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商品交换的一般规律
商品交换是商品经济的重要内容,而且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商品交换在商品经济中的地位将会越来越重要,所占国民经济的比例也会不断上升。认真分析和科学推导商品交换的一般规律,是价值理论的重要内容。
商品交换的一般规律主要是指商品交换的比例由什么来决定?商品的价格以什么为基础?这是长期争论的问题。门格尔认为,商品交换的比例和商品价格完全归结为交换双方对财货的主观评价的均衡。杰文斯采用最后效用程度(即边际效用)来说明交换比例的决定,他认为:两商品的交换比例,是交换后可供消费的诸商品量的最后效用程度之比例的倒数。他还得出:物品的交换比例与边际生产成本成反比例。瓦尔拉斯认为,商品的价格取决于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的均衡。马歇尔认为:商品的价格取决于需求与供给的均衡。然而,所有这些观点和理论,都没有给出有说服力的理论证明。
一、货币的价值分析
货币是一种特殊商品,它主要是作为价值尺度和交换媒介来参与商品经济活动的。在商品经济充分发达的社会里,或者在市场化原则得到充分尊重的社会里,货币具有高度的可替代性或可通兑性,也就是说,货币可以通过交换的方式,以最少的代价或价值损耗(遇到最少的阻力),将其所隐含的通用型(或可兑换型)使用价值,转化为主体所需要的几乎任何形式的使用价值。由此可见,提出如下概念。
通兑使用价值:在充分市场条件下(没有市场交换阻力和交换成本),货币通过交换的方式所能换取的商品的使用价值,称为通兑使用价值,用 Qx用来表示。
单位货币通兑使用价值:在充分市场条件下(没有市场交
换阻力和交换成本),单位货币通过交换的方式所能换取的商品的使用价值,称为单位货币通兑使用价值,用 Qix用来表示。
二、商品购买者(货币兑商品)的客观动机及基本原则 商品购买者在购买商品时,最关心的是该商品对于自己的使用价值,其次才是商品的生产成本。他总是在仔细地权衡:该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否大于销售价格所对应的通兑使用价值?
设商品对于购买者的使用价值为Qu,该商品的市场价格为Ba,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通兑使用价值为Qix,则购买者购买该商品的客观动机是:
Qu≥Ba×Qix (4-8)
由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可随着购买者的购买规模的增长而下降,因此购买者将会购买更多的商品,尽可能将更多货币所代表的通兑使用价值转化为商品的具体使用价值,从而使商品的使用价值逐渐下降,并最终趋近于商品的市场价格所代表的通兑使用价值,即商品购买者的基本原则是:
Qu≧Ba×Qix (4-9)
总之,商品购买者在购买商品时,通过调节商品的购买数量,使他得到的商品使用价值无限趋近于他所支付货币的通兑使用价值,即无限趋近于购买者的采购价值。
三、商品销售者(商品兑货币)的客观动机及基本原则 与商品购买者相反,商品销售者在销售商品时,最关心的是商品的生产成本,其次才是该商品对于他人的使用价值。他总是仔细地权衡:该商品的市场价格所代表的通兑使用价值是否大于该商品的生产成本?
设商品生产成本为Qv,该商品的市场价格为Ba,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通兑使用价值为Qix,则生产者生产该商品的客观动机是:
Ba×Qix≥Qv (4-10)
或者
Ba≥Qv/Qix (4-11)
Ba≥Bb (4-12)
其中,Bb=Qv/Qix,称为商品的生产价格或成本价格。
当商品的市场价格大于生产成本价格时,生产者将会尽可能加大生产规模或销售规模,但是,随着商品供应量的增加,商品的市场价格将会随着生产规模或销售规模的增长而下降,并最终使商品的市场价格所代表的通兑使用价值趋近于该商品的生产成本,即商品销售者(或生产者)的基本原则是:
Ba×Qix≧Qv (4-13)
Ba≧Qv/Qix (4-14)
从而可得:
Ba≧Bb (4-15)
总之,商品销售者在销售商品时,通过调节商品的销售数量,使他得到的市场价格所代表的通兑使用价值无限趋近于该商品的生产成本。
四、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即商品价值规律)
现在来分析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究竟是什么。商品购买者与商品销售者在进行商品交换过程中有着不同的目的:购买者总是希望以最少的货币购得最多使用价值的商品;销售者总是希望以最少的商品售得最多的货币。
归纳起来,可得出两条:
一是,商品购买者的动机和边际效用规律的作用下,通过调节商品的购买数量,使商品的使用价值逐渐趋近于市场价格所代表的通兑使用价值。
二是,商品销售者的动机和边际效用规律的作用下,通过调节商品的销售数量,使商品的生产成本逐渐趋近于市场价格所代表的通兑使用价值。
根据以上两个客观动机,可得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
Qu≧Ba×Qix≧Qv (4-16)
即: Qu≧Qv (4-17) 综上所述,购买者与销售者在交换商品时,通过调节商品的销售数量,使购买者所得到的商品使用价值无限趋近于销售者所得到的货币使用价值,最终无限趋近于销售者所付出的生产成本,从而可得:
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即商品价值规律):商品交换总是以买卖双方的成本价值(采购成本或生产成本)为基础,实现等价交换。
商品交换遵循“等价交换”的一般原则: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着交换规模,即商品的使用价值与生产成本的差值决定着双方交换商品的规模大小;商品的生产成本决定着交换比例,即两种商品生产成本的比值决定着双方交换商品的比例关系。
几点说明:
1、商品交换包括商品与商品之间、商品与货币之间、货币与货币之间的交换,无论何种形式的商品交换都遵循“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
2、这里没有考虑商品在交换过程中所产生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包括商品的广告宣传成本、销售成本、采购成本、贮存成本、运输成本、包装成本等。这些成本如果由购买者付出,则计入购买者的成本价值之中;这些成本如果由生产者或销售者付出,则计入生产者或销售者的成本价值之中。各种交易成本分别计入交易双方的成本价值以后,交易双方仍然服从“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
3、采购者的采购成本和销售者的生产成本除了受生产规模或销售规模的影响之外,还要受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构成一种附加的采购成本和附加的生
产成本,从而对商品的市场价格和生产成本产生一定程度的修正作用,并构成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壁垒。
4、这里没有考虑商品交换过程中的时间因素,也就是说,商品交换的过程假定是在瞬间完成的。事实上,任何商品交换过程都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而且交易时间往往具有一定的间接价值,这些间接价值取决于交易时间内交易双方所滞留的商品(或货币)的价值增长率(或利息率)。如果把时间因素考虑进去,并将时间的间接价值分别计入交易双方的成本价值之后,交易双方仍然服从“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
5、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具有抽象性、普遍性、概率性和必然性,而不具有具体性、特殊性、确定性和偶然性。具体的商品交换活动总会或多或少地偏离这一基本原则,偏离的程度取决于交换过程中的众多偶然因素的变化情况。
五、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
根据商品的市场价格与成本价格的不同取值,商品的供求关系处于三种不同的状态。
1、供不应求。当商品的市场价格大于其成本价格,即Ba≥Bb时,商品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此时,社会将不断增大该商品的生产和销售规模,在使用价值边际效用规律作用下,商品的市场价格逐渐回落,并趋于成本价格。
2、供过于求。当商品的市场价格小于其成本价格,即Ba≤Bb时,商品处于供过于求状态,此时,社会将不断减少该商品的生产和销售规模,在使用价值边际效用规律作用下,商品的市场价格逐渐上升,并趋于成本价格。
3、供求平衡。当商品的市场价格等于其成本价格,即Ba=Bb时,商品处于供求平衡状态,此时,社会将维持对该商品原有的生产和销售规模,商品的市场价格和成本价格将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总之,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规律是: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成本价格为中心上下波动。
六、易货贸易者(商品兑商品)的客观动机及基本原则 假设甲方将商品A与乙方的商品B进行交换,商品A的生产成本是Qav,它对于乙方的使用价值是Qbu;商品B的生产成本是Qbv,它对于甲方的使用价值是Qau。那么,甲乙双方商品A与商品B的交换比例是多少?
可以把整个交换过程分解为两个相对独立的交换过程:第一步甲方把生产出来的A商品卖给乙方,第二步乙方把生产出来的B商品卖给甲方。
1、甲方把商品A卖给乙方。根据上面的结论,如果甲方把生产出来的商品A卖给乙方,市场价格是Ba,销售的数量(即乙方得到的商品A数量)是Ma,则乙方的客观动机是:
Ma×Qbu≥Ma×Ba×Qix
双方交换的基本原则是:
Ma×Qbu ≧Ma×Ba×Qix≧Ma×Qav (4-18)
Ma×Qbu ≧Ma×Qav (4-19)
2、乙方把商品B卖给甲方。根据上面的结论,如果乙方把生产出来的商品B卖给甲方,市场价格是Bb,销售的数量是(即甲方得到的商品B数量)Mb,则乙方的客观动机是:
Mb×Qau≥Mb×Bb×Qix
双方交换的基本原则是:
Mb×Qau ≧Mb×Bb×Qix≧Mb×Qbv (4-20)
Mb×Qau ≧Mb×Qbv (4-21)
如果甲方购买乙方的商品B和数量Mb所需要的货币总量与乙方购买甲方的商品A和数量Ma所需要的货币总量相等,则甲乙双方就实现了等价交换,即
Ma×Ba×Qix =Mb×Bb×Qix (4-22)
由(4-18)和(4-20)可得:
Ma×Qav≧Mb×Qbv (4-23) 显然,Ma×Qav是商品A的总生产成本,Mb×Qbv是商品B的总生产成本,由此可见,甲乙双方进行商品交换时,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双方有着相同的总生产成本。
由(4-23)可得:
Ma/Mb≧Qbv/Qav (4-24)
Ma是乙方得到的商品A的数量,Mb是甲方得到商品B的数量,Qbv是乙方对于商品B的生产成本,Qav是甲方对于商品A的生产成本。由此可见,甲乙双方对于两种商品相互交换的数量比例等于双方对于两种商品的生产成本的比例。
第四节 商品交换的一般规律
商品交换是商品经济的重要内容,而且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商品交换在商品经济中的地位将会越来越重要,所占国民经济的比例也会不断上升。认真分析和科学推导商品交换的一般规律,是价值理论的重要内容。
商品交换的一般规律主要是指商品交换的比例由什么来决定?商品的价格以什么为基础?这是长期争论的问题。门格尔认为,商品交换的比例和商品价格完全归结为交换双方对财货的主观评价的均衡。杰文斯采用最后效用程度(即边际效用)来说明交换比例的决定,他认为:两商品的交换比例,是交换后可供消费的诸商品量的最后效用程度之比例的倒数。他还得出:物品的交换比例与边际生产成本成反比例。瓦尔拉斯认为,商品的价格取决于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的均衡。马歇尔认为:商品的价格取决于需求与供给的均衡。然而,所有这些观点和理论,都没有给出有说服力的理论证明。
一、货币的价值分析
货币是一种特殊商品,它主要是作为价值尺度和交换媒介来参与商品经济活动的。在商品经济充分发达的社会里,或者在市场化原则得到充分尊重的社会里,货币具有高度的可替代性或可通兑性,也就是说,货币可以通过交换的方式,以最少的代价或价值损耗(遇到最少的阻力),将其所隐含的通用型(或可兑换型)使用价值,转化为主体所需要的几乎任何形式的使用价值。由此可见,提出如下概念。
通兑使用价值:在充分市场条件下(没有市场交换阻力和交换成本),货币通过交换的方式所能换取的商品的使用价值,称为通兑使用价值,用 Qx用来表示。
单位货币通兑使用价值:在充分市场条件下(没有市场交
换阻力和交换成本),单位货币通过交换的方式所能换取的商品的使用价值,称为单位货币通兑使用价值,用 Qix用来表示。
二、商品购买者(货币兑商品)的客观动机及基本原则 商品购买者在购买商品时,最关心的是该商品对于自己的使用价值,其次才是商品的生产成本。他总是在仔细地权衡:该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否大于销售价格所对应的通兑使用价值?
设商品对于购买者的使用价值为Qu,该商品的市场价格为Ba,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通兑使用价值为Qix,则购买者购买该商品的客观动机是:
Qu≥Ba×Qix (4-8)
由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可随着购买者的购买规模的增长而下降,因此购买者将会购买更多的商品,尽可能将更多货币所代表的通兑使用价值转化为商品的具体使用价值,从而使商品的使用价值逐渐下降,并最终趋近于商品的市场价格所代表的通兑使用价值,即商品购买者的基本原则是:
Qu≧Ba×Qix (4-9)
总之,商品购买者在购买商品时,通过调节商品的购买数量,使他得到的商品使用价值无限趋近于他所支付货币的通兑使用价值,即无限趋近于购买者的采购价值。
三、商品销售者(商品兑货币)的客观动机及基本原则 与商品购买者相反,商品销售者在销售商品时,最关心的是商品的生产成本,其次才是该商品对于他人的使用价值。他总是仔细地权衡:该商品的市场价格所代表的通兑使用价值是否大于该商品的生产成本?
设商品生产成本为Qv,该商品的市场价格为Ba,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通兑使用价值为Qix,则生产者生产该商品的客观动机是:
Ba×Qix≥Qv (4-10)
或者
Ba≥Qv/Qix (4-11)
Ba≥Bb (4-12)
其中,Bb=Qv/Qix,称为商品的生产价格或成本价格。
当商品的市场价格大于生产成本价格时,生产者将会尽可能加大生产规模或销售规模,但是,随着商品供应量的增加,商品的市场价格将会随着生产规模或销售规模的增长而下降,并最终使商品的市场价格所代表的通兑使用价值趋近于该商品的生产成本,即商品销售者(或生产者)的基本原则是:
Ba×Qix≧Qv (4-13)
Ba≧Qv/Qix (4-14)
从而可得:
Ba≧Bb (4-15)
总之,商品销售者在销售商品时,通过调节商品的销售数量,使他得到的市场价格所代表的通兑使用价值无限趋近于该商品的生产成本。
四、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即商品价值规律)
现在来分析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究竟是什么。商品购买者与商品销售者在进行商品交换过程中有着不同的目的:购买者总是希望以最少的货币购得最多使用价值的商品;销售者总是希望以最少的商品售得最多的货币。
归纳起来,可得出两条:
一是,商品购买者的动机和边际效用规律的作用下,通过调节商品的购买数量,使商品的使用价值逐渐趋近于市场价格所代表的通兑使用价值。
二是,商品销售者的动机和边际效用规律的作用下,通过调节商品的销售数量,使商品的生产成本逐渐趋近于市场价格所代表的通兑使用价值。
根据以上两个客观动机,可得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
Qu≧Ba×Qix≧Qv (4-16)
即: Qu≧Qv (4-17) 综上所述,购买者与销售者在交换商品时,通过调节商品的销售数量,使购买者所得到的商品使用价值无限趋近于销售者所得到的货币使用价值,最终无限趋近于销售者所付出的生产成本,从而可得:
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即商品价值规律):商品交换总是以买卖双方的成本价值(采购成本或生产成本)为基础,实现等价交换。
商品交换遵循“等价交换”的一般原则: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着交换规模,即商品的使用价值与生产成本的差值决定着双方交换商品的规模大小;商品的生产成本决定着交换比例,即两种商品生产成本的比值决定着双方交换商品的比例关系。
几点说明:
1、商品交换包括商品与商品之间、商品与货币之间、货币与货币之间的交换,无论何种形式的商品交换都遵循“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
2、这里没有考虑商品在交换过程中所产生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包括商品的广告宣传成本、销售成本、采购成本、贮存成本、运输成本、包装成本等。这些成本如果由购买者付出,则计入购买者的成本价值之中;这些成本如果由生产者或销售者付出,则计入生产者或销售者的成本价值之中。各种交易成本分别计入交易双方的成本价值以后,交易双方仍然服从“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
3、采购者的采购成本和销售者的生产成本除了受生产规模或销售规模的影响之外,还要受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构成一种附加的采购成本和附加的生
产成本,从而对商品的市场价格和生产成本产生一定程度的修正作用,并构成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壁垒。
4、这里没有考虑商品交换过程中的时间因素,也就是说,商品交换的过程假定是在瞬间完成的。事实上,任何商品交换过程都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而且交易时间往往具有一定的间接价值,这些间接价值取决于交易时间内交易双方所滞留的商品(或货币)的价值增长率(或利息率)。如果把时间因素考虑进去,并将时间的间接价值分别计入交易双方的成本价值之后,交易双方仍然服从“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
5、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具有抽象性、普遍性、概率性和必然性,而不具有具体性、特殊性、确定性和偶然性。具体的商品交换活动总会或多或少地偏离这一基本原则,偏离的程度取决于交换过程中的众多偶然因素的变化情况。
五、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
根据商品的市场价格与成本价格的不同取值,商品的供求关系处于三种不同的状态。
1、供不应求。当商品的市场价格大于其成本价格,即Ba≥Bb时,商品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此时,社会将不断增大该商品的生产和销售规模,在使用价值边际效用规律作用下,商品的市场价格逐渐回落,并趋于成本价格。
2、供过于求。当商品的市场价格小于其成本价格,即Ba≤Bb时,商品处于供过于求状态,此时,社会将不断减少该商品的生产和销售规模,在使用价值边际效用规律作用下,商品的市场价格逐渐上升,并趋于成本价格。
3、供求平衡。当商品的市场价格等于其成本价格,即Ba=Bb时,商品处于供求平衡状态,此时,社会将维持对该商品原有的生产和销售规模,商品的市场价格和成本价格将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总之,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规律是: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成本价格为中心上下波动。
六、易货贸易者(商品兑商品)的客观动机及基本原则 假设甲方将商品A与乙方的商品B进行交换,商品A的生产成本是Qav,它对于乙方的使用价值是Qbu;商品B的生产成本是Qbv,它对于甲方的使用价值是Qau。那么,甲乙双方商品A与商品B的交换比例是多少?
可以把整个交换过程分解为两个相对独立的交换过程:第一步甲方把生产出来的A商品卖给乙方,第二步乙方把生产出来的B商品卖给甲方。
1、甲方把商品A卖给乙方。根据上面的结论,如果甲方把生产出来的商品A卖给乙方,市场价格是Ba,销售的数量(即乙方得到的商品A数量)是Ma,则乙方的客观动机是:
Ma×Qbu≥Ma×Ba×Qix
双方交换的基本原则是:
Ma×Qbu ≧Ma×Ba×Qix≧Ma×Qav (4-18)
Ma×Qbu ≧Ma×Qav (4-19)
2、乙方把商品B卖给甲方。根据上面的结论,如果乙方把生产出来的商品B卖给甲方,市场价格是Bb,销售的数量是(即甲方得到的商品B数量)Mb,则乙方的客观动机是:
Mb×Qau≥Mb×Bb×Qix
双方交换的基本原则是:
Mb×Qau ≧Mb×Bb×Qix≧Mb×Qbv (4-20)
Mb×Qau ≧Mb×Qbv (4-21)
如果甲方购买乙方的商品B和数量Mb所需要的货币总量与乙方购买甲方的商品A和数量Ma所需要的货币总量相等,则甲乙双方就实现了等价交换,即
Ma×Ba×Qix =Mb×Bb×Qix (4-22)
由(4-18)和(4-20)可得:
Ma×Qav≧Mb×Qbv (4-23) 显然,Ma×Qav是商品A的总生产成本,Mb×Qbv是商品B的总生产成本,由此可见,甲乙双方进行商品交换时,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双方有着相同的总生产成本。
由(4-23)可得:
Ma/Mb≧Qbv/Qav (4-24)
Ma是乙方得到的商品A的数量,Mb是甲方得到商品B的数量,Qbv是乙方对于商品B的生产成本,Qav是甲方对于商品A的生产成本。由此可见,甲乙双方对于两种商品相互交换的数量比例等于双方对于两种商品的生产成本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