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普契尼歌剧中女性角色的戏剧性

  普契尼作为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的代表,擅长以女性角色为主线,悲剧性的展开戏剧人物的命运和遭遇,其最富盛名的三部歌剧《蝴蝶夫人》《托斯卡》和《图兰朵》都以女主人公的名字命名并展开剧情。虽然人物经历和背景有所不同,但着力反映的,往往是女性曲折而不幸的感情生活。他从一个个柔弱善良,经历坎坷的女性角色身上,展示和折射人性的至真和纯美,以细腻优美但充满悲剧色彩的音乐,感召和启示人们执着追求真情,有力的抨击了世俗人性的丑陋和险恶。这些女性角色在歌剧中具有的戏剧力量,是强烈而充满震撼力的。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历史积淀和锤炼,它强大的戏剧性愈发凸显,成为当代歌剧舞台最频繁上演的歌剧作品,受到人们极高的推崇和赞誉。

  普契尼关注女性,颂扬女性。在歌剧《蝴蝶夫人》中,美丽善良的日本女子巧巧桑,痴心等待已变心的美国丈夫早日回来,在三年漫长的苦苦守候中,从一个天真单纯的少女,逐渐变成了成熟坚定的少妇,当得知丈夫用谎言隐瞒和欺骗了自己,眼看美好的爱情之梦破碎之时,她拔剑自刎而死。看似简单的故事,充满悲剧气息的基调,深刻地揭示出人性的美与丑。歌剧《托斯卡》中,托斯卡是一位为了救出自己深爱的人,不惜费尽心机拼力相救,身陷囹国而委曲求全,敢爱敢恨的纯洁女子,虽然最终落入了敌人设置的陷阱,和爱人双双死亡。但她为爱情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的勇气和精神,感人至深,可歌可泣。歌剧《图兰朵》中,中国公主图兰朵与其他歌剧女主人公形象有所不同,冷酷阴暗而残暴无情,她为了恪守自己的爱情信条,以不惜牺牲大多数人的生命为代价,显得自私而无情。与之相对应的,是侍女柳儿的忠贞和隐忍,他深爱王子,不愿看到他因为猜不出谜语被杀害,为了保全王子的性命而含泪自杀。同一部歌剧中两位女性角色所表现出的冷酷和善良,产生强烈的反差和对比,戏剧感染力丰满强大,震撼人心。

  分析这三部歌剧的情节内容和音乐特点,女性角色在歌剧中对于展开戏剧冲突,渲染人物特质,推动戏剧进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外表的柔弱与内心的强大

  从普契尼的多部以女性角色为主线的歌剧中,可以深刻的反映出作曲家对女性的高度敬仰和赞美,早年生活的艰苦和母亲在他人生中留下的深厚情感影响,使他在创作女性角色时,能够敏感的捕捉到她们对待感情的细腻专一和坚贞执着。母性特质的反映,使其每一部作品都体现出令人悲悯的温情和发人深省的叹息。他将女性角色的善良柔弱,与其他人物形成鲜明对比和反衬,不但深化了剧情,更凸显出角色的个性和特点,使人物有血有肉,深入人心。女性角色外表的柔弱和内心的强大产生的巨大反差,为戏剧冲突的展开铺设内在而韧性的结构线条。歌剧中女性主义思想的体现,更多的展示出一种外柔内刚,刚柔并济的美和力量,使戏剧冲突不断推动和激化,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深度和情感内涵。歌剧《蝴蝶夫人》中,巧巧桑年轻纯真,为了爱情背弃了自己的宗教信仰,只为了能与自己深爱的人在一起,她是社会底层女性的代表,单纯执着,坚贞笃信,在平克顿离开她回美国的三年里,她每天都在海边眺望,热切期盼着爱人的归来。三年来杳无音讯的期盼,连女仆也为她的简单执着心痛不已,巧巧桑坚信自己的等待会有结果,自信而充满期待的唱起咏叹调《晴朗的一天》,她幻想着一个晴朗的早晨,平克顿乘坐的一艘军舰出现在海面,她心爱的人即可就在眼前,那满心的激动和喜悦,在一个柔弱坚韧的女子心中荡漾。普契尼在咏叹调的前段,运用较少的和声和配器,以简单的线条勾勒巧巧桑幻想的纯净和心无杂念,中段不断增强的戏剧音乐,将巧巧桑内心的迫切和矛盾一步步深化,宣叙式的语言烘托出主人公内心的温暖和俏皮,在层层叠加的感情激流中,音乐推向高潮,表现出巨大的戏剧张力。一段极其动人的咏叹调,催人泪下,在这段咏叹调里我们看到,长久的期待使巧巧桑长大了,成熟了,在她的爱情憧憬中,增添了一种坚贞的力量。

  二、内心世界的丰富和细腻

  通过揭示女性角色内心世界的复杂变化,增强戏剧的内在张力和感染力。“于细微处见真情”,作曲家总能在看似简单的情节上深挖女性内心世界的微妙变化,用音乐巧妙自然地贯穿和展现她们身上最朴素真挚的特质和情感,他善于塑造小人物,尤其是社会底层的女性人物,将柔美细腻,抒情流畅的旋律与她们的善良质朴的性格结合起来,同时赋予音乐彰显人物内心世界的力量。普契尼的歌剧音乐旋律以级进为主,舒缓委婉、自然清新,恰恰更适合准确完美的表达女性心理世界的丰富和细腻,将人物复杂的心理和情感抒发的淋漓尽致,极大地增强戏剧的张力和感染力,使每一个女性人物的出现都独具特色且生动感人。歌剧《托斯卡》是一个关于爱情、政治、仇恨与阴谋的故事,画家卡瓦拉多西因掩护政治犯被捕,为使恋人能够获救,女主人公托斯卡不得不答应委身于警察总督斯卡皮亚,在极度的羞辱和矛盾中,她唱出了咏叹调《为艺术,为爱情》,主人公痛苦复杂的内心世界,在歌曲起伏的旋律中悲诉流露,真切感人。普契尼准确把握和拿捏主人公内心的焦灼和无奈,以忠于艺术和爱情的坚定信念,祈求上帝给予爱人庇佑,音乐彰显了女性委婉细腻的性格特征,敏感捕捉女性心灵的呼唤和挣扎,矛盾和坚持,歌曲尾声高声区的延长音,是心灵的呼唤,更是内心挣扎的呐喊,强烈的戏剧性使每一位听众感同身受,深深震撼。歌剧《图兰朵》中,鞑靼王子卡拉夫,被图兰朵公主的美貌深深吸引,难以自拔。老父亲劝他赶快离开,但卡拉夫不顾父亲的劝阻,执意要去猜那三个谜。当他推开人群,准备敲响那面应征的大锣。一直暗暗深爱她的侍女柳儿眼含泪水走到王子卡拉夫跟前,苦苦哀求地唱起了咏叹调《主人,您听我说》:“主人,您听我说,我真受不了,心如刀割!在流放的路上,你的名字是希望,你的名字是力量,它驻留在我的心上。可明天就要决定我们的生死存亡,我们将要死在流放的路途上!他失去爱子多悲伤,我不见你的笑容痛断肠。啊,重任再难担当,多么悲伤!”作曲家为柳儿写的这段咏叹调感人肺腑,他把一个柔弱而又深情的姑娘的内心表现得淋漓尽致。柳儿的担心和焦虑,因为深爱王子而更加急切,她所具有的温婉谦卑,善良隐忍无不体现出中国女性内心的博大和包容,这也为她之后悲剧性的结局埋下伏笔。   三、悲剧性的结局

  悲剧性,是普契尼歌剧最显著的特点,女性角色悲剧性的结局,使歌剧更具真实主义和悲情主义色彩。“爱的结局就是死亡”是他歌剧中反复吟唱的主题,女性人物的悲剧性往往是他着力刻画和表达的内容。普契尼坎坷不幸的身世对其创作影响深远,他没得到过真正的幸福,情感的依托也是以家中的女性为主,所以作曲家内心世界的整体基调是悲剧化的,它更能够体悟和感受女性的多愁善感和微妙心理,也造就了他在悲剧性歌剧写作上的真实和感人,这恰恰是他歌剧成功的最大原因。歌剧《图兰朵》中,图兰朵公主为了查出鞑靼王子的姓名,下令抓来了他的父亲和柳儿,他们被拷打得遍体鳞伤,奄奄一息。面对着图兰朵冷酷的脸,柳儿唱起了令人痛彻肺腑的咏叹调《你冷若冰霜》:“公主啊,你虽然冷若冰霜,也将被他的热情溶化,你会爱上他!当东方出现朝霞,我将闭上疲惫的眼睛,长眠在那九泉之下,再也看不见他!”为保全自己深爱的人,她在无奈和悲痛中饮刃自刎。柳儿悲剧性的结局,使歌剧的悲情主义色彩更为浓重,人们不禁为她的执着和坚贞扼腕叹息,她的纯洁善良与图兰朵的冷酷残忍形成强烈的对比,极大的反差不仅使人物个性更加鲜明,也凸显出真实主义歌剧揭示人物内心的巨大能量。歌剧《蝴蝶夫人》中巧巧桑在三年漫长的等待中,最终等到的是丈夫的欺骗和无情抛弃,当希望和幻梦破灭,她选择了“宁可怀着荣誉而死,决不受屈辱而生。”当她正要用匕首结束自己生命时,三岁的儿子跑了过来,悲痛和不舍让她伤心欲绝,唱出了这首与儿子诀别的咏叹调《可爱的宝贝,妈妈要死了》,“我亲爱的孩子,你的妈妈再也忍受不了痛苦,因为你就要离开我,到那遥远的国度,而我却要走向那黑暗的坟墓。我亲爱的孩子,请你记住我,记住你可怜的妈妈,再见吧,再见吧,你要记住我!”巧巧桑泣不成声,她不忍在孩子面前死去,用手巾蒙上了他的眼睛。惨烈的死亡带给人们的是深长的叹息和悲悯,纯洁善良的蝴蝶最终没能飞到爱人的肩头,香消玉殒在极度悲痛和怅惘之中,西方人无法理解的东方女性从一而终的坚贞,在蝴蝶夫人的悲剧中被升华和印证,留给人们的除了深思,还有发自内心的敬重和赞颂。

  纵观普契尼创作的歌剧,女性角色成为他着力描绘和有意颂扬的主题,她们大多外表柔弱,内心刚强,对待爱情忠贞不渝,死而后已。普契尼善于发掘女性内心敏感细微的精神本质,引入歌剧悲剧性的主题,将戏剧化的情节步步深化,女性角色在歌剧中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增强了歌剧的戏剧性,也为真实主义歌剧的发展和创新奠定丰厚而人性化的基础。

  普契尼作为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的代表,擅长以女性角色为主线,悲剧性的展开戏剧人物的命运和遭遇,其最富盛名的三部歌剧《蝴蝶夫人》《托斯卡》和《图兰朵》都以女主人公的名字命名并展开剧情。虽然人物经历和背景有所不同,但着力反映的,往往是女性曲折而不幸的感情生活。他从一个个柔弱善良,经历坎坷的女性角色身上,展示和折射人性的至真和纯美,以细腻优美但充满悲剧色彩的音乐,感召和启示人们执着追求真情,有力的抨击了世俗人性的丑陋和险恶。这些女性角色在歌剧中具有的戏剧力量,是强烈而充满震撼力的。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历史积淀和锤炼,它强大的戏剧性愈发凸显,成为当代歌剧舞台最频繁上演的歌剧作品,受到人们极高的推崇和赞誉。

  普契尼关注女性,颂扬女性。在歌剧《蝴蝶夫人》中,美丽善良的日本女子巧巧桑,痴心等待已变心的美国丈夫早日回来,在三年漫长的苦苦守候中,从一个天真单纯的少女,逐渐变成了成熟坚定的少妇,当得知丈夫用谎言隐瞒和欺骗了自己,眼看美好的爱情之梦破碎之时,她拔剑自刎而死。看似简单的故事,充满悲剧气息的基调,深刻地揭示出人性的美与丑。歌剧《托斯卡》中,托斯卡是一位为了救出自己深爱的人,不惜费尽心机拼力相救,身陷囹国而委曲求全,敢爱敢恨的纯洁女子,虽然最终落入了敌人设置的陷阱,和爱人双双死亡。但她为爱情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的勇气和精神,感人至深,可歌可泣。歌剧《图兰朵》中,中国公主图兰朵与其他歌剧女主人公形象有所不同,冷酷阴暗而残暴无情,她为了恪守自己的爱情信条,以不惜牺牲大多数人的生命为代价,显得自私而无情。与之相对应的,是侍女柳儿的忠贞和隐忍,他深爱王子,不愿看到他因为猜不出谜语被杀害,为了保全王子的性命而含泪自杀。同一部歌剧中两位女性角色所表现出的冷酷和善良,产生强烈的反差和对比,戏剧感染力丰满强大,震撼人心。

  分析这三部歌剧的情节内容和音乐特点,女性角色在歌剧中对于展开戏剧冲突,渲染人物特质,推动戏剧进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外表的柔弱与内心的强大

  从普契尼的多部以女性角色为主线的歌剧中,可以深刻的反映出作曲家对女性的高度敬仰和赞美,早年生活的艰苦和母亲在他人生中留下的深厚情感影响,使他在创作女性角色时,能够敏感的捕捉到她们对待感情的细腻专一和坚贞执着。母性特质的反映,使其每一部作品都体现出令人悲悯的温情和发人深省的叹息。他将女性角色的善良柔弱,与其他人物形成鲜明对比和反衬,不但深化了剧情,更凸显出角色的个性和特点,使人物有血有肉,深入人心。女性角色外表的柔弱和内心的强大产生的巨大反差,为戏剧冲突的展开铺设内在而韧性的结构线条。歌剧中女性主义思想的体现,更多的展示出一种外柔内刚,刚柔并济的美和力量,使戏剧冲突不断推动和激化,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深度和情感内涵。歌剧《蝴蝶夫人》中,巧巧桑年轻纯真,为了爱情背弃了自己的宗教信仰,只为了能与自己深爱的人在一起,她是社会底层女性的代表,单纯执着,坚贞笃信,在平克顿离开她回美国的三年里,她每天都在海边眺望,热切期盼着爱人的归来。三年来杳无音讯的期盼,连女仆也为她的简单执着心痛不已,巧巧桑坚信自己的等待会有结果,自信而充满期待的唱起咏叹调《晴朗的一天》,她幻想着一个晴朗的早晨,平克顿乘坐的一艘军舰出现在海面,她心爱的人即可就在眼前,那满心的激动和喜悦,在一个柔弱坚韧的女子心中荡漾。普契尼在咏叹调的前段,运用较少的和声和配器,以简单的线条勾勒巧巧桑幻想的纯净和心无杂念,中段不断增强的戏剧音乐,将巧巧桑内心的迫切和矛盾一步步深化,宣叙式的语言烘托出主人公内心的温暖和俏皮,在层层叠加的感情激流中,音乐推向高潮,表现出巨大的戏剧张力。一段极其动人的咏叹调,催人泪下,在这段咏叹调里我们看到,长久的期待使巧巧桑长大了,成熟了,在她的爱情憧憬中,增添了一种坚贞的力量。

  二、内心世界的丰富和细腻

  通过揭示女性角色内心世界的复杂变化,增强戏剧的内在张力和感染力。“于细微处见真情”,作曲家总能在看似简单的情节上深挖女性内心世界的微妙变化,用音乐巧妙自然地贯穿和展现她们身上最朴素真挚的特质和情感,他善于塑造小人物,尤其是社会底层的女性人物,将柔美细腻,抒情流畅的旋律与她们的善良质朴的性格结合起来,同时赋予音乐彰显人物内心世界的力量。普契尼的歌剧音乐旋律以级进为主,舒缓委婉、自然清新,恰恰更适合准确完美的表达女性心理世界的丰富和细腻,将人物复杂的心理和情感抒发的淋漓尽致,极大地增强戏剧的张力和感染力,使每一个女性人物的出现都独具特色且生动感人。歌剧《托斯卡》是一个关于爱情、政治、仇恨与阴谋的故事,画家卡瓦拉多西因掩护政治犯被捕,为使恋人能够获救,女主人公托斯卡不得不答应委身于警察总督斯卡皮亚,在极度的羞辱和矛盾中,她唱出了咏叹调《为艺术,为爱情》,主人公痛苦复杂的内心世界,在歌曲起伏的旋律中悲诉流露,真切感人。普契尼准确把握和拿捏主人公内心的焦灼和无奈,以忠于艺术和爱情的坚定信念,祈求上帝给予爱人庇佑,音乐彰显了女性委婉细腻的性格特征,敏感捕捉女性心灵的呼唤和挣扎,矛盾和坚持,歌曲尾声高声区的延长音,是心灵的呼唤,更是内心挣扎的呐喊,强烈的戏剧性使每一位听众感同身受,深深震撼。歌剧《图兰朵》中,鞑靼王子卡拉夫,被图兰朵公主的美貌深深吸引,难以自拔。老父亲劝他赶快离开,但卡拉夫不顾父亲的劝阻,执意要去猜那三个谜。当他推开人群,准备敲响那面应征的大锣。一直暗暗深爱她的侍女柳儿眼含泪水走到王子卡拉夫跟前,苦苦哀求地唱起了咏叹调《主人,您听我说》:“主人,您听我说,我真受不了,心如刀割!在流放的路上,你的名字是希望,你的名字是力量,它驻留在我的心上。可明天就要决定我们的生死存亡,我们将要死在流放的路途上!他失去爱子多悲伤,我不见你的笑容痛断肠。啊,重任再难担当,多么悲伤!”作曲家为柳儿写的这段咏叹调感人肺腑,他把一个柔弱而又深情的姑娘的内心表现得淋漓尽致。柳儿的担心和焦虑,因为深爱王子而更加急切,她所具有的温婉谦卑,善良隐忍无不体现出中国女性内心的博大和包容,这也为她之后悲剧性的结局埋下伏笔。   三、悲剧性的结局

  悲剧性,是普契尼歌剧最显著的特点,女性角色悲剧性的结局,使歌剧更具真实主义和悲情主义色彩。“爱的结局就是死亡”是他歌剧中反复吟唱的主题,女性人物的悲剧性往往是他着力刻画和表达的内容。普契尼坎坷不幸的身世对其创作影响深远,他没得到过真正的幸福,情感的依托也是以家中的女性为主,所以作曲家内心世界的整体基调是悲剧化的,它更能够体悟和感受女性的多愁善感和微妙心理,也造就了他在悲剧性歌剧写作上的真实和感人,这恰恰是他歌剧成功的最大原因。歌剧《图兰朵》中,图兰朵公主为了查出鞑靼王子的姓名,下令抓来了他的父亲和柳儿,他们被拷打得遍体鳞伤,奄奄一息。面对着图兰朵冷酷的脸,柳儿唱起了令人痛彻肺腑的咏叹调《你冷若冰霜》:“公主啊,你虽然冷若冰霜,也将被他的热情溶化,你会爱上他!当东方出现朝霞,我将闭上疲惫的眼睛,长眠在那九泉之下,再也看不见他!”为保全自己深爱的人,她在无奈和悲痛中饮刃自刎。柳儿悲剧性的结局,使歌剧的悲情主义色彩更为浓重,人们不禁为她的执着和坚贞扼腕叹息,她的纯洁善良与图兰朵的冷酷残忍形成强烈的对比,极大的反差不仅使人物个性更加鲜明,也凸显出真实主义歌剧揭示人物内心的巨大能量。歌剧《蝴蝶夫人》中巧巧桑在三年漫长的等待中,最终等到的是丈夫的欺骗和无情抛弃,当希望和幻梦破灭,她选择了“宁可怀着荣誉而死,决不受屈辱而生。”当她正要用匕首结束自己生命时,三岁的儿子跑了过来,悲痛和不舍让她伤心欲绝,唱出了这首与儿子诀别的咏叹调《可爱的宝贝,妈妈要死了》,“我亲爱的孩子,你的妈妈再也忍受不了痛苦,因为你就要离开我,到那遥远的国度,而我却要走向那黑暗的坟墓。我亲爱的孩子,请你记住我,记住你可怜的妈妈,再见吧,再见吧,你要记住我!”巧巧桑泣不成声,她不忍在孩子面前死去,用手巾蒙上了他的眼睛。惨烈的死亡带给人们的是深长的叹息和悲悯,纯洁善良的蝴蝶最终没能飞到爱人的肩头,香消玉殒在极度悲痛和怅惘之中,西方人无法理解的东方女性从一而终的坚贞,在蝴蝶夫人的悲剧中被升华和印证,留给人们的除了深思,还有发自内心的敬重和赞颂。

  纵观普契尼创作的歌剧,女性角色成为他着力描绘和有意颂扬的主题,她们大多外表柔弱,内心刚强,对待爱情忠贞不渝,死而后已。普契尼善于发掘女性内心敏感细微的精神本质,引入歌剧悲剧性的主题,将戏剧化的情节步步深化,女性角色在歌剧中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增强了歌剧的戏剧性,也为真实主义歌剧的发展和创新奠定丰厚而人性化的基础。


相关文章

  • BBC纪录片|普契尼--继承和超越意大利传统的歌剧大师
  • 普契尼的歌剧在世界舞台上占据重要地位,首先是选取的题材和塑造的人物形象贴近观众的日常生活,而歌剧手段既传统又新颖,是意大利歌剧传统同世纪之交的时期音乐发展的新成果完美结合的产物.他在继承威尔第大师传统的基础上,谱写了20世纪意大利歌剧的新篇 ...查看


  • 音乐系毕业论文
  • 编号 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毕 业 论文(设 计) 论文题目 系 (部) 音乐系 专 业 音乐表演(声乐) 班 级 2008级 学 号 802056 学生姓名 郝姣姣 指导教师 刘 锦 职 称 讲 师 2011 年 4 月 论文题目:意大利 ...查看


  • 1我与歌剧
  • 我与歌剧 我与歌剧 很高兴也很幸运,这学期我选上了中外歌剧欣赏这门选修课.在此之前,我认为的歌剧就是说一个舞台剧,要有歌,通过唱歌的形式来表现彼此想表达的意思,来完成一个故事.然而,通过这门很有趣也很喜欢的课让我对歌剧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进 ...查看


  • 转载 古典音樂史上最優美的慢板樂章(赫伯特·冯·卡拉扬)
  • 古典音樂史上最優美的慢板樂章(赫伯特·冯·卡拉扬) 制作人:雪父 歌曲数:31 标签:古典不灭神话 .....卡拉扬,虾小米首页推荐 精选集介绍: 赫伯特·冯·卡拉扬 赫伯特·冯·卡拉扬(Herbert von Karajan,1908年4 ...查看


  • 意大利歌剧
  • 意大利歌剧的起源与发展 -----和其世界性 学生: 意大利歌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音乐.戏剧.诗歌.视觉艺术.舞蹈,所有这些艺术门类的特点都能够在歌剧中找到.意大利歌剧起源于文艺复兴时代之后的意大利,然而后来许多非意大利的欧洲作曲家也 ...查看


  • [经典西方歌剧鉴赏]论文5篇
  • < 论浪漫主义时代的歌剧 > 浪漫主义时期意大利歌剧的特点 意大利歌剧产生于巴罗克时期,并在这一百五十年的时间里辗转于意大利各大城市,期间它经历了产生.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并影响了欧洲各国.佩里和卡契尼等作曲家使歌剧初具雏形,蒙 ...查看


  • 高雅艺术进校园感受歌剧的魅力
  • 摘 要:歌剧是人类历史长河中非常古老的艺术形式,它起源于十六世纪末巴洛克时期,是宗教音乐的延续和发展.歌剧(opera)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通常由 ...查看


  • 音乐鉴赏考试题目
  • 中国民族乐器 吹 奏 类: 埙.笛子.箫.管子.唢呐.角 击 奏 类: 编磬.钹.锣.云锣.扬琴.木鱼.编钟 弹 奏 类: 古琴.琵琶.瑟.古筝.箜篌.阮.三弦. 拉 奏 类: 二胡 中国古代音乐简史 一.上古音乐(约前8000-约前207 ...查看


  • 美声|著名女高音米雷拉·弗雷妮演唱咏叹调"我亲爱的爸爸"(附钢琴伴奏)
  • 米雷拉·弗雷妮 (Mirella Freni,1935-)著名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受教于著名声乐教师康波加里阿尼,1955年在家乡初演歌剧<卡门>中的米卡埃拉,后在意大利各地方歌剧院演出.1960年以扮演歌剧<唐璜>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