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中国海洋资源的可持 续开发利用及对策

专 业:测绘工程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资飞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年 01月1

1102601-19 [1**********] [email protected] 2015 08

目录

目录 ············································································································································· 2 【摘要】 ··········································································································································· 4 1海洋资源内涵的界定 ····················································································································· 4 2中国海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 ·································································································· 4

2.1海洋空间资源 ······················································································································ 5

2.1.1海涂资源(滩涂资源) ································································································· 5 2.1.2港湾航道资源 ··········································································································· 5 2.2海洋水产资源 ······················································································································ 5

2.2.1海洋捕捞 ··················································································································· 6 2.2.2海水养殖 ··················································································································· 6 2.3海洋矿产资源 ······················································································································ 6

2.3.1海水化学资源 ··········································································································· 7 2.4海洋动能资源 ······················································································································ 7

2.4.1潮汐能 ······················································································································· 7 2.4.2波浪能 ······················································································································· 8 2.4.3温差能 ······················································································································· 8 2.5海洋旅游资源 ······················································································································ 8 3中国海洋资源特点 ························································································································· 9

3.1种类多储量大是世界土海洋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 9 3.2海洋资源分布不平衡有与陆地资源分布呈反相关的明显趋势 ·········································· 9 3.3我国海洋资源的绝大部分在大陆架浅海 ············································································ 9 4中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9

4.1海洋资源调查不够 ············································································································ 10 4.2海洋资源利用程度低 ········································································································ 10 4.3海洋资源开发差异大 ········································································································ 10 4.4海洋产业规模小产业不合理 ····························································································· 10 4.5缺乏资金技米和人才 ········································································································ 10 4.6海洋管理不力污染严重 ····································································································· 11 4.7港口建设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 ····················································································· 11

2

4.8台风暴潮引起的自然灾害较频繁 ····················································································· 11 5我国实现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 12

5.1加强海洋意识增强海洋国土观念 ····················································································· 12 5.2加强海洋综合管理 ············································································································ 12

5.2.1加强海洋开发管理 ·································································································· 12 5.2.2确定海洋权重属界线 ······························································································ 13 5.2.3制订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管理法规 ······································································· 13 5.3加强保护海洋资源和环境 ································································································· 13

5.3.1特殊岸段环境和资源保护 ······················································································ 13 5.3 .2防治海洋环境污染保护海洋·················································································· 14 5.4确定海洋发展战略制定海洋建设政策 ·············································································· 14 5.5大力加强海洋科技工作 ····································································································· 14 5.6建设海洋资源开发基金 ····································································································· 15 〔参考资料〕 ································································································································· 15

3

【摘要】本文在对中国海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评价的基拙土,针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

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保障海洋资源可特续发展的有效对策。 【关链词】中国;海洋资源;问题;对策

1海洋资源内涵的界定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海洋认识的逐步深化,对海洋资源的理解也在变化。 一般来说,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

广义:是指凡是与海洋有关的物质、能量和空间都属于海洋资源的范畴。如海洋上的风 能,海底的地热,海上城市、花园和飞机场,海底的隧道和居住室,海滨浴场,以及海水中的各种资源。总之,凡是海上可以利用的空间,能够创造财富的物质和能源,可供人们生产、生活和娱乐的一切与海洋有关的设施,均叫海洋资源。

狭义:是指来源、形成和存在方式都直接与海水相关的资源。如海水中生长的动、植物,海水里存在的各种化元素,海水运动所具有的能量,海底埋藏的各种液态和固态的矿物等。总 之,海洋资源是和海水本身直接发生关系的物质和能量。按照对海洋资源的狭义理解,可以把 海洋资源分成4大类: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水化学资源和海洋动能资源。

2中国海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

我国滨临太平洋的西北岸,海岸线长达18,400。skm,渤海、黄海、东海、南海4个海区从三面环绕祖国大陆,海域辽阔,面积达470余万平方千米。中国是世界海洋大国之一,有领海和内海面积约35万平方千米,应归属我国管辖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我国的海洋资源丰富,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化学资源、能源和空间,是一个巨大的自然资源宝库。按照资源属性,我国海洋资源主要有以下几项:

4

2.1海洋空间资源

近期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已从传统的海洋围垦、港口、航道发展到建设海上人工岛,海上机场、旅馆、海面与水下工厂、仓库,海底遂道、海上桥梁等设施以及石油开采。我国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目前,主要还限于海涂和交通运输方面。

2.1.1海涂资源(滩涂资源)

海涂是指最高和最低潮位之间的滩地和最低位潮位线下尚有一定水深但仍适合围垦或养殖的浅海区。据初步测算,我国滩涂面积约212。8万公顷(约3192万亩),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沿岸。由于河流每年挟带大量泥沙入海,沿海滩涂以堆积型为主,多数海岸段滩涂仍不断向外延伸。初步估算,全国沿海每年可扩淤滩涂3。6万公顷(40~50万亩),主要分布在钱塘江口以北的沿海地区以及珠江口岸沿海地带。我国滩涂地理位置分属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生物资源丰富,适于围垦,用于发展农、渔、盐和城市港口工业用地。解放以来,全国沿海围垦海涂近65万公顷,种植稻、棉、蔗等作物,有些地方已成为粮食及经济作物稳产高产基地。我国沿海人口密集,耕地不足,继续进行围垦,仍是今后海洋空间利用的一个方面。

2.1.2港湾航道资源

我国沿海岸线曲折漫长,港湾众多。发展海洋运输的自然条件优越,目前已建成一批现代化海港,年吞吐量在10万吨以上的达60余个,中级以上泊位达到1100个,其中深水泊位650个。我国港口地域类型多样,有海岸港口如青岛、大连、湛江等,有海岛港如厦门等,河江港如上海、天津、广州等。

我国港口建设远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国外比较,差距更大。但我国沿海建港 的潜力还很大,诸如河口湾型、溺谷型、潮汐通道型、泻湖型等很多。据初步调查,可建5一10万吨级泊位的港址有29处,还有更多的中小港口港址。

2.2海洋水产资源

沿海海域是咸淡水交汇的地方,大量悬浮物和营养物在这里汇集沉淀,由于潮汐、海流和 波浪的影响,这些物质在海岸带既有水平运动,也有垂直混合,不断有新的物质从大陆输入,

5

也不断有物质输出。人们称海岸带为海洋的肥区。因此,海岸带浮游、底栖生物种类繁多,既是回游性鱼类觅食、卵殖的良好场所,又是海洋底层鱼类主要栖息地带。

我国由于地处中、低纬度,水温较高,又有许多大小江河注入,各江河口附近河流从大陆带来了大量的有机质和氮、磷、硅等营养盐类,浮游生物密集生长。大陆架宽而浅,太阳光可直射海底,同时还有寒暖流交汇,有利于海洋生物的生长。高含量的浮游生物为鱼、虾、贝类的繁殖提供了饵料基地。我国海域大陆架渔场总面积有1。5亿公顷,渔业资源量,近海年鱼获量可达1500万吨,海洋水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是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

2.2.1海洋捕捞

我国沿海渔场面积有81。8万公顷,约占世界优良渔场的四分之一。目前,已利用的只 16。3万公顷,尚有广阔的近海海域待开发利用。近海渔场很多,有21个渔场,东海素有“天然渔仓”之称。

近年来,在发展近海捕捞的同时,远洋捕捞方兴未艾。但是,由于水产品供不应求以及渔 业劳力多,使得捕捞船只急骤增加,我国海洋渔业出现过度捕捞,近海捕捞能力超过资源的再 生能力,主要经济鱼类遭到破坏,使渔业出现衰退现象。

2.2.2海水养殖

除捕捞外,我国还在近岸浅海、滩涂发展了大规模的海水增养殖业。我国海水宜养殖面积约133多万公顷,其中浅海约67万公顷,滩涂约67万公顷。全国沿海省市都开展了海水养殖。养殖品种有鱼、虾、贝、藻。近年来,海水养殖增殖业迅速发展,经济附加值高的海产品开发多受到沿海县市的普遍青睐。如在海上“种植”海带、“放牧”虾群。人们把这种海水增殖业形象叫做“海洋农牧业”。用这种办法可以极大地提高海洋生物的成活率,增加海区的资源量,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今后,我国浅海、滩涂的海水增养生殖业开发的潜力还很大。不过,我国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并呈加重趋势,突发性污染事故经常发生,水产养殖业受到明显影响。

2.3海洋矿产资源

海洋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生物资源,还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国内外专家认为,我国近海是世界上石油储库之一近年来,经过普查和海上钻探,先后发现了渤海、南黄海、东海北部湾和莺歌海、万安滩等7个大型含油气的盆地。这些盆地不仅油气前景好,而且已经

6

打出了一批高产油气井。中国海域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约1000立方英尺。南海油气生成、聚集及运移条件相当优越,被称为“第2个中东”,据有关部门估计,海底石油储量为787亿吨。我国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起步于80年代初期,海上石油工业正在显示其巨大的潜力,现已建成投产十多个海上油田。海滨砂矿如金、铜、铁、锡、钻、锰、金刚石等,其含量达数亿吨。锰结核是一种重要的海底矿产资源,含有镍、铜、钻、锰等40多种金属元素,主要分布在水深2000一6000m的海底表层。

2.3.1海水化学资源

海水中含有近80种化学元素,其中含量较大的有氯、钠、钙、钾、镁、硫、澳、碳、惚、硼等十余种。据估计,每一立方干米的海水中含有3750万钝化学物质,价值10亿美元。我国海域的海水盐度除沿岸江河入海处外,一般都在3%左右,这对制盐是有利的。据估计,我国沿海盐田面积有32万公顷,年产海盐量可达2056万吨。新中国成立后,制盐业有较大发展,现在,我国海盐生产机械化、半机械化程度逐步提高,海盐产量居世界首位,可以满足国内食盐、工业用盐、渔业用盐,以及出口等多方面的需要。海水制盐的发展,为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现在我国已有50多个盐化工厂,能从海盐苦卤中提取30多种化工产品。

2.4海洋动能资源

海洋能源一般指海水中含有的潮汐、波浪、海流等动力能以及海水温差的热能和盐度差的 化学能等自然能量。我国目前对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进行了利用和研究。

2.4.1潮汐能

潮汐涨落具有巨大的能量。中国沿海海岸曲折,港湾又多,潮差较大、潮能蕴藏量相当可观。解放以来,我国对沿海的潮汐能进行两次普查,理论蕴藏量为1。1亿干瓦,年开发电量可达2750亿千瓦时。在缺煤的浙闽两省潮汐能最为丰富,理论蕴藏约占全国的81%,其中钱塘江潮汐蕴藏量据们982年海洋技术年鉴》为每年590亿干瓦时。解放后,我国先后在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山东等地建成几十处小型潮汐发电站,目前全国潮汐电站的总装容机为1万多千瓦。

7

2.4.2波浪能

我国沿海海水平均波高lm,估计波浪能蕴藏量可达1。5亿干瓦,可利用的装机容量为 3000一5000万干瓦。目前,我国波浪能利用和国外一样,主要是研究小型波浪能发电装置,作为航标灯、浮标等的电源使用。

2.4.3温差能

我国南海地处热带,海域面积大,表层与深水层温差20C左右,是适宜海洋热能发电的海 域。海洋热能可开发的发电容量约为20亿干瓦。现在利用海洋温差发电的研究已列入科研计划。

2.5海洋旅游资源

我国沿洋海海域辽阔,大陆海岸和岛屿海岸绵延曲折,既有上升海岸又有泥沙性海岸,构 成了独特的海岸自然旅游景观,岩石性海岸,岸线曲折,岸崖陡峭,多衅角、半岛和岛屿,港湾优美、景色佳丽,许多地方可成为海上游览胜地。沙质海岸,岸线平直,视野开阔,沙质细软,风平浪静的岸段是理想的海浴场所。珊瑚礁海岸是开展水上、水下运动和海洋生物考察旅游的佳所。红树林海岸,树资奇特,具有观光旅游价值。海岸带,集海陆景观于一体,自然人文景观于一炉,既有浅海、沙滩的奇岩巨石,海岸的断绝壁、岛屿、海底景观以及海上观日出、观潮等自然景观;也有灯塔、渔港、渔村、码头、渔舟以及亭台楼阁等人文景观;还有冬温夏凉的海岸性气倏,可供人们进行观赏、游览、娱乐、健身、知识等多种旅游活动。我国的大连海滨、北戴河海滨、普陀山海滨、厦门海滨、汕头、深圳海滨及海南岛崖县的天涯海角海滨等,均已成为对外开放的著名滨海风景名胜地。

我国的海洋旅游资源丰富,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进一步的合理开发。中国的海洋旅游业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全国1500多处海滨、海岛旅游景点目前已开发的不到四分之一,海洋旅 游业发展潜力很大。海洋旅游业今后在中国海洋经济的全面振兴中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8

3中国海洋资源特点

3.1种类多储量大是世界土海洋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丰富的海洋资源为我国发展海洋水产、海洋石油开发、海洋养殖、海洋运输、海洋盐业和化工等生产,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3.2海洋资源分布不平衡有与陆地资源分布呈反相关的明显趋势

我国海洋资源遍布近海各海区,但以东海和南海更为丰富。而我国陆地的石油、煤炭资源 多分布在北部和西北部,水力资源多分布在南部和西南部,我国工业和人口集中在东部区域,却缺少能源。海洋资源,特别是海洋新能源的这种分布,极大地弥补了我国陆地资源分布上的 缺陷,有利于发展我国东南部地区的经济。

3.3我国海洋资源的绝大部分在大陆架浅海

渤海平均深度18m,黄海平均深度44m,全部在大陆架浅海。东海和南海的资源也多在大 陆架浅海范围。每洋资源分布在浅海区域,便于进行海上捕捞和养殖作业,有利于海洋能和海 底石油的开发利用活动,减少了海上作业的难度,降低了成本,可以提高海洋资源的利用率和 社会经济效益。

4中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虽然我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海洋资源利用上 仍存在资源优势和潜力未很好的发挥,和社会经济发展很不适应的问题。同时还存在着对资 源乱占乱用,过度开发,引起资源衰退,海洋环境恶化的问题。具体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是:

9

4.1海洋资源调查不够

过去对海洋资源曾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其深度、广度仍显不够,还需进一步有重点、 有步骤地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切实摸清底数,以利有计划地开发利用。

4.2海洋资源利用程度低

我国海洋面积约212。8万公顷,目前,开发利用仅40%左右。已开发利用的单位面积的 产量和产值也很低,海洋养殖品种少、度量低。例如,广东用于海水增养殖的平均每公顷产量 一66一仅1。49t,产值9423元;用于农业围垦利用的,可作为农用的仅占30%一40%左右,围而未垦的还相当普遍。

4.3海洋资源开发差异大

由于区位条件、社会经济基础不同,形成不同岸段海洋资源开发程度的差异。一般情况是 外海开发程度低,近海开发程度相对较高;海岛和海岛线利用程度低,海岸带和大陆海岸线利 用程度高;港口城市岸线利用程度高,农业利用岸线开发程度低。我国近海渔业存在过度捕捞 的现象。由于15千瓦机船占渔船的73。6环,仅能在10Om水深以内的近海作业,40m水深以 内幼鱼虾繁殖区捕捞强度更大,不仅形成低产量低产值,还严重破坏了渔业资源,使水产品产 量逐年下降,比如,大鱼已从最高年产19万吨下降到8一9万吨。

4.4海洋产业规模小产业不合理

目前,我国海洋产业开发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产业规模尚小,海洋产业产值在世界海洋 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不到1写;海洋产业结构也不合理,目前我国海洋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比 例大体为4:1,仍然停留在传统产业为主阶段。

4.5缺乏资金技米和人才

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虽然我国海域辽阔、资源丰富,以及有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已走在了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仍低于世界水平。目前,我国海洋产业正处于传统产业为主,向新兴海洋产业过渡时期,但由于缺乏资金、技术和人才,现阶段对海洋科学研究、海洋资源开

10

发技术、大陆架油(气)的勘探,特别是远洋捕捞、大洋锰结核等的勘探与试采以及海滨砂矿开采、新技术、新工艺技术等等,都还比较薄弱和落后。海洋科技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储备严重不足,技术水平大体上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10年左右。

4.6海洋管理不力污染严重

由于目前没有全国统一的海洋规划和政策,往往是各自为政,其结果,既浪费了人力财力, 又造成资源的损失破坏和海洋环境的污染。4大海区以渤海和东海污染较重,南海较轻,近海 海域水质恶化日趋明显,重点河口、海湾、港口、大中城市毗连水域的污染比较严重。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恶化,并呈加重趋势。突发性污染事故经常发生,渔业资源和水产养殖业受到明显的影响,不少近海渔业资源已濒枯竭。近年来,我国近海某些海域由于受到严重污染,已经发生了赤潮,并出现了赤潮中毒事件,危害人们的健康和生命。我国近海也有石油污染现象发生, 如1980年“渤海7号”采油平台漏油,污染了海面,损失海蟹上百吨。

4.7港口建设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国沿海港口建设,虽然近年来发展较快,但仍然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有很大差距。主要问题是大型港口数量少,设备水平低,枢纽港的远航期密度小。中小港口不配套,港池、航道淤塞,难以发挥应有作用。由于我国沿海是矿产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发展工业的燃料、原料多数要从内地或国外调入,大批货物需靠运费量大、运价低的海运承提,沿海港口发展跟不上,必然制约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

4.8台风暴潮引起的自然灾害较频繁

我国沿海地区特别是华南地区沿海陆域和海域是台风、暴潮影响最严重的区域。平原台地 为主的大陆沿岸,如广东的珠江口、韩江口等地,台风暴潮成为威胁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据100 年的历史记载,1862年一次台风暴潮珠江口死亡10多万人。近年来,广东每年遭受台风的损失达数亿元至数十亿元。因此,我国的海洋工程、海岸工程和江海堤围工程建设的设计都要充分考虑台风暴潮的威胁。

5我国实现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交通的动脉,知识的新源。21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 在世界海洋开发浪潮的推动下,我国加快了向海洋进军的步伐,海洋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但 是,在海洋开发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今后,在开发海洋的同时,要特别注意保护海洋资源和环境,确保中国的海洋资源得以可持续开发利用,为人类造福。

5.1加强海洋意识增强海洋国土观念

海洋有着丰富的海湾、生物、矿产、海水化学、动力、旅游以及空间等资源,是发展沿海经济,对外贸易、交通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向内陆经济辐射的基本条件。开发海洋资源,对于我国特别是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决非可有可无之事,已为我国政府所认识,但海洋意识仍有待加强,要提高全民的海洋意识,克服“重陆轻海”的思想,要重视海洋国土的开发和保护,增强国土观念。

为此,各级部门都要像认识陆地环境一样,要认真了解海域的情况,扭转只谈陆域国土,不谈客观存在辽阔海洋国土的传统观念。要深刻认识资源丰富的海洋国土是我国走向世界,发 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巨大潜力所在。运用各种宣传工具传播海洋国土在我国的地位 和作用,让全国人民对我国辽阔的海洋国土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认清开发海洋、保护海岸的 重要性和紧迫感。增强全民族的海识意识,大力开发海洋国土,对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 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5.2加强海洋综合管理

5.2.1加强海洋开发管理

海洋管理与海洋开发密切相关,海洋开发的规模和程度取决于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 要,同时也要求一定的海洋管理形式与之相适应。目前国家和沿海省区正已成立海洋局,是我 国海洋管理工作加强综合的一个良好的开端,但从海洋开发事业迅速发展的要求来说,仍是不 适应的。应该成立以行业管理为基础的、行业管理与综合管理相结合的海洋管理体系,以便促 进我国海洋开发事业相互协调和海洋经济迅猛发展。海洋管理机构主要职责是制订我国海洋 工作的方针、政策、海洋开发战略、协调和仲裁部门间、地区间以及部门与地区间的矛盾,筹

集、管理海洋开发基金等。

5.2.2确定海洋权重属界线

几年来,我国海洋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较多,矛盾也较多。国家长期以来未明确沿海省区间 海域行政管辖范围,现行的各省、市、区间的自行划定,没有统一的标准,各自的权益所在,形成邻省间所划定范围互相重叠,争夺海洋资源矛盾必然发生。为此,应根据国家有关法规,依据科学方法,尽快划定海域管辖界线,以利于经济发展。

5.2.3制订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管理法规

目前,我国已经制订的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海洋法规,大部分是部门制订的单项法规, 已颁布全国性海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倾废管理条例》、《铺没海底电缆管道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及环保、交通、水产、国土、林业、水利、矿产等行业颁布的有关海洋方面的法规,至今仍没有一个能够协调、约束各行业的海洋综合管理法规。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同样是按照各行业的利益,单一的需要而考虑进行开发,未能综合考

虑、综合开发利用和统筹安排,从而出现部门之间不协调,开发利用与海洋环境保护不协调,产生不少矛盾,特别是在海洋产业布局上的混乱。因此,必须根据有关法规,制订海洋开发管理法规条例,确保开发的良好秩序。

5.3加强保护海洋资源和环境

5.3.1特殊岸段环境和资源保护

一是保护海洋上升流区。海洋上升流区对水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都起着重要 作用,也是保护海洋生态的重要区域。因此,应对我国海洋上升流区进行专门的调查研究,摸 清其分布范围和面积,鱼类资源的生长量,提出合理的、科学地和有节制地开发利用渔业资源, 采取有力的管理保护措施,对东海寒暖流交汇的地区加以保护。二是保护海岸江树林区。红 树林具有与环境相适应和保护环境的生态功能,可抗御风暴潮的袭击,又是林下浮游生物丰 富,鱼、虾、蟹类等繁殖栖息场所,蕴藏着丰富的水产资源,是天然的水产养殖场。为此要把现存的红树林加以保护,并进行人工培试验。

5.3 .2防治海洋环境污染保护海洋

我国海洋环境质量,尤其以在城镇岸段、河口、港口、海湾的环境质量都受到一定的污染和损害,以有机质和油类污染更为突出。渔业生态环境恶化,并呈加剧趋势。预计近期内,环境质量除局部地区外,难以有明显的好转。因此,我国海洋环境保护应做到全面规划,分工管理、加强合作,控制污染源,防治结合,既要开发海洋,又要保护海洋环境。

根据上述情况,应对污染海洋的海洋工程、陆源污染物、海洋污染物作出相应的规定和要 求;还要加强乡镇企业的环境管理,采取必要的措施,加紧整顿治理,保护海洋有一个良好的环境。由国家环境局、国家海洋局等部门加强合作,对海洋加强监测管理。

5.4确定海洋发展战略制定海洋建设政策

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开发海洋产业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方向下,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如何能加快速度,首先要确定我 国海洋发展战略。海洋发展战略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由海洋政治战略、海洋经济战略和海 洋军事战略三部分构成,它是一个国家向海洋进军的指导思想。我国的海洋政治战略,应当是 立法程序和实行政府管理并举,尽快全面确立对我国300万平方干米海洋国土的有效控制,并 坚持研究和积极参与开发利用南极,尽快提高中国在亚太地区至整个世界作为一个海洋大国 的政治影响和地位;我国的海洋经济战略,应当是积极地、刻不容缓地大力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加速海洋事业,让海洋更多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造福于中华民族;我国的海洋 军事战略,则应当是尽国力之可能优先发展一支远海作战型海军,以强大的威力量来维护国家 统一,保卫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保障国家海洋政治战略和经济战略的顺利实施。同时还需要 制订相应的海洋政策。海洋资源开发具有投资大、风险大、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因此,必须根 据国情,制订有利于科技人员投身海洋科技,有利于国内外资金投入,有利于企业发展外型临 海工业,有利于发展港口交通产业、海洋第三产业以及有利于国家、集体、个人的海洋开发活动等政策,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使海洋经济走向多层次、全方位发展。今后在制定有关发展规划时,应优先考虑海洋开发的比重,让海洋更好地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

5.5大力加强海洋科技工作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依靠科技进步,是我国海洋开发高水平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目前,我国海洋力量相对薄弱,沿海市、县海洋人才更缺乏。这种状态与开发海洋产业的要

求是不相适应的,为此,除继续组织有关科技力量协同开发、攻关外,还应手培养我国的海洋科技人才,增强海洋开发的后劲。当前,一些对海洋开发的全局和对经济发展有较大影响的问题如:海洋发展战略、港湾资源开发、水产资源增养殖、海洋环境监测、海岛经济区建设等等,应组织有关部门协同研究,及时提高科研成果,为我国海洋开发服务。

5.6建设海洋资源开发基金

海洋开发所需投资大、耗资多,为了海洋事业的发展,重点支持一批综合性开发,对区域经济有较大作用的大型项目也要支持。制订相应的政策,鼓励企事业、社会集团、集体和个人,设立海洋开发基金。也要鼓励以独资,合资或中外合资、合作的方式兴办海洋事业,加速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

〔参考资料〕

【l】昊郁文.国土开发与整治概论【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69一73

【2】毕维铭.国土整治与经济建设【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3】杨载田,李秀霞.现代中国经济地理[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6·475一477

【4】杨载田,熊绍华.中国旅游地理[M〕.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4.60一61

【5】中国自然地理编写组.中国自然地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88.47一49

中国海洋资源的可持 续开发利用及对策

专 业:测绘工程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资飞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年 01月1

1102601-19 [1**********] [email protected] 2015 08

目录

目录 ············································································································································· 2 【摘要】 ··········································································································································· 4 1海洋资源内涵的界定 ····················································································································· 4 2中国海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 ·································································································· 4

2.1海洋空间资源 ······················································································································ 5

2.1.1海涂资源(滩涂资源) ································································································· 5 2.1.2港湾航道资源 ··········································································································· 5 2.2海洋水产资源 ······················································································································ 5

2.2.1海洋捕捞 ··················································································································· 6 2.2.2海水养殖 ··················································································································· 6 2.3海洋矿产资源 ······················································································································ 6

2.3.1海水化学资源 ··········································································································· 7 2.4海洋动能资源 ······················································································································ 7

2.4.1潮汐能 ······················································································································· 7 2.4.2波浪能 ······················································································································· 8 2.4.3温差能 ······················································································································· 8 2.5海洋旅游资源 ······················································································································ 8 3中国海洋资源特点 ························································································································· 9

3.1种类多储量大是世界土海洋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 9 3.2海洋资源分布不平衡有与陆地资源分布呈反相关的明显趋势 ·········································· 9 3.3我国海洋资源的绝大部分在大陆架浅海 ············································································ 9 4中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9

4.1海洋资源调查不够 ············································································································ 10 4.2海洋资源利用程度低 ········································································································ 10 4.3海洋资源开发差异大 ········································································································ 10 4.4海洋产业规模小产业不合理 ····························································································· 10 4.5缺乏资金技米和人才 ········································································································ 10 4.6海洋管理不力污染严重 ····································································································· 11 4.7港口建设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 ····················································································· 11

2

4.8台风暴潮引起的自然灾害较频繁 ····················································································· 11 5我国实现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 12

5.1加强海洋意识增强海洋国土观念 ····················································································· 12 5.2加强海洋综合管理 ············································································································ 12

5.2.1加强海洋开发管理 ·································································································· 12 5.2.2确定海洋权重属界线 ······························································································ 13 5.2.3制订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管理法规 ······································································· 13 5.3加强保护海洋资源和环境 ································································································· 13

5.3.1特殊岸段环境和资源保护 ······················································································ 13 5.3 .2防治海洋环境污染保护海洋·················································································· 14 5.4确定海洋发展战略制定海洋建设政策 ·············································································· 14 5.5大力加强海洋科技工作 ····································································································· 14 5.6建设海洋资源开发基金 ····································································································· 15 〔参考资料〕 ································································································································· 15

3

【摘要】本文在对中国海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评价的基拙土,针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

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保障海洋资源可特续发展的有效对策。 【关链词】中国;海洋资源;问题;对策

1海洋资源内涵的界定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海洋认识的逐步深化,对海洋资源的理解也在变化。 一般来说,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

广义:是指凡是与海洋有关的物质、能量和空间都属于海洋资源的范畴。如海洋上的风 能,海底的地热,海上城市、花园和飞机场,海底的隧道和居住室,海滨浴场,以及海水中的各种资源。总之,凡是海上可以利用的空间,能够创造财富的物质和能源,可供人们生产、生活和娱乐的一切与海洋有关的设施,均叫海洋资源。

狭义:是指来源、形成和存在方式都直接与海水相关的资源。如海水中生长的动、植物,海水里存在的各种化元素,海水运动所具有的能量,海底埋藏的各种液态和固态的矿物等。总 之,海洋资源是和海水本身直接发生关系的物质和能量。按照对海洋资源的狭义理解,可以把 海洋资源分成4大类: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水化学资源和海洋动能资源。

2中国海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

我国滨临太平洋的西北岸,海岸线长达18,400。skm,渤海、黄海、东海、南海4个海区从三面环绕祖国大陆,海域辽阔,面积达470余万平方千米。中国是世界海洋大国之一,有领海和内海面积约35万平方千米,应归属我国管辖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我国的海洋资源丰富,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化学资源、能源和空间,是一个巨大的自然资源宝库。按照资源属性,我国海洋资源主要有以下几项:

4

2.1海洋空间资源

近期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已从传统的海洋围垦、港口、航道发展到建设海上人工岛,海上机场、旅馆、海面与水下工厂、仓库,海底遂道、海上桥梁等设施以及石油开采。我国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目前,主要还限于海涂和交通运输方面。

2.1.1海涂资源(滩涂资源)

海涂是指最高和最低潮位之间的滩地和最低位潮位线下尚有一定水深但仍适合围垦或养殖的浅海区。据初步测算,我国滩涂面积约212。8万公顷(约3192万亩),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沿岸。由于河流每年挟带大量泥沙入海,沿海滩涂以堆积型为主,多数海岸段滩涂仍不断向外延伸。初步估算,全国沿海每年可扩淤滩涂3。6万公顷(40~50万亩),主要分布在钱塘江口以北的沿海地区以及珠江口岸沿海地带。我国滩涂地理位置分属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生物资源丰富,适于围垦,用于发展农、渔、盐和城市港口工业用地。解放以来,全国沿海围垦海涂近65万公顷,种植稻、棉、蔗等作物,有些地方已成为粮食及经济作物稳产高产基地。我国沿海人口密集,耕地不足,继续进行围垦,仍是今后海洋空间利用的一个方面。

2.1.2港湾航道资源

我国沿海岸线曲折漫长,港湾众多。发展海洋运输的自然条件优越,目前已建成一批现代化海港,年吞吐量在10万吨以上的达60余个,中级以上泊位达到1100个,其中深水泊位650个。我国港口地域类型多样,有海岸港口如青岛、大连、湛江等,有海岛港如厦门等,河江港如上海、天津、广州等。

我国港口建设远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国外比较,差距更大。但我国沿海建港 的潜力还很大,诸如河口湾型、溺谷型、潮汐通道型、泻湖型等很多。据初步调查,可建5一10万吨级泊位的港址有29处,还有更多的中小港口港址。

2.2海洋水产资源

沿海海域是咸淡水交汇的地方,大量悬浮物和营养物在这里汇集沉淀,由于潮汐、海流和 波浪的影响,这些物质在海岸带既有水平运动,也有垂直混合,不断有新的物质从大陆输入,

5

也不断有物质输出。人们称海岸带为海洋的肥区。因此,海岸带浮游、底栖生物种类繁多,既是回游性鱼类觅食、卵殖的良好场所,又是海洋底层鱼类主要栖息地带。

我国由于地处中、低纬度,水温较高,又有许多大小江河注入,各江河口附近河流从大陆带来了大量的有机质和氮、磷、硅等营养盐类,浮游生物密集生长。大陆架宽而浅,太阳光可直射海底,同时还有寒暖流交汇,有利于海洋生物的生长。高含量的浮游生物为鱼、虾、贝类的繁殖提供了饵料基地。我国海域大陆架渔场总面积有1。5亿公顷,渔业资源量,近海年鱼获量可达1500万吨,海洋水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是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

2.2.1海洋捕捞

我国沿海渔场面积有81。8万公顷,约占世界优良渔场的四分之一。目前,已利用的只 16。3万公顷,尚有广阔的近海海域待开发利用。近海渔场很多,有21个渔场,东海素有“天然渔仓”之称。

近年来,在发展近海捕捞的同时,远洋捕捞方兴未艾。但是,由于水产品供不应求以及渔 业劳力多,使得捕捞船只急骤增加,我国海洋渔业出现过度捕捞,近海捕捞能力超过资源的再 生能力,主要经济鱼类遭到破坏,使渔业出现衰退现象。

2.2.2海水养殖

除捕捞外,我国还在近岸浅海、滩涂发展了大规模的海水增养殖业。我国海水宜养殖面积约133多万公顷,其中浅海约67万公顷,滩涂约67万公顷。全国沿海省市都开展了海水养殖。养殖品种有鱼、虾、贝、藻。近年来,海水养殖增殖业迅速发展,经济附加值高的海产品开发多受到沿海县市的普遍青睐。如在海上“种植”海带、“放牧”虾群。人们把这种海水增殖业形象叫做“海洋农牧业”。用这种办法可以极大地提高海洋生物的成活率,增加海区的资源量,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今后,我国浅海、滩涂的海水增养生殖业开发的潜力还很大。不过,我国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并呈加重趋势,突发性污染事故经常发生,水产养殖业受到明显影响。

2.3海洋矿产资源

海洋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生物资源,还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国内外专家认为,我国近海是世界上石油储库之一近年来,经过普查和海上钻探,先后发现了渤海、南黄海、东海北部湾和莺歌海、万安滩等7个大型含油气的盆地。这些盆地不仅油气前景好,而且已经

6

打出了一批高产油气井。中国海域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约1000立方英尺。南海油气生成、聚集及运移条件相当优越,被称为“第2个中东”,据有关部门估计,海底石油储量为787亿吨。我国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起步于80年代初期,海上石油工业正在显示其巨大的潜力,现已建成投产十多个海上油田。海滨砂矿如金、铜、铁、锡、钻、锰、金刚石等,其含量达数亿吨。锰结核是一种重要的海底矿产资源,含有镍、铜、钻、锰等40多种金属元素,主要分布在水深2000一6000m的海底表层。

2.3.1海水化学资源

海水中含有近80种化学元素,其中含量较大的有氯、钠、钙、钾、镁、硫、澳、碳、惚、硼等十余种。据估计,每一立方干米的海水中含有3750万钝化学物质,价值10亿美元。我国海域的海水盐度除沿岸江河入海处外,一般都在3%左右,这对制盐是有利的。据估计,我国沿海盐田面积有32万公顷,年产海盐量可达2056万吨。新中国成立后,制盐业有较大发展,现在,我国海盐生产机械化、半机械化程度逐步提高,海盐产量居世界首位,可以满足国内食盐、工业用盐、渔业用盐,以及出口等多方面的需要。海水制盐的发展,为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现在我国已有50多个盐化工厂,能从海盐苦卤中提取30多种化工产品。

2.4海洋动能资源

海洋能源一般指海水中含有的潮汐、波浪、海流等动力能以及海水温差的热能和盐度差的 化学能等自然能量。我国目前对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进行了利用和研究。

2.4.1潮汐能

潮汐涨落具有巨大的能量。中国沿海海岸曲折,港湾又多,潮差较大、潮能蕴藏量相当可观。解放以来,我国对沿海的潮汐能进行两次普查,理论蕴藏量为1。1亿干瓦,年开发电量可达2750亿千瓦时。在缺煤的浙闽两省潮汐能最为丰富,理论蕴藏约占全国的81%,其中钱塘江潮汐蕴藏量据们982年海洋技术年鉴》为每年590亿干瓦时。解放后,我国先后在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山东等地建成几十处小型潮汐发电站,目前全国潮汐电站的总装容机为1万多千瓦。

7

2.4.2波浪能

我国沿海海水平均波高lm,估计波浪能蕴藏量可达1。5亿干瓦,可利用的装机容量为 3000一5000万干瓦。目前,我国波浪能利用和国外一样,主要是研究小型波浪能发电装置,作为航标灯、浮标等的电源使用。

2.4.3温差能

我国南海地处热带,海域面积大,表层与深水层温差20C左右,是适宜海洋热能发电的海 域。海洋热能可开发的发电容量约为20亿干瓦。现在利用海洋温差发电的研究已列入科研计划。

2.5海洋旅游资源

我国沿洋海海域辽阔,大陆海岸和岛屿海岸绵延曲折,既有上升海岸又有泥沙性海岸,构 成了独特的海岸自然旅游景观,岩石性海岸,岸线曲折,岸崖陡峭,多衅角、半岛和岛屿,港湾优美、景色佳丽,许多地方可成为海上游览胜地。沙质海岸,岸线平直,视野开阔,沙质细软,风平浪静的岸段是理想的海浴场所。珊瑚礁海岸是开展水上、水下运动和海洋生物考察旅游的佳所。红树林海岸,树资奇特,具有观光旅游价值。海岸带,集海陆景观于一体,自然人文景观于一炉,既有浅海、沙滩的奇岩巨石,海岸的断绝壁、岛屿、海底景观以及海上观日出、观潮等自然景观;也有灯塔、渔港、渔村、码头、渔舟以及亭台楼阁等人文景观;还有冬温夏凉的海岸性气倏,可供人们进行观赏、游览、娱乐、健身、知识等多种旅游活动。我国的大连海滨、北戴河海滨、普陀山海滨、厦门海滨、汕头、深圳海滨及海南岛崖县的天涯海角海滨等,均已成为对外开放的著名滨海风景名胜地。

我国的海洋旅游资源丰富,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进一步的合理开发。中国的海洋旅游业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全国1500多处海滨、海岛旅游景点目前已开发的不到四分之一,海洋旅 游业发展潜力很大。海洋旅游业今后在中国海洋经济的全面振兴中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8

3中国海洋资源特点

3.1种类多储量大是世界土海洋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丰富的海洋资源为我国发展海洋水产、海洋石油开发、海洋养殖、海洋运输、海洋盐业和化工等生产,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3.2海洋资源分布不平衡有与陆地资源分布呈反相关的明显趋势

我国海洋资源遍布近海各海区,但以东海和南海更为丰富。而我国陆地的石油、煤炭资源 多分布在北部和西北部,水力资源多分布在南部和西南部,我国工业和人口集中在东部区域,却缺少能源。海洋资源,特别是海洋新能源的这种分布,极大地弥补了我国陆地资源分布上的 缺陷,有利于发展我国东南部地区的经济。

3.3我国海洋资源的绝大部分在大陆架浅海

渤海平均深度18m,黄海平均深度44m,全部在大陆架浅海。东海和南海的资源也多在大 陆架浅海范围。每洋资源分布在浅海区域,便于进行海上捕捞和养殖作业,有利于海洋能和海 底石油的开发利用活动,减少了海上作业的难度,降低了成本,可以提高海洋资源的利用率和 社会经济效益。

4中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虽然我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海洋资源利用上 仍存在资源优势和潜力未很好的发挥,和社会经济发展很不适应的问题。同时还存在着对资 源乱占乱用,过度开发,引起资源衰退,海洋环境恶化的问题。具体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是:

9

4.1海洋资源调查不够

过去对海洋资源曾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其深度、广度仍显不够,还需进一步有重点、 有步骤地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切实摸清底数,以利有计划地开发利用。

4.2海洋资源利用程度低

我国海洋面积约212。8万公顷,目前,开发利用仅40%左右。已开发利用的单位面积的 产量和产值也很低,海洋养殖品种少、度量低。例如,广东用于海水增养殖的平均每公顷产量 一66一仅1。49t,产值9423元;用于农业围垦利用的,可作为农用的仅占30%一40%左右,围而未垦的还相当普遍。

4.3海洋资源开发差异大

由于区位条件、社会经济基础不同,形成不同岸段海洋资源开发程度的差异。一般情况是 外海开发程度低,近海开发程度相对较高;海岛和海岛线利用程度低,海岸带和大陆海岸线利 用程度高;港口城市岸线利用程度高,农业利用岸线开发程度低。我国近海渔业存在过度捕捞 的现象。由于15千瓦机船占渔船的73。6环,仅能在10Om水深以内的近海作业,40m水深以 内幼鱼虾繁殖区捕捞强度更大,不仅形成低产量低产值,还严重破坏了渔业资源,使水产品产 量逐年下降,比如,大鱼已从最高年产19万吨下降到8一9万吨。

4.4海洋产业规模小产业不合理

目前,我国海洋产业开发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产业规模尚小,海洋产业产值在世界海洋 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不到1写;海洋产业结构也不合理,目前我国海洋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比 例大体为4:1,仍然停留在传统产业为主阶段。

4.5缺乏资金技米和人才

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虽然我国海域辽阔、资源丰富,以及有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已走在了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仍低于世界水平。目前,我国海洋产业正处于传统产业为主,向新兴海洋产业过渡时期,但由于缺乏资金、技术和人才,现阶段对海洋科学研究、海洋资源开

10

发技术、大陆架油(气)的勘探,特别是远洋捕捞、大洋锰结核等的勘探与试采以及海滨砂矿开采、新技术、新工艺技术等等,都还比较薄弱和落后。海洋科技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储备严重不足,技术水平大体上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10年左右。

4.6海洋管理不力污染严重

由于目前没有全国统一的海洋规划和政策,往往是各自为政,其结果,既浪费了人力财力, 又造成资源的损失破坏和海洋环境的污染。4大海区以渤海和东海污染较重,南海较轻,近海 海域水质恶化日趋明显,重点河口、海湾、港口、大中城市毗连水域的污染比较严重。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恶化,并呈加重趋势。突发性污染事故经常发生,渔业资源和水产养殖业受到明显的影响,不少近海渔业资源已濒枯竭。近年来,我国近海某些海域由于受到严重污染,已经发生了赤潮,并出现了赤潮中毒事件,危害人们的健康和生命。我国近海也有石油污染现象发生, 如1980年“渤海7号”采油平台漏油,污染了海面,损失海蟹上百吨。

4.7港口建设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国沿海港口建设,虽然近年来发展较快,但仍然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有很大差距。主要问题是大型港口数量少,设备水平低,枢纽港的远航期密度小。中小港口不配套,港池、航道淤塞,难以发挥应有作用。由于我国沿海是矿产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发展工业的燃料、原料多数要从内地或国外调入,大批货物需靠运费量大、运价低的海运承提,沿海港口发展跟不上,必然制约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

4.8台风暴潮引起的自然灾害较频繁

我国沿海地区特别是华南地区沿海陆域和海域是台风、暴潮影响最严重的区域。平原台地 为主的大陆沿岸,如广东的珠江口、韩江口等地,台风暴潮成为威胁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据100 年的历史记载,1862年一次台风暴潮珠江口死亡10多万人。近年来,广东每年遭受台风的损失达数亿元至数十亿元。因此,我国的海洋工程、海岸工程和江海堤围工程建设的设计都要充分考虑台风暴潮的威胁。

5我国实现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交通的动脉,知识的新源。21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 在世界海洋开发浪潮的推动下,我国加快了向海洋进军的步伐,海洋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但 是,在海洋开发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今后,在开发海洋的同时,要特别注意保护海洋资源和环境,确保中国的海洋资源得以可持续开发利用,为人类造福。

5.1加强海洋意识增强海洋国土观念

海洋有着丰富的海湾、生物、矿产、海水化学、动力、旅游以及空间等资源,是发展沿海经济,对外贸易、交通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向内陆经济辐射的基本条件。开发海洋资源,对于我国特别是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决非可有可无之事,已为我国政府所认识,但海洋意识仍有待加强,要提高全民的海洋意识,克服“重陆轻海”的思想,要重视海洋国土的开发和保护,增强国土观念。

为此,各级部门都要像认识陆地环境一样,要认真了解海域的情况,扭转只谈陆域国土,不谈客观存在辽阔海洋国土的传统观念。要深刻认识资源丰富的海洋国土是我国走向世界,发 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巨大潜力所在。运用各种宣传工具传播海洋国土在我国的地位 和作用,让全国人民对我国辽阔的海洋国土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认清开发海洋、保护海岸的 重要性和紧迫感。增强全民族的海识意识,大力开发海洋国土,对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 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5.2加强海洋综合管理

5.2.1加强海洋开发管理

海洋管理与海洋开发密切相关,海洋开发的规模和程度取决于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 要,同时也要求一定的海洋管理形式与之相适应。目前国家和沿海省区正已成立海洋局,是我 国海洋管理工作加强综合的一个良好的开端,但从海洋开发事业迅速发展的要求来说,仍是不 适应的。应该成立以行业管理为基础的、行业管理与综合管理相结合的海洋管理体系,以便促 进我国海洋开发事业相互协调和海洋经济迅猛发展。海洋管理机构主要职责是制订我国海洋 工作的方针、政策、海洋开发战略、协调和仲裁部门间、地区间以及部门与地区间的矛盾,筹

集、管理海洋开发基金等。

5.2.2确定海洋权重属界线

几年来,我国海洋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较多,矛盾也较多。国家长期以来未明确沿海省区间 海域行政管辖范围,现行的各省、市、区间的自行划定,没有统一的标准,各自的权益所在,形成邻省间所划定范围互相重叠,争夺海洋资源矛盾必然发生。为此,应根据国家有关法规,依据科学方法,尽快划定海域管辖界线,以利于经济发展。

5.2.3制订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管理法规

目前,我国已经制订的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海洋法规,大部分是部门制订的单项法规, 已颁布全国性海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倾废管理条例》、《铺没海底电缆管道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及环保、交通、水产、国土、林业、水利、矿产等行业颁布的有关海洋方面的法规,至今仍没有一个能够协调、约束各行业的海洋综合管理法规。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同样是按照各行业的利益,单一的需要而考虑进行开发,未能综合考

虑、综合开发利用和统筹安排,从而出现部门之间不协调,开发利用与海洋环境保护不协调,产生不少矛盾,特别是在海洋产业布局上的混乱。因此,必须根据有关法规,制订海洋开发管理法规条例,确保开发的良好秩序。

5.3加强保护海洋资源和环境

5.3.1特殊岸段环境和资源保护

一是保护海洋上升流区。海洋上升流区对水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都起着重要 作用,也是保护海洋生态的重要区域。因此,应对我国海洋上升流区进行专门的调查研究,摸 清其分布范围和面积,鱼类资源的生长量,提出合理的、科学地和有节制地开发利用渔业资源, 采取有力的管理保护措施,对东海寒暖流交汇的地区加以保护。二是保护海岸江树林区。红 树林具有与环境相适应和保护环境的生态功能,可抗御风暴潮的袭击,又是林下浮游生物丰 富,鱼、虾、蟹类等繁殖栖息场所,蕴藏着丰富的水产资源,是天然的水产养殖场。为此要把现存的红树林加以保护,并进行人工培试验。

5.3 .2防治海洋环境污染保护海洋

我国海洋环境质量,尤其以在城镇岸段、河口、港口、海湾的环境质量都受到一定的污染和损害,以有机质和油类污染更为突出。渔业生态环境恶化,并呈加剧趋势。预计近期内,环境质量除局部地区外,难以有明显的好转。因此,我国海洋环境保护应做到全面规划,分工管理、加强合作,控制污染源,防治结合,既要开发海洋,又要保护海洋环境。

根据上述情况,应对污染海洋的海洋工程、陆源污染物、海洋污染物作出相应的规定和要 求;还要加强乡镇企业的环境管理,采取必要的措施,加紧整顿治理,保护海洋有一个良好的环境。由国家环境局、国家海洋局等部门加强合作,对海洋加强监测管理。

5.4确定海洋发展战略制定海洋建设政策

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开发海洋产业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方向下,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如何能加快速度,首先要确定我 国海洋发展战略。海洋发展战略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由海洋政治战略、海洋经济战略和海 洋军事战略三部分构成,它是一个国家向海洋进军的指导思想。我国的海洋政治战略,应当是 立法程序和实行政府管理并举,尽快全面确立对我国300万平方干米海洋国土的有效控制,并 坚持研究和积极参与开发利用南极,尽快提高中国在亚太地区至整个世界作为一个海洋大国 的政治影响和地位;我国的海洋经济战略,应当是积极地、刻不容缓地大力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加速海洋事业,让海洋更多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造福于中华民族;我国的海洋 军事战略,则应当是尽国力之可能优先发展一支远海作战型海军,以强大的威力量来维护国家 统一,保卫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保障国家海洋政治战略和经济战略的顺利实施。同时还需要 制订相应的海洋政策。海洋资源开发具有投资大、风险大、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因此,必须根 据国情,制订有利于科技人员投身海洋科技,有利于国内外资金投入,有利于企业发展外型临 海工业,有利于发展港口交通产业、海洋第三产业以及有利于国家、集体、个人的海洋开发活动等政策,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使海洋经济走向多层次、全方位发展。今后在制定有关发展规划时,应优先考虑海洋开发的比重,让海洋更好地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

5.5大力加强海洋科技工作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依靠科技进步,是我国海洋开发高水平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目前,我国海洋力量相对薄弱,沿海市、县海洋人才更缺乏。这种状态与开发海洋产业的要

求是不相适应的,为此,除继续组织有关科技力量协同开发、攻关外,还应手培养我国的海洋科技人才,增强海洋开发的后劲。当前,一些对海洋开发的全局和对经济发展有较大影响的问题如:海洋发展战略、港湾资源开发、水产资源增养殖、海洋环境监测、海岛经济区建设等等,应组织有关部门协同研究,及时提高科研成果,为我国海洋开发服务。

5.6建设海洋资源开发基金

海洋开发所需投资大、耗资多,为了海洋事业的发展,重点支持一批综合性开发,对区域经济有较大作用的大型项目也要支持。制订相应的政策,鼓励企事业、社会集团、集体和个人,设立海洋开发基金。也要鼓励以独资,合资或中外合资、合作的方式兴办海洋事业,加速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

〔参考资料〕

【l】昊郁文.国土开发与整治概论【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69一73

【2】毕维铭.国土整治与经济建设【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3】杨载田,李秀霞.现代中国经济地理[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6·475一477

【4】杨载田,熊绍华.中国旅游地理[M〕.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4.60一61

【5】中国自然地理编写组.中国自然地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88.47一49


相关文章

  • 中国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
  • 中国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 摘要:有限的海洋生物资源不能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要,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和恶劣的海洋生态环境使我国的海洋生物资源严重衰退.本文简要介绍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和利用现状,详细的分析了我国 ...查看


  • 中国海洋生物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 中国海洋生物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庄思哲 白福臣 [内容摘要]当前,人类面临着人口膨胀.资源稀缺.环境恶化等全球性问题的严峻挑战.为了摆脱危机,人类把目光从陆上资 源的利用转向了海洋资源的开发.中国海域辽阔,海洋生物种类资源繁多,如何 ...查看


  • 海洋资源与环境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海洋资源与环境毕业论文选题(1157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 ...查看


  • 自然科学概论论文 1
  • 本文由王丽王洁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分类号: NAS105 论文编号: [1**********]4 论文编号请写学号 密 级: 贵 阳 学 院 政 教 系 2007 级 ...查看


  • 论海洋资源开发对人类的影响
  • 题 目:论海洋资源开发对人类的影响 学生姓名:朱永笑 学 号:2011012938 老 师:李典友 专 业:制药工程 学 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论海洋开发对人类的影响 [摘要]:海洋约占地球人面积的71%,面积为3.62亿平方公里.宽阔的 ...查看


  • 1998年白皮书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
  • 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一九九八年五月·北京 前 言 一.海洋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三.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 四.发展海洋科学技术和教育 五.实施海洋综合管理 六.海洋事务的国际合作 前 言 海 ...查看


  • 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_初
  • 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海洋这个蓝色星空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是人类可持续利用的财富,是21世纪高新技术的内向拓展,是拥有巨大开发潜力的新兴领域.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着"人口剧增.资源溃乏.环境恶化"三大问 ...查看


  • 海洋生物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
  • 海洋生物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 一.合理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 在自然界中一切能为人类利用的自然要素就是自然资源,海洋生物资源属于自然资源中的生物圈资源,其重要特征是具有可更新性,反映出这种资源有生命,有自然更新能力.在适宜的自然环境中,如果合理 ...查看


  • 海岛生态旅游研究综述
  • 第27卷第9期2012年9月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eshan Normal University Vol.27,No.9Sep .2012 海岛生态旅游研究综述 高艳静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福建泉州362021) 摘要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