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随笔国庆节忆旧

国庆节忆旧 意大利《晚邮报》请我写一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自五十周年的文章,我就想起前几天和几位朋友社长安街旁的饭店吃晚饭,吃完饭准备回家时,发现长安街已经封锁了,说是国庆游行的队伍正在排练,我只能让出租车绕很远的路回家。出租车司机告诉我,这些日子差不多每天晚上十点钟以后,长安街都会被封锁,就是为了参加国庆的队伍进行游行排练。我在报纸上读到:到了国庆节的那一天,参加游行庆祝的人有五十万。这只是参加表演的人

数,如果算上前去观看的人,我想肯定会有一百多万。我还在报纸上读到:国庆时,在天安门广场东侧,北京最大的公共厕所将会建成开放,报纸上说这个厕所有四百七十平方米,而且还用文学的语言描述它——

我定居北京己经有十年了,我从来没有在国庆节这天去长安街上的天安门广场。可是想想过去,天安门广场对我来说是令人神往的地方。我是在中国的南方出生和长大的,应该说,我是在一个压抑人性和令人恐惧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我在读小学的时候,一位女同学仅仅是将毛泽东的画像折叠了一下,便被当成了反革命分子,十来岁的小小年纪就被揪到台上批斗。那时候因为将毛泽东比喻成太阳,因此在傍晚的时候我们谁都不敢说太阳落山了,更不敢说太阳掉下去了,只能说天黑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天天唱着这样的歌:

我想起来曾经有过一张照片,照片中的我大约十五岁左右,站在广场中央,背景就是天安门城楼,而且毛泽东的巨幅画像也在照片里隐约可见。有趣的是这张照片并不是摄于北京的天安门广场,而是摄于千里之外的一个小镇的照相馆里。当时我站着的地方不过十五平方米,天安门广场其实是画在墙上的布景。可是从照片上看,我像是真的站在天安门广场上,惟一的破绽就是我身后的广场上空无一人。我非常珍爱这一张照片,因为它凝聚了我少年时代全部的梦想,或者说也是很多居住在北京之外的人的梦想。在那个时代的中国,差不多所有的城市和小镇的照相馆里,都有一幅天安门广场的布景,满足人们画饼充饥的愿望。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天安门广场差不多就是共和国的象征。可惜的是这张令我难忘的照片后来遗失了。

在我印象里,每一年的国庆都有一部纪录片,不过当这一年的纪录片发行到我居住的小镇上放映讨,往往己经是冬天了。我还记得自己穿着臃肿的棉农,顶着夜晚的寒风向电影院走去的情景,然后坐在设有暖气的电影院里,看着银幕上初秋的天安门广场,毛泽东站在城楼上向着游行的队伍挥手,只有他一个人有挥手的权力,其他的人只能以鼓掌的方式向游行队伍致意。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夜色降咕后,毛泽东他们坐在天安门城楼上,桌上摆着令我垂涎三尺的水果和糕点,广场的上空被礼花照得一片通明,这是少年时期最让我心旷神怡的情景。当时我们过年过节最多是放几个鞭炮,如此多的礼花在空中长时间的开放,虽然是在银幕上,也足以让我目瞪口呆。在后来有关国庆的纪录片里,出现了西哈努克,一个被废除了王位的柬埔寨国王,还有他的首相宾努亲王。西哈努克笑容可掬,宾努亲王歪着脑袋像钟摆似的不停地点着头。这时候我已经进人了想入非非的少年时期,西哈努克和宾努的两位年轻美貌的夫人吸引了我,她们在以后的国庆

记录片中每一次出现,都让我感到是找到了纪录片的主题。而白天的游行和夜晚的礼花对我来说已经不重要了,甚至连毛泽东都不重要了。在那个时期,西哈努克和宾努是这个世界上最让我羡慕的两个男人。尤其是那个宾努亲王,我心想他都老成那样了,而且连头都抬不直,可是他的夫人却是如花似玉。

有关国庆节最为漫长的记忆,我想可能是来自我房间的房顶。自从我有记忆开始,我的父亲每次都要更换一次房顶上的旧报纸,一方面是为了防止灰尘掉下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美化我们的房顶,当时我们住的房间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上面的瓦片,所以我父亲就在房顶上糊上一层旧报纸,让我们感到上面的瓦片被隔开了。我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差不多就是在旧报纸下度过的。只要我躺到床上,我就会看到旧报纸上所有的标题,里面的文字因为高高在上就无法看清。几乎是每一年国庆节出刊的报纸上,第一版都是毛泽东的巨幅照片。在我的记忆里,毛泽东最早出现在我的房顶上时,他身边站着的是刘少奇;没过多久,刘少奇就消失了,林彪站到了毛泽东的身边,还是没过了多久,林彪也消失了。毛泽东身边的人不断地变化着,而每年国庆节报纸第一版的巨幅照片里惟一没有变化的人就是毛泽东自己。随着我房顶旧报纸的更换,我看着毛泽东的形象逐渐衰老,后来因为国庆节报纸的第一版不再刊登实地拍摄的毛泽东照片,改用当时统一的挂满全国的毛泽东像,毛泽东在我房顶上的衰老才被制止住。

我想这就是我的国庆节忆旧,点点滴滴,应该还有更多的记忆没有被唤醒,不过对《晚邮报》的读者来说,这样的篇幅可能己经是太长了。最后我要说的是,我很喜爱古罗马时期一位诗人的话,这位诗人名叫马提亚尔,他说:

1999年9月19日

国庆节忆旧 意大利《晚邮报》请我写一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自五十周年的文章,我就想起前几天和几位朋友社长安街旁的饭店吃晚饭,吃完饭准备回家时,发现长安街已经封锁了,说是国庆游行的队伍正在排练,我只能让出租车绕很远的路回家。出租车司机告诉我,这些日子差不多每天晚上十点钟以后,长安街都会被封锁,就是为了参加国庆的队伍进行游行排练。我在报纸上读到:到了国庆节的那一天,参加游行庆祝的人有五十万。这只是参加表演的人

数,如果算上前去观看的人,我想肯定会有一百多万。我还在报纸上读到:国庆时,在天安门广场东侧,北京最大的公共厕所将会建成开放,报纸上说这个厕所有四百七十平方米,而且还用文学的语言描述它——

我定居北京己经有十年了,我从来没有在国庆节这天去长安街上的天安门广场。可是想想过去,天安门广场对我来说是令人神往的地方。我是在中国的南方出生和长大的,应该说,我是在一个压抑人性和令人恐惧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我在读小学的时候,一位女同学仅仅是将毛泽东的画像折叠了一下,便被当成了反革命分子,十来岁的小小年纪就被揪到台上批斗。那时候因为将毛泽东比喻成太阳,因此在傍晚的时候我们谁都不敢说太阳落山了,更不敢说太阳掉下去了,只能说天黑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天天唱着这样的歌:

我想起来曾经有过一张照片,照片中的我大约十五岁左右,站在广场中央,背景就是天安门城楼,而且毛泽东的巨幅画像也在照片里隐约可见。有趣的是这张照片并不是摄于北京的天安门广场,而是摄于千里之外的一个小镇的照相馆里。当时我站着的地方不过十五平方米,天安门广场其实是画在墙上的布景。可是从照片上看,我像是真的站在天安门广场上,惟一的破绽就是我身后的广场上空无一人。我非常珍爱这一张照片,因为它凝聚了我少年时代全部的梦想,或者说也是很多居住在北京之外的人的梦想。在那个时代的中国,差不多所有的城市和小镇的照相馆里,都有一幅天安门广场的布景,满足人们画饼充饥的愿望。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天安门广场差不多就是共和国的象征。可惜的是这张令我难忘的照片后来遗失了。

在我印象里,每一年的国庆都有一部纪录片,不过当这一年的纪录片发行到我居住的小镇上放映讨,往往己经是冬天了。我还记得自己穿着臃肿的棉农,顶着夜晚的寒风向电影院走去的情景,然后坐在设有暖气的电影院里,看着银幕上初秋的天安门广场,毛泽东站在城楼上向着游行的队伍挥手,只有他一个人有挥手的权力,其他的人只能以鼓掌的方式向游行队伍致意。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夜色降咕后,毛泽东他们坐在天安门城楼上,桌上摆着令我垂涎三尺的水果和糕点,广场的上空被礼花照得一片通明,这是少年时期最让我心旷神怡的情景。当时我们过年过节最多是放几个鞭炮,如此多的礼花在空中长时间的开放,虽然是在银幕上,也足以让我目瞪口呆。在后来有关国庆的纪录片里,出现了西哈努克,一个被废除了王位的柬埔寨国王,还有他的首相宾努亲王。西哈努克笑容可掬,宾努亲王歪着脑袋像钟摆似的不停地点着头。这时候我已经进人了想入非非的少年时期,西哈努克和宾努的两位年轻美貌的夫人吸引了我,她们在以后的国庆

记录片中每一次出现,都让我感到是找到了纪录片的主题。而白天的游行和夜晚的礼花对我来说已经不重要了,甚至连毛泽东都不重要了。在那个时期,西哈努克和宾努是这个世界上最让我羡慕的两个男人。尤其是那个宾努亲王,我心想他都老成那样了,而且连头都抬不直,可是他的夫人却是如花似玉。

有关国庆节最为漫长的记忆,我想可能是来自我房间的房顶。自从我有记忆开始,我的父亲每次都要更换一次房顶上的旧报纸,一方面是为了防止灰尘掉下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美化我们的房顶,当时我们住的房间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上面的瓦片,所以我父亲就在房顶上糊上一层旧报纸,让我们感到上面的瓦片被隔开了。我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差不多就是在旧报纸下度过的。只要我躺到床上,我就会看到旧报纸上所有的标题,里面的文字因为高高在上就无法看清。几乎是每一年国庆节出刊的报纸上,第一版都是毛泽东的巨幅照片。在我的记忆里,毛泽东最早出现在我的房顶上时,他身边站着的是刘少奇;没过多久,刘少奇就消失了,林彪站到了毛泽东的身边,还是没过了多久,林彪也消失了。毛泽东身边的人不断地变化着,而每年国庆节报纸第一版的巨幅照片里惟一没有变化的人就是毛泽东自己。随着我房顶旧报纸的更换,我看着毛泽东的形象逐渐衰老,后来因为国庆节报纸的第一版不再刊登实地拍摄的毛泽东照片,改用当时统一的挂满全国的毛泽东像,毛泽东在我房顶上的衰老才被制止住。

我想这就是我的国庆节忆旧,点点滴滴,应该还有更多的记忆没有被唤醒,不过对《晚邮报》的读者来说,这样的篇幅可能己经是太长了。最后我要说的是,我很喜爱古罗马时期一位诗人的话,这位诗人名叫马提亚尔,他说:

1999年9月19日


相关文章

  • 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 (豆瓣)
  • 在阅读中行走 江东帆影 (来时相遇夕阳中) 没有一个作者的写作历史可以长过阅读的历史,就像是没有一种经历能够长过一生一样. --余华 在余华的散文集<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中,他如实地讲述了自己在阅读大师经典作品时的感受,他们包 ...查看


  • 余华的读书生活
  • 浙江海盐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人们对它的认识几乎等于空白和茫然.1960年4月3日,一个注定终生和它建立血缘关系并使它的名字变得引人注目的人在杭州诞生了.在此后的二十多年内,这个几乎连一辆自行车都看不到的海盐,慢慢引起了人们的好奇.这个 ...查看


  • 论余华小说中的几类人物意象
  • 2007年第1期第20卷(总87期)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A I N AN NORMAL UN I V ERSI TY (Social Sciences ) No . 12007General No . ...查看


  • 印象点击(062-095)
  • 作者: 当代作家评论 2000年08期 主持人:吴俊 林建法 主持人的话:批评和期待来自我们的朋友. 为什么很少有尖锐的批评性的"点击"?确实,这是一个难题.本栏的一个最重要的初衷是丰富文学批评的形式,并扩大其社会的影响 ...查看


  • 推荐读书40本
  • 邵阳医专图书馆大学生推荐读书 邵阳医专图书馆大学生推荐读书 40 本 图书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论语> < ...查看


  • 诗人们的诗人
  • 作者:吴昊 汉语言文字研究 2016年04期 歌德在1827年1月31日的谈话中讲道:"我愈来愈深信,诗是人类的共同财产."同时,歌德还提出"世界文学"的概念.②的确,文学从来不是一个封闭圈子里的产物 ...查看


  • 文学承载的信仰超越大师的生命而长存
  • 早报特约评论员 郑国庆 责任编辑 魏英杰 刘景 任大刚   2005-10-18 2:59:13 10月17日19时零6分,中国一代文学巨匠巴金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1927年,年轻的巴金以第一部小说<灭亡>踏上现代文学的舞 ...查看


  • 中学生放假读什么
  • 知道阅读重要,但不知道读什么? 知道读什么,但不知道怎么读? 您的学生有这样的困惑吗? 著名特级教师.深圳宝安区新安中学语文教师吴泓告诉你,应该给你的学生和孩子读什么书.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生,经典阅读书目是目前较为缺乏的,要极其关注这个阶段 ...查看


  • 初一学生的阅读书目
  • 谈谈适合初一学生的阅读书目及阅读方法 一.阅读书目 文学类:可参照"20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所列书单.具体如下: 萧红的<呼兰河传>.巴金的<家><寒夜>.老舍的<四世同堂>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