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一、概述(教材地位分析)

《太平天国运动》是一节关于鸦片战争时期的农民运动的主题课,源于人教版高一历史第四单元第11课。第四单元主要讲述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活动,太平天国运动作为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农民运动,属于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一部分。本节课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史实,引导学生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二、学习目标分析

1、知识要求:

识记: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北伐西征、《天朝田亩制度》、天京变乱、重建领导核心、后期防御战、《资政新篇》、天京陷落。

2、能力要求:

(1)能理解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2)能说出太平天国运动发展的主要历程。

(3)能掌握《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

(4)能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正确认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5)能正确评价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太平天国的兴起与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时代没有赋予太平天国改朝换代的任务。

(2)认识太平运动与近代民主革命的关系。农民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但依靠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也无法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农民必须在先进力量组织领导下,科学理论指导下,参加民主革命建设,才能恰当的发挥农民的力量。

(3)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关注中国农民问题,认识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之一。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全日制普通高中高一年级学生。高一年级学生具有好表现、思维活跃的特点,学习历史的兴趣较浓。经历过中学历史的学习,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但由于中学课程标准仅要求学生掌握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所以学生对太平天国的大部分史实可能都不了解,甚至有可能都不知道洪秀全是谁。因而在讲授新课的时候,要对学习者的特征进行分析,循序渐进,铺垫史实,使学生一步步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史实,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以及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学会主动学习。

四、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

问题激发策略:给学生提供一系列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自主探究策略: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历史情境,展开历史想象,尝试提出问题并参与问题探究,主动获取知识。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活动: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10课 鸦片战争》,我们了解到: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大门,无耻地向中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战败的中国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种种变化。同学们假设一下,如果大家生不逢时,刚好处于那个时代,你们能感受到哪些变化? (情境体验法)

学生活动:结合当时的情境,想象自己感受到的种种变化。

社会更加混乱、政治腐败,矛盾重重。银贵钱贱。赋税沉重,生活困难。

嗯,大家都有自己的感受,看来生活在那个时代真是一件痛苦的事。在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打出第一张幻灯片:鸦片战争后农民运动此伏彼起的原因。 伴随讲解,分点呈现。

1、由于鸦片走私更加猖獗,白银外流加速,银价激涨;2、洋货大批涌入,造成沿海手工业者纷纷破产;3、巨额战争赔款分摊到参战省份,各级官吏乘机搜刮百姓;4、连年发生自然灾害,以两广地区最为严重。

这些变化使中国面临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农民运动此伏彼起。

其中,规模最大的农民运动就是洪秀全领导的,发生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太平天国运动。大家要记住这个时间哦,太平天国运动是发生在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而不是两次鸦片战争结束之后。那么洪秀全是何许人也?他是怎么带领百万农民投身到建设太平天国的理想中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二、新课讲解:

第二张幻灯片,第三张幻灯片,同时板书。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 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

(一)兴起原因

刚才我们了解了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背景,这也就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请同学们在课本上勾画出关键词。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第一子目内容,勾画重点。 观察老师板书。

板书:1、根本原因: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激化

2、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

刚才我们了解到鸦片战争后两广地区的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的生活也更加艰难,社会矛盾愈发尖锐,太平天国运动就在这里最先爆发了。

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洪秀全,广东花县人,出身于普通农民家庭,一开始是一个普通的乡塾教师(大家看下课文的导读部分)。他四次参加科举,但都名落孙山,心灰意冷的洪秀全意识到了科举制度的腐败,激起了对现实的不满。他在一本偶然得到的宣传基督教的思想的小册子里,看到了“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并从中受到启发,萌生了反抗清朝封建统治的想法。

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教”,1851年1月11日,在他38岁生日的那天,他集合拜上帝教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不久洪秀全称天王。 太平军起义使清朝统治者大为恐慌,慌忙从各地派兵镇压,太平军与清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太平军前期的胜利进军路线。

板书: (二)前期斗争

太平军前期胜利进军路线图

金田起义(1851年)→

现在我请一个同学到黑板前来,跟随我的讲解,帮助我完成这个路线图。有自愿的同学吗? 选择学生(梁煜妮或者沈德良)。对其讲述要求,写出事件、时间及意义,用箭头表示方向。 同时展示第五、六张幻灯片,看不清晰的地方请学生观看课本54页《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 太平军在金田起义后不久,洪秀全指挥太平军攻克永安,整顿建制,分封诸王,封了五个王,分别是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永安建制使太平军初步建立了政权。

1852年春,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连战连捷,然而不幸的是在全州之战和长沙之战中南

王冯云山和西王萧朝贵分别牺牲了。太平军声势浩大,各地反清势力闻风响应,太平军迅速壮大。1853年3 月19日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为国都,定都天京标志太平军正式建立了与清廷对峙的政权。。太平军的一系列军事胜利严重打击了清朝统治者,清政府以南京为中心,分别建立了江南,江北大营,以挟制天京。

为了打破清军对南京的包围,实现推翻清政府的斗争目标,太平天国北伐西征并举。(打破了清军的江南大营,江北大营。)

打出第七张幻灯片:太平军北伐西征图。

北伐军一路北上,一直打到天津郊区,震动京师,清政府急忙从各地调集重兵,围攻北伐军。由于孤军深入,补给增援困难,北伐军浴血奋战两年,最终失败了。但它深入清朝腹地,牵制了清军大量兵力,为西征胜利创造了条件。

西征军连续夺取安徽、湖北重镇,挺进湖南,同汉族地主武装曾国藩的湘军交战,一度失利。 在这里提一下曾国藩的湘军。大家看课本55页的曾国藩头像及旁边小字。曾国藩是汉族地主官僚,清朝是满族人统治,一直重视的是满人和八旗子弟兵,但此时的八旗兵战斗力低下,被太平军打得落花流水,咸丰帝命令地方组织团练,湖南汉族官僚曾国藩创建的湘军由于战斗力较强,成为镇压太平军的主力。

太平军失利于湘军之后,翼王石达开率军增援西征军,在鄱阳湖打败湘军水师,进军江西,迅速占领许多州县。请大家转到54页的地图,识记鄱阳湖的地理位置,位于江西省,在地图上介于九江、湖口附近。

此时,太平军已经夺取了清朝的半壁江山,西征的胜利标志着太平天国达到全盛时期。 检查学生所画的太平军胜利进军路线图,表示赞许,加以补充和纠正。学生回到座位。 谐音巧妙记忆定都天京时间:1853年3月19日:一把乌伞,伞要旧。

过渡:设问:为什么太平军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

(学生回答:得到农民的支持)或者:自答:是因为有了农民的支持。那么农民为什么踊跃参加太平军呢?太平天国许诺给了农民一个怎样的不同于清政府的理想世界?太平天国要怎样实现它?(问题希望得到回答)

接下来我们进入到第二个子目的学习:《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请大家先看一下课本。 板书:二、《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

(1)两个方面 (2)三个原则 (3)一个目的 (4)二元评价

为了满足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1853年冬,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学习《天朝田亩制度》,我们可以从以上四个方面来把握。

打出幻灯片 第八、第九张,《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及评价

1、《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答:怎样分配土地和怎样分配农产品。

2、涉及哪三个原则?

答:分配土地方面:“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原则。

分配农产品方面:“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

3、通过这一方面,太平天国想要建立一个怎样的社会?

答:太平天国想要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4、太平天国的这一理想社会好不好?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能实现吗?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天朝田亩制度》的革命性和空想性。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它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具有革命性。

但是它体现的是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农民是小生产者,既想平均又想多劳多得,天朝田亩

制度无法解决这个矛盾,因而严重脱离实际,只是空想,根本无法实现。

但是《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太平天国在一些占有区域,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承认耕者有其田,保护农民果实。依靠太平天国政权的支持,广大农民纷纷起来反抗封建地主剥削,进行抗租斗争。课本55页的历史纵横就是反映这个史实的,请同学们下去看一下。

过渡:在《天朝田亩制度》所构建的理想社会的感召下,无数农民为革命浴血奋战,创造了太平天国的辉煌时期,但是就在太平天国运动达到全盛之后,太平天国内部却发生了严重的内乱,史称天京变乱。天京变乱的过程是怎样的,又是怎样引起的?

接下来我们进入到第三个子目的学习 天国悲剧。

板书:三、天国的悲剧

(一)天京变乱

在第一个子目里我们学习的永安建制,使太平天国形成了以洪秀全为首的领导集体,主要由哪几个人组成?

学生回答: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 嗯,西王和南王在后来同清军的斗争中牺牲了,现在太平天国的领导人就主要还有四个,那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组四角关系图。

播放第十张幻灯片 天京变乱示意图 或者(板书)

讲解: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领导者被胜利冲昏头脑,进取心逐渐衰退,腐朽的思想日益增长,领导集体内部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以致发生内讧(hong)。

矛盾首先是在天王洪秀全和东王杨秀清之间爆发。1856年,东王自侍劳苦功高,借“天父下凡”逼迫洪秀全让位于他,洪秀全密诏北王韦昌辉回天京勤王。韦昌辉与杨秀清之间也早有矛盾,韦昌辉回京后立即包围东王府,杀死杨秀清。石达开听闻此事,从前线回朝责备韦昌辉。韦昌辉不但不听,反而包围天王府,意图谋反,不久被洪秀全处死。此时太平天国的开国元勋只剩下洪秀全和石达开,而石达开由于战绩辉煌,深得人心,也受到了洪秀全的猜忌。石达开率领精锐部队负气出走。后来在四川大渡河陷入清军重围,最后被清军杀害了。 这就是天京变乱的经过。天京变乱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削弱了领导核心,(开国元勋中仅洪秀全一人在朝),削弱了战斗力,是太平天国由盛入衰的转折点。

板书:(一) 天京变乱——天国由盛入衰转折点

过渡:洪秀全等领导人迅速腐化堕落、耽于享乐、争权多利,产生封建特权思想,是天京变乱的原因。但请思考:导致农民起义军领袖产生这样的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场内讧的出现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分析问题的本质。

学生:思考问题。得出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因为: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结论。

对,同学们说得很好,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是导致农民起义军领袖后期产生封建特权思想的根本原因。这种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打出第十一张幻灯片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板书:天京变乱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①经济上,分散的个体的小生产者,目光短浅。

②政治上,不可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

③思想上,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多采用迷信思想。( 拜上帝教)

④组织上,很难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组织涣散,内讧不断。(天京变乱)

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过渡:天京变乱后,清军乘机反扑,重建江南江北大营,再次包围天京,战局发生扭转,天京又陷入了危机中。为了重振国威,洪秀全重建领导核心,果断提拔年轻将领陈玉成和李秀

成,让他们指挥军事;又让自己的族弟洪仁玕总理朝政。我们来看他们分别做了哪些事来挽救太平天国。我请一位同学来告诉大家。

板书:(二)重建领导核心

同时播放第十二张幻灯片: 太平天国运动后期

学生回答:

1858年,陈玉成和李秀成合力打垮清军驻扎江北的大营,解除天京北面的威胁。随和,他们在三河镇全歼湘军精锐部队。太平天国局势暂时稳定。

1859年,洪仁玕提出改革内政、创建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

回答的非常完整。

1、 陈玉成和李秀成:打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取得后期军事胜利,稳定了天京局势。)

2、 洪仁玕:改革内政,颁布《资政新篇》。

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资政新篇》的内容。

板书:上面两点。

(三)《资政新篇》

1、主要内容: 2、结果: 3、评价:

展示第13张幻灯片 《资政新篇》

1、主要内容: ①政治—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产生;

②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③文教—开设新式学堂;

(④外交—独立自主,拒绝外国人干涉中国内政。 太平天国面对外来侵略者,一直是不屈不挠的与之斗争的,与清政府的开门揖盗形成鲜明对比。请大家下去看一下57页的历史纵横。)

2、结果:迫于当时的形势,并未实行。(分析:太平天国的阶级基础是农民,《资政新篇》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但不是农民起义自然而然的产物,不能反映农民的要求,也得不到农民支持,因此无法实行。)

3、评价: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但迫于形势,并未实行。

过渡:没有实施的《资政新篇》自然也没有达到洪仁玕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的目的。太平天国的倾颓在所难免。

点击动作按钮,退回第12张幻灯片。

板书:(四)天京陷落

1860年,李玉成与陈秀成又攻破清军的江南大营,太平军乘胜东征,一直打到上海近郊。但胜利只是短暂的。在上海近郊战中,太平军遭遇了清军的援手——英法联军,损失惨重,退回苏州。趁太平军东线用兵之机,湘军攻陷安庆。安庆陷落,使天京失去屏障。随后不久陈玉成被俘,英勇就义。1864年,洪秀全病逝,太平军将士同围困天京的湘军展开激烈的巷(xiang)战。最终,天京陷落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

设问:作为中国历史规模最大,斗争水平最高的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历时达14年,席卷十多个省份,并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尽管如此,最终还是归于失败。大家来分析下,导致其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呢?

学生: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不能领导民主革命胜利。太平军内部变乱。中外反动势力的绞杀。 板书:四、失败原因

1、直接原因 2、根本原因

大家说得不错,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直接原因是

展示第十四张幻灯片 失败原因。

直接原因是———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前面我们也分析过什么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得出的教训:农民是近代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但依靠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农民必须在先进力量组织领导下、科学理论指导下参加民主革命建设。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民主革命的关系,我们留到后面分析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时再讲。)

(其它方面的原因:提出不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领导者特权思想膨胀、争权夺利,天京内乱等)

展示第十五张幻灯片,分析材料。

现在我们来看两段材料,来看一下蒋介石和孙中山先生对太平天国运动分别是怎么评价的。

阅读材料,说一说蒋介石的话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什么功绩?孙中山的话又指出了太平天国的什么不足?

往者,洪杨诸先民,崛起东南,以抗满清,虽败亡,而其民族思想之发皇,轰轰烈烈,在历史上足以留一重大纪念焉。

——蒋介石

“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

——孙中山

分析:(意思懂不懂?)蒋介石的话是说,洪秀全、杨秀清等,在东南发起反抗清朝封建统治及外来侵略者的运动,结果虽然失败,但他们轰轰烈烈的民族精神在历史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影响。

孙中山先生的意思是指,洪秀全的政权的灭亡,是因为他们只知道汉民族与满清族的矛盾,却忽视了人民的权益,知道国家有君主,却不知道还有民主。

蒋介石指出了太平天国运动的斗争性:反封建及反侵略。孙中山先生指出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太平天国后期领导阶级腐化,产生封建特权思想就是只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的表现。)

我们要正确认识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

展示第16张幻灯片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板书:五、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1)

(2)

(3) 取得了一系列军事胜利,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是中国农民运动的最高峰。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各有其进步性。 是中国农民运动第一次担负反侵略的新任务,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开端。

(4) 表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因为前面详细分析过,四点意义中除第三点外都可以随意提起即可。第三点要详细分析。 过渡: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开端呢?我们来做一道历史证明题。 第十七、十八张幻灯片。

已知: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反封建、 反侵略的运动。

求证: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民主革命的开端。

证明:因为: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民主+民族)革命=(反侵略,求独立)+(反封建,求民主)革命

而: 太平天国运动=(反封建+反侵略)由农民阶级领导的革命。 (具备了民主革命的性质。)

所以说, 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民主革命的开端。

认识农民运动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是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同学们下去一定要好好看书,理解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民主革命的关系。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到这里就学完了,感觉有很多内容,我们来做个资料卡整理下。

太平天国运动基本资料:

起止时间:1851年——1864年

领导人: 洪秀全

性质:反帝反封建的农民运动

结果:失败:(原因)

意义

布置两个课后作业,就下课了。

1.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2. 试分析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与局限性。

四、板书主体: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从 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

(一)兴起原因

1、根本原因: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严重

2、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

(二)前期斗争

金田起义 → 永安建制 → 全州 → 长沙 → 定都天京 北伐 (失败)

1851 1853,3,19 西征 (胜利)

全盛时期。

二、《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

1、两个方面

2、三个原则

3、一个目的

/4、二元评价

四、天国的悲剧

(一) 天京变乱——由盛入衰转折点

(二) 重建领导核心

陈玉成、李秀成:打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

洪仁玕:《资政新篇》

(三)《资政新篇》

1、主要内容

2、结果

3、评价

(四)天京陷落

五、失败原因

1、 根本原因

2、 直接原因

六、历史意义

五、自我分析

对本课的教学内容分析比较到位,对影响教学环节的各个要素都有细致的分析,遵循了教学设计思路中的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原则,体现了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使用了情境体验法,历史证明法等新的历史学习法,能够帮助学生转换思路。

对课文的分析过细,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过多,难易点没有体现,无形中造成学生的学习压力,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详解课文造成时间浪费,可能无法按时完成教学内容,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 希望以后能做更好。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一、概述(教材地位分析)

《太平天国运动》是一节关于鸦片战争时期的农民运动的主题课,源于人教版高一历史第四单元第11课。第四单元主要讲述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活动,太平天国运动作为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农民运动,属于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一部分。本节课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史实,引导学生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二、学习目标分析

1、知识要求:

识记: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北伐西征、《天朝田亩制度》、天京变乱、重建领导核心、后期防御战、《资政新篇》、天京陷落。

2、能力要求:

(1)能理解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2)能说出太平天国运动发展的主要历程。

(3)能掌握《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

(4)能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正确认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5)能正确评价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太平天国的兴起与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时代没有赋予太平天国改朝换代的任务。

(2)认识太平运动与近代民主革命的关系。农民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但依靠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也无法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农民必须在先进力量组织领导下,科学理论指导下,参加民主革命建设,才能恰当的发挥农民的力量。

(3)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关注中国农民问题,认识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之一。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全日制普通高中高一年级学生。高一年级学生具有好表现、思维活跃的特点,学习历史的兴趣较浓。经历过中学历史的学习,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但由于中学课程标准仅要求学生掌握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所以学生对太平天国的大部分史实可能都不了解,甚至有可能都不知道洪秀全是谁。因而在讲授新课的时候,要对学习者的特征进行分析,循序渐进,铺垫史实,使学生一步步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史实,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以及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学会主动学习。

四、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

问题激发策略:给学生提供一系列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自主探究策略: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历史情境,展开历史想象,尝试提出问题并参与问题探究,主动获取知识。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活动: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10课 鸦片战争》,我们了解到: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大门,无耻地向中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战败的中国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种种变化。同学们假设一下,如果大家生不逢时,刚好处于那个时代,你们能感受到哪些变化? (情境体验法)

学生活动:结合当时的情境,想象自己感受到的种种变化。

社会更加混乱、政治腐败,矛盾重重。银贵钱贱。赋税沉重,生活困难。

嗯,大家都有自己的感受,看来生活在那个时代真是一件痛苦的事。在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打出第一张幻灯片:鸦片战争后农民运动此伏彼起的原因。 伴随讲解,分点呈现。

1、由于鸦片走私更加猖獗,白银外流加速,银价激涨;2、洋货大批涌入,造成沿海手工业者纷纷破产;3、巨额战争赔款分摊到参战省份,各级官吏乘机搜刮百姓;4、连年发生自然灾害,以两广地区最为严重。

这些变化使中国面临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农民运动此伏彼起。

其中,规模最大的农民运动就是洪秀全领导的,发生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太平天国运动。大家要记住这个时间哦,太平天国运动是发生在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而不是两次鸦片战争结束之后。那么洪秀全是何许人也?他是怎么带领百万农民投身到建设太平天国的理想中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二、新课讲解:

第二张幻灯片,第三张幻灯片,同时板书。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 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

(一)兴起原因

刚才我们了解了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背景,这也就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请同学们在课本上勾画出关键词。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第一子目内容,勾画重点。 观察老师板书。

板书:1、根本原因: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激化

2、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

刚才我们了解到鸦片战争后两广地区的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的生活也更加艰难,社会矛盾愈发尖锐,太平天国运动就在这里最先爆发了。

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洪秀全,广东花县人,出身于普通农民家庭,一开始是一个普通的乡塾教师(大家看下课文的导读部分)。他四次参加科举,但都名落孙山,心灰意冷的洪秀全意识到了科举制度的腐败,激起了对现实的不满。他在一本偶然得到的宣传基督教的思想的小册子里,看到了“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并从中受到启发,萌生了反抗清朝封建统治的想法。

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教”,1851年1月11日,在他38岁生日的那天,他集合拜上帝教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不久洪秀全称天王。 太平军起义使清朝统治者大为恐慌,慌忙从各地派兵镇压,太平军与清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太平军前期的胜利进军路线。

板书: (二)前期斗争

太平军前期胜利进军路线图

金田起义(1851年)→

现在我请一个同学到黑板前来,跟随我的讲解,帮助我完成这个路线图。有自愿的同学吗? 选择学生(梁煜妮或者沈德良)。对其讲述要求,写出事件、时间及意义,用箭头表示方向。 同时展示第五、六张幻灯片,看不清晰的地方请学生观看课本54页《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 太平军在金田起义后不久,洪秀全指挥太平军攻克永安,整顿建制,分封诸王,封了五个王,分别是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永安建制使太平军初步建立了政权。

1852年春,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连战连捷,然而不幸的是在全州之战和长沙之战中南

王冯云山和西王萧朝贵分别牺牲了。太平军声势浩大,各地反清势力闻风响应,太平军迅速壮大。1853年3 月19日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为国都,定都天京标志太平军正式建立了与清廷对峙的政权。。太平军的一系列军事胜利严重打击了清朝统治者,清政府以南京为中心,分别建立了江南,江北大营,以挟制天京。

为了打破清军对南京的包围,实现推翻清政府的斗争目标,太平天国北伐西征并举。(打破了清军的江南大营,江北大营。)

打出第七张幻灯片:太平军北伐西征图。

北伐军一路北上,一直打到天津郊区,震动京师,清政府急忙从各地调集重兵,围攻北伐军。由于孤军深入,补给增援困难,北伐军浴血奋战两年,最终失败了。但它深入清朝腹地,牵制了清军大量兵力,为西征胜利创造了条件。

西征军连续夺取安徽、湖北重镇,挺进湖南,同汉族地主武装曾国藩的湘军交战,一度失利。 在这里提一下曾国藩的湘军。大家看课本55页的曾国藩头像及旁边小字。曾国藩是汉族地主官僚,清朝是满族人统治,一直重视的是满人和八旗子弟兵,但此时的八旗兵战斗力低下,被太平军打得落花流水,咸丰帝命令地方组织团练,湖南汉族官僚曾国藩创建的湘军由于战斗力较强,成为镇压太平军的主力。

太平军失利于湘军之后,翼王石达开率军增援西征军,在鄱阳湖打败湘军水师,进军江西,迅速占领许多州县。请大家转到54页的地图,识记鄱阳湖的地理位置,位于江西省,在地图上介于九江、湖口附近。

此时,太平军已经夺取了清朝的半壁江山,西征的胜利标志着太平天国达到全盛时期。 检查学生所画的太平军胜利进军路线图,表示赞许,加以补充和纠正。学生回到座位。 谐音巧妙记忆定都天京时间:1853年3月19日:一把乌伞,伞要旧。

过渡:设问:为什么太平军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

(学生回答:得到农民的支持)或者:自答:是因为有了农民的支持。那么农民为什么踊跃参加太平军呢?太平天国许诺给了农民一个怎样的不同于清政府的理想世界?太平天国要怎样实现它?(问题希望得到回答)

接下来我们进入到第二个子目的学习:《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请大家先看一下课本。 板书:二、《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

(1)两个方面 (2)三个原则 (3)一个目的 (4)二元评价

为了满足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1853年冬,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学习《天朝田亩制度》,我们可以从以上四个方面来把握。

打出幻灯片 第八、第九张,《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及评价

1、《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答:怎样分配土地和怎样分配农产品。

2、涉及哪三个原则?

答:分配土地方面:“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原则。

分配农产品方面:“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

3、通过这一方面,太平天国想要建立一个怎样的社会?

答:太平天国想要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4、太平天国的这一理想社会好不好?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能实现吗?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天朝田亩制度》的革命性和空想性。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它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具有革命性。

但是它体现的是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农民是小生产者,既想平均又想多劳多得,天朝田亩

制度无法解决这个矛盾,因而严重脱离实际,只是空想,根本无法实现。

但是《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太平天国在一些占有区域,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承认耕者有其田,保护农民果实。依靠太平天国政权的支持,广大农民纷纷起来反抗封建地主剥削,进行抗租斗争。课本55页的历史纵横就是反映这个史实的,请同学们下去看一下。

过渡:在《天朝田亩制度》所构建的理想社会的感召下,无数农民为革命浴血奋战,创造了太平天国的辉煌时期,但是就在太平天国运动达到全盛之后,太平天国内部却发生了严重的内乱,史称天京变乱。天京变乱的过程是怎样的,又是怎样引起的?

接下来我们进入到第三个子目的学习 天国悲剧。

板书:三、天国的悲剧

(一)天京变乱

在第一个子目里我们学习的永安建制,使太平天国形成了以洪秀全为首的领导集体,主要由哪几个人组成?

学生回答: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 嗯,西王和南王在后来同清军的斗争中牺牲了,现在太平天国的领导人就主要还有四个,那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组四角关系图。

播放第十张幻灯片 天京变乱示意图 或者(板书)

讲解: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领导者被胜利冲昏头脑,进取心逐渐衰退,腐朽的思想日益增长,领导集体内部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以致发生内讧(hong)。

矛盾首先是在天王洪秀全和东王杨秀清之间爆发。1856年,东王自侍劳苦功高,借“天父下凡”逼迫洪秀全让位于他,洪秀全密诏北王韦昌辉回天京勤王。韦昌辉与杨秀清之间也早有矛盾,韦昌辉回京后立即包围东王府,杀死杨秀清。石达开听闻此事,从前线回朝责备韦昌辉。韦昌辉不但不听,反而包围天王府,意图谋反,不久被洪秀全处死。此时太平天国的开国元勋只剩下洪秀全和石达开,而石达开由于战绩辉煌,深得人心,也受到了洪秀全的猜忌。石达开率领精锐部队负气出走。后来在四川大渡河陷入清军重围,最后被清军杀害了。 这就是天京变乱的经过。天京变乱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削弱了领导核心,(开国元勋中仅洪秀全一人在朝),削弱了战斗力,是太平天国由盛入衰的转折点。

板书:(一) 天京变乱——天国由盛入衰转折点

过渡:洪秀全等领导人迅速腐化堕落、耽于享乐、争权多利,产生封建特权思想,是天京变乱的原因。但请思考:导致农民起义军领袖产生这样的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场内讧的出现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分析问题的本质。

学生:思考问题。得出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因为: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结论。

对,同学们说得很好,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是导致农民起义军领袖后期产生封建特权思想的根本原因。这种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打出第十一张幻灯片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板书:天京变乱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①经济上,分散的个体的小生产者,目光短浅。

②政治上,不可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

③思想上,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多采用迷信思想。( 拜上帝教)

④组织上,很难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组织涣散,内讧不断。(天京变乱)

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过渡:天京变乱后,清军乘机反扑,重建江南江北大营,再次包围天京,战局发生扭转,天京又陷入了危机中。为了重振国威,洪秀全重建领导核心,果断提拔年轻将领陈玉成和李秀

成,让他们指挥军事;又让自己的族弟洪仁玕总理朝政。我们来看他们分别做了哪些事来挽救太平天国。我请一位同学来告诉大家。

板书:(二)重建领导核心

同时播放第十二张幻灯片: 太平天国运动后期

学生回答:

1858年,陈玉成和李秀成合力打垮清军驻扎江北的大营,解除天京北面的威胁。随和,他们在三河镇全歼湘军精锐部队。太平天国局势暂时稳定。

1859年,洪仁玕提出改革内政、创建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

回答的非常完整。

1、 陈玉成和李秀成:打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取得后期军事胜利,稳定了天京局势。)

2、 洪仁玕:改革内政,颁布《资政新篇》。

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资政新篇》的内容。

板书:上面两点。

(三)《资政新篇》

1、主要内容: 2、结果: 3、评价:

展示第13张幻灯片 《资政新篇》

1、主要内容: ①政治—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产生;

②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③文教—开设新式学堂;

(④外交—独立自主,拒绝外国人干涉中国内政。 太平天国面对外来侵略者,一直是不屈不挠的与之斗争的,与清政府的开门揖盗形成鲜明对比。请大家下去看一下57页的历史纵横。)

2、结果:迫于当时的形势,并未实行。(分析:太平天国的阶级基础是农民,《资政新篇》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但不是农民起义自然而然的产物,不能反映农民的要求,也得不到农民支持,因此无法实行。)

3、评价: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但迫于形势,并未实行。

过渡:没有实施的《资政新篇》自然也没有达到洪仁玕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的目的。太平天国的倾颓在所难免。

点击动作按钮,退回第12张幻灯片。

板书:(四)天京陷落

1860年,李玉成与陈秀成又攻破清军的江南大营,太平军乘胜东征,一直打到上海近郊。但胜利只是短暂的。在上海近郊战中,太平军遭遇了清军的援手——英法联军,损失惨重,退回苏州。趁太平军东线用兵之机,湘军攻陷安庆。安庆陷落,使天京失去屏障。随后不久陈玉成被俘,英勇就义。1864年,洪秀全病逝,太平军将士同围困天京的湘军展开激烈的巷(xiang)战。最终,天京陷落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

设问:作为中国历史规模最大,斗争水平最高的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历时达14年,席卷十多个省份,并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尽管如此,最终还是归于失败。大家来分析下,导致其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呢?

学生: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不能领导民主革命胜利。太平军内部变乱。中外反动势力的绞杀。 板书:四、失败原因

1、直接原因 2、根本原因

大家说得不错,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直接原因是

展示第十四张幻灯片 失败原因。

直接原因是———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前面我们也分析过什么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得出的教训:农民是近代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但依靠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农民必须在先进力量组织领导下、科学理论指导下参加民主革命建设。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民主革命的关系,我们留到后面分析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时再讲。)

(其它方面的原因:提出不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领导者特权思想膨胀、争权夺利,天京内乱等)

展示第十五张幻灯片,分析材料。

现在我们来看两段材料,来看一下蒋介石和孙中山先生对太平天国运动分别是怎么评价的。

阅读材料,说一说蒋介石的话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什么功绩?孙中山的话又指出了太平天国的什么不足?

往者,洪杨诸先民,崛起东南,以抗满清,虽败亡,而其民族思想之发皇,轰轰烈烈,在历史上足以留一重大纪念焉。

——蒋介石

“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

——孙中山

分析:(意思懂不懂?)蒋介石的话是说,洪秀全、杨秀清等,在东南发起反抗清朝封建统治及外来侵略者的运动,结果虽然失败,但他们轰轰烈烈的民族精神在历史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影响。

孙中山先生的意思是指,洪秀全的政权的灭亡,是因为他们只知道汉民族与满清族的矛盾,却忽视了人民的权益,知道国家有君主,却不知道还有民主。

蒋介石指出了太平天国运动的斗争性:反封建及反侵略。孙中山先生指出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太平天国后期领导阶级腐化,产生封建特权思想就是只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的表现。)

我们要正确认识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

展示第16张幻灯片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板书:五、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1)

(2)

(3) 取得了一系列军事胜利,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是中国农民运动的最高峰。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各有其进步性。 是中国农民运动第一次担负反侵略的新任务,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开端。

(4) 表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因为前面详细分析过,四点意义中除第三点外都可以随意提起即可。第三点要详细分析。 过渡: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开端呢?我们来做一道历史证明题。 第十七、十八张幻灯片。

已知: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反封建、 反侵略的运动。

求证: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民主革命的开端。

证明:因为: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民主+民族)革命=(反侵略,求独立)+(反封建,求民主)革命

而: 太平天国运动=(反封建+反侵略)由农民阶级领导的革命。 (具备了民主革命的性质。)

所以说, 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民主革命的开端。

认识农民运动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是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同学们下去一定要好好看书,理解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民主革命的关系。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到这里就学完了,感觉有很多内容,我们来做个资料卡整理下。

太平天国运动基本资料:

起止时间:1851年——1864年

领导人: 洪秀全

性质:反帝反封建的农民运动

结果:失败:(原因)

意义

布置两个课后作业,就下课了。

1.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2. 试分析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与局限性。

四、板书主体: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从 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

(一)兴起原因

1、根本原因: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严重

2、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

(二)前期斗争

金田起义 → 永安建制 → 全州 → 长沙 → 定都天京 北伐 (失败)

1851 1853,3,19 西征 (胜利)

全盛时期。

二、《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

1、两个方面

2、三个原则

3、一个目的

/4、二元评价

四、天国的悲剧

(一) 天京变乱——由盛入衰转折点

(二) 重建领导核心

陈玉成、李秀成:打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

洪仁玕:《资政新篇》

(三)《资政新篇》

1、主要内容

2、结果

3、评价

(四)天京陷落

五、失败原因

1、 根本原因

2、 直接原因

六、历史意义

五、自我分析

对本课的教学内容分析比较到位,对影响教学环节的各个要素都有细致的分析,遵循了教学设计思路中的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原则,体现了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使用了情境体验法,历史证明法等新的历史学习法,能够帮助学生转换思路。

对课文的分析过细,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过多,难易点没有体现,无形中造成学生的学习压力,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详解课文造成时间浪费,可能无法按时完成教学内容,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 希望以后能做更好。


相关文章

  •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教案第22课
  • 第22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岳麓版教案2009版 点击数: 228 [字体:小 大] [收藏] [查看评论] 接收回传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能够分析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识记"文革"中民主法制遭到破坏 ...查看


  • 从运动员到裁判员
  • 2010年是我的教学生涯中非常特殊的一年,继8月份参加福建省教育厅委托福建教育学院举办的特级教师参评人员片段教学考核后,10月又参加了福建省首届百名"教学名师"培养对象参评人员片段教学的考核,12月被抽调作为福建省首届中 ...查看


  •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教案第21课
  • 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岳麓版教案2009版 点击数: 266 [字体:小 大] [收藏] [查看评论] 接收回传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使学生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情况,新中国的诞生及人民代表大会制 ...查看


  • 第16课 辛亥革命 教案(岳麓版必修一)
  • 第16课 辛亥革命 一.教材分析:<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民族资产阶级为发展资本主义,爆发了以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性质的戊戌变法运动,却以失败而告终.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推翻清政府 ...查看


  • [历史]第11课[综合探究:伏尔泰对英国政体的评论]教案(岳麓版必修1)
  •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第11课 综合探究:伏尔泰对英国政体的评论教案 一.教学设想 1.依托新课程标准理念和要求,引入学习建议.学生活动.自我测评.知 识链接.重点归纳.课外探究等内容. 2.充分调动学生互动的积极性,通过研 ...查看


  • 高中历史岳麓版目录
  • 历史必修1(岳麓版) 目录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1) 第2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4) 第3课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查看


  • 岳麓书社高中历史三知识点总结
  • 韩非思想:法术势相结合,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认为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反对儒家是古非今的观点,主张变法革新. 4.墨家思想--墨子(战国) 墨子思想:"兼爱.非攻.尚贤.尚力.节用.节葬" 墨子的思想代表了下层 ...查看


  • 比较不同版本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史料运用
  • 第 18 卷 第 3 期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Journal of Postgraduates 2011 年 9 月 比较不同版本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史料运用 --以" ...查看


  •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期末考试试题
  •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期末考试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①"仁者,爱人" ②贵贱有"序" ③&quo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