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生平
钱锺书(1910年11月21日-1998年12月19日),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锺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清宣统二年十月二十日(1910年11月21日)生于江苏无锡。一九九八年病逝于北京。是中国近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
钱钟书先生1910年生于无锡,1933年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1935年赴牛津大学攻读,获b.litt.(oxon)学位。后又至巴黎大学研究法国文学。曾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国立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上海暨南大学外语系教授,中央图书馆外文部总编纂等。解放后,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等。
钱钟书主要著作
1937 《十七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1941 《写在人生边上》1945 《猫》、《文艺复兴》、《人·兽·鬼》1947 《围城》1948 《谈艺录》1958 《宋诗选注》1978 《古典文学研究在现代中国》1979 《旧文四篇》、《管锥编》1980 《诗可以怨》、《文学评论》1981 《管锥编》、《管锥编增订》1984 《也是集》、《谈艺录》1985 《七缀集》1988
《模糊的铜镜》、《随笔》1995 《槐聚诗存》1996 《石语》
钱钟书奇闻迭事
钱先生的治学特点是贯通中西、古今互见的方法,融汇多种学科知识,探幽入微,钩玄提要,在当代学术界自成一家。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昆仑。60年来,钱钟书先生致力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淡泊名利,甘愿寂寞,辛勤研究,饮誉海内外,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卓越贡献,培养了几代学人,是中国的宝贵财富。钱先生在文学研究和文学创作方面的卓越成就,对于我们建设中国新文化,特别是在科学地扬弃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钱钟书的故居
钱钟书故居,位于无锡市健康路新街巷30号、32号,系钱家祖遗产业--钱绳武堂,建于1923年,占地面积为二亩四分八厘八毫,系七开间三进明清风格又吸取西式建筑之特点。目前,大部分尚保存基本完好,是无锡不多的书香宅第。钱氏旧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极具历史人文价值。“钱绳武堂”一脉,有钱基博、钱钟书父子这样的文化学术泰斗,也有钱钟韩、钱钟教、钱钟鲁、钱钟泰这样的科学院院士,还有著名工商人士钱基厚、钱钟汉父子。
关于钱老的《管锥编》
《管锥编》是钱先生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本书用典雅的文言写成,引用了大量英、法、德、意、西原文,是一部不可多得、必然传世的多卷本学术著作。是作者研读《周易正义》、《毛诗正义》、《左传正义》、《老子王弼注》、《太平广记》等数十种古籍时,所作的札记和随笔的总汇。本书考论词章及义理,打通时间、空间、语言、文化和学科的壁障,其间多有新说创见,皆发前人之覆者,颇能开拓万古之心胸,推倒一时之豪杰。
关于《围城》
《围城》是钱先生唯一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现代文学经典,有论者认为是现代中国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围城》内涵充盈,兼以理胜于情,是小说中的宋诗。所谓“围城”,如书中人物所说,是脱胎于两句欧洲成语。英国人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法国人的说法是:结婚犹如“被围困的城fortressassiegee,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钱钟书先生,为我国国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当之无愧的国学大师!
钱钟书生平
钱锺书(1910年11月21日-1998年12月19日),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锺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清宣统二年十月二十日(1910年11月21日)生于江苏无锡。一九九八年病逝于北京。是中国近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
钱钟书先生1910年生于无锡,1933年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1935年赴牛津大学攻读,获b.litt.(oxon)学位。后又至巴黎大学研究法国文学。曾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国立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上海暨南大学外语系教授,中央图书馆外文部总编纂等。解放后,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等。
钱钟书主要著作
1937 《十七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1941 《写在人生边上》1945 《猫》、《文艺复兴》、《人·兽·鬼》1947 《围城》1948 《谈艺录》1958 《宋诗选注》1978 《古典文学研究在现代中国》1979 《旧文四篇》、《管锥编》1980 《诗可以怨》、《文学评论》1981 《管锥编》、《管锥编增订》1984 《也是集》、《谈艺录》1985 《七缀集》1988
《模糊的铜镜》、《随笔》1995 《槐聚诗存》1996 《石语》
钱钟书奇闻迭事
钱先生的治学特点是贯通中西、古今互见的方法,融汇多种学科知识,探幽入微,钩玄提要,在当代学术界自成一家。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昆仑。60年来,钱钟书先生致力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淡泊名利,甘愿寂寞,辛勤研究,饮誉海内外,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卓越贡献,培养了几代学人,是中国的宝贵财富。钱先生在文学研究和文学创作方面的卓越成就,对于我们建设中国新文化,特别是在科学地扬弃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钱钟书的故居
钱钟书故居,位于无锡市健康路新街巷30号、32号,系钱家祖遗产业--钱绳武堂,建于1923年,占地面积为二亩四分八厘八毫,系七开间三进明清风格又吸取西式建筑之特点。目前,大部分尚保存基本完好,是无锡不多的书香宅第。钱氏旧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极具历史人文价值。“钱绳武堂”一脉,有钱基博、钱钟书父子这样的文化学术泰斗,也有钱钟韩、钱钟教、钱钟鲁、钱钟泰这样的科学院院士,还有著名工商人士钱基厚、钱钟汉父子。
关于钱老的《管锥编》
《管锥编》是钱先生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本书用典雅的文言写成,引用了大量英、法、德、意、西原文,是一部不可多得、必然传世的多卷本学术著作。是作者研读《周易正义》、《毛诗正义》、《左传正义》、《老子王弼注》、《太平广记》等数十种古籍时,所作的札记和随笔的总汇。本书考论词章及义理,打通时间、空间、语言、文化和学科的壁障,其间多有新说创见,皆发前人之覆者,颇能开拓万古之心胸,推倒一时之豪杰。
关于《围城》
《围城》是钱先生唯一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现代文学经典,有论者认为是现代中国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围城》内涵充盈,兼以理胜于情,是小说中的宋诗。所谓“围城”,如书中人物所说,是脱胎于两句欧洲成语。英国人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法国人的说法是:结婚犹如“被围困的城fortressassiegee,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钱钟书先生,为我国国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当之无愧的国学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