匀速圆周运动知识点讲解

匀速圆周运动知识点讲解

一、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

1.线速度

(1)物理意义:描述质点沿圆周运动的快慢.

(2)方向:某点线速度方向沿圆弧该点切线方向.

(3)大小:V=S/t

2.角速度

(l)物理意义:描述质点绕圆心转动的快慢.

(2)大小:ω=φ/t 单位:(rad/s)

3.周期T:做圆周运动物体一周所用的时间叫周期.

4、频率f: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沿圆周绕圆心转过的圈数,叫做频率,也叫转速。

5、转速n:单位时间内绕圆心转过的圈数。r/min

6.V、ω、T、f的关系

T=1/f,

2= v /r=2πf, T

2r v=2πrf=ωr T 

线速度与角速度关系:vr

讨论得出:

1、(1)当v一定时,与r成反比

(2)当一定时及v与r成正比

(3)当r一定时,v与成正比

2、同轴装置与皮带传动装置

a、同一转动轴上的各点角速度相等;角速度与半径成反比, 即大轮转的慢,小轮转的快

b、和同一皮带接触的各点线速度大小相等。线速度与半径成正比。 离轴越远转的越快。

7.向心加速度

(1)物理意义:描述线速度方向改变的快慢的物理量。

(2)大小:a=v2/r=ω2r=4π2fr=4π2r/T2=ωv,

(3)方向:总是指向圆心,方向时刻在变化。

8.向心力

(1)作用:产生向心加速度,只改变线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向心力对做圆周运动的物体不做功.

(2)大小: F=ma=mv2/r=mω2 r=m4π2fr=m4π2r/T2=mωv

(3)方向:总是沿半径指向圆心,时刻在变化.即向心力是个变力.

二、匀速圆周运动

1.特点:线速度的大小恒定,角速度、周期和频率都是恒定不变的,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的大小也都是恒定不变的.

2.性质:是速度大小不变而速度方向时刻在变的变速曲线运动,并且是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变化的变加速曲线运动.

3.加速度和向心力:由于匀速圆周运动仅是速度方向变化而速度大小不变,故仅存在向心加速度,因此向心力就是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

4.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合外力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且指向圆心

三、解决圆周运动问题的步骤

1. 确定研究对象;

2. 确定圆心、半径、向心加速度方向;

3. 进行受力分析,将各力分解到沿半径方向和垂直于半径方向;

4. 根据向心力公式,列牛顿第二定律方程求解。

四、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实例1、火车转弯

(1) 展示实际转弯处外轨略高于内轨

(2)对火车进行受力分析:火车受铁轨支持力FN的方向不再是竖直向上,而是斜向弯道的内侧,同时还有重力G

(3) 支持力与重力的合力水平指向内侧圆心,成为使火车转弯所需的向心力。

实例2:汽车过拱桥

问题:质量为m的汽车在拱桥上以速度v前进,桥面的圆弧半径为 r,求汽车通过桥的最高点时对桥面的压力。

解析:选汽车为研究对象,对汽车进行受力分析:汽车在竖直方向受到重力G和桥对车的支持力F1作用,这两个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且向心力方向向下

建立关系式: v凸桥F向GF1mr

凹桥 2

实例3: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

在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能经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

(1)模型1:无支撑模型(如图)

注意:绳对小球只能产生沿绳收缩方向的拉力

v2

临界条件:绳子或轨道对小球没有力的作用,由重力提供向心力mg=m r得临界速度v=gr ,当小球速度v≥v时才能经过最高点

00

(2)模型2:有支撑模型(如图)

注意:杆与绳不同,杆对球既能产生拉力,也能对球产生支持力. 用杆固定小球使球绕杆另一端做圆周运动经最高点时,由于

v2

所受重力可以由杆给它的向上的支持力平衡,由mg-F=m=0得临界r速度v0=0

当小球速度v≥0时,就可经过最高点。

五、离心运动与近心(向心)运动:

如图所示:

(1)当F供=F需即F提=mRw2时,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

(2)当F供>F需 即F提> mRw2时,物体做靠近圆心的向心运动,运动半径将逐渐减小

(3)当F供

(4)当提供的向心力突然消失即F供=0时,物体将沿圆的切线方向飞出

匀速圆周运动知识点讲解

一、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

1.线速度

(1)物理意义:描述质点沿圆周运动的快慢.

(2)方向:某点线速度方向沿圆弧该点切线方向.

(3)大小:V=S/t

2.角速度

(l)物理意义:描述质点绕圆心转动的快慢.

(2)大小:ω=φ/t 单位:(rad/s)

3.周期T:做圆周运动物体一周所用的时间叫周期.

4、频率f: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沿圆周绕圆心转过的圈数,叫做频率,也叫转速。

5、转速n:单位时间内绕圆心转过的圈数。r/min

6.V、ω、T、f的关系

T=1/f,

2= v /r=2πf, T

2r v=2πrf=ωr T 

线速度与角速度关系:vr

讨论得出:

1、(1)当v一定时,与r成反比

(2)当一定时及v与r成正比

(3)当r一定时,v与成正比

2、同轴装置与皮带传动装置

a、同一转动轴上的各点角速度相等;角速度与半径成反比, 即大轮转的慢,小轮转的快

b、和同一皮带接触的各点线速度大小相等。线速度与半径成正比。 离轴越远转的越快。

7.向心加速度

(1)物理意义:描述线速度方向改变的快慢的物理量。

(2)大小:a=v2/r=ω2r=4π2fr=4π2r/T2=ωv,

(3)方向:总是指向圆心,方向时刻在变化。

8.向心力

(1)作用:产生向心加速度,只改变线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向心力对做圆周运动的物体不做功.

(2)大小: F=ma=mv2/r=mω2 r=m4π2fr=m4π2r/T2=mωv

(3)方向:总是沿半径指向圆心,时刻在变化.即向心力是个变力.

二、匀速圆周运动

1.特点:线速度的大小恒定,角速度、周期和频率都是恒定不变的,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的大小也都是恒定不变的.

2.性质:是速度大小不变而速度方向时刻在变的变速曲线运动,并且是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变化的变加速曲线运动.

3.加速度和向心力:由于匀速圆周运动仅是速度方向变化而速度大小不变,故仅存在向心加速度,因此向心力就是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

4.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合外力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且指向圆心

三、解决圆周运动问题的步骤

1. 确定研究对象;

2. 确定圆心、半径、向心加速度方向;

3. 进行受力分析,将各力分解到沿半径方向和垂直于半径方向;

4. 根据向心力公式,列牛顿第二定律方程求解。

四、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实例1、火车转弯

(1) 展示实际转弯处外轨略高于内轨

(2)对火车进行受力分析:火车受铁轨支持力FN的方向不再是竖直向上,而是斜向弯道的内侧,同时还有重力G

(3) 支持力与重力的合力水平指向内侧圆心,成为使火车转弯所需的向心力。

实例2:汽车过拱桥

问题:质量为m的汽车在拱桥上以速度v前进,桥面的圆弧半径为 r,求汽车通过桥的最高点时对桥面的压力。

解析:选汽车为研究对象,对汽车进行受力分析:汽车在竖直方向受到重力G和桥对车的支持力F1作用,这两个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且向心力方向向下

建立关系式: v凸桥F向GF1mr

凹桥 2

实例3: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

在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能经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

(1)模型1:无支撑模型(如图)

注意:绳对小球只能产生沿绳收缩方向的拉力

v2

临界条件:绳子或轨道对小球没有力的作用,由重力提供向心力mg=m r得临界速度v=gr ,当小球速度v≥v时才能经过最高点

00

(2)模型2:有支撑模型(如图)

注意:杆与绳不同,杆对球既能产生拉力,也能对球产生支持力. 用杆固定小球使球绕杆另一端做圆周运动经最高点时,由于

v2

所受重力可以由杆给它的向上的支持力平衡,由mg-F=m=0得临界r速度v0=0

当小球速度v≥0时,就可经过最高点。

五、离心运动与近心(向心)运动:

如图所示:

(1)当F供=F需即F提=mRw2时,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

(2)当F供>F需 即F提> mRw2时,物体做靠近圆心的向心运动,运动半径将逐渐减小

(3)当F供

(4)当提供的向心力突然消失即F供=0时,物体将沿圆的切线方向飞出


相关文章

  • 7.2__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教案(沪粤版) (1)
  • 7.2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知道速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 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什么是变速直线运动 过程与方法 3.通过阅读.观察和讨论,感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可以有不同的方法, ...查看


  • 第二章第一节匀速圆周运动
  • 第二章 第一节 匀速圆周运动 广州市第四中学 一.课程标准 会描述匀速圆周运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物体做圆周运动的特征 2. 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的概念,知道它们是描述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 物理量,会用它们的公 ...查看


  • 高一物理备课组下学期教学计划
  • [高一物理备课组下学期教学计划]文章山课件 www.unjs.com中国大学网  一.指导思想  新的学年我们要积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认识物理课程的性质,领会物理课程基本理念,了解物 ...查看


  • 知识讲解:摩擦力[基础版]
  • 摩擦力 [学习目标] 1.知道滑动摩擦产生的条件,会正确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2.会用公式f=μN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知道影响动摩擦因数的大小因素 3.知道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能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以及大小和方向 4.理解最大静摩擦力.能根 ...查看


  •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 1
  • 7.3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 备课教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牛顿第一定律. 使学生领会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方法. 理解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知道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知道 ...查看


  • 二力平衡的教案
  • 课题 第六节 二力平衡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二力平衡又是力学 中的重点之一.力的概念和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 成,为学生学习二力平衡做了充分的知识准备, 而二力平衡的学习是学生探究摩擦力.力和运动 教材学情 的关系以及 ...查看


  • 圆周运动教学设计稿
  • <圆周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方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什么是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 2.知道什么是匀速圆周运动 3.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 观察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思考如何比较圆周运动的 ...查看


  • 非正式评价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 作者:谭宜洁张军朋 物理教师:高中版 2009年07期 一.引言 非正式评价是指教师在与学生日常教学的接触.互动过程中,以观察(包括直接和间接的观察)和交流为主要方式,不断地了解学生,进而在有意或无意之间形成对学生某种看法和判断的一种评价方 ...查看


  • 第六章第三节力的平衡
  • 第六章 力和运动 第三节 力的平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2).对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认识平衡力的概念. 2.能力目标: (1).在探究实验中要求学生自己处理实验数据,并从对数据的分析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