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继续教育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学年度第
学院名称: 教育科学学院
专业名称: 小学教育
设计(论文)题目: 自主写作
学生姓名: 袁燕美 学 号:
班 级: 2012级(海门)
起讫日期: 2013、5-2014、1
指导教师:
教研室主任: 陆平
分管院长: 邓宏宝
发任务书日期 2013年 5 月 15 日
南通大学继续教育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年度第
学院名称: 教育科学学院
专业名称: 小学教育
设计(论文)题目: 自主写作
学生姓名: 袁燕美 学 号:
班 级: 2012级(海门)
起讫日期: 2013、5-2014、1
指导教师:
教研室主任:
院 长: 丁 锦宏
发任务书日期 2013年 5 月 15 日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和要求:
本课题运用群体研究的方法,对小学生习作过程中存在束缚过多,自由度较小,文章不具体生动等情况,力图转变观念,实现学生比较自主的写作状态。
二、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工作方案:
研究思路:本课题运用群体研究的方法,实践操作积累的经验教训,来完成论文。
我们从11月20日~11月25日 选定论文题。
12月1日~12月29日 文献检索。
1月1日~7月30日 收集实践材料、
实证材料。
7月1日~9月10日 撰写论文初稿,并定稿。 研究方法: 我采用了一下几种方法。
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是人类历史上长期运用的较为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之一。
描述性研究法
描述性研究法是一种简单的研究方法,它将已有的现象、规律和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给予叙述并解释出来。它是对各种理论的一般叙述,更多的是解释别人的论证,但在科学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定向地提出问题,揭示弊端,描述现象,介绍经验,它有利于普及工作,它的实例很多,有带揭示性的多种情况的调查;有对实际问题的说明;也有对某些现状的看法等。
三、进度计划:
11月20日~11月25日 选定论文题。
12月1日~12月29日 文献检索。
1月1日~7月30日 收集实践材料、实证材料。
7月1日~9月10日 撰写论文初稿,并定稿。
四、联系方式:
工作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三星小学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联系电话:[1**********]
邮政编码:226112
通讯地址:江苏省海门市三星小学
五、论文摘要:
现行的作文教学,老师讲得多,学生自由发挥空间小,因此,探究一种多给学生自由度的自主写作模式,从:多一点趣味,少一点束缚;强调实践,向生活要内
容;多作正面评价,体验成功的快乐这几个方面来实现学生的比较自主的写作,提高作文教学的料率。
六、关键词:束缚过多 自主写作 多趣味 向生活要内容
七、研究结果 论文
自主写作——拓展写作教学新天地
江苏省海门市三星小学 袁燕美
据说,著名的教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在讲台上放一只公鸡,再撒一把米,接着按住公鸡的头硬逼着公鸡吃米,结果公鸡拼命挣扎,不肯吃米。
乍一听,这个故事有好笑,再仔细一想,就有点笑不出来了。因为我们的教学中,似乎也不乏这种“逼鸡吃米”的可笑之事存在。就拿我们的作文教学来说吧,扪心自问:每次作文课,我们都是怎么上的?是确定一个有话可写的范围,然后让学生自由表达呢,还是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地讲个没完呢?我看还是后一种居多吧。结果弄得学生还没有动笔写,就已经害怕了,只好缩手缩脚、唯唯诺诺地在指定的框框里打转。学生在这种状态下会写出怎样的作文呢?去看看吧,大部分内容平平、千篇一律,或许不算太短,但却全没有什么活泼生动可言,多是些空话、套话,更别说大胆的创新、个性的凸现了。
唉,吃米是公鸡自己的事儿,要想让公鸡吃好米,就必须让它自己吃,而不能逼着它吃,这个道理谁都明白啊。可是写作是学生自己的事儿,学生才是写作的主体,需得让学生去写想写的东西,这一点怎么就忘了呢?而像现在这样不顾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强逼学生写什么、怎么写,也不管学生有
没有内容可写、是不是喜欢这样写,只一味干着和逼公鸡吃米一样的蠢事。
学生怕写作文,写不好作文就是因为我们对他们的要求、束缚太多,不管他们的感受。这儿有一个现象也可以说明,那就是学生的日记普遍要比他们的作文写得好很多。因为对日记老师一般不会作太多要求,学生自主表达的空间比较大,写作时没有那么多的束缚,所以就写得生动一些了。
看来想要改变写作教学的现状,就必须从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主性出发。仔细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发现课标已经提出了写作教学应以学生为本位的新思路——即“为学生的自然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结合前面的一些思考和语文课标的学习,我觉得写作教学的牛鼻子就是“自主写作”。即让学生自己去观察世界、感受世界,然后将自己的观察所得,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写出来。或许这就是某些教育工作者提倡的作文要让孩子“自鸣天籁”的观点吧!
如何实现这样一种“自主写作”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思考,我觉得首要是做到以下几点:
一、 多一点趣味,少一点束缚
要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写作,就要让写作成为学生感到快乐的活动,也就是要增强作文的趣味性,让学生写他们喜欢的作文。
比方说,喜欢的游戏就让学生玩了再写。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中,儿童的精神是快乐的,思维是敏捷的,语言是流畅的,游戏过后写作文就不会感到没事可写了。
再比如说,写人的文章可以让学生画画写写。先让学生为同学、老师、家长或想象中的人物画一张像,画好了再写一写。除了写外貌,还可以写写他的性格、爱好。这样画了再写,学生比较感兴趣。
还可以让学生把他们脑中奇妙的想法写出来。儿童的好奇心强烈,求知欲迫切,想象丰富。他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充满奇思妙想,这些奇思妙想就会形成一篇篇构思独特的好文章。另外,让儿童编童话故事、补图作文、听录音作文、多词写话等学生喜闻乐见的作文形式,可以考虑适当应
用。总之要充分发掘各种趣味因素,使学生的作文变得富有情趣。
使学生爱写,自主地表达,还必须减少习作中对学生的种种束缚,这也是课标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可以这样做:
尽量少写命题作文,有时可只规定一个内容范围,让学生根据写作内容自己加一个题目,即实现课标中“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这一点。
改进命题作文,有时可将题目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根据题目的要求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逐步有所积累,然后再来写作。也可出一些半命题作文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或者同时出几道作文题,让学生选择一个来写。我校一个老师经常采用此法,学生各取所需,效果不错。
还可以让孩子们写写他们乐写爱写的生活日记、观察日记等等,想写什么就写什么,长短不拘。
趣味多一点,束缚少一点,学生会慢慢由怕写作文到乐写爱写作文了。
二、 强调实践,向生活要内容
叶圣陶先生曾说:“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现在我们也说:生活有多广阔,作文教学的天地就应当有多广阔。因此,要想学生的文章写得生动,我们还必须要加强实践,学会从生活中寻找素材。
实践了再写,会使学生有话可说。如学写动植物的文章,就可以让学生饲养一种小动物或种植一盆花,一棵树,观察动物吃食、活动、睡觉等生活习性,观察植物发芽、开花、结果的生长过程,观察它们在不同天气、不同季节中的不同情况。还要查找一些相关的资料,向行家请教种养动植物的有关知识,并要求把种养殖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记录下来,可以拍成照片、可以说一说、画成图片等。总之记录的形式应人而异、多种多样。在此基础上,让他们写状物的文章,他们胸中涌动的必定是实践所得的真知实情,笔下流淌的必然是实践后的欢乐和欣慰。
再比如,要写一篇尊敬长辈的文章,就不如像储晋老师那样,让学生回
家给家长洗一次脚。有了切身的体会,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有真情实感。
另外进入课改以来,语文实践活动如故事会、课本剧表演等活动的开展,也为我们的作文教学注重实践,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学生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我们还要善于在生活中挖掘素材。比如,当发现同学间有互相取绰号的现象时,不妨就来写一写《绰号风波》。对于这样的作文题目,学生有真切的生活体验,信手拈来便是:绰号的由来、互喊绰号的事例、情景,对起绰号的看法,内容不拘一格,皆娓娓道来。当看到写绰号的由来时,忍不住被这群天真的孩子逗笑了:孩子们把“杨春燕”叫成“阳春面”,“杨赛瑜”叫做“洋蕃芋”,“倪建刚”叫做“烂刚豆”等等,真是好气又好笑,可这又是学生真实的想法,显得多么有童真童趣啊。谈到对起绰号、叫绰号的看法和想法时,学生又个个俨然成了小大人,有的深受其害,委屈地说:“被叫绰号心里很痛苦,不知怎么办才好。”有的同学就比较潇洒:“开始被同学叫时,我也很难受,可时间一长,我就不管他们了,别人反倒也不再说了。”还有的居然作出这样的分析:“绰号有善意的也有恶意的。善意的绰号,同学间开开玩笑,叫叫也无妨。而一些恶意的绰号就很容易破坏同学之间的团结,不应该再取”等等。这种贴近生活的作文,学生明显有话可说,还引发了他们对周围事物的思考。这样的作文题目,即使作文水平不怎么样的学生,也能写上一篇较有内容、生动鲜活的作文来。这样的文章,老师批改着是一种享受,何乐而不为呢?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即将执行夏季作息时间了,来写一写“又要午睡了”,学生肯定也有话可说。有的同学认为中午休息一下,有利于下午的学习,所以十分高兴,题目就取为“哈,又要午睡啦!”;而有的同学向来睡不着,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便显得那么难熬,就写“唉,又要午睡了”这个题目。看着这些题目就可以想象出这些都不应该是空洞之作。还比如“三八线”、“男生女生”这些老而又新的作文题,因为贴近学生的生活,也会受到学生的欢迎。
三、 多作正面评价,体验成功的快乐
实践证明,获得成功的体验,能让人信心百倍,精神更加振奋地投入到获得成功体验的事情中去。老师恰如其分的正面评价对写作教学也十分重要。
1、 认真批改,多写激励性评语
学生的每一篇习作,我都认真地批阅,哪怕只写一二句话的日记,也同样写上一些批注。有时是就写作水平而言的,比如说“写得不错!”“这句话很生动!”“这个词妙极了!”等等,以此来鼓励学生。有时是针对文章内容发表看法的。如一个女孩子在给予别的同学很高的评价后,对自己的评价却偏低。我就真诚地在一旁写道:“在老师心目中,你和他们一样优秀。”以扬起她自信的风帆。还有一个男生在日记中抱怨他的小妹妹跟他相处总是要占先很烦恼时,我就在文末这样写:“努力学着像一位真正的大哥哥一样去关心、去迁就你的妹妹,那么你就真正长大,成为一个小男子汉了!”这种发自教师内心的话语不仅会让学生感到一种心与心之间平等的交流,明白作文就是一种真情实感的流露,而且他还感到一种被重视的喜悦,这种喜悦甚至不亚于收到一份礼物。
2、 重视交流,活动促进
每次批改完学生的习作后,我都会安排一个时间进行交流,或老师介绍,或他们自己上台谈,互相传阅也是一种好的交流方法。有时我会把一些特别优秀的作文打印好发给学生,一方面让他们互相借鉴、交流,另一方面这种为全班示范,对作者本人是一种极大的荣誉,对其他同学也有一种促进作用。
有时我还会开展写写评评活动,每当作文中有亮点或取得进步了,都可以拿一个小苹果什么的贴在展板上。这种做法对小孩子来说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和激励功能。
让我们的学生像鸡悠闲地自己吃米那样自主地去写作吧!让我们为实现这样一种自主写作而努力,沿着“自主写作”的道路坚定地走下去,最终拓展出作文教学的新天地,谱写出作文教学的新篇章吧!
参考文献:
1、《写作教学的乐与放》
2、《浅谈如何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李尚军 赣榆县厉庄镇中心小学
3、《“真实”是作文的生命“情感”是作文的灵魂》
4、《作文教学中的一点心得 》 板溪小学 魏艳
5、《浅谈课堂小练笔》
南通大学继续教育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
南通大学继续教育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学年度第
学院名称: 教育科学学院
专业名称: 小学教育
设计(论文)题目: 自主写作
学生姓名: 袁燕美 学 号:
班 级: 2012级(海门)
起讫日期: 2013、5-2014、1
指导教师:
教研室主任: 陆平
分管院长: 邓宏宝
发任务书日期 2013年 5 月 15 日
南通大学继续教育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年度第
学院名称: 教育科学学院
专业名称: 小学教育
设计(论文)题目: 自主写作
学生姓名: 袁燕美 学 号:
班 级: 2012级(海门)
起讫日期: 2013、5-2014、1
指导教师:
教研室主任:
院 长: 丁 锦宏
发任务书日期 2013年 5 月 15 日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和要求:
本课题运用群体研究的方法,对小学生习作过程中存在束缚过多,自由度较小,文章不具体生动等情况,力图转变观念,实现学生比较自主的写作状态。
二、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工作方案:
研究思路:本课题运用群体研究的方法,实践操作积累的经验教训,来完成论文。
我们从11月20日~11月25日 选定论文题。
12月1日~12月29日 文献检索。
1月1日~7月30日 收集实践材料、
实证材料。
7月1日~9月10日 撰写论文初稿,并定稿。 研究方法: 我采用了一下几种方法。
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是人类历史上长期运用的较为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之一。
描述性研究法
描述性研究法是一种简单的研究方法,它将已有的现象、规律和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给予叙述并解释出来。它是对各种理论的一般叙述,更多的是解释别人的论证,但在科学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定向地提出问题,揭示弊端,描述现象,介绍经验,它有利于普及工作,它的实例很多,有带揭示性的多种情况的调查;有对实际问题的说明;也有对某些现状的看法等。
三、进度计划:
11月20日~11月25日 选定论文题。
12月1日~12月29日 文献检索。
1月1日~7月30日 收集实践材料、实证材料。
7月1日~9月10日 撰写论文初稿,并定稿。
四、联系方式:
工作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三星小学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联系电话:[1**********]
邮政编码:226112
通讯地址:江苏省海门市三星小学
五、论文摘要:
现行的作文教学,老师讲得多,学生自由发挥空间小,因此,探究一种多给学生自由度的自主写作模式,从:多一点趣味,少一点束缚;强调实践,向生活要内
容;多作正面评价,体验成功的快乐这几个方面来实现学生的比较自主的写作,提高作文教学的料率。
六、关键词:束缚过多 自主写作 多趣味 向生活要内容
七、研究结果 论文
自主写作——拓展写作教学新天地
江苏省海门市三星小学 袁燕美
据说,著名的教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在讲台上放一只公鸡,再撒一把米,接着按住公鸡的头硬逼着公鸡吃米,结果公鸡拼命挣扎,不肯吃米。
乍一听,这个故事有好笑,再仔细一想,就有点笑不出来了。因为我们的教学中,似乎也不乏这种“逼鸡吃米”的可笑之事存在。就拿我们的作文教学来说吧,扪心自问:每次作文课,我们都是怎么上的?是确定一个有话可写的范围,然后让学生自由表达呢,还是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地讲个没完呢?我看还是后一种居多吧。结果弄得学生还没有动笔写,就已经害怕了,只好缩手缩脚、唯唯诺诺地在指定的框框里打转。学生在这种状态下会写出怎样的作文呢?去看看吧,大部分内容平平、千篇一律,或许不算太短,但却全没有什么活泼生动可言,多是些空话、套话,更别说大胆的创新、个性的凸现了。
唉,吃米是公鸡自己的事儿,要想让公鸡吃好米,就必须让它自己吃,而不能逼着它吃,这个道理谁都明白啊。可是写作是学生自己的事儿,学生才是写作的主体,需得让学生去写想写的东西,这一点怎么就忘了呢?而像现在这样不顾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强逼学生写什么、怎么写,也不管学生有
没有内容可写、是不是喜欢这样写,只一味干着和逼公鸡吃米一样的蠢事。
学生怕写作文,写不好作文就是因为我们对他们的要求、束缚太多,不管他们的感受。这儿有一个现象也可以说明,那就是学生的日记普遍要比他们的作文写得好很多。因为对日记老师一般不会作太多要求,学生自主表达的空间比较大,写作时没有那么多的束缚,所以就写得生动一些了。
看来想要改变写作教学的现状,就必须从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主性出发。仔细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发现课标已经提出了写作教学应以学生为本位的新思路——即“为学生的自然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结合前面的一些思考和语文课标的学习,我觉得写作教学的牛鼻子就是“自主写作”。即让学生自己去观察世界、感受世界,然后将自己的观察所得,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写出来。或许这就是某些教育工作者提倡的作文要让孩子“自鸣天籁”的观点吧!
如何实现这样一种“自主写作”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思考,我觉得首要是做到以下几点:
一、 多一点趣味,少一点束缚
要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写作,就要让写作成为学生感到快乐的活动,也就是要增强作文的趣味性,让学生写他们喜欢的作文。
比方说,喜欢的游戏就让学生玩了再写。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中,儿童的精神是快乐的,思维是敏捷的,语言是流畅的,游戏过后写作文就不会感到没事可写了。
再比如说,写人的文章可以让学生画画写写。先让学生为同学、老师、家长或想象中的人物画一张像,画好了再写一写。除了写外貌,还可以写写他的性格、爱好。这样画了再写,学生比较感兴趣。
还可以让学生把他们脑中奇妙的想法写出来。儿童的好奇心强烈,求知欲迫切,想象丰富。他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充满奇思妙想,这些奇思妙想就会形成一篇篇构思独特的好文章。另外,让儿童编童话故事、补图作文、听录音作文、多词写话等学生喜闻乐见的作文形式,可以考虑适当应
用。总之要充分发掘各种趣味因素,使学生的作文变得富有情趣。
使学生爱写,自主地表达,还必须减少习作中对学生的种种束缚,这也是课标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可以这样做:
尽量少写命题作文,有时可只规定一个内容范围,让学生根据写作内容自己加一个题目,即实现课标中“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这一点。
改进命题作文,有时可将题目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根据题目的要求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逐步有所积累,然后再来写作。也可出一些半命题作文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或者同时出几道作文题,让学生选择一个来写。我校一个老师经常采用此法,学生各取所需,效果不错。
还可以让孩子们写写他们乐写爱写的生活日记、观察日记等等,想写什么就写什么,长短不拘。
趣味多一点,束缚少一点,学生会慢慢由怕写作文到乐写爱写作文了。
二、 强调实践,向生活要内容
叶圣陶先生曾说:“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现在我们也说:生活有多广阔,作文教学的天地就应当有多广阔。因此,要想学生的文章写得生动,我们还必须要加强实践,学会从生活中寻找素材。
实践了再写,会使学生有话可说。如学写动植物的文章,就可以让学生饲养一种小动物或种植一盆花,一棵树,观察动物吃食、活动、睡觉等生活习性,观察植物发芽、开花、结果的生长过程,观察它们在不同天气、不同季节中的不同情况。还要查找一些相关的资料,向行家请教种养动植物的有关知识,并要求把种养殖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记录下来,可以拍成照片、可以说一说、画成图片等。总之记录的形式应人而异、多种多样。在此基础上,让他们写状物的文章,他们胸中涌动的必定是实践所得的真知实情,笔下流淌的必然是实践后的欢乐和欣慰。
再比如,要写一篇尊敬长辈的文章,就不如像储晋老师那样,让学生回
家给家长洗一次脚。有了切身的体会,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有真情实感。
另外进入课改以来,语文实践活动如故事会、课本剧表演等活动的开展,也为我们的作文教学注重实践,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学生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我们还要善于在生活中挖掘素材。比如,当发现同学间有互相取绰号的现象时,不妨就来写一写《绰号风波》。对于这样的作文题目,学生有真切的生活体验,信手拈来便是:绰号的由来、互喊绰号的事例、情景,对起绰号的看法,内容不拘一格,皆娓娓道来。当看到写绰号的由来时,忍不住被这群天真的孩子逗笑了:孩子们把“杨春燕”叫成“阳春面”,“杨赛瑜”叫做“洋蕃芋”,“倪建刚”叫做“烂刚豆”等等,真是好气又好笑,可这又是学生真实的想法,显得多么有童真童趣啊。谈到对起绰号、叫绰号的看法和想法时,学生又个个俨然成了小大人,有的深受其害,委屈地说:“被叫绰号心里很痛苦,不知怎么办才好。”有的同学就比较潇洒:“开始被同学叫时,我也很难受,可时间一长,我就不管他们了,别人反倒也不再说了。”还有的居然作出这样的分析:“绰号有善意的也有恶意的。善意的绰号,同学间开开玩笑,叫叫也无妨。而一些恶意的绰号就很容易破坏同学之间的团结,不应该再取”等等。这种贴近生活的作文,学生明显有话可说,还引发了他们对周围事物的思考。这样的作文题目,即使作文水平不怎么样的学生,也能写上一篇较有内容、生动鲜活的作文来。这样的文章,老师批改着是一种享受,何乐而不为呢?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即将执行夏季作息时间了,来写一写“又要午睡了”,学生肯定也有话可说。有的同学认为中午休息一下,有利于下午的学习,所以十分高兴,题目就取为“哈,又要午睡啦!”;而有的同学向来睡不着,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便显得那么难熬,就写“唉,又要午睡了”这个题目。看着这些题目就可以想象出这些都不应该是空洞之作。还比如“三八线”、“男生女生”这些老而又新的作文题,因为贴近学生的生活,也会受到学生的欢迎。
三、 多作正面评价,体验成功的快乐
实践证明,获得成功的体验,能让人信心百倍,精神更加振奋地投入到获得成功体验的事情中去。老师恰如其分的正面评价对写作教学也十分重要。
1、 认真批改,多写激励性评语
学生的每一篇习作,我都认真地批阅,哪怕只写一二句话的日记,也同样写上一些批注。有时是就写作水平而言的,比如说“写得不错!”“这句话很生动!”“这个词妙极了!”等等,以此来鼓励学生。有时是针对文章内容发表看法的。如一个女孩子在给予别的同学很高的评价后,对自己的评价却偏低。我就真诚地在一旁写道:“在老师心目中,你和他们一样优秀。”以扬起她自信的风帆。还有一个男生在日记中抱怨他的小妹妹跟他相处总是要占先很烦恼时,我就在文末这样写:“努力学着像一位真正的大哥哥一样去关心、去迁就你的妹妹,那么你就真正长大,成为一个小男子汉了!”这种发自教师内心的话语不仅会让学生感到一种心与心之间平等的交流,明白作文就是一种真情实感的流露,而且他还感到一种被重视的喜悦,这种喜悦甚至不亚于收到一份礼物。
2、 重视交流,活动促进
每次批改完学生的习作后,我都会安排一个时间进行交流,或老师介绍,或他们自己上台谈,互相传阅也是一种好的交流方法。有时我会把一些特别优秀的作文打印好发给学生,一方面让他们互相借鉴、交流,另一方面这种为全班示范,对作者本人是一种极大的荣誉,对其他同学也有一种促进作用。
有时我还会开展写写评评活动,每当作文中有亮点或取得进步了,都可以拿一个小苹果什么的贴在展板上。这种做法对小孩子来说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和激励功能。
让我们的学生像鸡悠闲地自己吃米那样自主地去写作吧!让我们为实现这样一种自主写作而努力,沿着“自主写作”的道路坚定地走下去,最终拓展出作文教学的新天地,谱写出作文教学的新篇章吧!
参考文献:
1、《写作教学的乐与放》
2、《浅谈如何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李尚军 赣榆县厉庄镇中心小学
3、《“真实”是作文的生命“情感”是作文的灵魂》
4、《作文教学中的一点心得 》 板溪小学 魏艳
5、《浅谈课堂小练笔》
南通大学继续教育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