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孙柔嘉女性形象浅析
摘要:《围城》是钱钟书最重要的一部长篇小说。它以1937年为背景,当时的新文化运动影响了一批人,人们的思想开始解放,但封建文化道德的影响却根深蒂固,致使女性知识分子仍然处于这种现代和传统之间的尴尬境地,她们一时也难以有突破的勇气。而孙柔嘉就是其中一个,她在小说中扮演着“婚姻围城”的角色。 “婚姻就像围城,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城外面的人想进去”。在婚姻《围城》中,孙柔嘉拥有一个很饱满的人物形象,在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夹击下,孙柔嘉从“城”外挤入了“城”里,又被迫从“城”里退出。在这么一个进出城的过程中体现了她性格的复杂性和命运的悲惨性,本文拟就以上内容浅析孙柔嘉的女性形象。
关键词:孙柔嘉 进出城 复杂性 悲惨性
一、孙柔嘉进出城
钱钟书夫人杨绛先生在《记钱钟书与》一书中说到过孙柔嘉,“她受过高等教育,没什么特长,可也不笨;不是美人,可也不丑;没什么兴趣,却有自己的主张。方鸿渐‘兴趣很广,毫无心得’她是毫无兴趣而很有打算。她的天地极小,只局限于“围城”内外。她所享受的自由也很有限,能从城外挤入城里,又从城里挤出城外。她最大的成功就是嫁了一个方鸿渐,最大的失败也是嫁了一个方鸿渐”。
(一)工于心计的爱情
孙柔嘉是与方鸿渐和赵辛楣等一起前往三闾大学时相识相知的。作者一开始是这样来描绘她的,“孙小姐长圆脸,旧象牙色的颧颊上微有雀斑,两眼分得太开,使她常带着惊异的表情,打扮甚为素净,怕生的一句话也不敢讲,脸上滚滚不断的红晕”如此简简单单的描述中,却对孙柔嘉的外貌来了个轻微的讽刺,而
方鸿渐甚至“老实对你说,我没有正眼瞧过她,她脸圆脸扁都没有看清楚呢”从这可以看出孙柔嘉的却并不是一个美人。
我们再来看看她的家庭背景。她生活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父母对她的事“淡漠得等于放任”。孙柔嘉的父亲“是个恶意的所谓好人——无用之人,在报馆里当会计主任,毫无势力”。 孙柔嘉的母亲老年得子,孙家是三代单传,把儿子的抚养作为宗教。从这可以看出她的家境并不怎么好,她在家的地位也不怎么高。在这样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得不到大家的重视与关心,并且没有地位。而她又是受过高等教育,受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影响夹击下成长的女子,知道幸福是要靠自己争取的。同时,她也明白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生命,她可以借助出嫁摆脱不济的命运。因此在他们一同前往三闾大学的途中孙柔嘉逐渐被方鸿渐的善良人品和成熟幽默的男人魅力所吸引,而面对方鸿渐的细致关怀她更是心生感激,自然而然地对方鸿渐产生了好感。又因方鸿渐长得一表人才,风度翩翩并且是留洋生,便想当然地认为其家底丰厚。于是就把方鸿渐当成她摆脱不济命运的目标,开始悄悄地撒下她的情网,她用心计成就了她的爱情。
她的情网撒得极具技巧。在前往三闾大学的路途中要经过一座险桥,居然是孙柔嘉牵方鸿渐过桥,孙小姐道:“方先生怕么?我倒不在乎。要不要我走在前面?你跟着我走,免得你望出去空荡荡地,愈觉得这桥走不完,胆子愈小”。过桥之后她又很照顾方鸿渐的面子,不让他在众人面前丢丑。因此 “鸿渐只有感佩,想女人这怪东西,要体贴起人来,真是无微不至,汗毛孔的折叠里都给她温存到。”就是这不讨厌的“一念温柔”在方鸿渐的内心里下了“情种”。孙柔嘉懂得把握人的心理,甚至也很懂得把自身的„软弱‟作为武器来捕获自己想要的对象——方鸿渐。她在方鸿渐面前装幼稚,装天真,“灯光照着孙小姐惊奇的眼睛,张得像吉沃吐画的‘Ο’一样圆,方先生在哄我,赵叔叔,是不是?”找方鸿渐哭诉,“怕死我了!刘先生要我教一组英文,我真不会教呀!刘先生说四组英文应当 各有一个教师,系里连他只有三个先生,非我担任一组不可。我真不知道怎样教法,学生个个比我高大,看上去全凶得很。”“我死也不肯教他们了。我真想回家!”声音又哽咽着。事事向方鸿渐请教,当她拿到陆子潇的求爱和匿名信时,孙方俩人的关系又进一步了。用这种欲擒故纵的方法来激起方鸿渐的保护欲和同情心。我们再来看看赵辛楣走后他们的对话,“孙小姐走了一段路,柔懦地
说:赵叔走了!只剩我们两个人了。”......人家更要说闲话了。”“孙小姐依然低了头,低了声音。”鸿渐不安,假装坦然道:“随他们去说,只要你不在乎,我是不怕的。”“不知道什么浑蛋——我疑心就是陆子潇——写匿名信给爸爸,造——造你跟我的谣言,爸爸写信来问——” 这楚楚动人、小鸟依人的温柔,欲说还休的暗示,加上前已有陆子潇“情书”的旧案,让方鸿渐对孙小姐的“谣言说”深信不疑,且产生了一种与孙“同仇敌忾”的亲密。顿时缩小了两人之间的距离,这种诡谲不察的进攻搞得方鸿渐“如在云里,失掉自主”,以致“身心疲惫,没精神对付”,最终与她的关系发生了质变。孙柔嘉论性感不如鲍小姐、论才学不如苏文纨、论纯情不如唐晓芙、但她却在这场爱情角追逐中获胜了。让孙柔嘉由一个“城外人”变为一个“城里人”,但是用尽心计的孙柔嘉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苦苦追求的“围城”竟然是一个悲剧的开始。
(二)凑合的婚姻解体
在前面我们提到杨绛说的话。孙柔嘉是一个没什么兴趣,却有自己的主张,毫无兴趣而很有打算的人,婚后也体现了她外柔内刚,很有主见且控制欲很强的性格特点。而方鸿渐却是兴趣很广,毫无心计的一个人。并且认真而又玩世,正直而又脆弱,无能而又毫无主见,从这些就可以看出他们之间有很多的不和谐。而他们的婚姻又加入了太多的旁人因素。方鸿渐出生于传统士族文化家庭,生长在一个没落的乡绅家庭,父亲是前清举人,一个号称开明却并不理解儿子的人,母亲则唯唯诺诺,还有嫉妒心重,虎视眈眈的弟媳弟弟,他们一会儿要孙柔嘉下跪拜祖先,一会儿两个弟媳妇又来“侦察”她的嫁妆。这样的家庭当然让孙柔嘉受不了;而与孙柔嘉相连的则是那个美国留洋的洋味十足的姑妈,把自己丈夫管得服服帖帖,还怂恿孙柔嘉管制方鸿渐。孙柔嘉生活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父母对她的事“淡漠得等于放任”,唯独与其亲密的是姑母。孙柔嘉的父亲“是个恶意的所谓好人——无用之人。在报馆里当会计主任,毫无势力”唯有她的姑母、姑父在一家大纱厂里任要职,还算有些势力。为了换取姑妈的信任,博取她的欢心,给自己以后留条后路,而拿方家的“种种”来作践。“为了要姑母喜欢自己的丈夫,常教鸿渐替陆太太牵狗出去撒尿拉屎”。孙柔嘉要方鸿渐进自己的姑母的工厂做事,而方鸿渐却大喊道,“资本家走狗的走狗是不做的。”姑母的居高临下
同样令方鸿渐无法消受。在这样的情况下,矛盾就自然无法避免地产生了。再加上结婚后以后三姑六婆的搬嘴,女佣的好管闲事,俩人脾气不佳,性格不合,三天两头地吵。结果也就不言而喻了。由此可见孙柔嘉的婚姻不幸不是一个偶然的,而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在小说《围城》的结尾,孙柔嘉与方鸿渐是又一次吵架,由于李妈的无端插入而导致其婚姻的终结。在吵架的开始,两人都没有料到会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按一般的常理,夫妇吵架,两边的亲友最好坚持“以和为贵”的原则,千万不要站立场偏袒哪一方,除非到了不可开交的地步。所以聪明的外母多说女儿的不是,婆婆多说儿子的不是。而李妈却因为护主心切、忠心耿耿,偏袒孙小姐,由于她的介入战争立马就升级了,并且迅速进入白热化阶段,孙柔嘉事后埋怨李妈不看场合,以至于不能使吵架合情合理地结束,之后闹到不可收拾,使得孙柔嘉与方鸿渐彻底决裂。就这样偶然的一次吵架导致了他们婚姻的结束,但是这是他们婚姻必然的结局,客观地说,李妈只是加速了他们婚姻结束的进程。其实他们婚姻的解体最主要的原因是孙柔嘉对婚姻的经营不善,她一心希望自己的丈夫能成为一个像姑父一样听话的男人,对方鸿渐的控制欲日渐加强,而她的控制方式有时未免太生硬、太露骨,急于求成让自由潇洒惯了的方鸿渐有点不大适应,觉得“自从订婚后仿佛有了女主人”,而且他们之间缺乏必要的坦诚的沟通,这可是夫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再加上方鸿渐始终不敢面对现实,与唐晓芙分手后还一直对她念念不忘。如果他真的能像赵辛楣那样豁达大度,拿得起放得下,那他与孙柔嘉的凑合婚姻也许还会演绎下去。可是婚姻双方都是如此,,他们的分手也就是必然的了。
二、孙柔嘉性格的复杂性
孙柔嘉是《围城》中形象最为饱满、最为复杂的一个。她既有女性温柔体贴、爱吃醋、看重家庭和爱情的性格特征,又有知识女性特有的独立意识,善于维护自身的权益、工于心计、外柔内刚、虚伪还有现代女性的胆量、见识、手段等复杂的性格特征。这一切在追求爱情、组建家庭和经营婚姻中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
(一)追求爱情
追求爱情的孙柔嘉,温柔、单纯,常常因羞涩而脸红。当然柔嘉的单纯是不尽人意的,钱先生早已说:“她不但很有主见,而且主见很牢固。”但我们不能简
单地理解为虚伪,孙柔嘉的羞涩与温柔是因为爱而发自内心的,她伪装的幼稚是青年女子寻求与自己爱慕的男子交谈机会的一种方法,是为了让男子体现才能的心态流露,这说明柔嘉的内心还是“男性主导”,极渴望温存和依靠,她希望方鸿渐就是她的依靠,因此费尽心思的追求自己的爱情。孙柔嘉一出场是“打扮甚为素净,怕生的一句话也不敢讲,脸上滚滚不断的红晕。”好一个天真害羞的小女孩。接下来在与方鸿渐、赵辛楣同船同路的旅途中,孙小姐更是抓住一切机会去表现她的天真。她经常会问一些比较幼稚的问题,比如在船上的时候,她听到鸿渐讲飞鱼就故作天真幼稚地询问鲸鱼的故事,问他见过大鲸鱼没有;在与鸿渐谈论“鬼”这个话题的时候,她会天真地问他为什么鬼长不大的。在前往三闾大学的途中要经过一处险桥,竟然是孙柔嘉牵方鸿渐过桥,之后她又很照顾方鸿渐的面子,可见她的胆大与细心,自然也体现了她的温柔体贴。另外,她对自己与方鸿渐第一次见面日期的难忘而所引发的一番阐述,也表现出一个知识女性特有的细腻、温柔。在三闾大学订婚前,在方鸿渐面前,她总是表现得像个无知可怜的柔弱无助的女孩儿,让人忍不住要去怜惜关爱。 楚楚动人、小鸟依人的温柔,欲擒故纵、欲说还休的种种表现,她拿陆子潇的求爱和一封无从“考据”的匿名信创造出与方鸿渐“患难与共”关系,最终获得了方鸿渐。从她撒下情网到成功收网可以看出现实、工于心计、思维缜密、有胆量、有见识的一个新时期的女性形象。
(二)组建家庭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订婚后的有了家庭的孙柔嘉,却任性而刁蛮,全无美丽可言。她看似柔弱却极有主见,能体贴人却又极刁蛮,温柔而任性,好胜而虚荣,爱丈夫而又怨恨丈夫,孙柔嘉费尽心思收获了爱情得到了婚姻,但走进婚姻圈子之后,发现方鸿渐处处不如她的意,方鸿渐离她结婚以前的想象相差太远,于是孙柔嘉的性格开始发生扭曲,最后发生巨变,她的各种性格元素产生激烈的斗争,性格元素原有的排列顺序、组合方式发生变化,于是就构成了悲剧。爱吃醋的性格让她对方鸿渐与苏唐的过去耿耿于怀,经常拿这个与方鸿渐斗嘴。以至于让方鸿渐
在争吵时说了这样一句话,“是的,是的,人家的确不要我。不过,居然也有你这样的女人千方百计要嫁我。”她喜欢方鸿渐又觉得他懦弱无能,她有点看不起方鸿渐然而又不敢离开他,所以在每次吵架的时候她都“比鸿渐有涵养,每逢鸿渐动了真气,她就不再开口。”“仿佛跟鸿渐抢一条绳子,尽力各拉一头,绳子逬直欲断的时候,她就凑上几步,这绳子又松软下来。”。从婚后的许多生活细节来看,都可看出孙柔嘉对自身权利的维护、对方鸿渐强烈的控制欲望,如对方鸿渐工作发展的干预,及对方鸿渐工作的去、留的问题,对回方家的次数,对夫妻争吵的方式内容的控制等等。她的种种渴望离实现越来越远,所以内心的矛盾冲突就越来越强烈,知书达理,变成了蛮不讲理,温柔可爱,变成了尖酸刻薄。当然,方鸿渐与孙柔嘉在一起,也有过浪漫而热烈的日子。从三闾大学出来到桂林的时候,“他们快乐得不像人在过日子,倒像日子溜过了他们两个人。”蜜月之时的孙柔嘉表现出了她的可爱之处。
(三)经营婚姻
孙柔嘉一直把婚姻当作事业来经营,她生活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不被重视的结果让她懂得自己去争取喜爱的事物。对一个她还算倾心的男人,女人耍点小心机不足为怪。实际上,有心机的女孩多半是聪明的女孩。方鸿渐相当需要一个象孙柔嘉这样外柔内刚颇有主见的内助来克服他自身遇事彷徨患得患失的毛病。婚后的她,她希望方鸿渐能像她的姑父一样听话,但方鸿渐根本就没这样做,而且在报馆辞职时也没和她说。孙柔嘉希望方鸿渐能出人头地,而方鸿渐毫无主见、懦弱的性格跟她理想中的丈夫格格不入,因此不可能成为她心中的那个人。她想做有独立人格的知识女性,可偏有大家庭家长的指指点点,还有妯娌与她比高低。她一心想要维护娘家的地位,而她的娘家对她“淡漠得等于放任”并不以她为重。这一切都形成了孙柔嘉性格的复杂性,也构成了性格的矛盾性。
从《围城》全书来看,孙柔嘉是一个实际生活中不完美的审美意义上完美的人物。她有主见,比方鸿渐都有主见,有独立性,愿意自己挣钱生活,不当依赖男人生活的少奶,这是她作为知识新女性的光辉点。可是她的可恶处也是明明白白的,为达到与方鸿渐结婚的目的,处心积虑;为了自己的面子,不惜说谎。钱钟书笔下的孙柔嘉的既可爱又可恶体现了她性格的复杂性,同时也使人物达到了审美角度的完美。
三、孙柔嘉婚姻悲剧的原因
(一)传统文化因素
《围城》这部小说的故事是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的,这个时期的中国文化正遭受到西方文化的侵蚀,当时正在进行新文化运动,女性解放的思想已经出现在知识女性的意识里,但受封建文化道德的影响,这种意识并不是彻底的革命,《围城》中的知识女性们虽已开始个性觉醒、思想解放,但言行举止仍不免看得出封建流毒在她们身上的深深残留。在整部小说中到处弥漫着这些女性知识分子无力也无从解放自己的怅惘情绪。她们兼修中西文化,有现代意识。她们追求人格价值体现与理想生活境界,然而她们却又无法摆脱男权的宗法制度,无法摆脱颠沛流离的动荡时世,她们在这种矛盾的夹缝中寻求突围,这种尴尬的处境,注定了她们的悲剧命运。孙柔嘉这个形象在《围城》女性的整体设计中是个苦心经营婚姻的“蚕茧”的角色,在她看来方鸿渐有冲破婚姻束缚的潜在冲动,所以她想镇住他,征服他,结婚后她的种种作为,都是希望丈夫能够变成一个听话、可靠的男人,这样一来她才觉得放心,她怕丈夫负心,因为要是真是那样的话,那就难以摆脱她极不满意的命运,因而对她来说就是一场灾难。在当时封建传统给她的教育是:丈夫就是一个结了婚的女人一切,没了丈夫就等于没了自己的生命。于是进了“城堡”中的“孙小姐”们就不得不好好看紧她们的“城堡”,所以连睡觉也要睁开一只眼睛看住“城”中的“不安分”的男人。而对于方鸿渐来说孙柔嘉的种种婚后行为婚姻,就自然而然地让方鸿渐感觉进入了一座被围的城堡。孙柔嘉的婚姻苦剧与其说是性格和环境的苦剧,不如说是中国知识女性苦剧的缩影。
(二)家庭背景 孙柔嘉因父母重男轻女的缘故,在家毫无地位可言,但她同鲍小姐一样深深地明白机会要自己找,方鸿渐便是她给自己寻到的一个摆脱命运的机会,而婚姻是一个保证她摆脱命运的契约。方鸿渐是生活在很封建的家庭。孙柔嘉是新时期的女性,自然就会与老套、封建的环境格格不入。双方家庭的文化差异是他们夫妻感情崩溃的导火索:方家的人嫌孙家的人不识礼数,第一次到公婆家里去,对
祖宗鞠躬但没有磕头。方鸿渐的父母不喜欢全然不懂旧式规矩的媳妇,孙家的人则嫌方家的人迂腐。而文化差异还不是最主要的,直接造成夫妇感情分裂的就是方鸿渐的两个弟媳和孙柔嘉的姑妈。方鸿渐在孙柔嘉的姑妈那里受了不少气,孙柔嘉的姑妈公开鄙视方鸿渐。但方鸿渐的弟媳也让柔嘉受了不少气,比如说她故意去“侦察”孙柔嘉的嫁妆。这些都让对方受不了,于是,矛盾不断产生和一步步激化自然而然就酿成了孙柔嘉的悲剧。
(三)个人因素 钱钟书在小说里说孙柔嘉是一个“没什么兴趣,却有自己的主张”的人。她很有心计,好像也很会经营自己的婚姻。然而,如前所述,婚后的孙柔嘉有些专权,让方鸿渐有一种“自从订婚后仿佛有了女主人”的感觉。她希望方鸿渐像她的姑夫一样的听话,希望自己能和姑妈一样统治管理自己的男人。于是方鸿渐在“围城”中的一举一动都要受到她的管制,她绝对不允许方鸿渐有任何冲破婚姻束缚的潜在冲动,她想牢牢地看守住他。也许就是这做女主人的想法害了她。当然孙柔嘉的婚姻悲剧还因为她眼界不够开阔,心眼似乎又小了些,爱吃醋,对方鸿渐与苏文纨和唐晓芙的过去,一直耿耿于怀,不时拿出来与方鸿渐斗争。由于“工于心计”,所以使得她的婚姻在一开始就蒙上了阴影,而在婚前她所隐藏的工于心计、虚伪、假天真爱吃醋、尖酸刻薄、善妒多疑、在婚后都赤裸裸地展现出来。她极强的控制欲是在用现代去撞击传统,就这样,她的婚姻最终走到了尽头。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孙柔嘉代表的是她那个时代的知识女性,是中国知识女性的一个缩影。在以男性话语权为中心的传统下,孙柔嘉是世俗的挣扎和妥协者,她的婚姻苦剧是算计和环境结出的涩果,孙柔嘉的悲剧既是时代的悲剧,也是其自身的悲剧。她是一个不被大家看好的人物,假如把孙柔嘉放到今天的市场经济背景下,以当代女性女性的观念来看待她,她应该算是一个有勇有谋,敢想敢做的人,只可惜她生不逢时。虽然说我们所处的时代和她所生活的环境截然不同,但是孙柔嘉婚姻的悲剧不能不引发我们的深思。我们应该要对自己有一个很好的定位。明
白自己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在生活中所追求的幸福,认真思考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什么样的幸福才是属于自己的幸福。
参考文献 1、钱钟书《围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2、凌宇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研究》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年版
3、吴宏聪 范伯群《中国现代文学史》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4、杨绛《记钱锺书与〈围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5、杨朴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6、罗淑娟.《女性急先锋——浅谈钱鍾书笔下的孙柔嘉》《九江师专学报》 2004年第1期
7、杨新生《〈围城〉中知识女性的现代思想意识及其悲剧根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9月第36卷第5期
《围城》孙柔嘉女性形象浅析
摘要:《围城》是钱钟书最重要的一部长篇小说。它以1937年为背景,当时的新文化运动影响了一批人,人们的思想开始解放,但封建文化道德的影响却根深蒂固,致使女性知识分子仍然处于这种现代和传统之间的尴尬境地,她们一时也难以有突破的勇气。而孙柔嘉就是其中一个,她在小说中扮演着“婚姻围城”的角色。 “婚姻就像围城,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城外面的人想进去”。在婚姻《围城》中,孙柔嘉拥有一个很饱满的人物形象,在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夹击下,孙柔嘉从“城”外挤入了“城”里,又被迫从“城”里退出。在这么一个进出城的过程中体现了她性格的复杂性和命运的悲惨性,本文拟就以上内容浅析孙柔嘉的女性形象。
关键词:孙柔嘉 进出城 复杂性 悲惨性
一、孙柔嘉进出城
钱钟书夫人杨绛先生在《记钱钟书与》一书中说到过孙柔嘉,“她受过高等教育,没什么特长,可也不笨;不是美人,可也不丑;没什么兴趣,却有自己的主张。方鸿渐‘兴趣很广,毫无心得’她是毫无兴趣而很有打算。她的天地极小,只局限于“围城”内外。她所享受的自由也很有限,能从城外挤入城里,又从城里挤出城外。她最大的成功就是嫁了一个方鸿渐,最大的失败也是嫁了一个方鸿渐”。
(一)工于心计的爱情
孙柔嘉是与方鸿渐和赵辛楣等一起前往三闾大学时相识相知的。作者一开始是这样来描绘她的,“孙小姐长圆脸,旧象牙色的颧颊上微有雀斑,两眼分得太开,使她常带着惊异的表情,打扮甚为素净,怕生的一句话也不敢讲,脸上滚滚不断的红晕”如此简简单单的描述中,却对孙柔嘉的外貌来了个轻微的讽刺,而
方鸿渐甚至“老实对你说,我没有正眼瞧过她,她脸圆脸扁都没有看清楚呢”从这可以看出孙柔嘉的却并不是一个美人。
我们再来看看她的家庭背景。她生活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父母对她的事“淡漠得等于放任”。孙柔嘉的父亲“是个恶意的所谓好人——无用之人,在报馆里当会计主任,毫无势力”。 孙柔嘉的母亲老年得子,孙家是三代单传,把儿子的抚养作为宗教。从这可以看出她的家境并不怎么好,她在家的地位也不怎么高。在这样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得不到大家的重视与关心,并且没有地位。而她又是受过高等教育,受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影响夹击下成长的女子,知道幸福是要靠自己争取的。同时,她也明白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生命,她可以借助出嫁摆脱不济的命运。因此在他们一同前往三闾大学的途中孙柔嘉逐渐被方鸿渐的善良人品和成熟幽默的男人魅力所吸引,而面对方鸿渐的细致关怀她更是心生感激,自然而然地对方鸿渐产生了好感。又因方鸿渐长得一表人才,风度翩翩并且是留洋生,便想当然地认为其家底丰厚。于是就把方鸿渐当成她摆脱不济命运的目标,开始悄悄地撒下她的情网,她用心计成就了她的爱情。
她的情网撒得极具技巧。在前往三闾大学的路途中要经过一座险桥,居然是孙柔嘉牵方鸿渐过桥,孙小姐道:“方先生怕么?我倒不在乎。要不要我走在前面?你跟着我走,免得你望出去空荡荡地,愈觉得这桥走不完,胆子愈小”。过桥之后她又很照顾方鸿渐的面子,不让他在众人面前丢丑。因此 “鸿渐只有感佩,想女人这怪东西,要体贴起人来,真是无微不至,汗毛孔的折叠里都给她温存到。”就是这不讨厌的“一念温柔”在方鸿渐的内心里下了“情种”。孙柔嘉懂得把握人的心理,甚至也很懂得把自身的„软弱‟作为武器来捕获自己想要的对象——方鸿渐。她在方鸿渐面前装幼稚,装天真,“灯光照着孙小姐惊奇的眼睛,张得像吉沃吐画的‘Ο’一样圆,方先生在哄我,赵叔叔,是不是?”找方鸿渐哭诉,“怕死我了!刘先生要我教一组英文,我真不会教呀!刘先生说四组英文应当 各有一个教师,系里连他只有三个先生,非我担任一组不可。我真不知道怎样教法,学生个个比我高大,看上去全凶得很。”“我死也不肯教他们了。我真想回家!”声音又哽咽着。事事向方鸿渐请教,当她拿到陆子潇的求爱和匿名信时,孙方俩人的关系又进一步了。用这种欲擒故纵的方法来激起方鸿渐的保护欲和同情心。我们再来看看赵辛楣走后他们的对话,“孙小姐走了一段路,柔懦地
说:赵叔走了!只剩我们两个人了。”......人家更要说闲话了。”“孙小姐依然低了头,低了声音。”鸿渐不安,假装坦然道:“随他们去说,只要你不在乎,我是不怕的。”“不知道什么浑蛋——我疑心就是陆子潇——写匿名信给爸爸,造——造你跟我的谣言,爸爸写信来问——” 这楚楚动人、小鸟依人的温柔,欲说还休的暗示,加上前已有陆子潇“情书”的旧案,让方鸿渐对孙小姐的“谣言说”深信不疑,且产生了一种与孙“同仇敌忾”的亲密。顿时缩小了两人之间的距离,这种诡谲不察的进攻搞得方鸿渐“如在云里,失掉自主”,以致“身心疲惫,没精神对付”,最终与她的关系发生了质变。孙柔嘉论性感不如鲍小姐、论才学不如苏文纨、论纯情不如唐晓芙、但她却在这场爱情角追逐中获胜了。让孙柔嘉由一个“城外人”变为一个“城里人”,但是用尽心计的孙柔嘉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苦苦追求的“围城”竟然是一个悲剧的开始。
(二)凑合的婚姻解体
在前面我们提到杨绛说的话。孙柔嘉是一个没什么兴趣,却有自己的主张,毫无兴趣而很有打算的人,婚后也体现了她外柔内刚,很有主见且控制欲很强的性格特点。而方鸿渐却是兴趣很广,毫无心计的一个人。并且认真而又玩世,正直而又脆弱,无能而又毫无主见,从这些就可以看出他们之间有很多的不和谐。而他们的婚姻又加入了太多的旁人因素。方鸿渐出生于传统士族文化家庭,生长在一个没落的乡绅家庭,父亲是前清举人,一个号称开明却并不理解儿子的人,母亲则唯唯诺诺,还有嫉妒心重,虎视眈眈的弟媳弟弟,他们一会儿要孙柔嘉下跪拜祖先,一会儿两个弟媳妇又来“侦察”她的嫁妆。这样的家庭当然让孙柔嘉受不了;而与孙柔嘉相连的则是那个美国留洋的洋味十足的姑妈,把自己丈夫管得服服帖帖,还怂恿孙柔嘉管制方鸿渐。孙柔嘉生活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父母对她的事“淡漠得等于放任”,唯独与其亲密的是姑母。孙柔嘉的父亲“是个恶意的所谓好人——无用之人。在报馆里当会计主任,毫无势力”唯有她的姑母、姑父在一家大纱厂里任要职,还算有些势力。为了换取姑妈的信任,博取她的欢心,给自己以后留条后路,而拿方家的“种种”来作践。“为了要姑母喜欢自己的丈夫,常教鸿渐替陆太太牵狗出去撒尿拉屎”。孙柔嘉要方鸿渐进自己的姑母的工厂做事,而方鸿渐却大喊道,“资本家走狗的走狗是不做的。”姑母的居高临下
同样令方鸿渐无法消受。在这样的情况下,矛盾就自然无法避免地产生了。再加上结婚后以后三姑六婆的搬嘴,女佣的好管闲事,俩人脾气不佳,性格不合,三天两头地吵。结果也就不言而喻了。由此可见孙柔嘉的婚姻不幸不是一个偶然的,而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在小说《围城》的结尾,孙柔嘉与方鸿渐是又一次吵架,由于李妈的无端插入而导致其婚姻的终结。在吵架的开始,两人都没有料到会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按一般的常理,夫妇吵架,两边的亲友最好坚持“以和为贵”的原则,千万不要站立场偏袒哪一方,除非到了不可开交的地步。所以聪明的外母多说女儿的不是,婆婆多说儿子的不是。而李妈却因为护主心切、忠心耿耿,偏袒孙小姐,由于她的介入战争立马就升级了,并且迅速进入白热化阶段,孙柔嘉事后埋怨李妈不看场合,以至于不能使吵架合情合理地结束,之后闹到不可收拾,使得孙柔嘉与方鸿渐彻底决裂。就这样偶然的一次吵架导致了他们婚姻的结束,但是这是他们婚姻必然的结局,客观地说,李妈只是加速了他们婚姻结束的进程。其实他们婚姻的解体最主要的原因是孙柔嘉对婚姻的经营不善,她一心希望自己的丈夫能成为一个像姑父一样听话的男人,对方鸿渐的控制欲日渐加强,而她的控制方式有时未免太生硬、太露骨,急于求成让自由潇洒惯了的方鸿渐有点不大适应,觉得“自从订婚后仿佛有了女主人”,而且他们之间缺乏必要的坦诚的沟通,这可是夫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再加上方鸿渐始终不敢面对现实,与唐晓芙分手后还一直对她念念不忘。如果他真的能像赵辛楣那样豁达大度,拿得起放得下,那他与孙柔嘉的凑合婚姻也许还会演绎下去。可是婚姻双方都是如此,,他们的分手也就是必然的了。
二、孙柔嘉性格的复杂性
孙柔嘉是《围城》中形象最为饱满、最为复杂的一个。她既有女性温柔体贴、爱吃醋、看重家庭和爱情的性格特征,又有知识女性特有的独立意识,善于维护自身的权益、工于心计、外柔内刚、虚伪还有现代女性的胆量、见识、手段等复杂的性格特征。这一切在追求爱情、组建家庭和经营婚姻中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
(一)追求爱情
追求爱情的孙柔嘉,温柔、单纯,常常因羞涩而脸红。当然柔嘉的单纯是不尽人意的,钱先生早已说:“她不但很有主见,而且主见很牢固。”但我们不能简
单地理解为虚伪,孙柔嘉的羞涩与温柔是因为爱而发自内心的,她伪装的幼稚是青年女子寻求与自己爱慕的男子交谈机会的一种方法,是为了让男子体现才能的心态流露,这说明柔嘉的内心还是“男性主导”,极渴望温存和依靠,她希望方鸿渐就是她的依靠,因此费尽心思的追求自己的爱情。孙柔嘉一出场是“打扮甚为素净,怕生的一句话也不敢讲,脸上滚滚不断的红晕。”好一个天真害羞的小女孩。接下来在与方鸿渐、赵辛楣同船同路的旅途中,孙小姐更是抓住一切机会去表现她的天真。她经常会问一些比较幼稚的问题,比如在船上的时候,她听到鸿渐讲飞鱼就故作天真幼稚地询问鲸鱼的故事,问他见过大鲸鱼没有;在与鸿渐谈论“鬼”这个话题的时候,她会天真地问他为什么鬼长不大的。在前往三闾大学的途中要经过一处险桥,竟然是孙柔嘉牵方鸿渐过桥,之后她又很照顾方鸿渐的面子,可见她的胆大与细心,自然也体现了她的温柔体贴。另外,她对自己与方鸿渐第一次见面日期的难忘而所引发的一番阐述,也表现出一个知识女性特有的细腻、温柔。在三闾大学订婚前,在方鸿渐面前,她总是表现得像个无知可怜的柔弱无助的女孩儿,让人忍不住要去怜惜关爱。 楚楚动人、小鸟依人的温柔,欲擒故纵、欲说还休的种种表现,她拿陆子潇的求爱和一封无从“考据”的匿名信创造出与方鸿渐“患难与共”关系,最终获得了方鸿渐。从她撒下情网到成功收网可以看出现实、工于心计、思维缜密、有胆量、有见识的一个新时期的女性形象。
(二)组建家庭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订婚后的有了家庭的孙柔嘉,却任性而刁蛮,全无美丽可言。她看似柔弱却极有主见,能体贴人却又极刁蛮,温柔而任性,好胜而虚荣,爱丈夫而又怨恨丈夫,孙柔嘉费尽心思收获了爱情得到了婚姻,但走进婚姻圈子之后,发现方鸿渐处处不如她的意,方鸿渐离她结婚以前的想象相差太远,于是孙柔嘉的性格开始发生扭曲,最后发生巨变,她的各种性格元素产生激烈的斗争,性格元素原有的排列顺序、组合方式发生变化,于是就构成了悲剧。爱吃醋的性格让她对方鸿渐与苏唐的过去耿耿于怀,经常拿这个与方鸿渐斗嘴。以至于让方鸿渐
在争吵时说了这样一句话,“是的,是的,人家的确不要我。不过,居然也有你这样的女人千方百计要嫁我。”她喜欢方鸿渐又觉得他懦弱无能,她有点看不起方鸿渐然而又不敢离开他,所以在每次吵架的时候她都“比鸿渐有涵养,每逢鸿渐动了真气,她就不再开口。”“仿佛跟鸿渐抢一条绳子,尽力各拉一头,绳子逬直欲断的时候,她就凑上几步,这绳子又松软下来。”。从婚后的许多生活细节来看,都可看出孙柔嘉对自身权利的维护、对方鸿渐强烈的控制欲望,如对方鸿渐工作发展的干预,及对方鸿渐工作的去、留的问题,对回方家的次数,对夫妻争吵的方式内容的控制等等。她的种种渴望离实现越来越远,所以内心的矛盾冲突就越来越强烈,知书达理,变成了蛮不讲理,温柔可爱,变成了尖酸刻薄。当然,方鸿渐与孙柔嘉在一起,也有过浪漫而热烈的日子。从三闾大学出来到桂林的时候,“他们快乐得不像人在过日子,倒像日子溜过了他们两个人。”蜜月之时的孙柔嘉表现出了她的可爱之处。
(三)经营婚姻
孙柔嘉一直把婚姻当作事业来经营,她生活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不被重视的结果让她懂得自己去争取喜爱的事物。对一个她还算倾心的男人,女人耍点小心机不足为怪。实际上,有心机的女孩多半是聪明的女孩。方鸿渐相当需要一个象孙柔嘉这样外柔内刚颇有主见的内助来克服他自身遇事彷徨患得患失的毛病。婚后的她,她希望方鸿渐能像她的姑父一样听话,但方鸿渐根本就没这样做,而且在报馆辞职时也没和她说。孙柔嘉希望方鸿渐能出人头地,而方鸿渐毫无主见、懦弱的性格跟她理想中的丈夫格格不入,因此不可能成为她心中的那个人。她想做有独立人格的知识女性,可偏有大家庭家长的指指点点,还有妯娌与她比高低。她一心想要维护娘家的地位,而她的娘家对她“淡漠得等于放任”并不以她为重。这一切都形成了孙柔嘉性格的复杂性,也构成了性格的矛盾性。
从《围城》全书来看,孙柔嘉是一个实际生活中不完美的审美意义上完美的人物。她有主见,比方鸿渐都有主见,有独立性,愿意自己挣钱生活,不当依赖男人生活的少奶,这是她作为知识新女性的光辉点。可是她的可恶处也是明明白白的,为达到与方鸿渐结婚的目的,处心积虑;为了自己的面子,不惜说谎。钱钟书笔下的孙柔嘉的既可爱又可恶体现了她性格的复杂性,同时也使人物达到了审美角度的完美。
三、孙柔嘉婚姻悲剧的原因
(一)传统文化因素
《围城》这部小说的故事是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的,这个时期的中国文化正遭受到西方文化的侵蚀,当时正在进行新文化运动,女性解放的思想已经出现在知识女性的意识里,但受封建文化道德的影响,这种意识并不是彻底的革命,《围城》中的知识女性们虽已开始个性觉醒、思想解放,但言行举止仍不免看得出封建流毒在她们身上的深深残留。在整部小说中到处弥漫着这些女性知识分子无力也无从解放自己的怅惘情绪。她们兼修中西文化,有现代意识。她们追求人格价值体现与理想生活境界,然而她们却又无法摆脱男权的宗法制度,无法摆脱颠沛流离的动荡时世,她们在这种矛盾的夹缝中寻求突围,这种尴尬的处境,注定了她们的悲剧命运。孙柔嘉这个形象在《围城》女性的整体设计中是个苦心经营婚姻的“蚕茧”的角色,在她看来方鸿渐有冲破婚姻束缚的潜在冲动,所以她想镇住他,征服他,结婚后她的种种作为,都是希望丈夫能够变成一个听话、可靠的男人,这样一来她才觉得放心,她怕丈夫负心,因为要是真是那样的话,那就难以摆脱她极不满意的命运,因而对她来说就是一场灾难。在当时封建传统给她的教育是:丈夫就是一个结了婚的女人一切,没了丈夫就等于没了自己的生命。于是进了“城堡”中的“孙小姐”们就不得不好好看紧她们的“城堡”,所以连睡觉也要睁开一只眼睛看住“城”中的“不安分”的男人。而对于方鸿渐来说孙柔嘉的种种婚后行为婚姻,就自然而然地让方鸿渐感觉进入了一座被围的城堡。孙柔嘉的婚姻苦剧与其说是性格和环境的苦剧,不如说是中国知识女性苦剧的缩影。
(二)家庭背景 孙柔嘉因父母重男轻女的缘故,在家毫无地位可言,但她同鲍小姐一样深深地明白机会要自己找,方鸿渐便是她给自己寻到的一个摆脱命运的机会,而婚姻是一个保证她摆脱命运的契约。方鸿渐是生活在很封建的家庭。孙柔嘉是新时期的女性,自然就会与老套、封建的环境格格不入。双方家庭的文化差异是他们夫妻感情崩溃的导火索:方家的人嫌孙家的人不识礼数,第一次到公婆家里去,对
祖宗鞠躬但没有磕头。方鸿渐的父母不喜欢全然不懂旧式规矩的媳妇,孙家的人则嫌方家的人迂腐。而文化差异还不是最主要的,直接造成夫妇感情分裂的就是方鸿渐的两个弟媳和孙柔嘉的姑妈。方鸿渐在孙柔嘉的姑妈那里受了不少气,孙柔嘉的姑妈公开鄙视方鸿渐。但方鸿渐的弟媳也让柔嘉受了不少气,比如说她故意去“侦察”孙柔嘉的嫁妆。这些都让对方受不了,于是,矛盾不断产生和一步步激化自然而然就酿成了孙柔嘉的悲剧。
(三)个人因素 钱钟书在小说里说孙柔嘉是一个“没什么兴趣,却有自己的主张”的人。她很有心计,好像也很会经营自己的婚姻。然而,如前所述,婚后的孙柔嘉有些专权,让方鸿渐有一种“自从订婚后仿佛有了女主人”的感觉。她希望方鸿渐像她的姑夫一样的听话,希望自己能和姑妈一样统治管理自己的男人。于是方鸿渐在“围城”中的一举一动都要受到她的管制,她绝对不允许方鸿渐有任何冲破婚姻束缚的潜在冲动,她想牢牢地看守住他。也许就是这做女主人的想法害了她。当然孙柔嘉的婚姻悲剧还因为她眼界不够开阔,心眼似乎又小了些,爱吃醋,对方鸿渐与苏文纨和唐晓芙的过去,一直耿耿于怀,不时拿出来与方鸿渐斗争。由于“工于心计”,所以使得她的婚姻在一开始就蒙上了阴影,而在婚前她所隐藏的工于心计、虚伪、假天真爱吃醋、尖酸刻薄、善妒多疑、在婚后都赤裸裸地展现出来。她极强的控制欲是在用现代去撞击传统,就这样,她的婚姻最终走到了尽头。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孙柔嘉代表的是她那个时代的知识女性,是中国知识女性的一个缩影。在以男性话语权为中心的传统下,孙柔嘉是世俗的挣扎和妥协者,她的婚姻苦剧是算计和环境结出的涩果,孙柔嘉的悲剧既是时代的悲剧,也是其自身的悲剧。她是一个不被大家看好的人物,假如把孙柔嘉放到今天的市场经济背景下,以当代女性女性的观念来看待她,她应该算是一个有勇有谋,敢想敢做的人,只可惜她生不逢时。虽然说我们所处的时代和她所生活的环境截然不同,但是孙柔嘉婚姻的悲剧不能不引发我们的深思。我们应该要对自己有一个很好的定位。明
白自己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在生活中所追求的幸福,认真思考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什么样的幸福才是属于自己的幸福。
参考文献 1、钱钟书《围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2、凌宇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研究》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年版
3、吴宏聪 范伯群《中国现代文学史》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4、杨绛《记钱锺书与〈围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5、杨朴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6、罗淑娟.《女性急先锋——浅谈钱鍾书笔下的孙柔嘉》《九江师专学报》 2004年第1期
7、杨新生《〈围城〉中知识女性的现代思想意识及其悲剧根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9月第36卷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