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乡村中学生的写作能力
吴永芹 楚雄州元谋县物茂中学
摘要:乡村中学生由于受地区条件的限制,写作能力相对较差,他们害怕写作,提起笔不知从何写起。如何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初中生的写作能力,我想可以:摘抄有助于我们平时的积累,可以让我们学会更多的写作方法与描写手法,提高我们的作文水平;我手写我心,选择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的感受最深的一天或一件事,放手让他们去写;范文可以形象地告诉学生某一类题材的作文该写什么和怎样写,仿写不仅可以化繁为简地使学生掌握写作的技巧和语言,更能激发学生的独创精神;推开横亘方言与书面语之间的“门”;病文修改等。这些方式可以互相穿插,可以循序渐进,把握好时间和契机,让学生还我们一个巨大的惊喜。 关键词:写作能力 乡村中学生 摘抄 仿写 方言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初中生的写作能力,我就此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各位同仁分享。
一、 抄抄写写,降低“门槛”
来自乡村的孩子,刚进初中的大门,对一切都很新奇,他们渴望将最好的自己展示给老师,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赞
赏,如果我们一来就在写作上有过高的要求,学生只有害怕了,如果我们紧紧相逼,他们只好得过且过,把最差的自己全部呈现,到时候你想改变就艰难了,所以先降低“门槛”--摘抄。
摘抄有助于我们平时的积累,可以让我们学会更多的写作方法与描写手法,提高我们的作文水平,况且,在学生看来只是抄抄写写,很简单的一件事,“我能做到”,学生自信心大增,“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不过,这摘抄不是单纯的抄,要有要求,一可以是给出题目,学生自己审题,自己去作文书上寻找,当然,学困生要个别辅导;二可以是让学生多找几篇,比较一下那一篇贴近自己的生活经历,那一篇自己感同身受,然后写一点感受;三是一定要批改,看看是否切题,是否符合他们的生活经历,有些什么感受,书写是否认真。
二、写写自己,我手写我心
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是学生每天都在经历的,写日记太频繁,学生也没有时间去做,写周记又怕流于形式,如果把它们变成任务周末去做,乡村的孩子农活很多,家长也疏于监督,学生一定会敷衍了事,交上来也没有改的价值,不如就在你的课堂上,选择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的一天或一件事,放手让他们去写,教师引导激发一下学生,引发他们的写作冲动,或多或少由他们去写,有感而发,学生会觉得不
难,写起来就容易了,教师不用每次都改,但是改的话就要注意两条:一是要认真、公平,这是他们的劳动成果,人人都要尊重;二是要以鼓励为主,评语可多可少,但是不能批评打击,是秘密的你要保守,否则下次你可能看不到真事、真情了。
三、仿写训练、别人变自己
仿写即模仿范文写作。范文可以形象地告诉学生某一类题材的作文该写什么和怎样写。仿写不仅可以化繁为简地使学生掌握写作的技巧和语言,更能激发学生的独创精神。仿写还是使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紧密结合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读读写写的过程,既可以使学生养成揣摩课文的习惯,又可以使学生的作文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学生作文有一个由模仿到独立写作的过程,加强仿写训练使这一过程明确而具体。如果能有计划地进行仿写训练,使学生熟悉、掌握范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作文时,心中有范例,思维中有模式,动起笔来就不仅不会觉得无从下手而望“题”兴叹,而且会在“范文模式”的影响下,写出较好的作文来。
四、方言变普通,学会说话
乡村的学生会说话,而且有的说起来滔滔不绝,但是一旦提笔,他们就无语了,这是为什么?我认为真正的原因是他们没有把自己的方言转化为书面语。由于受方言的影响,他们不知道该怎样去用书面语表达,方言和书面语的转化就
成了横亘在学生写作甚至学语文的面前的一条沟壑,想要跨越我们可以这样:
1、教师授课一定要坚持使用普通话,给学生耳濡目染的熏陶。
2、学生上课讨论、回答问题也要使用普通话,给学生表达的机会。
3、多组织朗诵、辩论的活动,让学生多读、多背、多说。
4、每次写作前提醒学生:用普通话在心里面构思,写完后自己朗读一遍。
五、病文修改,自我完善 学生作文,教师改文,是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但并不完全是科学的方法。从教育方法论的角度看,它只有很有限的教育作用。学生作文,教师改文,学生自己不改,是作文水平提高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作家的文章是改出来的,学生的作文也应该是改出来的,文不厌改,越改越提高,修改文章不比多写文章的效果小。学生自己动手修改,比全由教师修改更能促进思考,更能感受到写作的甘苦,并从中摸索出修改作文的方法。还可以培养严肃的写作态度。作文修改从局部到整体的去尝试,先从小组修改开始,以好带差,慢慢的落实到个人,一步一步的为学生开蒙,实现学生写作质的飞跃。
乡村中学生有丰富多彩的生活,但是由于缺乏写作训练和写作方法的指导,他们所呈现出的写作内容往往晦涩,以上的五个方法既可以循序渐进的做,也可以相互交叉的训练,这个过程要把握好时间和契机,什么时候该切入什么训练,“润物细无声”的让学生学会写作、爱上写作,在不知不觉的训练过程中明白一个道理:写作就是写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思想,生活有多精彩,我们可以写的就有多丰富。他们一旦明白这一点,一篇作文便丰富起来,他们也就算真正入了门。接下来就是时间,写作能力的提高包括语文成绩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层层铺垫、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没有捷径可走,我们要有耐心和信心,相信学生的成长,他们一定会还我们一个巨大的惊喜!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方法和体会,仅给各位同仁作为参考,愿学生的文学创作之路,在你我的点拨之下,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云南教育林仕平《基于农村偏远地区义务教育实现教育公平良性发展的探究》 2011年第1、2期(合刊)
2、《语文课程标准》
3、文教资料戴正葵《仿写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2009年1月16
4、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
5、王荣生、李海林《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新探》
作者:吴永芹
职称:中教二级
工作单位: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物茂中学
邮编:651311
联系电话:[1**********]
如何培养乡村中学生的写作能力
吴永芹 楚雄州元谋县物茂中学
摘要:乡村中学生由于受地区条件的限制,写作能力相对较差,他们害怕写作,提起笔不知从何写起。如何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初中生的写作能力,我想可以:摘抄有助于我们平时的积累,可以让我们学会更多的写作方法与描写手法,提高我们的作文水平;我手写我心,选择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的感受最深的一天或一件事,放手让他们去写;范文可以形象地告诉学生某一类题材的作文该写什么和怎样写,仿写不仅可以化繁为简地使学生掌握写作的技巧和语言,更能激发学生的独创精神;推开横亘方言与书面语之间的“门”;病文修改等。这些方式可以互相穿插,可以循序渐进,把握好时间和契机,让学生还我们一个巨大的惊喜。 关键词:写作能力 乡村中学生 摘抄 仿写 方言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初中生的写作能力,我就此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各位同仁分享。
一、 抄抄写写,降低“门槛”
来自乡村的孩子,刚进初中的大门,对一切都很新奇,他们渴望将最好的自己展示给老师,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赞
赏,如果我们一来就在写作上有过高的要求,学生只有害怕了,如果我们紧紧相逼,他们只好得过且过,把最差的自己全部呈现,到时候你想改变就艰难了,所以先降低“门槛”--摘抄。
摘抄有助于我们平时的积累,可以让我们学会更多的写作方法与描写手法,提高我们的作文水平,况且,在学生看来只是抄抄写写,很简单的一件事,“我能做到”,学生自信心大增,“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不过,这摘抄不是单纯的抄,要有要求,一可以是给出题目,学生自己审题,自己去作文书上寻找,当然,学困生要个别辅导;二可以是让学生多找几篇,比较一下那一篇贴近自己的生活经历,那一篇自己感同身受,然后写一点感受;三是一定要批改,看看是否切题,是否符合他们的生活经历,有些什么感受,书写是否认真。
二、写写自己,我手写我心
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是学生每天都在经历的,写日记太频繁,学生也没有时间去做,写周记又怕流于形式,如果把它们变成任务周末去做,乡村的孩子农活很多,家长也疏于监督,学生一定会敷衍了事,交上来也没有改的价值,不如就在你的课堂上,选择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的一天或一件事,放手让他们去写,教师引导激发一下学生,引发他们的写作冲动,或多或少由他们去写,有感而发,学生会觉得不
难,写起来就容易了,教师不用每次都改,但是改的话就要注意两条:一是要认真、公平,这是他们的劳动成果,人人都要尊重;二是要以鼓励为主,评语可多可少,但是不能批评打击,是秘密的你要保守,否则下次你可能看不到真事、真情了。
三、仿写训练、别人变自己
仿写即模仿范文写作。范文可以形象地告诉学生某一类题材的作文该写什么和怎样写。仿写不仅可以化繁为简地使学生掌握写作的技巧和语言,更能激发学生的独创精神。仿写还是使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紧密结合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读读写写的过程,既可以使学生养成揣摩课文的习惯,又可以使学生的作文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学生作文有一个由模仿到独立写作的过程,加强仿写训练使这一过程明确而具体。如果能有计划地进行仿写训练,使学生熟悉、掌握范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作文时,心中有范例,思维中有模式,动起笔来就不仅不会觉得无从下手而望“题”兴叹,而且会在“范文模式”的影响下,写出较好的作文来。
四、方言变普通,学会说话
乡村的学生会说话,而且有的说起来滔滔不绝,但是一旦提笔,他们就无语了,这是为什么?我认为真正的原因是他们没有把自己的方言转化为书面语。由于受方言的影响,他们不知道该怎样去用书面语表达,方言和书面语的转化就
成了横亘在学生写作甚至学语文的面前的一条沟壑,想要跨越我们可以这样:
1、教师授课一定要坚持使用普通话,给学生耳濡目染的熏陶。
2、学生上课讨论、回答问题也要使用普通话,给学生表达的机会。
3、多组织朗诵、辩论的活动,让学生多读、多背、多说。
4、每次写作前提醒学生:用普通话在心里面构思,写完后自己朗读一遍。
五、病文修改,自我完善 学生作文,教师改文,是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但并不完全是科学的方法。从教育方法论的角度看,它只有很有限的教育作用。学生作文,教师改文,学生自己不改,是作文水平提高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作家的文章是改出来的,学生的作文也应该是改出来的,文不厌改,越改越提高,修改文章不比多写文章的效果小。学生自己动手修改,比全由教师修改更能促进思考,更能感受到写作的甘苦,并从中摸索出修改作文的方法。还可以培养严肃的写作态度。作文修改从局部到整体的去尝试,先从小组修改开始,以好带差,慢慢的落实到个人,一步一步的为学生开蒙,实现学生写作质的飞跃。
乡村中学生有丰富多彩的生活,但是由于缺乏写作训练和写作方法的指导,他们所呈现出的写作内容往往晦涩,以上的五个方法既可以循序渐进的做,也可以相互交叉的训练,这个过程要把握好时间和契机,什么时候该切入什么训练,“润物细无声”的让学生学会写作、爱上写作,在不知不觉的训练过程中明白一个道理:写作就是写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思想,生活有多精彩,我们可以写的就有多丰富。他们一旦明白这一点,一篇作文便丰富起来,他们也就算真正入了门。接下来就是时间,写作能力的提高包括语文成绩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层层铺垫、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没有捷径可走,我们要有耐心和信心,相信学生的成长,他们一定会还我们一个巨大的惊喜!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方法和体会,仅给各位同仁作为参考,愿学生的文学创作之路,在你我的点拨之下,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云南教育林仕平《基于农村偏远地区义务教育实现教育公平良性发展的探究》 2011年第1、2期(合刊)
2、《语文课程标准》
3、文教资料戴正葵《仿写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2009年1月16
4、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
5、王荣生、李海林《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新探》
作者:吴永芹
职称:中教二级
工作单位: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物茂中学
邮编:651311
联系电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