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教案.学案.反思)

10.2分子动理论的的初步知识

教学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5、知道分子间有空隙。

教学重点:分子动理论的的初步知识

教学难点: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课时:1课时

教学器材:红墨水、烧杯、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会收缩的液膜等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和演示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回顾上节内容: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所组成,分子的体积十分的小,肉眼是无法看到的。它们是否会发生运动?

(二)、新课教学:

一、分子运动吗?

活动1:收集分子运动的实验证据。

(1)请学生通过“闻”来判断讲台上三瓶液体分别是什么物质;

(2)将红墨水滴在水中,会有怎样的现象?要求学生注意观察;

(3)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将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过了5年,发现金片里渗有铅,铅片里也渗有金,相互渗透约1mm深。

提问: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科学道理呢?

结论:说明分子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学生讨论: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事实说明分子是在运动的?

教师:不同的物质互相接触时,会发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物理学上把它叫做扩散。

二、温度对分子的运动有什么影响?

提问:一切物体的分子无规则的运动的快慢是否不变?

活动2:如果将红墨水分别滴在冷水和热水中,会有怎样的现象?要求学生注意观察。

现象:发现红墨水在温水中扩散快,不一会儿,整个杯中的水都变红了。

提问:这样的现象说明了什么科学道理呢?

结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教师:大量实验表明:物质中分子的运动情况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物理学中,将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三、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1、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提问:既然分子是运动的,那么为什么我们看到的许多物体却不是一盘散沙?

猜想:很可能是因为分子之间有吸引力的作用。

活动4 :支持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证据:

(1)、会收缩的液膜

思考:是谁把中间的小滑杆拉过去的?

(2)、要求学生猜测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它们会粘在一起吗?(强调要将表面刮都光滑,且要用力挤压。)再将下面挂上个砝码也不会掉下来。

现象:看到两个铅块粘到了一起。

结论:分子间的确存在着相互的吸引力。

2、、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

提问:既然分子间存在引力,那么物体就应该很容易压缩,但事实是为什么一般的物体都很难压缩呢?如铁块。

活动4:不听话的活塞

现象:压缩空气后松手,活塞又会被推回。

结论:那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的同时,还存在着斥力。

小结:分子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介绍:分子间相互的作用力在什么情况下表现为引力、什么情况下表现为斥力。

讨论:为什么“破镜难重圆”?

四、分子间有空隙吗?

活动3:演示分子间有空隙的实验,请学生注意观察会有什么现象?

现象:原本灌满液体(一半水和一半酒精)的试管出现了“气泡”。 结论: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空隙。

总结: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的内容。

(三)、当堂训练:见学案

(四)、小结:分了动理论的内容: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是有间隙的,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五)、作业:完成金榜学案的同步练习

课后小记:

《10.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学案

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3、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引力和斥力。

5、知道分子间有空隙。

学习过程:

一、分子运动吗?

通过参与活动1的实验,结合课本P106的内容,你学到了什么?

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 。

2、扩散现象: 。

二、温度对分子的运动有什么影响?

通过活动2,并结合自己动手实验发现的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 。

三、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通过参与活动4的实验,并结合老师的演示,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结论: 。

通过阅读课本P109第一段内容,请完成下列填空:

分子间的距离小于10-10m时,表现为 力;分子间的距离大于10-10m时,表现为 力;若分子间的距离大于10-9m时,分子间的作用力 。

四、分子间有空隙吗?

通过活动3的演示实验,你能得出: 。

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学习,你能总结出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吗?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 ; ; 。

当堂训练:

这节课你学的怎么样?下面检验一下你的收获吧!

一、必做题

1. (2011•泸州中考题)在很多室内公共场所贴了如图所示的

标志.因为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很快就充满刺鼻

的烟味,主要原因是( )

A.分子间有斥力 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分子之间是有间隙的

2.(2011•淮安中考题)常见的自然现象,能用分子运动知识解释的是( )

A.春天柳絮飞扬 B.夏天荷花飘香

C.秋天落叶飘零 D.冬天雪花飘飘

3. (2010•广安中考题)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炒菜时加盐,使菜有了咸味 B.少量工业废水污染了整个水库

C.校园里黄桷兰花盛开清香怡人 D.雨水顺着沙粒缝隙渗入土壤 4. (2010•三明)如图所示的四个小实验中,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的是( )

5.五月的马鞍山,处处飘溢着花香,这是________________现象;气温高时,香味更浓,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图所示,根据分子动理论:①说明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说明分子间_______________;③说明分子间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做题

7.如图所示,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

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会发现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玻璃板才能脱离水面.

此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

《10.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的学习热情较高,思维被激活,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上课时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问题为中心,重点强调学生的学,组织学生大胆尝试,然后以学生的问题作为教师的起点,展开不同环节的教学,再归纳总结结论。

鉴于本节课是一节概念课,学生缺乏抽象思维的能力,在设计时注重了以下问题:

1.突出教学过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展开联想,形成对分子等微观粒子的行为表象;

2.突出实验教学的直观效果,使抽象知识和实际体验相结合,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3.突出学生动手实验,学生动手的机会在课堂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通过学生自己活动,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能大大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4.突出课堂效果的检测,通过当堂训练,了解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情况,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改进。

以上是本节课的优点所在,也是本节课要着力达成的一个教学目标,另外,本节课的教具(会收缩的液膜)设计巧妙,很有创新,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而本节课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时间的问题,有些知识没能深入地展开和延伸,可能在课后的练习中要花时间去解决。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深层次的领会新课程理念,使自己的业务水平逐步提高。

10.2分子动理论的的初步知识

教学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5、知道分子间有空隙。

教学重点:分子动理论的的初步知识

教学难点: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课时:1课时

教学器材:红墨水、烧杯、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会收缩的液膜等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和演示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回顾上节内容: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所组成,分子的体积十分的小,肉眼是无法看到的。它们是否会发生运动?

(二)、新课教学:

一、分子运动吗?

活动1:收集分子运动的实验证据。

(1)请学生通过“闻”来判断讲台上三瓶液体分别是什么物质;

(2)将红墨水滴在水中,会有怎样的现象?要求学生注意观察;

(3)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将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过了5年,发现金片里渗有铅,铅片里也渗有金,相互渗透约1mm深。

提问: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科学道理呢?

结论:说明分子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学生讨论: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事实说明分子是在运动的?

教师:不同的物质互相接触时,会发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物理学上把它叫做扩散。

二、温度对分子的运动有什么影响?

提问:一切物体的分子无规则的运动的快慢是否不变?

活动2:如果将红墨水分别滴在冷水和热水中,会有怎样的现象?要求学生注意观察。

现象:发现红墨水在温水中扩散快,不一会儿,整个杯中的水都变红了。

提问:这样的现象说明了什么科学道理呢?

结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教师:大量实验表明:物质中分子的运动情况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物理学中,将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三、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1、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提问:既然分子是运动的,那么为什么我们看到的许多物体却不是一盘散沙?

猜想:很可能是因为分子之间有吸引力的作用。

活动4 :支持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证据:

(1)、会收缩的液膜

思考:是谁把中间的小滑杆拉过去的?

(2)、要求学生猜测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它们会粘在一起吗?(强调要将表面刮都光滑,且要用力挤压。)再将下面挂上个砝码也不会掉下来。

现象:看到两个铅块粘到了一起。

结论:分子间的确存在着相互的吸引力。

2、、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

提问:既然分子间存在引力,那么物体就应该很容易压缩,但事实是为什么一般的物体都很难压缩呢?如铁块。

活动4:不听话的活塞

现象:压缩空气后松手,活塞又会被推回。

结论:那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的同时,还存在着斥力。

小结:分子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介绍:分子间相互的作用力在什么情况下表现为引力、什么情况下表现为斥力。

讨论:为什么“破镜难重圆”?

四、分子间有空隙吗?

活动3:演示分子间有空隙的实验,请学生注意观察会有什么现象?

现象:原本灌满液体(一半水和一半酒精)的试管出现了“气泡”。 结论: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空隙。

总结: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的内容。

(三)、当堂训练:见学案

(四)、小结:分了动理论的内容: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是有间隙的,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五)、作业:完成金榜学案的同步练习

课后小记:

《10.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学案

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3、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引力和斥力。

5、知道分子间有空隙。

学习过程:

一、分子运动吗?

通过参与活动1的实验,结合课本P106的内容,你学到了什么?

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 。

2、扩散现象: 。

二、温度对分子的运动有什么影响?

通过活动2,并结合自己动手实验发现的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 。

三、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通过参与活动4的实验,并结合老师的演示,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结论: 。

通过阅读课本P109第一段内容,请完成下列填空:

分子间的距离小于10-10m时,表现为 力;分子间的距离大于10-10m时,表现为 力;若分子间的距离大于10-9m时,分子间的作用力 。

四、分子间有空隙吗?

通过活动3的演示实验,你能得出: 。

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学习,你能总结出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吗?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 ; ; 。

当堂训练:

这节课你学的怎么样?下面检验一下你的收获吧!

一、必做题

1. (2011•泸州中考题)在很多室内公共场所贴了如图所示的

标志.因为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很快就充满刺鼻

的烟味,主要原因是( )

A.分子间有斥力 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分子之间是有间隙的

2.(2011•淮安中考题)常见的自然现象,能用分子运动知识解释的是( )

A.春天柳絮飞扬 B.夏天荷花飘香

C.秋天落叶飘零 D.冬天雪花飘飘

3. (2010•广安中考题)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炒菜时加盐,使菜有了咸味 B.少量工业废水污染了整个水库

C.校园里黄桷兰花盛开清香怡人 D.雨水顺着沙粒缝隙渗入土壤 4. (2010•三明)如图所示的四个小实验中,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的是( )

5.五月的马鞍山,处处飘溢着花香,这是________________现象;气温高时,香味更浓,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图所示,根据分子动理论:①说明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说明分子间_______________;③说明分子间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做题

7.如图所示,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

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会发现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玻璃板才能脱离水面.

此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

《10.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的学习热情较高,思维被激活,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上课时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问题为中心,重点强调学生的学,组织学生大胆尝试,然后以学生的问题作为教师的起点,展开不同环节的教学,再归纳总结结论。

鉴于本节课是一节概念课,学生缺乏抽象思维的能力,在设计时注重了以下问题:

1.突出教学过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展开联想,形成对分子等微观粒子的行为表象;

2.突出实验教学的直观效果,使抽象知识和实际体验相结合,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3.突出学生动手实验,学生动手的机会在课堂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通过学生自己活动,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能大大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4.突出课堂效果的检测,通过当堂训练,了解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情况,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改进。

以上是本节课的优点所在,也是本节课要着力达成的一个教学目标,另外,本节课的教具(会收缩的液膜)设计巧妙,很有创新,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而本节课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时间的问题,有些知识没能深入地展开和延伸,可能在课后的练习中要花时间去解决。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深层次的领会新课程理念,使自己的业务水平逐步提高。


相关文章

  • 10.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教学设计
  • "先学后导 互动展评 当堂训练"教学设计 北京师范大学新余附属学校 课题:10.2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授课班级:初二(3) . (4)班 设计教师:肖亿军 授课教师:肖亿军 科目:物理 授课时间: 2015 年 月 ...查看


  • 10.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含答案
  • 10.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1.下列事物中,说明大量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 A.衣箱里的卫生球,时间长了会变小 B.教室里扫除时,灰尘满屋飞扬 C.冬天大雪纷飞,天地一片白茫茫 D.夏天,水坑里有许多小虫乱动,毫无规律 2 ...查看


  • (教案)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10.2
  • <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教学设计 青浦二中 陈娟 一.设计说明 教材分析: 本章教材设计了三个定量实验,目的是让学生形成定量测定的科学方法.态度和技能,结晶水含量测定是学习重量法的重要载体.在教学设计上采用了分层次递进的 ...查看


  • [分子和原子]教学反思
  • <分子和原子>教学反思 课题二<分子和原子>教学需要2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分子和原子的存在:重点理解分子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并能联系实际加以运用. 本节课堂教学主要体现以下的设计思路:这节课是关于微观粒子的纯理论 ...查看


  • 分子晶体教学设计
  • <分子晶体>教案 一.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本节包括三部分内容: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 晶体的性质与晶体中微粒的种类.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微粒的排列规律密切相关.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了分子晶体原子晶体中两种典型晶体模型,初步建立了联 ...查看


  •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教案
  •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教案 教学目标 a.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非常小,在一般物体里含有的分子数非常多. b. 能识别并会解释扩散现象,知道扩散现象表明了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 知道分子间 ...查看


  •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第一节 走进微观教案
  • 第一节 走进微观 教学目标: 1. 能简单的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 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到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 3. 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数量 ...查看


  • 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案
  • 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课程标准: 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教学要求: 1.知道我国"百花齐放 ...查看


  •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
  • 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75-76页的内容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背景: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分数各个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