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最合理的语文考试时间安排及考场解题策略

高考语文考试的成功要具备两个要素,一是掌握与运用知识的水平,这是成功的硬件,二是考试心态的调节及应试技巧,这是软件。所以我们要先做好知识与能力的蓄积,未雨绸缪,其次是在考场上仔细审量,沉着应对。考场上的时间是“一寸光阴一寸金”,你必须精打细算,让时间为你高考得分最大值这一目的服务。下面就结合实例谈谈时间的合理分配。

一、浏览试题,统筹全局

拿到试题后,应该花3分钟左右时间先大致浏览一下,初步摸清题情,估计时间。如果不统揽试卷,缺乏统筹全局的意识,要么会拼命赶时间草率作答,要么只顾细细斟酌时间不够。

合理分配时间之后,思维要尽快进入最佳状态。要先易后难,先熟后生,但要注意,对熟题要千万小心,不可大意。

二、知“题”知“技”,百战不殆

语文考试实际上就是调动已有的积累来回答命题者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善于回忆,更需要我们懂得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组织答案。做题的总原则是一分钟拿一分,选择题要稍快点,阅读根据需要合理地分为速读和精读。

(1)论述类文本阅读

此类文本阅读一般以客观题的形式命3至4道,时间大体为7至10分钟。首先要拿出1至2分钟的时间整体感知,提要钩玄明大意;然后每小题2分钟左右时间擦亮眼睛审题干,对照原文,咬文嚼字审选项,小心谨慎辨答案。如果是主观题形式命题,一定还要注意根据赋分定答案要点,赋分高者需分条作答。

如果不能排查出答案,可从常见陷阱入手,如“过于绝对”“以偏概全”“混淆时间”“模糊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答非所问”等,再审选择肢。

(2)文学类作品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

这一部分阅读应该安排13到20分钟,要有充分的时间斟酌文本。如果是选做题,应该拿出2至5分钟时间速读两个文本及题目,从中抉择出最适合自己解答的阅读题目;确定选做文章后,再拿出2分钟左右的时间着眼于文章的整体阅读,注重文章的脉络,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

这两类阅读常从语言、形象、手法、作用及主旨等方面来考查,涉及理解内容、筛选信息、赏析手法及作用、评价人物形象、探究主旨等考点,一般3到4题,每题要4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思考、解答。在这个时间里,要做好局部精读,题文对应,根据题干要求,准确划定与问题相关的段落或字句,确定答题有效区间;最后要根据赋分有条理地组织答案,注意概念术语的运用。

解题时如果感到无从下手,或许你缺少文体意识,比如文学类文本阅读常选散文、小说等体裁,实用类文本阅读常选新闻、传记等体裁,根据文体要素去梳理考点就清晰了。

(3)现代文阅读最后一题(一般结合课本)

这类题一般都需要1分钟左右的审题时间,要仔细地辨别题干条件。然后拿出2至3分钟时间有针对地思考,如果这一类题变化太大,完全不必惊慌,再新的题型也是万变不离其宗,找到“宗”就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即使不会解答,也不要放弃,针对题干做一番相关表述,或许歪打正着。

(4)文学常识与名句默写

这一部分为识记内容,一般6至8句,时间为1至2分钟,不会写的暂时跳过,不要耽搁太久。注意名句默写不要写错别字,或者写颠倒语句。

(5)古诗词鉴赏

古诗鉴赏常从表现手法与修辞手法、情与景的关系、意象与情感、炼字及其表达效果、情感主旨等方面来考查,一般从理解和赏析两个层面各拟一道简答题,时间大体需要4到6分钟。尤其要注意,书写要留出1至2分钟,要会扣住相关术语有条理地解答。

如果解题时没有思路,可回过头来审视题目所提供的显性与隐性提示,比如诗歌的题目、作者及朝代、注释,题干条件等;进而关注诗歌中出现的意象(或描写的对象),调动常识储备,揣摩形象的象征意味。

(6)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常从实词、虚词、筛选信息、内容理解赏析和翻译等几方面命题,一般为3至4道选择题加2道翻译题,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首先要花2分钟左右迅速阅读文章及题目,全面获取信息;然后合理分配剩余的时间,客观选择题控制在2分钟以内(最后的理解赏析题要根据需要适当延长1分钟),文言文翻译按照一分钟一分的原则安排。 如果遇到难题,实词理解部分可以将给出的词义代进原文进行验证,结合句式及结构特征,区别对待词的活用、一词多义、通假等现象;虚词部分可把教材内的一句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与文中的虚词比较;筛选信息题再审量下筛选的标准,关注相关人、事、情;内容理解题再对照下相关语句,核对理解上的差别;而文句翻译可再审视句子特点,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多关照上下文语境,多想想教材所学的相关知识点,难题也会迎刃而解。

三、回眸一“笑”,查“缺”补“漏”

每份试卷都要留出10到15分钟用来检查核对,查查有没有“缺陷”“错误”,看看有没有“遗漏”“空白”,以减少不合理失分。首先检查是否答完全卷,可能有暂时搁置的考题,此时重点攻克;其次应检查答案是否符合题意,是否周全。当然检查核对时要换一种思维,换一个角度,或许先前的难题也就轻松破解,或许先前的错误也就浮出水面了。

总之,要在考场上合理分配时间,做好统筹规划,精打细算,这样语文拿高分不再是梦。当然这要建立在平时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熟练运用方法技能的基础之上,要耐心尝试,反复演练。

高考语文考试的成功要具备两个要素,一是掌握与运用知识的水平,这是成功的硬件,二是考试心态的调节及应试技巧,这是软件。所以我们要先做好知识与能力的蓄积,未雨绸缪,其次是在考场上仔细审量,沉着应对。考场上的时间是“一寸光阴一寸金”,你必须精打细算,让时间为你高考得分最大值这一目的服务。下面就结合实例谈谈时间的合理分配。

一、浏览试题,统筹全局

拿到试题后,应该花3分钟左右时间先大致浏览一下,初步摸清题情,估计时间。如果不统揽试卷,缺乏统筹全局的意识,要么会拼命赶时间草率作答,要么只顾细细斟酌时间不够。

合理分配时间之后,思维要尽快进入最佳状态。要先易后难,先熟后生,但要注意,对熟题要千万小心,不可大意。

二、知“题”知“技”,百战不殆

语文考试实际上就是调动已有的积累来回答命题者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善于回忆,更需要我们懂得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组织答案。做题的总原则是一分钟拿一分,选择题要稍快点,阅读根据需要合理地分为速读和精读。

(1)论述类文本阅读

此类文本阅读一般以客观题的形式命3至4道,时间大体为7至10分钟。首先要拿出1至2分钟的时间整体感知,提要钩玄明大意;然后每小题2分钟左右时间擦亮眼睛审题干,对照原文,咬文嚼字审选项,小心谨慎辨答案。如果是主观题形式命题,一定还要注意根据赋分定答案要点,赋分高者需分条作答。

如果不能排查出答案,可从常见陷阱入手,如“过于绝对”“以偏概全”“混淆时间”“模糊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答非所问”等,再审选择肢。

(2)文学类作品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

这一部分阅读应该安排13到20分钟,要有充分的时间斟酌文本。如果是选做题,应该拿出2至5分钟时间速读两个文本及题目,从中抉择出最适合自己解答的阅读题目;确定选做文章后,再拿出2分钟左右的时间着眼于文章的整体阅读,注重文章的脉络,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

这两类阅读常从语言、形象、手法、作用及主旨等方面来考查,涉及理解内容、筛选信息、赏析手法及作用、评价人物形象、探究主旨等考点,一般3到4题,每题要4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思考、解答。在这个时间里,要做好局部精读,题文对应,根据题干要求,准确划定与问题相关的段落或字句,确定答题有效区间;最后要根据赋分有条理地组织答案,注意概念术语的运用。

解题时如果感到无从下手,或许你缺少文体意识,比如文学类文本阅读常选散文、小说等体裁,实用类文本阅读常选新闻、传记等体裁,根据文体要素去梳理考点就清晰了。

(3)现代文阅读最后一题(一般结合课本)

这类题一般都需要1分钟左右的审题时间,要仔细地辨别题干条件。然后拿出2至3分钟时间有针对地思考,如果这一类题变化太大,完全不必惊慌,再新的题型也是万变不离其宗,找到“宗”就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即使不会解答,也不要放弃,针对题干做一番相关表述,或许歪打正着。

(4)文学常识与名句默写

这一部分为识记内容,一般6至8句,时间为1至2分钟,不会写的暂时跳过,不要耽搁太久。注意名句默写不要写错别字,或者写颠倒语句。

(5)古诗词鉴赏

古诗鉴赏常从表现手法与修辞手法、情与景的关系、意象与情感、炼字及其表达效果、情感主旨等方面来考查,一般从理解和赏析两个层面各拟一道简答题,时间大体需要4到6分钟。尤其要注意,书写要留出1至2分钟,要会扣住相关术语有条理地解答。

如果解题时没有思路,可回过头来审视题目所提供的显性与隐性提示,比如诗歌的题目、作者及朝代、注释,题干条件等;进而关注诗歌中出现的意象(或描写的对象),调动常识储备,揣摩形象的象征意味。

(6)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常从实词、虚词、筛选信息、内容理解赏析和翻译等几方面命题,一般为3至4道选择题加2道翻译题,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首先要花2分钟左右迅速阅读文章及题目,全面获取信息;然后合理分配剩余的时间,客观选择题控制在2分钟以内(最后的理解赏析题要根据需要适当延长1分钟),文言文翻译按照一分钟一分的原则安排。 如果遇到难题,实词理解部分可以将给出的词义代进原文进行验证,结合句式及结构特征,区别对待词的活用、一词多义、通假等现象;虚词部分可把教材内的一句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与文中的虚词比较;筛选信息题再审量下筛选的标准,关注相关人、事、情;内容理解题再对照下相关语句,核对理解上的差别;而文句翻译可再审视句子特点,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多关照上下文语境,多想想教材所学的相关知识点,难题也会迎刃而解。

三、回眸一“笑”,查“缺”补“漏”

每份试卷都要留出10到15分钟用来检查核对,查查有没有“缺陷”“错误”,看看有没有“遗漏”“空白”,以减少不合理失分。首先检查是否答完全卷,可能有暂时搁置的考题,此时重点攻克;其次应检查答案是否符合题意,是否周全。当然检查核对时要换一种思维,换一个角度,或许先前的难题也就轻松破解,或许先前的错误也就浮出水面了。

总之,要在考场上合理分配时间,做好统筹规划,精打细算,这样语文拿高分不再是梦。当然这要建立在平时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熟练运用方法技能的基础之上,要耐心尝试,反复演练。


相关文章

  • 高三最后励志文章
  • 一天一分,决胜高考最后50天 你们好! 在这春意正浓的季节,我们迎来了高考五十日冲刺誓师大会.万米赛跑到了百米冲刺的时候了,嘹亮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听到了加速前进的命令:从现在起就要以傲视群雄的信心投入到高考的竞争当中,要以百分之百的精力投 ...查看


  • 高三后期复习的策略与措施
  • 高三后期复习的策略与措施 高三复习正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依照正常的进度,现在进入到关键的第二轮复习.对于第二轮复习来说,复习时间确定为:3月下旬至5月初. 复习原则是:巩固(巩固一轮复习成果),完善(知识体系),综合(方法.规律.解题能力 ...查看


  • 高三化学后期复习策略
  • 高三化学后期复习策略 受李云松老师的委托,今天我与大家一起探讨.交流有关高考化学后期复习的问题,我准备从高考考什么.高考怎么考.我们怎么做三个方面谈点个人的看法,仅供参考. 一.2006年高考考什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选择了5套2006年 ...查看


  • 2014年高考作文训练三部曲 (1)
  • 1.名师传授2014年高考一轮复习的4个实用技术 2.高三必读:把握期中考试 做好高考铺垫 3.如何在高考备考中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学霸 相信同学们已经读过很多所谓"一轮复习原则"了,道理人人都懂,关键是操作技术不同.所以, ...查看


  • 2016年高考得分技巧
  • 2016年高考得分技巧:不要纠结不会做的难题 很多人认为,高考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往往多一分就能"击败"很多人,那么一分到底相当于多少人?对此,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教育质量评价与监测部主任钟阳表示,一般情况下,划重点线时, ...查看


  • 2017年高考作文指导:高考作文切忌背题套题
  • 高考作文一直是考生最关心的问题."微访谈"刚刚开始,就有考生陆续发问.廖飞在一一作答后建议,考生可在考前盘点一下今年现实生活中有哪些热点.焦点.大事件,可以分类整理:科技人文.文化教育.读书生活.经济政策.社会百态(如: ...查看


  • 2013年高考期间注意事项
  • 2013年高考期间的注意事项与考试对策 清华附中 一.精神负担与物质准备 1.精神负担越少越好,尤其考试期间,绝不能再增加负担.所以考试期间,绝对不与同学对答案:考完了哪一科,绝不再翻看这科的资料,相信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即使发现了答题错误 ...查看


  • 高考状元的学习方法
  • 高考状元的学习方法 第一部分 应用篇 第一计 望山走路--高效学习从明确目标开始 第二计 战略规划--合理计划是高效学习的保证 第三计 因人而异--充足的时间是学习的前提 第二部分 实践篇 第九计 万木之本--重视课本 第十计 重中之重-- ...查看


  • 高三工作计划(1)
  • 成都石室外语学校2013--2014学年 高三工作计划 教学处 学生高考成绩既是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的大事,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决定我校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而本学年又正是高三学生的学习从局部到整体.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