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必修1-----时间、位移和速度
1.试判断下面的几个速度中哪个是瞬时速度
A .子弹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以790 m/s的速度击中目标
B .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40 km/h
C .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 km/h D.小球第3s末的速度是6 m/s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相等时间内的位移相等
B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相等
C .任意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相等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D .如果物体运动的路程跟所需时间的比值是一个恒量,则此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3.下面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每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等于零
B .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等于零
C .匀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D .变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等于它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1
4.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10s 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A .0.25 m/s B.0.2 m/s C.0.17 m/s D.无法确定
5.短跑运动员在100 m竞赛中,测得7s末的速度是9m/s,10s 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10.2 m/s,则运动员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为
A .9 m/s B.9.6 m/s C.10 m/s D.10.2 m/s
6.一辆汽车以速度v 行驶了2/3的路程,接着以20 km/h的速度减速,后以36 km/h的速度返回原点,则全程中的平均速度v 是
A .24 km/h B.0 C.36 km/h D.48 km/h
7.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均速度v =∆x ,当∆t 充分小时,该式可表示t 时刻的瞬时速度 ∆t
B .匀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
C .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
D .只有瞬时速度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B .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
C .火车以速度v 经过某一段路,v 是指瞬时速度
D .子弹以速度v 从枪口射出,v 是平均速度
9. 如图2-4所示为四个运动物体的位移图像,试比较它们的运动情况
.
10. 下面关于时间与时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秒末与2秒末之间的时间间隔通常叫第1秒内.
B.8点45分开始上课,指的是时间. C.4秒初与5秒末的时间间隔为2秒.
D. 时间轴上的点表示时刻,两点间的距离表示时间.
11. 如右图所示,甲、乙、丙三个物体的位移图像,由图可知
( )
A. 甲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 B.乙物体在t=0时的速度为零
C. 丙物体作速度逐渐增大的运动 D.t1时间内,运动路程s 丙>s 乙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位移图像是质点运动的轨迹 B.速度图像是质点运动的轨迹
C. 利用位移图像可以知道发生任一位移所需的时间
D. 利用位移图像中直线斜率的大小可以比较速度的大小,斜率越大,速度也越大.
13. 如图2-6所示,为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s-t 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v 甲>v 乙 B.两物体同时从不同地点出发
C. 两直线的交点P 表示此时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D.两直线的交点P 表示此时甲追上乙
14. 图2-7为s-t 图像,其中属于匀速直线运动图像的是
( )
15. 如图2-8所示是质点A 与B 在同一直线上沿同一方向运动的s-t 图像. 由图可知
( )
A.t =0时,A 在B 的前面 B.B在t 2秒追上A ,此后B 在A 的前面
C. 在开始阶段B 的速度比A 大
D. 在开始阶段B 的速度比A 小,t 2秒以后B 的速度超过A 的速度
16. 某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2-12所示,则物体
( )
A. 往复运动 B.匀速直线运动 C.朝某一方向直线运动D. 不能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17. 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s-t 图像,如图2-13所示,以甲的出发点作为参考点,以甲的出发时间作为计时起点,则
( )
A. 甲、乙同时出发 B.甲、乙从同一地点出发
C. 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前面s 0处 D.甲在中途停了一段时间,而乙没有停
18. 一个物体由A 地出发做匀速运动到达B 地停了一段时间,又同样作匀速运动返回A 地,图中哪张图线比较正确描述了以上全过程( )
19.如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x-t 图象,对线段OA 、AB 、BC 、CD 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OA 段运动最快 B .AB 段静止
C .CD 段表示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反
D .运动4h 汽车的位移大小为30km
20. 如图2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 由图象可
知( )
A. 乙开始运动时, 两物体相距20 m
B. 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大
C. 两物体在10 s时相距最远, 在25 s时相遇
D. 甲比乙运动得快
21. 如图所示,同一直线上甲乙两物体,折线是表示物体甲运动的位移图
象,直线表示物体乙运动的位移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物体是相向运动的
B .甲是匀速运动,速度大小为7.5m/s
C .甲、乙两物体在距甲的出发点60m 处相遇
D .甲在运动中停了4s
22. 如图2-2-3所示是甲、乙两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 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 出
发时刻为开始计时时刻, 则由图象可知( )
A. 甲乙同时出发
B. 乙比甲先出发
C. 甲开始运动时, 乙在甲前面s 0处
D. 甲在中途停了一会儿, 但最后还是追上了乙
23. 如图2-2-5所示,A 、B 两图线分别表示在同一参考系中甲、乙两物体运动的
位移—时间图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做直线运动, 乙做曲线运动 B.甲、乙两物体均做直线运动
C. 交点M 表示两物体位移相等 D. 运动中甲、乙共相遇两次
24. 甲、乙两小分队进行代号为“猎狐”的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信设备,
在荧光屏上观察到小分队的行军路线如图所示. 小分队同时由同地O 处出发,
最后同时捕“狐”于A 处. 下列说法正确的为( )
A. 小分队行军路程s 甲<s 乙
B. 小分队平均速度v 甲=v 乙
C. y -x 图线是速度—时间图象
D. y -x 图线是位移—时间图象
25. 如图2-2-12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
由图象可知
A. 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相距20 m
B. 在0-10 s这段时间内,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大
C. 在10-25 s这段时间内,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小
D. 两物体在10 s时相距最远,在25 s时相遇
26.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
知( )
A. 甲、乙两质点在1 s末时相遇
B. 甲、乙两质点在1 s末时的速度大小相等
C. 甲、乙两质点在第1 s内反方向运动
D. 在第1 s内甲质点的速率比乙质点的速率要大
27. 甲、乙两物体朝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t = 0时,乙在甲之前一定距离处,则两个物体运动的位移图象应是
28. 质点1、2、3的x-t 图象如图2-2-11所示, 由图可以判断( )
A. 三个质点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B. 三个质点在t 时间内位移相同
C. 三个质点的出发点不同
D. 三个质点的运动快慢及运动方向相同
29、a 、b 两个质点相对于同一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 -t 图象如图
所示。关于a 、b 的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a 、b 两个质点运动的出发点相距5 m
B .质点a 比质点b 迟1 s开始运动
C .在0~3 s时间内,a 、b 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 .质点a 运动的速率比质点b 运动的速率大
30.一架飞机水平匀速地在某同学头顶上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
声从头顶正上方传来的时候,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约与地面成60°角的方向上,据此可估算出此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 倍。
31.火车从甲站到乙站的正常行驶速度是60 km/h,有一列火车从甲站开出,由于迟开了300 s,司机把速度提高到72 km/h,才刚好正点到达乙站,则甲、乙两站的距离是 km.
32.相距12 km的公路两端,甲乙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5 km/h,乙的速度
是3 km/h,有一小狗以6 km/h的速率,在甲、乙出发的同时,由甲处跑向乙,在途中与乙相遇,即返回跑向甲,遇到甲后,又转向乙. 如此在甲乙之间往返跑动,直到甲、乙相遇,求在此过程中,小狗跑过的路程和位移.
33. 一门反坦克炮直接瞄准所要射击的一辆坦克。射击后,经过t 1=0.6 s
,在炮台上看到炮
弹爆炸。经过t 2=2.1 s,才听到爆炸的声音。问坦克离炮台的距离多远?炮弹飞行的水平速度多大?(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 m/s 。,空气阻力不计)
答案
1. ACD
2. ABC
3. AC
4. B
5.解析:题目中的“7s 末”“9 m/s”和“10.2 m/s”都是多余的条件,100 m竞赛中当然是变
速运动. “100 m”和“10 s末到达终点”才是根据定义式求平均速度的必要条件:v =
答案:C s 100=t 10m/s=10 m/s
6. B
7.ABD 8.B
9. 分析 这四个物体的位移图像都是直线,其位移又都随时间增加,说明都向着同方向(位移的正方向) 做匀速直线运动,只是其运动的快慢和起始情况不同.
解:两物体从t =0开始,由原点出发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c 物体在t =0时从位于原点前方s 1处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d 物体经过时间t 1才开始从原点出发,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图可知,任取相同时间Δt ,它们的位移Δs 大小不同,Δs c >Δs b >Δs a >Δs d ,所以c 物体运动最快,d 物体运动得最慢.
10. 解析:(1)物理学中的时间与时刻是有严格区别的,我们通常说的“8点45分开始上课”、“火车7点1刻开”,5秒末及查看钟表上的示数指的都是时刻,而时间是表示某一段时间间隔,如“课间10分钟”、“5秒内”、“第5秒内”等指的都是时间,如用时间轴表示,则时间轴上的点表示时刻,两点间的距离表示时间.
综上所述应选C 、D.
11. 分析 (1)反应物体位移与时间函数关系的图像叫位移图像,如图中甲物体的位移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则表示处于静止状态.
(2)图中图线与s 轴的截距表示初位移,如右图中的s 0.
(3)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由图可知v 甲=0,v 丙逐渐变大,v 乙恒定(包括t=0的时刻).
(4)位移图像中几个图线的交点表示几个物体在某一时刻处于同一位置. 由图可得出t 1时间内,乙丙两物体的位移相同,路程也相同,不能把s-t 图中的图线误认为是物体的运动轨迹.
正确选项为C.
小结 从以上两例的解析可以看出,要正确处理图像问题,首先必须弄清纵轴、横轴及图线所表示的物理意义,其次要理解图线的截距、交点所对应的状态,掌握利用图线的斜率
分析、计算有关物理量的方法.
12.CD 13.ABD 14.ABC 15.AB 16.A 17.C
18. 匀速直线运动 相反 19 2.5s 5m 10.匀速直线运动 一致 甲 10m
20.C
例4.BC
例6.C
4、ACD
5、解析:在s-t 图象中, 图象与纵轴的交点表示出发时物体的位置, 图线和横轴的交点表示出发的时刻, 两图线交点表示两物体相遇. 所以选项A 、C 、D 正确.
答案:ACD
6、解析:图线表示的是位移和时间的关系, 不是运动轨迹,A 是直线, 所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B 是曲线, 故乙做变速直线运动, 所以选项A 项错误,B 项正确. 交点M 表示两物体处在同一位置, 即两物体相遇, 在t 时间内物体的位移由物体的纵坐标之差反映, 故B 位移较大, 所以选项C 错误.A 、B 图线有两个交点, 所以选项D 正确.
答案:BD
7、B
解析:此图为行军轨迹图. 两小分队在相同的时间内发生的位移相同(都是由O 点到A 点), 因此平均速度相同.
8、解析:由图可知,乙物体开始运动时,甲物体距原点的距离已大于20 m,故A 错. 在0- 10 s 内,乙物体没有运动,故两物体间距离渐大,B 对. 在10-25 s 内,乙物体已开始运动,且经15 s追上甲,故CD 都对.
答案:BCD
9、 v1=2m/s v2=5m/s
10、解析:甲、乙在1 s 末时在同一位置,故A 正确. 甲沿负方向匀速运动,乙先沿正方向匀速运动,再静止,3 s末沿负方向匀速运动,且在1 s末时v 甲=-2 m/s ,v 乙=6 m/s ,故B 、
C 、D 错.
答案:A
11、C
12、解析:图中按时起跑的是B 图线, 表示的是运动员甲. 晚跑0.5 s 的图线是D, 表示的是运动员乙. 抢跑1 m的图线是C, 表示的是运动员丙. 由终点100 m处往回跑的图线是A, 表示的是运动员丁, 他用了15 s的时间回到了起跑线上.
答案:A 表示丁,B 表示甲,C 表示丙,D 表示乙
13、解析:三个质点的s-t 图象均为倾斜直线, 所以这三个质点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于这三条图线平行, 所以三个质点运动快慢及运动方向相同; 当t=0时,2在坐标原点,1、3分别在原点两侧, 所以运动的出发点不同; 由图象可知在t 时间内三个质点的位移相等. 所以ABCD 选项都正确.
答案:ABCD
14、AC
9. 解析:飞机在空中水平匀速运动,速度为v 飞, 声音从头顶向下匀速传播,速度为v 声,在发动机声从人头顶向下传播的时间 t 内,飞机向前飞行一段距离而到达前上方约与地成600角的位置。
详解如下 ::设飞机距地面的高度为h ,则有h=v声t ;
当人听到发动机声音时,飞机到达图示位置,飞机向前
飞行了x=v飞t 由几何知识可知
x =h
v 飞= cot60 ,将x 、 h 带入 0第9题图 3 v 声,即飞机速度 约为声速的0.58倍。 3
9.解析:设两站间的距离为s km s s 300=+
则由60723600
解得:s =30 km
答案:30
11.解析:两人相遇所用的时间即为小狗跑动所用的时间,这段时间与速率的乘积即为小狗
的路程,不管小狗往返了多少次,路程等于速率与时间的乘积.
答案:9 km;7.5 km
12.解析:火车在15 s的时间内通过了20根钢轨,则火车的速度为
s 20⨯12. 5
15v =t =m/s=16.7 m/s
答案:16.7 m/s
8. 分析:因为光速远远大于声音的速度,所以可以认为t 1即是炮弹飞行的时间。t 2即是炮弹飞行的时间跟声音从炮弹爆炸点传到大炮所在地的时间之和。因此声音传播的时间是t 2 - t1。
这样就可以求出所需的量了。
解:炮弹的射程就是坦克离炮台的距离x
x=v(t 2 - t1)=340×(2.1-0.6)=510 m 所以,炮弹的飞行速度。v '=x 510m /s =850 m/s =t 10. 6
物理必修1-----时间、位移和速度
1.试判断下面的几个速度中哪个是瞬时速度
A .子弹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以790 m/s的速度击中目标
B .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40 km/h
C .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 km/h D.小球第3s末的速度是6 m/s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相等时间内的位移相等
B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相等
C .任意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相等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D .如果物体运动的路程跟所需时间的比值是一个恒量,则此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3.下面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每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等于零
B .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等于零
C .匀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D .变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等于它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1
4.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10s 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A .0.25 m/s B.0.2 m/s C.0.17 m/s D.无法确定
5.短跑运动员在100 m竞赛中,测得7s末的速度是9m/s,10s 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10.2 m/s,则运动员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为
A .9 m/s B.9.6 m/s C.10 m/s D.10.2 m/s
6.一辆汽车以速度v 行驶了2/3的路程,接着以20 km/h的速度减速,后以36 km/h的速度返回原点,则全程中的平均速度v 是
A .24 km/h B.0 C.36 km/h D.48 km/h
7.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均速度v =∆x ,当∆t 充分小时,该式可表示t 时刻的瞬时速度 ∆t
B .匀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
C .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
D .只有瞬时速度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B .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
C .火车以速度v 经过某一段路,v 是指瞬时速度
D .子弹以速度v 从枪口射出,v 是平均速度
9. 如图2-4所示为四个运动物体的位移图像,试比较它们的运动情况
.
10. 下面关于时间与时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秒末与2秒末之间的时间间隔通常叫第1秒内.
B.8点45分开始上课,指的是时间. C.4秒初与5秒末的时间间隔为2秒.
D. 时间轴上的点表示时刻,两点间的距离表示时间.
11. 如右图所示,甲、乙、丙三个物体的位移图像,由图可知
( )
A. 甲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 B.乙物体在t=0时的速度为零
C. 丙物体作速度逐渐增大的运动 D.t1时间内,运动路程s 丙>s 乙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位移图像是质点运动的轨迹 B.速度图像是质点运动的轨迹
C. 利用位移图像可以知道发生任一位移所需的时间
D. 利用位移图像中直线斜率的大小可以比较速度的大小,斜率越大,速度也越大.
13. 如图2-6所示,为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s-t 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v 甲>v 乙 B.两物体同时从不同地点出发
C. 两直线的交点P 表示此时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D.两直线的交点P 表示此时甲追上乙
14. 图2-7为s-t 图像,其中属于匀速直线运动图像的是
( )
15. 如图2-8所示是质点A 与B 在同一直线上沿同一方向运动的s-t 图像. 由图可知
( )
A.t =0时,A 在B 的前面 B.B在t 2秒追上A ,此后B 在A 的前面
C. 在开始阶段B 的速度比A 大
D. 在开始阶段B 的速度比A 小,t 2秒以后B 的速度超过A 的速度
16. 某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2-12所示,则物体
( )
A. 往复运动 B.匀速直线运动 C.朝某一方向直线运动D. 不能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17. 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s-t 图像,如图2-13所示,以甲的出发点作为参考点,以甲的出发时间作为计时起点,则
( )
A. 甲、乙同时出发 B.甲、乙从同一地点出发
C. 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前面s 0处 D.甲在中途停了一段时间,而乙没有停
18. 一个物体由A 地出发做匀速运动到达B 地停了一段时间,又同样作匀速运动返回A 地,图中哪张图线比较正确描述了以上全过程( )
19.如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x-t 图象,对线段OA 、AB 、BC 、CD 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OA 段运动最快 B .AB 段静止
C .CD 段表示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反
D .运动4h 汽车的位移大小为30km
20. 如图2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 由图象可
知( )
A. 乙开始运动时, 两物体相距20 m
B. 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大
C. 两物体在10 s时相距最远, 在25 s时相遇
D. 甲比乙运动得快
21. 如图所示,同一直线上甲乙两物体,折线是表示物体甲运动的位移图
象,直线表示物体乙运动的位移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物体是相向运动的
B .甲是匀速运动,速度大小为7.5m/s
C .甲、乙两物体在距甲的出发点60m 处相遇
D .甲在运动中停了4s
22. 如图2-2-3所示是甲、乙两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 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 出
发时刻为开始计时时刻, 则由图象可知( )
A. 甲乙同时出发
B. 乙比甲先出发
C. 甲开始运动时, 乙在甲前面s 0处
D. 甲在中途停了一会儿, 但最后还是追上了乙
23. 如图2-2-5所示,A 、B 两图线分别表示在同一参考系中甲、乙两物体运动的
位移—时间图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做直线运动, 乙做曲线运动 B.甲、乙两物体均做直线运动
C. 交点M 表示两物体位移相等 D. 运动中甲、乙共相遇两次
24. 甲、乙两小分队进行代号为“猎狐”的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信设备,
在荧光屏上观察到小分队的行军路线如图所示. 小分队同时由同地O 处出发,
最后同时捕“狐”于A 处. 下列说法正确的为( )
A. 小分队行军路程s 甲<s 乙
B. 小分队平均速度v 甲=v 乙
C. y -x 图线是速度—时间图象
D. y -x 图线是位移—时间图象
25. 如图2-2-12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
由图象可知
A. 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相距20 m
B. 在0-10 s这段时间内,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大
C. 在10-25 s这段时间内,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小
D. 两物体在10 s时相距最远,在25 s时相遇
26.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
知( )
A. 甲、乙两质点在1 s末时相遇
B. 甲、乙两质点在1 s末时的速度大小相等
C. 甲、乙两质点在第1 s内反方向运动
D. 在第1 s内甲质点的速率比乙质点的速率要大
27. 甲、乙两物体朝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t = 0时,乙在甲之前一定距离处,则两个物体运动的位移图象应是
28. 质点1、2、3的x-t 图象如图2-2-11所示, 由图可以判断( )
A. 三个质点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B. 三个质点在t 时间内位移相同
C. 三个质点的出发点不同
D. 三个质点的运动快慢及运动方向相同
29、a 、b 两个质点相对于同一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 -t 图象如图
所示。关于a 、b 的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a 、b 两个质点运动的出发点相距5 m
B .质点a 比质点b 迟1 s开始运动
C .在0~3 s时间内,a 、b 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 .质点a 运动的速率比质点b 运动的速率大
30.一架飞机水平匀速地在某同学头顶上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
声从头顶正上方传来的时候,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约与地面成60°角的方向上,据此可估算出此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 倍。
31.火车从甲站到乙站的正常行驶速度是60 km/h,有一列火车从甲站开出,由于迟开了300 s,司机把速度提高到72 km/h,才刚好正点到达乙站,则甲、乙两站的距离是 km.
32.相距12 km的公路两端,甲乙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5 km/h,乙的速度
是3 km/h,有一小狗以6 km/h的速率,在甲、乙出发的同时,由甲处跑向乙,在途中与乙相遇,即返回跑向甲,遇到甲后,又转向乙. 如此在甲乙之间往返跑动,直到甲、乙相遇,求在此过程中,小狗跑过的路程和位移.
33. 一门反坦克炮直接瞄准所要射击的一辆坦克。射击后,经过t 1=0.6 s
,在炮台上看到炮
弹爆炸。经过t 2=2.1 s,才听到爆炸的声音。问坦克离炮台的距离多远?炮弹飞行的水平速度多大?(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 m/s 。,空气阻力不计)
答案
1. ACD
2. ABC
3. AC
4. B
5.解析:题目中的“7s 末”“9 m/s”和“10.2 m/s”都是多余的条件,100 m竞赛中当然是变
速运动. “100 m”和“10 s末到达终点”才是根据定义式求平均速度的必要条件:v =
答案:C s 100=t 10m/s=10 m/s
6. B
7.ABD 8.B
9. 分析 这四个物体的位移图像都是直线,其位移又都随时间增加,说明都向着同方向(位移的正方向) 做匀速直线运动,只是其运动的快慢和起始情况不同.
解:两物体从t =0开始,由原点出发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c 物体在t =0时从位于原点前方s 1处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d 物体经过时间t 1才开始从原点出发,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图可知,任取相同时间Δt ,它们的位移Δs 大小不同,Δs c >Δs b >Δs a >Δs d ,所以c 物体运动最快,d 物体运动得最慢.
10. 解析:(1)物理学中的时间与时刻是有严格区别的,我们通常说的“8点45分开始上课”、“火车7点1刻开”,5秒末及查看钟表上的示数指的都是时刻,而时间是表示某一段时间间隔,如“课间10分钟”、“5秒内”、“第5秒内”等指的都是时间,如用时间轴表示,则时间轴上的点表示时刻,两点间的距离表示时间.
综上所述应选C 、D.
11. 分析 (1)反应物体位移与时间函数关系的图像叫位移图像,如图中甲物体的位移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则表示处于静止状态.
(2)图中图线与s 轴的截距表示初位移,如右图中的s 0.
(3)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由图可知v 甲=0,v 丙逐渐变大,v 乙恒定(包括t=0的时刻).
(4)位移图像中几个图线的交点表示几个物体在某一时刻处于同一位置. 由图可得出t 1时间内,乙丙两物体的位移相同,路程也相同,不能把s-t 图中的图线误认为是物体的运动轨迹.
正确选项为C.
小结 从以上两例的解析可以看出,要正确处理图像问题,首先必须弄清纵轴、横轴及图线所表示的物理意义,其次要理解图线的截距、交点所对应的状态,掌握利用图线的斜率
分析、计算有关物理量的方法.
12.CD 13.ABD 14.ABC 15.AB 16.A 17.C
18. 匀速直线运动 相反 19 2.5s 5m 10.匀速直线运动 一致 甲 10m
20.C
例4.BC
例6.C
4、ACD
5、解析:在s-t 图象中, 图象与纵轴的交点表示出发时物体的位置, 图线和横轴的交点表示出发的时刻, 两图线交点表示两物体相遇. 所以选项A 、C 、D 正确.
答案:ACD
6、解析:图线表示的是位移和时间的关系, 不是运动轨迹,A 是直线, 所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B 是曲线, 故乙做变速直线运动, 所以选项A 项错误,B 项正确. 交点M 表示两物体处在同一位置, 即两物体相遇, 在t 时间内物体的位移由物体的纵坐标之差反映, 故B 位移较大, 所以选项C 错误.A 、B 图线有两个交点, 所以选项D 正确.
答案:BD
7、B
解析:此图为行军轨迹图. 两小分队在相同的时间内发生的位移相同(都是由O 点到A 点), 因此平均速度相同.
8、解析:由图可知,乙物体开始运动时,甲物体距原点的距离已大于20 m,故A 错. 在0- 10 s 内,乙物体没有运动,故两物体间距离渐大,B 对. 在10-25 s 内,乙物体已开始运动,且经15 s追上甲,故CD 都对.
答案:BCD
9、 v1=2m/s v2=5m/s
10、解析:甲、乙在1 s 末时在同一位置,故A 正确. 甲沿负方向匀速运动,乙先沿正方向匀速运动,再静止,3 s末沿负方向匀速运动,且在1 s末时v 甲=-2 m/s ,v 乙=6 m/s ,故B 、
C 、D 错.
答案:A
11、C
12、解析:图中按时起跑的是B 图线, 表示的是运动员甲. 晚跑0.5 s 的图线是D, 表示的是运动员乙. 抢跑1 m的图线是C, 表示的是运动员丙. 由终点100 m处往回跑的图线是A, 表示的是运动员丁, 他用了15 s的时间回到了起跑线上.
答案:A 表示丁,B 表示甲,C 表示丙,D 表示乙
13、解析:三个质点的s-t 图象均为倾斜直线, 所以这三个质点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于这三条图线平行, 所以三个质点运动快慢及运动方向相同; 当t=0时,2在坐标原点,1、3分别在原点两侧, 所以运动的出发点不同; 由图象可知在t 时间内三个质点的位移相等. 所以ABCD 选项都正确.
答案:ABCD
14、AC
9. 解析:飞机在空中水平匀速运动,速度为v 飞, 声音从头顶向下匀速传播,速度为v 声,在发动机声从人头顶向下传播的时间 t 内,飞机向前飞行一段距离而到达前上方约与地成600角的位置。
详解如下 ::设飞机距地面的高度为h ,则有h=v声t ;
当人听到发动机声音时,飞机到达图示位置,飞机向前
飞行了x=v飞t 由几何知识可知
x =h
v 飞= cot60 ,将x 、 h 带入 0第9题图 3 v 声,即飞机速度 约为声速的0.58倍。 3
9.解析:设两站间的距离为s km s s 300=+
则由60723600
解得:s =30 km
答案:30
11.解析:两人相遇所用的时间即为小狗跑动所用的时间,这段时间与速率的乘积即为小狗
的路程,不管小狗往返了多少次,路程等于速率与时间的乘积.
答案:9 km;7.5 km
12.解析:火车在15 s的时间内通过了20根钢轨,则火车的速度为
s 20⨯12. 5
15v =t =m/s=16.7 m/s
答案:16.7 m/s
8. 分析:因为光速远远大于声音的速度,所以可以认为t 1即是炮弹飞行的时间。t 2即是炮弹飞行的时间跟声音从炮弹爆炸点传到大炮所在地的时间之和。因此声音传播的时间是t 2 - t1。
这样就可以求出所需的量了。
解:炮弹的射程就是坦克离炮台的距离x
x=v(t 2 - t1)=340×(2.1-0.6)=510 m 所以,炮弹的飞行速度。v '=x 510m /s =850 m/s =t 1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