物流的关键所在,不仅依赖物流绿色思想的建立,物流政策的制订和遵循,更离不开绿色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而我们的物流技术和绿色要求有较大的差距。目前我国物流业基本上是各自为政,存在物流行业内部的无序发展和无序竞争状态,对环保造成很大的压力;在机械化方面,物流机械化的程度和先进性与绿色物流要求还有距离;物流材料的使用上,与绿色物流倡导的可重用性、可降解性也存在巨大的差距;在物流的自动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环节上,绿色物流更是无从谈起。

  

  作者单位:中州大学

  (编辑 雨露)

  

  参考文献:

   [1]高本河,魏际刚. 绿色物流在国外的发展及我国的差距[J].物流技术,2005,12:56-58.

   [2]李刚. 绿色物流[J] .营销学苑,2005,9:23-26.


相关文章

  • 有关绿色物流管理发展的探讨
  • 摘 要:分析了现代物流活动与经济发展厦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论述了在可持续发展原则下,绿色物流产生的必然性:最后,从政府政策层次.企业经营战略层次以整个供应链管理等视角探讨了物流绿色化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现代物流:绿色物流:物流 ...查看


  • 最新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最新大集合
  • 最新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标题大集合 一:供应链管理方向 1. 企业供应链管理策略研究 2. 网络时代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研究 3. 供应链风险形成机理分析 4. 构建我国企业间供应链的对策初探 5. 供应链管理下企业采购管理的发展趋势 6. 基 ...查看


  • 关于我国绿色包装的探讨
  • 关于我国绿色包装的探讨 摘 要: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人们面对现代工业发展过程中日益严重的环境污 染问题,在进行产品包装设计时,将环保安全放在首位.增强与市场主体的经 济理性相吻合的节俭意识,积极探索绿色环保经济型包装设计新模式.实施全 面的绿 ...查看


  • 物流管理论文选题
  • 物流管理论文选题 1.基于供应链管理的零售商-供应商合作关系研究 2.基于B2C电子商务模式下供应链管理结构模型的分析与研究 3.(国美电器.苏宁电器.XX连锁大型超市-..)供应链管理现状及发展策略 4.XX公司销售物流合理化的途径分析 ...查看


  • 有关绿色物流的理论探讨
  • 资源环境 有关绿色物流的理论探讨 Theoretical Discu s sion on the Gre en Lo g istic s 陈柳钦 (天津市经济发展研究所 天津300202) , 尤其是有毒物质的流入.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引起的渗 ...查看


  • 2010届物流毕业论文题目
  • 我国社会XXXX资源回收物流的经济意义及物流体系建立 我国XXXX废弃物物流策略研究 企业物流模式的选择 深圳市物流园区规划及其发展` 浅析我国第三方物流业发展战略 深圳物流园区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探讨 基于XXXX的物流政策分析--以深圳物流 ...查看


  • 沃尔玛的绿色供应链管理_张秋彤
  • 沃尔玛的绿色供应链管理 张秋彤 (东南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江苏南京211189) 摘要:沃尔玛作为美国的零售业巨头一直以低成本战略占领着市场,如今的沃尔玛意识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转为发展它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本文通过对沃尔玛环保36 ...查看


  • 物流管理专业论文题目
  • <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1. 企业供应链管理策略研究 2. 网络时代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研究 3. 供应链风险形成机理分析 4. 构建我国企业间供应链的对策初探 5. 供应链管理下企业采购管理的发展趋势 6. 基于供应链管 ...查看


  • 1.报关专业论文题目参考
  • 报关专业论文题目参考 首先看下第一份文件,1. 城市学院论文撰写规范: 里面论文的所有要求都写得非常清楚. 咱们现在当务之急是先要选题和定题,先把各自的题目确定下来. 选题目的要求是:大家以实习公司为研究对象,最好是针对一个特定的 企业,根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