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水平不能只看增长率

谭浩俊

近日有研究报告预测,2016年中国总体工资水平将上涨8%,增幅位列全球第一,引发舆论热议。相关专家则认为,工资涨幅在5%至10%区间,符合中国经济真实现状。理由是,宏观经济总体平稳向好、生活必须品价格上涨、人均劳动生产率水平提高等。

我们说,在经济发展仍保持一定增长水平的情况下,工资水平增长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前提是,到底应当增长多少,怎样增长才能使居民的收入水平、特别是实际购买能力不下降,是需要全方位的分析和评估的,而不是几个简单的经济数据就能概括和表达。

事实上,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中国居民的工资增长速度并不慢,增长幅度更是在全球处于领先水平。但是,中国居民的实际购买力、实际生活水平、实际生活质量,并没有数据所反映的那么明显。很多方面,甚至不如印度等经济发展水平远低于中国的国家。尤其在教育、医疗、卫生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更与其他国家有相当大的差距。在实际购买力方面,也出现了不升反降的现象。原因就在于,我们更多的看到了数据的变化,而没有考虑数据之外的东西,没有把工资增长水平放到经济发展的全局去分析和评估,没有把名义工资水平和实际工资水平、名义购买力和实际购买力、收入水平增长与生活质量提升、收入保障与社会等紧密结合起来分析与评估。

众所周知,从1994年实行分税制到现在的二十多年时间里,除近两年之外,财政收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也在逐年上升。相反,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却由1994年的65%左右下降到目前的40%左右,下降了20多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公有企业和私有企业员工收入占GDP的比重更是只有20%左右。殊不知,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企业员工的收入增长不上去,占GDP的比重过低,是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

相反,如果我们只是看居民收入增长了多少,只是看工资增长水平有多高,而不考虑其他方面的因素,不考虑工资增长的相对水平,可能就会得出工资增长水平很快、居民购买力大幅提升、生活水平和质量大大提高的结论。

实际上,在推行分税制改革的二十多年来,相较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居民收入增长是呈下降趋势的。在国民收入分配中,财政收入是严重挤压居民收入。更直接地说,在政府与居民的利益分配中,政府是挤占了居民收入的,是侵犯了居民利益的。

不仅如此,在财政收入严重挤压居民收入的这些年,居民的消费支出水平也在不断上升、支出压力不断扩大。特别是住房、教育、医疗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方面,更是支出压力越来越大,形成两头挤压的格局。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仍然按照所谓的工资增长率去衡量居民的收入增长水平,只能让居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低,而不是越来越高。

不仅如此,在工资增长过程中,还存在着严重的结构不合理现象,制造企业工资增长水平明显偏低,私营企业工资增长速度也慢于国有企业工资增长速度,高收入行业与低收入行业工资增长水平相差悬殊,垄断行业工资和福利水平远高于其他行业,公务员与其他行业的收入增长不协调等。这也意味着,即便按照增长率去衡量工资增长水平,也存在着不平衡、不规范、不统一、不公平的现象。

我们并不反对,对工资增长应当有一个目标,关键在于,目标有科学性,以及围绕目标所采取的公平措施。如果各方条件都不满足,各方面的行为存在很多不规范现象,影响工资真实性的各种因素不能消除,那么,纵然工资增长率再高,也不代表居民的收入水平在提高、购买力再增强。相反,可能会降低或下降。而过去的二十多年,恰恰呈现的是这样的格局。

也正因为如此,对今年或今后一段时间工资水平的增长,可以不去考虑具体的数据,不下达具体的考核指标。但必须有几个刚性要求:高于经济增长水平、高于财政收入增长水平、高于价格上涨水平、企业工资占GDP的比重提高等。缺少其中的任何一项,都可以认为没有达到目的,没有实现目标。如此一来,工资增长就不会再出现数据很美好,实际很无奈的现象。

谭浩俊

近日有研究报告预测,2016年中国总体工资水平将上涨8%,增幅位列全球第一,引发舆论热议。相关专家则认为,工资涨幅在5%至10%区间,符合中国经济真实现状。理由是,宏观经济总体平稳向好、生活必须品价格上涨、人均劳动生产率水平提高等。

我们说,在经济发展仍保持一定增长水平的情况下,工资水平增长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前提是,到底应当增长多少,怎样增长才能使居民的收入水平、特别是实际购买能力不下降,是需要全方位的分析和评估的,而不是几个简单的经济数据就能概括和表达。

事实上,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中国居民的工资增长速度并不慢,增长幅度更是在全球处于领先水平。但是,中国居民的实际购买力、实际生活水平、实际生活质量,并没有数据所反映的那么明显。很多方面,甚至不如印度等经济发展水平远低于中国的国家。尤其在教育、医疗、卫生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更与其他国家有相当大的差距。在实际购买力方面,也出现了不升反降的现象。原因就在于,我们更多的看到了数据的变化,而没有考虑数据之外的东西,没有把工资增长水平放到经济发展的全局去分析和评估,没有把名义工资水平和实际工资水平、名义购买力和实际购买力、收入水平增长与生活质量提升、收入保障与社会等紧密结合起来分析与评估。

众所周知,从1994年实行分税制到现在的二十多年时间里,除近两年之外,财政收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也在逐年上升。相反,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却由1994年的65%左右下降到目前的40%左右,下降了20多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公有企业和私有企业员工收入占GDP的比重更是只有20%左右。殊不知,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企业员工的收入增长不上去,占GDP的比重过低,是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

相反,如果我们只是看居民收入增长了多少,只是看工资增长水平有多高,而不考虑其他方面的因素,不考虑工资增长的相对水平,可能就会得出工资增长水平很快、居民购买力大幅提升、生活水平和质量大大提高的结论。

实际上,在推行分税制改革的二十多年来,相较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居民收入增长是呈下降趋势的。在国民收入分配中,财政收入是严重挤压居民收入。更直接地说,在政府与居民的利益分配中,政府是挤占了居民收入的,是侵犯了居民利益的。

不仅如此,在财政收入严重挤压居民收入的这些年,居民的消费支出水平也在不断上升、支出压力不断扩大。特别是住房、教育、医疗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方面,更是支出压力越来越大,形成两头挤压的格局。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仍然按照所谓的工资增长率去衡量居民的收入增长水平,只能让居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低,而不是越来越高。

不仅如此,在工资增长过程中,还存在着严重的结构不合理现象,制造企业工资增长水平明显偏低,私营企业工资增长速度也慢于国有企业工资增长速度,高收入行业与低收入行业工资增长水平相差悬殊,垄断行业工资和福利水平远高于其他行业,公务员与其他行业的收入增长不协调等。这也意味着,即便按照增长率去衡量工资增长水平,也存在着不平衡、不规范、不统一、不公平的现象。

我们并不反对,对工资增长应当有一个目标,关键在于,目标有科学性,以及围绕目标所采取的公平措施。如果各方条件都不满足,各方面的行为存在很多不规范现象,影响工资真实性的各种因素不能消除,那么,纵然工资增长率再高,也不代表居民的收入水平在提高、购买力再增强。相反,可能会降低或下降。而过去的二十多年,恰恰呈现的是这样的格局。

也正因为如此,对今年或今后一段时间工资水平的增长,可以不去考虑具体的数据,不下达具体的考核指标。但必须有几个刚性要求:高于经济增长水平、高于财政收入增长水平、高于价格上涨水平、企业工资占GDP的比重提高等。缺少其中的任何一项,都可以认为没有达到目的,没有实现目标。如此一来,工资增长就不会再出现数据很美好,实际很无奈的现象。


相关文章

  • 年度工资预算表
  • 年度工资预算表 1.分析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本年度发布的最低工资标准对工资预算的影响.即测算上一年度和 本年度的最低工资增长幅度. 2.分析当年同比的消费者物价指数,是否大于或等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增长幅度.两者取增长 幅度高者为工资增长幅度. 3 ...查看


  • 完善工资协商制度,促进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 2011年工运理论调研论文 精衡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完善工资协商制度,促进职工收入正常增长机制 精衡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毛晨 胡锦涛主席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也是实 ...查看


  • 企业一线工人生存现状的分析
  •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全国CPI的一路上升,我国的生活消费价格不断上涨,不仅GDP.财政收入与职工工资之间的增长差距依然很大,企业职工收入增速相对较低,职工工资的增幅也落后前者的增幅.这种现状和趋势若不能 ...查看


  • 第二十章 通货膨胀和失业理论
  • 第二十章 通货膨胀和失业理论 失业与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 通货膨胀理论 一.通货膨胀及其衡量 1. 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 注意:第一,物价的上升不是指一种或几种商品的物价上升,而是物价水平的普遍上升, ...查看


  • %b0时期我国公务员工资制度存在的问题
  • <前沿>2007年第1期 新时期我国公务员工资制度存在的问题 吕晓丹 (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呼和浩特010021) [提要]我国现行公务员工资制度存在结构不合理.调控能力弱.缺乏科学界定的标准等较多问题, 严重影响了公务员队伍 ...查看


  • 宏观经济考试重点全
  • 经济周期:指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不规则的上下波动.(收缩期.谷底.扩张期.顶峰) 失业:指在当前工资水平下愿意工作的人无法找到工作. 摩擦性失业:来自于劳动力市场正常变动的失业称为摩擦性失业.具有短期的.局部的特征.如换工作或找新的工 ...查看


  • 对完善企业职工工资增长机制问题的几点建议
  •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总第138期) [经济与管理] 工商管理 文章编号:1003-6636(2009)0l一0080-03:中圈分类号:F275.4:文献标识码:A 对完善企业职工工资增长机制问题的几点建议 李 鹏 (东华大 ...查看


  • 河北发布企业工资指导线 今年职工工资最低涨6%
  •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今天发布2014年工资指导线:企业职工货币平均工资增长上线(预警线)为22%,增长中线(基准线)为14%,增长下线为6%.工资指导线适用于企业在岗职工工资分配,企业支付给提供正常劳动的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查看


  • 马克思工资理论及其对建立现代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意义
  • 摘要:马克思认为,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劳动力价值包括了劳动者维持个人及家庭生存及教育培训费用的支出,是劳动者能够维持劳动再生产的底限需求,所以企业在确定劳动者工资时,要合理划分劳动者工资结构,对劳动力的需求程度以及当地的CPI ...查看


热门内容